2023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高三历史名校试卷山西省临汾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1.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余件产自新疆和田的玉雕,其中下图的玉凤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玉凤造型。它高13.6厘米,厚0.7厘米,整体呈黄褐色,身躯扁平,引颈回首姿态,凤冠高耸,圆眼睛,尖喙如鸡,长尾舒展,背部有穿孔圆钮,便于穿绳悬挂。这说明商朝()A.继承了良渚文化 B.与西域有一定的联系C.玉器制作水平高 D.文化影响力已达西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产自新疆和田的玉雕,这说明商朝与西域有一定的联系,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良渚文化的中心地区为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与河南安阳不同,而且材料信息也没有说妇好墓与良渚文化的关系,不能说明商朝继承了良渚文化,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750余件产自新疆和田的玉雕,其中下图的玉凤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玉凤造型”可知,图中的玉凤是产自新疆和田的玉雕,不能体现商朝玉器制作水平,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新疆和田的玉雕出现在商朝墓葬中,没有商朝文化影响西域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南朝时期扬州地区人口较东汉中期增长4倍以上,而赣江特别是湘江流域的人地关系与东汉中期差别不大。官方记录的水旱灾害主要发生在扬州地区,而湘赣流域甚少。这说明()A.政局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B.南方得到开发和发展C.人口增长影响生态环境 D.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朝时期长江流域与湘江流域人口分布不均,说明南方区域之间存在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D项正确;材料强调南方的区域差异,与政局稳定的作用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南方的差异,南方得到开发和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强调南方的经济差异,没有体现人口增长影响生态环境,排除C项。故选D项。3.下表是唐宋某一时期的国家财政收入数据,据此可知()时间税收种类及数量粮食布帛铜钱其他唐(749年)2500万石2345万匹200万贯

宋(1086年)2445万石151万匹4848万贯几万两金银A.唐朝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 B.精耕细作农业成熟C.宋代财政收入高度货币化 D.唐朝棉纺织业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唐到宋,税收中粮食和布帛的数量下降,铜钱等货币税收数量大幅度上升,反映了宋代财政收入高度货币化,C项正确;材料涉及唐宋税收种类及数量,未体现唐朝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日臻成熟,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宋代财政收入高度货币化,未体现唐朝棉纺织业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4.《元史·地理志》这样说:“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A.对辽阔的疆域实行了有效的统治 B.实行民族平等政策C.行省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稳定 D.因地制宜管理各地〖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以前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一些地区,也由中央统一征发赋役,与内地一样,这样就正式划入元朝版图,有利于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是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排除B项;材料只说了采取的措施,没有说效果,不能说明“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稳定”,排除C项;据材料“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可知,采取与内地一样的政策,由中央统一征发赋役,因地制宜指的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所以,元朝不是因地制宜管理,排除D项。故选A项。5.观察下表,与“鸦片战争大事记”相比,“奏折中的鸦片战争”反映了清朝()时间奏折中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大事记1841年2月14日琦善:激战四时,剿杀夷逆汉奸六百。伊里布:不费一兵一卒,舟山收复。英军攻占沙角、大角,清军大败。英军受伤38人,无死亡。由于疾病严重,英军撤离舟山。1841年3月12日杨芳:民心大定,军民鼓舞,可期无虞。英军摧毁广州城炮台400位。军营十余座,受伤8人。1841年6月4日奕山:英夷指天指心,免冠作礼诚意求和,谅该夷性等犬羊,不值计较。奕山私自与英军达成协定,赔款600万,英军退离广州。注:大臣奏折经过缩编,大事记整理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A.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B.君主乾纲独揽C.有较强的军事实力 D.官员腐败无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官员不但接连战败,而且谎报军情,这反映了清朝官员腐败无能,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官员腐败无能,“天朝上国”是盲目的自信,认为本国本朝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其他民族和国家,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君主专权的情况,排除B项;据材料“清军大败”“英军摧毁广州城炮台400位”“私自与英军达成协定,赔款600万”等信息,反映了军事实力弱,排除C项。故选D项。6.1852年英国驻广州全权代办密切尔撰写调查报告:秋季收割结束后,所有农家都进行梳棉、纺棉、纺织、织成能够耐用两三年之久的厚重结实的手织布,做成自己用的布料,剩余的棉布卖到城镇……在这个国家十人中有九人都穿着这种手织棉布做成的衣服。据此可知()A.中国的家庭手工业技术发达 B.英国蓄意扩大侵略战争C.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英国尚未打开中国大门〖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2年(中国)。根据材料“秋季收割结束后,所有农家都进行梳棉、纺棉、纺织、织成能够耐用两三年之久的厚重结实的手织布,做成自己用的布料,剩余的棉布卖到城镇……在这个国家十人中有九人都穿着这种手织棉布做成的衣服”可知,多数农民自己纺织棉布,供自家使用和在市场上销售,体现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未体现英国蓄意扩大侵略战争,排除B项;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7.1906年,清政府仿照西方设立陆军部,统帅全国陆军;设立度支部,宣布只有中央才拥有对外借款即铸造、发行货币权。这些举措意在()A.重塑中央集权 B.发展民族工业 C.全面学习西方 D.缓和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6年(中国)。根据材料“宣布只有中央才拥有对外借款即铸造、发行货币权”可知,晚清时期地方势力崛起,材料强调中央的铸币权,因此意在强调重塑中央集权,A项正确;铸币权强调对货币的发行,与民族工业无关,排除B项;清政府并不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排除C项;缓和阶级矛盾强调当时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之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8.以下是不同的人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据此可知五四运动()姓名身份认识傅斯年运动的领导者从五月四日以后,中国就算有了“社会”……这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罗家伦运动的领导者五四精神一是学生牺牲的精神;二是社会裁制的精神;三是民族自决的精神。约翰·杜威运动的旁观者我们正目睹一个民族/国家的诞生,而出生总是艰难的。周策纵运动的研究者五四运动在社会政治方面上的另一个结果是,商人和城市工人的组织和活动得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四”事件教育中国人民,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A.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B.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为###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从材料中的四位人物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是学生、工人、商人等全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但材料中人的认识角度是突出五四运动对社会各方面的作用,不是强调其“彻底反帝反封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中的内容不能体现五四运动为###的成立提供条件,排除D项。故选A项。9.1956年12月,毛泽东约见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同他们谈话时说:“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我国()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 B.试图突破苏联模式C.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进行调整 D.三大改造尚未完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56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及所学可知,虽然此时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仍然意识到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体现了毛泽东对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思考,这表明当时我国试图突破苏联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模式,B项正确;1953年至1957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排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开始提出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党的八大也提出了正确的路线。1958年5月,###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经济社会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飞跃。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排除D项。故选B项。10.在中世纪欧洲,教堂前面往往会有城市中较大的开放空间——教堂广场,这里多是市民集会、狂欢和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场所。这反映出()A.教堂处于城市中心 B.市民生活自由C.城市自治程度很高 D.教权影响力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教堂前面往往会有城市中较大的开放空间——教堂广场,这里多是市民集会、狂欢和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场所”可知,教堂前面修建较大的教堂广场,体现了教权影响力大,D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教堂前面修建较大的教堂广场,不能说明教堂处于城市中心,排除A项;中世纪的人们深受宗教思想的束缚,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教权影响力大,未涉及城市自治,排除C项。故选D项。11.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签字仪式在旧金山举行。美国作为东道主最后一个签字,中国成为第一个签字的国家,然后是苏联、英国和法国,其他国家在此之后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分别签字。由此可见()A.雅尔塔体系基本形成B.美国操纵联合国成为其全球扩张的工具C国际政治秩序不平等D.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联合国制宪会议签字仪式上,中国成为第一个签字的国家,是因为中国是最早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雅尔塔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的华沙建立,排除A项;材料只是签字顺序,而且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份,不能体现美国操纵联合国,排除B项;材料是关于联合国制宪会议签字的先后顺序,未涉及国际政治秩序,排除C项。故选D项。12.1975年,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美国的57.5%,军费开支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4.3%、苏联的洲际导弹和自由艇发射的导弹从1963年分别约占美国的23.6%和44.6%到1975年在数量上超过美国。这说明()A.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B.美国的综合国力逐渐衰弱C.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畸形 D.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主导〖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3年-1975年(美国和苏联)。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在军事上不断加大投入,致使国内经济发展畸形,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畸形,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苏联在洲际导弹和自由艇发射导弹的数量上超过美国,不代表美国的综合国力逐渐衰弱,排除B项;此时苏联在争霸中占据优势,但不能说明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主导,排除D项。故选C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徐光启(1562年—1633年),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农政全书》是其代表作。《农政全书》共60卷,分为12目:农本(经史典故、诸家杂论、国朝重农考);田制(井田考和王祯《农书》中各种田制图);农事(营治、开垦、授时、占候,以屯垦为中心);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秦西水法》);农器;树艺(名物、蔬菜、果树);蚕桑;蚕桑广(木棉、苎麻);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食品、房屋);荒政(备荒、附《救荒本草》和《野菜谱》)。前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王祯的《农书》等农业著作,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而《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摘编自麦群忠等《中国古代科技要籍简介》材料二弗朗索瓦·魁奈(1694年—1774年),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者、重农学派创始人。由于路易十四连年征战和大肆挥霍,加上对异教徒的迫害,重商主义给法国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魁奈的纯产品学说将农业视为财富的唯一来源,主张推广“大农经营”即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方式,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促使法国重新走上繁荣富强之路。魁奈的自然秩序思想,在继承西方传统自然法的同时又从流布欧洲的中国古代思想中吸收营养,其在《中国的专制制度》一文中极力推崇中国式的开明君主专制。魁奈的学术和政治活动同当时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等人密切相关,他为《百科全书》撰写《农场主论》、《谷物论》、《人口论》和《赋税论》等论文。——摘编自晏智杰《重读魁奈经济著作有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政全书》与传统农业著作相比的新发展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魁奈重农思想与徐光启农本思想的异同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农业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答案〗(1)新发展:农政思想贯穿全书,凸显社会治理功能;增加备荒减灾篇幅,强调社会救济;农业的系统观和生态观;水利建设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反映当时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面貌。(任答三点)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农耕经济持续繁荣;传统农业历史经验积累;西学东渐的影响;劳动人民与科技工作者的勤劳智慧;徐光启自身的努力。(任答三点)(2)不同点:魁奈主张推行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方式,徐光启旨在维护小农经济模式;魁奈思想是近代科学指导下的启蒙思想,徐光启思想是传统农业科学的集大成的经验总结;魁奈思想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徐光启注重实用的农业治理生态观。(任答两点)相同点:都受文化交流影响;都强调解决社会现实问题;都关注农民,均忽视商业,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任答两点)(3)本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等;国际形势和环境;个人因素等(任答两点。)〖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对比、原因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新发展,根据材料“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可知农政思想贯穿全书,凸显社会治理功能;根据材料“荒政(备荒、附《救荒本草》和《野菜谱》)”可知增加备荒减灾篇幅,强调社会救济;根据材料“农事(营治、开垦、授时、占候,以屯垦为中心)”可知农业的系统观和生态观;根据材料“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秦西水法》)”可知水利建设吸收西方科技成果;根据材料“《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可知反映当时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面貌。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徐光启所处的时代可知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结合中国古代农业的地位可知农耕经济持续繁荣;传统农业历史经验积累;结合当时西方思想传入可知西学东渐的影响;结合中国古代人民群众的智慧可知劳动人民与科技工作者的勤劳智慧;根据材料“徐光启(1562年—1633年),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可知徐光启自身的努力。小问2详析】本题是对比、原因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不同点,根据材料,从农业经营模式、思想来源、特点等分析,根据材料“大农经营”并结合徐光启主张的农业发展模式可知魁奈主张推行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方式,徐光启旨在维护小农经济模式;根据材料“魁奈的学术和政治活动同当时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等人密切相关”并结合徐光启成就的来源可知魁奈思想是近代科学指导下的启蒙思想,徐光启思想是传统农业科学的集大成的经验总结;根据材料“他为《百科全书》撰写《农场主论》、《谷物论》、《人口论》和《赋税论》等论文”并结合徐光启思想的特点可知魁奈思想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徐光启注重实用的农业治理生态观。第二小问相同点,根据材料“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秦西水法》)”“在继承西方传统自然法的同时又从流布欧洲的中国古代思想中吸收营养”可知都受文化交流的影响;根据连着重农思想的影响可知都强调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根据两者思想的局限性可知都关注农民,均忽视商业,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小问3详析】根据徐光启农业思想产生的原因和魁奈重农思想的原因可知影响因素为本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等;国际形势和环境;个人因素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的“红色地标”均与###的建立和发展、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有密切关系。请选择下图中的一地,阐述该地在中国革命或建设中的贡献。(要求选择明确,主题准确,阐述充分。)〖答案〗(1)“红色地标”明确,主题表述准确。(2)论证史实准确且充分。(3)有总结提升且表述正确。〖答案〗示例:红色地标:延安主题: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以延安为根据地,开展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进行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召开中共“七大”,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胜利后,###继续以延安为根据地,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和平,反对专制、内战,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期间,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延安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名副其实的革命圣地。〖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含绘图说明类),时空是1921——1949年中国。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考生根据题目所创设的情境和提供的图文信息进行思维构建。首先,考生要选择图中的一地,这从图中所给的地点入手,可以选择西柏坡、延安、上海、嘉兴、井冈山中的一个。然后,考生需要据材料“与###的建立和发展、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有密切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该地在中国革命或建设中的贡献。也就是答出相关历史事件以及影响。首先要点明所选的“红色地标”,然后拟定主题,主题要点名该地在“###的建立和发展、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历程中的地位。论述要史实准确且充分,如以延安为例,可定主题为: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论证时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在延安进行的革命活动和斗争,阐述这些活动和斗争的意义。所述史料可以包括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进行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召开中共“七大”,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和平的斗争,解放战争期间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等,意义要答出对当时革命和建设的积极作用,并且答出形成可贵的延安精神。最后,总结提升,肯定延安的地位,表述要正确。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欧洲气候、地理环境无法自行生产甘蔗,因而糖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是非常昂贵的商品。15世纪,葡萄牙人在适合种甘蔗的地方生产砂糖。17世纪之后,荷兰人把甘蔗种植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中南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和巴西。一种基于砂糖贸易的历史现象诞生了,那就是著名的“三角贸易”。欧洲人来到美洲建立殖民地,在极差的条件下种植甘蔗,生产砂糖。砂糖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这都是通过对大量非洲奴隶的残酷剥削而实现的。数万吨糖被运往欧洲的码头,并在当地精炼厂进一步加工,最终通过市场、集市、商店和流动商贩,销往整个西欧乃至全世界。这时候,大多数从事砂糖贸易的商人都住在英国,这些人因为富有,逐渐成为上流阶层,其政治影响力也开始凸显开来,可以说,砂糖商人们当时几乎把持了英国的政治。蔗糖在18世纪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工人阶级中开始流行茶歇,工作间歇喝上一杯加糖红茶,补充每天所需要的热量,以省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工业生产。——摘编自(英)詹姆斯·沃尔韦恩《糖的征服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蔗糖在欧洲逐渐日常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蔗糖在欧洲流通产生的影响。〖答案〗(1)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砂糖本身具有特殊的价值;近代世界砂糖贸易的兴起。(任答两点)(2)欧洲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商业资本家实力增强,政治地位上升);工人生活有所改善;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亚非拉的落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格局。(任答三点)〖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18世纪的欧洲。蔗糖在欧洲逐渐日常化的原因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据材料“17世纪之后,荷兰人把甘蔗种植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中南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和巴西”可知新航路开辟,发现了美洲;据材料“欧洲人来到美洲建立殖民地”、“通过对大量非洲奴隶的残酷剥削而实现的”可得出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据材料“欧洲气候、地理环境无法自行生产甘蔗,因而糖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是非常昂贵的商品”可知砂糖本身具有特殊的价值;据材料“数万吨糖被运往欧洲的码头,并在当地精炼厂进一步加工,最终通过市场、集市、商店和流动商贩,销往整个西欧乃至全世界。”可得出近代世界砂糖贸易的兴起。【小问2详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18世纪的欧洲。蔗糖在欧洲流通产生的影响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分析。积极方面可以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思考,据材料“大多数从事砂糖贸易的商人因为富有,逐渐成为上流阶层,其政治影响力也开始凸显开来,可以说,砂糖商人们当时几乎把持了英国的政治。”可得出欧洲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商业资本家实力增强,政治地位上升);据材料“工人阶级中开始流行茶歇,工作间歇喝上一杯加糖红茶”可知工人生活有所改善;据材料“省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工业生产”可知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消极的结合材料“三角贸易”、“对大量非洲奴隶的残酷剥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蔗糖生产伴随殖民扩张和掠夺,加剧了亚非拉的落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格局。山西省临汾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1.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余件产自新疆和田的玉雕,其中下图的玉凤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玉凤造型。它高13.6厘米,厚0.7厘米,整体呈黄褐色,身躯扁平,引颈回首姿态,凤冠高耸,圆眼睛,尖喙如鸡,长尾舒展,背部有穿孔圆钮,便于穿绳悬挂。这说明商朝()A.继承了良渚文化 B.与西域有一定的联系C.玉器制作水平高 D.文化影响力已达西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产自新疆和田的玉雕,这说明商朝与西域有一定的联系,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良渚文化的中心地区为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与河南安阳不同,而且材料信息也没有说妇好墓与良渚文化的关系,不能说明商朝继承了良渚文化,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750余件产自新疆和田的玉雕,其中下图的玉凤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玉凤造型”可知,图中的玉凤是产自新疆和田的玉雕,不能体现商朝玉器制作水平,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新疆和田的玉雕出现在商朝墓葬中,没有商朝文化影响西域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南朝时期扬州地区人口较东汉中期增长4倍以上,而赣江特别是湘江流域的人地关系与东汉中期差别不大。官方记录的水旱灾害主要发生在扬州地区,而湘赣流域甚少。这说明()A.政局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B.南方得到开发和发展C.人口增长影响生态环境 D.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朝时期长江流域与湘江流域人口分布不均,说明南方区域之间存在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D项正确;材料强调南方的区域差异,与政局稳定的作用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南方的差异,南方得到开发和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强调南方的经济差异,没有体现人口增长影响生态环境,排除C项。故选D项。3.下表是唐宋某一时期的国家财政收入数据,据此可知()时间税收种类及数量粮食布帛铜钱其他唐(749年)2500万石2345万匹200万贯

宋(1086年)2445万石151万匹4848万贯几万两金银A.唐朝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 B.精耕细作农业成熟C.宋代财政收入高度货币化 D.唐朝棉纺织业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唐到宋,税收中粮食和布帛的数量下降,铜钱等货币税收数量大幅度上升,反映了宋代财政收入高度货币化,C项正确;材料涉及唐宋税收种类及数量,未体现唐朝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日臻成熟,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宋代财政收入高度货币化,未体现唐朝棉纺织业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4.《元史·地理志》这样说:“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A.对辽阔的疆域实行了有效的统治 B.实行民族平等政策C.行省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稳定 D.因地制宜管理各地〖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以前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一些地区,也由中央统一征发赋役,与内地一样,这样就正式划入元朝版图,有利于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是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排除B项;材料只说了采取的措施,没有说效果,不能说明“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稳定”,排除C项;据材料“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可知,采取与内地一样的政策,由中央统一征发赋役,因地制宜指的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所以,元朝不是因地制宜管理,排除D项。故选A项。5.观察下表,与“鸦片战争大事记”相比,“奏折中的鸦片战争”反映了清朝()时间奏折中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大事记1841年2月14日琦善:激战四时,剿杀夷逆汉奸六百。伊里布:不费一兵一卒,舟山收复。英军攻占沙角、大角,清军大败。英军受伤38人,无死亡。由于疾病严重,英军撤离舟山。1841年3月12日杨芳:民心大定,军民鼓舞,可期无虞。英军摧毁广州城炮台400位。军营十余座,受伤8人。1841年6月4日奕山:英夷指天指心,免冠作礼诚意求和,谅该夷性等犬羊,不值计较。奕山私自与英军达成协定,赔款600万,英军退离广州。注:大臣奏折经过缩编,大事记整理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A.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B.君主乾纲独揽C.有较强的军事实力 D.官员腐败无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官员不但接连战败,而且谎报军情,这反映了清朝官员腐败无能,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官员腐败无能,“天朝上国”是盲目的自信,认为本国本朝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其他民族和国家,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君主专权的情况,排除B项;据材料“清军大败”“英军摧毁广州城炮台400位”“私自与英军达成协定,赔款600万”等信息,反映了军事实力弱,排除C项。故选D项。6.1852年英国驻广州全权代办密切尔撰写调查报告:秋季收割结束后,所有农家都进行梳棉、纺棉、纺织、织成能够耐用两三年之久的厚重结实的手织布,做成自己用的布料,剩余的棉布卖到城镇……在这个国家十人中有九人都穿着这种手织棉布做成的衣服。据此可知()A.中国的家庭手工业技术发达 B.英国蓄意扩大侵略战争C.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英国尚未打开中国大门〖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2年(中国)。根据材料“秋季收割结束后,所有农家都进行梳棉、纺棉、纺织、织成能够耐用两三年之久的厚重结实的手织布,做成自己用的布料,剩余的棉布卖到城镇……在这个国家十人中有九人都穿着这种手织棉布做成的衣服”可知,多数农民自己纺织棉布,供自家使用和在市场上销售,体现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未体现英国蓄意扩大侵略战争,排除B项;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7.1906年,清政府仿照西方设立陆军部,统帅全国陆军;设立度支部,宣布只有中央才拥有对外借款即铸造、发行货币权。这些举措意在()A.重塑中央集权 B.发展民族工业 C.全面学习西方 D.缓和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6年(中国)。根据材料“宣布只有中央才拥有对外借款即铸造、发行货币权”可知,晚清时期地方势力崛起,材料强调中央的铸币权,因此意在强调重塑中央集权,A项正确;铸币权强调对货币的发行,与民族工业无关,排除B项;清政府并不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排除C项;缓和阶级矛盾强调当时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之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8.以下是不同的人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据此可知五四运动()姓名身份认识傅斯年运动的领导者从五月四日以后,中国就算有了“社会”……这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罗家伦运动的领导者五四精神一是学生牺牲的精神;二是社会裁制的精神;三是民族自决的精神。约翰·杜威运动的旁观者我们正目睹一个民族/国家的诞生,而出生总是艰难的。周策纵运动的研究者五四运动在社会政治方面上的另一个结果是,商人和城市工人的组织和活动得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四”事件教育中国人民,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A.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B.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为###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从材料中的四位人物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是学生、工人、商人等全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但材料中人的认识角度是突出五四运动对社会各方面的作用,不是强调其“彻底反帝反封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中的内容不能体现五四运动为###的成立提供条件,排除D项。故选A项。9.1956年12月,毛泽东约见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同他们谈话时说:“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我国()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 B.试图突破苏联模式C.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进行调整 D.三大改造尚未完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56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及所学可知,虽然此时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仍然意识到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体现了毛泽东对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思考,这表明当时我国试图突破苏联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模式,B项正确;1953年至1957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排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开始提出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党的八大也提出了正确的路线。1958年5月,###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经济社会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飞跃。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排除D项。故选B项。10.在中世纪欧洲,教堂前面往往会有城市中较大的开放空间——教堂广场,这里多是市民集会、狂欢和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场所。这反映出()A.教堂处于城市中心 B.市民生活自由C.城市自治程度很高 D.教权影响力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教堂前面往往会有城市中较大的开放空间——教堂广场,这里多是市民集会、狂欢和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场所”可知,教堂前面修建较大的教堂广场,体现了教权影响力大,D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教堂前面修建较大的教堂广场,不能说明教堂处于城市中心,排除A项;中世纪的人们深受宗教思想的束缚,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教权影响力大,未涉及城市自治,排除C项。故选D项。11.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签字仪式在旧金山举行。美国作为东道主最后一个签字,中国成为第一个签字的国家,然后是苏联、英国和法国,其他国家在此之后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分别签字。由此可见()A.雅尔塔体系基本形成B.美国操纵联合国成为其全球扩张的工具C国际政治秩序不平等D.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联合国制宪会议签字仪式上,中国成为第一个签字的国家,是因为中国是最早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雅尔塔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的华沙建立,排除A项;材料只是签字顺序,而且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份,不能体现美国操纵联合国,排除B项;材料是关于联合国制宪会议签字的先后顺序,未涉及国际政治秩序,排除C项。故选D项。12.1975年,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美国的57.5%,军费开支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4.3%、苏联的洲际导弹和自由艇发射的导弹从1963年分别约占美国的23.6%和44.6%到1975年在数量上超过美国。这说明()A.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B.美国的综合国力逐渐衰弱C.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畸形 D.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主导〖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3年-1975年(美国和苏联)。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在军事上不断加大投入,致使国内经济发展畸形,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畸形,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苏联在洲际导弹和自由艇发射导弹的数量上超过美国,不代表美国的综合国力逐渐衰弱,排除B项;此时苏联在争霸中占据优势,但不能说明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主导,排除D项。故选C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徐光启(1562年—1633年),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农政全书》是其代表作。《农政全书》共60卷,分为12目:农本(经史典故、诸家杂论、国朝重农考);田制(井田考和王祯《农书》中各种田制图);农事(营治、开垦、授时、占候,以屯垦为中心);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秦西水法》);农器;树艺(名物、蔬菜、果树);蚕桑;蚕桑广(木棉、苎麻);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食品、房屋);荒政(备荒、附《救荒本草》和《野菜谱》)。前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王祯的《农书》等农业著作,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而《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摘编自麦群忠等《中国古代科技要籍简介》材料二弗朗索瓦·魁奈(1694年—1774年),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者、重农学派创始人。由于路易十四连年征战和大肆挥霍,加上对异教徒的迫害,重商主义给法国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魁奈的纯产品学说将农业视为财富的唯一来源,主张推广“大农经营”即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方式,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促使法国重新走上繁荣富强之路。魁奈的自然秩序思想,在继承西方传统自然法的同时又从流布欧洲的中国古代思想中吸收营养,其在《中国的专制制度》一文中极力推崇中国式的开明君主专制。魁奈的学术和政治活动同当时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等人密切相关,他为《百科全书》撰写《农场主论》、《谷物论》、《人口论》和《赋税论》等论文。——摘编自晏智杰《重读魁奈经济著作有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政全书》与传统农业著作相比的新发展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魁奈重农思想与徐光启农本思想的异同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农业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答案〗(1)新发展:农政思想贯穿全书,凸显社会治理功能;增加备荒减灾篇幅,强调社会救济;农业的系统观和生态观;水利建设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反映当时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面貌。(任答三点)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农耕经济持续繁荣;传统农业历史经验积累;西学东渐的影响;劳动人民与科技工作者的勤劳智慧;徐光启自身的努力。(任答三点)(2)不同点:魁奈主张推行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方式,徐光启旨在维护小农经济模式;魁奈思想是近代科学指导下的启蒙思想,徐光启思想是传统农业科学的集大成的经验总结;魁奈思想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徐光启注重实用的农业治理生态观。(任答两点)相同点:都受文化交流影响;都强调解决社会现实问题;都关注农民,均忽视商业,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任答两点)(3)本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等;国际形势和环境;个人因素等(任答两点。)〖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对比、原因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新发展,根据材料“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可知农政思想贯穿全书,凸显社会治理功能;根据材料“荒政(备荒、附《救荒本草》和《野菜谱》)”可知增加备荒减灾篇幅,强调社会救济;根据材料“农事(营治、开垦、授时、占候,以屯垦为中心)”可知农业的系统观和生态观;根据材料“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秦西水法》)”可知水利建设吸收西方科技成果;根据材料“《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可知反映当时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面貌。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徐光启所处的时代可知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结合中国古代农业的地位可知农耕经济持续繁荣;传统农业历史经验积累;结合当时西方思想传入可知西学东渐的影响;结合中国古代人民群众的智慧可知劳动人民与科技工作者的勤劳智慧;根据材料“徐光启(1562年—1633年),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可知徐光启自身的努力。小问2详析】本题是对比、原因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不同点,根据材料,从农业经营模式、思想来源、特点等分析,根据材料“大农经营”并结合徐光启主张的农业发展模式可知魁奈主张推行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方式,徐光启旨在维护小农经济模式;根据材料“魁奈的学术和政治活动同当时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等人密切相关”并结合徐光启成就的来源可知魁奈思想是近代科学指导下的启蒙思想,徐光启思想是传统农业科学的集大成的经验总结;根据材料“他为《百科全书》撰写《农场主论》、《谷物论》、《人口论》和《赋税论》等论文”并结合徐光启思想的特点可知魁奈思想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徐光启注重实用的农业治理生态观。第二小问相同点,根据材料“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秦西水法》)”“在继承西方传统自然法的同时又从流布欧洲的中国古代思想中吸收营养”可知都受文化交流的影响;根据连着重农思想的影响可知都强调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根据两者思想的局限性可知都关注农民,均忽视商业,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小问3详析】根据徐光启农业思想产生的原因和魁奈重农思想的原因可知影响因素为本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等;国际形势和环境;个人因素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的“红色地标”均与###的建立和发展、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有密切关系。请选择下图中的一地,阐述该地在中国革命或建设中的贡献。(要求选择明确,主题准确,阐述充分。)〖答案〗(1)“红色地标”明确,主题表述准确。(2)论证史实准确且充分。(3)有总结提升且表述正确。〖答案〗示例:红色地标:延安主题: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以延安为根据地,开展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进行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召开中共“七大”,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胜利后,###继续以延安为根据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