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浙江省选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02(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6月浙江省选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02(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6月浙江省选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02(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6月浙江省选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02(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6月浙江省选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02(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高三历史名校试卷2023年6月浙江省选考历史仿真模拟卷02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历史学家顾颉刚指出,陶器,是古代工业上最早的发明,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陶器的制作也随之发展,彩陶时代、黑陶时代和白陶时代,表现了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以下选项最符合黑陶时代历史特征的是A.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 B.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C.主要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 D.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答案〗D〖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根据所学可知,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龙山文化处于新石器时期代晚期,这一时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D项正确;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这是在龙山文化之前,排除A项;黑陶所处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父系氏族时期,排除C项。2.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郑国初铸刑书时,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A.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 B.确立了法家思想的主流地位C.冲击了西周时期的等级观念 D.源于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可知,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顺应了当时的乱世,A项正确;法家在秦朝才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项;西周等级制度被冲击属于铸刑书的原因,排除C项;铸刑书引发了早起的德治与法治之争,而不是源于,排除D项。3.汉初,为了解决物资匮乏、通货膨胀的问题,政府实行了“令民铸钱”的政策。而到武帝时期,国家不仅垄断了主要铸币材料铜,还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负责铸钱。汉代货币政策的调整A.立足于国家财政的需要 B.反映了均输平准的特点C.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民间财富的增长〖答案〗A〖解析〗由所学可知,汉初经济凋敝,财政有限,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实行了货币自由铸造政策;武帝时期,随着积极有为政策的开展,汉武帝为解决财政问题,加强中央集权,为此实行了国家控制铸币权的政策,A项正确;均输平准是指针对货物运输和物价管理而提出的思想和政策措施,材料主旨与此明显不符,排除B项:汉代货币政策由汉初货币自由铸造到汉武帝统一铸造五铁钱,在当时起到了稳定币值,规范货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遏制商品经济发展与史实明显不符,排除C项;武帝时期的一系列措施其实是与民间争夺财富,排除D项。4.唐初对官吏和豪强地主占田行为做了规定:“诸占田过限者,一亩笞十,十亩加一等;过杖六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徒一年。”凡是“居官挟势”侵夺私田者“一亩以下杖六十,三亩加一等,过杖一百;五亩加一等,罪止徙二年半”。这一规定A.有利于赋税制度的构建与运行 B.有利于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强化C.推动廉洁高效的官僚体系建立 D.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最终确立〖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对官吏和豪强地主的规定,限制了豪强和官吏的土地兼并行为,一定程度保护了自耕农,为租庸调制的推行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材料内容为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进而保障赋税制度的构建与运行,与加强中央集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内容为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不是对官员监察管理,排除C项;封建小农经济确立也是在战国时期,排除D项。5.北宋初年,胡瑗在学校中设立经义和治事二斋,依据学生的才能、兴趣志向施教,经义主要学习六经,治事又分为治民、讲武、水利和历算等科,凡入治事斋的学生每人选一个主科,同时加选一个副科。宋仁宗把胡瑗的教法作为太学的教学标准加以推广。这些举措A.革除了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教育的控制C.意在转变国家人才选拔方向 D.促进了综合型官员群体的成长〖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由材料信息可知,宋代教育,既要研读科举考试所需要的诗赋经史学问,也要顾及成为官僚后所需要的技能,这有利于提高士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了综合型官员群体的成长,D项正确;“革除了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内容只是说胡瑗的教学方法与内容,以及宋仁宗把胡瑗的教法作为太学的教学标准加以推广,没有涉及中央对地方教育控制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内容是教育改革,而不是选官制度的改革,“转变国家人才选拔方向”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6.下表为明末清初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和思想。据此可知,当时思想家言论和思想张履祥提出无论为农为士者,均须耕读相兼。耕则力耕,学则力学,须知“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颜元重视“习行”,要求学生学习农学知识,认为劳动能“治心"“修身”,“君子之处世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言及“樊迟问稼"时,对子孙提出了“不有耕者,无以佐读者”的观点,寄望子孙以耕读传家。A.士人开始投身于基层教化 B.存在耕读相兼的教育思想C.儒学已经逐渐向基层渗透 D.盛行礼法结合的理学教育〖答案〗B〖解析〗张履祥提出耕读相兼、颜元要求学生学习农学知识、孙奇逢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著名思想家如张履祥、颜元和孙奇逢寄望子孙以耕读传家,可以看出三位思想家都主张实行“耕读”教育,B项正确;“开始”用词不准确,材料为明末清初,之前已有士人注重基层教化,排除A项;宋朝理学家注重儒学的世俗化,儒学向基层渗透,再者仅通过三位思想家的观点,没有基层的表现的史料,无法说明儒学已经逐渐向基层渗透,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耕读”的关系,并不是“礼法”,排除D项。7.如表为1864—1869年汉口茶叶出口统计表,如表反映A.茶叶成为中外贸易的大宗商品 B.开埠后汉口近代工商业的发展C.汉口在全国商业中心地位确立 D.与世界市场联系的区域化差异〖答案〗D〖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4—1869年(中国)。大量汉口商品经上海中转运往国外,说明汉口和上海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程度存在差异,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出口货物种类的信息,无比较,无法得出茶叶成为中外贸易的大宗,排除A项;材料统计的是汉口地区茶叶的出口量,无法得出整个工商业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C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8.在1941年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这一具有宪法性质文件的指导下,###在根据地先后建立了包括5个回民自治区和1个蒙民自治区在内的一些区、乡自治机构。这A.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践行了“三三制”原则C.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 D.反映了全民族抗战进入新阶段〖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在根据地先后建立了包括5个回民自治区和1个蒙民自治区在内的一些区、乡自治机构。”可见###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开始探索建立民族自治区,这是民族区自治的一次尝试,有利于民族团结,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C项正确;此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未确立,材料所述为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经验,排除A项;三三制原则。即在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员、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与材料所述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信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开始探索建立民族自治区,未体现全民族抗战进入新阶段,排除D项。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海关工作会议和全国人大均要求对明显过高的税率做局部调整,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随后各地海关开始改革管理体制,恢复海关征税和海关统计。据此可知海关关税改革A.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B.适应了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C.为保护国内的生产行业而施行 D.初步统一了全国的关税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关工作会议和全国人大要求调整海关税率,其目的是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国内生产发展,由此可知海关关税的改革适应了改革开放中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增加的需要,B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新的法律的通过,不能体现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排除A项;根据“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可知海关关税改革主要是适应对外的需要,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统一了全国的关税制度,排除D项。10.2022年11月30日,敬爱的江泽民同志逝世,中华大地笼罩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中,江泽民同志带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间,我国取得的成就有①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②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③《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发布④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交付出口船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89年—2002年(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是在1999年,②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在2001年,③《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发布是在1996年,④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交付出口船舶是在1982年,材料要求“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中”这期间,也就是1989年—2002年,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C项、D项。11.公元前6世纪,波斯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流动的王权”是其政治的一大特征。帝国中央政府没有常驻地,国王所到之处成为权力中心。国王常在帝国各行省巡行,接受臣民的诉请,裁决纠纷;处理总督无法决断的问题。这反映出A.希腊化引发的政治制度变革 B.波斯政体具有贵族寡头特征C.总督在行省内形成割据势力 D.波斯国王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流动的王权……帝国中央政府没有常驻地,国王所到之处成为权力中心……国王常在帝国各行省巡行,接受臣民的诉请,裁决纠纷;处理总督无法决断的问题”,可以看出波斯帝国中央政府没有常住地,所到之处成为权力中心,以及处理总督无法处理的问题,突出说明国王权力巨大,凌驾于地方总督和臣民之上,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时期,推行的希腊化,此时并没有开始,排除A项;波斯帝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并不是贵族寡头,排除B项;流动的王权,强化了中央集权,而且材料也无法得出地方割据信息,排除C项。12.“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西方谚语家喻户晓。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修建了由罗马南下通往重镇卡普亚(今意大利境内)的第一条大道——“阿庇亚大道”。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的大道已有372条之多,这些大道以罗马为起点,辐射向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据此可知,古代罗马A.交通发展服务于罗马领土扩张 B.交通发展维系了帝国长期稳定C.罗马法的实施保障了道路修筑 D.经济联系的加强推动交通发展〖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的大道已有372条之多,这些大道以罗马为起点,辐射向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可以看出罗马帝国境内形成以罗马为起点,辐射向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的道路体系,有利于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以及巩固帝国的统治,A项正确;交通发展可以促进帝国稳定,但是“长期”,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交通的影响,不是罗马法,排除C项;罗马道路的修建主要是从政治角度出发,排除D项。13.这幅画描绘荷兰某家庭围坐煤油灯下,年轻的女人面前有一大盘热气腾腾的蒸土豆,对面老妇人在向杯中倒麦芽咖啡。他们生活贫寒,却安详和平静。“我要告诉人们一种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梵高说。关于该画历史背景,说法正确的是A.原产于美洲的咖啡已传入欧亚地区 B.第二次工业革命尚未影响荷兰C.马铃薯已作为食物在欧洲推广 D.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已广泛使用〖答案〗C〖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影响之物种的交换。根据材料“荷兰某家庭围坐煤油灯下,年轻的女人面前有一大盘热气腾腾的蒸土豆,对面老妇人在向杯中倒麦芽咖啡。他们生活贫寒,却安详和平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马铃薯传入欧洲,因其产量高,价格便宜,逐渐成为欧洲人们,尤其是贫困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此画说明此时马铃薯已作为食物在欧洲推广,C项正确;咖啡的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60年代后期所发生的一场经济革命,该画是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5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影响荷兰了,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后期,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出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14.16—17世纪欧洲经历了一场“科学革命”,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推翻了天主教会坚持的“地心说”。1572年超新星和1577年的彗星证明天堂是不存在的,宇宙是存在变化的。这些发现甚至否认《圣经》的真实性。这是一个权威遭受质疑的时代,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由此可知,“科学革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C.促使西欧宗教改革的兴起 D.为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提供精神武器〖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天主教会的“地心说”,16世纪天文学的发展,否认《圣经》的真实性,据此可知,欧洲科学革命冲击了宗教神学,A项正确;科学革命冲击了宗教神学,没有直接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B项;促使西欧宗教改革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教皇兜售赎罪劵,排除C项;为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提供精神武器的是启蒙思想和民族主义,排除D项。15.英国皇家农业学会主席皮由兹先生曾说,“由于采用新机器,(相对的)经营费用几乎减少了一半。另一方面,从土地上得到的实际收益也迅速增加了。农业技术革新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这样农业技术革新所造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成为工业的劳动后备军。”上述材料的主旨是A.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技术革新 B.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作用巨大C.农业技术革新得益于并反哺工业革命 D.圈地运动为开展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革命又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说明农业技术革新得益于并反哺工业革命,C项正确;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技术革新只能反映前半段材料,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工业对农业及农业的反哺作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作用巨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农业技术革新节省了大量人力,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而不是圈地运动,排除D项。16.18世纪末,秘鲁耶稣教会教士胡安写过这样的诗句:新大陆就是我们的家园,它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我们应该到这段历史中去寻找我们目前处境的原因。还有一批拉美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赞美自己的历史、疆界和自然环境。这表明拉美地区A.民族独立意识觉醒 B.民主思想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日趋衰落 D.民族革命任务艰巨〖答案〗A〖解析〗根据“新大陆就是我们的家园,它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我们应该到这段历史中去寻找我们目前处境的原因。还有一批拉美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赞美自己的历史、疆界和自然环境。”可得出拉美人民通过作品赞美自己的家园,歌颂拉美自己的历史与文化,这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主思想,排除B项;材料与教会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民族意识的觉醒,而不是民族革命的艰巨性,排除D项。17.一位古希腊诗人曾发出慨叹“世上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失去祖国。”下一届全球难民论坛(GRF)将于2023年12月,在日内瓦举行。下列与难民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②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③2000年起,每年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④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所学难民相关知识可知,二战前的难民主要是受到法西斯迫害的犹太人,因此产生于欧洲,①正确;1967年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②错误;2001年起,每年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③错误;二战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战乱不断,因此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④正确。正确的是①④,B项正确;排除A、C、D项。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8.唐代宫廷内外充任侍卫宿守或征战者,有不少来自胡人系统。但这些胡人的子孙仅隔一两代,便“不以冠缨在念”,例如,曲信则“少便静默,敦阅诗书”“时荣屏绝,事研精释典”,安令节“出京兆礼教之门,雅好儒业”。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民族交融消除了文化隔阂 B.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形成C.华夏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 D.“崇文抑武”成为社会共识〖答案〗C〖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由材料可知胡人的子孙仅隔一两代便尚文弃武、喜好儒学,表明少数民族对华夏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C项正确;“民族交融消除了文化隔阂”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要是讲在唐代宫廷内外充任侍卫宿守或征战者的子孙喜好儒学,B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崇文抑武”成为社会共识是在宋代,排除D项。19.如表所示为截取自某校历史读书报告的展示幻灯片。据此判断,该报告的主题最可能是

时间表现16世纪前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俄国: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万里茶道”英国:茶会上主人炫耀中国茶和茶具荷兰:专门的“茶室"A.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化 B.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C.世界市场内涵的多样化 D.中西茶文化趋同的历程〖答案〗A〖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中国、俄国、英国、荷兰等)。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材料呈现了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茶”传播的空间范围以及“中国茶”在异域衍生出来的新文化元素,与这些信息最贴合的主题是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化,A项正确;材料中的空间范围并不局限于欧亚,排除B项;仅仅是茶文化的传播,不足以说明世界市场内涵的多样化,排除C项;欧洲国家引入中国茶之后,发展出各具特色的茶文化,并未与中国茶文化趋同,排除D项。20.公元6世纪的一段文献记载:“朕将已往杂乱的大量皇帝宪令加以整理使之协调一致以后,就将注意力转向浩繁的古法书籍。……在本皇帝的权威和指导下编写《法学总论》,这样你们便可以不再从古老和不真实的来源中去学习初步的法律知识。”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朕”是君士坦丁大帝 B.整理的成果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C.成为俄罗斯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D.为传承罗马法作出巨大贡献〖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6世纪(东欧)。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公元6世纪,下令编纂的《法学总论》的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其“将已往杂乱的大量皇帝宪令加以整理”等,为传承罗马法作出巨大贡献,D项正确;材料中的“朕”是查士丁尼,并非君士坦丁大帝,排除A项;据所学,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排除B项;据所学,此次编订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成为拜占庭帝国而非俄罗斯文化的标志性成就,排除C项。21.1988年,新加坡政府通过《多元种族会议案》,正式倡导建立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会,并以之作为公正与稳定的基础。新加坡也被认为是全球“最和谐与成功的多元化和多元宗教社会之一”。下列项中不能佐证材料结论的是A.形成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B.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C.把阿拉伯文化和欧洲、西亚等地文化相融合D.各民族间彼此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新加坡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和欧洲、西亚等地文化相融合,C项错误;符合题意;依据材料“正式倡导建立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会,并以之作为公正与稳定的基础”、“新加坡也被认为是全球“最和谐与成功的多元化和多元宗教社会之一”可知,材料反映了新加坡形成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以及各民族间彼此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AB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2.希腊史学家波里比乌斯说:“单单陈述一个事件的发生当然是有趣的,但没有教育意义。而当这种叙述再以事件发生的原因加以补充说明时,历史研究才能有益。因为只有以类似历史情况和我们自己的处境相比,才能从中取得推断未来的方法和基础,因为只有学习过去,才能学会在现在的情况下,什么时候行动应当更谨慎些,什么时候行动应当更勇敢些。”下列关于历史研究的理解,与材料最为接近的是

A.历史之所以值得研究,在于其科学上是正确的或可证明的B.历史研究之价值,在于人们能从事件中得到各种经验教训C.历史研究中,要摒弃单纯的对现实无教育意义的历史叙述D.历史研究之目的在于对历史事实作出合乎因果关系的解释〖答案〗B〖解析〗据材料“因为只有以类似历史情况和我们自己的处境相比,才能从中取得推断未来的方法和基础,因为只有学习过去,才能学会在现在的情况下,什么时候行动应当更谨慎些”可知,希腊史学家波里比乌斯强调的是历史研究的价值是人们能够从过去的事件中得到各种经验,为现实服务,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历史对现实的作用,没有体现历史研究的科学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历史的教育意义,但没有说明,要摒弃对现实教育无意义的历史叙述,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历史研究的目的是从过去的事情中得到经验,并未强调要对历史做出合乎因果关系的解读,排除D项。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1分)23.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禅宗直截简明,颇与武士的性格相合,它提供武士信佛即可得救的观点。宋明理学号称正宗,实际上和禅宗是一脉相通的。幕府为了组织一个军事专制的帝国,就需要在相应的经济关系之上,另有一种统治的力量,这就是适应封建社会要求的武力和文化。当时享受特权的武士贵族代表着武力,而朱子学则是维护这种封建身份制度的文化力量。德川初期,幕府提倡朱子学,它成了正统官学。至于古学派和朱子学派的论争,则是代表地主阶级主张王政复古与代表拥护幕府思想间的斗争。从朱熹的哲学思想出发,日本朱子学有走向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派,如海南朱子学派和水户学派,也有走向气一元论接近唯物主义派如京都朱子学派、海西朱子学派和大阪朱子学派。——摘编自李甦平《试论宋明理学在日本的传播及其演变》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专制主义态度排斥一切外来文化,视汉语之外的外国语言文字为“夷语”,而学习“夷语”即“非王之道”,显示出很强的鄙夷色彩及排外心理。清末鸦片战争以后,惨遭战争之痛的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19世纪60年代,在与西方列强的频繁交涉中,清政府苦于“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不得不痛下决心仿照清初俄罗斯文馆教习之例开设外语学校。——宁建花等《从“西语”到“西学”》材料三传统中华文化共同体近代以来的深刻裂变,是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开始的。在作为《青年杂志》发刊词的《敬告青年》中,陈独秀高调揭示新文化六大纲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六大纲领,无一不是以近代西方为坐标;无一不是将近代西方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泛滥、工业文明的确立而产生的部分观念与制度,视为中国必须原封不动照样复制的目标模式。——姜义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百年裂变与重建》(1)根据材料一,指出朱熹学说在日本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在日本能够广泛传播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开设外语学校的思想文化背景,列举当时开设的一所外语学校。(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化共同体”在近代裂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6分)〖答案〗(1)特点:深度介入政治斗争;派别众多;成为日本的官学。(3分)原因:中日两国交往的发展;日本对中国传统儒学思想和佛教禅宗思想的接受;幕府维持统治的需要;日本学者的推动。(任3点3分)(2)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天朝上国思想仍旧严重;一些开明人士提出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思想的兴起;俄罗斯文馆的经验积累;与西方列强的频繁交涉的需要。(任4点4分)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2分)(3)特点:受到西方冲击而开始;全盘西化。(2分)潮流: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2分)价值目标:科学与民主。(2分)24.新航路开辟后,咖啡、蔗糖、棉花等经济作物曾经享誉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一咖啡树最早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13世纪传到阿拉伯半岛西南端的也门。公元1547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也门。当时也门的咖啡种植已颇具规模,但人们用咖啡制作饮料时只利用果肉部分,而把味道更好的咖啡豆丢弃了。土耳其人搜集这些被废弃的咖啡豆,经也门著名的摩卡港出口欧洲各地。从此,“摩卡咖啡”作为咖啡馆菜单上的一种固定饮品被人们津津乐道。16世纪末,咖啡进入意大利后,得到教皇克雷蒙八世的喜爱和推崇,很快广泛地被基督教世界接受。17世纪,荷兰人在印度和印尼爪哇岛广泛种植咖啡。18世纪初,咖啡种子被荷兰人带到巴西,由于气候非常适宜咖啡生长,巴西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18世纪,英国人发现投资咖啡种植利润丰厚,就在其殖民地牙买加蓝山山脉大量种植,由此逐渐形成享誉世界的“牙买加蓝山咖啡”。——摘编自金昊霖《咖啡的洲际旅行》等材料二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中南美洲成为全世界的蔗糖生产中心。起先是在西班牙殖民地牙买加等岛屿,然后转移到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巴西。17世纪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建立种植园,成千上万的非洲黑奴被贩运到此。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蔗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商品,在美洲生产、在欧洲销售。18世纪之后,在英国,糖已经从一种奢侈品和稀有品变成一种日用品和必需品。——摘编自(日本)北川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等材料三

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锭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占据了棉花产业的中心。他们利用他们的新地位启动了工业革命。中国和印度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则越来越屈从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1)根据材料一,写出咖啡传播洲际传播路线,并概括咖啡成为世界性商品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南美洲成为全世界蔗糖生产中心的推动因素。结合所学,分析蔗糖生产引发的美洲族群的新变化。(5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棉花产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工厂制度对推动棉花产业发展起到的作用。(6分)〖答案〗(1)传播路线:非洲-亚洲-欧洲-亚洲、美洲。(写出非洲得1分,写出非洲—亚洲—欧洲即可得2分)原因:欧洲与西亚地区的交流;教会力量的作用;新航路的开辟、近代西方殖民扩张的推动;亚洲、美洲等热带区域适合咖啡作物的生长。(4分)(2)因素:新航路的开辟;黑奴贸易提供了劳动力;社会需求的增长。(任2点2分)变化:印第安人数量的锐减,欧洲白人和非洲黑人数量的激增,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任3点3分)(3)特点:雇佣工人使用机器生产;在世界各地拓展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欧洲成为棉花产业的中心。(3分)作用: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益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3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13世纪之前,中国和西方彼此了解几乎为零。蒙古西征后,以马可·波罗等为代表的传教士、商人和文学作家开启了欧洲人对中国神话般的梦想。18世纪,从器物到文化和哲学思潮,再到文学艺术,“中国热”影响了欧洲社会的方方面面。1700年,路易十四身穿中国服装,坐着一顶中国的八抬大轿现身凡尔赛宫,之后“中国情调”成为引领欧洲时尚的主流。——赵凤玲《西方中国形象演变的历史图景——13—20世纪前半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材料二在民族关系在国际关系中仍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全球村”处于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之间,处于不同国家和社会群体对其追求和反抗、利用和逃避之间,还很难对冷战后的世界的变迁发挥统一的或强有力的制衡作用。在我们看到跨国公司正在世界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看到欧盟构筑“超国家”共同体时,我们还看到了冷战后新一轮的民族主义浪潮。全球村的梦想似乎并不遥远,但也难以实现。——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全球村的理想与现实》(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两件史实证明蒙古西征对东西方交流的促进作用,并从文化角度回答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0分)〖答案〗(1)史实:第二次蒙古西征后,两位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和蒙古进行交涉;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约于1275年来华,《马可·波罗行纪》是根据他口述记录的;住在大都的列班·扫马到欧洲访问。(关键词分别为“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3分)原因:18世纪欧洲正在开展启蒙运动,思想家为反对君主专制和教会神学寻找理论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以人为本等积极因素。(3分)(2)示例一:论题:冷战后新一轮的民族主义影响“全球村”的实现。阐述:冷战结束后,国际制约与社会控制力下降,民族主义在世界政治中重新崛起,各种分离主义势力都要求建立自己的国家,这使得国家越来越多,人类生活的世界仿佛又变得越来越大。在南斯拉夫,民族主义以多样的族群意识和宗教信仰为特点,随着南斯拉夫的解体,在其境内开始了“民族(或种族)大清洗”,并导致了以民族国家为诉求的分裂的政治实体。最为跌宕起伏的冲突是波黑战争和因民族分离主义而导致的科索沃战争。在亚洲,一些民族分离主义势力不断制造事端,成为困扰相关国家的一大难题,印巴因克什米尔问题不时剑拔弩张。中国的“东突”等分离势力不断制造事端,企图分裂国家。在发达国家,英国的北爱尔兰、西班牙的巴斯克、法国的科西嘉都出现了要求脱离母国的独立运动。总之,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已经使冷战后的世界政治的场景变得支离破碎,影响“全球村”的实现,它们的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协调与合作,需要各国采取适当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示例二:论题:跨国公司正推动着“全球村”梦想不断实现。阐述: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正在发挥重大影响和作用,而且这种影响和作用正在呈上升趋势。其独立于国家的职能和作用不断强化,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新内容,成为调整和促进国际关系变革的新形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以其资金、技术、管理和最新现代化科技的优势,不仅使多种产业的传统操作技术面临深刻危机,而且以其各种形式投资所拥有的金融管理权,垄断性地配置着全球资源,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进程和方向。通过跨国经济活动,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跨国公司不单纯是个经济体,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强有力的角色。跨国公司和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不断显著起来,使得当代国际关系比传统的仅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更为复杂,尤其是跨国公司使世界形成了日益扩大的经济网,加强了世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正越来越拉近各国的经济联系距离,虽然发展中国家主权会受到一些限制和侵蚀,但在推动“全球村”梦想实现的路上,跨国公司仍起着巨大作用。2023年6月浙江省选考历史仿真模拟卷02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历史学家顾颉刚指出,陶器,是古代工业上最早的发明,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陶器的制作也随之发展,彩陶时代、黑陶时代和白陶时代,表现了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以下选项最符合黑陶时代历史特征的是A.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 B.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C.主要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 D.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答案〗D〖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根据所学可知,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龙山文化处于新石器时期代晚期,这一时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D项正确;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这是在龙山文化之前,排除A项;黑陶所处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父系氏族时期,排除C项。2.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郑国初铸刑书时,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A.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 B.确立了法家思想的主流地位C.冲击了西周时期的等级观念 D.源于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可知,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顺应了当时的乱世,A项正确;法家在秦朝才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项;西周等级制度被冲击属于铸刑书的原因,排除C项;铸刑书引发了早起的德治与法治之争,而不是源于,排除D项。3.汉初,为了解决物资匮乏、通货膨胀的问题,政府实行了“令民铸钱”的政策。而到武帝时期,国家不仅垄断了主要铸币材料铜,还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负责铸钱。汉代货币政策的调整A.立足于国家财政的需要 B.反映了均输平准的特点C.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民间财富的增长〖答案〗A〖解析〗由所学可知,汉初经济凋敝,财政有限,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实行了货币自由铸造政策;武帝时期,随着积极有为政策的开展,汉武帝为解决财政问题,加强中央集权,为此实行了国家控制铸币权的政策,A项正确;均输平准是指针对货物运输和物价管理而提出的思想和政策措施,材料主旨与此明显不符,排除B项:汉代货币政策由汉初货币自由铸造到汉武帝统一铸造五铁钱,在当时起到了稳定币值,规范货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遏制商品经济发展与史实明显不符,排除C项;武帝时期的一系列措施其实是与民间争夺财富,排除D项。4.唐初对官吏和豪强地主占田行为做了规定:“诸占田过限者,一亩笞十,十亩加一等;过杖六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徒一年。”凡是“居官挟势”侵夺私田者“一亩以下杖六十,三亩加一等,过杖一百;五亩加一等,罪止徙二年半”。这一规定A.有利于赋税制度的构建与运行 B.有利于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强化C.推动廉洁高效的官僚体系建立 D.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最终确立〖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对官吏和豪强地主的规定,限制了豪强和官吏的土地兼并行为,一定程度保护了自耕农,为租庸调制的推行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材料内容为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进而保障赋税制度的构建与运行,与加强中央集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内容为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不是对官员监察管理,排除C项;封建小农经济确立也是在战国时期,排除D项。5.北宋初年,胡瑗在学校中设立经义和治事二斋,依据学生的才能、兴趣志向施教,经义主要学习六经,治事又分为治民、讲武、水利和历算等科,凡入治事斋的学生每人选一个主科,同时加选一个副科。宋仁宗把胡瑗的教法作为太学的教学标准加以推广。这些举措A.革除了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教育的控制C.意在转变国家人才选拔方向 D.促进了综合型官员群体的成长〖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由材料信息可知,宋代教育,既要研读科举考试所需要的诗赋经史学问,也要顾及成为官僚后所需要的技能,这有利于提高士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了综合型官员群体的成长,D项正确;“革除了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内容只是说胡瑗的教学方法与内容,以及宋仁宗把胡瑗的教法作为太学的教学标准加以推广,没有涉及中央对地方教育控制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内容是教育改革,而不是选官制度的改革,“转变国家人才选拔方向”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6.下表为明末清初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和思想。据此可知,当时思想家言论和思想张履祥提出无论为农为士者,均须耕读相兼。耕则力耕,学则力学,须知“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颜元重视“习行”,要求学生学习农学知识,认为劳动能“治心"“修身”,“君子之处世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言及“樊迟问稼"时,对子孙提出了“不有耕者,无以佐读者”的观点,寄望子孙以耕读传家。A.士人开始投身于基层教化 B.存在耕读相兼的教育思想C.儒学已经逐渐向基层渗透 D.盛行礼法结合的理学教育〖答案〗B〖解析〗张履祥提出耕读相兼、颜元要求学生学习农学知识、孙奇逢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著名思想家如张履祥、颜元和孙奇逢寄望子孙以耕读传家,可以看出三位思想家都主张实行“耕读”教育,B项正确;“开始”用词不准确,材料为明末清初,之前已有士人注重基层教化,排除A项;宋朝理学家注重儒学的世俗化,儒学向基层渗透,再者仅通过三位思想家的观点,没有基层的表现的史料,无法说明儒学已经逐渐向基层渗透,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耕读”的关系,并不是“礼法”,排除D项。7.如表为1864—1869年汉口茶叶出口统计表,如表反映A.茶叶成为中外贸易的大宗商品 B.开埠后汉口近代工商业的发展C.汉口在全国商业中心地位确立 D.与世界市场联系的区域化差异〖答案〗D〖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4—1869年(中国)。大量汉口商品经上海中转运往国外,说明汉口和上海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程度存在差异,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出口货物种类的信息,无比较,无法得出茶叶成为中外贸易的大宗,排除A项;材料统计的是汉口地区茶叶的出口量,无法得出整个工商业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C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8.在1941年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这一具有宪法性质文件的指导下,###在根据地先后建立了包括5个回民自治区和1个蒙民自治区在内的一些区、乡自治机构。这A.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践行了“三三制”原则C.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 D.反映了全民族抗战进入新阶段〖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在根据地先后建立了包括5个回民自治区和1个蒙民自治区在内的一些区、乡自治机构。”可见###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开始探索建立民族自治区,这是民族区自治的一次尝试,有利于民族团结,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C项正确;此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未确立,材料所述为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经验,排除A项;三三制原则。即在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员、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与材料所述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信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开始探索建立民族自治区,未体现全民族抗战进入新阶段,排除D项。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海关工作会议和全国人大均要求对明显过高的税率做局部调整,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随后各地海关开始改革管理体制,恢复海关征税和海关统计。据此可知海关关税改革A.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B.适应了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C.为保护国内的生产行业而施行 D.初步统一了全国的关税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关工作会议和全国人大要求调整海关税率,其目的是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国内生产发展,由此可知海关关税的改革适应了改革开放中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增加的需要,B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新的法律的通过,不能体现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排除A项;根据“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可知海关关税改革主要是适应对外的需要,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统一了全国的关税制度,排除D项。10.2022年11月30日,敬爱的江泽民同志逝世,中华大地笼罩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中,江泽民同志带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间,我国取得的成就有①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②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③《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发布④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交付出口船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89年—2002年(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是在1999年,②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在2001年,③《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发布是在1996年,④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交付出口船舶是在1982年,材料要求“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中”这期间,也就是1989年—2002年,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C项、D项。11.公元前6世纪,波斯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流动的王权”是其政治的一大特征。帝国中央政府没有常驻地,国王所到之处成为权力中心。国王常在帝国各行省巡行,接受臣民的诉请,裁决纠纷;处理总督无法决断的问题。这反映出A.希腊化引发的政治制度变革 B.波斯政体具有贵族寡头特征C.总督在行省内形成割据势力 D.波斯国王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流动的王权……帝国中央政府没有常驻地,国王所到之处成为权力中心……国王常在帝国各行省巡行,接受臣民的诉请,裁决纠纷;处理总督无法决断的问题”,可以看出波斯帝国中央政府没有常住地,所到之处成为权力中心,以及处理总督无法处理的问题,突出说明国王权力巨大,凌驾于地方总督和臣民之上,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时期,推行的希腊化,此时并没有开始,排除A项;波斯帝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并不是贵族寡头,排除B项;流动的王权,强化了中央集权,而且材料也无法得出地方割据信息,排除C项。12.“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西方谚语家喻户晓。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修建了由罗马南下通往重镇卡普亚(今意大利境内)的第一条大道——“阿庇亚大道”。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的大道已有372条之多,这些大道以罗马为起点,辐射向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据此可知,古代罗马A.交通发展服务于罗马领土扩张 B.交通发展维系了帝国长期稳定C.罗马法的实施保障了道路修筑 D.经济联系的加强推动交通发展〖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的大道已有372条之多,这些大道以罗马为起点,辐射向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可以看出罗马帝国境内形成以罗马为起点,辐射向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的道路体系,有利于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以及巩固帝国的统治,A项正确;交通发展可以促进帝国稳定,但是“长期”,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交通的影响,不是罗马法,排除C项;罗马道路的修建主要是从政治角度出发,排除D项。13.这幅画描绘荷兰某家庭围坐煤油灯下,年轻的女人面前有一大盘热气腾腾的蒸土豆,对面老妇人在向杯中倒麦芽咖啡。他们生活贫寒,却安详和平静。“我要告诉人们一种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梵高说。关于该画历史背景,说法正确的是A.原产于美洲的咖啡已传入欧亚地区 B.第二次工业革命尚未影响荷兰C.马铃薯已作为食物在欧洲推广 D.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已广泛使用〖答案〗C〖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影响之物种的交换。根据材料“荷兰某家庭围坐煤油灯下,年轻的女人面前有一大盘热气腾腾的蒸土豆,对面老妇人在向杯中倒麦芽咖啡。他们生活贫寒,却安详和平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马铃薯传入欧洲,因其产量高,价格便宜,逐渐成为欧洲人们,尤其是贫困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此画说明此时马铃薯已作为食物在欧洲推广,C项正确;咖啡的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60年代后期所发生的一场经济革命,该画是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5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影响荷兰了,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后期,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出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14.16—17世纪欧洲经历了一场“科学革命”,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推翻了天主教会坚持的“地心说”。1572年超新星和1577年的彗星证明天堂是不存在的,宇宙是存在变化的。这些发现甚至否认《圣经》的真实性。这是一个权威遭受质疑的时代,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由此可知,“科学革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C.促使西欧宗教改革的兴起 D.为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提供精神武器〖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天主教会的“地心说”,16世纪天文学的发展,否认《圣经》的真实性,据此可知,欧洲科学革命冲击了宗教神学,A项正确;科学革命冲击了宗教神学,没有直接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B项;促使西欧宗教改革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教皇兜售赎罪劵,排除C项;为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提供精神武器的是启蒙思想和民族主义,排除D项。15.英国皇家农业学会主席皮由兹先生曾说,“由于采用新机器,(相对的)经营费用几乎减少了一半。另一方面,从土地上得到的实际收益也迅速增加了。农业技术革新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这样农业技术革新所造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成为工业的劳动后备军。”上述材料的主旨是A.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技术革新 B.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作用巨大C.农业技术革新得益于并反哺工业革命 D.圈地运动为开展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革命又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说明农业技术革新得益于并反哺工业革命,C项正确;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技术革新只能反映前半段材料,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工业对农业及农业的反哺作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作用巨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农业技术革新节省了大量人力,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而不是圈地运动,排除D项。16.18世纪末,秘鲁耶稣教会教士胡安写过这样的诗句:新大陆就是我们的家园,它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我们应该到这段历史中去寻找我们目前处境的原因。还有一批拉美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赞美自己的历史、疆界和自然环境。这表明拉美地区A.民族独立意识觉醒 B.民主思想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日趋衰落 D.民族革命任务艰巨〖答案〗A〖解析〗根据“新大陆就是我们的家园,它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我们应该到这段历史中去寻找我们目前处境的原因。还有一批拉美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赞美自己的历史、疆界和自然环境。”可得出拉美人民通过作品赞美自己的家园,歌颂拉美自己的历史与文化,这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主思想,排除B项;材料与教会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民族意识的觉醒,而不是民族革命的艰巨性,排除D项。17.一位古希腊诗人曾发出慨叹“世上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失去祖国。”下一届全球难民论坛(GRF)将于2023年12月,在日内瓦举行。下列与难民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②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③2000年起,每年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④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所学难民相关知识可知,二战前的难民主要是受到法西斯迫害的犹太人,因此产生于欧洲,①正确;1967年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②错误;2001年起,每年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③错误;二战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战乱不断,因此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④正确。正确的是①④,B项正确;排除A、C、D项。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8.唐代宫廷内外充任侍卫宿守或征战者,有不少来自胡人系统。但这些胡人的子孙仅隔一两代,便“不以冠缨在念”,例如,曲信则“少便静默,敦阅诗书”“时荣屏绝,事研精释典”,安令节“出京兆礼教之门,雅好儒业”。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民族交融消除了文化隔阂 B.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形成C.华夏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 D.“崇文抑武”成为社会共识〖答案〗C〖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由材料可知胡人的子孙仅隔一两代便尚文弃武、喜好儒学,表明少数民族对华夏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C项正确;“民族交融消除了文化隔阂”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要是讲在唐代宫廷内外充任侍卫宿守或征战者的子孙喜好儒学,B项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崇文抑武”成为社会共识是在宋代,排除D项。19.如表所示为截取自某校历史读书报告的展示幻灯片。据此判断,该报告的主题最可能是

时间表现16世纪前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俄国: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万里茶道”英国:茶会上主人炫耀中国茶和茶具荷兰:专门的“茶室"A.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化 B.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C.世界市场内涵的多样化 D.中西茶文化趋同的历程〖答案〗A〖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中国、俄国、英国、荷兰等)。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材料呈现了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茶”传播的空间范围以及“中国茶”在异域衍生出来的新文化元素,与这些信息最贴合的主题是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化,A项正确;材料中的空间范围并不局限于欧亚,排除B项;仅仅是茶文化的传播,不足以说明世界市场内涵的多样化,排除C项;欧洲国家引入中国茶之后,发展出各具特色的茶文化,并未与中国茶文化趋同,排除D项。20.公元6世纪的一段文献记载:“朕将已往杂乱的大量皇帝宪令加以整理使之协调一致以后,就将注意力转向浩繁的古法书籍。……在本皇帝的权威和指导下编写《法学总论》,这样你们便可以不再从古老和不真实的来源中去学习初步的法律知识。”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朕”是君士坦丁大帝 B.整理的成果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C.成为俄罗斯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D.为传承罗马法作出巨大贡献〖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6世纪(东欧)。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公元6世纪,下令编纂的《法学总论》的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其“将已往杂乱的大量皇帝宪令加以整理”等,为传承罗马法作出巨大贡献,D项正确;材料中的“朕”是查士丁尼,并非君士坦丁大帝,排除A项;据所学,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排除B项;据所学,此次编订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成为拜占庭帝国而非俄罗斯文化的标志性成就,排除C项。21.1988年,新加坡政府通过《多元种族会议案》,正式倡导建立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会,并以之作为公正与稳定的基础。新加坡也被认为是全球“最和谐与成功的多元化和多元宗教社会之一”。下列项中不能佐证材料结论的是A.形成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B.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C.把阿拉伯文化和欧洲、西亚等地文化相融合D.各民族间彼此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新加坡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和欧洲、西亚等地文化相融合,C项错误;符合题意;依据材料“正式倡导建立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会,并以之作为公正与稳定的基础”、“新加坡也被认为是全球“最和谐与成功的多元化和多元宗教社会之一”可知,材料反映了新加坡形成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以及各民族间彼此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AB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2.希腊史学家波里比乌斯说:“单单陈述一个事件的发生当然是有趣的,但没有教育意义。而当这种叙述再以事件发生的原因加以补充说明时,历史研究才能有益。因为只有以类似历史情况和我们自己的处境相比,才能从中取得推断未来的方法和基础,因为只有学习过去,才能学会在现在的情况下,什么时候行动应当更谨慎些,什么时候行动应当更勇敢些。”下列关于历史研究的理解,与材料最为接近的是

A.历史之所以值得研究,在于其科学上是正确的或可证明的B.历史研究之价值,在于人们能从事件中得到各种经验教训C.历史研究中,要摒弃单纯的对现实无教育意义的历史叙述D.历史研究之目的在于对历史事实作出合乎因果关系的解释〖答案〗B〖解析〗据材料“因为只有以类似历史情况和我们自己的处境相比,才能从中取得推断未来的方法和基础,因为只有学习过去,才能学会在现在的情况下,什么时候行动应当更谨慎些”可知,希腊史学家波里比乌斯强调的是历史研究的价值是人们能够从过去的事件中得到各种经验,为现实服务,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历史对现实的作用,没有体现历史研究的科学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历史的教育意义,但没有说明,要摒弃对现实教育无意义的历史叙述,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历史研究的目的是从过去的事情中得到经验,并未强调要对历史做出合乎因果关系的解读,排除D项。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1分)23.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禅宗直截简明,颇与武士的性格相合,它提供武士信佛即可得救的观点。宋明理学号称正宗,实际上和禅宗是一脉相通的。幕府为了组织一个军事专制的帝国,就需要在相应的经济关系之上,另有一种统治的力量,这就是适应封建社会要求的武力和文化。当时享受特权的武士贵族代表着武力,而朱子学则是维护这种封建身份制度的文化力量。德川初期,幕府提倡朱子学,它成了正统官学。至于古学派和朱子学派的论争,则是代表地主阶级主张王政复古与代表拥护幕府思想间的斗争。从朱熹的哲学思想出发,日本朱子学有走向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派,如海南朱子学派和水户学派,也有走向气一元论接近唯物主义派如京都朱子学派、海西朱子学派和大阪朱子学派。——摘编自李甦平《试论宋明理学在日本的传播及其演变》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专制主义态度排斥一切外来文化,视汉语之外的外国语言文字为“夷语”,而学习“夷语”即“非王之道”,显示出很强的鄙夷色彩及排外心理。清末鸦片战争以后,惨遭战争之痛的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19世纪60年代,在与西方列强的频繁交涉中,清政府苦于“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不得不痛下决心仿照清初俄罗斯文馆教习之例开设外语学校。——宁建花等《从“西语”到“西学”》材料三传统中华文化共同体近代以来的深刻裂变,是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开始的。在作为《青年杂志》发刊词的《敬告青年》中,陈独秀高调揭示新文化六大纲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六大纲领,无一不是以近代西方为坐标;无一不是将近代西方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泛滥、工业文明的确立而产生的部分观念与制度,视为中国必须原封不动照样复制的目标模式。——姜义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百年裂变与重建》(1)根据材料一,指出朱熹学说在日本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在日本能够广泛传播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开设外语学校的思想文化背景,列举当时开设的一所外语学校。(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化共同体”在近代裂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6分)〖答案〗(1)特点:深度介入政治斗争;派别众多;成为日本的官学。(3分)原因:中日两国交往的发展;日本对中国传统儒学思想和佛教禅宗思想的接受;幕府维持统治的需要;日本学者的推动。(任3点3分)(2)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天朝上国思想仍旧严重;一些开明人士提出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思想的兴起;俄罗斯文馆的经验积累;与西方列强的频繁交涉的需要。(任4点4分)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2分)(3)特点:受到西方冲击而开始;全盘西化。(2分)潮流: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2分)价值目标:科学与民主。(2分)24.新航路开辟后,咖啡、蔗糖、棉花等经济作物曾经享誉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一咖啡树最早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13世纪传到阿拉伯半岛西南端的也门。公元1547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也门。当时也门的咖啡种植已颇具规模,但人们用咖啡制作饮料时只利用果肉部分,而把味道更好的咖啡豆丢弃了。土耳其人搜集这些被废弃的咖啡豆,经也门著名的摩卡港出口欧洲各地。从此,“摩卡咖啡”作为咖啡馆菜单上的一种固定饮品被人们津津乐道。16世纪末,咖啡进入意大利后,得到教皇克雷蒙八世的喜爱和推崇,很快广泛地被基督教世界接受。17世纪,荷兰人在印度和印尼爪哇岛广泛种植咖啡。18世纪初,咖啡种子被荷兰人带到巴西,由于气候非常适宜咖啡生长,巴西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18世纪,英国人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