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卷02(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卷02(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卷02(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卷02(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卷02(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同学在研究“夏朝标志着早期国家诞生”这一课题时,使用了《左传》等文献史料。目前,在研究该课题中,他还可以使用的史料是(

)A.良渚遗址古城墙 B.甲骨文的记载C.二里头遗址资料 D.何尊及其铭文〖答案〗C〖解析〗研究早期国家的产生,需要利用到的资料应该是早期国家刚刚出现时期的史料,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址,因此可以用于课题,C项正确;甲骨文是商朝文字,排除B项;良渚古城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夏朝不符,排除C项;何尊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与夏朝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A.诸侯争霸 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井田制的逐渐瓦解 D.铁农具的使用〖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铁农具的使用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D项正确;诸侯争霸是上层建筑领域的斗争,体现了分封制的瓦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土地私有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井田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不是根本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A.西域都护府设立 B.安西都护府设立C.北庭都元帅府设立 D.宣慰司设立〖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西汉政府设立的西域都户管辖今天的新疆地区,这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A项正确;安西都护府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排除B项;元朝设立北庭都元帅府,但并非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排除C项;元朝设立宣慰司,一般掌管军民之事,排除D项。故选A项。4.下图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趋势示意图。以下符合该趋势的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示意图及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至中原地区,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动荡,中原人民南迁至江南地区,形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C项正确;材料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不属于秦汉时期,排除B项;材料不属于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正确顺序是(

)A.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C.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察举制〖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汉朝时期以才能和品德作为选拔管理的标准,官吏察访推举,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门第、出身作为选拔的标准,通过品评官评定授官,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实行科举制,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6.北宋政府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这(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集权C.杜绝了地方叛乱 D.导致了财政危机〖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北宋政府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崇文抑武;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题干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项;C项中杜绝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宋朝的财政危机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且材料信息与财政危机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7.元朝的疆域辽阔,对边疆的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元朝为经略台湾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慰司 D.宣政院〖答案〗A〖解析〗元朝为经略台湾设置的管理机构是澎湖巡检司,A项正确;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排除B、C项;对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排除D项。故选A项。8.下图是中国古代某王朝中央权力示意图。此王朝是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在明朝时期出现的,因此C正确,AB排除;清朝时期出现的机构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军机处等,D排除。故选C。9.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A.限制工商业发展 B.保护农耕经济C.维护封建统治 D.防范“外夷”入侵〖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的侵略,但是从长远来看,使中国落后于历史发展潮流,C正确;ABD均不属于根本目的,排除。故选C。10.19世纪60—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部分开明人士,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史称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A项正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与题干中“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11.下图是某不平等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由此可知,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地图可知,杭州和沙市在长江流域,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规定了杭州、沙市为通商口岸,C项正确;ABD项不平等条约中都没有这两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排除ABD项。故选C项。1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共和制。这是中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D项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没有实现真正民主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13.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写到:“五四运动正是做了反对卖国政府的工作,所以它是革命的运动”。这表明五四运动是一场(

)A.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 B.广泛动员的工农革命运动C.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领导的学生运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思想启蒙,排除A项;五四运动未动员农民参与,史实错误,排除B项;五四运动不是***领导的,排除D项。故选C项。14.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国民党领导人发表谈话,承认###的合法地位。在###的推动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这标志着(

)A.中国局部抗战由此开始 B.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C.###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1937年9月在###的推动下,国共两党正式合作,标志着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排除A项;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排除B项;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通过的十大纲领和决定,标志###全面抗战路线的正式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5.小说《暴风骤雨》描写了1946——1947年东北元茂屯村民在###的领导下,打倒了地主恶霸翻身做主人的故事。与此描写相对应的历史背景是(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B.国民大革命的迅速推进C.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兴起〖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1947年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当时***领导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C项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逐渐探索出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掀起国民大革命,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53——1956年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高一某学生制作的某帝国的知识卡片,据此推断该帝国是()A.拜占庭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波斯帝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率领希腊联军东征,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为了巩固统治亚历山大帝国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B项正确;拜占庭帝国建立于395年,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是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排除C项;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没有广泛推广希腊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17.恩格斯说:“国王是整个封建等级制的最上级,是附庸不能撇开不要的最高首脑,而同时他们又不断反叛这个最高首脑。”恩格斯评论的封君封臣制度出现于(

)A.古代的南亚 B.中古时期的西欧C.古代的美洲 D.中古时期的西非〖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恩格斯评论的封君封臣制度出现于中古时期的西欧,B项正确;古代南亚、古代美洲、中古的西非,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8.在古代美洲,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知道了“零”的概念的是(

)A.班图人 B.玛雅人 C.阿兹特克人 D.印加人〖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知道了“零”的概念,B项正确;材料指的是玛雅人的文明成就,班图人属于非洲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并没有取得材料中的成就,A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19.下列史实和结论表述一致的是史实结论A12世纪初,法国琅城居民起义,法王路易六世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自治武装暴动是西欧城市获得自治的主要方式B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全国分为四大政区印加帝国实现了对整个美洲的统治C16世纪,玉米、甘薯等从美洲流向世界各地推动欧洲出现价格革命D16世纪,天花、麻疹等疾病的病原体被带到美洲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欧洲殖民者把天花、麻疹等疾病的病原体被带到美洲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符合史实,D项正确;武装暴动是西欧城市获得自治的主要方式,不符合史实,西欧城市获得自治的主要方式是和平方式为主,排除A项;印加帝国实现了对整个美洲的统治,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推动欧洲出现价格革命是因为美洲金银的大量流入,排除C项。故选D项。20.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其影响是(

)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工厂制度出现C.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欧美开始城市化进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电力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发明和石油化工的发展是其主要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项正确;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A项;工厂制度出现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B项;欧美开始城市化进程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21.“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她”是指A.《***宣言》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言》强调资本主义必将会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正确;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B排除;启蒙运动构想了未来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蓝图,C排除;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排除。故选A。22.苏俄(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关于这一探索过程,下列选项依次对应正确的是政策特征①由于特定环境因素诱致,在体制和政策上凝结了列宁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历史定位超前的一面。②它“重蹈俄国历史传统的老路”,打着保卫社会主义的旗号,极大地照搬并强化俄国历史上的“成功经验”。③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过程,在计划与市场这一表层矛盾的背后是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历史实践的冲突。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C.“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环境下实行的具有超前的经济政策,因此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开创的苏联模式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利用国家力量来发展经济,这是俄国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因此②是“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利用市场,体现了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历史实践的冲突,③是新经济政策。根据以上分析,B正确,排除A、C、D。23.一位亲身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记者在其作品中写道:“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这些大国”的主要目的是(

)A.确保本国的既得利益 B.维护世界和平发展C.遏制法西斯侵略扩张 D.协调欧洲国际关系〖答案〗A〖解析〗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这描述的是绥靖政策,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本国的既得利益,A项正确;绥靖政策不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排除B项;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排除C项;绥靖政策并不局限在欧洲,排除D项。故选A项。24.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这表明A.殖民国家都主动放弃了殖民地 B.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C.发展中国家完成了现代化建设 D.平等观念已经遍布世界〖答案〗B〖解析〗材料“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体现的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世界殖民体系趋向瓦解,B正确;A错在主动,排除;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25.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D.召开不结盟首脑会议〖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项正确;冷战期间,为了与美国对抗,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成立于1995年,中国于2001年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排除C项;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国家最重要的会议,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国家成员国,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

元世祖即位后,采用汉制建立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上设置了十路(又称十道)宣抚司“以总天下之政”。宣抚使为朝廷特命使臣,监督和处理地方政务,大体如唐代前朝的巡察、安抚等使或宋初的宣抚使,属临时差遣性质。但宣抚司无处置军务之权,不足以应付发生叛乱或社会治安等方面特殊情况,于是在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以中书省宰执大臣行省事于这些地区。后几经置废分合,最后稳定为十个行中书省,分统除中书省直辖诸路以外的各大地区,形成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的行政区划格局。——据白寿彝《中国通史·元时期(上)》(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并说明其历史作用。(6分)〖答案〗(1)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行“上计”制度,考核官员;县以下设乡里。(2)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以行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解析〗(1)根据材料一“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可知,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根据材料“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可知,实行“上计”制度,考核官员;根据材料“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可知,县以下设乡里。(2)创新:根据材料二“于是在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以中书省宰执大臣行省事于这些地区”可知,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作用:结合所学从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以行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的角度分析。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红色精神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孕育了一系列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的红色精神谱系,为党带领人民指引方向。A五四爱国精神B特区精神C遵义会议精神D西柏坡精神E抗美援朝精神F红船精神G延安精神H探月精神材料一材料二

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共中央于汉口秘密召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据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材料三

站起来的中国各族人民在###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据《中外历史纲要》(上)(1)请将材料一地图中的数字位置与上述有关精神的产生地相对应。(填写字母。)(5分)示例: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⑤:______(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内涵,并分析其开辟的意义。(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进行简要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5分)〖答案〗(1)①:F

②:C

③:G

④:B

⑤:A(2)内涵: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意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3)政治: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法律基础。经济: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①位于浙江,为###的成立,对应F红船精神;②位于贵州,对应C遵义会议精神;③位于陕西,对应G延安精神;④位于广东,对应B特区精神;⑤位于北京,对应A五四爱国精神。(2)内涵:根据材料“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人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推动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3)根据材料三“中国各族人民在###领导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及所学知识,可得知政治: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法律基础。经济: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物言论曾国藩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手书日记》李鸿章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试办织布局折》)康有为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代内阁学士阔普通武》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变法通议》陈独秀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目不暇接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鲁迅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根据材料中人物的言论思想对其进行派别归类,并任选其中一个派别阐述其主要实践活动及其影响。〖答案〗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激进派:陈独秀、鲁迅。洋务派: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但没有使中国实现独立和富强。维新派:戊戌变法。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国民的思想启蒙的觉醒,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激进派: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促进了文化转型,对传统旧文化进行了批判。〖解析〗对于人物分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曾国藩,李鸿章属于洋务派;康有为、梁启超属于维新派;激陈独秀、鲁迅属于激进派。洋务派的实践活动主要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但没有使中国实现独立和富强。维新派的实践活动主要是掀起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国民的思想启蒙的觉醒,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激进派的实践活动主要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促进了文化转型,对传统旧文化进行了批判。29.(12分)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

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称为“再生”的理由,指出材料二中“艺术和知识的创新”的核心内涵,概括文艺复兴的性质。(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彰显“人的理性的伟大”的具体表现,受其影响,启蒙思想家们在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8分)〖答案〗(1)理由: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核心:人文主义。性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2)表现: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主张: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人民主权。〖解析〗(1)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借助的旗号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核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2)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确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彰显了人理性的伟大。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主要理论包含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人民主权。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同学在研究“夏朝标志着早期国家诞生”这一课题时,使用了《左传》等文献史料。目前,在研究该课题中,他还可以使用的史料是(

)A.良渚遗址古城墙 B.甲骨文的记载C.二里头遗址资料 D.何尊及其铭文〖答案〗C〖解析〗研究早期国家的产生,需要利用到的资料应该是早期国家刚刚出现时期的史料,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址,因此可以用于课题,C项正确;甲骨文是商朝文字,排除B项;良渚古城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夏朝不符,排除C项;何尊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与夏朝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A.诸侯争霸 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井田制的逐渐瓦解 D.铁农具的使用〖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铁农具的使用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D项正确;诸侯争霸是上层建筑领域的斗争,体现了分封制的瓦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土地私有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井田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不是根本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A.西域都护府设立 B.安西都护府设立C.北庭都元帅府设立 D.宣慰司设立〖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西汉政府设立的西域都户管辖今天的新疆地区,这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A项正确;安西都护府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排除B项;元朝设立北庭都元帅府,但并非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排除C项;元朝设立宣慰司,一般掌管军民之事,排除D项。故选A项。4.下图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趋势示意图。以下符合该趋势的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示意图及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至中原地区,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动荡,中原人民南迁至江南地区,形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C项正确;材料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不属于秦汉时期,排除B项;材料不属于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正确顺序是(

)A.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C.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察举制〖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汉朝时期以才能和品德作为选拔管理的标准,官吏察访推举,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门第、出身作为选拔的标准,通过品评官评定授官,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实行科举制,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6.北宋政府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这(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集权C.杜绝了地方叛乱 D.导致了财政危机〖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北宋政府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崇文抑武;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题干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项;C项中杜绝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宋朝的财政危机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且材料信息与财政危机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7.元朝的疆域辽阔,对边疆的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元朝为经略台湾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慰司 D.宣政院〖答案〗A〖解析〗元朝为经略台湾设置的管理机构是澎湖巡检司,A项正确;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排除B、C项;对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排除D项。故选A项。8.下图是中国古代某王朝中央权力示意图。此王朝是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在明朝时期出现的,因此C正确,AB排除;清朝时期出现的机构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军机处等,D排除。故选C。9.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A.限制工商业发展 B.保护农耕经济C.维护封建统治 D.防范“外夷”入侵〖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的侵略,但是从长远来看,使中国落后于历史发展潮流,C正确;ABD均不属于根本目的,排除。故选C。10.19世纪60—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部分开明人士,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史称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A项正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与题干中“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11.下图是某不平等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由此可知,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地图可知,杭州和沙市在长江流域,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规定了杭州、沙市为通商口岸,C项正确;ABD项不平等条约中都没有这两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排除ABD项。故选C项。1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共和制。这是中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D项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没有实现真正民主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13.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写到:“五四运动正是做了反对卖国政府的工作,所以它是革命的运动”。这表明五四运动是一场(

)A.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 B.广泛动员的工农革命运动C.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领导的学生运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思想启蒙,排除A项;五四运动未动员农民参与,史实错误,排除B项;五四运动不是***领导的,排除D项。故选C项。14.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国民党领导人发表谈话,承认###的合法地位。在###的推动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这标志着(

)A.中国局部抗战由此开始 B.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C.###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1937年9月在###的推动下,国共两党正式合作,标志着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排除A项;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排除B项;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通过的十大纲领和决定,标志###全面抗战路线的正式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5.小说《暴风骤雨》描写了1946——1947年东北元茂屯村民在###的领导下,打倒了地主恶霸翻身做主人的故事。与此描写相对应的历史背景是(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B.国民大革命的迅速推进C.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兴起〖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1947年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当时***领导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C项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逐渐探索出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掀起国民大革命,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53——1956年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高一某学生制作的某帝国的知识卡片,据此推断该帝国是()A.拜占庭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波斯帝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率领希腊联军东征,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为了巩固统治亚历山大帝国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B项正确;拜占庭帝国建立于395年,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是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排除C项;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没有广泛推广希腊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17.恩格斯说:“国王是整个封建等级制的最上级,是附庸不能撇开不要的最高首脑,而同时他们又不断反叛这个最高首脑。”恩格斯评论的封君封臣制度出现于(

)A.古代的南亚 B.中古时期的西欧C.古代的美洲 D.中古时期的西非〖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恩格斯评论的封君封臣制度出现于中古时期的西欧,B项正确;古代南亚、古代美洲、中古的西非,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8.在古代美洲,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知道了“零”的概念的是(

)A.班图人 B.玛雅人 C.阿兹特克人 D.印加人〖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知道了“零”的概念,B项正确;材料指的是玛雅人的文明成就,班图人属于非洲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并没有取得材料中的成就,A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19.下列史实和结论表述一致的是史实结论A12世纪初,法国琅城居民起义,法王路易六世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自治武装暴动是西欧城市获得自治的主要方式B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全国分为四大政区印加帝国实现了对整个美洲的统治C16世纪,玉米、甘薯等从美洲流向世界各地推动欧洲出现价格革命D16世纪,天花、麻疹等疾病的病原体被带到美洲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欧洲殖民者把天花、麻疹等疾病的病原体被带到美洲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符合史实,D项正确;武装暴动是西欧城市获得自治的主要方式,不符合史实,西欧城市获得自治的主要方式是和平方式为主,排除A项;印加帝国实现了对整个美洲的统治,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推动欧洲出现价格革命是因为美洲金银的大量流入,排除C项。故选D项。20.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其影响是(

)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工厂制度出现C.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欧美开始城市化进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电力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发明和石油化工的发展是其主要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项正确;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A项;工厂制度出现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B项;欧美开始城市化进程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21.“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她”是指A.《***宣言》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言》强调资本主义必将会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正确;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B排除;启蒙运动构想了未来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蓝图,C排除;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排除。故选A。22.苏俄(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关于这一探索过程,下列选项依次对应正确的是政策特征①由于特定环境因素诱致,在体制和政策上凝结了列宁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历史定位超前的一面。②它“重蹈俄国历史传统的老路”,打着保卫社会主义的旗号,极大地照搬并强化俄国历史上的“成功经验”。③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过程,在计划与市场这一表层矛盾的背后是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历史实践的冲突。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C.“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环境下实行的具有超前的经济政策,因此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开创的苏联模式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利用国家力量来发展经济,这是俄国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因此②是“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利用市场,体现了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历史实践的冲突,③是新经济政策。根据以上分析,B正确,排除A、C、D。23.一位亲身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记者在其作品中写道:“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这些大国”的主要目的是(

)A.确保本国的既得利益 B.维护世界和平发展C.遏制法西斯侵略扩张 D.协调欧洲国际关系〖答案〗A〖解析〗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这描述的是绥靖政策,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本国的既得利益,A项正确;绥靖政策不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排除B项;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排除C项;绥靖政策并不局限在欧洲,排除D项。故选A项。24.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这表明A.殖民国家都主动放弃了殖民地 B.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C.发展中国家完成了现代化建设 D.平等观念已经遍布世界〖答案〗B〖解析〗材料“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体现的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世界殖民体系趋向瓦解,B正确;A错在主动,排除;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25.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D.召开不结盟首脑会议〖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项正确;冷战期间,为了与美国对抗,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成立于1995年,中国于2001年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排除C项;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国家最重要的会议,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国家成员国,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

元世祖即位后,采用汉制建立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上设置了十路(又称十道)宣抚司“以总天下之政”。宣抚使为朝廷特命使臣,监督和处理地方政务,大体如唐代前朝的巡察、安抚等使或宋初的宣抚使,属临时差遣性质。但宣抚司无处置军务之权,不足以应付发生叛乱或社会治安等方面特殊情况,于是在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以中书省宰执大臣行省事于这些地区。后几经置废分合,最后稳定为十个行中书省,分统除中书省直辖诸路以外的各大地区,形成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的行政区划格局。——据白寿彝《中国通史·元时期(上)》(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并说明其历史作用。(6分)〖答案〗(1)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行“上计”制度,考核官员;县以下设乡里。(2)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以行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解析〗(1)根据材料一“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可知,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根据材料“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可知,实行“上计”制度,考核官员;根据材料“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可知,县以下设乡里。(2)创新:根据材料二“于是在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以中书省宰执大臣行省事于这些地区”可知,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作用:结合所学从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以行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的角度分析。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红色精神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孕育了一系列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的红色精神谱系,为党带领人民指引方向。A五四爱国精神B特区精神C遵义会议精神D西柏坡精神E抗美援朝精神F红船精神G延安精神H探月精神材料一材料二

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共中央于汉口秘密召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据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材料三

站起来的中国各族人民在###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据《中外历史纲要》(上)(1)请将材料一地图中的数字位置与上述有关精神的产生地相对应。(填写字母。)(5分)示例: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⑤:______(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内涵,并分析其开辟的意义。(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进行简要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5分)〖答案〗(1)①:F

②:C

③:G

④:B

⑤:A(2)内涵: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意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3)政治: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法律基础。经济: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解析〗(1)根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