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六国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16-2《六国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16-2《六国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16-2《六国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16-2《六国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2《六国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题统编版高中语文《六国论》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语言建构与应用:掌握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和句式,体会“赋"史论”的不同特点。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作者观点,学习安排文章结构和分析论证的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作者借古讽今、描写议论结合、分析说理方面的写作方法。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会审视历史,反思历史,借鉴历史经验,同时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难点重点:分析文章脉络,把握作者思路,理解本篇政论的写作目的。难点:理解本文借古讽今所表现的思想--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二次备课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容一、导入新课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20岁,到京师汴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赢政并吞六国”。二、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有《嘉祐集》(嘉祐:北宋时期宋仁宗使用的第九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一共八年)行世。拓展:“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苏洵的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长于分析,很有气势,代表作《六国论》。苏轼是宋代伟大的文学家,又擅长绘画和书法。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现存2300多首诗340余首词和散文。他的诗意境新、笔力壮、变化多。他是宋代词坛豪放派的创始人,词作视野开阔,想象丰富,笔力奔放,雄健豪迈。他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文学鼎盛时期的成就。苏辙是个善于驾驭多种文章的散文家,其文“汪洋澹泊。深醇温粹,似其为人”。他的诗又受苏轼影响,风格也相近,现存诗1189首。清代名臣、治河专家张鹏翮hé撰大门联赞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欧阳修)。"最为大雅。我国开国元勋朱德也赞美三苏:“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既是北宋臣子,那他为何要阐述“六国"之事呢文题“六国论”又是什么意思呢三、文题解读1.六国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这六国与秦国并称为战国七雄,后被秦国-一消灭。六国被消灭的顺序为:·前230年灭韩前228年灭赵。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1年灭齐所以说,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外交上,秦采取“连横"这一有针对性的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2.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史论文。六国论,即六国破灭之论。本文旨在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北宋臣子苏洵,为何要阐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呢四、背景探寻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发生大小六十余次战争,负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的年代,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夯实基础日削月割: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如弃草芥: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芥:小草。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使灾祸反而扩大。薪:柴草。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六、初读释义1.第1段六国破灭,非兵①不利,战不善②,弊在赂1ù③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④也。或曰:六国互丧⑤,率⑥赂秦耶曰:不赂者以⑦赂者丧。盖⑧失强援,不能独完⑨。故曰,弊在赂秦也。兵①:兵器。善②:好。赂③:赠送财物。道④:原因。互丧⑤:相继灭亡。率⑥:全都,一概。以⑦:介词,因为。盖⑧: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因为。完⑨:保全。译文: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泰国,白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请同学们齐读本段,找出本段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论证的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样不仅紧扣了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也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接着作者提出了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跟。2.第2段秦以①攻取之外,小②则获邑yi③,大④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⑤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⑥秦之所大欲⑦,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以①:介词,凭借,用。小②:形一名,小的地方。邑③:主要指贵族的封地,基本较小。大④:形一名,大的地方。其实⑤:它的实际数目。则⑥:那么。所大欲⑦: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固⑧:本来。译文: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泰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思厥jué①先②祖父③,暴pù④霜露,斩荆jīng棘jí,以⑤有尺寸之地。子孙视⑥之不甚惜,举⑦以⑧予yǔ如弃草芥jiè⑨。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⑩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人,厥①:代词,“其”,他的。先②:对已经去世尊长的尊称。祖父③:祖辈和父辈。暴④:同“曝”,冒着。以⑤:连词,才。视⑥:对待。举⑦:拿,用。以⑧:连词,来。芥⑨:小草。然后:这样以后。译文: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然则①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②,奉③之弥④繁,侵之愈⑤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⑥矣。至于⑦颠覆⑧,理固宜然⑨。古人云:“以⑩地事,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然则①:既然这样,那么。厌②:同“餍”,满足。奉③:奉送。弥④:更加。愈⑤:更加。判⑥:决定,确定。至于⑦: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颠覆⑧:灭亡。理固宜然⑨:(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以⑩:介词,用。事①侍奉。得适宜,得当。之指上面说的道理。译文: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第一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以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通过战争而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之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先对比诸侯祖先得地的艰难和子孙割地的轻易,再写诸侯赂泰求安而不可得说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得出结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以上三小层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3.第3段齐人未尝①赂秦,终②继③五国迁灭④,何哉与⑤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燕赵之君始⑧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⑨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未尝①:不曾,没有。终②:最后。继③:跟着。迁灭④: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与⑤:亲附,亲近。既⑥:已经。免⑦:幸免。始⑧:最初。义⑨:名一动,坚持正义。斯:指示代词,这。效功效。译文: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至丹以①荆卿为计,始②速③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④,李牧连却⑤之。洎ji⑥牧以⑦谗⑧诛⑨,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以①:介词,把。始②:才。速③:招致。再④:两次。却⑤:使……退却。洎⑥:及,等到。以⑦:介词,因为。谗⑧:小人的坏话。诛⑨:被杀死。终⑩:形一动,坚持到最后。译文: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且燕赵处秦革①灭殆②尽之际③,可谓智力④孤危,战败而亡,诚⑤不得已。向使⑥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⑦,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⑧,存亡之理⑨,当tǎng⑩与秦相较)或米易量革①:改变,除去。殆②:几乎,将要。际③:时候。智力④:智谋和力量(国力)。诚⑤:的确,确实。向使⑥:假使,假令。不行⑦:不去。数⑧:天数。指命运。理⑨:理数。指命运。当⑩:同“倘”,假使,如果。较⑩较量。或或许。易3)轻易。量确定,估量。译文: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请同学们齐读本段,思考本段围绕哪个分论点展开论述,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第一小层(“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矣"),单说齐国灭亡的原因,指出齐国虽然不曾赂秦,但“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第二小层(“燕赵之君……诚不得已")合说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这两个国家与齐国不同,没有“与赢而不助五国”,而是“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抗秦,但终于“战败而亡”。原因不仅在于燕、赵本身的错误,即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还在于“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第三小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如果韩、魏、楚不赂秦,齐国“不附于秦”,燕、赵有正确决策,也有不灭亡的可能。以上三小层就不赂秦的国家(齐、燕、赵)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者”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把“赂者”的失败和“不赂者"的失败联系起来,并从正反两方面论说,全面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最后一句话提出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4.第4段呜呼!以①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②秦之心礼③天下之奇才,并力④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⑤也。悲夫!有如此之势⑥,而⑦为⑧秦人积威⑨之所劫,日月割,以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以①:介词,用。事②:名一动,侍奉。礼③:名一动,礼待。并力④:合力,戮力。下绅唚沪咽⑤:吞下去。势⑥:优势。而⑦:却。为……所⑧:表被动。积威⑨:积久而成的威势。劫⑩:胁迫,劫持。日、月⑩名→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为③治理。译文:唉!如果六国把贿赂泰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泰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请同学们齐读本段,思考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结构上有何作用是作者评价六国之事,又意在阐述什么政治主张课文第二三段着重论述历史事实,说明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本段则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作者的主张,申明作者的政见。第一句以“鸣呼”的感叹起笔,承上文进一步从反面假设,提出并力抗秦的主张,指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秦国即使想吞并六国也是难以办到的。第二句承上转折,又回到史实,抨击六国的政策,以“悲夫”起头,叹六国“有如此之势”,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灭亡。这句话慨叹六国灭亡的可悲结局,揭示“赂奏"的根源在于“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第三句紧承上句作出论断,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这句话一语双关,似乎是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是在告诫北宋“为国者”,这就把对历史的评论自然地转到现实上来。5.第5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①秦,而犹②有可以③不赂而胜之之势。苟④以⑤天下之大,下⑥而从⑦六国破亡之故事⑧,是⑨又在六国下⑩矣。于①:介词,比。犹②:仍然,还。可以③:可以凭借。以,介词,凭借。苟④:如果。以⑤:介词,凭借。下⑥:降低身份。从⑦:跟随。故事⑧:旧事,先例。是⑨:指示代词,这。下⑩:指在六国之后。译文: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请同学们齐读本段,思考本段是否多余作者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本段作者讽谏北宋王朝,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只是各踞一方的诸侯,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据有一统天下,力量远远强于六国,却“从六国破灭之故事”,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本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整篇《六国论》,应该说到前一段就结束了。但苏泃决不是为评论历史而评论历史,他的文章全部锋芒几乎无不处处对准现实。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重大问题的借鉴。文章只写到前一段,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这一段从古代历史引渡到现实政治,才见出它的主题深刻意义。所以说本段不是画蛇添足,而是如画龙点睛,为这篇史论赋予强烈的现实意义,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借古讽今,通过批判六国赂秦之失策,警告北宋统治者,必须结束对辽和西夏纳款输银的苟全屈辱方针用战争来保卫国家的完整、独立,以免重蹈六国败亡的覆辙。作者以论古为手段,以砭今为目的。“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败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作者托古讽今的良苦用心在文章最后和盘端出。七、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诵读全文,给全文划分结构层次,理本文的论证思路,并画出思维导图。(1)论证思路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第二部分(2、3):论证中心论点。第一层,论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层,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三部分(4、5):作出结论。第一层,总结历史教训;第二层,讽谏北王朝。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六国论》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对比论证。文章写了以下几组对比:①祖辈、父辈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暴霜露,斩荆棘"与“如弃草芥”②)诸侯土地的有限与秦国贪欲无限的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③诸侯贿赂频繁与秦国侵略更厉害的对比:“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通过以上几组对比,说明了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从而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2)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比喻使语言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3)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下断语,表现了文章论述语言的准确性、分寸感,恰到好处。(4)类比论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把北宋比作六国,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3.本文在晓之以理的同时,也做到了动之以情。动之以情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论证中,作者穿插了“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绘,读之令人唏嘘感叹,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具有感染力。在夹叙夹议的字里行间,也流溢着作者的爱憎,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欣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以及“呜呼"悲夫”等词语的运用,无不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4.关于六国破灭的原因,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观点一;我很赞同苏洵“弊在赂秦"的说法。面对强大的泰国,有的国君为迎合它,割城献邑,或对那些处在秦国用攻之下的国家置若罔闻。殊不知这样更增长了秦国的侵略意识,敌方更强大,自己更弱小,灭亡的结果又怎能避免观点二:我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君治国不当。当年秦国也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经商鞅变法之后,国势逐渐增强,为最终灭掉六国奠定了基础。如果六国国君都能选贤举能,尽心治理国家,使自己国家强大,何至于要联合其他国家来抵挡秦国呢《阿房宫赋》探讨了秦国迅速灭亡的原因,写于唐朝日渐衰弱之际,表现了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救世的情怀。《六国论》阐发了六国破灭的缘由,写于北宋为周边国家蚕食侵割之时,以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维护和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均为借古鉴今、针砭时弊的名篇。2.请同学们品读史论散文《阿房宫赋》《六国论》,结合文章的相关段落,各举一例,体会不同文体、不同作者的语言特点。(1)《阿房宫赋》赋体散文,语言特色主要是辞采华丽、铺陈夸张。阿房宫赋的雄伟瑰丽,宫中美女之盛、珍宝之多,大都通过铺陈夸张的手法写出,加上丰富的想象、美妙的比喻,将阿房宫赋的形势规模、构造及宫内生活的奢靡,全都表现得生动逼真。全篇还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辞采华美,抑扬铿锵,摇曳多姿。如“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是一组整齐的对偶句,前者写歌声浓烈,如春光浴身,有温暖之意,或者写舞袖频举,似冷风拂面,生寒冷之感,突出了歌舞之盛、奢华之至。《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典范之作,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缜密严谨的论证结构上,而且体现在“质而实绮,简而多姿"的语言艺术上。通过文本中比喻、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言约义丰的语言运用,以及承转灵活的句式,可以深刻地体会《六国论》一气呵成的气势和理定而辞畅的政论文特征。十、文言梳理(一)通假字①暴霜露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B暴秦之欲无厌(同“曝”,暴露、冒着)(同“倘”,倘若)(同“餍”,满足)(二)古今异义1.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2.思厥先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4.至于颠覆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今义: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介词,表示另提一事。5.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①副词,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②再继续;再出现。6.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国力)。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7.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义:没有前往。今义:①动词,不可以;不被允许。②动词,接近于死亡。③形容词,不中用。④形容词,不好。⑤动词,表示程度极深,不得了。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以凭借。今义:①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②助动词,表示许可。③助动词,表示值得。④)形容词,好;不坏;过得去。⑤形容词,厉害。9.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旧事。今义:①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②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三)一词多义1.或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代词,有的人)(副词,或许,也许)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2.向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囚并力西向(连词,假使、如果)(动词,朝着)3.得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②此言得之③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动词,得到,获得)(形容词,适宜、得当)(动词,能够)4.之①较秦之所得(助词,用于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相当于“的")②以有尺寸之地③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此处指代土地)5.以①秦以攻取之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