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芳芳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芳芳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芳芳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芳芳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课卡

学科语文课题一1.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型新授No

执行:班级三年级教师周芳莉第周星期

三维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

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5个生字,学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9个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媒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学生展示介绍。

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

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

中涉及的少数民族情况。

私劾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齐读课题

1、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2、教师范读。

学J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请你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

干土,1A帙o

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XL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学生个别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1、分小组朗读,

的词语也该提示。)每组读一自然段,

T天3呈E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各组练习。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2、各组练习后

1、指名读生字,新词。进行比赛。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学生明确并随写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六、课堂小结交流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抄写本课“我会写,,的字各两行。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学生读后交流。

面想象、讲述。

B、大家一边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C、齐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学生各自读课文,

A、请学生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

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交流。

教(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

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

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

学B、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

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学生体会。

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C、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

想象描述。朗读

朗读有关句子。

程有关句子。

3、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

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

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齐读最后一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试着背一背。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综合性学习

1、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穿戴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语言—学校一一好朋友

课后反思:

备课卡

学科语文课题一2、金色的草地课型.新授No.

执行:班级三年级教师周芳莉第周星期

三维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4个词语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

草地的喜爱。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1、感受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媒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学生交流。

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

齐读课题。

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

各自轻声试读课

二、自读课文

文。

教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

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逐个读生字新词

学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三、读书感悟

1、第1自然段

过a、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介绍。

b、谁能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2、第2自然段

程学生读一读,然

A、“我们”是怎么玩的?请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后同桌间互相边说

B、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

边演一演。

C、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D、请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

学生描述。

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齐读。

3、齐读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抄写本课“我会写”的字词各两行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一、二段: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学生回顾。

二、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学生读课文。

读课文,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

A、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学生自由发言。

B、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可以出示填空题,提

示帮助学生理解。

C、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

D、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齐读。

2、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交流。

教A、齐读第4自然段。齐读。

B、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自由发言。

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

学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

三、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朗读全文。

过2、小结。

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四、完成作业:

程熟记田字格中的字0

A、默读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然后交流。

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耍”、“绒”、“钓”、“瓣

B、学生描红,然后抄写。

五、拓展延伸:

1、查找资料想一想还有什么植物充满了神奇。(可以讲含羞草、猪

笼草……)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后反思:

备课卡

学科语文课题3.爬天都峰课型新授No

执行:班级三年级教师周芳莉第周星期

维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件、媒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学生个别背。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

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学生介绍。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

自由发言。

呢?板书:爬

教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

学生朗读课文。学

学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生自学生字。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A、小组内互相认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读、正音。B、全班

过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开火车赛读。C、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组交流各自学习生

石级:石头台阶。仰望:抬头望。攀着:(抓着铁链)向上

字、巧记字形的方

程爬。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鲫鱼背:

法。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

自学课文

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学生描写。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

一遍、临一遍。

学生书写。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我会写”的生字和词语各两行。

2、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读、背背。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学生练读后指名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交流。

2、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默读课文,圈点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勾画,想想从哪些词

读课文,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语、句子中看出“我”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自由朗读。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

说的话,指名朗读。自由朗读,再想。

教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

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讨论交流。

A、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

学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自由读,画出描写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爬山动作的词语。

过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体会爬山的艰难、

意思。上山后的喜悦。

程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边读,一边想。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小组讨论、交流。

出示思考题:a、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b、他看见了小妹有感情地朗读。

妹,心里又怎么想呢C、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再指导朗读。读爸爸的话,讨论。

四、总结课文,明白道理发表自己的看法。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

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

的看法。

五、课外延伸,培养能力:

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板书设计

会会儿

3、爬天都峰<爬呀爬手脚并用>勇气(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终于爬上顶峰>

课后反思:

备课卡

学科语文课题4*槐乡的孩子课型新授No.

执行:班级三年级教师周芳莉第周星期

三维目标:

…L.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壬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壬采槐花的方法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e.......

.....熟读目己喜欢的旬壬£...........................................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

藻祥、W: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

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

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

乡的孩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教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各自轻声读课

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文。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

学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各组选派代表分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出示图片,结合课

过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文插图介绍槐树、槐

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花。

4、讨论:讨论。

程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描述后朗读课文中

种情景。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有关的句子。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各组练习后比

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

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

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三、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全班交流。说说自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

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

全班交流。

内容,自己为什么喜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

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

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四、拓展延伸

了解他们的艰

出示西北农村孩子生活的资料,了解他们的艰难,珍惜我们现在所

难,珍惜我们现在所

拥有的幸福。

教拥有的幸福。

五、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4.*槐乡的孩子——A钩-----►槐米-----►换学费

课后反思:

备课卡

学科语文课题语文园地一课科新授No.

执行:班级三年级教师周芳莉第周星期

三维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

容比较充实。向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教学重点:

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难点:

完成习作。

课件、媒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

1、谈话导入。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前后四位同学组

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成四人小组,在组内

和感受?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记录本,交流自己前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

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

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

增长的新见识;……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共同评议。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

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

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学生讨论后达成共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识。

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

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课余生活安排优秀的学生。的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

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

很丰富,在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

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2、在上一课大家回忆介绍的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学生共同讨论。选择

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以下活动可参考:哪些内容来写?

a、游戏娱乐活动,如:踢键子、跳皮筋、跳绳、“老鹰捉小鸡”、扔

沙包...

b、课余辅导训练,如: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

教赛、球球训练……

C、个人爱好,如:小收集——收集邮票门券;小饲养——饲养观赏

鱼鸟;小种植——种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演奏家——天天练习钢

学琴、小提琴……讨论明确在这篇

d、家务劳动家庭帮手,如: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外出打猪草,文章里只须集中写

放牛放羊赶鸭、采集草药、收割庄稼……一项课余活动或一

过3、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件课余发生的事。

讨论明确在这篇文章里只须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学生起草。

事,叙述时可以借鉴本学期刚学过的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作范例。学生交流。

程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各自修改,可放声

5、学生交流,展示,大家共同评议。朗读。

6、各自修改,可放声朗读,想想词语用和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誉写作文.

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7、眷写作文。教师交代格式和字迹要求。

8、作业

回家继续写作文。

板书设计:

回家讲给妈妈听

继续写作

课后反思:

备课卡

学科语文课题语文园地一课型新授No.

执行:班级三年级教师周芳莉第周星期

维目标:

1、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2、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3、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教学重点: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读“认”,一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背诵古诗…。......................

课件、媒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

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小作者朗读

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下几方面评议:自己的文章。

教a、是否扣住课余生活的某一活动、经历或某一方面写;全班同学听后

b、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逐一评议,交流哪

C、用词造句是否妥贴顺畅,能否反映出课余生活的情趣;些方面值得学习。

学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誉写张贴展览小组交流互相

过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修改誓写张贴

第四课时展览

程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轻声朗读课本

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中的词语,想想自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己有什么发现。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后进生读读,然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后齐读巩固。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比赛读。

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

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齐读巩固。

二、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轻声读本题中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的各组字。再比赛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读。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讨论。

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齐读巩固。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如“穴”字。

三、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学生欣赏。

教的《小儿垂钓》。

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学生各自试着

学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读一读,不认识的

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字根据注音拼读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一下,模仿老师的

过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样子,读准韵律。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竞赛读。

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竞赛背诵。

程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四、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阅读学习伙伴

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的话,小组内交流

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各自展示什么内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容,以什么形式展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示;共同讨论,互

4、评选最佳展示组。相协作。

评选。

板书设计:多音字组词、连线。

fa()zhao()好haohao

对朝[

Ifa()Lchao()好人好事爱好好词

课后反思:

备课卡

学科语文课题5、灰雀________________课型新授No

执行:班级三年级教师周芳莉第周星期

-:维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重点:

小男孩每次回答时心中的想法。

教学难点:

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

课件媒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谈谈对列宁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的了解。

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导入新课。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

教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学生自由读课

学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文。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个别朗读。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以小组为单

过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位进行读书竞赛。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程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个别读。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找出相关句子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来读。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体会列宁心中的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感受。

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说说怎么记

3、学生描红、摹写。住。

五、总结:这只可爱的灰雀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明天再学。

六、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各两行。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自由轻声读一

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读课文3-10自

2、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然段。

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仔细体会列宁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这些话的意思。

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

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各自练读这几段

教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话。

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