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书写(3分)见字如面,写一笔好字,赏心悦目,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徜徉吧!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美观。一、基础(25分)亲爱的同学:金秋九月,你走进了中学的校园,开始迈入人生的又一个新征程。为帮助刚入学的你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我们设计了为期两个月的“校园打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学校花园的美景吸引了许多同学。下面是小深同学写的一个小片段,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深圳的秋,有如微风般的温柔,没有冬天那样③______。【甲】进入秋天的三角梅,换上了烟霞般的红。【乙】不错的,这一片片叶子红得热烈,红得烂①màn,像把终年②zhù蓄的红色全拿出来了,④______地向秋风卖弄风姿。【丙】秋风吹起,这一把把红色的小扇子随风起舞,于是那红色流动起来,真是⑤______。风停了,夕阳染红了天空。沐浴在霞光里,显得绚丽而又灵动。1.请你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①烂màn_________②zhù_________蓄2.请你结合语境,将正确的选项写在③-⑤相应位置。A.花团锦簇B.美不胜收C.花枝招展D.咄咄逼人3.①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你修改后将正确的句子写下来。_________②画线句中的“沐浴”,跟上一句中的“染红”一样,词性都是_________词。③【乙】中的“热烈”,也可以换成“浓烈”。我们把这种意义基本相同的词,称为______词。4.文段中【甲】【乙】【丙】三个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A.【甲】 B.【乙】 C.【丙】【答案】1.①.漫②.贮2.③咄咄逼人;④花团锦簇;⑤美不胜收;3.①.三角梅沐浴在霞光里,显得绚丽而又灵动。②.动③.近义4.B【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烂漫màn:形容颜色鲜丽;形容坦率自然,毫不做作。贮zhù蓄:储存,积聚。【2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B.美不胜收:好的东西太多,欣赏不过来。C.花枝招展:意思是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D.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第③处语境,形容冬天用“咄咄逼人”;第④处形容三角梅,用“花团锦簇”;第⑤处形容秋风吹起三角梅的画面,用“美不胜收”。【3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及词性。①病因:“沐浴在阳光里”一句主语缺失;可在“沐浴”前添加“三角梅”做主语。②沐浴,意思是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沉浸在某种环境中。是动词。“染红”也是动词。③热烈,意思是具有强烈感情、激情或热情的。浓烈,意思是指浓厚强烈。近义词有浓郁、强烈、浓重。【4题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换上了烟霞般的红”,将三角梅的红色比作烟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B.“红得浓烈,红得烂漫,像把终年贮蓄的红色全拿出来了”,“贮蓄”“拿”将三角梅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这一把把红色的小子随风起舞,于是那红色流动起来,真是美不胜收”,将红色的叶子比作一把把红色的小扇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5.喜欢阅读的同学打卡学校图书馆,他们热心帮助图书馆老师张贴对联。三副对联都只完成了一半,请你来完成另一半。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1)(2)(3)A.(1)学海要遨游(2)书中天地大(3)欲知中外事B.(1)学海要遨游(2)欲知中外事(3)书中天地大C(1)书中天地大(2)学海要遨游(3)欲知中外事D.(1)欲知中外事(2)书中天地大(3)学海要遨游【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对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的特点,可判断“笔下日月长”对应的上联应该是“书中天地大”;“书林须漫步”对应的下联是“学海要遨游”,“须读古今书”的上联是“欲知中外事”;故选C。6.某班准备举办“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某位同学写的邀请函,其中谦辞和敬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邀请函我们很荣幸地邀请您来参加我们班级的“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活动,期待您能抽出宝贵时间莅临指导。活动时间:11月11日下午第三节课。活动地点:701班教室。感谢您的赏光和支持,欢迎您对本次活动提出宝贵的拙见。A.荣幸 B.莅临 C.赏光 D.拙见【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文化常识。A.荣幸:光荣而幸运。正确;B.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正确;C.赏光:请人光临的敬语。正确;D.拙见:指自己意见的谦辞,不能用于别人;故选D。7.临近期中,小深同学对七上古诗文进行整理,请你帮他完成摘抄本。策略诗句收获看标题(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2)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标题常点明时间、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抓意象(4)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古人常借助意象“月”和“雁”来表达思乡之情。明手法(6)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对比衬托,抒发离人愁思(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虚实结合,彰显博大胸襟总结:依据阅读策略,重新温习并整理古诗文,让我有了新的收获。正如孔子所说:“(8)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答案】①.思君不见下渝州②.岐王宅里寻常见③.应傍战场开④.回乐烽前沙似雪⑤.归雁洛阳边⑥.枯藤老树昏鸦⑦.小桥流水人家⑧.星汉灿烂⑨.温故而知新⑩.可以为师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渝州、岐、傍、烽、雁、藤、鸦、灿烂。二、阅读(47分)(一)(13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咏雪》)【乙】谢奕①作剡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③罚之,乃至过醉,而④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⑤欲放去邪?”遂遣⑥之。(选自《世说新语•谢奕作剡令》)【注释】①谢奕:字无奕,谢安的长兄,谢道韫之父。②剡(shàn):指剡县,在今天的浙江嵊州。③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④绔(kù):裤子。⑤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弟弟。⑥遣:打发。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差可拟拟:_________③而犹未已已:_________②未若柳絮因风起因:_________④着青布绔着:_________9.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②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B.甲文中谢太傅“公欣然”“大笑乐”,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C.乙文中谢奕听了弟弟的话,放了老翁。这表现了对儿童的尊重、爱护。D.乙文中“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这句话的断句是正确的。11.甲文的谢道韫和乙文的谢安,这两个儿童形象各有其特点,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答案】8.①.相比;②.停止;③.乘,趁着;④.穿。9.①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②谢奕脸色立刻缓和下来,说道:“你要把他放走吗?”10.D11.谢道韫用柳絮来形容纷飞的雪花说明她是一个聪慧、才思敏捷的人;谢安小小年纪就知道与人为善,说明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2)句意为:却还不肯罢手。已:停止。(3)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因:趁、乘。(4)句意为:穿一条蓝布裤。着:穿。【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俄而:不久,不一会儿。骤:急,紧。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2)句重点词语:容:脸色。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遂:于是、就。遣:打发。【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D.有误,本句句意:哥哥,老人家多么可怜,怎么可以做这种事!“阿兄”为称呼,应断开;“老翁可念”是对老翁表示同情,应断开;“何可作此”表示对谢奕行为的否定,应断开;正确断句为: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结合甲文“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谢道韫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想到用柳絮来形容纷飞的雪花,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文采和诗意;可知她是个非常聪慧、才思敏捷的人。结合乙文中“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可知,谢安七八岁规劝哥哥不能以惩罚人为乐,可见谢安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点睛】参考译文:【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谢奕做剡县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犯了法,谢奕就让他喝烈酒来惩罚他,老头已经喝醉了,还不让停。谢安当时七八岁,穿着青布裤,在哥哥谢奕的身边坐着,劝道:“哥哥,老头很可怜,你怎么能这样做!”谢奕神色平和下来,说道:“你是想放了他吗?”于是谢奕就把老头放了。12.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A.首句用“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点明暮春时节,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B.次句由写景转入言事,正扣题面。“闻道”写出了诗人得知挚友被贬时的惊愕痛惜。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读两句时须有稍长停顿,以突出下句在全诗中安慰朋友的作用。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之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抒发了对友人的关心、牵挂、同情、担忧,而不是怀才不遇;故选C。(二)(10分)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大家成为“学霸”。②一、详尽发问法: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③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懂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会记得更牢。④二、心理意象法:用心作画印象深⑤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面面、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⑥三、习题检测法:从内部主动回忆⑦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习题测验。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的。习题测验的过程必然是存在心理煎熬的,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⑧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⑨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虽然可以考前突击记住大部分内容,但是没有前者来得牢固和持久。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该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而且,研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还是要考虑所学内容的特点。⑩五、交叉学习法:促进思维快速转换⑪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如果我们利用交叉学习的方法,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题时,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该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样,下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因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编排在学习计划中,这样能让我们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明确地区分。(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材料二】罗马房间记忆法是一种古老的记忆术,当时的政治家为了发表长篇演讲,要记下大量的资料,为方便记忆,便创造了这个方法。其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结起来。材料三】学霸小高作息时间表(部分)6:40-7:00起床7:00-7:10背诵一篇英文短文7:10-7:30早餐7:30-7:50识记十个英语单词、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7:50-12:00上课12:10-12:20学习英语语法12:20-12:40午餐12:40-12:50背诵一首古诗12:50-14:00午休14:00-14:20阅读名著片段13.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A.真正的“理解”需要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B.习题测验是用内部主动回忆的方式来巩固学习的。C.有意识地分散学习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D.交叉学习是利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问题。14.材料二中的“罗马房间记忆法”与选文中哪种学习方法类似?请说明理由。15.阅读材料三,具体分析学霸小高用到了选文中哪些学习方法。16.老师要求背诵《陈太丘与友期行》,小深大为苦恼,请你根据选文,推荐两种方法帮助他背诵。结合《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内容作简要阐述。【答案】13.D14.心理意象法。理由:两者都是将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15.(1)分散学习法,利用早餐、午餐、午休前后的4个10分钟和2个20分钟的时间来分散学习语文、英语、数学;(2)交叉学习法,利用早餐后的20分钟,交叉学习了英语和数学;(3)习题检测法,挑战数学易错题。16.(1)详尽发问法。通过用“为什么”提问加深对《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理解,背诵起来会记得更牢。(2)心理意向法。想象自己是元方,将元方听到父亲友人的言辞和自己的反驳及扭头入门等故事情节串联起来。(3)分散学习法。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分散时间来背诵。【解析】【分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选项表述在材料一最后一段,由“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题的时候,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该用何种方法来解决”可知,“交叉学习法是在思维转换中对知识进行明确区分”,选项“利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问题”的表述有误。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与分析能力。细读材料二内容,“罗马房间记忆法”的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结起来”;再结合选文看,与材料一第⑤段“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说法一致,进而可以判断出是“心理意象法”;最后结合材料二“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结起来”和材料一第⑤段“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可知,两者都是将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学霸小高的作息时间表。其作息时间表上按时间段进行学习规划,与材料一第⑨段“分散学习法”当中“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相对应,所以学霸小高用了“分散学习法”。7:30-7:50时间段做了两件事,和材料一第⑪段“交叉学习法”中的“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相对应,所以学霸小高用了“交叉学习法”。从时间表里看到学霸小高“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与材料一第⑦段“习题检测法”里的“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相对应,所以学霸小高用了“习题检测法”。【16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运用能力。结合材料一推荐的方法任选其二。解题时,细读文本和材料,可以采用详尽发问法,通过步步追问,加深对课文内容和结构的理解,这样会利于背诵。还可采用心理意向法,把自己想象成元方,按元方的动作把文本内容串联起来。也可以采用分散学习法,把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分成几个部分,就这几个部分进行背诵。示例一:习题检测法。通过适量地做高质量的文言习题,包括《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文言实词、虚词解释,文言翻译等,加强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与背诵。示例二:交叉学习法。可以在背诵《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同时,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这样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编排在学习计划中,有助于文章的背诵记忆。(三)(16分)17.散文阅读。合欢,合欢李晓东①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②我九岁那年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们住在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里,当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③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④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⑤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我走得大汗淋满,而在头顶,却是一棵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⑥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避适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我感到十分茫然。⑦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平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⑧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选自《读者》2017年第2期,有删改)【注释】①史铁生的《合欢树》讲述了作者十岁那年作文获奖、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以及三十岁以后出名,母亲却已离世七年,从而引出母亲生前种合欢树、细致照顾合欢树的故事。作者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再见一眼那棵合欢树,造成终身遗憾。(1)阅读全文,按照提示梳理思路,补全思维导图。①_____②_____③_____【注重品读】(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朗读卡片朗读卡1①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朗读设计:这句话的语速要慢,“丝丝缕缕”要重音轻读,突出合欢淡雅悠长的芬芳,表达了作者对合欢的喜爱。朗读卡2②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从语速、语气和轻重音等角度进行设计)朗读设计:【展开讨论】(3)小语和小文就文章的写法进行讨论,帮助他们完成对话。【形成联结】(4)小语推荐本文为七上第二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你赞同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参考单元导语与目录,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单元导语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单元目录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散步/莫怀戚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答案】(1)①.欢喜;②.初读《合欢树》;③.悲伤或痛苦(2)用低沉缓慢的语气朗读,语速放缓,“静悄悄”轻读,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心疼以及内心的悲伤之情。(3)①第一次写母亲的头发与脸颊是实写,用合欢树的美来衬托母亲的美,写出了童年时对母爱的独特感受,充满无限欢喜和美好。②第二次是想象虚写,“我”人到中年,而母亲老病在床,表现了对母爱的不舍、眷恋与回忆。③结构上前后照应,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氛围。(4)示例一:赞同。本文记叙了我多次探寻合欢,从儿时在合欢树下感受合欢花的美丽诗意与母亲美丽温婉的容颜,到多年后母亲病逝,作者最终领悟史铁生“没有走近合欢”的原因——失去母亲的强烈悲愁。作者将花和人紧密联系,曲折地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不舍与母亲离世的遗憾悲伤,告诫我们要关心理解身边的亲人、行孝在当下。第二单元的课文如《秋天的怀念》《金色花》等文章都抒写亲情、母亲,单元导语提及单元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示例二:不赞同:本文虽然提及了合欢与母亲的联系,但合欢是“我”始终探寻的事物,让“我”遇见美好,懂得珍惜。第二单元涉及到的主要是亲人之间真挚的感情,缺少对个体成长的深入感受。所以本文并不适合作为本单元的阅读材料。【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题干提示“看到合欢花”,找到第②段“我九岁那年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们住在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里,当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第③段“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可知,九岁在大院看到合欢花,“我”内心欢喜;根据题干提示“失望”,找到第④段“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可概括为:初读《合欢树》;第⑥段写再识合欢树,“我”内心茫然;根据题干提示“又见合欢树”,找到第⑦段“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可知,“我”已是母亲的年纪在医院看到合欢花,内心悲伤。【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朗读设计。“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写躺在病床上的母亲,作者内心定然是悲伤的,所以应该用低沉缓慢的语气来读;“静悄悄”体现病房环境之静,联系第⑦段“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可知,母亲站不起来了,整日躺在床上,故而“静悄悄”应轻读,体现“我”对母亲的心疼与关切。【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根据第③段“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联系前文“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后文“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可知,第③段第二处画线句实写母亲未干的头发与粉红的脸颊,写母亲从合欢树香气中走来,用合欢树的美来衬托母亲的美,写出了童年时对母爱的独特感受,充满无限欢喜和美好;根据第⑦段画线句“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平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联系前文“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可知,母亲站不起来了,整日躺在病床上,“我”人到中年,而母亲老病在床,虚写母亲从香气中走来,表现了对母爱的不舍、眷恋与回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说,前后构成反复,能烘托情感;从结构的角度来说,前后呼应,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氛围。这段回忆与现实作对比,写出作者对母爱的眷恋,希望能重得童年母爱(母亲能恢复健康)。所以不能删除。【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主旨理解。明确观点,分析本文内容、主旨与七上第二单元内容是否契合作为原因即可。示例一:赞同。本文记叙了我多次探寻合欢;第③段“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写儿时在合欢树下感受合欢花的美丽诗意与母亲美丽温婉的容颜;第⑦段“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写多年后母亲病逝,作者最终领悟史铁生“没有走近合欢”的原因是失去母亲的强烈悲愁;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花和人紧密联系,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不舍与母亲离世的遗憾悲伤;启发我们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再后悔,应多理解亲人,及时行孝。而根据单元导语“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可知,第二单元的课文如《秋天的怀念》《金色花》等文章都抒写亲情、母亲,单元导语提及单元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示例二:不赞同。本文写了九岁在大院看到合欢花,又五年后在家读到史铁生的《合欢树》,旅行时再识合欢树,“我”已是母亲的年纪在医院看到合欢花;本文虽然提及了合欢与母亲的联系,但合欢是“我”始终探寻的事物,让“我”遇见美好,懂得珍惜;旅行单元导语“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可知,第二单元涉及到的主要是亲人之间真挚的感情,缺少对个体成长的深入感受。所以本文并不适合作为本单元的阅读材料。(四)名著阅读。(8分)班级开设“《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名著阅读专栏。请完成相应的任务。18.专栏下设“《朝花夕拾》推荐栏”,请参照《湘行散记》推荐词,为《朝花夕拾》写一段推荐语。80字左右。《湘行散记》(作者:沈从文)推荐理由:《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是1934年沈从文重回故里之时,写下的湘西水域的人与事。字里行间弥漫着历史沉淀下的古朴气息,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本书文笔自然淳朴,展现了明朗朴野的湘西风光,同时也充满了作者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19.“阅读栏”要制作《朝花夕拾》阅读心得卡,请你仿照示例从《朝花夕拾》篇目中任选一篇(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外),完成你的阅读心得卡。《朝花夕拾》阅读心得卡篇目阅读心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示例:作者回忆自己在百草园拔何首乌、听蟋蟀油蛉歌唱,使我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1)________(2)___________20.“读书方法交流栏”中,同学们针对“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这个话题进行了读书方法的交流。请结合《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说说你运用其中一种阅读方法的体会。【答案】18.示例:这里有温馨的回忆,更有理性的批判。有孩提时的天真烂漫,少年时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青年时的觉醒与奋起。读《朝花夕拾》,让我们去领略那时的况味吧!19.①.示例一:《阿长与<山海经>》②.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使我认识了阿长,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示例二:(1)《藤野先生》(2)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示例三:(1)《五猖会》(2)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20.示例:我选取“人物性格魅力”专题研讨的阅读方法去阅读《朝花夕拾》。书中塑造愚昧迷信却又朴实善良的长妈妈;不修边幅却能平等待人、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的藤野先生;方正质朴、博学而又严而不厉的寿镜吾老师;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的市侩衍太太等等,一个个鲜明生动又复杂的人物形象在我的眼前晃动。【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推荐语。参照《湘行散记》推荐词,写出作品的特色。示例:《朝花夕拾》收录了10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文集富有诗情画意,有强烈的感染力,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19题详解】本题考查《朝花夕拾》里具体作品的阅读感悟。结合具体篇目参考示例作答即可。示例一:《阿长与<山海经>》,记叙了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使我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阿长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示例二:《藤野先生》,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作者记叙了藤野先生指出自己解剖图中的问题,关心自己实习情况等情节,使我感受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与怀念,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20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方法。可以选择带着生活体验去阅读,也可以选择确定专题后再阅读,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都要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示例:我选择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阅读。《五猖会》中小鲁迅正兴冲冲要去看期待已久的五猖会,却被父亲要求背完书再去。当读到这里时,我想到有一年秋天同学约我看红叶,临出门前我妈妈也是让我熟练弹完考级曲才能去,害得同学等了我许久不说,还让我兴味索然。这种体验式阅读让我特别理解小鲁迅内心的难过、忐忑,也理解了作者对呵护儿童天性的重视,对平等、民主教育观的呼唤。四、作文(45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