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_第1页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_第2页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_第3页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_第4页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为例摘要:古诗词是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提升文化素养。而比较阅读运用于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文学素养以及思想道德有着积极影响。关键词:小学语文;比较阅读;古诗教学比较阅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文章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在文章的比较中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古诗教学中也可运用这种方法,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为例,《古诗三首》属于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用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人文主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人物故事,体会家国情怀。而比较阅读不仅可以带领学生读懂诗意,而且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从当前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越来越少,常常忙于各个科目的学习,在数学以及英语这些科目的学习中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以及时间,在语文学习中却忽略了日常阅读的过程,只是将目光放在教材的学习上,因此导致学生的阅读面越来越小。而应用了比较阅读这种方法之后,就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文本资源,让他们在进行课文的阅读学习时通过比较阅读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阅读面就会被有效扩大。其次,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比较阅读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对这一活动的兴趣极大地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对阅读这一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后,他们就会用更积极的态度对待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力以及分析能力。[1]一、同一对象之间的比较阅读《古诗三首》中包含三首诗:《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本课中所描写的古代战争以及历史事件距现代学生的生活相当远,如果学生只是单纯阅读一首古诗,并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其中的家国情怀。比如在教学《从军行》这一课时,教师可用课件展示范仲淹的《渔家傲》和王昌龄的《从军行》,这两首诗歌的题材都描绘了写戍边生活,两首内容都不直接描写战争或战事的激烈,都是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以及边塞生活的艰苦。那么这两首诗在写法及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对比,《渔家傲》通过描写边塞秋季荒凉萧瑟的景象来表达战士们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尽快回乡的思想感情。而《从军行》描写边塞生活环境的恶劣,“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句诗中,其中“暗”、“孤”、“穿”表现了战士们保卫祖国,为国捐躯的爱国之情,风格豪壮。这两首诗歌虽然描写的对象是相同的,都属于边塞军旅生活,但是思想主旨不同,因此表现手法也不同。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明白诗歌的形式、表现手法是为内容和情感服务的,从而使学生认识这类诗歌的主题和风格。《渔家傲》属于课本之外的诗歌,教师也可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古诗进行这类比较阅读,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有一首王之涣的《凉州词》,也属于边塞诗。将《从军行》和《凉州词》进行比较阅读,这两首诗前两句都在写景,有什么相同点?这两首诗中的“孤城”是同一地点吗?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体会到唐朝边塞诗有什么特点?通过分析比较这两首诗,学生可以知道,两首诗中的“孤城”为同一地点,都是指玉门关。两诗前两句都描写了边塞景色的荒凉,边塞环境的艰苦,表现了戍边将士们孤寂艰苦的战斗生活,后两句都偏重抒情,但却抒的是不同的情,王昌龄的诗最后表达的是将士们破敌报国的决心,而王之涣的诗却充满了哀怨之情,表现了戍边战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不得还乡的同情,写得苍凉慷慨。最后总结概括出唐朝边塞诗的特点,以边塞军旅生活为题材,描写边塞景色,表达将士们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或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这两首诗都是本单元里的必背古诗,进行这样的比较阅读,可以使学生快速了解两首诗,不用再花另外的时间来讲解,节约了教学时间。在古诗教学中,比较阅读注重教材内外的延展,强调语言规律的梳理、锤炼和对比,能有效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2]二、同一作者之间的比较阅读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教师可先复习之前学生在五年级上册学过的陆游的《示儿》,并相机进行比较阅读。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的爱国诗歌,在写法上会有不同吗?《示儿》是陆游的临终嘱托,诗句中没有修辞和夸张的辞藻,直抒胸臆。而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陆游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宋朝仍然抱有期望,在诗句中刻画了壮丽的河山以及夸张的修辞。以景写情,景中融情。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同一个诗人在不同时期,其写作方法是有所差异的。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不仅帮学生复习了之前学过的古诗,同时又对新学的古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情感奔放,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要怎样让学生体会出杜甫这“第一快诗”呢?教师可展示杜甫写的其他的古诗。例如,将《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进行比较阅读,教师相机讲解两首诗的写作背景,《春望》作于“安史之乱”之后,《新唐书》中记载安禄山进入长安后,叛军在城内纵火,平民百姓的财产被掳走,苦不堪言。曾经繁华壮丽的都城变成了一片废墟。杜甫也在此次战乱中被俘,被押送到沦陷的长安,当时是暮春,他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古诗。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是唐朝军队打了胜仗,收复了洛阳等失地,叛军纷纷先后投降。自此开始,持续八年之久,让百姓流离失所的“安史之乱”正式结束。杜甫当时流落四川,捷报传来,他立刻写下了这首诗。两首诗歌有着鲜明的悲喜对比,进行比较阅读整体感知两首诗歌的作者不同的心情,《春望》开篇写城破国陷,一片荒凉“破”字,触目惊心,“深”字满目苍凉。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春望》中都写了诗人的泪,有什么不同呢?《春望》中的泪是杜甫看到国家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内心无比悲痛,是悲伤之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泪是诗人听到军队胜利收复失地的消息,内心欣喜若狂的喜悦之泪。三、上下诗句中的比较阅读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用词、修辞、押韵等方面都不是随意的,有其用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同一首诗的上下诗句中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阅读中体会诗人的写作方法。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发现诗句中的修辞和用词的巧妙。“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的“三万里”和“五千仞”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豪迈,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里的“泪尽”“又一年”则体现了诗人的悲凉之情。提出问题:为什么前两句诗人豁达豪迈,后两句却如此悲凉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对比朗读,去发现其中的智慧。前两句中,诗人没有用一丝笔墨描写当时风雨中的南宋王朝,却用夸张的修辞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正应了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在一首诗中的上下句中运用比较阅读,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古诗,进一步领略诗人写作手法的高明,深入感受古诗中的家国情怀。四、不同作者之间的比较阅读除了以上的同类之间的比较阅读,教师还可进行不同作者创作的古诗之间的比较阅读。例如,在讲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运用夸张手法表现欣喜若狂心情,突出返乡之急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比较阅读,《早发白帝城》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已经学过,对这首诗可以快速回忆起来,引导学生回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李白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的心情?“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体现了诗人遇赦后轻松欢快的心情。而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也是为了表现他的欣喜若狂,急切返乡的心情。五、古代与现代诗歌之间的对比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人物,体会家国情怀。教师在教授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课后可补充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首诗歌有什么相同点呢?《七律长征》编录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是之后必学的内容,可以提前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减轻之后的语文学习负担。教师相机补充《七律长征》的写作背景,本诗作于红军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毛泽东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相同之处在于两首诗歌都属于七言律诗,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以及诗歌背后表达出的深深的家国情怀。六、结束语让学生完全读懂一首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不是孤立地读一首诗就可以做到的。古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表现体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能呈现特定历史下百姓的真实样态,而且能反应诗[2]人的情感体悟。温儒敏教授在部编本教材使用培训会上指出,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篇目有所改变,整个小学阶段共有古诗文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3]比原来人教版的古诗文增加了许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给学生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