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4分)1.(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元勋/策勋新鲜/鲜为人知 B.咀嚼/爵士恶心/深恶痛绝 C.薪金/积薪斗士/气冲斗牛 D.惭愧/愧怍憔悴/鞠躬尽瘁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屏障烦燥妇儒皆知炯炯有神 B.菩萨愧作蓬断草枯锋芒必露 C.肿涨淳朴一返既往马革裹尸 D.默契仰慕苛捐杂税迥乎不同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B.他为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C.现在有的年轻人每天拿着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D.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绝。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B.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C.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我们相信时间的力量、成长的力量。 D.我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5.(8分)陶行知先生说:“国家是大家,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初一级举行“天下国家”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活动前同学们参加了“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请简要概括材料中图表的主要信息。(2分)(2)请你协助班长设计三个以“爱国”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拟出活动名称。(4分)①;②;③爱国歌曲演唱会。(3)活动中,同学们决定用对联抒情怀。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看,最适合致敬抗美援朝战士的一副对联是(2分)A.保家卫国,百万雄师横跨鸭绿江,铭记历史,英烈无数血洒上甘岭B.深化改革,万象更新民富裕,竞争开放,百花吐艳国繁荣C.抗美援朝,烈士丹心昭日月,保家卫国,英雄豪气壮河山D.鼓足干劲,创造人民万代福,力争上游,迎来祖国四化春6.(8分)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4分)①,关山度若飞。(《木兰诗》)②将军百战死,。(《木兰诗》)③,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④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⑤,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⑥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2)小明同学要收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请你根据批注,帮他完成表格。(4分)题目作者表达思乡的句子批注《春夜洛城闻笛》李白①,。因闻笛而触发浓浓的怀念家乡之情。《逢入京使》岑参②,。传递口信寄托思亲思乡之情。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46分)7.(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甲孙权劝学ㅤㅤ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范仲淹读书郑瑄ㅤㅤ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舍,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①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②馈,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ㅤㅤ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遗以食物,而不下筯③,得非以相浼为罪乎④?”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选自《昨非庵日纂》)【注释】①齑:jī,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②公厨室:宫官府厨房。③筯:筷子。④得非以相浼为罪乎:难道认为我们送你好饭菜是错误的吗?(1)下列加点字词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其发矢十中八九B.蒙乃始就学/乃取一葫芦置于地C.但当涉猎/但手熟尔D.见往事耳/止增笑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3)对两则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写吕蒙在孙权劝导下发奋学习的故事;乙文写范仲淹甘于清苦潜心学习的故事。B.吕蒙通过读书改变了别人对他的看法;范仲淹沉迷读书,而忘记吃朋友送来的食物。C.鲁肃和留守之子虽不是主角,但他们都有优秀品质,一个敬才爱才,一个热心善良。D.甲、乙两文使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孙权、吕蒙、范仲淹等人的不同形象。(4)两则选文都与学习有关,你从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8.(4分)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2)诗的后两句颇有哲思,意蕴悠长。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两句诗表达的情感。(2分)9.(13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序曲短片中,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数字,从“雨水”开始,最终行至“立春”,给全世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光流转,岁月演进,通过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确把握,中国古人创造了“二十四节气”这一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时间知识体系,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垫、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垫,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改编自网络)材料二:“雨水,和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它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渐少了,雨渐渐多了。”南京天正小学高级教师、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导师李华说。2017年开始,李华和她的同事运营“节日你好”公众号,在每一个节气和传统佳节到来之际,向学生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李华介绍,每年的“雨水”节气,大多数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位置。北半球日照时间慢慢增加,日照强度增强,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日趋活跃,和北方冷空气频繁“过招”,降雨自然也就渐渐多了起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雨水”节气后,冰雪融化,雨水增多,草木萌发,春天回到了我们身边。古人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一个节气为十五天,又将“五天”称为“一侯”,故一个节气就划分为三候。古人也将每一候根据期间的气候特征和物候现象进行了概括。“雨水”当然也有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李华介绍,这三候分别是说,到了“雨水”节气,河面解冻,鱼汛频繁,水獭下水捕鱼。捕到了鱼,水獭舍不得一下子吃光,而是整齐地排列在岸边,像陈列祭祀贡品一样再慢慢食用;“雨水”过后五天,大雁成群结队地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经过春雨滋润,草木抽出了嫩芽,大江南北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生活在农耕社会的人们格外重视“雨水”节气,适当的降水对春耕的开展和农作物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农人通过经验来预测“雨水”节气后的天气,形成了“冷雨水,暖惊垫”“雨水有雨百日阴”等民间谚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选自《新华日报》,记者于锋,有删改)材料三: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比如清明和冬至就既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人们也会在清明时节举行扫墓、踏青等活动,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季节节气民俗春春分“春分到,蛋儿俏”,春分这天,因为阴阳平衡,鸡蛋站立的稳定性最好,就有了“竖鸡蛋”这一习俗。如今这一中国习俗已经成为“世界游戏”。夏芒种芒种时节,正是南方养稻与北方收麦之时。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送花神”的仪式,同时表达感激之情。秋白露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冬小雪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改编自网络)(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十四节气”是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B.节气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现象的变化,是古人用来指导农事的主要历法。C.古人将每个节气定为十五天,每五天为一候,每一候都有其特定的气候特征和物候现象。D.二十四节气日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还结合民间文化,发展成人们的固定节日。(2)有关“雨水”节气,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雨水,和小雪、大雪、惊垫等节气一样,都是用来反映降水量和降水形式的节气。B.雨水节气,大多数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此时冰雪消融,形成大量降水,草木萌发。C.农人只能通过经验来预测雨水后的天气,于是形成“雨水有雨百日阴”这一谚语。D.适量降水对春耕和农作物的生长起关键作用,所以农耕社会很重视“雨水”节气。(3)小文对自己最感兴趣的四个节气做了整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分这一天阴阳平衡,中国各地甚至世界都会玩起“竖鸡蛋”的游戏。B.芒种时民间多地会举行“送花神”的祭祀活动,极适合大家出游赏花。C.古人在白露时节有煎制润肺药物的习俗,因此常用收来的清露做饮料。D.冬至成为多地人们的一个重要节日,这天各地有吃饺子或汤圆的习俗。(4)李华老师请你为参加冬奥会的外国友人出一期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推文,你会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呢?请结合材料谈一谈。(4分)10.(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与橘子同眠的男人丁肃清ㅤㅤ①这个城市已临近履霜坚冰至的季节了。夕阳的脸冻得发红,转瞬就藏入朦胧的西山后面。郊区边缘的这条街道,是我上班下班的必经之路,宽敞得让来往的车辆都显得萧条,路面笔直平坦,像一条冰带,在初放的街灯照耀下发亮。街道拐角处有一个卖水果的摊点,在我的记忆里,它是个很老的摊点,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年复一年,记不得它存在了多长时间。ㅤㅤ②摊主是个四十岁出头的男人,短发,脸膛略黑,微胖的身材,与顾客交易时总是憨厚地笑。我喜欢买他的水果,一则是顺道方便,二则他的模样使我无由产生一种信任感,买他的水果心里舒服。我是他的老顾客,瓜果梨桃,他的摊应有尽有,我日常所需的水果,差不多都是在他的摊上买的。此时,他的摊点上大都是橘子了,黄灿灿的一大堆,堆积在路边。ㅤㅤ③那一天我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我把自行车停在他的摊子旁边,说:“买点橘子,这天儿真冷啊。”天冷,我懒得摘手套,他就为我挑选橘子,挑进去一堆,又拣出来几个,拣出来的当然是他认为不太好的。他一边挑选一边说:“今天该买,这是新进的黄岩蜜橘,好吃着呢。”ㅤㅤ④我信任他。与其说信任他的话,不如说是信任他这人。长久的买卖过程,自然而然地建立了我们主顾之间信任和谐的关系。ㅤㅤ⑤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深秋夜晚,我最初买他的橘子,买得很少,就七八个。我递给他一百元,他翻腾了半天,也没有翻出要回找给我的钱。于是,他把那一百元钱递到我手里说:“算了,拿回去吃吧。”我说:“这怎么好。”他说:“咳,就这么几个橘子,不计较。”ㅤㅤ⑥或许正是因为这个不计较,之后我就常常在他的摊点上买水果了。买水果也是买一种心情,从他这里买,心里边觉得痛快。有时候见我路过这里,他就老远地喊我买点苹果、西瓜什么的,有时水果品相不太好,他就不让我买。ㅤㅤ⑦他知道我是大学教授,对我说:“我挺羡慕知识人的。”我说:“有什么羡慕的,百无一用是书生。”他有些急:“可不能这样说啊,我梦想上大学,考了两次都没有考上,我就这卖水果的命啊!”可是,他微显消沉的情绪很快变好了:“我儿子去年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他的欣喜中有几分骄傲,我能理解他的心情。他还说自己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教师,都是文化人,原本出自书香门第。ㅤㅤ⑧我上班下班,多少次来来往往,多少个春夏秋冬轮回,这个卖水果的男人,却一直坚守在他的摊子前,成为了这城市街道静僻处的一道风景。我在想,三百六十行,能够坚守,能够抵御住各种诱惑,确实不容易。ㅤㅤ⑨硬硬的风在刮着,初临的夜色在寒冷的风中微微颤抖。他为我挑选好一大袋橘子,过秤,收钱。ㅤㅤ⑩这时,走过来一个女人和两个男孩子,他们显然是母子。孩子的衣衫破旧,小脸有些脏,黑辘辘的眼睛盯在橘子上,其中一个孩子顺手摸了两个橘子,他的母亲看见了,狠狠地打落了他手里的橘子,又在孩子的身上拍打了几下:“我叫你馋!馋!”冷风中,孩子惊恐地望着他的母亲,没有泪,只是一双惊恐的眼睛。ㅤㅤ⑪“你打孩子干嘛!不就是几个橘子吗!”卖橘人愤愤地说。接着,他捧起了一大把橘子给了这个孩子一半,又给了那个孩子一半:“吃吧,这是我的橘子!”两个孩子游移着小手,捧着黄灿灿的橘子,看看他们的母亲。然后,跟着他们的母亲走了,渐渐地消失在灯照下的夜里……ㅤㅤ⑫“我最看不惯打孩子了。”他仍望着母子们走去的方向。冬天夜晚的风,刮得更硬了,他意识到我还没走,向我一笑,“这天儿好冷啊,你快回去吧。”我说:“你还不回去吗?”天晚了,已经没有人买橘子了。他说:“不了,我不回去了。”说着就取出一块很大的苫布,盖着那一大堆橘子,再在旁边铺上一个厚被子,“我就睡在这儿了。”他一边说着,一边钻到那块苫布下:“放心啊,我不冷。”ㅤㅤ⑬我难以置信,在如此寒冷的夜晚,能有人露宿街头!人的生命力如此顽强,仅仅是为了一堆橘子!ㅤㅤ⑭这一晚,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辗转反侧,想着那个在街头与橘子同眠的人,那句“放心啊,我不冷。”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有删改)(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多处提到“冷”,这既反映了天气的真实情况,又反衬出摊主令人温暖的言行。B.文章围绕着“橘子”展开叙事,写了“我”买橘子和摊主送橘子给两个男孩等事情。C.文章结尾意蕴丰富,既包含“我”对摊主的关心,又暗含“我”对摊主高贵品质的赞美。D.“我最看不惯打孩子了”,这句话暗示了摊主因曾被这样对待而对小男孩心生怜悯。(2)结合上下文,品析文章划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天冷,我懒得摘手套,他就为我挑选橘子,挑进去一堆,又拣出来几个,拣出来的当然是他认为不太好的。(3)文中的摊主是一位怎样的人?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4)文章标题“与橘子同眠的男人”有什么妙处?(6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ㅤㅤ请以《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ㅤㅤ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五、第四部分附加题。(8分)12.这段时间,我们阅读了《骆驼祥子》,请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三项任务。(1)任务一: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A.③④②①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①(2)任务二:请按表格要求填空。(2分)文段内容批注“说说不要紧!都不是外人!”然后向大家低声的:“孩子心重,甭提多么要强啦!媳妇也走了。我们爷儿俩就吃这辆车;车破,可是我们自己的,就仗着天天不必为车份儿着急。”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①(人名)是一个淳朴、乐观的人。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这段叙述突出了刘四爷②(性格特点)的形象。(3)任务三:“坚持就是一种信念、一种态度”,请以这句话为开头,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作品内容写一段感悟。(4分)祥子曹先生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4分)1.【答案】D2.【答案】D3.【答案】C4.【答案】C5.【答案】(1)示例:当前,中学生对古代英雄、革命英雄和动漫电影英雄了解较多,对当代英雄了解较少。(2)示例:①爱国人物故事会②爱国诗词朗诵会(3)C6.【答案】(1)①万里赴戎机(注意“戎”的书写)②壮士十年归③回乐烽前沙似雪④风正一帆悬⑤独坐幽篁里⑥便引诗情到碧霄(2)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②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46分)7.【答案】(1)A(2)①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②但范仲淹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3)B(4)示例:【甲】中我得到的启示是:多读书常读书,人才会发生变化;【乙】中我学到了学习要耐得住性子,受得住贫苦,自己要有意识地磨练自己;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要保持对学习的热爱。8.【答案】(1)示例:花草树木好像知道春天不久就要离开,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间万紫千红、繁花似锦。(2)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9.【答案】(1)B(2)D(3)B(4)角度一(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是根据太阳在黄道的位置划分,可分为“节气”和“中气”,后统称为“节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角度二(材料二):二十四节气与气候物候的关系,如“雨水”节气,降水量会增加。角度三(材料二):二十四节气对农耕的指导作用,如古人重视“雨水”,是因为适当降水可指导农民春耕。角度四(材料三):二十四节气与民俗,如芒种时节,人们会举行“送花神”的仪式。10.【答案】(1)D(2)“挑进去”“拣出来”本指挑选东西,置于此处,一是指摊主为“我”挑选出好的橘子,二是指摊主去掉了一些不太好的橘子,体现了摊主对顾客的认真负责和贴心。(3)摊主是一个憨厚善良、乐于助人、坚守诚信、积极向上、富有梦想的人。他挑选水果时为顾客着想,不计较小钱,乐于帮助他人;他坚守在自己的水果摊前,几年如一日,体现了他的坚守诚信;他对知识人的羡慕,表明他积极向上,渴望知识;他梦想上大学,说明他有梦想。(4)标题“与橘子同眠的男人”既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卖橘子的男人,又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标题中的“同眠”既指男人在寒冷的夜晚与橘子一起睡觉,又指男人与橘子相互陪伴,暗示了男人艰辛不易的生活,引发读者的同情和思考。第三部分写作。(50分)11.【答案】感谢有你成长路上,因为有你,充满甜蜜;生命中有你,充满幸福。感谢你,给予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