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4年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一)(无答案)_第1页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4年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一)(无答案)_第2页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4年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一)(无答案)_第3页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4年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一)(无答案)_第4页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4年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一)(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娄星区2024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一位同学在某处原始居民遗址博物馆里看到了下列展品。据此判断,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A.已经发明使用了文字 B.逐渐产生了阶级分化C.过上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生产 D.实行禅让推选部落联盟首领2.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说明()A.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 B.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 D.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3.秦朝设“三公”,汉代在“外朝”之外设“中朝”,唐朝设三省六部并在门下省置政事堂,宋代在中书门下之外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明朝时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设立内阁,这种演变反映了()A.地方权力的一步步压缩 B.丞相逐步位高权重C.中央集权的一步步加强 D.皇权专制步步强化4.中国古代各领域的科技著作以其独特的记载方式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科技著作的共同特点是()A.传统医学不断发展 B.手工技艺推陈出新 C.农业技术推广普及 D.古代科技经验总结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这里“遭遇的极大困难”准确的说法是()A.闭关锁国局面被西方殖民者打破 B.洋务运动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C.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D.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6.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A.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7.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8.1921年,中共一大把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22年,中共二大主张消除内乱,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人提出以“平民政权”取代军阀政权的政治构想。上述变化表明()A.革命纲领逐步契合国情 B.中共成为革命领导核心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理论创新成为首要工作9.如表“中国大事记(节选)”记录了()中国大事记(节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A.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C.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成果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0.自1990年至今,中国先后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国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这表明中国()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拓展多边外交C.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在全球性问题上采取了积极行动11.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A.统一性 B.融合性 C.多元性 D.继承性12.“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最先在哪个国家烟消云散()A.美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13.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了革命爆发②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③革命都以暴力斗争方式进行④革命后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14.某次论坛中“汽船的出现”“清朝的衰落和鸦片战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等短语,此论坛研究的主题有可能是()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15.下图中,一辆小车缓缓地将美国拉出深渊,“小车”指代的事()A.使美国陷入冷战的泥潭 B.使美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C.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D.使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1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出现了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的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这些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A.终结了欧美列强侵略 B.取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C.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D.导致了殖民体系的崩溃二、非选择题(本题共计52分,17题17分,18题9分,19题16分,20题10分)1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古与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高中语文读本》必修【社会繁荣的升平时代】材料二唐朝,国家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繁荣升平。都城长安以其雄伟博大的气势、海纳百川的精神,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世界的中心。“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和”理想构成唐代文明的核心内容,唐代处处精彩纷呈,充满着自信。——摘编自《中华文明•厚德载物》解说词【历经磨难求复兴时代】材料三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局势形容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188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指出:“今海外略地已竞,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李鸿章《筹议海防折》等【改革开放谱新篇时代】材料四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改革是有风险的。邓小平认为,“改革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案,问题是要搞得比较稳妥一些,选择的方式和时机要恰当。不犯错误不可能,要争取犯得小一点,碰到问题就及时调整。”因此,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的过程。——摘编自《共产党员网•习近平时代》(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百家争鸣”争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举唐朝出现的“人和”的治世局面有哪些并分析及成因(4分)?(3)材料三中李鸿章、康有为所指“变局”有何相同含义?(2分)两者为扭转变局分别做了怎样的努力?(4分)(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说明“中国的改革大都经过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的过程。”(3分)18.中国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一种兼职兼顾,从整体看待事物的思维。其根本在于和谐、和平、合一、大同,彰显的是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精神价值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材料一史实简介李冰治水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方面的创举,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规律办事的“天人合一”之作。唐蕃和亲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通过这次联姻,唐蕃交往日趋频繁,更加广泛,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郑和下西洋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国本有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品质,以相互尊重,相互保存,相互支持完成长久之和——选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材料二主题简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求同存异”的方针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一带一路”建设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整理自《文献中的百年党史》材料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选自《习近平著作选读》(1)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下列观点相对应。(填写史实即可)(3分)“和合”在“民族交融”中的体现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合”在“对外交往”中的体现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合”在“人与自然”中的体现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示例,任选一个主题对“和合”智慧的体现加以说明。(4分)(示例除外)示例:主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而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哪一伟大“和合”智慧?(2分)19.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不断考验着人类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材料二1919年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它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加剧。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国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会议实际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美]罗伯特•勒纳《世界文明史》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阶段时间概况第一阶段1939年至1942年末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第二阶段1942年末至1943年同盟国开始反攻第三阶段1944年至1945年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美]阿德勒等《世界文明史(下册)》(1)材料一中德国和英国两国的外交大臣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出这种声音的?(2分)这反映了怎样的实质?(2分)(2)材料二中召开的两个国际会议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格局?(2分)这一格局的形成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列举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