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试题(无答案)_第1页
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试题(无答案)_第2页
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试题(无答案)_第3页
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试题(无答案)_第4页
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韶关市2024届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1图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从图中可看出原始农耕文明分布的特征是A.有多源性B.集中分布C.均匀分布D.有随机性2.某同学在完成春秋战国历史学习后,对该时期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整理正确的是A.列国纷争——设郡县制B.变法图强——商鞅变法C.社会转型——建奴隶制D.思想碰撞——焚书坑儒3.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说到:读者可能因秦始皇和他的随从的野蛮行径而感到困恼,……又为他不断地努力企图实现他超过匹夫匹妇所敢于想象的计谋,甚至冒着无限的危险,不折不挠地执行而感动。材料中“超过匹夫匹妇所敢于想象的计谋”是指A.实行暴政统治B.实施焚书坑儒C.建立郡县制度D.完成中国统一4.汉武帝曾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罪己诏——《轮台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正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这说明汉武帝认识到A.要重视发展农业B.要重视军备建设.C.应加强严刑苛法D.应提高赋税增收5.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是黄帝、大禹等圣王的后裔。以上情况反映了该时期A.民族矛盾得到化解B.民族交融不断加强C.华夏传统逐渐弱化D.少数民族完全汉化6.某校组织编写题为“繁荣开放、恢弘大气的唐朝(人物篇)”的校本课程,其中有一章介绍了玄奘、鉴真、晁衡、空海等人物的故事,请为这一章选取一个最合适的主题A.铁血丹心御外侮B.战火硝烟忆英烈C.开放互鉴树传奇D.励精图治赏明君7.某历史学者在研究了《辽史》后分析到:辽朝历史上虽然颁布过羊马入宋的禁令,但不是有辽一朝都是这样,也不是所有的榷场都限制羊马进入宋境。一般而言,宋辽关系紧张,或辽朝马匹短缺时才颁布此禁令。由此可知A.辽宋两国长期处于敌对关系B.辽国一直限制马匹进入宋境C.辽宋长期保持密切经济往来D.辽宋政治关系影响经济交往8.题8图是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的一座根据原始实物复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它就是由宋代科学家苏颂设计、制造的“水运仪象台”。这座受到国际上高度评价、蜚声中外的“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宋代科技有较高的世界地位B.宋代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巨大C.宋代科技注重总结传统经验D.宋代科技注重自然科学研究9.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到清代《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明清时期内阁地位的变化说明了A.内阁掌控国家B.皇权逐渐衰弱C.内阁地位提高D.君主集权加强10.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书中说:“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在目前条件下,扩大对华贸易,就是扩大鸦片贸易;而增加鸦片贸易是和发展合法贸易不相容的。”为解决该矛盾,英国A.缩减对华的鸦片贸易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C.扩大中英的合法贸易D.摧毁中国的自然经济11.1894年,张之洞为了大力扩充湖北织布局的资本,允许给任何新的投资者以每年“官利”15%,此举取得了部分成效。由此可见,湖北织布局A.属于民办性质的企业B.带有官商合办的属性C.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D.完全实行股份制经营12.题12图是孙中山先生的早期革命经历。由此可知,孙中山A.从拥护清廷到反对清廷B.从依靠军阀到反对军阀C.从依赖外国到反对外国D.从改良救国到革命救国13.到清末民初,随着社会文化的新旧碰撞,汉语词汇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衍生出了不少新的词语。由题13图数据可知:A.西源外来词影响最大B.新词只受外来的影响题13图C.新词汇来源丰富多样D.新词汇改变汉语形式14.林语堂说:“西装之所以成为一时风气而为摩登女士所乐从者,唯一的理由是,一般人士震于西洋文物之名而好为效颦。”下列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A.民国提倡洋为中用B.西装符合国人审美C.民国崇尚西洋文化D.民国新旧服饰并举15.有学者认为:“革命不能输入,亦不能输出,而只能由每个民族内部的发展所引起。”能佐证这个观点的事件是A.实施百日维新B.成立中华民国C.国民革命运动D.工农武装割据16.某新闻报道:1938年至1942年,来自芷江、会同、长沙等14个县的5万多名民工,在缺少机械设备的情况下,用肩挑背扛的方式,拓展出一个拥有1600米长、50米宽跑道的军用机场。材料旨在说明A.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取胜的保证C.中国共产党发动民众积极抗日D.修建军用机场对抗日军的侵略17.人民音乐家曹火星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而唱响全中国,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之后毛泽东建议添加上“新”字,对这个“新”字的理解准确的是A.新的国家名称B.新的执政党派C.新的国家性质D.新的发展阶段1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政治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亿万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为以下哪一制度奠定了前提、创造了条件A.土地改革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计划经济体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题19图反映了1978-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这说明,我国A.城市改革深入展开B.市场经济体制初见成效C.经济特区相继建立D.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20.2024年3月,台北自行车展在台北南港展览馆举行。总部在浙江的骑行装备跨境电商“洛克兄弟”,连续多年参加台北自行车展;来自苏州的八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本次车展觅得商机。这反映了A.海峡两岸打破隔绝状态B.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C.海峡两岸经济联系密切D.海峡两岸加强政治合作21.随着奴隶制私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关系日趋复杂,为了维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伊新、拉尔萨等邦都曾制定法典以代替过去不成文的习惯法。汉谟拉比即位后,吸取以前各邦的立法成果,并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法典。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A.吸收和借鉴了旧法成果B.强调平等和公正的原则C.追求刑罚与罪行的相称D.旨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22.西欧城市多是“由获得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遭受压迫的农奴经常采取逃亡的方式反抗领主。特别是逃亡农奴中的手艺人,他们逃进城里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摆脱领主的追捕,成为一个自由人。这表明A.城市兴起于教会的土地上B.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兴起C.阶级冲突推动了城市兴起D.西欧城市来源于幸存的罗马城市23.13-14世纪的欧洲,在外包生产制度下,付给工人的计件工资并不怎么高,受生活所迫的工人常常克扣材料而暗地出售,商人虽然了解这一点,但由于缺少材料消耗的客观标准而无法证实工人克扣材料。材料旨在说明A.租地农场实行外包制B.分散手工工场的弊端C.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D.商人剥削雇佣劳动者24.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还通过了以启蒙思想为基础的《人权宣言》,这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誉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文化孕育新制B.制宪议会废除旧制C.政治运动改变观念D.启蒙运动批判特权25.19世纪初,俄国有不少文学家反对沙皇的反动统治。如平民诗人柯里佐夫写了反映农奴疾苦的纯朴诗篇。果戈里用讽刺的武器和卓越的艺术描写,揭发了农奴制的腐朽和官僚统治的罪恶,确立了俄国文学的批判倾向。上述文学家的作品,可以用来研究A.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B.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C.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条件D.斯大林模式的历史成因26.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处于产业结构的金字塔顶层的石油工业受益的同时,其所产生的剩余财富也流入处于底层的其他小型产业和工人手中,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该学者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A.引发资本的集中和垄断B.提高了石油的经济效益C.创造财富惠及社会底层D.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27.《大国崛起:俄罗斯》:“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A.集体农庄损害农民利益B.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C.发生了粮食的收购问题D.苏联工业化高速推进28.题28图是对《农业调整法》与《全国工业复兴法》内容的概括。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A.通过立法等手段干预经济B.奉行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贸易立国”的口号下,“外需主导型”的经济增长获得巨大的成功,国力明显增强。据此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因素是A.实行民主化改革B.积极发展对外贸易C.美国的大力扶持D.重视教育培养人才30.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统一安排。这主要是为了应对A.人口爆炸问题B.生态环境恶化C.资源短缺问题D.全球气候变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33小题各14分,共40分。31.画作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主题相关画作说明A唐代章怀太子墓室壁画《客使图》(局部)壁画描绘的是鸿胪寺(唐朝的外交机构)官员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景。画面左侧三位为唐朝鸿胪寺官员,可以看到唐朝的朝服……后面三位为外国使节,神态各异,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B画面中间一组四人,全在马上,着宋朝文臣官服,正是出使金国的使者。马头前方有两个骑士,窄袖、束腰、紧腿。一人背负轴筒,为金国信差,马已进入奔跑状态;另一人立马回头,像是正跟宋使交谈。右侧一组五人,着宽松袍服,戴锥形白毡笠,皆为金兵服制。社会风貌画面描绘了乾隆时期繁盛的苏州城和江南的风物人情。将“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呈现在后世观者的眼前。题31表(1)根据材料中“相关画作”及“说明”,为题31表的A、B处补充合适的主题。(4分)(2)从材料中任选一个主题的画作,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其折射的时代特征。(4分)(3)在材料所示的任一主题,选择一幅材料之外你熟悉的画作,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4分)32.桥梁是历史见证,反映时代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名称彰显中国精神精神内涵汀泗桥、贺胜桥铁军精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坚韧不拔、敢打必胜、攻无不克。泸定桥长征精神救国救民;不怕苦不怕累;革命英雄主义;艰苦奋斗;严守纪律。卢沟桥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摘编自《中国铁路桥梁史》材料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桥梁数量为12万座,如今公路、铁路、城市等桥梁总数已超过110万座,也就是说,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新增桥梁近100万座,平均每年建成桥梁2.5万座,且在世界跨径处于前十的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中,中国桥梁超过1/2。中国桥梁不但数量最多,桥梁设计理论、建造技术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中国桥梁标准、技术开始走向世界,有中国设计、制造、施工、提供咨询的桥梁遍布美洲、欧洲、亚洲、非洲。中国正在迈入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