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如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因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象人,男女各二人”(东汉)王充《论衡》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广泛应用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得到发展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 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已经确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汉代时期(中国)。据材料“戮力耕桑……而妻子耘于前……立春东耕”,这三段记述都在强调男女夫妇耕作,说明在汉代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C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广泛应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家庭生产模式,并不是精耕细作,排除B项;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的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如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水利工程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翻车《齐民要术》农学著作隋唐筒车、曲辕犁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一家一户 D.自给自足〖答案〗B〖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反映了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农业的状况,涉及了耕作方式、农具、水利工程、选种、育秧、灌溉以及农书,由此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B项正确;表格信息不能体现男耕女织、一家一户以及自给自足,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3.“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连国家所掌握的官田,在宋代也大量转化为地主的私田,而且还第一次出现了“田主”的称谓。材料表明A.土地所有权变动频繁 B.土地兼并现象缓和C.中央对地方控制削弱 D.豪强地主受到抑制〖答案〗A〖解析〗“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以及官田大量转化为地主的私田,这说明当时土地所有权变动频繁,A正确;“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说明土地买卖频繁,而土地买卖频繁就意味着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排除;C与题干无关,排除;宋代不抑土地兼并,因此土地豪强得以大量兼并民地甚至官田,排除D。4.如图所示现象在明代大量出现,该图反映出明代“一田二主制”土地权益分配结构图注:一田二主,即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田底)和使用权(田面),分别为两个主人所拥有。A.政府抑制土地兼并有限 B.重农政策进一步的细化C.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 D.土地经营效率大为提高〖答案〗C〖解析〗一田二主现象的出现迎合了当时的社会发展,使得土地的使用更加灵活,从而推动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C项正确;图示内容不能体现政府抑制土地兼并和重农政策进一步细化,排除AB项;土地经营效率大为提高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5.中唐以后,“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淄青十五道,凡七十一州,不申户口”。迫使政府“以江、淮为国命”“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湖南等八道”。这表明()A.北方长期战乱不断 B.北方人民南迁进程加快C.南方经济地位提高 D.赋税制度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淄青十五道,凡七十一州,不申户口……”,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唐以后,北方藩镇割据势力强大,所纳赋税较少;根据材料“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湖南等八道”,可知,政府财政收入主要依赖南方,这说明南方经济地位提高,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北方长期战乱不断,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北方人民南迁,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财政主要仰赖南方,未体现赋税制度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6.据周良霄著《元代史》记载:元代的青花瓷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新产品……每“窑火既歇,商争取售”,产品远销国内外。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制瓷技术有新发展 B.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C.青花瓷器十分畅销 D.青花瓷器属于青瓷系列品种〖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青瓷在唐代就已经发展成熟,青花瓷属于彩瓷系列,而非青瓷系列,故选D;元代出现了青花瓷说明此时制瓷技术有新发展;青瓷属于彩瓷,说明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根据“产品远销国内外”可知青花瓷器十分畅销,ABC说法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7.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A.工艺传承具有开放性 B.经营方式较为灵活C.产品精美且不计成本 D.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不计成本,因而能做到产品精美,C项正确;官营手工业,匠人多是世代做工,因而工艺传承多具有封闭性,排除A项;官营手工业是为了满足皇室的需求,产品不流入市场,排除B项;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8.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丝绸,棉布,武夷山的茶,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这些都在更靠海滨的地方出现了加工店。这一发展趋势说明A.经济重心转移的速度逐渐加快 B.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C.海外市场对国内经济影响增强 D.政府调整对外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内地著名的手工业品,纷纷在海滨地区设立加工店,说明海外市场对国内经济影响增强,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已经完成,A项错误;“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政府调整对外经济政策”,排除D项。9.雍正时有人说过:“商人积丝不解织,放与农家预定值;盘盘龙凤腾向梭,九日辛勤织一匹。”苏州道光二年一个碑文上写道:“查民间各户,将经丝交织机匠工织”。各户把经丝等原料及一些工具交给机匠织造,回收成品,机匠“计工受值”。这表明,当时中国A.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分工细致 B.已出现大量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C.商业资本的规模比较庞大 D.存在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答案〗D〖解析〗据“放与农家预定值”、“户把经丝等原料及一些工具交给机匠织造,回收成品”、“计工受值”等信息可知当时出现了雇佣关系,存在商业资本项工业资本转化的倾向,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雇佣关系的出现,ABC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10.据资料记载:在新航路开辟后的一个世纪内,西欧的黄金数量增加了117%,白银增加了206%;西欧各国的物价平均上涨2倍左右,西班牙则高达4.5倍。西欧物价上涨对西欧的主要影响是A.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价格革命 B.导致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C.使普通百姓生活日益贫困 D.推动西欧向资本主义的转型〖答案〗D〖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物价的上涨带来了价格革命,引发了通过膨胀,由此导致了收取货币地租为主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衰落,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则势力壮大,从而推动了西欧向资本主义的转型,故选D;引发价格革命是直接后果,但不是主要的影响,排除A;导致欧洲贸易中心转移的是新航路开辟,排除B;物价上涨影响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但经济的繁荣并没有使普通百姓生活日益贫困,排除C。故选D。11.新航路开辟后,地球逐渐成为一个同一的共同体,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变革发展。如生态领域,它导致了无数的生物交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的现象,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一事例表明,新航路开辟后()A.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 B.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 D.亚非拉国家被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由材料“地球逐渐形成为一个同一的共同体……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的现象”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物种交流也日益频繁,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新航路开辟对世界贸易的影响,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使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但材料强调物种交流,排除C项;材料并未专门强调新航路开辟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它强调的是对全球的影响,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12.17世纪初,有一位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曾说:“每日的经验使我们懂得,公司在亚洲的贸易若无土地征服即无法存在下去。”为此,荷兰一度侵占了A.印度新德里 B.菲律宾马尼拉 C.中国台湾 D.中国澳门〖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初,荷兰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权地位,来到东方,积极参加对殖民地的掠夺,一度侵占台湾作为自己在亚洲的贸易据点,C正确;印度属于英国的殖民地,A排除;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B排除;澳门被葡萄牙人强租,D排除。故选C。13.1615年,法国人孟奇里梯安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出:“商业,尤是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国家应该保护关税和商人利益,达到货币入超”。这一主张立即成为欧洲诸国政府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在此理念下,欧洲诸国A.建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B.倡导自由贸易的原则C.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D.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答案〗A〖解析〗孟奇里梯安主张保护和发展商业,实现货币入超,即实行重商主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欧洲诸国通过建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对外进行贸易和掠夺,故选A,排除B;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是在二战以后,排除D。故选A。14.下表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发展的历程。这说明时间工具经济要素的变动公元前4世纪铁器的使用小农经济逐步形成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的普遍出现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集团公司日益增多20世纪中叶第三次科技革命自动控制系统问世A.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逐步降低B.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C生产工具革新激化劳资矛盾D.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创新〖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铁器的使用促使个人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工厂普遍出现,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集团公司日益增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革,第三科技革命促使自动控制系统问世,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再次创新。这些都说明科技进步对生产组织创新的推动作用,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生产的社会化是指生产要素来自社会而非局限于一个单位,强调的是生产的广泛性,材料并未体现;B选项错误,经济管理体制是指经济管理的政策以及制度,主要是政府行为,材料并未体现;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劳资矛盾的激化。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5.于素云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写道:中国的土布结实耐用,曾受到欧美市场的热烈欢迎。19世纪20年代后,中国土布出口数量急剧下降,在国际市场上遭到排挤。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A.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B.手工纺织难敌机器生产C.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D.土布偷工减料质量下降〖答案〗B〖解析〗19世纪20年代后,第一次工业革命接近完成,英国的机织布大量生产,与手工土布相比,机织布物美价廉,由此导致中国土布出口数量急剧下降,在国际市场遭到排挤,故选B;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排除A;中国土布出口量下降不代表中国国际地位下降,排除C;中国土布遭到排挤是因为机织布的竞争,而非因为偷工减料质量下降,排除D。故选B。16.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这种情况表明A.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B.列强侵略阻碍城市化进程C.近代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D.通商口岸被欧美列强控制〖答案〗A〖解析〗“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是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大门,“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表明通商口岸是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桥梁,促使中国日益被卷入了世界市场,A项正确;列强侵略阻碍城市化进程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不符,B项错误;“近代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通商口岸被欧美列强控制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17.1913年至1918年,全国缫丝厂由170余家增至433家。这一时期以缫丝厂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发展较快的外部因素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C.南京临时政府推动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1914年至1918年处于一战期间,这一时期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A项不是外部原因,B项时间不符合,此时已经没有清政府,C项不属于外部原因,排除ABC项。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市场已到了“无货不美,有美皆备”的地步。据统计,上海、天津各大公司的美货已分别占到全部货物的50%以上。下列与此现象无关的是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B.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二战后中国市场上主要是美国商品,结合所学可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使得美国获得许多特权,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经济侵略,加上进入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ABD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19.古人主要采取中医、拜神、逃离等方式来应对瘟疫,直到1934年,政府开展“新生活运动”才让“清洁、卫生、人畜分离、粪便入厕”等观念深入到乡村。这说明()A.古人没有科学的防疫观念 B.政府是防治疫情的主要力量C.卫生措施防治瘟疫最有效 D.防疫离不开科学观念的普及〖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和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古人主要采取中医治疗、拜神、逃离等方式来应对瘟疫”说明古人缺乏科学的防疫观念,材料“直到1934年,政府开展的‘新生活运动’才让‘清洁’‘卫生’‘人畜分离’‘粪便入厕’等观念深入乡村”说明到20世纪30年代,在政府的推动下,科学的卫生防疫观念才逐渐深入到乡村,由此可见防疫离不开科学观念的普及,D项正确;A项只体现了材料的部分意思,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说明防疫离不开科学观念的普及,没有说明政府是防治疫情的主要力量,排除B项;材料说明防疫离不开科学观念的普及,没有体现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排除C项。故选D项。20.“20世纪初,东洋发式、西式围巾、洋式皮鞋广为流行,眼镜、怀表、阳伞、手提包作为装饰品为时髦女子所钟爱。”中国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时尚。据此可知,20世纪初A.中国消费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B.西方文化冲击了国人生活C.旧社会的等级尊卑不复存在 D.民主自由思想已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西方的社会习俗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这说明西方文化对国人生活的影响,B正确;A错在根本,这只是局部地区,排除;C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故选B。21.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干上万的行人。这表明上海()A.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B.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C.传统交通工具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D.各式各样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人们有着不同的出行方式,说明的是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D正确;材料未涉及同其他地区的对比,A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与材料冲突,排除。故选D。22.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中试名单送到天津,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A.新式交通工具的发展 B.影视与交通方式的变革C.报刊与通讯业的发展 D.社会风俗与报刊的变革〖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顺天乡试名单从天津以“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可知,它体现了中国近代报刊和通讯业的发展,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新式交通工具,A错误;1896年在上海才出现电影,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风俗的变革,D错误。23.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苏俄(联)经济尽快的工业化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但它没有能完成这一任务,这就决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命运。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A.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 B.被斯大林体制取代具有必然性C.背离了列宁发展经济的初衷 D.没有解决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无法完成国家工业化这一任务就决定了它被斯大林体制取代的命运,其意在强调新经济政策被取代的必然性,因此B选项正确;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A选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并未背离列宁发展经济的初衷,C选项错误;D选项是对材料的简单重复,并非该学者的意图,排除。故选B。24.1930年6月,胡佛正式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律修改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材料可用来说明胡佛A.对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 B.用法律来保障出口贸易的稳定C.固守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D.意在阻止经济危机向国外蔓延〖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胡佛政府对进口商品进行征税,以保护本国市场,说明他对本国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但并非完全的自由放任,故选A,C排除;胡佛的做法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B排除;胡佛的做法是为了保护本国市场,D排除。25.新政时期,罗斯福认为低工资“无法购买使我们工厂和农场保持完全运转所必要的衣、食和其他用品”。于是工人工资得到了增加,1933—1939年美国工人周工资从16.73美元增加为23.86美元。罗斯福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是A.缓和劳资双方矛盾 B.加快工业发展速度C.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D.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答案〗D〖解析〗据材料“低工资无法购买使我们工厂和农场保持完全运转所必要的衣、食和其他用品”并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产销矛盾,导致资本家产品积压卖不出去,为此新政增加工人工资,根本目的是解决产销矛盾,保护资产阶级利益,D正确;提高工人工资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加快工业发展速度”,但不是根本目的,A、B不符题意;提高工资是复兴工业的措施,不属于“社会福利”,C错误。【『点石成金』】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产销矛盾;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昭帝时,针对武帝时的盐铁官营问题展开讨论,下表为会上双方所持主张。桑弘羊等官员贤良文学强国富民之道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设百倍之利,收泽之税罢盐铁,养桑麻,尽地力治国理民之法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法疏则罪漏,罪漏则民放佚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摘编自恒宽《盐铁论》(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桑弘羊”与“贤良文学”两派的各自主张及其原因。材料二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宋朝时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宋朝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等。——摘编自(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2)据材料指出“宋代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的表现。材料三伊懋可教授发现:中国在16—19世纪的经济存在“高度平衡陷阱”,即指由于农业剩余的减少以及人均收入和人均需求的下降,劳动力越来越廉价,而资源和资本越来越昂贵。因此,随着农耕和运输技术的日趋完善难以作出细小的改进,农民和商人的合理策略取向不是去发明省力的机器,而是经济地使用资源与固定资本。一旦出现任何短缺时,基于廉价运输的商业灵活性是比发明机器更迅速、更可靠的补救办法。巨大而静态的市场,无法在生产体系中创造出有可能促进创造力的瓶颈。正是这种传统经济的发展使有利可图的发明变得越来越困难。(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不能实现转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答案〗(1)主张:桑弘羊等主张盐铁官营,重视法治。(加强刑法)原因:遏止了豪强势力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盐铁官营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西汉抗击匈奴提供了经济保障;严明法纪有利于治国理民。主张:贤良文学派反对盐铁官营,主张以儒家仁义思想治国。原因:以农为本才是强国之道,盐铁官营与民争利,不利于社会稳定;以仁义教化百姓才能长治久安。(2)表现:出现汇票(飞钱);商品销售有批发和零售的形式;出现专业经纪人;出现了商业公司和专业经理;出现了投资公司和理财专家。(3)原因: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缺乏革新农具的热情和条件;“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工商业难以发展壮大;商人将资金买田置地,无法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农民大量束缚在土地上,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封建君主专制的阻碍;政府推行闭关锁国,造成国内外市场狭小。〖解析〗(1)由“开本末之途……收泽之税”、“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等信息可知桑弘羊等人主张盐铁官营,重视法治。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从遏制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西汉抗击匈奴提供经济保障以及严明法纪有利于治国理民等方面进行总结。由“罢盐铁,养桑麻,尽地力”、“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等信息可知贤良文学派反对盐铁官营,主张以儒家仁义思想治国。原因结合所学可从以农为本的传统思想、盐铁官营与民争利而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儒家仁义教化等方面进行概括。(2)由“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得出出现汇票(飞钱);由“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得出商品销售有批发和零售的形式;由“宋朝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得出出现专业经纪人;出现了商业公司和专业经理;出现了投资公司和理财专家。(3)综合材料内容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国家政策上总结中国古代不能实现转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如经济上主要是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缺乏革新农具的热情和条件;国家政策上主要是受“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在社会思想上农本商末的思想导致商人将资金买田置地,无法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而农民大量束缚在土地上,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导致国内外市场狭小等。27.科技是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极大惊喜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鉴古可以知今”,这对我们或许有些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材料二一名游客在涠洲岛滴水丹屏沙滩枯死的木麻黄树桩旁经过纵深数十米的海滩变成了水域,高大的木麻黄树因海浪淘涮根部而枯死,道路被海水淹没⋯⋯北部湾最大的岛屿广西涠洲岛日渐被海水吞噬的景象触目惊心。据悉,气候变暖被认为是海岛部分陆地渐被海水吞噬的原因。——新华社(1)指出材料一中A、B两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的工业革命的名称及最主要的标志。(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科学技术在材料一中A、B两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你的生活实际,指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4)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得到的宝贵启示是什么?面对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答案〗(1)A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B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2)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明显;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能源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答出三点即可)(3)资源的消耗与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言之有理即可)(4)启示:发展社会生产力,既要注重科技普及,又要注意环境保护。应对措施:爱护家园,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节约型社会等。(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列举类的材料分析题。A点:根据材料的时间,可得出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根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B点:根据时间可得出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根据所学可得出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小问2详析】本题是影响类的材料分析题。结合一二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概括即可,主要有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明显;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能源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小问3详析】本题是影响类的材料分析题。根据“高大的木麻黄树因海浪淘涮根部而枯死,道路被海水淹没⋯⋯”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资源的消耗与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小问4详析】本题是认识类的材料分析题。启示:根据材料和所学,可概括得出发展社会生产力,既要注重科技普及,又要注意环境保护。应对措施:爱护家园,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节约型社会等。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穆藕初(1876一1943年),名湘玥,上海人,民国时期爱国实业家。和当时的许多有志青年一一样,穆藕初受国家半殖民地被压迫被欺辱的国情所激励,立志要苦学成才,1914年获农学硕士,学成归国;次年,与胞兄穆湘瑶共建德大纱厂,自任经理。其间,还办植棉试验场,著《植棉浅说》。此后,又创办了,上海厚生纱厂(1917年创办)(河南)郑州豫丰纱厂。——摘编自程思《穆藕初与昆曲的不解之缘》材料二1932年,穆藕初在慰问十九路军时曾对蔡廷锴军长说:“作为中华之儿女,反抗侵略者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虽没有上战场与敌人真刀真枪的对抗,但是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为前线的抗战提供军需物资。”.年,他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农产品促进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管国民党统治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推广。1939年8月,穆藕初向陕甘宁边区捐款53000元。同年,其领导的农产促进委员会在陕甘宁边区保安、神府庆阳县设纺织工厂3所。——摘编自晋珀《穆藕初:衣被天下》、穆伟杰《穆藕初与董必武的交往》(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穆藕初创办德大等纱厂的有利条件以及当时纺织业的发展基本情况。(2)据材料二,概括穆藕初对日本入侵中国的态度,并指出其为此所做的努力。〖答案〗(1)有利条件: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一些障碍: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西方列强忙于-战,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穆藕初具有在国外学习的经历和必备的知识。基本情况:纺织业成为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纺织业由长江下游向北向西发展。(2)态度:坚决抗日。努力:提供军需物资:推广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帮助中共边区经济生产。〖解析〗(1)条件:根据材料所给关键时间点“1915年、1917年”可知这一时期处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关于发展的有利于条件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原因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情况:结合这一期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布和行业来看,可归纳出发展的情况是纺织业成为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纺织业由长江下游向北向西发展。(2)态度:根据材料“作为中华之儿女,反抗侵略者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可归纳出坚决反抗。努力:根据材料“但是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为前线的抗战提供军需物资”可归纳出提供军需物资;根据材料“管国民党统治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可归纳出推广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根据材料“其领导的农产促进委员会在陕甘宁边区保安、神府庆阳县设纺织工厂3所”可归纳出帮助中共边区经济生产。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国之“新”——罗斯福新政材料二苏俄之“新”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摘编自1921年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1)根据材料一,结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相关措施解读图片信息。(2)根据材料二,结合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相关措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列宁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答案〗(1)信息:随着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激化,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期间,抑制生产的措施有:缩减农业、控制工业;刺激消费的措施有: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等。这些措施实施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趋于缓和,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2)观点: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重视劳动者个人利益,正确处理好国家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论证: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充分考虑了农民的个人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斯大林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换取工业化,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苏联发展的后劲不足。〖解析〗(1)信息:根据材料一中“生产”、“消费”分别处于安全线上下,结合罗斯福新的背景可知,随着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激化,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根据“抑制(生产的)相对过剩”、“刺激消费”以及“生产”、“消费”的发展趋势一降一升,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相关措施可知,图片《美国之“新”》中透露的历史信息还有,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缩减农业、控制工业抑制生产;采用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等刺激消费;这些措施实施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趋于缓和,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2)观点:根据材料二中“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等信息可知,材料观点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重视劳动者个人利益,正确处理好国家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根据观点层次,结合所学知识,用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农业措施、实施结果和历史影响等,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列宁的观点。解题过程中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如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因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象人,男女各二人”(东汉)王充《论衡》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广泛应用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得到发展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 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已经确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汉代时期(中国)。据材料“戮力耕桑……而妻子耘于前……立春东耕”,这三段记述都在强调男女夫妇耕作,说明在汉代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C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广泛应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家庭生产模式,并不是精耕细作,排除B项;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的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如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水利工程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翻车《齐民要术》农学著作隋唐筒车、曲辕犁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一家一户 D.自给自足〖答案〗B〖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反映了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农业的状况,涉及了耕作方式、农具、水利工程、选种、育秧、灌溉以及农书,由此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B项正确;表格信息不能体现男耕女织、一家一户以及自给自足,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3.“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连国家所掌握的官田,在宋代也大量转化为地主的私田,而且还第一次出现了“田主”的称谓。材料表明A.土地所有权变动频繁 B.土地兼并现象缓和C.中央对地方控制削弱 D.豪强地主受到抑制〖答案〗A〖解析〗“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以及官田大量转化为地主的私田,这说明当时土地所有权变动频繁,A正确;“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说明土地买卖频繁,而土地买卖频繁就意味着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排除;C与题干无关,排除;宋代不抑土地兼并,因此土地豪强得以大量兼并民地甚至官田,排除D。4.如图所示现象在明代大量出现,该图反映出明代“一田二主制”土地权益分配结构图注:一田二主,即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田底)和使用权(田面),分别为两个主人所拥有。A.政府抑制土地兼并有限 B.重农政策进一步的细化C.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 D.土地经营效率大为提高〖答案〗C〖解析〗一田二主现象的出现迎合了当时的社会发展,使得土地的使用更加灵活,从而推动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C项正确;图示内容不能体现政府抑制土地兼并和重农政策进一步细化,排除AB项;土地经营效率大为提高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5.中唐以后,“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淄青十五道,凡七十一州,不申户口”。迫使政府“以江、淮为国命”“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湖南等八道”。这表明()A.北方长期战乱不断 B.北方人民南迁进程加快C.南方经济地位提高 D.赋税制度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淄青十五道,凡七十一州,不申户口……”,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唐以后,北方藩镇割据势力强大,所纳赋税较少;根据材料“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湖南等八道”,可知,政府财政收入主要依赖南方,这说明南方经济地位提高,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北方长期战乱不断,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北方人民南迁,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财政主要仰赖南方,未体现赋税制度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6.据周良霄著《元代史》记载:元代的青花瓷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新产品……每“窑火既歇,商争取售”,产品远销国内外。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制瓷技术有新发展 B.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C.青花瓷器十分畅销 D.青花瓷器属于青瓷系列品种〖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青瓷在唐代就已经发展成熟,青花瓷属于彩瓷系列,而非青瓷系列,故选D;元代出现了青花瓷说明此时制瓷技术有新发展;青瓷属于彩瓷,说明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根据“产品远销国内外”可知青花瓷器十分畅销,ABC说法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7.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A.工艺传承具有开放性 B.经营方式较为灵活C.产品精美且不计成本 D.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不计成本,因而能做到产品精美,C项正确;官营手工业,匠人多是世代做工,因而工艺传承多具有封闭性,排除A项;官营手工业是为了满足皇室的需求,产品不流入市场,排除B项;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8.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丝绸,棉布,武夷山的茶,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这些都在更靠海滨的地方出现了加工店。这一发展趋势说明A.经济重心转移的速度逐渐加快 B.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C.海外市场对国内经济影响增强 D.政府调整对外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内地著名的手工业品,纷纷在海滨地区设立加工店,说明海外市场对国内经济影响增强,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已经完成,A项错误;“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政府调整对外经济政策”,排除D项。9.雍正时有人说过:“商人积丝不解织,放与农家预定值;盘盘龙凤腾向梭,九日辛勤织一匹。”苏州道光二年一个碑文上写道:“查民间各户,将经丝交织机匠工织”。各户把经丝等原料及一些工具交给机匠织造,回收成品,机匠“计工受值”。这表明,当时中国A.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分工细致 B.已出现大量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C.商业资本的规模比较庞大 D.存在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答案〗D〖解析〗据“放与农家预定值”、“户把经丝等原料及一些工具交给机匠织造,回收成品”、“计工受值”等信息可知当时出现了雇佣关系,存在商业资本项工业资本转化的倾向,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雇佣关系的出现,ABC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10.据资料记载:在新航路开辟后的一个世纪内,西欧的黄金数量增加了117%,白银增加了206%;西欧各国的物价平均上涨2倍左右,西班牙则高达4.5倍。西欧物价上涨对西欧的主要影响是A.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价格革命 B.导致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C.使普通百姓生活日益贫困 D.推动西欧向资本主义的转型〖答案〗D〖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物价的上涨带来了价格革命,引发了通过膨胀,由此导致了收取货币地租为主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衰落,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则势力壮大,从而推动了西欧向资本主义的转型,故选D;引发价格革命是直接后果,但不是主要的影响,排除A;导致欧洲贸易中心转移的是新航路开辟,排除B;物价上涨影响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但经济的繁荣并没有使普通百姓生活日益贫困,排除C。故选D。11.新航路开辟后,地球逐渐成为一个同一的共同体,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变革发展。如生态领域,它导致了无数的生物交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的现象,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一事例表明,新航路开辟后()A.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 B.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 D.亚非拉国家被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由材料“地球逐渐形成为一个同一的共同体……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的现象”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物种交流也日益频繁,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新航路开辟对世界贸易的影响,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使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但材料强调物种交流,排除C项;材料并未专门强调新航路开辟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它强调的是对全球的影响,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12.17世纪初,有一位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曾说:“每日的经验使我们懂得,公司在亚洲的贸易若无土地征服即无法存在下去。”为此,荷兰一度侵占了A.印度新德里 B.菲律宾马尼拉 C.中国台湾 D.中国澳门〖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初,荷兰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权地位,来到东方,积极参加对殖民地的掠夺,一度侵占台湾作为自己在亚洲的贸易据点,C正确;印度属于英国的殖民地,A排除;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B排除;澳门被葡萄牙人强租,D排除。故选C。13.1615年,法国人孟奇里梯安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出:“商业,尤是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国家应该保护关税和商人利益,达到货币入超”。这一主张立即成为欧洲诸国政府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在此理念下,欧洲诸国A.建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B.倡导自由贸易的原则C.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D.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答案〗A〖解析〗孟奇里梯安主张保护和发展商业,实现货币入超,即实行重商主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欧洲诸国通过建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对外进行贸易和掠夺,故选A,排除B;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是在二战以后,排除D。故选A。14.下表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发展的历程。这说明时间工具经济要素的变动公元前4世纪铁器的使用小农经济逐步形成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的普遍出现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集团公司日益增多20世纪中叶第三次科技革命自动控制系统问世A.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逐步降低B.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C生产工具革新激化劳资矛盾D.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创新〖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铁器的使用促使个人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工厂普遍出现,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集团公司日益增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革,第三科技革命促使自动控制系统问世,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再次创新。这些都说明科技进步对生产组织创新的推动作用,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生产的社会化是指生产要素来自社会而非局限于一个单位,强调的是生产的广泛性,材料并未体现;B选项错误,经济管理体制是指经济管理的政策以及制度,主要是政府行为,材料并未体现;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劳资矛盾的激化。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5.于素云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写道:中国的土布结实耐用,曾受到欧美市场的热烈欢迎。19世纪20年代后,中国土布出口数量急剧下降,在国际市场上遭到排挤。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A.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B.手工纺织难敌机器生产C.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D.土布偷工减料质量下降〖答案〗B〖解析〗19世纪20年代后,第一次工业革命接近完成,英国的机织布大量生产,与手工土布相比,机织布物美价廉,由此导致中国土布出口数量急剧下降,在国际市场遭到排挤,故选B;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排除A;中国土布出口量下降不代表中国国际地位下降,排除C;中国土布遭到排挤是因为机织布的竞争,而非因为偷工减料质量下降,排除D。故选B。16.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这种情况表明A.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B.列强侵略阻碍城市化进程C.近代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D.通商口岸被欧美列强控制〖答案〗A〖解析〗“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是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大门,“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表明通商口岸是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桥梁,促使中国日益被卷入了世界市场,A项正确;列强侵略阻碍城市化进程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不符,B项错误;“近代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通商口岸被欧美列强控制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17.1913年至1918年,全国缫丝厂由170余家增至433家。这一时期以缫丝厂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发展较快的外部因素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C.南京临时政府推动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1914年至1918年处于一战期间,这一时期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A项不是外部原因,B项时间不符合,此时已经没有清政府,C项不属于外部原因,排除ABC项。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市场已到了“无货不美,有美皆备”的地步。据统计,上海、天津各大公司的美货已分别占到全部货物的50%以上。下列与此现象无关的是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B.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二战后中国市场上主要是美国商品,结合所学可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使得美国获得许多特权,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经济侵略,加上进入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ABD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19.古人主要采取中医、拜神、逃离等方式来应对瘟疫,直到1934年,政府开展“新生活运动”才让“清洁、卫生、人畜分离、粪便入厕”等观念深入到乡村。这说明()A.古人没有科学的防疫观念 B.政府是防治疫情的主要力量C.卫生措施防治瘟疫最有效 D.防疫离不开科学观念的普及〖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和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古人主要采取中医治疗、拜神、逃离等方式来应对瘟疫”说明古人缺乏科学的防疫观念,材料“直到1934年,政府开展的‘新生活运动’才让‘清洁’‘卫生’‘人畜分离’‘粪便入厕’等观念深入乡村”说明到20世纪30年代,在政府的推动下,科学的卫生防疫观念才逐渐深入到乡村,由此可见防疫离不开科学观念的普及,D项正确;A项只体现了材料的部分意思,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说明防疫离不开科学观念的普及,没有说明政府是防治疫情的主要力量,排除B项;材料说明防疫离不开科学观念的普及,没有体现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排除C项。故选D项。20.“20世纪初,东洋发式、西式围巾、洋式皮鞋广为流行,眼镜、怀表、阳伞、手提包作为装饰品为时髦女子所钟爱。”中国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时尚。据此可知,20世纪初A.中国消费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B.西方文化冲击了国人生活C.旧社会的等级尊卑不复存在 D.民主自由思想已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西方的社会习俗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这说明西方文化对国人生活的影响,B正确;A错在根本,这只是局部地区,排除;C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故选B。21.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干上万的行人。这表明上海()A.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B.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C.传统交通工具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D.各式各样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人们有着不同的出行方式,说明的是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D正确;材料未涉及同其他地区的对比,A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与材料冲突,排除。故选D。22.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中试名单送到天津,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A.新式交通工具的发展 B.影视与交通方式的变革C.报刊与通讯业的发展 D.社会风俗与报刊的变革〖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顺天乡试名单从天津以“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可知,它体现了中国近代报刊和通讯业的发展,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新式交通工具,A错误;1896年在上海才出现电影,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风俗的变革,D错误。23.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苏俄(联)经济尽快的工业化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但它没有能完成这一任务,这就决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命运。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A.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 B.被斯大林体制取代具有必然性C.背离了列宁发展经济的初衷 D.没有解决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无法完成国家工业化这一任务就决定了它被斯大林体制取代的命运,其意在强调新经济政策被取代的必然性,因此B选项正确;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A选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并未背离列宁发展经济的初衷,C选项错误;D选项是对材料的简单重复,并非该学者的意图,排除。故选B。24.1930年6月,胡佛正式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律修改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材料可用来说明胡佛A.对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 B.用法律来保障出口贸易的稳定C.固守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D.意在阻止经济危机向国外蔓延〖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胡佛政府对进口商品进行征税,以保护本国市场,说明他对本国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但并非完全的自由放任,故选A,C排除;胡佛的做法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B排除;胡佛的做法是为了保护本国市场,D排除。25.新政时期,罗斯福认为低工资“无法购买使我们工厂和农场保持完全运转所必要的衣、食和其他用品”。于是工人工资得到了增加,1933—1939年美国工人周工资从16.73美元增加为23.86美元。罗斯福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是A.缓和劳资双方矛盾 B.加快工业发展速度C.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D.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答案〗D〖解析〗据材料“低工资无法购买使我们工厂和农场保持完全运转所必要的衣、食和其他用品”并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产销矛盾,导致资本家产品积压卖不出去,为此新政增加工人工资,根本目的是解决产销矛盾,保护资产阶级利益,D正确;提高工人工资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加快工业发展速度”,但不是根本目的,A、B不符题意;提高工资是复兴工业的措施,不属于“社会福利”,C错误。【『点石成金』】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产销矛盾;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昭帝时,针对武帝时的盐铁官营问题展开讨论,下表为会上双方所持主张。桑弘羊等官员贤良文学强国富民之道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设百倍之利,收泽之税罢盐铁,养桑麻,尽地力治国理民之法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法疏则罪漏,罪漏则民放佚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摘编自恒宽《盐铁论》(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桑弘羊”与“贤良文学”两派的各自主张及其原因。材料二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宋朝时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宋朝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等。——摘编自(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2)据材料指出“宋代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的表现。材料三伊懋可教授发现:中国在16—19世纪的经济存在“高度平衡陷阱”,即指由于农业剩余的减少以及人均收入和人均需求的下降,劳动力越来越廉价,而资源和资本越来越昂贵。因此,随着农耕和运输技术的日趋完善难以作出细小的改进,农民和商人的合理策略取向不是去发明省力的机器,而是经济地使用资源与固定资本。一旦出现任何短缺时,基于廉价运输的商业灵活性是比发明机器更迅速、更可靠的补救办法。巨大而静态的市场,无法在生产体系中创造出有可能促进创造力的瓶颈。正是这种传统经济的发展使有利可图的发明变得越来越困难。(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不能实现转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答案〗(1)主张:桑弘羊等主张盐铁官营,重视法治。(加强刑法)原因:遏止了豪强势力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盐铁官营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西汉抗击匈奴提供了经济保障;严明法纪有利于治国理民。主张:贤良文学派反对盐铁官营,主张以儒家仁义思想治国。原因:以农为本才是强国之道,盐铁官营与民争利,不利于社会稳定;以仁义教化百姓才能长治久安。(2)表现:出现汇票(飞钱);商品销售有批发和零售的形式;出现专业经纪人;出现了商业公司和专业经理;出现了投资公司和理财专家。(3)原因: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缺乏革新农具的热情和条件;“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工商业难以发展壮大;商人将资金买田置地,无法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农民大量束缚在土地上,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封建君主专制的阻碍;政府推行闭关锁国,造成国内外市场狭小。〖解析〗(1)由“开本末之途……收泽之税”、“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等信息可知桑弘羊等人主张盐铁官营,重视法治。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从遏制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西汉抗击匈奴提供经济保障以及严明法纪有利于治国理民等方面进行总结。由“罢盐铁,养桑麻,尽地力”、“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等信息可知贤良文学派反对盐铁官营,主张以儒家仁义思想治国。原因结合所学可从以农为本的传统思想、盐铁官营与民争利而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儒家仁义教化等方面进行概括。(2)由“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得出出现汇票(飞钱);由“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得出商品销售有批发和零售的形式;由“宋朝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得出出现专业经纪人;出现了商业公司和专业经理;出现了投资公司和理财专家。(3)综合材料内容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国家政策上总结中国古代不能实现转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如经济上主要是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缺乏革新农具的热情和条件;国家政策上主要是受“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在社会思想上农本商末的思想导致商人将资金买田置地,无法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而农民大量束缚在土地上,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导致国内外市场狭小等。27.科技是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极大惊喜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鉴古可以知今”,这对我们或许有些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材料二一名游客在涠洲岛滴水丹屏沙滩枯死的木麻黄树桩旁经过纵深数十米的海滩变成了水域,高大的木麻黄树因海浪淘涮根部而枯死,道路被海水淹没⋯⋯北部湾最大的岛屿广西涠洲岛日渐被海水吞噬的景象触目惊心。据悉,气候变暖被认为是海岛部分陆地渐被海水吞噬的原因。——新华社(1)指出材料一中A、B两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的工业革命的名称及最主要的标志。(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科学技术在材料一中A、B两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你的生活实际,指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4)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得到的宝贵启示是什么?面对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答案〗(1)A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B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2)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明显;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能源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答出三点即可)(3)资源的消耗与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言之有理即可)(4)启示:发展社会生产力,既要注重科技普及,又要注意环境保护。应对措施:爱护家园,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节约型社会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