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1~7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农业产生后才开始进行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状态,由消极地适应自然转向积极地改造自然,从自然的奴隶发展为自然的主人。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此,该学者强调了()A.社会生产促进了农业发展 B.人类改造自然的必要性C.农业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D.农业发展推动国家产生〖答案〗C〖解析〗结合题干“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可知,这种观点认为农业产生后,才有人类社会,实际上人类社会在于农业出现,因此这种观点是强调农业对人类文明的积极影响,C项正确;根据材料“农业产生后才开始进行社会生产”可知,材料中该学者认为先有农业后有社会生产,材料只是交代农业和社会生产的先后没有交代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农业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没有强调人类改造自然的必要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主要信息是农业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农业发展推动国家产生,排除D项。故选C项。2.在世界各地的众多古城中,受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同城市之间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它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据此可知()A.世界各地同时进入文明时代 B.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同C古代城市文明发展呈现多元特征 D.古代城市之间处于完全隔绝状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不同城市之间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它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可知强调的是城市文明各不相同,也就是呈现出多元特征,C项正确;“同时进入文明时代”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经济发展水平相同”与材料强调的“各不相同”相矛盾,表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完全隔绝”用词不当,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3.在古埃及人的观念里,法老的权力来自神,法老的统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老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责任,拥有对埃及及其人民的所有统治权。据此可知,古代埃及()A.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法老深受民众欢迎C.等级秩序根深蒂固 D.法老维护公平正义〖答案〗A〖解析〗材料“法老的权力来自神,法老的统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了法老权力来源的合法化和神圣化;材料“法老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责任,拥有对埃及及其人民的所有统治权”体现的是法老管理国家的职责和权力,综合起来,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表述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法老的国家治理权,没有体现法老受民众欢迎,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法老的权力,没有古代埃及社会等级秩序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老是最高统治者,他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公平正义的说法不符史实,材料也没有体现出法老维护公平正义,排除D项。故选A项。4.古代世界的各大文明以不同的方式向外扩展,有武力扩张的方式,也有移民和殖民的方式。造成文明扩展方式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A.生产效率 B.政治制度 C.地理环境 D.经济形态〖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古代世界的各大文明以不同的方式向外扩展,有武力扩张的方式,也有移民和殖民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扩展方式可知文明扩展方式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形态的不同,D项正确;生产效率、政治制度以及地理环境都不是最主要因素,排除ABC项。故选D项。5.波斯帝国君主大流土一世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把帝国划分为20余个省,规定各省每年要向中央政府纳税,以及行省总督由国王任命并接受地方最高军事长官的监督。这一改革()A.实现了社会转型 B.推动了波斯社会封建化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借鉴了中国元朝行省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各省每年要向中央政府纳税”可知,此举会加强中央的财权;根据材料“行省总督由国王任命”可知,此举会在行政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根据材料“接受地方最高军事长官的监督”可知,此举会在军事上削弱行省的权力,综合起来材料中的改革削弱了行省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C项正确;材料中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不能体现社会转型,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波斯社会形态还是奴隶制社会,B项表述不符史实,排除B项;从时间上看,元朝建立在波斯帝国之后,与逻辑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希腊文明与西亚北非文明的冲突,推动的是两大文明的融合,而不是一个文明消灭另一个文明,一个文明吃掉另一个文明。”最能体现“两大文明的融合”成果的是()A.雅典城邦制 B.波斯帝国的行省制度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初期的雕刻艺术〖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最能体现“两大文明的融合”成果的是希腊初期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D项正确;雅典城邦制是希腊文明特有的,与西亚北非文明无关,排除A项;波斯帝国的行省制度与希腊文明无关,排除B项;腓尼基字母起源于西亚,与希腊文明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1303年10月,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命人绑架了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并公开处决了他。这个事件反映了()A.法国教权与王权斗争激烈 B.基督教会已失去影响C.法国封建专制王权的建立 D.法国市民阶层的崛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303年10月,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命人绑架了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并公开处决了他。”可知,法国国王处决了教皇,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教皇为代表的教权之间有矛盾,A项正确;B项表述不符史实,题干时间是1303年,显然此时是中世纪,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基督教影响广泛,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国的教权与王权斗争激烈,不能体现法国封建专制王权的建立,排除C项;材料涉及法国王权与教权之争,没有体现法国市民阶层的崛起,排除D项。故选A项。8.16世纪后期,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这一局面形成的有利条件是()A.阿拉伯帝国地处丝绸之路中段 B.奥斯曼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C.奥斯曼帝国实行重商轻税政策 D.东罗马帝国控制了欧亚的商路〖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16世纪后期,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辽阔的疆域为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B项正确;材料形容的是奥斯曼帝国,并不是阿拉伯帝国,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奥斯曼帝国地理位置优越,不能得出其国家政策,排除C项;16世纪后期,东罗马帝国已经灭亡,排除D项。故选B项。9.“在帝国阿斯基亚王朝时期,廷巴克图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享有‘尼日尔河畔的明珠’和‘撒哈拉以南的利物浦’等美誉。”材料中的“帝国”是()A.阿拉伯帝国 B.桑海帝国 C.巴比伦帝国 D.印加帝国〖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廷巴克图是桑海帝国重要的城市,享有“尼日尔河畔的明珠”和“撒哈拉以南的利物浦”等美誉,因此根据材料“廷巴克图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可知,材料中的帝国是桑海帝国,B项正确;阿拉伯帝国版图不包括撒哈拉以南地区,排除A项;巴比伦帝国版图与“撒哈拉以南”不吻合,排除C项;印加帝国属于美洲大陆,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图所示是古代一位玛雅尊者或祭司的雕像。该尊者或祭司在当时最有可能()A.从事农业或手工业 B.经常指导棉花生产C.发明“浮动园地” D.以玉米为主要食物〖答案〗D〖解析〗材料所示是一位玛雅尊者或祭司,根据所学可知玛雅文明以种植玉米为主,城市建筑精美,也有金字塔,发明了精美陶器,有文字和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制,D项正确;该雕像身份是尊者或者祭祀,从事农业和手工业或者经常指导棉花生产的可能性很小,排除A、B项;14世纪,在墨西哥地区兴起的阿兹特克人发明了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农业耕种方法,那就是从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小船木排上,淤泥富含有机质,用来进行农业耕种非常高产,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七熟,即“浮动园地”,排除C项。故选D项。11.在15~16世纪的西欧社会,无论是国王、教皇、僧俗贵族,还是庶民商贾或资产阶级,“个个着了财迷”。其中专制君主“对于权势和财富的追求”,新兴资产者扩大原始积累的愿望,更为强烈。……对物质利益的共同追求,为专制君主与私人航行相结合提供了社会前提。据此可以推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源在于()A.人文主义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C.争霸战争的需要 D.资产阶级的推动〖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新兴资产者扩大原始积累的愿望,更为强烈。……对物质利益的共同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人文主义对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但不是根源,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争霸战争无关,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是资产阶级的推动,排除D项。故选B项。12.塞尔维亚至今仍保存着航海家哥伦布反复阅读并批注过的《马可波罗行纪》。这可用于说明,哥伦布()A.始终相信“地圆说” B.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C.希望远航到达亚洲 D.争取葡萄牙王室对远航的支持〖答案〗C〖解析〗《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遍地黄金和香料的富庶的东方,认为东方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哥伦布反复阅读并批注《马可波罗行纪》,说明他受到《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十分向往远航到亚洲,C项正确;《马可波罗行纪》并没有地圆学说,且“始终”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传播基督教的信息,排除B项;哥伦布远航得到的是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排除D项。故选C项。13.1497年,纽芬兰岛被航海家约翰·卡伯特发现并命名;16世纪,荷兰航海家马伦支三次航行至北冰洋地区并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当时西北欧航海家在北大西洋高纬度的航海探险()A.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B.主要目的是寻找黄金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拓展了通往东方的航线〖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1497年,纽芬兰岛被航海家约翰·卡伯特发现并命名;16世纪,荷兰航海家马伦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大西洋高纬度的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项正确;引发欧洲价格革命的是新航路开辟,而北大西洋高纬度的航海探险,属于新航路开辟的一部分,排除A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排除B项;这些航海探险拓展了对地球的认知,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表所示为1650~1750年欧洲和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欧洲非洲世界总人口1650年18.3%18.3%5.45亿1750年19.2%13.1%7.28亿A.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B.农业现代化致使非洲人口减少C.物种的交流导致人口数量变化 D.欧美国家实施了积极移民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欧洲人口比重和世界人口在增加,非洲人口比重减少,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影响人口因素为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当奴隶,导致非洲人口不断减少;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口的增长,A项正确;农业现代化应该是欧洲人口增加的原因,与非洲人口减少无关,排除B项;物种交流有利于人口的增长,无法解释非洲人口减少,排除C项;这一时期美洲为殖民地,“欧美国家实施了积极移民政策”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5.美洲白银生产量在16世纪约为1.7万吨,到17世纪约为4.2万吨,美洲白银中有3.1万吨被运往欧洲。欧洲又将其中约40%运往亚洲…全球白银产量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欧洲民众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B.亚洲传统经济仍具有一定优势C.亚洲社会生产力超过了欧洲 D.西欧传统商品市场失去活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美洲白银中有3.1万吨被运往欧洲。欧洲又将其中约40%运往亚洲”结合时间信息可知,那时中国盛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欧洲的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而欧洲对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商品(主要是丝绸、茶叶等)需求量较大,在东西方贸易中,亚洲传统经济仍具有一定优势,B项正确;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会影响欧洲民众的消费水平,但不会是“显著提高”,表述不当,排除A项;当时亚洲以传统的自然经济为主,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所以亚洲社会生产力超过了欧洲表述不当,排除C项;西欧传统商品市场与亚洲相比,竞争力较弱,但不是“失去活力”,排除D项。故选B项。16.目前使用西班牙语的人口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4.84%,南美洲一共有9个国家把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这主要缘于()A.南美洲国家实施的文化开放政策 B.拉丁文化的独特性C.西班牙语较其他语言更具传播性 D.西班牙殖民扩张〖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南美洲一共有9个国家把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使得南美洲部分国家将西班牙语视为官方语言,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殖民扩张的影响,不能看出南美洲国家的文化政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殖民扩张对拉美文化的影响,独特性是相对于其他文化而言的,排除B项;殖民扩张带来的严重影响,不能说明西班牙语较其他语言更具传播性,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在世界史上往往被称为古典时代。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同时,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加且复杂化,灾害与苦难与日俱增,这迫使人类中的智者开始思考宇宙问题、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和人类本身的命运问题。差不多同时,在中国、印度和希腊都出现了许多哲学家、思想家,他们对上述问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摘编自[美]皮特·N.斯特思斯等著《全球文明史》材料二曾两次访问中国的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1883一1957)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苏格拉底以“善”为基本价值取向,认为“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他提出“德行就是知识,知识就是美德”,这里的“知识”和“德行”相当于儒学思想里的“知”和“行”。他希望人们务力学习知识,为德为善;主张善是人的本性,是整个世界的终极准则。——摘编自吴晨璐《从“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看中西方的差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典时代主要文明区出现伟大思想家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理性的面孔”在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中的体现。〖答案〗(1)原因:政治秩序的急剧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加且复杂化;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体现:苏格拉底把“善”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主张知识就是美德;孔子主张“仁”和“礼”、为政以德;都重视人的教化,重视道德的作用。〖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同时”,得出政治秩序的急剧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加且复杂化,灾害与苦难与日俱增,这迫使人类中的智者开始思考宇宙问题……”,得出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加且复杂化;从文化教育的发展分析,得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体现:依据材料“德行就是知识,知识就是美德”,得出苏格拉底把“善”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主张知识就是美德;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仁”和“礼”、为政以德;依据材料“他希望人们务力学习知识,为德为善;主张善是人的本性,是整个世界的终极准则”,得出都重视人的教化,重视道德的作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拜占庭皇帝通过发动征服战争,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9世纪初到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全盛。帝国将各省土地分给农民,作为他们服兵役的报酬。拜占庭经济建立在自由农民的村社基础上,工匠技能水平很高,手工艺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质量可与中国的工艺品媲美。这里汇集了很多来自欧亚各地的货物,有黑海地区的盐,印度的调味品、香料和宝石,埃及的莎草纸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欧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拉开了阿拉伯帝国一系列征服战争的序幕。这些征服把整个古代中东(小亚细亚除外)、印度河流域下游沙漠地区(到715年)、北非甚至西班牙(711~715年)都置于穆斯林的控制之下。在不断征服的过程中,他们把大量希腊思想传统输入自己的学术之中。阿拔斯王朝的一些哈里发甚至变成了学术赞助人,组织人员系统地翻译希腊、印度的科学和哲学著作。大量希腊知识和一些印度学术(如十进制计数法)就这样传入阿拉伯,促进了阿拉伯区域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拜占庭帝国经济的特点。(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共同点。〖答案〗(1)特点:以自由农民的村社为基础;土地分配与兵役制相结合;手工业技术水平高;对外贸易发达。(2)共同点:主要以军事方式扩张;强盛时领土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工商业繁荣;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拜占庭经济建立在自由农民的村社基础上”,得出以自由农民的村社为基础;依据材料“帝国将各省土地分给农民,作为他们服兵役的报酬”,得出土地分配与兵役制相结合;依据材料“工匠技能水平很高,手工艺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质量可与中国的工艺品媲美”,得出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依据材料“这里汇集了很多来自欧亚各地的货物”,得出对外贸易发达。(2)共同点:依据材料“拉开了阿拉伯帝国一系列征服战争的序幕”,“拜占庭皇帝通过发动征服战争”,得出主要以军事方式扩张;依据材料“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这些征服把整个古代中东(小亚细亚除外)、印度河流域下游沙漠地区(到715年)、北非甚至西班牙(711~715年)都置于穆斯林的控制之下”,得出强盛时领土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依据材料“工匠技能水平很高,手工艺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质量可与中国的工艺品媲美”,得出工商业繁荣;从对世界文化以及文明的影响分析,得出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646年元月,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并全力向全国推广。该诏书规定,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贵族世袭制,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在经济方面,废除贵族私有土地制度和部民制,实行公田公民制度。国家还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颜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日本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而且使日本完成了社会转型。——摘编自王海燕《日本古代史》材料二公元682年,新罗在中央设立国学,学制九年,主要招收15至30岁的贵族子弟,教授儒学经典,以培养统治阶级的骨干力量。为了推动儒学的发展,统治者还设立了读书三品科。国学的传授内容主要以《周易》《尚书》《礼记》《左氏春秋》为主。到了公元8世纪末9世纪初,新罗向唐朝派遣了大量留学生,使其直接到中国学习儒学,许多贵族的子弟甚至留在唐朝研究儒学,期限十年,学满回国。去唐朝学习的新罗人中,包含了新罗的各社会阶层,有官员、学生、僧侣、军人、商人、农民等,他们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务。——摘编自[韩]金珊湖《大朝鲜帝国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大化改新时期确立“先进的管理体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化改新“完成了社会转型”的含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罗在7~9世纪学习唐朝文化的主要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对当时日本和朝鲜的影响。〖答案〗(1)措施:废除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废除部民制,实行公田公民制。含义: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2)特点:国家主导设立国学,传播儒学;派遣不同阶层留学生;学习的期限较长;以学习儒学为主。(答出三点即可)(3)影响:促进了两国政治制度变革、文化发展;促进了日本和朝鲜的社会转型和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详析】措施:根据材料“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贵族世袭制”可知废除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根据材料“废除贵族私有土地制度和部民制,实行公田公民制度”可知废除部民制,实行公田公民制。含义:根据材料“为日本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而且使日本完成了社会转型”并结合所学可知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小问2详析】特点:根据材料“新罗在中央设立国学,学制九年,主要招收15至30岁的贵族子弟,教授儒学经典”可知国家主导设立国学,传播儒学;根据材料“去唐朝学习的新罗人中,包含了新罗的各社会阶层,有官员、学生、僧侣、军人、商人、农民等”可知派遣不同阶层的留学生;根据材料“到了公元8世纪末9世纪初,新罗向唐朝派遣了大量留学生,使其直接到中国学习儒学”可知学习的期限较长;以学习儒学为主。【小问3详析】影响:根据材料“为日本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而且使日本完成了社会转型”“他们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务”并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了两国政治制度变革、文化发展;促进了日本和朝鲜的社会转型和发展。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1500~1524年■路德被逐出教会(1521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四次航行(1492~504年)■科尔特斯征服特诺奇蒂特兰城(1521年)■葡萄牙人在东非建立贸易站(1505年)■葡萄牙人占领印度的果阿(1510年)■葡萄牙传教士抵达中国(1514年)1525~1549年■安特卫普建立第一个股票交易市场(1538年)■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长老会神权统治(1541年)■皮萨罗拘捕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1532年)■波托西银矿被发现(1545年)■葡萄牙传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抵达日本(1549年)1550~1574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1558年)■烟草传入欧洲(1559年);土豆传入欧洲(1565年)■葡萄牙人开始在巴西种植甘蔗(约1560年)■西班牙人占领菲律宾马尼拉(1571年)■葡萄牙人在安哥拉建立殖民地(1571年)1575~1599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格兰人打败(1588年)■法国的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1598年)■利玛窦抵达中国(1582年)■日本侵略朝鲜(1592年)——摘编自[美]霍华德·斯波德克《全球通史—从公元前500万年至今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主题,并予以阐述。(要求:紧扣题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示例主题: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阐述:新航路开辟为欧洲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拓展提供了便利。美洲和亚洲等地的商品传入欧洲变得更为便捷,这使得欧洲市场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为了满足商业发展的需要,欧洲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市场。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等商业强国开始崛起,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总之,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不仅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世界经济逐渐连为一个整体。〖解析〗从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分析,得出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阐述:从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换分析,得出新航路开辟为欧洲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拓展提供了便利。美洲和亚洲等地的商品传入欧洲变得更为便捷,这使得欧洲市场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依据材料“股票交易市场”,得出为了满足商业发展的需要,欧洲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市场。从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分析,得出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等商业强国开始崛起,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最后总结,得出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不仅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世界经济逐渐连为一个整体。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1~7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农业产生后才开始进行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状态,由消极地适应自然转向积极地改造自然,从自然的奴隶发展为自然的主人。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此,该学者强调了()A.社会生产促进了农业发展 B.人类改造自然的必要性C.农业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D.农业发展推动国家产生〖答案〗C〖解析〗结合题干“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可知,这种观点认为农业产生后,才有人类社会,实际上人类社会在于农业出现,因此这种观点是强调农业对人类文明的积极影响,C项正确;根据材料“农业产生后才开始进行社会生产”可知,材料中该学者认为先有农业后有社会生产,材料只是交代农业和社会生产的先后没有交代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农业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没有强调人类改造自然的必要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主要信息是农业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农业发展推动国家产生,排除D项。故选C项。2.在世界各地的众多古城中,受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同城市之间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它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据此可知()A.世界各地同时进入文明时代 B.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同C古代城市文明发展呈现多元特征 D.古代城市之间处于完全隔绝状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不同城市之间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它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可知强调的是城市文明各不相同,也就是呈现出多元特征,C项正确;“同时进入文明时代”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经济发展水平相同”与材料强调的“各不相同”相矛盾,表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完全隔绝”用词不当,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3.在古埃及人的观念里,法老的权力来自神,法老的统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老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责任,拥有对埃及及其人民的所有统治权。据此可知,古代埃及()A.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法老深受民众欢迎C.等级秩序根深蒂固 D.法老维护公平正义〖答案〗A〖解析〗材料“法老的权力来自神,法老的统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了法老权力来源的合法化和神圣化;材料“法老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责任,拥有对埃及及其人民的所有统治权”体现的是法老管理国家的职责和权力,综合起来,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的表述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法老的国家治理权,没有体现法老受民众欢迎,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法老的权力,没有古代埃及社会等级秩序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老是最高统治者,他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公平正义的说法不符史实,材料也没有体现出法老维护公平正义,排除D项。故选A项。4.古代世界的各大文明以不同的方式向外扩展,有武力扩张的方式,也有移民和殖民的方式。造成文明扩展方式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A.生产效率 B.政治制度 C.地理环境 D.经济形态〖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古代世界的各大文明以不同的方式向外扩展,有武力扩张的方式,也有移民和殖民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扩展方式可知文明扩展方式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形态的不同,D项正确;生产效率、政治制度以及地理环境都不是最主要因素,排除ABC项。故选D项。5.波斯帝国君主大流土一世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把帝国划分为20余个省,规定各省每年要向中央政府纳税,以及行省总督由国王任命并接受地方最高军事长官的监督。这一改革()A.实现了社会转型 B.推动了波斯社会封建化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借鉴了中国元朝行省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各省每年要向中央政府纳税”可知,此举会加强中央的财权;根据材料“行省总督由国王任命”可知,此举会在行政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根据材料“接受地方最高军事长官的监督”可知,此举会在军事上削弱行省的权力,综合起来材料中的改革削弱了行省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C项正确;材料中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不能体现社会转型,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波斯社会形态还是奴隶制社会,B项表述不符史实,排除B项;从时间上看,元朝建立在波斯帝国之后,与逻辑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希腊文明与西亚北非文明的冲突,推动的是两大文明的融合,而不是一个文明消灭另一个文明,一个文明吃掉另一个文明。”最能体现“两大文明的融合”成果的是()A.雅典城邦制 B.波斯帝国的行省制度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初期的雕刻艺术〖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最能体现“两大文明的融合”成果的是希腊初期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D项正确;雅典城邦制是希腊文明特有的,与西亚北非文明无关,排除A项;波斯帝国的行省制度与希腊文明无关,排除B项;腓尼基字母起源于西亚,与希腊文明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1303年10月,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命人绑架了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并公开处决了他。这个事件反映了()A.法国教权与王权斗争激烈 B.基督教会已失去影响C.法国封建专制王权的建立 D.法国市民阶层的崛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303年10月,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命人绑架了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并公开处决了他。”可知,法国国王处决了教皇,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教皇为代表的教权之间有矛盾,A项正确;B项表述不符史实,题干时间是1303年,显然此时是中世纪,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基督教影响广泛,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国的教权与王权斗争激烈,不能体现法国封建专制王权的建立,排除C项;材料涉及法国王权与教权之争,没有体现法国市民阶层的崛起,排除D项。故选A项。8.16世纪后期,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这一局面形成的有利条件是()A.阿拉伯帝国地处丝绸之路中段 B.奥斯曼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C.奥斯曼帝国实行重商轻税政策 D.东罗马帝国控制了欧亚的商路〖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16世纪后期,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辽阔的疆域为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B项正确;材料形容的是奥斯曼帝国,并不是阿拉伯帝国,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奥斯曼帝国地理位置优越,不能得出其国家政策,排除C项;16世纪后期,东罗马帝国已经灭亡,排除D项。故选B项。9.“在帝国阿斯基亚王朝时期,廷巴克图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享有‘尼日尔河畔的明珠’和‘撒哈拉以南的利物浦’等美誉。”材料中的“帝国”是()A.阿拉伯帝国 B.桑海帝国 C.巴比伦帝国 D.印加帝国〖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廷巴克图是桑海帝国重要的城市,享有“尼日尔河畔的明珠”和“撒哈拉以南的利物浦”等美誉,因此根据材料“廷巴克图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可知,材料中的帝国是桑海帝国,B项正确;阿拉伯帝国版图不包括撒哈拉以南地区,排除A项;巴比伦帝国版图与“撒哈拉以南”不吻合,排除C项;印加帝国属于美洲大陆,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图所示是古代一位玛雅尊者或祭司的雕像。该尊者或祭司在当时最有可能()A.从事农业或手工业 B.经常指导棉花生产C.发明“浮动园地” D.以玉米为主要食物〖答案〗D〖解析〗材料所示是一位玛雅尊者或祭司,根据所学可知玛雅文明以种植玉米为主,城市建筑精美,也有金字塔,发明了精美陶器,有文字和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制,D项正确;该雕像身份是尊者或者祭祀,从事农业和手工业或者经常指导棉花生产的可能性很小,排除A、B项;14世纪,在墨西哥地区兴起的阿兹特克人发明了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农业耕种方法,那就是从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小船木排上,淤泥富含有机质,用来进行农业耕种非常高产,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七熟,即“浮动园地”,排除C项。故选D项。11.在15~16世纪的西欧社会,无论是国王、教皇、僧俗贵族,还是庶民商贾或资产阶级,“个个着了财迷”。其中专制君主“对于权势和财富的追求”,新兴资产者扩大原始积累的愿望,更为强烈。……对物质利益的共同追求,为专制君主与私人航行相结合提供了社会前提。据此可以推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源在于()A.人文主义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C.争霸战争的需要 D.资产阶级的推动〖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新兴资产者扩大原始积累的愿望,更为强烈。……对物质利益的共同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人文主义对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但不是根源,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争霸战争无关,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是资产阶级的推动,排除D项。故选B项。12.塞尔维亚至今仍保存着航海家哥伦布反复阅读并批注过的《马可波罗行纪》。这可用于说明,哥伦布()A.始终相信“地圆说” B.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C.希望远航到达亚洲 D.争取葡萄牙王室对远航的支持〖答案〗C〖解析〗《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遍地黄金和香料的富庶的东方,认为东方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哥伦布反复阅读并批注《马可波罗行纪》,说明他受到《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十分向往远航到亚洲,C项正确;《马可波罗行纪》并没有地圆学说,且“始终”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传播基督教的信息,排除B项;哥伦布远航得到的是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排除D项。故选C项。13.1497年,纽芬兰岛被航海家约翰·卡伯特发现并命名;16世纪,荷兰航海家马伦支三次航行至北冰洋地区并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当时西北欧航海家在北大西洋高纬度的航海探险()A.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B.主要目的是寻找黄金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拓展了通往东方的航线〖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1497年,纽芬兰岛被航海家约翰·卡伯特发现并命名;16世纪,荷兰航海家马伦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大西洋高纬度的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项正确;引发欧洲价格革命的是新航路开辟,而北大西洋高纬度的航海探险,属于新航路开辟的一部分,排除A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排除B项;这些航海探险拓展了对地球的认知,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表所示为1650~1750年欧洲和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欧洲非洲世界总人口1650年18.3%18.3%5.45亿1750年19.2%13.1%7.28亿A.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B.农业现代化致使非洲人口减少C.物种的交流导致人口数量变化 D.欧美国家实施了积极移民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欧洲人口比重和世界人口在增加,非洲人口比重减少,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影响人口因素为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当奴隶,导致非洲人口不断减少;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口的增长,A项正确;农业现代化应该是欧洲人口增加的原因,与非洲人口减少无关,排除B项;物种交流有利于人口的增长,无法解释非洲人口减少,排除C项;这一时期美洲为殖民地,“欧美国家实施了积极移民政策”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5.美洲白银生产量在16世纪约为1.7万吨,到17世纪约为4.2万吨,美洲白银中有3.1万吨被运往欧洲。欧洲又将其中约40%运往亚洲…全球白银产量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欧洲民众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B.亚洲传统经济仍具有一定优势C.亚洲社会生产力超过了欧洲 D.西欧传统商品市场失去活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美洲白银中有3.1万吨被运往欧洲。欧洲又将其中约40%运往亚洲”结合时间信息可知,那时中国盛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欧洲的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而欧洲对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商品(主要是丝绸、茶叶等)需求量较大,在东西方贸易中,亚洲传统经济仍具有一定优势,B项正确;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会影响欧洲民众的消费水平,但不会是“显著提高”,表述不当,排除A项;当时亚洲以传统的自然经济为主,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所以亚洲社会生产力超过了欧洲表述不当,排除C项;西欧传统商品市场与亚洲相比,竞争力较弱,但不是“失去活力”,排除D项。故选B项。16.目前使用西班牙语的人口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4.84%,南美洲一共有9个国家把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这主要缘于()A.南美洲国家实施的文化开放政策 B.拉丁文化的独特性C.西班牙语较其他语言更具传播性 D.西班牙殖民扩张〖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南美洲一共有9个国家把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使得南美洲部分国家将西班牙语视为官方语言,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殖民扩张的影响,不能看出南美洲国家的文化政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殖民扩张对拉美文化的影响,独特性是相对于其他文化而言的,排除B项;殖民扩张带来的严重影响,不能说明西班牙语较其他语言更具传播性,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在世界史上往往被称为古典时代。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同时,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加且复杂化,灾害与苦难与日俱增,这迫使人类中的智者开始思考宇宙问题、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和人类本身的命运问题。差不多同时,在中国、印度和希腊都出现了许多哲学家、思想家,他们对上述问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摘编自[美]皮特·N.斯特思斯等著《全球文明史》材料二曾两次访问中国的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1883一1957)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苏格拉底以“善”为基本价值取向,认为“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他提出“德行就是知识,知识就是美德”,这里的“知识”和“德行”相当于儒学思想里的“知”和“行”。他希望人们务力学习知识,为德为善;主张善是人的本性,是整个世界的终极准则。——摘编自吴晨璐《从“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看中西方的差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典时代主要文明区出现伟大思想家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理性的面孔”在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中的体现。〖答案〗(1)原因:政治秩序的急剧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加且复杂化;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体现:苏格拉底把“善”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主张知识就是美德;孔子主张“仁”和“礼”、为政以德;都重视人的教化,重视道德的作用。〖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同时”,得出政治秩序的急剧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加且复杂化,灾害与苦难与日俱增,这迫使人类中的智者开始思考宇宙问题……”,得出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加且复杂化;从文化教育的发展分析,得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体现:依据材料“德行就是知识,知识就是美德”,得出苏格拉底把“善”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主张知识就是美德;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仁”和“礼”、为政以德;依据材料“他希望人们务力学习知识,为德为善;主张善是人的本性,是整个世界的终极准则”,得出都重视人的教化,重视道德的作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拜占庭皇帝通过发动征服战争,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9世纪初到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全盛。帝国将各省土地分给农民,作为他们服兵役的报酬。拜占庭经济建立在自由农民的村社基础上,工匠技能水平很高,手工艺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质量可与中国的工艺品媲美。这里汇集了很多来自欧亚各地的货物,有黑海地区的盐,印度的调味品、香料和宝石,埃及的莎草纸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欧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拉开了阿拉伯帝国一系列征服战争的序幕。这些征服把整个古代中东(小亚细亚除外)、印度河流域下游沙漠地区(到715年)、北非甚至西班牙(711~715年)都置于穆斯林的控制之下。在不断征服的过程中,他们把大量希腊思想传统输入自己的学术之中。阿拔斯王朝的一些哈里发甚至变成了学术赞助人,组织人员系统地翻译希腊、印度的科学和哲学著作。大量希腊知识和一些印度学术(如十进制计数法)就这样传入阿拉伯,促进了阿拉伯区域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拜占庭帝国经济的特点。(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共同点。〖答案〗(1)特点:以自由农民的村社为基础;土地分配与兵役制相结合;手工业技术水平高;对外贸易发达。(2)共同点:主要以军事方式扩张;强盛时领土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工商业繁荣;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拜占庭经济建立在自由农民的村社基础上”,得出以自由农民的村社为基础;依据材料“帝国将各省土地分给农民,作为他们服兵役的报酬”,得出土地分配与兵役制相结合;依据材料“工匠技能水平很高,手工艺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质量可与中国的工艺品媲美”,得出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依据材料“这里汇集了很多来自欧亚各地的货物”,得出对外贸易发达。(2)共同点:依据材料“拉开了阿拉伯帝国一系列征服战争的序幕”,“拜占庭皇帝通过发动征服战争”,得出主要以军事方式扩张;依据材料“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这些征服把整个古代中东(小亚细亚除外)、印度河流域下游沙漠地区(到715年)、北非甚至西班牙(711~715年)都置于穆斯林的控制之下”,得出强盛时领土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依据材料“工匠技能水平很高,手工艺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质量可与中国的工艺品媲美”,得出工商业繁荣;从对世界文化以及文明的影响分析,得出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646年元月,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并全力向全国推广。该诏书规定,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贵族世袭制,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在经济方面,废除贵族私有土地制度和部民制,实行公田公民制度。国家还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颜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日本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而且使日本完成了社会转型。——摘编自王海燕《日本古代史》材料二公元682年,新罗在中央设立国学,学制九年,主要招收15至30岁的贵族子弟,教授儒学经典,以培养统治阶级的骨干力量。为了推动儒学的发展,统治者还设立了读书三品科。国学的传授内容主要以《周易》《尚书》《礼记》《左氏春秋》为主。到了公元8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