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单元古代世界文明第26讲中古时期的欧洲提能训练_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单元古代世界文明第26讲中古时期的欧洲提能训练_第2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单元古代世界文明第26讲中古时期的欧洲提能训练_第3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单元古代世界文明第26讲中古时期的欧洲提能训练_第4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单元古代世界文明第26讲中古时期的欧洲提能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单元古代世界文明第26讲中古时期的欧洲一、选择题1.(2024·保定)马克斯·韦伯在《城市》一文中,提到中世纪西欧城市这种“城市共同体”,大多具备如下几个特征(见下表)。这反映了中世纪的西欧(C)A.城市以军事和政治功能为主B.城市在封建国家占主体地位C.城市管理方式的自治化特色D.城市中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解析]通过阅读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兼具工商业、防御、司法、社会组织等多种功能,反映了当时西欧城市管理方式的自治化特色,C项正确;通过材料得不出城市的功能以军事和政治为主的结论,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中世纪城市并不是封建国家的主体,排除B项;材料与资产阶级代议制无关,排除D项。2.(2024·台州)中世纪欧洲的制度,其实就是把放大的个人(希腊)放小一点,把放大的国家(罗马)也放小一点,但把部落的习惯、家族血缘的习俗放大了,从而变成了一种制度。这一制度是(A)A.欧洲自然经济的产物B.封建王权加强的体现C.民族国家发展的结果D.西欧生产关系的变化[解析]根据材料“把放大的个人(希腊)放小一点,把放大的国家(罗马)也放小一点,但把部落的习惯、家族血缘的习俗放大了,从而变成了一种制度”可知,欧洲中世纪制度是以家族和血缘为纽带的领主附庸制度,是欧洲自然经济的产物,A项正确;材料表明中世纪欧洲的制度是欧洲自然经济的产物,未涉及封建王权加强,排除B项;民族国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指欧洲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材料表明中世纪欧洲的制度是欧洲自然经济的产物,未体现西欧生产关系的变化,排除D项。3.(2023·辽宁·12)中古时期,西欧司法审判中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1世纪初,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选出仲裁人,并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出(D)A.城市崛起促进王权加强B.自由主义打破封建束缚C.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D.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司法审判中由原来的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转变为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且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了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王权加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自由主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教会,无法体现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排除C项。4.(2024·南昌)中世纪中后期,欧洲封建主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为扩大货币收入,他们把劳役地租转换为货币地租,同时加强对自营地的经营管理,出售产品以获得货币收入。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欧洲(A)A.农业经济转型趋势明显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C.封建庄园制已濒临崩溃D.价格革命正迅速开展[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中后期欧洲封建主实行货币地租和出售产品的做法都与市场发生了联系,这反映了当时欧洲农业经济转型的趋势,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排除B项;货币地租会加速封建庄园制的瓦解,但“濒临崩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5.(2024·大连)路易七世(1137—1180年在位)先后颁发自治特许证达25个。他的儿子腓力二世(1180—1223年在位)先后对41个旧城和43个新城颁发特许证,追认它们的特权,准许它们成立自治的公社。国王此举意在(B)A.发展城市经济以扩大税源B.赢得城市支持以加强王权C.与教皇争夺城市的控制权D.打击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解析]中古时期欧洲国王,主要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威胁:一个是地方割据势力,另一个是教皇。为强化王权,国王就需要取得城市的支持,故给予城市自治特许证以获取城市支持,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发展城市经济以扩大税源,排除A项;与教皇争夺城市的控制权和打击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是国王争取城市支持的一部分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说法不够全面,不符合“意在”这一设问限制,排除C、D两项。6.(2024·呼和浩特)下图反映出当时(B)A.古代印度文明的种姓制度B.西欧封建社会结构的等级化特征C.市民崛起和城市自治运动D.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三种人代表不同的等级,说明西欧封建社会结构的等级化特征,B项正确;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排除A项;13世纪,市民为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反对封建特权而进行的斗争,掀起城市自治运动,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而是强调西欧封建社会结构的等级化特征,排除D项。7.(2023·银川)13世纪,欧洲一些城市陆续兴办大学。师生一起选举校长,校长负责学校管理;学生组织自定规章,聘用教授并监督其工作,决定教学时间等事项;教师组织负责招收学生、制定教学工作范围、举行考试和授予学位等工作。由此可见,当时的欧洲(B)A.城市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B.市民阶层珍视其自治权利C.民主与自由成为社会共识D.教会已丧失对教育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3世纪,欧洲城市大学实行师生共治,体现了市民阶层对其自治权利的珍视,B项正确;材料未直接涉及城市与封建领主的关系,排除A项;中世纪欧洲实行封君封臣制度,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民主自由观念难以成为社会共识,排除C项;中世纪欧洲实行封君封臣制度,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垄断教育,排除D项。8.(2024·深圳)1535年,英王亨利八世成立了检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皇家委员会。委员会迫使两所大学交出从前从教皇那里获得的特许状以及所有的“教皇契据”、大学地产和其他财产清单。这一做法(B)A.使新教成为英国国教 B.加快大学世俗化进程C.促进城市教育的兴起 D.使大学成为科研中心[解析]根据材料“委员会迫使两所大学交出从前从教皇那里获得的特许状以及所有……”可知,英王通过设置皇家委员会,加强对大学的干预和监督,打击了宗教对大学的影响,强化了世俗王权,加快了大学世俗化进程,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大学的干预,无法得出英国国教的信息,也无法得出城市教育的相关信息,排除A、C两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大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9.(2024·汕头)中古欧洲城市文学作品《列那狐的故事》,以动物形象隐喻社会各个阶层。狼代表残暴和愚蠢的贵族、狮子代表正义和权威的国王、骆驼代表邪恶和虚伪的僧侣、各种小型动物代表软弱可欺的下层民众,而主角列那狐则代表机智又狡黠的富有商人。这种文学题材反映出(A)A.市民的政治和生活意愿B.城市成为权力争夺的焦点C.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复兴D.城市自治冲击了封建统治[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市民的政治和生活意愿,非城市成为权力争夺的焦点,排除B项;欧洲人文精神复兴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城市自治对封建统治的影响,排除D项。10.(2023·杭州)阅读下表“法兰克王国大事记摘编”,这表明当时(A)时间概况511年国王克洛维召开奥尔良宗教会议,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宗教法则6世纪中叶法律规定主教可以修改法官判决和处分渎职法官7世纪初主教开始参加法兰克王国的立法,并规定最高神职人员犯罪只能由教会处理A.基督教会的影响力增强B.王权依附于教权C.罗马法的适用范围扩大D.封君封臣制完善[解析]根据材料“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宗教法则”“主教可以修改法官判决和处分渎职法官”“主教开始参加法兰克王国的立法”可以看出,6世纪至7世纪初,法拉克王国制定宗教法则,规定主教的权力以及主教对王国立法的影响,说明基督教会的影响力逐渐增强,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教会影响力增强,无法得出王权与教权的依附关系,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罗马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教会影响力,并未提及封君封臣制度的状况,排除D项。11.(2024·武汉)1231年,罗马教皇授予巴黎大学罢教、罢课权和迁校权,学校在与教会或城市当局发生冲突时,在教学和学术工作中受到干扰时,都可行使这一权利。这表明巴黎大学(B)A.受教皇的直接控制 B.取得一些独立自治权C.反对王权干预教育 D.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巴黎大学在反对教会和王权的斗争中,通过罢教、罢课和迁校等方式,取得了一些独立自治权利,B项正确;材料体现教皇授予巴黎大学部分权利,并未体现巴黎大学受教皇直接控制,排除A项;题干更多的是反映大学反对教会或城市当局对教育的干预,而不是反对王权干预,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巴黎大学的做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12.(2024·恩施)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精神”起源于欧洲16世纪争取和维护自治、统一和认同的意识形态运动,这种精神因其强烈的民族感情而激发出爱国经济热情,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活力,以致它们的经济竞争力能不断地提升而形成崛起之势。这表明(A)A.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的崛起B.城市自治推动民主政治发展C.专制王权强化增强民族认同D.思想解放促进资本主义萌芽[解析]根据“这种精神因其强烈的民族感情而激发出爱国经济热情,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活力,以致它们的经济竞争力能不断地提升而形成崛起之势”可知,材料反映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的崛起,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城市自治推动民主政治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专制王权强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思想解放促进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项。13.(2024·沈阳)如表为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约500—565)的代表作。普罗科匹厄斯被誉为是继古希腊修昔底德、波里比阿之后“垂训史观”的代表人物,这是因为他的著作(D)代表作内容《战争史》记述了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对汪达尔和东哥特王国的征服战争《建筑》记述了查士丁尼在全国大兴土木的情况,其中不乏对皇帝的溢美之词《秘史》记述了查士丁尼夫妇的专制统治,揭露了宫廷的黑暗和帝王将相的隐私A.符合统治者加强专制的要求B.勇于揭露拜占庭的黑暗统治C.继承了古希腊人文主义史观D.重视历史的训育和启迪作用[解析]根据材料“普罗科匹厄斯被誉为是继古希腊修昔底德、波里比阿之后‘垂训史观’的代表人物”可知,垂训史观重视历史的训育和启迪作用,普罗科匹厄斯的著作从正反两方面记录了查士丁尼的统治,给后人借鉴,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普罗科匹厄斯的著作从正反两方面记录了查士丁尼的统治,而非符合统治者加强专制的要求,排除A项;垂训史观不仅要求从反面记录历史,给后人以教训,还要求从正面记录历史,给后人以经验,排除B项;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思想内核,排除C项。14.(2024·哈尔滨)下图为拜占庭帝国画作《查士丁尼及其随从》,画作上查士丁尼不仅居中而且显得最为高大。他的左边是大主教马克西米尔和三位助祭师,右边是两个贵族近臣和五个年轻侍卫。这说明,当时拜占庭帝国(B)A.军队决定帝国一切事务B.王权位于国家权力中心C.美术创作以宫廷生活为主D.教会权势凌驾于王权之上[解析]根据“画作上查士丁尼不仅居中而且显得最为高大。他的左边是大主教马克西米尔和三位助祭师,右边是两个贵族近臣和五个年轻侍卫”可得出,当时的皇帝处于画面的中心,正是其权力与地位的反映,说明王权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项正确,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军队的作用,排除A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以宫廷为主,排除C项。15.(2024·河南统考一模)在拜占庭帝国,古希腊文化的语言、哲学等领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语言和教育,塑造着拜占庭人的思维方式,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特定的核心作用。这说明(B)A.基督教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多元文化可以互利共存C.社会生活呈现世俗化特征D.亚历山大远征影响深远[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古希腊文化的语言、哲学等领域渗透到拜占庭帝国的方方面面,并塑造着拜占庭人的思维方式,说明拜占庭的文化受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多元文化可以互利共存,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基督教的正统地位,只是希腊文化对于拜占庭的影响,排除A项;世俗化注重的是宗教层面上的改变,题干中没有涉及相关内容,排除C项;题干着重说明古希腊文化对于拜占庭的影响,与亚历山大远征的时间较远,不涉及影响深远,排除D项。16.(2023·新课标卷)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D)A.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B.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C.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解析]根据本题材料信息“13世纪”“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东罗马帝国领土日益缩小,由于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导致材料中拜占庭人认为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D项正确;“广泛传播”的说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奥斯曼帝国创建时间始于1299年,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到16世纪后期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13世纪时奥斯曼帝国处于初建阶段,排除B项;14世纪前后,欧洲地中海区域的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7.(2024·广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由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是有关国家的特许状。●[法]康拉德二世授予弗赖堡城市特许状:公爵保护全体居民,市民立即成为自由人,可免除各种封建义务。●[英]亨利一世授予维尔纳伊城市特许状:每一位市民取得城市土地,无论他在其上盖多少房子,他都只需每年交纳12丹尼尔,享有在城市中出售的权利。●[英]亨利一世授予伦敦城市特许状:伦敦市民可以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英]亨利二世在特许状中规定:如果我召集我的市民们为了我的任何军事事务出征,那么此次出征费用由市民们自己承担……如果他们获得了任何战利品,他们必须与我均分。●[英]亨利三世授予克劳彻斯特城市特许状:除非是涉及市外地产持有权,否则一切诉讼都在该市内进行,任何郡官都不得对该城的诉讼进行干涉。——据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中世纪的西欧流传着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谚语作出历史解释。(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随着西欧社会生产的恢复,工商业走向繁荣,城市特许状的出现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产物。城市工商业者通过和平或暴力等方式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从上述特许状可以看出,市民人身自由和安全得到一定保障;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政治和司法独立的权利;免除了一定的义务。因此特许状的颁布营造了相对自由的环境,有利于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