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内科病症护理课件_第1页
第十二章 内科病症护理课件_第2页
第十二章 内科病症护理课件_第3页
第十二章 内科病症护理课件_第4页
第十二章 内科病症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第一节

外感及肺系病证

因感受外邪所引起的一系列病证。肺系病证临床常见有咳嗽、喘证、哮证、肺痨等。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一、感

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常见外感疾病。以春、冬多见。若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本病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所致.临床以风寒、风热两者为多见。发病的关键在于人体正气的强弱,若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则易为外邪所袭而发病。现代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均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辨证施护](一)风寒感冒

1.主症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液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2.调护原则

辛温解表。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避风保暖。轻者多休息,重者则卧床休息。时行感冒应注意呼吸道隔离。可用食醋等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食醋5~10ml,加水1~2倍稀释,加热熏蒸。

(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及辛辣。可用生姜10g、葱白三根、红糖适量,煎汤热服,以助发散风寒。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3)药物方法:可选用通宣理肺丸。中药要轻煎热服,服药后可稍加衣被,使患者微微汗出。(4)针灸方法:针刺风池、风门、列缺、合谷,用泻法;取大椎、身柱、大杼、风门、肺俞拔火罐。(5)推拿方法:头痛者,可按摩印堂、太阳、头维、鱼腰、百会等穴及前额部;肢体疼痛者,可按摩局部。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二、中

由于酷暑高温所引起的病证.临床以头晕、汗出、泛恶,甚则高热、神昏、抽搐为主要特征。本病多由于在盛夏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工作,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病。中暑有轻重之分,轻者称伤暑,仅有头晕、恶心、口渴、汗出、乏力等症;重者称中暑,可见高热、神昏、抽搐等危候。本病现代医学亦称为中暑。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辨证施护]

(一)伤暑1.主症

发热,汗出,烦渴、胸闷,乏力,脉洪大。2.调护原则

清热生津。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将患者迅速移至荫凉通风处,以利于散热,高热者应使用物理方法降温。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2)饮食护理:凉淡盐水、绿豆汤或西瓜汁频饮。(3)药物方法:选用藿香正气水;或金银花60g、绿豆100S,水煎服;或用鲜荷花或鲜荷叶适量,水煎服。

(4)针灸方法:针刺大椎、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用泻法。(5)推拿方法:在脊背两侧、颈部、胸肋间隙、肩、臂、肘窝、胭窝处刮痧。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二)中暑1.主症

高热,恶心呕吐,头晕,脉洪数,甚则晕厥,抽搐,或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弱无力。2.调护原则

清心开窍,养阴熄风。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将患者迅速移至荫凉通风处,高热者应使用物理方法降温。(2)饮食护理:若患者神清,应频饮凉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3)情志护理: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情绪。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4)药物方法:高热、晕厥者,选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或紫雪丹。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解毒,至宝丹长于芳香辟秽,紫雪丹兼能熄风。(5)针灸方法:高热著,可针刺大椎、曲池、合谷、少商穴,用泻法;神昏者,加刺人中、内关、十宣穴;抽搐者,加承山穴;肢冷脉微者,灸百会、神阙、关元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三、咳

指肺气上逆做声、咯吐痰液而言。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因多为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现代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均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辨证施护]

(一)风寒袭肺1.主症

咳嗽声重,痰白稀薄,常伴鼻塞流涕,恶塞发热,头身疼痛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2.调护原则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室内保持空气清新、温暖,避免刺激性气体,戒烟。(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少食油腻、辛辣等助湿生痰及刺激咳嗽的食品,戒酒,忌用生冷瓜果。可用葱白三根、生姜三片、炒杏仁10g,水煎服。(3)药物方法:可选用通宣理肺丸。(4)针灸方法:针刺肺俞、中府、尺泽、合谷穴,用泻法。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二)风热犯肺1.主症

咳嗽气粗,痰黄而稠,咳痰不爽,

口渴咽干,常伴发热恶风,头痛汗出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

2.调护原则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饮食护理:可食用梨、枇杷等新鲜水果,或枇杷叶粥。以鲜枇杷叶15g,水煎煮去渣后入粳米适量,煮粥服食。(3)药物方法:选用急支糖浆、川贝枇杷露等;或以川贝母10g、梨1个,煮水顿服。(4)针灸方法:针刺肺俞、尺泽、大椎、曲池穴,用泻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三)痰湿蕴肺1.主症

咳嗽反复发作,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咯出,胸脘满闷,时有呕恶,纳呆,体倦,舌苔白腻,脉濡滑。2.调护原则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室内空气清新,湿度应赂低;患者宜侧卧,定时更换体位,以利于痰液排出;若痰多而无力咯吐者,可拍其背部,以助排痰。(2)饮食护理:可用苏子粥:以苏子15g,水煎去渣后入粳米适量,煮粥服食。或用薏米30g,加粳米适量,煮粥服食。(3)药物方法:可选用蛇胆陈皮末。(4)针灸方法:针刺肺俞、太渊、脾俞、丰隆、太白,用平补平泻法。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四)痰热壅肺1.主症

咳嗽气促,痰黄粘稠,咯吐不爽,或胸胁胀满,身热面赤,

口干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2.调护原则

清热化痰肃肺。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宜偏低。(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戒烟酒;可用川贝10g、鸭梨一只去皮核,煮熟,食梨饮汤。(3)药物方法:可选用橘红丸或蛇胆川贝液。(4)针灸方法:针刺肺俞、尺泽、大椎、曲池穴,用泻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五)肺阴亏虚

1.主症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痰中带血,喉痒声哑,

口燥咽干,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2.调护原则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宜偏低,湿度可稍偏高。(2)饮食护理:可食用桑葚、黑芝麻、梨、甲鱼等;可用山药粥:以山药30g、粳米适量,煮粥食用;或百合粥:以百合30g、粳米适量,煮粥食用;或粳米阿胶粥:以阿胶10g烊化后,加入粳米粥一碗,食用。(3)情志护理:痰中带血或咯血时,应安定患者情绪,避免紧张。(4)药物方法:选用养阴清肺丸或蜜炼川贝枇杷膏。(5)针灸方法:针刺肺俞、膏盲、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穴,用补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第二节

脾胃病证

脾胃共处中焦,互为表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脾胃病症,主要是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发生障碍。临床上常的有呕吐、呃逆、泄泻、便秘、胃脘痛、腹痛等。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一、呕

吐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病证。古人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常呕吐并称。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主降,以下行为顺。若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引起胃气上逆,均可发生呕吐。现代医学中的胃炎、胃癌、幽门痉挛和梗阻,肝、胆、胰腺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出现的呕吐,均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辨证施护]

(一)外邪犯胃1.主症

突然呕吐,恶寒发热,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缓。

2.调护原则

疏邪解表,芳香化浊。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室内宜温暖,避免受风寒;中药应少量多次分服。(2)饮食护理:生姜汁一汤匙,蜂蜜一盅,调匀后温服。(3)药物方法:选用藿香正气水;或以生姜10g、半夏10g,水煎服。感受秽浊之气者,可服用玉枢丹。(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外关、合谷穴,用泻法。(5)推拿方法:用掌心在病人胃脘部自上而下按摩或轻拍背部。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二)饮食停滞1.主症

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症状减轻,大便臭秽或溏薄,舌苔厚腻,脉滑。2.调护原则

消食化滞,和胃降逆。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呕吐时不宜止吐,应鼓励患者尽量将胃中积滞吐出;吐后不宜立即进食,待胃中舒适后,可先予少量流质,再酌情给服温热的半流质或软饭。(2)饮食护理:可选用山楂粥:以山楂30g、粳米100g,先煎山楂取汁,后入粳米煮粥服食。(3)药物方法:选用保和丸;或以陈皮10g、山楂30g,水煎服。

(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下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内庭穴,用泻法。(5)推拿方法:补脾经、揉板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三)痰饮内阻1.主症

呕吐痰涎,脘闷纳呆,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2.调护原则

温化痰饮,和胃降逆。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因痰饮为阴邪,得温则化,温暖的环境有利于痰病的治疗,故室内宜温暖,光照应充足。(2)饮食护理:饮食以细软温热素食为宜,忌生冷肥甘、生痰之品。可煎服生姜汤。(3)药物方法:陈皮10g、半夏108\茯苓10g、生姜三片,水煎服。(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脾俞、丰隆穴,用泻法。(5)推拿方法:同外邪犯胃。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四)肝气犯胃1.主症

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舌边红,苔薄腻,脉弦。2.调护原则

舒肝和胃,降逆止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保持环境清洁、宁静,室温不宜过高;便秘者,可给轻泻剂,以通调腑气,降浊止呕。(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疏利,忌油腻、辛辣、酒类等动火品;可食金橘、柑橘以行气和胃;或以白萝卜榨汁,每次一小杯,1日3次。(3)情志护理:患者多急躁易怒,应了解其病因,予以疏导。(4)药物方法:选用胃苏冲剂。(5)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阴陵泉、太冲穴,用泻法。(6)推拿方法:同外邪犯胃。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五)脾胃虚寒1.主症

饮食稍不慎即呕吐,时作时止,面色咣白,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喜暖畏寒,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2.调护原则

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室内应保持温暖,阳光应充足,以利于阳虚患者的恢复。(2)饮食护理:饮食宜细软易消化,忌食生冷油腻之晶;可用参苓山药粥:以人参3g、茯苓12g、山药15g、生姜6g,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100g,煮粥服食;或服生姜红糖水、口含生姜片等。(3)药物方法:选用附子理中丸或香砂养胃丸。(4)针灸方法:针或灸中脘、胃俞、脾俞、章门、内关、足三里穴,用补法。(5)推拿方法:以掌在患者胃脘部自上而下按摩或轻拍背部,以拇指按压足三里穴。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六)胃阴不足1.主症

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燥咽干,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2.调护原则

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室内宜凉爽,光线宜柔和,湿度可稍偏高。大便秘结者,可多食蔬菜、水果,或服润肠通便药。

(2)饮食护理:饮食宜细软多汁,如牛奶、豆浆、豆腐、鸡蛋、白菜、番茄、西瓜、藕、梨、甘蔗、菠萝、苹果等;若患者口燥咽干,可选梨汁、藕汁、荸荠汁、酸梅汤、鲜芦根水等;忌辛辣之品,戒酒,以免助热伤阴;可服银耳百合粥:以银耳10g、百合20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3)药物方法:麦冬15g、石斛12g、半夏6g,水煎服。(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胃俞、足三里、合谷穴,用补法。

(5)推拿方法:同脾胃虚寒。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二、呃

逆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病证。胃气上逆动膈所致。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虚可使寒气蕴蓄、燥热内盛、气郁痰阻、气血亏虚,从而导致胃失和降,肺膈之气不利而发病。现代医学称本病为膈肌痉挛,除膈肌本身疾病外,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疾病使膈神经受到刺激时,均可引起呃逆,皆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辨证施护]

。(一)胃中寒冷1.主症

呃声沉缓有力,膈间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加重,食欲减少,

口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2。调护原则

温中祛寒止呃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温暖,慎避风寒,忌用寒冷药物。(2)饮食护理:饮食宜温热,忌生冷之品。可饮生姜汤。(3)药物方法:丁香9g、柿蒂12g、半夏9g、生姜12g,水煎服。(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膻中、膈俞、内关、足三里穴,用泻法。(5)推拿方法:按摩缺盆、膻中、中脘、膈俞、胃俞。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二)胃火上逆1.主症

呃声洪亮,冲逆而出,

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滑数。

’2.调护原则

清降泄热止呃。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室温宜偏低,忌用温热药物。(2)饮食护理:忌食辛辣油炸之品,可以甘蔗汁、鲜竹沥各一小盅,调和服用,每日2次。(3)药物方法:柿蒂12g、丁香6g、黄连6g、竹茹9g,水煎服。(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膈俞、内关、足三里穴,用泻法。(5)推拿方法:同胃中寒冷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三)气机郁滞1.主症

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伴有胸闷纳减,脘胁胀闷,肠

鸣矢气,舌苔薄白,脉弦。2.调护原则

舒肝解郁,和胃降逆。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环境宜安静,生活起居有规律。(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油腻辛辣之品。(3)情志护理:解除患者心理负担,避免情志刺激,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4)药物方法:柴胡12g、

丁香10g、柿蒂12g、生姜6g,水煎服。(5)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内关、膈俞、肝俞、足三里穴,用泻法。(6)推拿方法:按摩缺盆、膻中、中脘、膈俞、肝俞、章门穴。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三、胃

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宜降,以和为顺。寒客胃中、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或脾胃虚弱,均可引起胃受纳、腐熟之功能失常,使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以及胃癌等疾病出现的胃脘痛,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辨证施护](一)寒邪客胃1.主症

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剧,

口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2.调护原则

散寒止痛。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室温宜温暖,可以热水袋热敷上腹部。(2)饮食护理:饮食宜细软、温热;可热服生姜红糖汤,或温黄酒一杯,顿服。(3)药物方法:高良姜10g、香附12g,水煎服。(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内关、胃俞、足三里穴,用泻法。(5)推拿方法:按摩中脘、气海、梁门、天枢、足三里、胃俞穴。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二)饮食停滞1,主症

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2.调护原则

消食导滞。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生活起居有规律,保持大便通畅。可试用探吐法,使患者将积食吐出,胃痛有可能缓解。(2)饮食护理:适当控制饮食,待疼痛缓解后,先予素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渐增加食量;可用炒莱菔子10g,入粳米适量煮粥服食;亦可食用理气消食之品如萝卜、山楂等。(3)药物方法:选用山楂丸或保和丸。(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内庭、公孙穴,用泻法。(5)推拿方法:按摩中脘、气海、梁门、天枢、足三里、胃俞穴,顺时针方向摩腹。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三)肝气犯胃1.主症

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态因素而发作,舌苔薄白,脉弦。2.调护原则

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室内宜偏暖,环境宜清静。

(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不宜食用土豆、红薯之类易致肠道胀气的食品;可食用萝卜、柑橘等行气开胃之品;亦可用橙皮10g、生姜6g,水煎服,每日1~2次。(3)情志护理:消除患者郁怒烦恼,保持心情舒畅。(4)药物方法:可选用胃苏冲剂。

(5)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期门、太冲穴,用泻法。(6)推拿方法:按摩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胃俞、期门、章门穴。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四)瘀血停滞1.主症

胃脘疼痛,且多为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或见吐血、便黑,舌质紫黯,脉涩。2.调护原则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环境安静,注意保暖。

(2)饮食护理:饮食宜细软,忌用粗糙、硬固之品;鲜藕汁一小杯煮沸,加入生鸡蛋个,三七粉红克,每日两次.(3)药物方法:可选用元胡止痛片或胃复春;吐血、便黑者可选用三七片或血竭胶囊。(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梁丘穴,用泻法。

(5)推拿方法:按摩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肝俞、脾俞、胃俞穴。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五)脾胃虚寒1.主症

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神疲纳差,手足不温、大便溏泊、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2.调护原则

健脾和胃,温中止痛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本证患者遇寒则发,故应特别注意保暖,室温宜偏高、向阳。可用热水袋热敷上腹部。(2)饮食护理:饮食宜温热,可食用牛奶、鸡蛋、鸡、羊肉、大枣等;可用吴茱萸粥:吴茱萸3g研末,粳米100g煮粥,等米熟放吴茱萸末,并加入生姜少许服食。(3)药物方法:选用附子理中丸或香砂养胃丸;或以干姜10g、砂仁10g,水煎服。

(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穴,用补法。可配用灸法。(5)推拿方法:按摩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命门穴。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六)胃阴亏虚1、主症

胃痛隐隐,

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2、护理原则养阴益胃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护理方法(1)生活护理:室内宜偏凉润、向阴、清净;不宜作热敷或药熨等温热疗法。(2)饮食护理:忌辛辣、煎炸食物;可食用润燥生津之晶,如梨、藕、荸荠、甘蔗、柚、菠萝、百合、杨梅、柿子、牛奶、甲鱼等。(3)药物方法:百合30g、元胡15g,水煎服。(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穴,用补法。(5)推拿方法:按摩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四、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古人以大便稀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临床上统称为泄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外邪侵袭、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皆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职,而发生泄泻。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等,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辨证施护](一)寒湿泄泻1.主症

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伴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濡缓。2.调护原则解表散寒,芳香化浊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室宜温暖向阳,注意腹部保暖;室内要清洁,污染的衣裤要及时更换;腹泻次数多者应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宜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鼓励患者多饮淡盐水或糖盐水以补津液。可服生姜红糖饮。

(3)药物方法:选用藿香正气水;或以藿香10g、车前子15g(包)、生姜10g,水煎服;或以木香、肉桂各1.5g,研末吞服。(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大肠俞、阴陵泉穴,用补法加灸。(5)推拿方法:按摩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大肠俞穴。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二)湿热泄泻

1.主症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泻下物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2.调护原则

清热利湿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室内宜凉爽干燥,伴有发热者应卧床休息。(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细软;可用马齿苋粥:以马齿苋60g,水煎去渣取汁,入粳米50g,煮粥服食。(3)药物方法:选用香连丸;或葛根12g、黄连6g、水煎服;或鲜扁豆叶、鲜藿香叶、鲜荷叶(捣汁)各10g,开水冲服。肛门灼热者,可用黄连10g、黄柏10g,煎水熏洗肛门。(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大肠俞、阴陵泉、曲池穴,用泻法。(5)推拿方法:同寒湿泄泻。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三)食滞泄泻1.主症

腹痛肠鸣,大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数。2.调护原则

消食导滞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脘腹胀满,嗳腐反酸者,可予探吐;重者可禁食数小时至1日,以使胃肠休息。

(2)饮食护理:控制饮食,给予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可食萝卜汤、麦芽汤、山楂等,以助消食。(3)药物方法:选用保和丸;或予大黄粉10g,温开水调服。(4)针灸方法:取中脘、上脘、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内关、公孙穴,用泻法。(5)推拿方法:同寒湿泄泻。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四)肝气乘脾1.主症

时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2.调护原则

抑肝扶脾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护理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宜宁静,生活环境宜舒适、宽松。

(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土豆、芋头等壅阻气机的食品;可用莱菔子粥:莱菔子12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3)情志护理:避免忧思恼怒,保持心情舒畅,以免诱发或加重腹泻。

(4)药物方法:选用逍遥丸或固肠止泻丸;或以陈皮108g、白术12g、白芍10g、防风10g,水煎服。

(5)针灸方法:针刺脾俞、肝俞、中脘、天枢、期门、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穴,用泻法。

(6)推拿方法:按摩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肝俞、章门、期门穴。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五)脾胃虚弱1.主症

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纳呆腹胀,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2.调护原则

健脾益胃。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室内宜温暖,勿使腹部受凉,局部可用热敷袋。(2)饮食护理:饮食宜温热细软,忌生冷;可适当用胡椒、生姜调味,既增食欲,又可温中散寒;山药10g、莲子10g、薏苡仁10g、白扁豆10g,加水适量煮粥,喝汤吃药。(3)药物方法:选用参苓白术丸或附子理中丸。(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穴,用补法加灸。

(5)推拿方法:按摩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大肠俞、长强、足三里穴。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六)肾阳虚衰1.主症

泄泻多在黎明之前发作,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即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2.调护原则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宜温暖向阳,多备衣被,防止受寒。可根据病情,适当鼓励患者下床锻炼。(2)饮食护理:饮食要量少质高,忌食生冷,可适量食用胡桃、狗肉、山药等。可用山药15g、芡实10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3)药物方法:选用四神丸合参苓白术丸。(4)针灸方法:针刺中脘、天枢、关元、脾俞、肾俞、足三里,用补法。(5)推拿方法:按摩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大肠俞、长强、肾俞、命门穴。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五、便

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燥热内结,气滞不行,气虚传送无力,血虚肠道干涩,阴寒凝结等,皆可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导致便秘。现代医学的习惯性便秘、体质虚弱致排便动力减弱引起的便秘、肠神经官能症、肠道炎症恢复期肠蠕动减弱引起的便秘、肛门直肠疾病引起的便秘及药物引起的便秘等,均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辨证施护]

(一)实热便秘1.主症

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兼有身热,

口干口臭,腹胀或痛,舌红苔黄或黄糙,脉滑数。2.调护原则

消热润肠。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室宜凉爽,

口臭者可每日用淡盐水漱口。

(2)饮食护理:宜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如香蕉、梨、橘子、藕等;忌酒及少食肥腻之品。

(3)药物方法:选用通便灵或清宁丸;或以生大黄6g,开水泡服;或用番泻叶9g,开水泡服。

(4)针灸方法:针刺合谷、曲池、腹结、上巨虚穴,用泻法。

(5)推拿方法:一指禅推中脘、天枢、大横、大肠俞、八髎、长强、足三里穴。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二)气虚便秘1.主症

大便并非干硬,但临厕努挣乏力,难于排出,气短汗出,便后疲乏,面色不华,肢倦懒言,舌淡嫩,苔白,脉虚。2.调护原则

益气润肠。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患者适当休息,适量运动,以增强体力。(2)饮食护理:用茯苓15g,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适量,煮粥服食。(3)药物方法:黄芪15g、郁李仁15g,水煎服。(4)针灸方法:针刺脾俞、胃俞、大肠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5)推拿方法:一指禅推中脘、天枢、大横、大肠俞、八醪、长强穴,按揉足三里、支沟穴。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三)血虚便秘1.主症

大便干结,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细。

2.调护原则

养血润燥。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保持居室安静,不饮浓茶、咖啡等饮料。(2)饮食护理:宜食补血之品,可用当归大枣粥:以当归12g水煎去渣取汁,入大枣10枚、粳米适量,煮粥服食;或用黑芝麻60g,捣碎,用蜂蜜调食。(3)药物方法:当归15g、火麻仁15g,水煎服。(4)针灸方法:针刺气海、足三里、脾俞、胃俞穴,用补法。

(5)推拿方法:一指禅推中脘、天枢、大横、大肠俞、八髎、长强等穴,足三里、支沟穴。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第三节

心系病证

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心的病证主要是指血脉运行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异.常见的有心悸、不寐、健忘、胸痹等。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一、心

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因惊而悸者谓之惊悸,时发时止,病情较轻;无外因而致.怔忡,发作无定时,病情较重。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及瘀血阻络,均可导致心悸的发生。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以及各种原因引起失常,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辨证施护]

(一)心胆虚怯1.主症

心怯不安,善惊易恐,坐卧不宁,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细数.2.调护原则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及周围环境应安静,室内温度适宜,心悸发作时应卧睡前不饮浓茶。(2)饮食护理:饮食宜多样,忌酒,少食生冷;可用党参、琥珀炖猪心,以党参5g、琥珀粉5g、猪心1个,加水炖熟调味食用,隔日1次。(3)情志护理:本型心悸,常因突受大惊或情志刺激而发作,故应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心悸发作有恐惧感时应设法稳定患者情绪。(4)药物方法:党参10g、酸枣仁30g,水煎服。(5)针灸方法:针刺神门、膻中、内关、心俞、胆俞穴,用补法;或用耳针选心、肾、副交感等穴,以镇惊安神。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二)心血不足

1.主症

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

2.调护原则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生活起居应有规律,劳逸结合,重者应卧床休息。(2)饮食护理:食品应易消化,可常用健脾生血之品,如大枣、山药、桂圆等;可用龙眼莲子粥:以龙眼肉20g、莲子肉20g、大枣10枚、粳米100g,煮粥(3)药物方法:选用柏子养心丸。(4)针灸方法:针刺内关、神门、膻中、足三里、心俞,用补法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三)阴虚火旺1.主症

心悸不宁,心烦失寐,头晕目眩,腰酸耳鸣,手足心热,

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2.调护原则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室内宜凉爽、通风、安静、清洁;大便干者,宜滋阴通便。(2)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养阴而富于营养为原则,如甲鱼、桑葚、银耳、红枣、莲子等;忌食肥甘、辛辣之品。可饮百合冰糖水,用百合15g,水煎,加冰糖适量服用。(3)情志护理:本型患者心烦易躁,必须避免情志刺激,及时宽慰、疏导。(4)药物方法:选用天王补心丹。(5)针灸方法:针刺神门、膻中、内关、足三里穴,用补法。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四)心阳不振

1.主症

心悸不安,面色苍白,胸闷气短,形寒肢冷,舌淡白,脉细弱或沉细。

2.调护原则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室温宜偏高,注意保暖;患者应卧床休息;浮肿者,应限制饮水量。(2)饮食护理:饮食宜用温阳之品,如羊肉、胡桃肉、海参等;可用桂枝桂圆汤,以桂枝6g、桂圆15g,水煎服;予低盐饮食。(3)情志护理:注意安慰患者,解除恐惧,避免紧张(4)药物方法:酌情选用心宝、宁心宝、参附注射液等。(5)针灸方法:针刺神门、内关、膻中、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五)水饮凌心1.主症

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弦滑。2.调护原则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卧床休息;心悸喘息,不能平卧者,应取半卧位,氧气吸入;水肿患者要控制水、钠入量。(2)饮食护理:饮食宜少量多餐;可选用鲤鱼赤豆汤:取鲤鱼1条(约500g),仅用其肉,与赤小豆250g同煮,饮汤食鱼及豆,1日分2次服,连服5~7天。(3)药物方法:桂枝10g、茯苓30g、白术10g,水煎服。(4)针灸方法:针刺神门、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三阴交穴,用补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六)心血瘀阻1.主症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甚则唇甲青紫,舌质黯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2.调护原则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室内应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卧床休息,或取半卧位,吸氧。

(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勿过饱。可用万年青饮:以万年青25~50g、红枣100枚,水煎代茶饮。

(3)情志护理:气滞可加重血瘀,故应防止情志刺激,保持心情愉快,以畅血行。

(4)药物方法:选用血府逐瘀胶囊;出现胸闷心痛者,给予速效救心丸或复方丹参滴丸。

(5)针灸方法:针刺心俞、膈俞、膻中、内关,用补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二、不

不寐即失眠,又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思虑劳倦、阳不交阴、阴虚火旺、心虚胆怯及胃中不和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现代医学中的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更年期综合征等,以不寐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辨证施护]

(一)肝郁化火1.主症

失眠,急躁易怒,不思饮食,

口渴喜饮,

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2.调护原则

疏肝泻热,佐以安神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安静、凉爽,避免噪音。(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可常食柑橘、金橘,有理气之效。(3)情志护理:避免生气、焦急,以免使肝郁加重。应经常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在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活动,如散步、下棋等,并多与别人接触。(4)药物方法:选用龙胆泻肝丸;或黄连6g,水煎服,每日1次;大便秘结者,可用番泻叶10g,泡水代茶饮。(5)针灸方法:针刺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合谷穴,用泻法。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二)痰热内扰1.主症

失眠头重,胸闷痰多,嗳气吞酸,恶心口苦,心烦目眩,苔黄腻,脉滑数。

2.调护原则

化痰清热,和中安神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室应凉爽,卧位宜舒适。(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可用合欢皮15g、陈皮10g,沸水泡,加冰糖适量代茶饮。(3)药物方法:炒酸枣仁10g,研末冲服,睡前用。

(4)针灸方法:针刺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穴,用泻法。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三)阴虚火旺

1.主症

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脉细数。

2.调护原则

滋阴降火,清心安神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宜凉爽、安静、舒适;睡前不饮茶、咖啡等饮料,不看刺激性书刊、电视。

(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少食油煎肥腻之品。可服枸杞百合粥:以枸杞子30g、百合30g、梗米200g,水煮成粥,加入冰糖适量,每次1碗,每日1—2次。(3)情志护理:本型患者易心烦,应及时作好思想工作。(4)药物方法:选用天王补心丹。(5)针灸方法:针刺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心俞、肾俞、太溪穴,用补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四)心脾两虚1.主症

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2.调护原则

补养心脾,以生气血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宜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2)饮食护理:饮食宜细软、易消化,忌生冷辛辣肥甘之晶。可用补脾枣苡粥:薏苡仁40g、山药40g、红枣50g、粳米250g,水煮成粥,加入白糖适量,每次1碗,每日1—2次。(3)药物方法:选用人参归脾丸。(4)针灸方法:针刺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穴,用补法。

(5)推拿方法:按摩腹部:用手掌心在心窝下作

环形按摩20次。按摩涌泉穴:左手按右脚,右手按左脚,各20次。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五)心胆气虚1.主症

失眠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2.调护原则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室安静,舒适卧位,避免嘈杂。(2)饮食护理:饮食宜加强营养,忌酒、茶、咖啡。可用黄精炖猪肉,

以黄精50g、瘦肉200g,葱、姜、食盐、料酒、味精适量,做成菜食用,隔日1次。(3)情志护理:消除患者思想顾虑,给予精神安慰。(4)药物方法:党参10g、酸枣仁30g、茯神15g,水煎服。(5)针灸方法:针刺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心俞、胆俞、丘墟穴,用补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三、胸

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辨证施护]

(一)心血瘀阻

1.主症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或心悸不宁,舌紫黯,脉沉细涩。2.调护原则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室内安静,空气清新,预防感冒;胸痛发作时,及时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缓泻剂。(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忌烟、酒、茶、咖啡;少食多餐,不宜过饱。(3)情志护理:避免紧张,保持心情愉快,使气机通畅,可利血行。

(4)药物方法:选用丹参滴丸或速效救心丸。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二)痰浊壅塞1.主症

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2.调护原则

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护理方法(1)生活护理:胸痛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吸氧;保持大便通畅。(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腻生冷之品,戒酒,以免助湿生痰。可以海蜇、荸荠煎汤代茶。(3)情志护理:稳定患者情绪。(4)药物方法:瓜蒌皮30g、薤白12g、清半夏10g、丹参15g,水煎服。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三)阴寒凝滞1.主症

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2.调护原则

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宜温暖向阳,避免感寒,注意保暖,胸痛胸闷、喘息不能平卧者,可取半卧位或端坐位,持续吸氧。中药应热服。(2)饮食护理:饮食宜温热,忌生冷之品,可用少量干姜、川椒调味,或热饮姜糖水。(3)情志护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恐惧感。(4)药物方法:瓜蒌皮30g、薤白12g、桂枝6g,水煎服。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四)心肾阴虚1.主症

胸闷且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酸膝软,眩晕耳鸣,舌红或有瘀斑,脉细数或细涩。2.调护原则

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宜宁静,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胸痛发作时卧床休息。(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可服杞子红枣饮,以枸杞子15g、红枣10枚,煮水代茶饮;或莲子15g、红枣10枚,煮水代茶饮。(3)情志护理:本型患者易心烦,应注意疏导。(4)药物方法:枸杞子15g、麦冬15g、五味子10g、丹参15g,水煎服;失眠心烦者,可以黄连粉1g、琥珀粉1.5g,蜜调匀睡前服用。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五)气阴两虚1.主症

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或结代。2.调护原则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以休息为主,可适度活动,以不引起心绞痛为度。(2)饮食护理:桂圆15g、红枣10枚、粳米适量,煮粥服食;或以西洋参9g,水煎代茶饮。(3)药物方法:选用生脉胶囊或生脉注射液。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六)阳气虚衰1.主症

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黯,脉沉细或沉微欲绝。2.调护原则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患者应卧床休息;室内宜安静、温暖。(2)饮食护理:饮食宜温热、易消化,忌生冷之品。(3)药物方法:可用参附注射液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第四节

肾系病证

肾主藏精,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主水液,维持体内水液的平衡;主骨生髓,上通于脑。肾系病证,是指肾精封藏不固、气化功能失调等而出现的生殖功能减退、水液代谢障碍及二便失调等。临床上常见的有阳痿、遗精、腰痛、耳鸣、眩晕、淋证、癃闭、水肿等。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一、腰

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外感寒湿或温热之邪,以及跌扑外伤,强力劳作,可使经脉阻遏,气血运行不畅;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事不节,致使肾精亏虚,腰失所养,均可引起腰痛。现代医学中的风湿病、腰肌劳损、肾脏疾病、脊椎和脊髓疾病、妇科某些疾病等出现的腰痛,均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辨证施护]

(一)寒湿腰痛1.主症

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遇阴雨天加重,畏寒喜暖,苔白腻,脉沉紧。2.调护原则

祛寒除湿,温经通络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应温暖、向阳、避风、干燥,要注意保暖,鼓励患者多晒太阳。中药宜温服或热服,可热敷局部。(2)饮食护理:宜用温性食品,如排骨、鸡肉、蛋类等;亦可配用利湿之晶,如苡仁、扁豆、鳝鱼等;忌用生冷之品。可用肉桂5g,水煎去渣,入粳米100g,煮粥服。(3)药物方法:可选用痹痛宁。(4)针灸方法:针刺肾俞、委中、腰阳关、阿是穴,用补法加灸。(5)推拿方法:按摩肾俞、委中、腰阳关、阿是穴。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二)湿热腰痛1.主症

腰部疼痛,痛处有热感,热天或阴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2.调护原则

清化湿热,通络止痛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宜清爽、干燥、通风,忌用热敷。(2)饮食护理:饮食宜用清热疏利之品,忌用辛辣助热。(3)药物方法:薏苡仁30g、牛膝15g,水煎服。(4)针灸方法:针刺肾俞、委中、夹脊、阿是穴,用泻法。(5)推拿方法:同寒湿腰痛。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三)瘀血腰痛1.主症

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昼轻夜重,疼痛拒按,轻者俯仰不便,重者难转侧,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2.调护原则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痛重时卧床休息,疼痛减轻后应适当进行腰部活动,可消散瘀血(2)饮食护理:饮食宜用清淡疏利之品。(3)药物方法:选用小活络丹或跌打丸,外用正红花油。(4)针灸方法:针刺肾俞、委中、夹脊、志室、阿是穴,用平补平泻法。(5)推拿方法:同寒湿腰痛。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四)肾虚腰痛1.主症

腰部酸软,隐隐作痛,喜揉喜按,腿膝无力,遇劳尤甚,卧则痛减,复发作。偏阳虚者,面色咣白,少腹拘急,手足欠温,畏寒喜暖,舌淡,脉沉细;偏虚者,颜面潮红,心烦失眠,

口干咽燥,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2.调护原则

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肾阳虚者居室应温暖、向阳、避风,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重者应卧床休息。(2)饮食护理:饮食可注意食用补肾之晶,如核桃肉、山药、莲子、黑豆、芝麻、猪肾等。肾阳虚者可食用杜仲煨猪腰:以杜仲15g、猪肾两个,加适量盐,文火炖熟,喝汤食猪腰;肾阴虚者可以枸杞子适量,浸泡于白酒中,密封1个月后饮用,每日1小杯。(3)药物方法:肾阳虚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或杜仲补腰精,肾阴虚者可选用六味地黄丸。(4)针灸方法:针刺肾俞、委中,太溪、阿是穴,用补法,肾阳虚可加灸。(5)推拿方法:同寒湿腰痛。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二、淋

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证。现代医学中的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核、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疾病、乳糜尿等,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辨证施护](一)热淋1.主症

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腰痛、便秘,舌苔黄腻,脉濡数。2.调护原则

清热利湿通淋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室宜凉爽、干燥,多饮水;恶寒发热者宜卧床休息;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卫生。(2)饮食护理:可予清淡滑利的食品,如菠菜、芹菜、黄花菜、黄瓜、冬瓜等,亦可多食用西瓜、梨等;可用赤小豆30g、绿豆30g,煮汤代茶饮;或竹叶10g、茶叶5g,泡茶饮。(3)药物方法:选用三金片、热淋清或黄柏胶囊。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二)石淋1.主症

尿中时夹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舌红苔黄,脉滑数。2.调护原则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适当休息,多饮水,每日饮水3000ml以上;根据砂石存在的部位,指导患者作适当运动。若砂石在输尿管可作跳跃活动;砂石在膀胱应大量饮水,至膀胱充盈时,鼓励患者用力排尿,便于排出砂石。(2)饮食护理:应少食菠菜、草莓、土豆、蛋类、动物内脏等含钙磷高的食物。(3)药物方法:选用肾石通冲剂或琥珀消石冲剂;或金钱草60g,煎水代茶饮。(4)针灸方法:针刺肾俞、膀胱俞、中极、三阴交、次髎、委阳穴,用泻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三)血淋

1.主症

实证: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舌苔黄,脉滑数。

虚证:尿色深红,尿痛涩滞不显著,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红,脉细数。

2.调护原则

实证宜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虚证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室宜凉爽,应多饮水,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适当活动。

(2)饮食护理: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用辛辣肥腻之品;可用生地黄粥:以生地汁50m1、粳米100g,煮粥服食。(3)药物方法:实证可以仙鹤草30g、白茅根30g,水煎服;虚证可选用知柏地黄丸。(4)针灸方法:针刺肾俞、膀胱俞、中极、三阴交、血海穴,用泻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四)气淋1.主症

实证:小便涩滞,淋沥不畅,小腹满痛,舌苔薄白,脉多沉弦。

虚证:少腹坠胀,尿有余沥,面色苍白无华,舌淡,脉虚细无力。

2.调护原则

实证宜利气疏导虚证宜补中益气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宜安静,温湿度适宜。(2)饮食护理: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实证患者可常食用柑橘、萝卜、荔枝等理气之品,虚证患者可用山茱萸15g、粳米100g,煮粥食用。(3)情志护理:稳定患者情绪,保持心情舒畅。(4)药物方法:实证可用石苇20g、槟榔10g、川牛膝15g,水煎服;虚证可选用中益气丸。(5)针灸方法:针刺肾俞、膀胱俞、中极、三阴交、气海、太冲,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五)膏淋1.主症

实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沉淀后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夹有凝块,或混有血液,尿痛热涩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虚证:病久不愈,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反而减轻,但形体日见消瘦,头昏无力,腰膝酸软,舌淡苔腻,脉细弱无力。2.调护原则

实证宜清热利湿,分清泌浊

虚证宜益气健脾,补肾固涩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病情重者应卧床休息。(2)饮食护理:饮食忌生冷、辛辣、脂肪、蛋白类食物。虚证膏淋可用芡实茯苓粥:芡实、茯苓各15g,捣碎,加水煮至软烂,再入适量粳米,煮粥服食。(3)情志护理:对患者说明病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药物方法:实证可用革薜12g、车前子12g(包),水煎服;虚证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丸。

(5)针灸方法:针刺肾俞、膀胱俞、中极、三阴交、次醪、委阳穴,用泻法。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三)血淋1.主症

实证: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舌苔黄,脉滑数。

虚证:尿色深红,尿痛涩滞不显著,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红,脉细数。2.调护原则

实证宜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虚证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宜凉爽,应多饮水,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适当活动。(2)饮食护理: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用辛辣肥腻之品;可用生地黄粥:以生地汁50ml、粳米100g,煮粥服食。(3)药物方法:实证可以仙鹤草30g、白茅根30g,水煎服;虚证可选用知柏地黄丸。(4)针灸方法:针刺肾俞、膀胱俞、中极、三阴交、血海穴,用泻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四)气淋1.主症

实证:小便涩滞,淋沥不畅,小腹满痛,舌苔薄白,脉多沉弦。

虚证:少腹坠胀,尿有余沥,面色咣白,舌淡,脉虚细无力。2.调护原则

实证宜利气疏导

虚证宜补中益气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宜安静,温湿度适宜。(2)饮食护理: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实证患者可常食用柑橘、萝卜、荔枝等理气之品,虚证患者可用山茱萸15g、粳米100g,煮粥食用。(3)情志护理:稳定患者情绪,保持心情舒畅。(4)药物方法:实证可用石苇20g、槟榔10g、川牛膝15g,水煎服;虚证可选用补中益气丸。(5)针灸方法:针刺肾俞、膀胱俞、中极、三阴交、气海、太冲,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五)膏淋1.主症

实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沉淀后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夹有凝块,或混有血液,尿痛热涩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虚证:病久不愈,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反而减轻,但形体日见消瘦,头昏无力,腰膝酸软,舌淡苔腻,脉细弱无力。2.调护原则

实证宜清热利湿,分清泌浊虚证宜益气健脾,补肾固涩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病情重者应卧床休息。(2)饮食护理:饮食忌生冷、辛辣、脂肪、蛋白类食物。虚证膏淋可用芡实茯苓粥:芡实、茯苓各15g,捣碎,加水煮至软烂,再入适量粳米,煮粥服食。(3)情志护理:对患者说明病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药物方法:实证可用萆薜12g、车前子12g(包),水煎服;虚证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丸。(5)针灸方法:针刺肾俞、膀胱俞、中极、三阴交、三焦俞、阴陵泉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六)劳淋1.主症

小便不甚赤涩,淋沥不一,时作时止,遇劳即发,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2.调护原则

健脾利湿,益肾固涩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适当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及外感,注意外阴部清洁,防止复发。

(2)饮食护理:饮食宜常进健脾益肾之品,如莲子、山药、核桃、大枣、鲫鱼、鸡肉等。(3)药物方法:选用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丸。(4)针灸方法:针刺肾俞、膀胱俞、中极、脾俞、小肠俞、气海穴,用补法加灸。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三、癃

闭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湿热蕴结,下注膀胱;肺热气壅,肃降失职;脾气不升,浊阴不降;肾元亏虚,气化失司;肝郁气滞,疏泄不及以及尿路阻塞等,均可导致癃闭。现代医学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均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辨证施护]

(一)湿热蕴结1.主症

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

口苦,渴不欲饮,大便不畅,舌红苔黄厚,脉弦数。2.调护原则

清热利湿,通利小便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病室宜安静、清爽、干燥、通风;病重者应卧床休息;膀胱胀满拒按者,给予导尿。(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可多吃西瓜、冬瓜等,或赤小豆煮汤频饮。(3)情志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积极鼓励患者排尿,如听滴水声诱导排尿。(4)药物方法:选用癃闭舒。(5)针灸方法:针刺三阴交、阳陵泉、膀胱俞、中极穴,用泻法。

(6)推拿方法:顺时针方向轻按摩小腹;轻按摩中极、气海、关元、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二)肾阳虚衰1.主症

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咣白,神气怯弱,畏寒,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尺弱。

2.调护原则

温阳益气,补肾利尿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病室宜温暖,患者应避免感寒,卧床休息。(2)饮食护理:可食用薏苡仁大枣粥:以薏苡仁15g、大枣10枚、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3)情志护理:多做思想工作,鼓励患者增强信心。(4)药物方法:选用肾气丸。

(5)针灸方法:针刺足三里、肾俞、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穴,用补法。(6)推拿方法;按摩中极、气海、关元、肾俞、命门。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三)尿路阻塞1.主症

小便滴沥不畅或尿细如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涩。2.调护原则

行瘀散结,通利水道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小腹胀满疼痛者应卧床休息,患者可热水坐浴,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成排尿。

(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辛辣之品;独头蒜一头、栀子三枚、盐少许,捣烂,摊纸贴脐部。(3)药物方法:当归12g、穿山甲9g、大黄6g,水煎服。(4)针灸方法:针刺内关、人中、秩边透水道、中极、归来穴,用泻法。(5)推拿方法:按摩中极、气海、关元,按揉肾俞、三焦俞、水道、三阴交,以酸胀为度。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第五节

肝胆病证

肝胆病证,主要是指肝失疏泄和肝风内动等引起的一系列病证,临床常见有黄疸、胁痛、眩晕、中风等。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一、黄

身黄、目黄、尿黄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中以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黄疸有阳黄、阴黄之分,急黄乃阳黄之重症。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寒、积聚转化及砂石、虫体阻滞胆道,均可使胆汁外溢而引起黄疸。现代医学中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溶血,隆黄疸、钩端螺旋体病、肝癌等病证,以黄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辨证施护](一)阳黄1.主症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脘腹胀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濡缓或弦数。若热较重可见发热、口渴、心烦;湿较重可见身热不扬、渴不欲饮。2.调护原则

清热利湿退黄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室宜凉爽,患者应卧床休息,具有传染性者应隔离。(2)饮食护理: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半流质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忌酒及辛辣之品。可用黄花菜根30g,水煎服,每日一剂;或栀子仁粥:以栀子仁5g、粳米60g,煮粥食用。

(3)情志护理:患者往往对黄疸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而忧虑重重,所以对患者应解释黄疸的原因,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

(4)药物方法:茵陈30g,水煎服;皮肤瘙痒者,可用苦参30g,水煎外洗,须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二)急黄1.主症

黄疸急起,迅速加深,其色如金,高热烦渴,神昏谵语,尿少便秘,或躁动抽搐,衄血便血,肌肤瘀斑,舌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细数。2.调护原则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绝对卧床休息,严格执行隔离制度,病室内外保持安静;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脉微欲绝、神志恍惚者,应做好抢救准备。(2)饮食护理:可给予梨汁、藕汁等流质饮食。(3)药物方法:可选用清开灵或安宫牛黄丸。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三)阴黄

1.主症

身目俱黄,其色晦暗或浅淡,脘腹胀闷,纳少便溏,神疲畏寒,或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或濡细。2.调护原则

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温暖,防止受凉,避免劳累。

(2)饮食护理:饮食宜用易消化而富有营养之品。(3)药物方法:茵陈15g、制附子6g、生姜15g、红枣10枚,水煎服。(4)针灸方法:针刺足之里、三阴交、关元、气海穴,用补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二、眩

晕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肝阳上亢,上扰清窍;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脑失所养;痰湿中阻,清阳不升等,均可导致眩晕。现代医学中的耳源性眩晕、脑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贫血、头外伤后眩晕、神经官能症等以眩晕为主症者,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辨证施护](一)肝阳上亢1.主症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急躁易怒,面时潮红,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2.调护原则

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室宜凉爽通风;患者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减少头部转动。(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可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如山楂、芹菜等;可用决明子海带饮:以草决明15g、海带10g,先煎草决明,取药汁煮海带至熟,吃海带喝汤,每日1次。(3)情志护理:要避免忧郁恼怒,保持心情舒畅,以免肝阳妄动。(4)药物方法:选用牛黄降压丸;或菊花10g开水泡代茶饮。(5)针灸方法:针刺风池、太冲、合谷、肝俞、三阴交穴,用平补平泻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二)气血亏虚1.主症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苍白无华,唇甲不华,心悸少寐,神疲懒言,纳食减少,舌淡,脉细弱。2.调护原则

补养气血,健运脾胃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室应向阳温暖,患者应动静结合,劳逸适度。(2)饮食护理:宜多进补益气血之品,如山药、红枣等。可用莲子红枣粥:以莲子50g、红枣20枚、糯米100g,加适量水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适量,每次1碗,每日1~2次。(3)药物方法:选用八珍颗粒或十全大补丸。(4)针灸方法:针刺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百会、脾俞穴,用补法。

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

(三)肾精不足1.主症

眩晕健忘,腰膝酸软,少寐耳鸣。偏阴虚者,兼有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偏阳虚者,兼有形寒肢冷,舌淡,脉沉细弱。2.调护原则

阴虚者滋补肾阴,阳虚者补肾助阳第十二章内科病症护理3.调护方法(1)生活护理:居室温度适宜,阳虚者应注意保暖,卧床休息。(2)饮食护理:宜多食用补肾之品,如黑芝麻、胡桃肉、百合、猪肾等。可选海参冰糖羹:海参30g煮熟后,加冰糖适量,

日服1次。(3)药物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