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STEM教育理念 培养综合创新人才_第1页
践行STEM教育理念 培养综合创新人才_第2页
践行STEM教育理念 培养综合创新人才_第3页
践行STEM教育理念 培养综合创新人才_第4页
践行STEM教育理念 培养综合创新人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STEM是一种典型的采用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本文结合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从STEM教育目标、教育关系、教育环境、教育形态和教育行动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关键词】STEM;PBL;国家课程;综合素养聚焦一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任何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形态,最终都落脚在“人的培养”,STEM教育也不例外。STEM教育具有跨学科性、问题探索性、知识生成性和创新包容性等特性,顺应了我国教育改革方向,不仅回应了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对人才培养的崭新诉求,同时也是建设网络强国、教育强国、数字中国的发展途径。1.STEM教育关注学生现实世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STEM教育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课程目标走向综合化,课程内容走向实践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抓手”。STEM教育以改造客观世界、解决实质问题为本质属性,通过大单元设计和多学科融合,横向以真实问题情境促进建立学生不同学科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关联,纵向依赖学生个体认知和思维的发展,在不同的学段凸显真实问题的多层级、多角度、多样化的解决思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螺旋式提升。2.STEM教育注重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培养STEM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并非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者的简单叠加,而是强调通过对各类素养的整合,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跨学科能力。随着STEM教育实践的开展,其内涵也有所扩展,如艺术领域知识的加入(STEAM),或者“STEM+”“STEMx”等教育模式的出现,其本质是通过现实世界问题,使学生能够从系统的视角找到各学科知识的交叉点,统筹建立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分析、计划、解决、评价和反思的问题解决过程,强调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整合和应用。3.STEM教育致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是STEM教育发挥独特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界定、方案设计、工具研发(选择)、实施验证、优化迭代”等解决问题全过程,进而在过程中喚醒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建立学科知识和真实世界问题的关联,在过程中迭代生成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依据真实的问题情境评价和修正解决方案,鼓励创新并包容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创新发明促进知识的逐步深化和有效整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理清两个关系:STEM教育与项目式学习的关系、STEM教育与日常教学的关系STEM的学习模式注重多学科整合的学习目标,突出知识的理解内化和情境迁移,整体学习流程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与学方式。因此,需要处理好STEM教育与项目式学习设计以及日常教学的关系。1.STEM教育与PBL在方法论层面的一致性STEM教育强调基于真实世界问题的探索、跨学科知识整合和鼓励创新方案设计等理念,在方法论层面与PBL教学法十分契合。在STEM教育中采用PBL教学法,应倡导学生基于现实世界的探究活动,寻找有意义的切入点,立足项目设计,充分利用STEM教育的实践优势,促使学生整合跨学科知识技能,以小组方式进行周期性的开放探究活动,完成一系列设计、计划、问题解决、决策、作品创建、成果交流等活动。整个开展过程引领学生探索问题、求证方法、归纳答案、创新认知,提升高阶思维能力,最终达到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进而发展STEM素养、创新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核心素养。2.STEM教育和日常教学之间的综合化实践关系STEM教育应建立在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之上,将日常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战场”;需要立足实际,从国家课程出发,明确它和日常教学间的实践关系。首先,设计综合化的STEM教育目标。在新课程方案中,要求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因此,可从综合化课程的角度落实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建设连贯统一的STEM课程体系。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概念和生活经验的习得水平,建立综合性的活动课程,并在课程中强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置,在满足课程方案要求的同时,在不同学段之间设计课程的衔接内容,形成较为连贯的课程体系。最后,强调STEM教育综合性实施和过程性评价。鼓励尝试将艺术、科学、劳动、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进行整合实施,探索大单元、大概念的整合设计,推动以素养为导向开展综合素质评价。营造三类环境:创新实验室、劳动技能室和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为了有效推动深圳市南山区的STEM教育,做好学习环境的支撑,南山区从建设创新实验室、劳动技能室,拓展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三类教学环境着力,推动数字化教育真正落地。1.探索未来教育创新实验室建设创新实验室是面向学生的、开放的、以特色创新教育项目和课程为载体的创新实践空间。在“新理念、新领域、新技术、新手段”的引领下,南山区未来教室和创新实验室通过七年的建设周期,已建成113间未来教室和88间创新实验室,充分尊重师生的自我发展、跨学科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创新实验室的效能。2.推进校本特色劳动技能室建设南山区教育局采取统筹资源、拨付经费、项目申报、分批次建设等策略,为全区60多所中小学建设了校内劳动技能室。校内劳技室既为学生提供了校内劳动实践场地,也为学校设计特色劳动教育课程提供了支撑。例如,在小学设计建设了烹饪室、手工室、木工室、陶泥室、校园农田等,有的学校甚至整合设计了生物园与地理园作为土培水培园地;初高中学段的学校设计建设了各类职业体验环境,如车间、维修间等。3.统筹打造校外创新教育实践基地2017年以来,南山区教育局利用地域高新产业密集的资源优势,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推动“政企校”资源统整,先后成立两批“南山区中小学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为学校集体开展创新教育提供校外平台。目前,南山区已经建设了26个社会创新教育实践基地,随时对学校学生与家长开放。探索四类课程的创新教学形态课程的实施与教学形态的构建是STEM教育理念落实的关键,南山区探索出了四类课程的创新教学形态。1.基于基础型课程的创新教学形态为了STEM教育理念在课堂中普及和常态化实施,南山区从2017年开始在全区50多所学校开展“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和“构建思维发展型课堂提升师生学习力”的研究,扎根课堂,培养教师,变革教学,开展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实践,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提升,也形成了一批优秀的跨学科学习案例。2.基于拓展型课程的创新教学形态南山区各中小学校在“好课程”建设基础上,汇聚具有校本特色的拓展型课程知识库,主要有主题课程、专题课程、综合课程等呈現形式,利用课后服务时段,以兴趣班的方式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型等教学实践,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基于创新型课程的创新教学形态南山区各中小学校在创新实验室、劳技室和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等环境资源支撑的基础上,建设贯穿学校全学段的人工智能教育、创客教育等创新型课程,如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航天教育等,开展做中学、玩中学、体验式等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4.基于外脑课程的创新教学形态南山区积极开展“校外脑库”计划,利用区少年创新院和49个校级分院,充分发挥南山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引进区域高校和高科技产业资源,邀请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等创新教育导师,开展博士课堂、院士大讲堂、院士进校园等活动。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专家走进南山区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活动,指导学生科学探究。自2016年开始,南山区开设“博士课堂”500余节,为学生讲解科学课程。未来五大行动:从顶层设计到生态构建南山区加强推进创新教育的顶层设计,重点构建以课程为核心的创新教育体系,在大湾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通过区教育局和中小学两个层面,整合大湾区教育、智力、科技、文化资源,发展学生创新素养,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近三年南山区将推行下列五大行动。1.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南山区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流程,树立数字化意识,实现数字思维引领的价值转型。2021年印发《南山区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指导意见》,全市率先推进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打造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2022年发布《南山区“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明确要成为“智能教育发展的先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同时,在全市率先发布《技术赋能教育创建智慧教育城区——南山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南山智慧教育“六新”模式;印发《南山区创新教育行动计划(2022-2025)》,持续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实现中小学创新教育的普及。2.合理统筹,完善创新机制一方面,构建统筹机制,形成由教育、科创、科协、实践基地共同参与的中小学创新教育工作统筹机制。构建“家—校—社”联动的多位学习环境,形成创新教育资源整合和协调生态圈。另一方面,健全组织架构,结合区教科院成立的创新指导中心的指导意见,配备专职教研员与工作人员,实现创新教育研究、创新课程开发、教师队伍培养等多项目标;在校内成立创新教育工作小组,组织和落实校本创新教育工作,实现市、区、校三级联动的教育工作机制。3.协同共创,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首先,从顶层治理视角出发,制定有关创新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以纲领明确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其次,充分鼓励课程的自主开发,充分发挥学校组织力量和名师专业引领作用,协同大湾区实践基地单位,用案例、游戏、项目等形式,呈现基本原理、思维、方法、技术的策略,开发并实施创新教育课程。最后,实现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与应用,即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创建集创新课程、微课学习、学习科技馆、专家讲座等一体的线上创新教育个性化学习平台,优化创新课程的内部生态。4.名师引领,培育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南山区一直重视加强教师数字能力建设工作,形成了体系化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行动,未来也将继续从两个层面重点加强对教师、管理者等团队建设。第一,首创线上教师培训平台。自主开发基于教师培训、学生学习与家长教育于一体的MOOC平台,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课程。第二,实施教师与管理者两支队伍“梯级”培养计划。教师队伍“梯级”培养系列从新岗教师、骨干教师、名教师至特级教师;管理者为“梯级”培养系列从启航、护航至领航。南山区注重建设培养课程体系,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实现了三个100%,全区100%的中小学、幼儿园参与,100%的教师完成了网络和校本研修,100%的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