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原文-醉翁亭记说课稿范例001_第1页
醉翁亭记原文-醉翁亭记说课稿范例001_第2页
醉翁亭记原文-醉翁亭记说课稿范例001_第3页
醉翁亭记原文-醉翁亭记说课稿范例001_第4页
醉翁亭记原文-醉翁亭记说课稿范例0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翁亭记原文|醉翁亭记说课稿范例一、整体设想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言山水游记,因此我们的教学之中必定要遵循两个基本规律,即文言文教学的一般规律(读——诵——译——析——品)和山水游记教学的一般规律(景物特点→人物活动→情怀抒发)。而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山水游记,它是采纳的是在固定的空间(醉翁亭及其四周)里通过时间(朝暮)和季节(四季)的变换来写景抒怀,示意了人物活动的常常性,表达了寄情山水、忘记得失、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我们将在3611高效课堂的模式下来绽开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使同学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里去感受的情怀,揣摸本文的主旨。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人教版八班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重点课文,也是中考的必考篇目。这是继《小石谭记》、《(岳阳楼记)》之后选入的第三篇写景抒怀的古代(散文),它对同学的文言阅读力量的提高、文言实虚词和积累、文言句式的剖析和进一步理解熟悉借景抒情写作方法有着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积累“诸、壑、尤、蔚然、翼然、辄、寓、而、也”等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力量目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与民同乐”的思想,引导同学树立正确、高雅人生的品位与志趣。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教学难点: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五、学情分析

文言文一直是大家较为头痛的东西,尤其是文言文的翻译和背诵是同学的老大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需给同学比较更加精细化的翻译和背诵指导、更能激起同学爱好的方法,才能保证这节课教学目标的如期完成。

六、教法与学法

基本教法与学法参照我们的36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依据不同课型敏捷运用。在此基础上还有下面几点提示:

1、诵读法:文言文必需能过大量的朗读来完成课文的背诵与语感的培育。在详细的诵读过程中要以老师或录音范读为先、然后通过默读、齐读、小组竞赛读、男女生竞赛读等方式,使同学对文章烂熟于胸。

2、翻译方法指导:要在上每次的文言课文时都要反复强调“留、删、补、换、调、变”翻译六字诀,并使之娴熟运用。我们要逐步培育同学素译(不借助翻译工具书来翻译)的习惯与力量。

古文翻译口诀(来缘于网络)

古文翻译,自有挨次,首览全篇,把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看前文,联系后句,认真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认真,逐句对比,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3、情景创设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同学再现醉翁亭的美景,使之更加深刻的观赏景物,体悟做者情怀。

七、教学流程

本节课将分为三个基本课时来绽开学习

(一)第一课时:主要解决诵读的目标

1、导入新课(关键词互动导入法):

同学们,

想请教“醉”字都有哪些意思?(引导同学从身醉和心醉两方面来回答)闻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喜爱醉,那么他老人家的醉又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走入《(醉翁亭记)》来感受醉翁之醉。

2、和写作背景介绍(由同学收集资料完成,老师补充)

3、听读:同学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在听之前先由科代表把本文较犯难读的字及其注音写地黑板上,听完之后,则由科代表带领大家把这些字再强化一遍。

4、同学齐读:齐读时提示同学留意两个关键字“而”和“也”

(1)朗读时要留意21个“也”字,读起来语气不尽相同。

(2)朗读时还要留意25个“而”字,读时应辨别轻重。

5、对子互读和小组齐读

6、朗读展现:各组抽签展现,要注意展现前的提示和展现后的小结,要全员参加,全风光向大家。

7、背诵竞赛:可逐段开展。

(二)其次课时:主要解决翻译任务

1、学习或复习翻译课文的一般方法(留、删、补、换、调、变)和一般原则(信、达、雅),使每个同学殾能记住这九个字,并明确它们所表的基本意思。

2、利用各组黑板实行“文白对比式”翻译,同学在展现过程中,老师引导他们讲清晰每个部分的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别句式等基本文言积累和常识。

本文以“也”字结尾的推断句特殊多,要使同学理解其意义和这种句式的一般翻译方法。

(三)第三课时: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主题

1、整体感知:

(1)本文的线索——乐,本文“以醉写乐”,“醉”是其表象,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乐”是其内心,以乐贯穿全文,分别写了“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2)观赏本文的美景: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

(3)品读本文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4)明确本文主旨句:醉能同其乐。

(5)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画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的政治抱负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简单感情。

2、(段落)解析

第一段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此段展现时,可以让同学采纳绘画的方法来描绘心中的美景,也可以采纳导游介绍醉翁亭的方法来进行)

其次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亮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暗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深深的情怀,因而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段,主要描绘了山水游乐图,此图又分为四个场景片断(可以让同学自己找,培育他们的想象力量与概括力量):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此段展现时,可以采纳表演的形式,极力来塑造醉翁的形象,要营造出欢快无比的气氛。)

第四段:抓住本段的关键句,也是一个谈论句:“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来揭示本文的主旨。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来宾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