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3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4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游高一生物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选用的豌豆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为纯种B.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C.设计并进行测交实验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D.提出假说后开始进行豌豆自交实验【答案】D【解析】【分析】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即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解】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只能进行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一般都是纯种,A正确;B、孟德尔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这是其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正确;C、孟德尔遗传实验中,设计并进行测交实验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C正确;D、豌豆自交实验在提出假说前进行的,D错误。故选D。2.人体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因为这两种细胞中存在不同的()A.tRNA B.rRNA C.mRNA D.核DNA【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详解】同一个人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而人体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这两种细胞中tRNA、rRNA和核DNA相同,mRNA存在不同,C正确,ABD错误。故选C。3.XY型动物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如图所示。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群体中的基因型有()A.7种 B.5种 C.4种 D.3种【答案】A【解析】【分析】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如图为人类X、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相似,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差别。Ⅱ-1区段为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为伴Y染色体遗传;Ⅱ-2区段为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为伴X染色体遗传。【详解】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群体中基因型有XAYA、XAYa、XaYA、XaYa、XAXA、XAXa、XaXa,共7种,BCD错误,A正确。故选A。4.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一条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C.某基因的碱基序列未变,但其控制的性状可能改变D.减数分裂时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还有少量基因位于细胞质中。2、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三种,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一种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还有一种是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A正确;B、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一条染色体上不含等位基因,一条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为非等位基因,B错误;C、某基因的碱基序列未变,但其控制的性状可能改变,因为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正确;D、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减数分裂时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D正确。故选B。5.p53蛋白可阻滞细胞周期,阻止受损细胞分裂,并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阻止肿瘤形成。p53蛋白的合成受p53基因的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推测p53基因为一种原癌基因B.p53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就会癌变C.癌细胞内,p53蛋白的活性明显升高D.p53蛋白会影响细胞内其他基因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人和动物细胞中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的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详解】A、据题意:p53蛋白的合成受p53基因的控制,p53蛋白可阻滞细胞周期,阻止受损细胞分裂,说明p53基因为一种抑癌基因,A错误;B、细胞癌变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多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B错误;C、p53基因为一种抑癌基因,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的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因此癌细胞内,p53蛋白的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C错误;D、p53蛋白能诱导细胞凋亡,故p53蛋白会影响细胞内其他基因表达,如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D正确。故选D。6.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和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两株豌豆杂交后代中绿色圆粒占3/8,则两株豌豆的基因型最可能为()A.YyRryyRr B.YyRryyrrC.YyrryyRr D.YYRryyRr【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据题意分析: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和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两株豌豆杂交后代中绿色圆粒(yyR_)占3/8,3/8=1/2yy3/4R_,由后代1/2yy可推测亲本基因型组合可能为Yyyy,3/4R_可推测亲本基因型组合可能为RrRr,则两株豌豆的基因型最可能为YyRr、yyRr,A正确。故选A。7.某种羊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如图为该种羊的毛色遗传部分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①②③推测白色为显性性状B.②③⑥的基因型相同C.①④⑤的基因型不同D.⑦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④白色羊和⑤白色羊杂交,得到⑥是黑色羊,推测白色为显性性状,由A基因控制,黑色为隐性性状,由a基因控制。【详解】A、根据④⑤⑥推测白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A错误;B、②③⑥的表型均为黑色,故基因型相同都是aa,B正确;C、①基因型A_和②基因型aa杂交,生出③黑色羊(aa),可知①基因型为Aa,④基因型为Aa;④基因型为Aa和⑤基因型A_杂交,生出⑥黑色羊(aa),可知⑤基因型为Aa;故①④⑤的基因型相同,C错误;D、④基因型为Aa和⑤基因型Aa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生出⑦白色羊(A_),其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D错误。故选B。8.某二倍体植物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致死。现有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高茎红花植株自交得到F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12种B.F1中有5种基因型C.F1中有4种表现型D.F1高茎红花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0【答案】B【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详解】A、据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A/a、B/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高茎红花植株能产生4种雄配子AB、Ab、aB、ab,由于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致死,能产生3种雌配子Ab、aB、ab,因此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3×4=12种,A正确;BD、由于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致死,因此没有AABB基因型,F1中有3×31=8种基因型,F1高茎红花(A_B_)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0,B错误,D正确;C、F1中只是少了AABB这种基因型,表现型仍有2×2=4种,C正确。故选B。9.大熊猫的体细胞有42条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十只雄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一般都是21条B.十只雌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C.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使大熊猫的后代呈现多样性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大熊猫的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导致了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详解】A、精子的形成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十只雄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一般都是21条,A正确;B、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十只雌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B正确;C、受精作用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大熊猫的后代呈现多样性,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D、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数目,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大熊猫的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D正确。故选C。10.基因型为EeNn(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的一对雌雄果蝇交配后得到F1,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及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理论上E基因和e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B.基因E、e和N、n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EeNn的雄果蝇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精子D.F1中有眼正常色眼表现型所占比例为3/4【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基因E、e和N、n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连锁,在遗传时基因E、e和N、n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理论上E基因和e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相同,A错误;B、基因E、e和N、n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连锁,在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EeNn的雄果蝇产生EN、en2种数量相等的精子,C错误;D、基因型为EeNn(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的一对雌雄果蝇交配后得到F1,F1中基因型及比例为EENN:EeNn:eenn=1:2:1,则F1中有眼正常色眼表现型所占比例为3/4,D正确。故选D。11.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模拟实验体验孟德尔的假说,下图中的三个小桶各分别放置了两种数量相等的小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I和Ⅱ中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在一起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从Ⅱ和Ⅲ中各取出一个小球组在一起可模拟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C.每次记录好组合后,应将取出的小球放回原装置并混合均匀D.每种模拟实验重复抓取4次记录到的数据将与预期结果一致【答案】D【解析】【分析】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不同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详解】A、从I和Ⅱ中各取出一个小球模拟的是D、d的分离,组在一起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A正确;B、从Ⅱ和Ⅲ中各取出一个小球模拟的是D、d和A、a的分离,组在一起可模拟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B正确;C、每次记录好组合后,应将取出的小球放回原装置并混合均匀,C正确;D、每种模拟实验重复抓取30次以上记录到的数据将与预期结果一致,只抓取4次的话统计值可能和真实值差距较大,D错误。故选D。12.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我们生产实践密不可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依据DNA分子的特异性等,进行亲子鉴定、死者遗体鉴定B.利用ZW染色体上基因的伴性遗传的规律区分雏鸡性别C.根据调查的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判定其遗传方式D.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交替使用可减缓细菌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答案】C【解析】【分析】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详解】A、由于不同生物和不同的个体,其DNA是不同的,故依据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死者遗体鉴定,A正确;B、利用ZW染色体上基因伴性遗传的规律区分雏鸡性别,B正确;C、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C错误;D、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交替使用,不容易产生抗药性,可减缓细菌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D正确。故选C。13.下列有关遗传学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揭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C.艾弗里等人利用减法原理控制变量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放射性检测证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答案】B【解析】【分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揭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详解】A、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B、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揭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B正确;C、艾弗里等人利用减法原理控制变量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错误。故选B。14.利用下表提供的材料搭建双链DNA分子的平面结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塑料片类别碱基G碱基C碱基A碱基T磷酸脱氧核糖氢键数量(个)3243充足充足充足A.最多可含有10个脱氧核苷酸B.有游离的磷酸基团的一端为3'端C.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D.互补的G与C之间摆放3个代表氢键的塑料片【答案】B【解析】【分析】DNA结构特点:①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和T配对,C一定和G配对。【详解】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和G、A和T配对,故最多2个CG碱基对、3个AT碱基对,因此最多可含有10个脱氧核苷酸,A正确;B、有游离的磷酸基团的一端为5'端,B错误;C、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排列在外侧,C正确;D、互补的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故摆放3个代表氢键的塑料片,D正确。故选B。15.如图表示细胞内的某生理过程,结合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边解旋边转录的过程B.①和②分别代表解旋酶和DNA聚合酶C.新合成的③和④碱基序列完全相同D.人体所有细胞中都能发生该生理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详解】A、分析图可知,该图表示DNA的复制,这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A错误;B、①代表解旋酶,破坏碱基对之间的氢键,②代表DNA聚合酶,B正确;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的半保留复制可知,新合成的③和④碱基序列互补配对,C错误;D、人体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发生DNA复制,D错误。故选B。16.某同学用T2噬菌体侵染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从大肠杆菌细胞内释放出来B.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为T2噬菌体的繁殖提供模板和原料C.子代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都有放射性D.搅拌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答案】C【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详解】A、离心的目的是使上清液析出质量较轻的噬菌体,而质量较重的大肠杆菌则分布在沉淀物中,A错误;B、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为T2噬菌体的繁殖提供原料,T2噬菌体的繁殖所需的模板来自T2噬菌体本身,B错误;C、由于合成子代T2噬菌体的蛋白质的原料来自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因此子代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都有放射性,C正确;D、由于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在搅拌离心后分布在沉淀物中,因此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D错误。故选C。17.镰状细胞贫血主要流行于非洲的疟疾高发地区。具有一个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Aa)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在氧含量正常的情况下,并不表现出镰状细胞贫血的症状,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异常B.非洲疟疾高发地区的a基因频率高于其他地区C.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携带者更适合生活在高海拔地区D.该突变基因属于有利突变基因,有利于人类的进化【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详解】A、该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序列发生碱基的替换,A错误;B、非洲疟疾高发地区Aa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故该地区的a基因频率高于其他地区,B正确;C、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携带者不适合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因为高海拔地区氧含量低,C错误;D、该突变基因的有利或有害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在非洲的疟疾高发地区镰状细胞贫血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故选B。18.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初级精母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时细胞处于四分体时期B.这对同源染色体中有4个DNA分子C.此变化导致B基因和b基因之间发生了重组D.其子细胞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也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即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详解】A、此时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说明细胞细胞处于四分体时期,A正确;B、这对同源染色体中有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共有4个DNA分子,B正确;C、此变化导致B基因和b基因之间发生了互换,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D、由于发生过交叉互换,因此其子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正确。故选C。19.如图是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Ⅱ、Ⅲ、IV、X组成一个染色体组B.果蝇是二倍体生物,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D.每个体细胞都有三条Ⅱ号染色体的果蝇为三倍体【答案】D【解析】【分析】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包括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物,如人、果蝇、玉米等。3、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详解】A、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染色体Ⅱ、Ⅲ、IV、X组成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B、果蝇是二倍体生物,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C、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C正确;D、每个体细胞都有三条Ⅱ号染色体的果蝇,不能称为三倍体,而是三体,D错误。故选D。20.下列事实不支持达尔文共同由来学说的是()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蝴蝶的膜状翅和鸟类具骨的翼均为飞翔器官C.人和鱼在胚胎发育早期均出现腮裂和尾D.人与黑猩猩基因组的差异仅有3%【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2)比较解刨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4)细胞水平的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5)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详解】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支持达尔文共同由来学说,A正确;B、蝴蝶的膜状翅和鸟类具骨的翼不属于同源器官,不能说明二者有共同祖先,B错误;C、从鱼类和人类的早期胚胎中均有鳃裂和尾这一事实中得到胚胎学的证据,说明生物有共同祖先,C正确;D、亲缘关系越近生物,其DNA或蛋白质分子具有越多的相同性,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DNA或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可根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来分析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和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人与黑猩猩基因组的差异仅有3%,说明人与黑猩猩有共同祖先,D正确。故选B。21.人工诱导的多倍体鱼类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良品性,养殖业中先将二倍体鲤鱼人工诱导得到四倍体鲤鱼,四倍体鲤鱼再与此种二倍体鲤鱼杂交获得三倍体鲤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育种中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B.诱导得到的四倍体鲤鱼是一个新物种C.四倍体鲤鱼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可能占优势D.三倍体鲤鱼丰富了二倍体鲤鱼种群的基因库【答案】D【解析】【分析】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作生殖隔离。【详解】A、多倍体育种中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A正确;B、诱导得到的四倍体鲤鱼,与二倍体鲤鱼杂交产生的后代不可育,故四倍体鲤鱼是一个新物种,B正确;C、四倍体鲤鱼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良品性,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可能占优势,C正确;D、三倍体鲤鱼不可育,不能丰富二倍体鲤鱼种群的基因库,D错误。故选D。22.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n>1)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杂合子都表现为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现用植株A进行测交,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中每种表型个体所占的比例都是相等的B.子代中存在n对基因都是隐性纯合子的植株C.子代中存在n对基因都是显性纯合子的植株D.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大于纯合子的个体数【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已知植株A的n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现用植株A进行测交,则每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表型均为1:1,故子代中每种表型个体所占的比例都是相等的,A正确;B、已知植株A的n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现用植株A进行测交,子代中存在n对基因都是隐性纯合子的植株,且比例为1/2n,B正确;C、已知植株A的n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现用植株A进行测交,子代中不存在n对基因都是显性纯合子的植株,C错误;D、已知植株A的n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现用植株A进行测交,只有n对基因都是隐性纯合子的植株为纯合子,比例为1/2n,其余都是杂合子,故杂合子的比例为11/2n,因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大于纯合子的个体数,D正确。故选C。23.基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精子呈蝌蚪状,线粒体集中在其尾部利于受精作用的进行B.一个mRNA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可以快速合成多种肽链C.tRNA的结构使它既可以识别密码子又可以识别并转运氨基酸D.某种娥长有细长的口器便于其从有细长花距的兰花中吸食花蜜【答案】B【解析】【分析】多聚核糖体作用: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详解】A、精细胞变形为蝌蚪状的精子,细胞核集中在头部,线粒体集中在尾部,有利于精子的游动,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A正确;B、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有利于细胞快速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B错误;C、tRNA具有反密码子使它既可以识别密码子,同时其一端又可以结合氨基酸,从而实现其“翻译者”和“搬运工”的功能,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C正确;D、某种蛾长有细长的口器便于其从有细长花距的兰花中吸食花蜜,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D正确。故选B。2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B.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从古到今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答案】A【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详解】A、任何一个物种在自然界中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的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因此,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A正确;B、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错误;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单指新物种的不断形成,C错误;D、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故选A。25.为探究细菌对四种抗生素敏感程度,将含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涂满细菌的培养基平板上、观察并比较滤纸片周围形成的透明抑菌的大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对抗生素Ⅱ的敏感性大于对抗生素Ⅰ的敏感性B.使用抗生素后,Ⅳ的抑菌圈中的A菌产生了抗药性突变C.无法判断A菌落的细菌和B菌落的细菌对抗生素Ⅳ的抗性大小D.从各抑菌圈的边缘选择菌种重复该实验,各抑菌圈的直径变大【答案】C【解析】【分析】纸片扩散法是药敏试验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平板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细菌生长被抑制,形成透明的抑菌圈。【详解】A、由图观察可知,抗生素Ⅰ的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的比值大于抗生素Ⅱ的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的比值,这说明抗生素Ⅱ的敏感性小于对抗生素Ⅰ的敏感性,A错误;B、Ⅳ的抑菌圈中的A菌产生的抗药性突变,不是使用抗生素后产生的,而是发生突变后在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下生存下来,B错误;C、在抑菌圈中出现的菌落均是对该种抗生素具有抗性的菌株,但无法通过题图信息来判断它们之间抗性的强弱,若要判断它们之间抗性的强弱还需进一步实验才能确定,C正确;D、从各抑菌圈的边缘选择菌种重复该实验,细菌的抵抗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各抑菌圈的直径变小,D错误。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请根据要求作答。26.PEP为油菜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基因A、基因B的调控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白质,基本原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涉及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______________。②过程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mRN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分析,基因和产油率这一性状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3)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最先从光合产物分配的角度提出了利用反义基因提高油菜籽含油量的技术路线,已知某基因与其反义基因分别转录出的RNA可相互结合成双链结构,结合图示分析,科学家设计的是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义基因,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阻断该基因表达的_______________过程,影响相应酶的合成,最终培育出产油率高的油菜。【答案】(1)①.RNA聚合酶②.AU、TA、GC、CG③.核糖体④.作为翻译的模板(或将DNA上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蛋白质合成的模板)(2)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3)①.B②.基因B与其反义基因转录出的RNA相互结合形成双链③.翻译##②【解析】【分析】基因的表达是指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其产物包括tRNA、mRNA、rRNA等。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其可以催化DNA双链中氢键的断裂,同时可以催化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翻译是指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还需要tRNA来运转氨基酸。【小问1详解】图中①过程由基因B形成mRNA,可推知①代表转录,转录时用到的酶是RNA聚合酶。该过程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生成mRNA,因此涉及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GC、CG;②过程由mRNA生成蛋白质酶b,则②代表翻译,翻译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中mRNA的作用是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相应蛋白质。【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基因A和B分别控制酶a和酶b的合成,而酶a和酶b这两种酶共同控制着PEP合成油脂还是蛋白质,最终影响产油率,因此该图可以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同时也可以体现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小问3详解】利用反义基因提高油菜籽含油量,需要使基因A可以表达出酶a,而基因B不能表达出酶b,因此需要设计基因B的反义基因,利用该反义基因转录出的RNA与基因B转录出的RNA进行互补配对,形成双链,最终导致基因B转录出的RNA无法参与翻译过程,进而影响相应酶b的合成,最终培育出产油率高的油菜。27.某研究小组以同一品种芹菜(2n=22)的根尖和雄蕊为材料,开展相关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实验一:幼根长至1.0cm~1.5cm→冰箱内4℃培养36h→剪取5mm左右根尖→卡诺氏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镜检。实验二:取幼嫩的花蕾→卡诺氏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花药剥离→甲紫溶液染色→制片→镜检。(1)实验一中“冰箱内4℃培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用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也可以达到该目的。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出相关处理引起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过程______________。其中纵坐标的b所指的具体的染色体数目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2)图1、图2分别是来自两组实验的镜检图像,请问图1是否来自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3表示形成熟花粉粒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图中类型a的细胞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结合染色体的行为分析,细胞类型由b→d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类型由b→a后细胞内的染色单体数量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在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形成②.秋水仙素③.④.44(2)①.否②.图1发生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实验一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3)①.4②.(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两极),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③.0【解析】【分析】据图3分析:a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核DNA:染色体=2:1,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前、中期;c核DNA:染色体=1: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核DNA:染色体=2:1,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e为精细胞。【小问1详解】实验一中“冰箱内4℃培养”的作用是低温处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原理和秋水仙素相同,故也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达到该目的。低温处理芹菜(2n=22)根尖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中纵坐标的a染色体数目为22,b染色体数目为44。曲线如图所示:【小问2详解】图1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现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实验一根尖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小问3详解】据图分析:a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核DNA:染色体=2:1,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前、中期;c核DNA:染色体=1: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核DNA:染色体=2:1,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e为精细胞。因此图中类型a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结合染色体的行为分析,细胞类型由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两极,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细胞类型由b有丝分裂前、中期→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单体数量变为0。28.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不考虑XY同源区段)。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625。不考虑其他变异,回答以下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仅考虑乙病,Ⅱ2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家系图中与其基因型一定相同的个体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Ⅲ1带有来自Ⅰ1的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Ⅲ5与正常女性婚配,若要避免后代出现患者,你会建议他们生___________________。(3)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Ⅰ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若Ⅲ1与正常男性婚配,理论上生育一个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2)①.XBXb②.Ⅱ4、Ⅲ4③.1/2④.男孩(3)①.AaXBY②.AXB、AXB、aY、aY或AY、AY、aXB、aXB

(4)①.AaXBXB或AaXBXb②.1/208【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基因的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等位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所以很多自由组合的题目都可以拆分成分离定律来解题。【小问1详解】Ⅰ1与Ⅰ2均不患甲病,其女儿Ⅱ2为甲病患者,可推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假设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2基因型为XaXa,则其父亲Ⅰ1基因型应为XaY,必为患者,与实际不符,则可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1与Ⅱ2均患乙病,生出正常儿子Ⅲ3,可推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由题干可知,甲乙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则可推知乙病为伴X显性遗传。【小问2详解】仅考虑乙病,Ⅲ3不患乙病,基因型为XbY,则其患乙病母亲Ⅱ2基因型为XBXb;Ⅱ1为乙病患者,其基因型为XBY,则二者女儿Ⅲ1基因型为1/2XBXb和XBXB;Ⅰ2不患乙病,则基因型为XbXb,Ⅰ1患乙病,则基因型为XBY,二者患乙病女儿Ⅱ4基因型为XBXb;Ⅱ5不患乙病,其基因型为XbY,则其患乙病女儿Ⅲ4基因型为XBXb,综上所述,该家系图中与Ⅱ2基因型一定相同的个体还有Ⅱ4、Ⅲ4。Ⅱ2基因型为XBXb,其中乙病致病基因XB来自于Ⅰ1,则其女儿Ⅲ1获得该致病基因XB的概率为1/2。Ⅲ4为乙病患者,其基因型为XBY,其与正常女性XbXb婚配,所生女儿基因型为XBXb,一定患病,所生儿子基因型为XbY,一定正常,因此建议生男孩。【小问3详解】仅考虑甲病时,Ⅱ2为甲病患者,其基因型为aa,则其父亲Ⅰ1基因型为Aa;仅考虑乙病时,Ⅱ1为乙病患者,其基因型为XBY,综合考虑两种病,Ⅰ1的基因型为AaXBY。根据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按照不同的基因组合方式,该父亲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基因组成为AXB、AXB、aY、aY或AY、AY、aXB、aXB。【小问4详解】仅考虑乙病时,由上面分析可知,Ⅲ1基因型为1/2XBXb和XBXB;仅考虑甲病时,由于Ⅱ2基因型为aa,则不患甲病的Ⅲ1基因型为Aa,综合考虑两种病,Ⅲ1基因型为AaXBXB、AaXBXb;仅考虑甲病时,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625,即aa=1/625,则可计算a基因频率=1/25,进而可计算出人群中正常人AA=24/25×24/25=576/625,Aa=24/25×1/25×2=48/625,AA:Aa=12:1,因此一个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12/13AA和1/13Aa,当其与Ⅲ1(基因型为Aa)婚配时,生出患甲病孩子aa的概率=1/13×1/4=1/52;仅考虑乙病时,正常男性基因型为XbY,则其与Ⅲ1(基因型为1/2XBXb和XBXB)婚配时,生出不患乙病孩子(基因型为XbXb和XbY)的概率=1/2×1/2=1/4;综合考虑这两种病,Ⅲ1与正常男性婚配,理论上生育一个只患甲病孩子的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