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三单元第12课阁夜1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三单元第12课阁夜1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三单元第12课阁夜1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三单元第12课阁夜1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三单元第12课阁夜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阁夜第三单元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大历元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等,都先后死去。一个大雪初霁的寒夜,诗人寒宵辗转,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了国家的动乱、百姓的痛苦以及自己的贫病飘零,感时忆旧,于是写下了著名的《阁夜》。2.李贺(791—817),字长吉,中唐时期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凭箜篌引》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此篇是他听李凭演奏箜篌曲后所写下的感想,是一首表现音乐美的诗。诗歌想象丰富,文辞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新知导学背景助读3.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政事不修,纵情享乐。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李煜后来作《虞美人》,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词可以看作他的绝命词。4.周邦彦(1057—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清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苏幕遮》为其代表作,作于作者客居京师之时。基础梳理5.积名句(1)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杜甫《阁夜》)(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2011·安徽高考)(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2012·湖北高考)(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2012·湖北高考)(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2013·江苏高考)(6)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2014·安徽高考)(7)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2014·天津高考)(8)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2015·湖北高考)(9)李煜《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2016·山东高考)【目标一】

品味《阁夜》的语言和意境,揣摩诗歌的情感1.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古名句,请说说其妙处。参考答案五更时分传来的鼓角声,起伏悲壮;三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着江波动摇。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数年,但各地时有战事。五更时分,诗人不寐,那鼓角之声更显得悲壮感人。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兵革未息、时局动荡、战争频仍的气氛。天上星河虽然壮观无比,但映照于峡江时,因湍急的江流,而呈现出破碎、摇曳不定的景象,这似乎与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时局的纷乱有些相似。这两句气势苍凉,音调雄浑铿锵,辞采清丽壮阔,于伟丽之外,蕴含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答疑解惑问题导思2.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参考答案“岁暮阴阳催短景”写对日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天涯霜雪霁寒宵”写诗人客居天涯的凄寒,“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写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和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诗人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当我们读到“野哭千家闻战伐”的时候,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也流下了揪心的泪水。【目标二】

吟咏诗韵,深入分析《李凭箜篌引》的内容和艺术特色1.这是一首描述音乐感受的诗歌,仔细诵读诗歌,根据韵脚的变化,说说本诗应该怎样诵读,才能体会在纷繁的意象中蕴含的音乐的情感基调。参考答案音乐的乐段就是情绪发展的脉络,这种情绪发展的阶段非常鲜明地体现在诗歌韵脚的变换上。诗歌四次换韵,明显地表现了情绪的发展阶段,即诗歌的前四句为第一个意群,五、六句为第二个意群,七、八句为第三个意群,最后六句为第四个意群。第一个意群表现音乐的悲哀情绪由强到弱,由突然爆发到舒缓低回。第一句语势要平起平收,中速,神清气爽。第二句是这个意群中的情绪高潮,要读出突然之间被优美的乐音所震慑的感觉,“空山凝云”语势稍快,音量高亢,“颓不流”语速稍慢,表现沉醉之感。第三句情绪幽怨,语调低沉。第四句语速渐慢,稍作停顿,表示“第一乐章”的结束。第二个意群五、六句表现音乐由悲怆到欢快,第五句情绪高昂,是情绪高潮,“昆山玉碎”要读出气势,声调高昂悲怆,要有劈空而来的爆发力,“凤凰叫”要如泣如诉。“芙蓉泣露”要紧随上句读出,忧郁婉转,之后稍作停顿,“香兰笑”要适当体现欢快的感觉。“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两句表现清冷凄寒之气直上霄汉,要一气呵成,语速渐快。第四个意群表现乐曲在凄寒的情绪中结束,并在余韵中展开联想。“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是整首诗的情绪高潮,前句要紧承“二十三丝”句,语势扶摇直上,“石破天惊”要重读。最后四句表现想象的境界,要读出梦幻和痴迷的感觉,“梦入”句要读得舒缓,语音延长,“老鱼”要比前句稍高,中速,“吴质”句语势稍快,“露脚”句语速稍慢,最后三个字语音延长,“兔”字重读。2.诗中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请举例说明。参考答案(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描述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像这些诗句:“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石破天惊逗秋雨”等诗句。(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象,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如联想到“江娥/素女/昆山凤凰/紫皇/女娲炼石/梦入神山/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等。【目标三】

理清词作思路,鉴赏《虞美人》的语言1.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参考答案这首词的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用自然永恒衬托人事变化,正好表达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阶下囚所特有的“旧日繁华转头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独特感受。“只是朱颜改”的“改”字,可以看作全词的“词眼”。联想李煜的遭际可知,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只一个“改”字,就带来了绵绵无穷的“愁”。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愁思就像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无怪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两句堪称千古绝唱,具有非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目标四】

赏析《苏幕遮》的写景手法,品味其精美的语言1.词人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写荷塘美景的?参考答案词人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叶上初阳干宿雨”这句很像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晒干”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水面清圆”这句,词人把镜头远远拉开,置于高处,然后俯视整个荷塘,终于摄下那铺满水面的清圆荷叶。接着,又把镜头拉下,进行水平拍摄,镜头在水面上缓缓推进:那一枚枚亭亭玉立的荷叶,仿佛由什么人高高擎起,在晨风中摇曳生姿。这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2.王国维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能说说它妙在何处吗?参考答案首先,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平静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其次,这两句词炼字功夫了得。“清圆”写出了荷的形状是圆的,一种很饱满的感觉。再加上是雨后,显出荷叶的清新;“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风荷”极富动态美,微风吹过荷塘,荷叶有垂着头的,有卷着叶子的,这样把荷的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把荷茎修长挺拔、亭亭玉立、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非常阳刚的健康向上的美;那“风荷举”合起来,就是妩媚中有风骨。1.《阁夜》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参考答案“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夔州有诸葛亮和公孙述祠。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被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诗人在知交零落(好朋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等相继去世)、存者音讯不通(亲朋无一字)的情况下,唯有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来安慰自己,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多维探究2.比较《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看一看两首诗在音乐描写上有哪些共同之处。参考答案文脉图解呕心沥血酿佳作——小议《李凭箜篌引》的巧妙构思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意象繁复,驳杂凌乱,初读之时往往给人以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的感觉,似乎缺少一条比较鲜明的抒情主线。但如果我们细心地品味,便可以发现,这首诗的背后,隐藏着一条内在的感受与抒情的线索,体现出诗人构思时的用心良苦。主要表现为两点。每课一法一、从诗人主体感受过程的角度对音乐进行描写。全诗是从乐器箜篌的精致落笔的,这是诗人对弹奏者的最直观的视觉印象,乐曲在开始演奏的第一个乐章,就让人感到清澈而明朗,到第二句便转入对声音的直接描写,表现出乐曲在前奏时的缓慢而轻柔,那感觉就好像是“空山凝云颓不流”。而“江娥啼竹素女愁”一句,又描绘出乐曲转向了凄凉与哀怨,这时候,诗人才把目光投向演奏者:啊,原来是这位著名的乐师在弹奏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乐曲进入了主旋律的几个变化的乐章,喜怒哀怨,曲折变化。“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是把视角从人间转到了天上。接着最后六句,则把视角完全转向天上,写神话里的人物对美妙的乐曲声的如痴如醉的反应。而这又正是乐曲进入高潮的时候所产生的迷人的效果。在此,诗人按照乐曲的不同的乐章,精心安排,完全依靠听者感觉的变化,来表现乐曲的发展和情感的转换,这样就把诗的叙事因素减少到最少的程度,而把主要篇幅集中到对乐曲本身的描写上,很有特色。二、诗人暗暗地把一条时间的线索和天色变化的线索潜藏在抒情的过程里。从开始的时候“空山凝云颓不流”写天上阴云密布,到“十二门前融冷光”的云层移动,时明时暗,再到“石破天惊逗秋雨”的风雨骤来,最后是以“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来暗指云破天开,一轮皎洁的明月又出现在天空。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听者在欣赏心理上由抑郁、凄苦到喜的变化过程。把乐曲演奏时的客观环境描写与欣赏乐曲的人主观感情的描写糅合到了一起,采用虚写的方法来写实事、实情与实景,真可谓匠心独具。刚柔并济,造就和谐自我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诗中写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想,无论是在需要勇敢的时候迎难而上,还是在蔷薇盛开的时候迷醉芬芳,都是我们造就和谐自我所需要的两种品质。于是,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读写延伸美文品读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