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一)文言实词_第1页
高中一轮复习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一)文言实词_第2页
高中一轮复习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一)文言实词_第3页
高中一轮复习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一)文言实词_第4页
高中一轮复习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一)文言实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一)文言实词一、考点针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陈有年,字登之,余姚人。有年举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历验封郎中。万历元年,成国公朱希忠卒,其弟锦衣都督希孝贿中官冯保援张懋例乞赠王,大学士张居正主之。有年持不可,草奏言:“令典:功臣殁,公赠王,侯赠公,子孙袭者,生死止本爵。懋赠王,廷议不可,即希忠父辅亦言之。后竟赠,非制。且希忠无勋伐,岂当滥宠。”左侍郎刘光济署部事,受指居正,为删易其稿。有年力争,竟以原奏上。居正不怿,有年即日谢病去。十二年起稽勋郎中,历考功、文选,谢绝请寄。中外皆服。迁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尚方所需陶器,多奇巧难成,后有诏许量减,既而如故。有年引诏旨请,不从。内阁申时行等固争,乃免十之三。南畿、浙江大祲,诏禁邻境闭籴,商舟皆集江西,徽人尤众。而江西亦岁俭,群乞有年禁遏。有年疏陈济急六事,中请稍弛前禁,令江西民得自救。南京御史方万山劾有年违诏。帝怒,夺职归。(节选自《明史·陈有年传》,有删改)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有年举嘉靖四十一年进士 举:考取(2)其弟锦衣都督希孝贿中官冯保援张懋例乞赠王 援:援引(3)大学士张居正主之 主:同意(4)功臣殁,公赠王 殁:死亡(5)受指居正,为删易其稿 易:改变(6)竟以原奏上 竟:最终(7)居正不怿 怿:高兴(8)十二年起稽勋郎中 起:起用(9)南畿、浙江大祲 祲:灾荒(10)有年疏陈济急六事 陈:陈述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希忠无勋伐,岂当滥宠 伐:夸耀B.左侍郎刘光济署部事 署:代理C.有年引诏旨请 引:援引D.而江西亦岁俭 俭:歉收,年成不好解析:选A伐:功勋,功绩。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竟赠,非制 制:规章制度B.诏禁邻境闭籴 籴:购买粮食C.中请稍弛前禁 弛:放宽D.帝怒,夺职归 夺:改变解析:选D夺:剥夺。[参考译文]陈有年,字登之,余姚人。陈有年考取嘉靖四十一年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改任吏部,历任验封郎中。万历元年,成国公朱希忠去世,他的弟弟锦衣都督朱希孝贿赂宦官冯保,援引张懋的例子请求赠封王号,大学士张居正同意他的请求。陈有年坚决不赞同,起草奏章上言说:“根据令典:功臣死亡,公赠封为王,侯赠封为公,子孙世袭的人,生死只享受原来的爵位。张懋赠封为王,朝廷议论不同意,就是朱希忠的父亲朱辅也这么认为。后来竟然被封赠,不符合规章制度。况且朱希忠没有讨敌的功勋,怎么能乱加宠幸?”左侍郎刘光济代理吏部事务,按张居正的意思,删改奏稿。陈有年极力争辩,最后将原奏章呈上。张居正不高兴,陈有年当天就称病离去。万历十二年他被起用为稽勋郎中,历任考功、文选郎中,谢绝请托。朝廷内外都佩服他的为人。调任太常寺少卿,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视江西。为皇帝供给用品的尚方官需要的陶器,大都很奇巧,难以制作,后来有诏令允许适当减少,不久又照旧额。陈有年援引诏令请求裁减,未获同意。内阁大臣申时行等人坚持争辩,才减免十分之三。南畿、浙江遭遇大灾,诏令禁止邻地买进粮食,商船都汇聚江西,安徽人最多。而江西当年收成也不好,众人请求陈有年禁止。陈有年上奏陈述救急的六件事,其中请求稍稍放宽先前的禁令,使江西的百姓得以自救。南京御史方万山弹劾陈有年违背诏令。皇帝恼怒,剥夺了陈有年的官职令他回乡。(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①颓圮,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甃②筑,墉堞③屹然。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寻以母忧去官。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时群苗交煽,军事方殷,古州姑卢朱洪文诸叛案,德荣治鞫,详慎重轻,咸称其情,众心始安。及苗疆渐定,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急见能。二年,贵阳大火,德荣谒经略曰:“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广泗感动,戒将吏如德荣言。四年,署布政使,疏言:“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今就邻省雇募种棉、织布、饲蚕、纺织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诏允行。六年,疏陈课民树杉,得六万株。七年,开野蚕山场百余所,比户机杼相闻。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又大修城郭、坛庙、学舍;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益囚粮。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十二年,卒于官。(节选自《清史稿·循吏列传》,有删改)[注]①陴:附属的土墙。②甃(zhòu):修砌。③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授湖北枝江知县 授:任命(2)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 忧:指父(母)之丧(3)服阕,署威宁府 署:代理(4)实土石 实:用……填充(5)去城三十里 去:距离(6)时群苗交煽 交:勾结(7)军事方殷 殷:盛、频繁(8)德荣治鞫,详慎重轻 鞫:审问(9)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急见能 见:通“现”,显现(10)转相仿效,可以有成 成:成效(11)疏陈课民树杉 树:种植(12)益囚粮 囚:储备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贵州按察使 擢:提升B.疏陈课民树杉 课:督促C.比户机杼相闻 比:近来D.勖以为己之学 勖:勉励解析:选C比:接近、临近。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 省:反省B.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曷:怎么C.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 数:多次D.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 恤:怜悯解析:选D恤:关怀照顾。[参考译文]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考中进士,被(皇帝)任命为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陈德荣)升任贵州黔西知州,因父丧归家。守丧期满,代理威宁府知府。不久,乌蒙土司叛乱,陈德荣前往威宁防守。(当时)城墙坍塌,仓促间(他)赶忙(命人)堆聚米桶,用土石填充,砌筑块石加固城池,城上如齿状的矮墙巍然屹立。叛贼焚毁了牛卫镇,在离城三十里的地方驻扎,陈德荣日夜备战,叛贼不敢逼近。总兵哈元生的援军到达后,叛贼败逃。不久,陈德荣因母丧卸任。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上奏推荐,(陈德荣被)提拔为贵州按察使。当时苗裔互相勾结煽动,正是军事行动频繁之时,古州姑卢朱洪文等叛乱的案件,陈德荣负责处置审问,他周密审慎,考量轻重,大家都称赞他处置恰当,民心才得以安定。等到苗疆渐渐平定,驻军与驻守的将吏大多用苛刻严酷的手段来显现自己的能力。乾隆二年,贵阳发生大火,陈德荣禀告经略张广泗说:“天意这样,应当竭尽诚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类,怎么可以杀尽?”张广泗很受感动,用陈德荣的话来告诫将吏。乾隆四年,(陈德荣)代理(贵州)布政使,上奏皇帝说:“贵州山多水足,可以疏松土壤改成农田。如今在邻省雇佣召集种棉、织布、饲蚕和纺织的人,在此地选择田地进行试种,设立专门机构教授百姓(养蚕缫丝的办法),使百姓相互效仿,就可以有成效。”皇帝下诏允许实行。乾隆六年,陈德荣上奏陈述督促百姓种植杉树,种植了六万株。乾隆七年,(陈德荣)开野蚕山场一百多所,临近住户的机杼声可以互相听到。陈德荣据实禀告皇帝,多次被温和恳切的诏书称赞奖励。(陈德荣)又大力修建内外城墙、坛庙和学舍;广泛设置收容所,收纳生病的行旅之人;多多储备粮食。冬天寒冷,他关怀照顾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和孤儿等。(陈德荣)亲自督促学生,用儒学中的修身养性之学来勉励他们。乾隆十二年,(陈德荣)在任上去世。(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成化中,历侍读、中允,侍孝宗于东宫。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太监李广死,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经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虽蒙恩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陛下试思广在时,曾言及臣否。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帝慰答之。十三年,星变,自陈乞休。报许,赐敕驰驿,加太子太保,以侣钟代。(节选自《明史·列传七十一》,有删改)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经刚介方正 方正:端方正直,品行端正(2)虽重忤旨不恤 忤:违反,抵触(3)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 疾:憎恨,厌恶(4)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 遗:赠送(5)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 交通:暗中勾结(6)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 竞:争逐,投靠(7)臣但有寸金、尺帛 但:只要,如果(8)以为奔竞无耻之戒 以为:把……作为(9)报许,赐敕驰驿报:回复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重忤旨不恤恤:顾及B.阑入臣名阑:擅自C.若无干涉干涉:关涉牵连D.庶得展布四体庶:差不多解析:选D庶:表示可能或期望。[参考译文]周经,字伯常,是刑部尚书周瑄的儿子。天顺四年考中进士。(后来)改任庶吉士,授予检讨职务。成化年间,做过侍读、中允等职,在东宫侍奉孝宗。周经刚强耿直,端方正直,喜欢竭力劝谏,即使深深违反皇上的旨意也不顾及。宦官、贵戚都害怕他并且憎恨他。太监李广死了,皇帝得到朝中大臣参与赠送李广财务的账簿,非常生气。科道官员趁机弹劾大臣暗中勾结李广的情状,有人提到了周经。周经上疏辩解说:“昨天科道官员弹劾大臣争着投靠李广,擅自写上了我的名字。虽然蒙受皇上恩德没有过问,我实在是感到无比冤枉,含伤忍痛,没有办法来自己说明情况。人们争相投靠李广,希望他能在您面前多说好话,图的就是您的宠幸眷顾啊。陛下您试着想想李广活着的时候,是否曾经谈到我。况且交结李广馈赠物品的账簿就在您的跟前,请求检查有没有我的姓名。还应该严厉审问李广的家人,我只要有一寸金、一尺帛进献李广,就惩治我交结李广的罪过,在集市上斩首,作为对争着投靠李广等无耻行为的警诫。如果没有关涉牵连,也请皇上替我洗脱耻辱,或许能让我舒展四肢,终生侍奉圣明的主上。如果让我带着侮辱忍受诟骂,即使我死了,我的眼睛也不能闭上。”皇帝安慰并答复了他。弘治十三年,星宿变化,(周经)自己陈说请求退休。皇帝回复许可,并下诏赏赐可以使用驿站,加封太子太保,让侣钟代替他。(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故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节选自《新序·杂事》,有删改)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聘:出使(2)然其心许之矣 许:答应(3)致使于晋,故反 故:因而(4)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致:送给(5)非所以赠也 赠:赠送的礼物(6)廉者不为也 廉:守正不阿(7)遂脱剑致之嗣君 脱:解下(8)先君无命 命:遗命(9)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带:挂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带宝剑以过徐君 过:经过B.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 使:使命C.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伪:欺骗D.延陵季子兮不忘故 故:故人,故旧解析:选A过:拜访。[参考译文]延陵季子即将奉命向西出使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延陵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中原大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延陵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因而返回徐国,可是徐国国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延陵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送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中原大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是这样,但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就欺骗自己的良心,守正不阿的人是不这样做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延陵季子把宝剑挂在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二、高考综合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20分)岑嘉州集序[唐]杜确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自后沿袭,务于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物极则变,理之常也。圣唐受命,斩雕为朴。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南阳岑公,声称老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曾太公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又迁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安西节度判官,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为起居郎,寻出虢州长史,又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入为祠部考功二员外郎,转虞部库部二正郎,又出为嘉州刺史。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于幕府,无几使罢,寓居于蜀。时四川节度因乱受职,本非朝旨,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以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假向阙。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邪佞之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于梁益,畅皇风于邛僰。旋轸①有日,犯軷俟时②,吉往凶归③,呜呼不禄。岁月逾迈,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有公遗文,贮之筐箧,以确接通家余烈,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京兆杜确序。[注]①旋轸:回车,喻返京。②犯軷俟时:岑参赴嘉州刺史任途中遇蜀中动乱不得前行,留滞在梁州、成都一带。軷,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③吉往凶归:唐代宗永泰元年岑参出为嘉州刺史,约大历五年克死于成都。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解褐:解除官职B.寻出虢州长史 寻:不久C.可以庇躬,无假向阙 假:借助D.勒成八卷 勒:刻写解析:选A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指入仕做官。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eq\b\lc\{\rc\(\a\vs4\al\co1(物极则变,理之常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B.eq\b\lc\{\rc\(\a\vs4\al\co1(附会阿谀,以求自结,醉则更相枕以卧))C.eq\b\lc\{\rc\(\a\vs4\al\co1(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然后是非乃定))D.eq\b\lc\{\rc\(\a\vs4\al\co1(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选AA项,均为连词,就。B项,连词,表目的;连词,表修饰。C项,连词,于是;副词,才。D项,结构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岑参善于写文章,每有作品写成,即使平民百姓,边远外族,无不吟咏熟读。当时评论把他与梁代诗人吴均、何逊相提并论。B.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上表让岑参担任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居于相国幕府。只是没过多久,杜鸿渐就被免去官职,寓居在蜀地。C.岑参写了《招蜀客归》这篇文章,让有见识的人无不感叹,奸谋者惭愧沮丧。他虽有回京的打算,却遇上动乱延误了时间,最后客死异乡。D.作者作为岑家的世交,接受委托编纂岑参的文集,是想让后人从他的文章中了解他高尚的人格,以激发后人高远的情怀。解析:选B文中“无几使罢,寓居于蜀”的主语不是杜鸿渐,而是岑参。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解析:解答断句题的前提是能够读懂大意,能分析短语结构,找出标志性词语。“浅薄之风”是个偏正短语,也是后面句子的主语,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小分句,须断开。“兹”解释为“此”,指代上文,“革”即“革新”,“兹焉渐革”可形成独立的语意片断。“其时作者”也是偏正结构,“凡十数辈”指共几十人,应断开。“颇能”承前省略主语,“能”的宾语为“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是两个形容词短语,可分别断开。“近”是动词,与后面构成动宾短语。答案: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4分)译文:(2)遍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4分)译文:答案:(1)其中虽有崇尚风骨格调,很想使文风改正的人(存有规范文风之心的人),又不被当时的人们看重。(2)他全面地观看史籍,尤其擅长写文章,连缀字句崇尚清简,用意崇尚真切。[参考译文]自古以来,文章体式风格变化很多,梁文帝和庚肩吾这些人,最早写轻佻华丽浮艳的诗歌,叫做宫体诗。从那以后这种诗歌就沿袭下来,人们作诗致力辞藻艳丽,叫做铺陈华丽。其中虽有崇尚风骨格调,很想使文风改正的人(存有规范文风之心的人),又不被当时的人们看重。讽谏比兴的手法,从此废弃衰微。事情到了极致就会发生变化,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唐朝建立以后,去掉雕饰改为朴实。开元年间,王纲重新振兴,肤浅浮泛的风气,从此渐渐改变。当时出色的作者,共有几十人,很能将典雅古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