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语文名著抢分练6《海底两万里》课件_第1页
安徽省中考语文名著抢分练6《海底两万里》课件_第2页
安徽省中考语文名著抢分练6《海底两万里》课件_第3页
安徽省中考语文名著抢分练6《海底两万里》课件_第4页
安徽省中考语文名著抢分练6《海底两万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抢分练2019年《考试纲要》规定的名著考查篇目

第6篇海底两万里名著抢分练——《海底两万里》1.

是加拿大人,勇敢机智,捕鲸技艺天下无双。 (

)

A.康塞尔 B.尼德·兰 C.阿龙纳斯 D.法拉格特B【解析】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加拿大人”“捕鲸技艺”等推断描写的人物是尼德·兰,故答案选B。2.尼摩船长在海底用

做的笔写字。 (

)A.鲸鱼触须 B.乌贼汁 C.墨鱼汁 D.大叶藻A【解析】尼摩船长睡的床是大叶海藻做的,使的笔是鲸鱼的触须,墨水是墨鱼或乌贼分泌的汁。3.“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十分之七。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

说的。 (

)A.阿龙纳斯 B.尼摩船长 C.尼德·兰 D.康塞尔B名著抢分练——《海底两万里》4.“诺第留斯号”是用

作为动力源的。 (

)A.电 B.太阳能 C.海水 D.风A【解析】“诺第留斯号”潜艇的驱动完全靠电力供给。从海水中提取钠,将钠与汞混合,成为一种合金,组成一种用来替代本生电池中所需要的锌。汞是消耗不尽的,消耗掉的只是钠,而钠可以不断从海水中提取。5.“诺第留斯号”最快时速是

海里。 (

)6.“诺第留斯号”在托列斯海峡遇到什么危险? (

)A.遇到鲨鱼 B.迷失方向 C.撞上冰山 D.撞上暗礁

CD【解析】“诺第留斯号”潜艇经由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峡——托列斯海峡前往印度洋时,中途触礁搁浅。故答案选D。名著抢分练——《海底两万里》7.《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

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8.潜艇驶过被称为“风暴之王”的大西洋暖流,来到了一艘

爱国战舰沉没的地点。

(人名)满怀激情地讲述了这艘“复仇号”战舰的历史。9.《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

10.《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

带着仆人

和一个捕鲸手,跟随

一起乘“诺第留斯号”潜艇周游海底的故事。11.《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

,它的肉当天就被端上了餐桌。

红海地中海大西洋法国尼摩(船长)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儒艮(海马)名著抢分练——《海底两万里》12.《海底两万里》中尼摩为了救助采珠人在印度洋的

(地名),同

展开过搏斗。

13.故事中,阿龙纳斯曾经在法国出版过的一部书叫《

》,“鱼叉手之王(捕鲸手)”指的是

14.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文段节选自法国作家凡尔纳的《

》,“我”指的是

采珠场鲨鱼海底的神秘尼德·兰海底两万里阿龙纳斯名著抢分练——《海底两万里》15.请运用所积累的名著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至于那些原生秒水虫,那些一滴水中便有亿千万的不可计数的微生动物,它们在一毫克的水量中便有八十万个,它们的作用也是一样重要。它们吸收了海中的盐,消化了水中的固体物质,它们是真正石灰质陆地的造成者,因为它们制造了珊瑚和水熄啊!这滴水,当它的矿物质被吸去了的时候,变轻了,又浮到水面上来,在水面吸收了由于蒸发作用而抛弃在那里的盐质,又变重了,沉下去,重新给那些微生动物带来了可吸收的新物质。因此而发生上下循环不已的潮流,永远是不停的运动,永远是不断的生命。生命力,比在陆地上更强大的生命力,在海洋的所有部分更丰富地,更无穷地尽量发展。人们说,海洋是人类致命的地方,但对无数的动物——和对我,它是真正生命的所在!(1)这段文字选自

国作家

的《海底两万里》,这段话是尼摩船长对

(人名)说的。

(2)这时他们的潜艇到

(海洋),即将下潜的时候,尼摩船长明确地说,这里的海洋平均深度是

(3)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尼摩船长对大海有着怎样的情感?法(儒勒·)凡尔纳阿龙纳斯太平洋四千米【答案】尼摩船长热爱大海,崇拜大海,认为大海是真正的生命所在。名著抢分练——《海底两万里》16.请运用所积累的名著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走了两个钟头,我们到了约三百米深的地方,那地方就是珊瑚在上面开始形成的最后边界。我们就在下面自由自在地走过,我们脚下有管状珊瑚,脑形贝,星状贝,菌状贝,石竹形珊瑚,形成一条花卉织成的地毯,现出光辉夺目的各种颜色。

实在是难以形容,难以描绘的景象!啊!为什么我们不能交换彼此所感到的印象!为什么我们关禁在这金属玻璃的圆盔中!为什么我们被阻止,彼此不能说话!至少,希望我们生活能跟繁殖在海水中的鱼类一样,或更进一步,能跟那些两栖动物一样,它们可以在长期间内,随它们的意思,往来地上,游泳水中!(有删改)(1)这段文字选自《海底两万里》,描写的是尼摩船长一行人进入大海深处看到

的情形。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