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定远乡初级中学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定远乡初级中学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定远乡初级中学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定远乡初级中学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定远乡初级中学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定远乡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道德与法治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一滴水的寿命是短暂的,但当它汇入大海,与浩瀚的大海融为一体时,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大海不干涸,一滴水就永远存在于大海之中。这个比喻说明()①个人离开社会也照样生活②个人生活于社会群体之中③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舞台④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与社会。②③④:“一滴水的寿命是短暂的,但当它汇入大海,与浩瀚的大海融为一体时,就获得了新的生命。”说明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要生活于社会群体之中,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舞台,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紧密联系的,所以②③④正确;①: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所以①错误;故本题选D。2.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情境中属于业缘关系的是()A.小萍和爸妈一起看东京奥运会 B.小伟跟舅舅一起游泳C.小莉的爸爸与邻居老赵下象棋 D.小启和老师讨论两会热点新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关系。D: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小启和老师之间属于业缘关系,D说法符合题意;AB: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小萍和爸妈、小伟跟舅舅之间属于血缘关系,AB说法不符合题意;C:地缘关系是指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小莉的爸爸与邻居老赵之间属于地缘关系,C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小丽在学校里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路上是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在家里是孝亲敬长的孩子。这告诉我们()①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②不同的身份让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同一个人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身份④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不会只扮演一个角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②③④:小丽在学校里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路上是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在家里是孝亲敬长的孩子,说明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同一个人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身份,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不会只扮演一个角色,不同的身份让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②③④说法正确;①:说法与题干无关,应排除;故本题选B。4.以下是一些社区居民对生活的感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居民甲:我们小区新设了蔬菜便民服务点,居民在家附近就能买到新鲜蔬菜,真方便。居民乙:社区建了文化中心,还有免费的图书阅览室,周末可以去看看书,真舒心。居民丙:以前小区周边违建密集,一旦着火,后果不堪设想,今年城管联合街道拆除了违建,现在住着可安心了。A.通过享受便利,我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C.减少违法行为,就能够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D.在不同的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ABD:依据教材知识,社区居民感受到买菜方便、去文化中心免费阅读舒心、拆除违建安心等,都表明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故AD不符合题意;B说法正确;C:“就能”观点绝对化,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5.咿呀学语的时候,父母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蹒跚学步时开始迈出走向社会的脚步;上学后认识了新同学、新伙伴和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走向广阔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知识素养、个人能力、规则意识,价值观念也是一个逐渐形成,丰富发展的过程。这说明()A.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D.每个人都会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A:题干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故A说法正确;BCD:说法正确,但与题干的寓意不符;故本题选A。6.漫画《围观》中的围观者()①没有养成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②缺乏关爱他人,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③没有弘扬社会正气④不需要帮助与自己没关系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和关爱他人、见义勇为的优秀品质。①②③:依据图文材料从“不敢扶”“越扶越麻烦”中我们可以看出,围观的人没有养成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缺乏关爱他人,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不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7.2021年12月,一份模拟政协的优秀提案《关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提交至思明区“两会”。这份模拟提案来自双十中学思明分校的学生,平均年龄不到15岁的3名“真小孩”开始关注“老小孩”的问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中学生要将主要精力用于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②我们要在积极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发展和成就自己③我们要把自己当作社会的一份子,积极了解和关注社会④专业领域的事物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关注社会发展。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故①说法错误;②③: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名“真小孩”开始关注“老小孩”的问题,启示我们要在积极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发展和成就自己;我们要把自己当作社会的一份子,积极了解和关注社会,故②③说法正确;④:作为中学生也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心国家发展,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8.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服务冬奥会的行列中,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①是亲社会行为②在学校课堂里亲身实践,锻炼自己③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具体表现④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释放正能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把握。

①③④:志愿者的行为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启示我们要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亲身实践,锻炼自己,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①③④正确;

②:参加志愿者的行为,是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的亲社会行为,而不是在学校课堂里亲身实践,锻炼自己,说法②错误;故本题选C。9.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网络问政也悄然兴起。对下图漫画《网络问政》的理解正确的是()A.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更方便迅捷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会疏离现实的人际关系D.网络让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民主生活的积极作用。B:实行“网络问政”,有利于公民更便捷的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使公民行使权利的途径更加广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拓宽了民主渠道,保障了公民的参与权、监督权等,故B符合题意;ACD:属于网络的特点和积极作用,但与网络问政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10.弹窗广告已经到了网络公害的程度。“双十一”期间,人们在享受着网上购物便捷的同时,也深受“抽取粉丝大礼包”“召唤好友”等弹窗广告的困扰。这()A.是一种技术霸凌的表现,也是侵犯公民隐私的犯罪行为B.需要每个公民严格执法,加大对此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C.表明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对于弹窗广告现象的出现无可厚非D.说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丰富生活的同时,也有不少消极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是把双刃剑。D: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丰富生活的同时,也有不少的消极影响,网络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理性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故D正确;A: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故A错误;B:公民没有执法权,故B错误;C:弹窗广告现象的出现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故C错误;故本题选D。11.为了实现“停课”不“停学”,全国各地利用互联网的共享资源优势,给中小学生推出“空中课堂”等免费学习网站,这说明()①网络有利于我们更快捷、更便利地学习②网络课程直播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实现了“停课”不“停学”④网络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知识点。①②③:全国各地利用互联网的共享资源优势,给中小学生推出“空中课堂”等免费学习网站,是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的表现,说明了网络有利于我们更快捷、更便利地学习,网络课程直播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实现了“停课”不“停学”,①②③正确;④: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在题文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2.“我前段时间回家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就是70岁的奶奶和10岁的侄女,一起围着电脑选购商品。”某机关工作人员吴某说:“从高中起,我就已经开始在网上买文具、篮球、辅导书,到了大学,日常用品几乎都是上网买。”这共同说明()A.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B.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C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D.网络化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B:分析题干信息,材料体现了网络的积极作用,体现了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B符合题意;A:题干材料旨在强调网络的积极作用,没有体现网络的弊端,故A不符合题意;C: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没有位居世界前列,故C说法错误;D: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3.近日,国家反诈中心向公众发出提醒:有不法分子借预约新冠疫苗接种发布虚假链接,非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国家反诈中心正在对虚假链接进行处置。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不要在陌生链接输入公民个人信息。这则提醒说明()A.网络时代,诈骗手段多样,要提高防范意识B.受到不法侵害后,要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C.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D.网上信息无限,要学会“信息节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少年面对网络如何自我保护。解答时要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完成解答。

ABCD: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在网络生活中存在着诈骗行为,我们要树立防范意识,当自己上当受骗,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14.通过手机上传一张正面照片,给出一些个人信息,短短数秒就能收到面相评分和运势报告,号称“准确率达95%”“能看透你的一生”……最近一段时间,“AI算命”风靡网络,表面上是预测命运,其实是盯上了你口袋里的钱。这警示我们()A.要远离网络,避免上当受骗B.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改变自己的命运C.开放的网络世界,要保持警惕D.不宣泄负面情绪,不传播谣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C:题干中“AI算命”表面上是预测命运,其实是盯上了你口袋里的钱。这警示我们开放的网络世界,要保持警惕,C正确;A:“远离网络”否定了网络的积极作用,A错误;B:夸大了网络的作用,B错误;D:观点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5.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持续粉碎很多疫情谣言,还原真相。作为公民,就必须()①加强自我约束,放弃言论自由②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③依法自由表达,正确行使权利④拒绝不良诱惑,彻底远离网络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该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②③:题文材料主要描述了网络存在很多谣言,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作为公民,就必须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依法自由表达,正确行使权利;②③符合题意;①:放弃言论自由是错误的,我们可以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利;④:彻底远离网络是错误的,网络也有积极作用,要合理利用;故本题选B。16.观察漫画,我们中学生应该()①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②遵守网络规则,传播网络正能量③学会辨别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充分利用网络,沉溺于网络生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网络交往的认识。①:拒绝上网的做法没有认识到网络交往的积极作用,观点错误,故排除①;②③:依据漫画描述,网络中存在不良信息,警示我们中学生要遵守网络规则,传播网络正能量,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故②③说法正确;④:沉溺网络不利于身心健康,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7.互联网的发展,让“谐音”“缩写”“中英结合”“数字”“词语新用”等网络语言在年轻人中迅速流传开。网络语言具有言简意赅、含蓄美妙、形象生动的特点,故而在传递信息和表情达意等方面具有传统的书面语言所不能替代的功用。但一些低俗化的网络用语,也带来负能量。面对网络语言,我们应当()①任凭自己的喜好,自由地使用它②在使用时遵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③使其不断丰富,以取代传统汉语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使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②④:分析一些低俗化网络用语,带来负能量,因此面对网络语言,我们应该在使用时遵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使用,故②④说法正确;①:面对网络语言要提高辨别能力,遵守网络的道德与法律要求,①说法错误;③:网络语言不能取代汉语,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36分)18.小红从小父母双亡,年幼的她和年迈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特殊的家庭环境锻造了她坚强、独立的性格。在家里,她洗衣、做饭,是家里的顶梁柱、奶奶的好“拐杖”;在学校,她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还曾被评为省级“孝心少年”。谈及这些年的感受时,小红说:“我今天取得的成绩,都是通过我个人的努力换来的,我要向人们证明,没有社会的帮助,我照样能够活得精彩。”请你对小红的这番话进行辨析。【答案】①小红的说法是片面的。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固然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但也离不开社会对我们的帮助。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长辈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小红能有今天的成就和荣誉,与家庭的温暖、老师的教育、同学的帮助、社会的关爱密不可分。④小红只看到了自身努力的作用,没有认识到社会关爱对她个人成长的作用。【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在社会中成长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阐述事实,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道德修养【详解】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我今天取得的成绩,都是通过我个人的努力换来的,我要向人们证明,没有社会的帮助,我照样能够活得精彩。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是片面的。论据①:一个人成长和成才固然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但也离不开社会对我们的帮助。论据②:个人与社会;在社会中成长。论据③:只看到了自身努力的作用,没有认识到社会关爱对她个人成长的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9.2021年9月30日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指出:上网仍然占据了中学生除学习以外的大量精力和时间,中学生们普遍变得更“宅”了。网络信息参差不齐诱发网络欺凌风险,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在高中生群体中,21.5%的人曾在网络上被他人辱骂,30%的人收到过黄色图片或视频,14.6%的人收到过暴力图片或视频,27.5%的人曾遇到过骗子。而在初中生群体中,这一现象也存在。(1)青少年蓝皮书指出的信息说明了什么?(写出两点即可)(2)“上网占据了中学生除学习以外的大量精力和时间”对中学生有何危害?(写出两点即可)【答案】(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沉迷网络容易荒废学业。(2)影响中学生的学业;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诱发中学生犯罪。【解析】【分析】背景材料:青少年蓝皮书。考点考查:网络消极影响。能力审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核心素养:公共参与、科学素养。【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本问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蓝皮书,需要调用网络的消极影响有关知识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①:网络信息参差不齐诱发网络欺凌风险→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有效信息②:上网仍然占据了中学生除学习以外的大量精力和时间→青少年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等方面分析。【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本问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调用网络的消极影响有关知识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上网仍然占据了中学生除学习以外的大量精力和时间→影响学业、诱发犯罪,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影响中学生的学业+健康成长+诱发犯罪等方面分析。20.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