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2练案7《诗经》两首(1)含答案试卷分析详解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2练案7《诗经》两首(1)含答案试卷分析详解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2练案7《诗经》两首(1)含答案试卷分析详解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2练案7《诗经》两首(1)含答案试卷分析详解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2练案7《诗经》两首(1)含答案试卷分析详解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案7《诗经》两首(1)本练案共2页,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一、打牢语言基础(2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eq\x(导学号30994036)(C)A.愆期(qiān)垝垣(huán)孔疚(jiù)尔卜尔筮(shì)B.涉淇(qí)夙兴夜寐(sù)咎言(jiū)自我徂尔(cù)C.不遑(huánɡ)象弭(mǐ)归聘(pìn)雨雪霏霏(yù)D.桑葚(shèn)棠棣(dì)嗟叹(jiē)咥其笑矣(diē)【解析】A项,“垣”应读yuán;B项,“咎”应读jiù,“徂”应读cú;D项,“咥”应读xì。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eq\x(导学号30994037)(A)A.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内心痛苦的样子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就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解析】“孔”意为“很”。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eq\x(导学号30994038)(B)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C.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解析】A项,上句:介词,把;下句:连词,来。B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上句:连词,与“且”搭配使用,又……,又……;下句:副词,已经。D项,上句:动词,想;下句:语气词,无实义。4.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eq\x(导学号30994039)(B)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的,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了那种失望、失落以及与抛弃他的“氓”一刀两断的坚定态度。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解析】B项,应为“比”的手法,以斑鸠贪吃桑葚比喻女子沉迷爱情。5.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是(3分)eq\x(导学号30994040)(C)A.何以知之? B.何陋之有?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解析】C句,属于正常语序,无宾语前置现象。6.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部分进行改写。要求:①以“儒家学者”为开头。②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但语序可变动。(5分)eq\x(导学号30994041)《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答:儒家学者拿《诗经》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步掩盖了《诗经》的本来面目,对它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解析】以“儒家学者”为开头,即以“儒家学者”为主语重新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改写时务必注意语言表述的连贯。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eq\x(导学号30994042)谚语有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①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延长寿命等,总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只要愿意,③____________________。你可以做慈善,帮助困难之人;你可以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你还可以绽放一个动人的微笑,说出一句由衷的赞美。【答案】①我们并不习惯给予②给予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③你可以用各种方式给予【解析】第①处前的转折界定了此处的内容应是“不习惯给予”;第②处是对前文的总结,是说“给予”和“身心健康”的关系;第③处从后文看,是说给予的多种方式。二、提高阅读能力(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eq\x(导学号30994043)黍离①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②靡靡③,中心摇摇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⑤?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①周大夫行役经京城地区,宗庙公室变为黍稷。他不禁悲悯周的颠覆,彷徨不忍离开而创作此诗。②行迈:远行。迈,行,走。③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④摇摇:心神不宁。⑤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⑥噎: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哽咽。8.联系全诗看,作者为什么要写“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彼稷之实”?(6分)答:“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彼稷之实”,表面是写稷生长成熟的过程,实际是写京城故址沧桑之变;写稷生长成熟的过程,也说明作者屡过此地而兴叹,更突出其慨叹之深。【解析】这三句诗处在各章的开头,其实是写稷生长成熟的过程。作答时,可结合整首诗的主旨来加以分析。9.本诗三章多反复,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5分)答:诗中多反复,强化了所写内容,突出了由于昔盛今衰而生的慨叹,加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从分析主旨的角度着手,指出对诗歌音乐美所起的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4分)eq\x(导学号30994044)千叶瓶刘心武①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来的。造型一般,素白,底部连瓷窑标志都没有。花瓶陪伴他度过了整个青壮年时期。见证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他“哎,我退休啦”的招呼。花瓶随他搬了两次家,在家里的位置也多次变易,近些年则一直搁放在书桌一角。花瓶里插过鲜花、干花、假花等。最后所插的是三根孔雀翎。②退休以后,他试图圆多年来写回忆录的梦。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精美的十六开簿册,还准备了一盒十二支的绿色签字笔。为什么要选择绿色?完全是下意识的驱使。在文化用品的货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签字笔的,忽然眼睛扫到了这种绿色的,好奇地抽出一支,在店里提供的试用纸上画了画,笔尖滑动的感觉和呈现的绿色都让他很愉快,于是买了下来。③但是,翻开簿册,拿起绿笔,郑重地宣布:“别打扰我,我要开笔啦”时,却愣在那里,满脑子飞花飘絮,却不知该如何写出第一句来。好不容易写出了几行,却实在不能满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页,却不料纸张一剐,反弹力使他握笔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斜,忙去扶正,结果签字笔的笔尖就在瓶体上画出了一个弯线。拿抹布擦,去不掉,又找来去污粉,还是没用,涂上衣领净再擦再用水冲,那道绿痕似乎更加分明。④这时传来了妻子的声音:“你把弄脏的一面朝墙,不就结了吗?”又传来正好回娘家的闺女的声音:“爸,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宝贝,您干吗着那么大急?还是写您的回忆录吧,写出来,我给您录入电脑……”他望着破了相的花瓶,只是发愣。⑤第二天他用绿色签字笔,把那抹不掉的一个弯道,勾勒成了一小片绿叶,看上去,顺眼点。但瓶体和那么小一片绿叶,在比例上实在不相称,于是,他决定从那片绿叶开始,再连续勾勒出更多的、形态并不雷同、而又凹凸锯齿互补的叶片。勾勒第一个叶片时,他当然是怀着一种后悔的心情,责备自己把素白的瓶体,不小心给玷污了。后来,不知怎么的,或许是心理态势的惯性作用吧,勾勒别的叶片时,接二连三,全是后悔的思绪。后悔小时候,不该为了贪摘树上的果子,急躁地把整个枝丫扯断。又后悔上小学时,同桌向自己借圆珠笔用,死活就不肯借给人家。再后悔上山下乡的时候,队里培养自己当“赤脚医生”,自己却没能把常见的草药形态认全。回城进工厂,先开大货车,后开小面包,再当上司机班长,又调进科室,好赖算是个干部了,就不免神气活现起来,给一起进厂的“插友”取不雅的外号大呼小叫,后来人家下了岗,找到自己借钱,虽说也拿了一千给人家,却又跟人家说了一大堆便宜话,仿佛人家的困难全是不争气造成的……⑥闺女又回门,小声地问妻子:“爸的回忆录写出多少了?怎么总是抱着个花瓶在鼓捣?”妻子小声回答:“着了魔似的,每天总得花两三个钟头在瓶子上画树叶……不过他脾气倒好多了,下楼一块遛弯儿,还总跟我回忆以往的事儿,动不动还说,哪件事对不起我,哪回的吵架请我原谅……咳,其实我早忘啦!不过听他那么说,心里倒是挺舒服的……”⑦渐渐的,他那只花瓶,半壁外表都画满了绿叶,那些单线勾勒的叶片,大大小小,连续不断,看上去仿佛当初入窑出窑时就已经有了,而且是工艺师事先就构思好,精描出来的,显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和谐,堪称雅致秀美。⑧他继续在花瓶另一面勾勒绿叶。妻子说:“难道你非得把上面画满吗?画满怕得上千片叶子,你累不累啊?”他边慢慢画,边说:“我还真怕那画满的一天到来呢!”⑨有一天,一位现在迷上古玩收藏的“发小”来看望他,忽然眼睛一亮,吼出一声:“老兄,你从哪儿收来这么个千叶瓶?”他不做声。那“发小”走近,小心捧起细看,哑然失笑:“原来根本不是古董,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是啊!”他让“发小”小心轻放,说:“对我而言,这是无价之宝!”他只简单解释了几分钟,来客便肃然起敬,并叹:“如果那些对社会负有更大责任的人士,都能有你画千叶瓶的心思,该多好啊!”(选自《小说月报》,有删改)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A.主人公本想买黑色的签字笔写回忆录,却下意识地选择了绿色签字笔,这暗示着他内心深处一直在怀念逝去的青春岁月,为自己年轻时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已。B.小说第⑤段看似在写主人公对自己过去生活中种种失误的后悔,实际上是为了以小见大,表现了“文革”中上山下乡的一代人对时代的反思与总结。C.“发小”本以为千叶瓶是名贵的古董,细看之下才失望地发觉它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算。小说借这一人物对当今社会中一些只重物质而精神空虚的人进行了批判。D.主人公画绿叶的过程,就是反思自己一生的过程,更是检讨灵魂、滋养心灵的过程。心灵获得绿化、滋养,能使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很大变化,所以“他”的脾气变得平和了。【解析】A项,对主人公心理的推测不是很准确,但有一定的道理;B项,小说并没有表现“‘文革’中上山下乡的一代人对时代的反思与总结”;C项,写“发小”,只是借他之口表现主题,没有批判的意图。11.在画千叶瓶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概括分析。(5分)答:(1)开始是单纯的“后悔”,后悔不该玷污花瓶;(2)后来是“接二连三”后悔,后悔小学时、上山下乡中、进城及提干后、与妻子生活过程中自己的各种各样的缺点、失误;(3)最后通过反思自己的一生,不断检讨灵魂,最终获得了心灵的愉悦和满足。【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应当从花瓶破相开始,到文章末尾结束,概括时应抓住主要段落进行分析。具体思考时可以先抓两头,找出过程两端较为明显的思想差距,再分析中间过程,最后整合要点,组织成句,即可得出答案。12.请从情节结构、艺术手法、思想主题这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对这篇小说进行赏析。(6分)答:(示例1)这篇小说情节简单,结构清晰,但构思颇具匠心。小说以花瓶为线索,由不小心损瓶——专心画瓶——“发小”评瓶三个主要情节构成全篇。①开篇先介绍花瓶的由来、经历,突出花瓶的平常与不平常。平常在于它的普通,不平常在于它陪伴主人公多年,见证了主人公的大半生生活,这些介绍为后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依据,铺垫自然、巧妙,买笔的环节看似与画瓶无关,却为下文画绿叶埋下伏笔。②写主人公画瓶的过程时,又通过妻子、女儿的话语侧面表现主人公的专注、投入。③结尾处“发小”来访,借“发小”之口评瓶,巧妙地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示例2)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①开头写花瓶的“造型一般,素白”,这其实是以花瓶的“空白”暗示人物“心灵的苍白”;②写主人公买绿笔时的选择,含蓄地表明了主人公以往对绿色的忽略以及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