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波峰中学学校姓名班级考场学校姓名班级考场考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高一语文试题命题人:段红英审核人:郝会平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诗的建筑美唐诗不仅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而且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所谓建筑美,不是说唐诗与建筑具有同样的美学特点,而是说唐诗像建筑一样,善于通过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把本来是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转化为具有空间的立体感。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化动为静,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像建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然而,静中又有动,实中又有虚。建筑看起来,完全是静的、实的,建筑所用的材料,如砖、瓦、木料等,无一不实,无一不静。然而,建筑师通过对门、窗、房间、走廊等结构的安排,却不仅使建筑内部具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而且外部也与整个宇宙相联系,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这样,建筑本身也成了一个小宇宙,它把上下四方与古往今来,融合汇通在一起。唐诗也有这样的特点。它所描写的多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意象,但它所表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诗思和感情。例如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雨中黄叶树”与“灯下白头人”,这是两组看似各不相关的具体意象;“浮云”与“游子”,“落日”与“故人”,更是看似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意象;诗人只是并列地把它们罗列在一起,不加任何分析性的说明,可是我们一读,却好像蒙太奇一样,不同的镜头组合在一道,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某种深永的感情。唐诗的建筑美,就来自这种具体意象的罗列与组合。这样的建筑美,还和汉字的结构形式有关。汉字是从象形字产生出来的,象形字的特点是摹拟具体的物象。唐诗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形象。例如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这里写了凤凰、凤凰台、长江三个具体的物象,然后用三个动词描述它们各自的状态,然后再把它们组合在一道,成为凤去—台空—江自流,这难道不像建筑的门、窗与墙壁,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融贯,从而产生出建筑的美吗?凤去、台空、江自流,我们读着,我们的眼前不仅浮现了它们作为物的形象,像建筑一样竖立在我们的面前,而且从它们的关系中,我们看到了空间的并列关系转化成了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江山长在而人事沧桑的感慨不禁油然而生。唐诗的建筑美那以具体的物象的描绘来打动我们的感染力,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建筑善于以小见大,在极小的空间中展示出广阔的人生。唐诗在结构上,也具有建筑的这种特点,在短短的绝句或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例如王维的《息夫人》,短短二十个字,不仅写了历史,而且写了现实。在写历史和现实的时候,更重要的,它描写了深厚的令人难以言说的内心的悲哀与感情。唐诗的建筑美,在绝句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我们说,绝句的结构,有如中国亭子的四根柱子。就是这么四根柱子,它一方面塑造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形象,自成一个天地,另一方面却又吞吐着整个宇宙,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选自《唐诗十二讲》,有改动)1.下列关于“唐诗的建筑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唐诗的建筑美是指唐诗在结构方面体现出来的美,它是一种让人在诗歌中体会到的具有空间立体感的美。B.唐诗的建筑美是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使得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具有空间的立体美感。C.短短的绝句和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展示出广阔的人生,使唐诗的建筑美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D.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形象是唐诗的建筑美的表现形式之一。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唐代诗人往往通过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的手法,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像建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B.唐诗的建筑美体现在把时间艺术转化为空间立体感上,更体现在把空间并列关系转化成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上。C.建筑通过门窗等结构,使之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而唐诗则通过具体意象的罗列与组合表达某种深永的感情。D.建筑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把宇宙浓缩到房屋之中,唐诗则通过这种手法,用简短的诗展示出广阔的生活内容。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A.既然唐诗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那么我们可以对唐诗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品味和解读。B.唐诗绝句中每一句都好比中国亭子的一根柱子,因而诗的内容犹如亭子的空间,诗的思想情感犹如广阔的宇宙空间。C.唐诗之所以美,与汉字的结构形式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许多唐诗一旦翻译成别的语言,它的美就会被削弱。D.只要诗人并列地把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意象罗列在一起,不须分析说明,读者就可以领会其中的深永的感情。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秤匠师李世营冷寂了多天的孙记制秤作坊终于忙碌起来。老匠师默默地用手钻在浸泡打磨好的秤杆上打着星花,把一截截细铜丝嵌进去,钉星、割断、锤实、打磨,然后又把一截截细铜丝嵌进去,钉星、割断、锤实、打磨。阳光下,秤上星花里的一个个铜丝,就成了一个个闪亮的秤星,炫射得老孙头的眼也发出熠熠的亮光。“爹,这单生意一下可以挣万把块呢,有多少年没这样的好生意了!”约秤的小秤匠看起来很兴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老匠师仍然不作声,默默地铆着他的星花。“忙过这单活,我想到外面看看。”小秤匠接着又说。老匠师猜得懂小秤匠的心思:作坊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儿子早想去镇外的世界闯一闯。老匠师依然虔诚地铆着他的星花。秤杆上的星花一旦铆差一丝一毫,整杆秤就废了,尤其是那颗定盘星,犹如杆秤的心,是杆秤的魂。小秤匠抬起头,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到的笑容,狡黠地看看老秤匠,也默不作声,双手依旧熟练地用“叨子”测盘星、标星花。老匠师是镇上有名的“孙记”制秤作坊的大掌柜。据传孙氏先祖曾遇一不法粮商,欲在秤头上玩伎俩,制作黑心的“吃客秤”牟取暴利。但孙氏先祖不为重金所惑,不被威逼所惧,甚至不惜自残双手来维护作坊的信誉。孙记制秤坊由此盛极一时,享誉周边数百里。小镇上的商贸交流,从不用电子秤,一直沿用传统的杆秤。小镇的商户尤爱用“孙记”杆秤来做买卖,是因为孙家从不做昧良心的“吃客秤”。小镇临山依水,以种植采集山药为业,药材生意特火,火了几辈人了,老一辈们归结为一个“诚”字,以诚待商,以诚会商,以诚经商。外地客商乐意到小镇购置药材,是因为小镇的人做生意厚道,从不缺斤少两,欺诈宾客。周边的乡亲们和来往的客商信得过的,还是小镇有名的“孙记”杆秤。不久前老街扩建,外地来的王老板,看准了小镇的商贸市场规则和人脉,更看上了“孙记”杆秤的信誉。他要在镇上建一个药材和山果批发市场,就找到了老匠师的儿子,私下商谈好久,按其提供的规格,出高于10倍的价钱订制了50杆大秤、50杆中秤、50杆小秤。作坊内,父子二人之间仍是沉默,寂静的空气里流动的,只有打钻、铆星花和打磨的声音。突然,沉默的老秤匠皱起了眉头,拿过一个秤杆,用“叨子”测测定盘星,然后又拿一个,接着又拿一个……老匠师在秤杆的定盘星上,发现了儿子鼓捣的“猫腻”。老匠师的眼神瞬时变得异样地呆滞而浑浊,脸黑得吓人。他陡然站起身,用两双粗大的手,抡起身边的铁砧子,狠狠地砸了下去……夜里,听着儿子隔壁炕上嘤嘤的哭声,炕头上的老匠师,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起身,取过好久没抽过的旱烟袋,坐在炕头,吧嗒吧嗒猛抽几口。他看看窗外,夜空星星点点:世界这么大,明天是该让儿子出去闯一闯了!他掐灭旱烟,在大炕上磕巴磕巴烟嘴,起身出门。第二天,老匠师送儿子出镇。临行,他拿出一把精致的准星秤送给儿子,告诉儿子:不管世界有多大,你能够走多远,这杆秤,都要随身带着。人有良心,秤有准星,做人,什么时候都要秤平斗满。头天夜里,老匠师用上等的楠木连夜赶制了这杆精致的准星秤,杆秤上的两个醒目的金字:“孙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炫目,直炫得儿子的双眼泪盈盈的。那天夜里,听着老子在院子里钻星打磨的声音,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儿子,半夜偷偷溜出屋子,将老匠师劈断的一百五十杆杆秤,全部扔到了小镇后山的山崖里。(原载于2016年2月25日《中老年时报》,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篇小说在曲折含蓄的故事情节中,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多角度地塑造了小镇里的秤匠师父子形象,人物形象鲜明丰满。B.小说运用补叙的写法叙写了孙记杆秤世家的历史渊源、面临的新的社会现状,这些内容都加交代小说的写作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C.“听着老子在院子里钻星打磨的声音,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儿子,半夜偷偷溜出屋子,将老匠师劈断的一百五十杆杆秤,全部扔到了小镇后山的山崖里”,这表现出小匠师知错能改的特点。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夜里老匠师取出旱烟,“猛抽几口”“掐灭旱烟,在大炕上磕打磕打烟嘴”等细节,表现出了他打定主意要让儿子出去闯一闯的果决。5.老匠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6.小说结尾写到老匠师送儿子出镇,故事情节已经完整,作者却增加了最后两段,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罗士信,齐州历城人。隋大业时,长白山贼王薄、左才相、孟让攻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击贼。士信以执衣,年十四,短而悍,请自效。须陀疑其不胜甲,少之。士信怒,被重甲,左右鞬,上马顾眄。须陀许之。击贼潍水上,阵才列,执长矛驰入贼营,刺杀数人,取一级掷之,承以矛,戴而行,贼皆眙惧无敢亢。须陀乘之,大破贼。士信逐北,每杀一贼,辄劓鼻纳诸怀,暨还,验以代级。须陀叹伏,遗以所乘马。凡战,须陀先登,士信副,以为常。炀帝遣使图须陀、士信阵法上内史。

后须陀为李密所杀,士信与裴仁基归密,署总管,俾统所部讨王世充。身被重创,见获于世充。世充爱其才,厚遇之,与同寝食。后得密将邴元真等,故士信稍稍疏斥。士信耻与伍,率所部千余人来降高祖,拜陕州道行军总管,因谋世充。

士信行则先锋,反则殿,有所获,悉散戏下有功者,或脱衣解马赐之,士以故用命。然持法严,至亲旧无少贷,其下亦不甚附。师次洛阳,攻千金堡,堡有恶言诟军,士信怒,夜遣百人载婴儿啼噪堡下,若自东都出奔者,既而阳悟曰:“非也,此千金堡耳。”因散去。堡兵开门追掠,士信伏入,屠之无类。贼平,授绛州总管,封郯国公。

从秦王击刘黑闼洛水上,得一城,王君廓戍之,贼急攻,溃而出。王语诸将:“孰能守此?”士信曰:“愿以守。”乃命之。士信已入,贼悉众攻,方雨雪,救军不得进。城陷,黑闼欲用之,不屈而死,年二十八。王隐悼,购其尸以葬,谥曰勇。初士信为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至是如所志。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十一》)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初/士信为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至是/如所志B.初/士信为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至是/如所志C.初士信/为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至是如所志:D.初士信为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至是/如所志: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祖:一是用于皇帝的庙号,这里指的是唐高祖李渊。另一层意思是指曾祖父的父亲,而与之对应的亲属称谓是玄孙,即曾孙的儿子。B.秦王:李渊的儿子李世民,也就是后来“贞观之治”的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炀帝是指唐朝皇帝杨广。C.劓:此处为“割掉”,原指中国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种刑罚。古代“割裂肌肤,残害肢体”的刑罚手段有墨、劓、刖、宫、醢、焚、刳、剔等。D道:唐贞观元年全国分为十个道,相当于汉代的州,形成了道、州、县三级行政制。宋朝时的“路”和今天的省大致相似,如广西路、湖北路、陕西路等。9.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罗士信年轻气盛。他年仅十四岁就在执衣职务上主动请缨,要反击正在攻打齐郡的长白山贼寇,为了向张须陀证实自己的实力,身披双层铠甲骑上战马作战。B.罗士信作战不退缩。只要是与张须陀一同作战,罗士信便经常做张须陀的副将,冲锋陷阵。皇帝还派画师将他们作战的场面描画出来并上交给内史省。C.罗士信为人心胸狭窄。他在被王世充收降后曾被其重用,但是王世充后来收降了邴元真后便疏远了罗士信,因此罗士信一心想与唐高祖密谋杀死王世充。D罗士信赏罚分明。他能够将战利品和朝廷的封赏赏赐给手下有功劳的人,也不吝惜自己战衣和战马,但是处罚起来也绝不会宽容最亲近的部下。1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身被重创,见获于世充。世充爱其才,厚遇之,与同寝食。译文:(2)士信已入,贼悉众攻,方雨雪,救军不得进。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夏晚望嵩亭有怀罗邺①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注】①罗邺,唐朝余杭人。有文名,尤擅律诗。科考屡下第,漂泊湘、浦间,不得志,晚年赴职单于牙帐,郁郁而终。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漂泊不定的浮云和流水,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归之情。B.第二句写望嵩亭与湖水相映成趣,亭在湖上高高耸立,水在亭下一碧万顷。C.虽然望嵩亭周围景色优美,整日可望,但作者觉得它终是他乡,不能久留。D.作者凭槛远望之间,悠然兴怀,想起家乡,却又终年羁旅异乡,令人神伤。E.第八句以景结情,人好似修竹,无依无靠,表达了作者对身世的迷惘之情。12.本诗的第五、六句“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写景手法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3.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紧张的呼吸、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琵琶行》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5)《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的“,”的观点是相同的。第Ⅱ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6分)1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瓦楞(léng)

环佩(pèi)

凝决不通

纨袴膏粱B.两靥(yè)

千载(zài)

横绝峨嵋

放诞无礼C.宫绦(tāo)

暮砧(zhēn)幽愁暗恨

少不更事(gēng)D.呕哑(yǎ)

攮进(nǎng)

俊眼修眉

枫叶获花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对于较为次要的历史人物,如五代吴越王钱镠,林教授也能要言不烦地评价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②叶嘉莹先生学养深厚,说话亲切从容,听她的讲座,使人心情舒畅,如坐春风。③《人民的名义》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其收视率、网络关注度等数据飙升,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④人民网、人民日报及其旗下的报刊,正为它的近亿读者心劳日拙,时时刻刻更新着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新闻报道与评论。⑤黄果树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远远就可听见瀑布撞击山崖的瓦釜雷鸣之声,显得十分壮观。⑥全明星版《桃花扇》火爆上演。一支《倾杯序》响遏行云,满腔悲凉尽在曲中,令人拍案叫绝。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A.在叶伟信执导的警匪动作片《杀破狼》中,来自于警方的马军和来自于黑帮的阿积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以后,阿积全身遍体鳞伤,最后气绝而亡。B.不动产登记是摸清中国全社会不动产家底的国家级行动,将从经济到法律建设的方方面面产生难以估量的扩散作用。C.先生侃侃而谈,虽然他的音容笑貌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D.很多快递员经常让消费者先签字后验收或者不告知消费者验货,消费者在发现快递物品损失后,快递公司就会以消费者已签字为由推卸责任。1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五回,《红楼梦》是中国小说的顶峰,也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B.海明威是英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C.杜甫的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圣”,《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都是七言律诗。D.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强调继承《诗经》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18.下面选项,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A.一个清华毕业,一个哈佛归来,学历背景应该是很般配的。然后,我们俩在工作中相识、相知、相恋,最终玉成佳偶,成为单位的佳话。B.这么漂亮的自行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非常感谢,我一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C.“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李明激动地说,“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我奶奶的古稀寿宴,让我们一起祝福奶奶:生日快乐!”D.我左思右想,觉得即使请求他帮这个忙,他也未必答应,我还是免开尊口吧。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语言的形式,①

_____

____

,是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所以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②

___________

。尽管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③

_________: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表现出来的。

20.仿照示例,请从鲁迅、曹雪芹、海明威、李白、杜甫、白居易中任选一位,另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5分)示例: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五、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曾国藩说:“善莫大于恕。”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请选定一个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C(弄错范围,使唐诗的建筑美得到最充分表现的不包括律诗)2.B(按照第一段对唐诗的建筑美的定义,所谓建筑美,是说唐诗善于通过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把本来是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转化为具有空间的立体感。“更体现在把空间并列关系转化成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上”是对唐诗的建筑美打动我们的原因的分析)3.D(“我们一读,却好像蒙太奇一样,不同的镜头组合在一道,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某种深永的感情”说明并列在一起的意象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并不是随便把意象罗列在一起,就能产生某种深永的感情)4.D(“表现出了他打定主意要让儿子出去闯一闯的果决”错误,从文中来看,“取出旱烟,猛抽几口”表现的是老匠师矛盾复杂的心理状态。)5.①有工匠精神,手艺精湛。老匠师制秤过程一丝不苟极其认真,发现定盘星上的问题后,一个个加以检查校正。②为人诚信,不贪钱财。多年来凭借诚信经营享有盛誉;当生意冷清时,也绝不为了暴利制作“吃客秤”。③父爱深沉,教子有方。当发现儿子的“猫腻”时,没有呵斥责罚,而是亲手砸毁了所有杠秤,并制作精致的准星秤用来警戒孩子。④思想开明,理解孩子。他理解儿子想要去镇外闯一闯的心思,深思熟虑后决定成全孩子。(任意三点即满分)6.①人物形象上,展现了父亲的用心良苦和儿子知错能改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思想主旨上,从表现老匠人坚持职业操守,到展现父子俩传承了为人处世要坚守良知底线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③情节内容上,补充交代了夜里秤匠师父子对这一事件的反思,使情节更完整,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④结构上,结尾秤杆上的金字“炫得儿子的双眼泪盈盈的”与开头“炫射得老孙头的眼也发出熠熠的亮光”形成首尾呼应,暗示了儿子的真心悔改,体现了父子之间无言的精神传承,增强了文章的含蓄美。(每点2分)7、B

8、B杨广是隋朝皇帝9、C说心胸狭窄过于武断,且“一心想与唐高祖密谋”也不当,原文是“士信耻与伍,率所部千余人来降高祖,拜陕州道行军总管,因谋世充。”10、(1)身上遭受多处创伤,被王世充抓获。王世充爱惜(敬重)他的才能,给他优厚的待遇(优厚的招待他),跟他一同吃饭睡觉。(2)罗士信已经进入城中,贼兵全都围攻他,正在下着雪,救援的军队不能前进。

采分点:(1)被:遭受。见于:被。厚遇:给他优厚的待遇(优厚的招待)。与(之)同寝食:省略句。(2)悉:全。雨雪:下雪。进:前进。【参考译文】

罗士信,是齐州历城人。隋朝大业年间,长白山贼寇王薄、左才相、孟让攻打齐州,通守张须陀率领士兵反击贼寇。罗士信做着执衣(衙门里的差役)一职,年仅十四岁,短小精悍,自己就请求效力杀贼。张须陀怀疑他不能穿住铠甲,轻视他。罗士信很生气,穿上双层铠甲,带上左右两个箭囊,上马后环视一圈。张须陀允许他一同打击贼寇。在潍水岸边迎击贼寇,阵容刚排列,罗士信手持长矛骑马冲入贼寇军营,刺杀数人,取下一个首级抛出去,用长矛接住,用长矛挑着行进,贼寇们都惊恐地看着不敢反抗。张须陀乘机大破贼兵。罗士信追赶逃亡的贼寇,每杀掉一个贼寇,就砍下鼻子放在怀里,等到回来后,查验鼻子来代替首级。张须陀很是叹服,把自己乘坐的战马赠给罗士信。但凡是作战,张须陀先行,罗士信为副将,经常如此。隋炀帝派遣使者画出张须陀、罗士信作战的形象并上交给内史省。后来张须陀被李密杀死,罗士信与裴仁基归降了李密,委任总管一职,让他统领本部人马讨伐王世充。身上遭受多处创伤,被王世充抓获。王世充爱惜(敬重)他的才能,给他优厚的待遇,跟他一同吃饭睡觉。后来王世充得到李密将领邴元真等人,于是罗士信逐渐地被疏远排斥了。罗士信以与他们为伍为耻辱,率领统领的一千多名部下前来投靠唐高祖李渊,被授予陕州道行军总管一职,趁机图谋王世充。罗士信出行就当先锋,返回时就为殿后,有所收获,全都分给部下有功劳的人,有时候脱下战服解下战马赏赐给他们,军士们因此愿意为他效命。然而罗士信执法严格,就连最亲近的原来的部下都很少宽恕,他的手下也都不敢亲近了。军队驻扎洛阳,攻打千金堡,堡中传有恶言诋毁军队,罗士信大怒,在夜里派遣一百人带着婴儿到堡下啼哭叫嚷,好像从东都逃出来的,过一会又假装明白过来,说:“不对啊,这里是千金堡了。”于是走开了。堡中兵士打开城门追赶抢掠,罗士信埋伏攻进堡中,屠杀全城。贼众被平定后,罗士信被授予绛州总管,封为郯国公。后来跟秦王李世民在洺水攻打刘黑闼,攻下一城,由王君廓戍守,贼兵快攻,王君廓溃败而出城。王君廓对诸位将领说道:“谁能守住此城?”罗士信答道:“我愿意来守城。”于是命令罗士信守城。罗士信已经进入城中,贼兵全都围攻他(攻城),正在下着雪,救援的军队不能前进。城池失陷了,刘黑闼想要重用罗士信,罗士信不愿屈服而被处死,年金二十八岁。秦王沉痛悼念他,重金求得他的尸体埋葬了他,封给他勇的谥号。当初罗士信被裴仁基礼遇,等到东都平定,拿出家中资财把裴仁基埋葬在北邙来回报裴仁基的恩德,并说:“如果我死去,就要把我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