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型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沪教版)(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型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沪教版)(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型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沪教版)(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型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沪教版)(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型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沪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型一】推断物质的化学式【题型二】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题型三】微观反应示意图【题型一】推断物质的化学式【题型二】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题型三】微观反应示意图【题型四】密闭容器中数据分析【题型五】字母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题型六】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题型一】推断物质的化学式【题型二】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题型三】微观反应示意图【题型四】密闭容器中数据分析【题型五】字母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题型六】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题型一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改变。观察反应前后元素(或原子)种类,计算出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比较反应物(或生成物)缺少的元素种类或原子种类和数目,从而确定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Y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Y的化学式为A.CH4O B.C2H4 C.C3H8 D.C2H6O【答案】D【详解】化学方程式左边:氧原子个数6个;右边:碳原子个数2个,氧原子个数7个,氢原子个数6个。所以Y中应含有碳原子个数2个,氧原子个数1个,氢原子个数6个。所以Y的化学式为C2H6O。综上所述:选择D。1.(2023江苏常州中考)银器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失去光泽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4Ag+O2+2H2S=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是A.Ag2S B.Ag2SO4 C.SO2 D.SO3【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Ag、O、H、S的个数分别是4、2、4、2,生成物中含Ag、O、H、S的个数分别是0、2、4、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4个Ag、2个S,故X的化学式为:Ag2S。故选A。2.(2024上·江苏镇江·九年级统考期末)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由下列反应制备:2NaClO3+SO2+H2SO4=2ClO2+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NaHSO4 B.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C.反应中共涉及到2中氧化物 D.ClO2中氯、氧元素质量比为71∶32【答案】D【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Na、2个Cl、12个O、2个S、2个H,反应后有2个Cl、4个O,则2X中有2个Na、8个O、2个S、2个H,X的化学式为NaHSO4,该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反应物NaClO3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反应物SO2中氧元素显-2价,则硫元素显+4价,生成物ClO2中氧元素显-2价,则氯元素显+4价,生成物NaHSO4中钠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硫元素显+6价,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中共涉及到SO2、ClO2两种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D、ClO2中氯、氧元素质量比为35.5:3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3.(2024·江苏扬州·一模)为了减少污染,某工厂用硫化钠溶液来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A.Na2SO3 B.NaHSO4 C.NaHSO3 D.Na2SO4【答案】C【详解】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有4个钠原子、7个硫原子、4个氢原子和12个氧原子,等号右边除4X外,有3个硫原子,则4X中含有4个钠原子、4个硫原子、4个氢原子和12个氧原子,则1个X中含有1个钠原子、1个硫原子、1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化学式为NaHSO3,故选C。4.(2024上·江苏盐城·九年级统考期末)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有如下反应发生:①;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CO2 B.①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②反应中ZnO发生了还原反应 D.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升高【答案】D【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碳酸锌加热分解为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即X的化学式是CO2,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可知,此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②反应中ZnO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降低,由+2价变为0价,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5.(2024上·吉林·九年级校联考期末)化学方程式C+4CuO2___________+CO2↑中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A.Cu B.Cu2O C.CO D.CuO2【答案】B【详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不变,反应前C、Cu、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4、4,反应后C、Cu、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0、2,则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Cu2O,故选B。6.(2023上·广东河源·九年级统考期末)已知反应:X+CuO→Cu+Y(反应条件已省略),X、Y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Y中,同一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同 B.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小于生成的Y的质量C.常温下,X、Y一定是气体 D.若X是单质,则Y一定是氧化物【答案】C【详解】A、若X是一氧化碳,根据X+CuO→Cu+Y可知,Y是二氧化碳,碳元素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化合价分别是+2、+4,故说法正确;B、X从氧化铜中的到了氧生成了二氧化碳或水,所以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小于Y,故说法正确;C、X可以是碳、一氧化碳、氢气,Y可以是二氧化碳、水,所以常温下,X、Y不一定是气体,故说法错误;D、若X是单质,X从氧化铜中的到了氧,所以Y一定是氧化物,故说法正确。故选C。题型二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均不改变,由此确定出未知物质的元素组成。观察反应前后元素种类,看反应物(或生成物)缺少的元素种类,从而初步判断所求物质的元素组成;再根据所给物质质量,求出所求物质的相关元素质量,进而确定所求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2、基本公式:(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2)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除以相对分子质量。(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质量。(2022·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会爆炸B.酸雨的pH值小于7,pH值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D.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答案】B【详解】A、氢气与一氧化碳都为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之内点燃会引起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B、酸雨呈酸性pH值小于7,正常的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则正常的雨水也呈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O的化合物,则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C2H6O,故选项说法正确;D、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得出反应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氧气中含有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2023·江苏·统考二模)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最早提出了一种有机物组成的定量分析方法。以CuO为催化剂,取6.0g某种有机物在纯氧气流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3.6gH2O和2.8g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中不含有氧元素B.该有机物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该有机物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为1:4:1:2D.若有机物未完全干燥,则氧元素质量分数结果偏大【答案】C【详解】A、有机物在纯氧气流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则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4.4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3.6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00%=0.4g,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和为1.2g+0.4g+2.8g=4.4g<6.0g,因此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为6.0g-4.4g=1.6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A分析可知,有机物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1.2g、0.4g、2.8g、1.6g,因此有机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有机物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为:::=1:4:1:2,故选项说法正确;D、若有机物未完全干燥,测得水的质量偏大,会导致氢元素的质量偏大,则有机物中氧元素质量会偏小,因此有机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2.(2023·江苏无锡·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校考一模)某物质R可用作鱼塘增氧剂,其原因是它能和水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下列对R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含氧元素 B.一定含有钙元素和氧元素C.只含钙元素 D.一定含有钙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答案】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为生成物为氢氧化钙和氧气,含有钙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所以反应物中也应该含有钙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已知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可以判断在R一定含有钙元素,比较生成物氢氧化钙和反应物水的组成可以知道一个氢氧根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而一个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很明显可以看出氢原子是有剩余的,再者反应中还要生成氧气,所以可以判断在R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可判断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钙元素和氧元素。故选B。3.(2023·江苏徐州·校考模拟预测)维生素C可以治疗坏血病。为了研究其组成,取8.8g维生素C完全燃烧,只有两种生成物,分别是13.2g的二氧化碳3.6g的水,则维生素C的化学式可能是A.C6H8 B.C6H8O6 C.C5H8 D.C5H8O5【答案】B【详解】取8.8g维生素C完全燃烧,只有两种生成物,分别是13.2g的二氧化碳3.6g的水;根据元素质量守恒,8.8g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13.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8.8g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根据3.6g+0.4g=4.0g<8.8g,所以8.8g维生素C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8.8g-4.0g=4.4g;故维生素C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观察现象只有B选项中C6H8O6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8:6=3:4:3,故选B。4.(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某阻燃剂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镁【Mga(OH)2(CO3)b】,遇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称取一定质量阻燃剂样品,充分灼烧(其他成分未发生反应),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过量澄清石灰水,浓硫酸增重0.18g,澄清石灰水中生成4g白色沉淀。则Mga(OH)2(CO3)b中a值为A.6 B.5 C.4 D.3【答案】B【详解】某阻燃剂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镁【Mga(OH)2(CO3)b】,遇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氧化镁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吸收水分)和过量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浓硫酸增重0.18g即为生成水的质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4g白色沉淀(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于生成水中氢元素质量全部来自样品中氢氧根,根据氢元素守恒,设氢氧根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由于生成碳酸钙沉淀中碳元素质量全部来自样品中碳酸根,根据碳元素守恒,设碳酸根的质量为y,则有,,解得,则在碱式碳酸镁中,解得b=4;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即为,所以a=5。故选B。5.(2023上·江苏盐城·九年级校联考)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g、mg、9.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NO B.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C.m=3.2 D.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答案】A【详解】A、生成的氮氧化物中氮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则氮元素和氧元素的个数比为,所以该氮氧化物为NO2,故选项说法错误;B、硝酸银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应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硝酸银分解之后银元素全部转移到单质银中,根据单质银的质量可求出反应的硝酸银的质量,生成氧气的质量为,所以m=3.2,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Ag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6.(2024上·江苏南通·九年级统考期末)氧化锌既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与碱反应的原理为。向含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缓慢加入氧化锌粉末,反应过程中、,的质量随加入氧化锌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化学式为 B.中C.化学方程式中 D.将剩余的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完,需再加氧化锌【答案】C【详解】A、中,钠元素显+1价,锌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1)×2+(+2)+(-2)×x=0,x=2,的化学式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个数不发生变化,则a=c,b=2c,a:b:c=1:2:1,设a=1,b=2,c=1,则dY中含有2个H、1个O,所以d=1,Y为H2O,说法正确;B、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中,x=2,说法正确;C、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c:d=1:1,说法错误;D、根据图示可知NaOH还剩余4g;设:还能生成NaAlO2的质量为x。x=4.05g;将剩余的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完,需再加氧化锌,说法正确;故选C。7.(2023上·江苏南京·九年级统考期末)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铁的氧化物的组成。实验前,测得硬质玻璃管及管内固体药品(铁的氧化物FexOy)的总质量为65.8g,其中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60g:打开弹簧夹K,通入CO并加热:当铁的氧化物全部转化为铁单质后,测得硬质玻璃管及管内固体的总质量为64.2g,则该铁的氧化物FexOy,化学式为A.FeO B.Fe2O3 C.Fe3O4 D.Fe4O5【答案】C【详解】实验前,测得硬质玻璃管及管内固体药品(铁的氧化物FexOy)的总质量为65.8g,其中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60g,则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65.8g-60g=5.8g,打开弹簧夹K,通入CO并加热,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反应:,当铁的氧化物全部转化为铁单质后,测得硬质玻璃管及管内固体的总质量为64.2g,则反应后生成铁的质量为:64.2g-60g=4.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4.2g,固体减少的质量为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则氧元素的质量为:5.8g-4.2g=1.6g,则56x:16y=4.2g:1.6g,x:y=3:4,故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3O4。故选C。8.(2023上·江苏南通·九年级如皋市实验初中校考)氧化铝即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反应原理:aAl2O3+bNaOH=cNaAlO2+dX。向含12g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缓缓加入氧化铝粉末,反应过程中NaOH、NaAlO2的质量随氧化铝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X的质量为1.8gB.a:b=1:2C.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D.若再加入10.2g的Al2O3,则NaAlO2的总质量为32.8g【答案】D【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NaOH还剩余4g,NaOH反应了12g-4g=8g,反应了10.2g,生成NaAlO216.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X的质量为8g+10.2g-16.4g=1.8g,故该选项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Al原子个数不发生变化,则2a=c,化学反应前后Na原子个数不发生变化,则b=c,a:b:c=1:2:2,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B分析可知a:b:c=1:2:2,设a=1,b=2,c=2,则dX中含有2个H、1个O,所以d=1,X为H2O,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图示可知NaOH还剩余4g,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可知,设还能生成NaAlO2的质量为m,则总共NaAlO2的质量为8.2g+16.4g=24.6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题型三微观反应示意图1、先明确图示的含义,如不同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在此基础上可判断物质的种类(如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等);2、如属于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将微粒用化学式表示,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涉及的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即可。注意观察反应物是否过量,即反应前后是否存在结构相同的物质,若有,说明该物质反应后有剩余(过量),计算微粒个数时要减去多余的微粒个数。1.(2023江苏无锡中考)如图是“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和丙都是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C.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由2个氮原子构成,即N2,乙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即H2O,丙由2个氧原子构成,即O2,丁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即NH3,所以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反应为。【详解】A.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所以乙是氧化物,丙不是,A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B正确,符合题意;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C错误,不符合题意;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2023江苏常州中考)工业上制取芯片基材高纯硅(Si)的某一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与乙质量之比为1:85B.物质丁是由原子构成的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D.反应前后原子数量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从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甲与乙质量之比为(28+35.5×4):(1×2×2)=85:1,错误。B、物质丁HCl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C、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构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正确;D、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构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错误;故选C。2.(2023江苏泰州中考)氯气和氨气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数目均没有改变C.丙物质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1【答案】A【解析】【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以知道,该反应为,可以进行分析【详解】A.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该反应为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但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前分子总数为5,反应后分子总数为7,所以分子的数目改变,故B错误;C.丙是HCl,为盐酸,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故C错误;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3:2,故D错误;故选A。3.(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捕集工业废气中的与反应制甲醇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方法。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C.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故A错误;B、二氧化碳参加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B正确;C、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的CO2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故C错误;D、氧气是单质,氧元素显0价,化合物氧元素显-2价,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故选B。4.(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真题)乙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之一。下图为乙醇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区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3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D.该反应中共涉及到三种氧化物【答案】A【解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则生成物丙(CO2)与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反应的图示分析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都为C、H、O,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反应中C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H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O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CO2、H2O属于氧化物,共涉及到2种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5.(2023·江苏·统考一模)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分子总数不变 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C.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D.反应后碳元素化合价降低【答案】D【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分子总数为4个,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个,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可知,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3:1:4,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反应前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在甲醇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4+(-2)=0,x=-2,因此反应后碳元素化合价从+4变为-2,化合价降低,故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在解决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类的问题时的关键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质量、种类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变,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元素化合价,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6.(2023·江苏徐州·统考三模)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分析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构成物质的微粒

反应前的质量(g)166401反应中的质量(g)4反应后的质量(g)0037A. B.每个丙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C. D.参加反应的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44:37【答案】C【详解】A、在同一个反应中,不同时刻,参加反应的同一物质的质量比是定值,故,解得,,,又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简后为,解得,,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没有配平,无法确定丙物质的化学式,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故参加反应的丙与丁的质量之比=(44-0):(37-1)=11:9,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在催化剂作用下,N2和H2比反应生成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中原子种类不断发生变化 B.过程中H原子数不断减少C.反应前后分子数未改变 D.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答案】D【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A不正确;

B、化学反应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过程中H原子数不变,故B不正确;C、由微观过程示意可知,反应前有1个氮气分子,3个氢气分子,反应后是2个氨气分子,则反应前后分子数发生改变,故C不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则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8.(2023·江苏盐城·统考二模)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B.反应I的生成物只有H2C.此方法比电解水方法更节能 D.该催化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答案】B【分析】反应Ⅰ是水在太阳能和催化剂(C3N4)作用下产生氢气和过氧化氢,反应Ⅱ是过氧化氢在太阳能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详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以及化学性质均不发生改变,所以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反应Ⅰ的生成物为氢气和过氧化氢,符合题意;C、此方法是利用太阳光分解水,与电解水相比更节能,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示及分析可知,通过该催化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9.(2023·江苏镇江·校联考一模)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B.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 D.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答案】B【详解】A、甲乙均为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故A错误;B、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2,故B正确;C、根据反应图示可知,转化①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D、根据甲和丙的化学式,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甲物质,故D错误。故选B。10.(2023辽宁抚顺等中考)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成功对接空间站。核心舱内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水处理、二氧化碳去除等子系统。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①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②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③在舱内,该转化的优点是_____。【答案】①.分子②.2:1③.降低了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或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等合理即可)【解析】由图可知,甲为H2,乙为CO2,丙为H2O,丁为CH4,氢气与二氧化碳造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②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水)丁(甲烷)的个数比为2:1;③在舱内,该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可以有效降低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该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水和甲烷,使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11.(2023湖北随州中考)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6g B.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C.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3.2g【答案】D【解析】A、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4g+5.4g+2.8g-8.0g=4.6g,故A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因为碳元素、氢元素都来自甲,故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g+1.2g):0.6g=4:1,故B说法正确;C、由A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由B可知,甲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4g+1.2g=3.6g,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6g,2.4g+0.6g=3.0g<4.6g,故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C说法正确;D、生成的戊为CO,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设2.8g一氧化碳充分氧化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1.6g,故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1.6g,故D说法错误;故选D。12.(2023江苏苏州中考)作为一种碳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Ⅰ、植物气肥(1)在蔬菜大棚内增大浓度,有利于植物进行______,促进生长。Ⅱ、生产化肥(2)二氧化碳和氨气可以生产尿素[]和碳酸氢铵。①合成尿素反应为,X的化学式是______。②合成碳酸氢铵的反应为,该反应需在较______(填“高”或“低”)温度下进行。(3)理论上,相同质量的分别生产和,消耗的质量比为______。Ⅲ、催化重整(4)与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CO和),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①消碳反应的产物“”是______。②为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可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______气体。③其他条件不变,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600℃,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案】(1)光合作用(2)①.②.低(3)1∶2(4)①.CO②.##氧气③.温度升高,消碳反应所消耗的碳的量多于积碳反应产生的碳【解析】(1)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增大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2)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有1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等号右边除X外,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则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为H2O。②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则该反应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3)合成尿素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和氨分子个数比为1:2,而合成碳酸氢钠的反应中,二氧化碳和氨分子个数比为1:1,则相同质量的氨气分别生产尿素和碳酸氢铵时,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4)①由图可知,为碳原子、为氧原子,则为CO。②由于碳能与氧气反应,则可在原料中加入适量氧气,从而减少积碳。③温度高于600℃,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消碳反应所消耗的碳的量多于积碳反应产生的碳。题型四密闭容器中数据分析1、一般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表格中未知数;2、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注意: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与该物质反应无关的物质);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确定基本反应类型;4、判断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反应物减少的质量之比=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比,生成物增加的质量之比=反应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比。若题目为坐标轴、扇形图、柱状图等形式,可转化为表格进行解题。(2022江苏扬州中考)将一定量的N2、H2和物质M置于密闭容器中,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参加反应的N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C.M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后H2和NH3质量分数之比为1:1【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详解】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可以知道化学化学前后原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B、根据反应表达式为N2+H2→NH3,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方程式配平分析,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N2:H2:NH3的个数比为1:3:2,不符合题意;C、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特点,图中M的质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M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求出NH3的质量分数100%-14%-63%-6%=17%,那么a的数值为17,反应后H2和NH3的质量分数应为14%:17%=14:17,而不是1:1,故符合题意。【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熟悉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以及催化剂特点,认真分析各物质的变化情况,仔细推敲,即可求解。1.(2023·江苏盐城·统考二模)将一定质量的甲醇(CH3OH)和氧气(O2)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物质CH3OHO2H2OCO2X反应前质量/gm12.8000反应后质量/g0010.88.8nA.m>n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C.无法判断X中是否含有氧元素D.生成物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答案】C【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12.8g=10.8g+8.8g+n,m=6.8g+n,所以m>n,选项A正确;B、甲醇作为一种可燃物,当氧气充足时,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氧气不足,甲醇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甚至炭黑。因为甲醇中的氢全部转化为水,10.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则甲醇的质量为:,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在质量不变,可见X中一定含有1.2g碳元素,选项B正确;C、根据计算甲醇中碳元素质量为3.6g,氢元素质量为1.2g,则甲醇中氧元素质量为:9.6g-3.6g-1.2g=4.8g,因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2.8g,所以反应生成的X中的氧元素质量为:4.8g+12.8g-(8.8g-2.4g)-(10.8g-1.2g)=1.6g,故X中一定含氧元素,选项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生成物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与参加反应的甲醇中的碳、氢元素质量比相同,因此生成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12∶(1×4)=3∶1,选项D正确。故选C。2.(2024上·江苏常州·九年级期末)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数值为14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反应过程中乙与丁的质量变化比为5:6D.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7.5g【答案】A【分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4g-17.2g=6.8g,所以甲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为26g-10g=16g,所以乙是反应物;反应后丙的质量为30g-18g=12g,反应后丁的质量为6.8g+16g-12g=10.8g,所以d的数值为32+10.8=42.8。【详解】A、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16g:12g=4:3,当生成丙的质量为27g-18g=9g时,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2g,所以b的数值为26-12=14,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丙和丁,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也是两种,但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反应的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6g:10.8g=40:27,故选项说法错误;D、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0g-18g=12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3.(2023上·江苏盐城·九年级校考期中)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刻度纸所示(例如:a的质量为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并通过刻度的移动来表示,且记录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刻度线Ⅰ向右移动1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已知: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9gC.参与反应的b、d的质量比为9:8D.a、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答案】C【分析】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刻度纸所示,例如:a的质量为2g,b的质量为23g-2g=21g,c的质量为27g-23g=4g,d的质量为30g-27g=3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刻度线Ⅰ向右移动1格,说明a的质量增加了1g,故a为生成物,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同时刻度线Ⅰ向右移动1格,说明b的质量减少了8g+1g=9g,则b是反应物,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同时刻度线Ⅱ左移8格,则c的质量不变,说明c可能是催化剂,或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刻度线Ⅲ左移8格,则d的质量增加了8g,说明d是生成物;故该反应是,属于分解反应。【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属于分解反应,故A说法错误;B、由分析可知,反应前c的质量为27g-23g=4g,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同时刻度线Ⅱ左移8格,则c的质量不变,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还是4g,故B说法错误;C、由分析可知,b的质量减少了8g+1g=9g,d的质量增加了8g,参与反应的b、d的质量比为9g:8g=9:8,故C说法正确;D、a、d参与反应的质量分别为1g、8g,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6,则a、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故D说法错误;故选:C。题型五字母方程式的有关计算1、先明确图示的含义,如不同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在此基础上可判断物质的种类(如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等);2、如属于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将微粒用化学式表示,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涉及的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即可。1.(2023上·河南洛阳·九年级统考期中)已知反应,且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反应后生成C和D共2.8g,则消耗的反应物B的质量为A.1.6g B.1.2g C.0.3g D.0.9g【答案】B【分析】根据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C和D的质量和,再利用题中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A)+m(B)=2.8g;因为m(A):m(B)=4:3,所以m(B)=2.8g×=1.2g。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物质总质量不变的特点,难度较小。1.(2023下·黑龙江绥化·八年级校考)在反应A+B=C+D中,已知20g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和40gD,当15gB完全反应时,生成D的质量为A.10g B.20g C.24g D.30g【答案】C【详解】20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和40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C和D的质量之和,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40g+5g-20g=25g;设生成D质量为x。x=24g。故选C。2.(2023下·重庆沙坪坝·九年级重庆一中校考)在的反应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C和D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若此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C、D不可能都是沉淀C.若10gA和15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为25gD.若A是氧化铜、C为铜,则B一定是CO【答案】C【详解】A、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钡和硫酸铜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两种沉淀,故选项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若10gA和15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为25g,故选项正确;D、氢气、碳都可使氧化铜还原成铜,故选项错误。故选C。3.(2024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九年级校考期末)在A+B=C+D的反应中,已知3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 B.25 C.40 D.60【答案】D【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C的质量为30g+10g-5g=35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故选D。题型六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药品选择:必须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现象明显。装置选择:如果所选的化学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注意:但即使是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只要是化学反应,也都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2023·江苏苏州·一模)用下列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A.B.C.D.【答案】C【详解】A、装置是密闭装置,稀硫酸和金属锌反应虽生成氢气,但氢气不会跑到空气中去,被储存在装置和气球中,故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B、装置虽是敞口装置,但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沉淀和铜,没有气体参加或气体生成,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C、容器敞口,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使得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符合题意;D、白磷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并且装置是一个密闭系统,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故选C。1.(2023·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除去水中钙、镁化合物D.验证石蜡中含有氢元素【答案】D【详解】A、木炭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剩余气体体积偏大,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燃着的木条正常燃烧,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较快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不符合题意;C、水中钙、镁化合物为可溶性的杂质,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只能除去异味和色素,不符合题意;D、若干冷的烧杯上有水雾产生,则说明有水产生,证明石蜡中有氢元素,符合题意;故选D。2.(2023上·江苏南京·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的实验操作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的多少B.利用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利用蒸馏水、植物油、干燥剂等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答案】D【详解】A、检验二氧化碳含量应使用澄清石灰水,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B、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后二氧化碳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C、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两个实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组,第一个实验铁钉不接触空气铁钉不生锈,第二个实验铁钉不接触水铁钉同样不生锈,无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D、合金的硬度大,所以可用铝片与硬铝相互刻画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硬度,故实验设计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故选D。3.(2023·江苏泰州·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木炭测定空气 B.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C.

验证氢氧化钠固体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答案】C【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会弥补所消耗氧气的体积,无法形成压强差,不能用于测定空气的含量,故选项A错误;B、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与水和氧气都能接触,会生锈,第二支试管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需要水,但无法验证铁钉生锈需要氧气的参与,故选项B错误;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固体加入试管中,若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可验证该固体是氢氧化钠,故选项C正确;D、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仪器没有密封,产生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天平失去平衡,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D错误;故选:C。4.(2023·江苏苏州·统考三模)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方案甲探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B.用方案乙探究铁钉锈蚀是否需要氧气参与C.用方案丙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D.用方案丁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答案】C【详解】A、甲中溶剂的种类、质量不同2mL水、5mL汽油,溶质的质量不同0.5g碘、1g碘,没有控制变量,则该实验不能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符合题意。B、左边的铁钉接触水、氧气,右边的铁钉和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左边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右边的铁钉没有生锈,则该实验能探究铁生锈需要水,不符合题意。C、分别将锡铅合金、锡、铅放到铜片上加热,可以通过熔化的先后顺序,来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符合题意。D、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反应前后的质量不等,不能用于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故选:C。5.(2023·江苏淮安·统考二模)化学实验常有“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以下解释合理的是选项ABCD实验

验证氧气的性质

粗盐提纯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异常情况未看到火星四射滤液浑浊结果偏大反应后质量减小解释可能是铁丝太细可能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可能红磷量不足可能生成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铁丝未除锈;氧气不纯;铁丝未绕成螺旋状;未用火柴引燃;未从上到下缓慢伸入,都会导致铁丝不能燃烧,看不到火星四射的现象,故A错误;B、过滤时,滤液浑浊,可能滤纸破损,烧杯不干净等,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会导致过滤速度慢,故B错误;C、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将氧气完全反应,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小,故C错误;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造成反应后质量减小,故D正确;故选D。6.(2023·江苏宿迁·模拟预测)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红磷和白磷燃烧都需要氧气利用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的组成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天平不平衡,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B、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无法探究红磷和白磷燃烧都需要氧气,选项错误;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以验证水的元素组成,选项正确;D、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必须控制变量,保证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相同,选项错误。故选C。7.(2023·江苏南京·统考一模)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铁生锈条件探究燃烧条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硝酸铵溶解吸热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左侧试管中铁钉与水、氧气接触,中间试管中铁钉只与水接触,右侧试管中铁钉只与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左侧试管中铁钉生锈,中间与右侧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则对比得出结论铁钉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项实验设计可以达到目的;B、该实验中对比铜片上红磷与白磷可知,两物质温度相同,且都与氧气接触,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则对比得出结论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对比烧杯中白磷与铜片上白磷可知,两物质的温度相同,烧杯中白磷不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白磷与氧气接触,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烧杯中白磷不燃烧,则对比得出结论燃烧时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接触;则实验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故选项实验可以达到目的;C、红磷与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装置不密闭,燃烧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无法称量,则实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D、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降低,锥形瓶中的空气遇冷收缩,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U形管中液位左侧升高右侧降低,则该实验可以探究硝酸铵溶于水后的热量变化,故选项实验可以达到目的。故选C。8.(2023·江苏泰州·统考模拟预测)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A.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答案】B【详解】A、硝酸钾和氯化钾都能溶液水,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故选项A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消耗了氧气,并且二氧化硫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B正确;C、铁钉和氯化钠溶液不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C错误;D、实验过程中,试管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能够燃烧,烧杯底部的白磷与氧气隔绝,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和氧气接触,不能用于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D错误;故选:B。9.(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一模)化学是实验的科学,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甲烷中是否含有碳元素D.验证分子运动实验【答案】D【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烧杯中的水不能倒流,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导致质量减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H、O元素,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故甲烷中一定含氢元素,无法探究甲烷中是否含有碳元素,不符合题意;D、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酚酞溶液处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观察到滤纸条由左向右依次变红,可以验证分子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10.(2023·江苏淮安·统考一模)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方案实验目的A.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B.探究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C.探究铁钉生锈是否有氧气参与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溶质、溶剂都不相同,不能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该选项不正确;B、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不能判断是否需要氧气参加,该选项不正确;C、左边试管中的铁钉与氧气接触,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钉与氧气隔绝,不能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该选项正确;D、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11.(2023上·江苏常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A.波义耳通过实验发现并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B.可以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图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D.用1g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将生成0.5g二氧化碳【答案】C【详解】A、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并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B、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有气体二氧化碳生成,会逸散到空气中,无法称量其质量,因此该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说法正确;D、没有说明盐酸用量,不知道是否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能确定,说法错误。故选C。12.(2023上·江苏无锡·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燃烧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B.石棉网上收集到的固体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说明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减小C.镁粉燃烧后,反应生成的Mg3N2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价D.镁粉燃烧后,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大【答案】C【详解】A、镁条燃烧是放热反应,并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储存在镁条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说法错误;B、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反应中物质总质量不会减少,石棉网上收集到的固体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是因为有部分氧化镁以白烟扩散到空气中,故说法错误;C、Mg3N2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价,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之和为0,计算得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说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粉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并且是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说法错误;故选C。13.(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质量守恒定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将下列A、B、C装置分别放在装置D天平上称量。然后取下锥形瓶,将锥形瓶倾斜,使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锥形瓶放在天平上。有关该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实验验证只有B装置中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实验中两次称量的质量,第一次大于第二次的只有C装置C.在A、B、C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只有一个属于分解反应D.C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装置没有密闭,没称量气态反应物【答案】C【详解】A、A装置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B装置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C装置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B、A装置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生成了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胀大,产生向上的浮力,导致质量减小,B装置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无气体生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C装置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会从导管中散逸出去,导致质量减小,故实验中两次称量的质量,第一次大于第二次的是A、C装置,不符合题意;C、A装置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B装置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C装置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只有一个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D、C装置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散逸到了空气中,没有称量气态生成物,不是反应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10分钟)1.(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Y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Y的化学式为A.CH4O B.C2H4 C.C3H8 D.C2H6O【答案】D【详解】化学方程式左边:氧原子个数6个;右边:碳原子个数2个,氧原子个数7个,氢原子个数6个。所以Y中应含有碳原子个数2个,氧原子个数1个,氢原子个数6个。所以Y的化学式为C2H6O。综上所述:选择D。2.(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答案】D【详解】A.蔗糖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A错误;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B错误;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的状态会从饱和变成不饱和,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虽然溶液质量不变,但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C错误;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质量减小,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D正确。故选D。3.(2023·河北·中考真题)《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微粒X中()A.只含有 B.一定含有和C.一定含有和 D.一定含有、和【答案】B【详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微粒X中一定含有和;答案:B。4.(2024上·山西长治·九年级统考期末)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实验,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实验分析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须使用过量的红磷B.气球的作用之一是平衡气压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瘪后胀大D.红磷熄灭,即可测定燃烧后的质量【答案】B【详解】A、该实验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只需证明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可,则红磷可少量,该选项分析不正确;B、红磷燃烧放热,装置中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气球会膨胀,则气球的作用之一为平衡气压,该选项分析正确;C、随着氧气的消耗,冷却后装置中的压强减小,则气球又会变瘪,再结合前面的分析,气球先胀大后变瘪,该选项分析不正确;D、应待装置冷却后再测定燃烧后的质量,该选项分析不正确。故选B。5.(2023·湖南株洲·模拟预测)将15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5gA完全反应后生成12gC和8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3∶1 D.4∶1【答案】C【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15gA完全反应生成12gC和8gD,则反应B的质量是12g+8g-15g=5g,因此反应A与B的质量比是,故选:C。6.(2024上·四川遂宁·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涉及化学观念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微粒观:一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B.根据守恒观:100g酒精+100g水,总质量等于20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根据元素观: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知聚乙烯一定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根据结构观:氦原子和镁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它们化学性质也相同【答案】A【详解】A、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则一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B、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而酒精和水混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而反应物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聚乙烯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但氦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属于稳定结构,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4,易失去电子,属于不稳定结构,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7.(2024上·四川雅安·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用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当在密闭容器中进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应为【答案】C【详解】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是因为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但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如,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选项错误;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会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则容器内总质量减少,故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选项正确;D、根据,可知10g氢气在10g氧气中充分燃烧,氢气过量有剩余,因此生成的水的质量小于20g,选项错误;故选:C。8.(2024·湖北随州·校联考一模)下列描述的变化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B.将3g食盐放入3g水中完全溶解后得6g溶液C.铁生锈后质量增加 D.硫粉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小到0g【答案】B【分析】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详解】A、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都会逸出空气,所以固体质量减小,是化学变化,该反应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食盐溶解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铁生锈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与氧气发生反应,是化学变化,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硫粉在空气中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固体质量减小,该反应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9.(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HCl【答案】A【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有氢原子和氯原子,生成物中的原子有氢原子和氯原子,即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选项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前的分子是氢分子和氯分子,反应后的分子是氯化氢分子,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反应前氢气中的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生成的氯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即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选项错误;D、该反应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选项错误,故选A。10.(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B.实验②: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C.实验③:反应后总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实验④: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答案】A【详解】A、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纸被腐蚀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正确;B、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该实验不能说明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错误;C、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总质量减小,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未被称量,错误;D、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错误;故选A。11.(2024·四川泸州·统考一模)下列化学事实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化学事实结论A实验室里有3瓶标签模糊不清的无色溶液,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只用酚酞试液和适当的仪器可以将这3种无色溶液区分出来B97克水中加入5克氯化钠制得100克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C铁生锈后质量增加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52度的白酒表示100mL白酒中含有52mL酒精(通常为20℃时的测定值)用38mL酒精和62mL蒸馏水混合可以配制100mL38度的白酒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能使酚酞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用变红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另外两种溶液中滴加,红色褪去的是稀硫酸,红色不褪的是氯化钠。所以只用酚酞试液和适当的仪器可以将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3种无色溶液区分出来。A正确;B、97克水中加入5克氯化钠制得100克溶液,可得溶解的氯化钠为3克,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B不正确;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铁生锈是化学变化,所以铁生锈后质量增加,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不正确;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38mL酒精和62mL蒸馏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所以用38mL酒精和62mL蒸馏水混合不可以配制100mL38度的白酒。D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A。(20分钟)1.(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A.8:11 B.2:11 C.16:11 D.16:9【答案】C【详解】设生成3.6gD时,同时C的质量为x,x=4.4g;参加反应B、C的质量分别比=6.4g:4.4g=16:11;答案:C。2.(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生成物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不符合题意;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42%-40%-10%=8%,不符合题意;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70%-42%):(14%-8%)=14:3,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52.216.20.9反应后质量/ga4.48.11.8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10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Z为化合物D.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22:9【答案】B【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5g+2.2g+16.2g+0.9g=ag+4.4g+8.1g+1.8g,a=10,不符合题意;B、反应后,X的质量增加,X是生成物,Y的质量增加,Y是生成物,Z的质量减小,Z是反应物,W的质量增加,W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Z是反应物,X、Y、W是生成物,故Z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4.4g-2.2g):(1.8g-0.9g)=22:9,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23年湖南省衡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