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综合测试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综合测试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综合测试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综合测试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综合测试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测试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业、手工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该学者意在论证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A.弥补了重工业的不足B.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促进了工业化建设D.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解析:材料表明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资金、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促进了工业化建设,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弥补了工业的不足,其中既包括重工业也包括轻工业,A项错误;材料论证的是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的影响,不是原因,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为工业化提供了市场,不是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答案:C2.[2019·山东泰安模拟]下图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单位:%)。其中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9。“一五计划”的投资比例()A.导致工业布局趋于合理B.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C.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导致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解析:由题干中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不能说明工业布局趋于合理,而是工业结构不合理,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重点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这有利于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从这个投资比例看国民经济整体应该算是合理而没有出现比例失调问题,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建设并未出现“左”倾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B3.1953年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材料表明把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A.满足工业化的需要B.克服分散经营困难C.帮助农民脱贫致富D.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析:“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组织起来”表明组织起来是为了工业化,故A项正确;农民组织起来是为了克服分散经营困难与材料的内容组织起来是为了国家工业化不符,故B项错误;把农民组织起来为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与材料的内容组织起来是为了国家工业化不符,故C项错误;把农民组织起来是为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与材料的内容组织起来是为了国家工业化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4.1954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这表明当时中国()A.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B.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C.公有制尚未占据主导地位D.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解析:1954年正值三大改造第二年,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在1956年,故A项错误;材料允许存在的经济成分有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四种所有制的比重问题,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在1956年,故D项错误。答案:B5.[2019·吉林省实验中学月考]1956年,《人民日报》发表《生产组和社员都应该“包工包产”》的文章,肯定了四川江津地区包工包产到社员的做法。1980年,四川广汉县向阳乡在全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这反映了()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B.人民公社在四川的兴衰史C.地方积极探索发展之路D.包产到户影响基层组织建设解析:材料“肯定了四川江津地区包工包产到社员”“四川广汉县向阳乡在全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说明四川江津地区、广汉县向阳乡积极探索发展农村经济的道路,且这些举措在当时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答案:C6.宣传画具有明显的时代路印。下图是新中国在某一时期发行的宣传画,它表明当时()A.中国工业化建设稳步前进B.“大跃进”运动引发了浮夸风C.中国国防的发展举世瞩目D.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成效显著解析:从材料中宣传语“祖国工业飞跃发展吓得英国胆战心惊”可知这是体现浮夸风和“赶英超美”的口号,可知图中的某一时期是指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结合所需知识可知1958年我国工业化建设并非稳步前进,故A项错误;材料中正是体现了大跃进时期浮夸风,故B项正确;根据史实可知1958年大跃进时期并未取得国防发展成就,故C项错误;国家对国民经济调整是在1960年的“八字方针”并不是在大跃进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B7.1959年至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到了6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却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以至于用“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买肉,甚至向单位职工进行摊派,称为“爱国肉”。这表明()A.经济政策调整促进经济良性发展B.计划经济下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C.城镇职工生活已经达到富足水准D.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解析:“到了6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却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不能说明经济的良性运行,故A项错误;“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以至于用‘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买肉,甚至向单位职工进行摊派”可见计划没有体现市场需求,故B项正确;根据“以至于用‘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买肉,甚至向单位职工进行摊派,称为‘爱国肉’”不能说明城镇生活水平,故C项错误;“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到了6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却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可得出这是不正常的经济状况,故D项错误。答案:B8.舒尔茨有一句名言:“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中国从1982年连续三年出现了粮食的超速增长,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终于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解析:改革开放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故A项正确;1982年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取得革命性的改变,故B项错误;乡镇企业的发展与粮食增收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1992年统购统销政策停止,故D项错误。答案:A9.1985年,国务院下发通知规定,企业职工工资的增长应依靠本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职工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允许具有相同学历、资历的人,随所在企业经济效益的不同和本人贡献大小,工资收入出现差距。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放弃对企业职工工资的管理B.拉开企业职工收入档C.提高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D.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解析:根据材料“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职工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得出国家只是不做统一安排和调整,并不是彻底放弃对企业职工工资的管理,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允许具有相同学历、资历的人,随所在企业经济效益的不同和本人贡献大小,工资收入出现差距”得出工资可以有不同的差距,并不是主张拉开企业职工收入档,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允许具有相同学历、资历的人,随所在企业经济效益的不同和本人贡献大小,工资收入出现差距”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有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阐述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有企业具有企业员工工资分配的自主权,没有涉及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D项错误。答案:C10.1985年,广东《羊城晚报》刊登的一篇《从“星期六工程师”引出的……》报道:“一些大学老师利用周末,到珠三角的企业‘炒更(对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周六接走周日晚送回”。“炒更”现象反映出()A.我国知识经济开始兴起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确立C.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D.市场经济体制趋向完善解析:材料信息不等于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等创造财富,不能说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故A项错误;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B项错误;大学老师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说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故C项正确;1993年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答案:C11.下图是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曾经发行的股票。作为史料,它可以佐证()A.中国企业开始走向世界B.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C.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中国开始出现股份公司解析:图片展示的是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发行的一张股票,与走向世界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发行股票的时间1984年无关,故B项错误;1984年10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发行股票以增强其企业活力,故C项正确;中国开始出现股份公司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其代表企业是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故D项错误。答案:C1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城市化”(“自发性城市化”)和“自上而下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其中,与“自发性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自上而下城市化”,与“自发性城市化”进程无关,故A项错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产生了大量乡镇企业,推动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符合“自发性城市化”,故B项正确;中国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与“自发性城市化”进程无关,故C项错误;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说法有误,并且与“自发性城市化”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商丘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力压迫下为富民强国采取的是倾斜的结构转换模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就业,导致就业结构的转换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正如张培刚先生所指出的,“工业化的成败与否,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能否妥善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吸纳问题”。——摘编自魏悦《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历史演进》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决定建设大三线、小三线,大批工厂从沿海发达地区迁移。大三线在陕西南部秦岭那里,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国家把建设重点或者是国防建设重点放在大三线。……“文化大革命”又出现了人口大规模流动,一方面(城市党政机关干部)继续精减下放,上海支援新疆;另一方面是上千万的知青,大城市甚至包括中等城市的知青都迁到农村,上山下乡,到边疆去,往黑龙江、云南、内蒙古各个地方迁移。各地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吸引流动人口了。深圳、广东先开放,建设特区吸引了几十万过去。因为当时开始办的产业都是“三来一补”,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吸引了大批内地农村人口。还有一个潮流是移居海外。——摘编自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劳动力在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6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影响。(16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问题”,材料一“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就业”,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第二小问的“原因”,材料一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从农本观念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两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政府主导“建设大三线、小三线,大批工厂从沿海发达地区迁移”,从沿海发达地区迁到西部地区;“大城市甚至包括中等城市的知青都迁到农村,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后,材料二“建设特区吸引”,人口从农村迁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有一个潮流是移居海外”,由市场主导,自由迁移。第二小问“影响”,辩证地分析,20世纪60年代从沿海发达地区迁到西部地区,促进中西部发展的同时,政府主导违背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改革开放后,人口从农村迁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加快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答案:(1)问题:劳动力在农村大量聚集,不能随工业的发展而适时转移。(3分)原因:传统的农本政策及观念;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6分)(2)特点:60年代:从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迁移到工业化程度低的地区(或从沿海发达地区迁移到西部地区);从城市迁移到农村;由政府主导进行。改革开放后:从农村迁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中国迁移到国外;由市场主导,自由迁移。(8分)影响:60年代: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违背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改革开放后:劳动力流向现代城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加快了城市经济发展;但增加了城市的管理成本和交通负担,滋生了新的人口问题等。(8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1“一五”计划成就(1957年与1952年比较)工农业总产值生产资料消费资料钢产量煤产量发电量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棉花产量1957年比1952年增长(%)67.8210.083.029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