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1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2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3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4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于那些关心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学生来说,微观经济学是他们所学的最相关的、最有趣

的学科之一。对于管理决策,对于制定和理解公共政策,更普遍的是对于理解一个现代经

济社会是如何运作的,真正掌握微观经济学是不可或缺的。”

一一[美]R.S.平狄克[美]D.L.鲁宾费尔德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第三节、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第五节、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经济和经济学:

1、经济

(1)现代汉语中有两义:节省、有效率,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等耗费获得较大的成

果:用来统称人类社会生产、消费、交换等活动及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系统。如工业经

济、市场(计划)经济等。

(2)ECONOMY源于希腊文,原指家计(政)管理,特别是家庭收支方面的管理。引申为持

家之本的节约、节俭。

2、政治经济学:最早出现于17世纪

(1)用以指对国家事务的公共管理

(2)19世纪中叶,政治经济学含义受两方面批判

19世纪末,被“经济学”所取代。

3、经济学:

定义:探讨人类社会如何经济地利用自然、社会资源以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欲望的科

学。

下面是经济学的一些定义:

一经济学探讨生产什么物品、如何生产物品和为谁生产这些物品。

一一经济学分析经济总体的运动一价格、产量、失业和外贸的趋势,一旦理解了这些趋势,

经济学帮助政府制定能够改进经济业绩的政策。

——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的贸易。它有助于理解各个国家为什么出口某些物品和进口另一

些物品,并分析在国家边界设置经济障碍的影响。

定义

一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它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

资源(劳动、设备、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如小麦、大衣、音乐和导弹),并分配

这些物品以供消费。

一一经济学研究货币、银行、资本和财富。

——萨缪尔森: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人之间

进行分配。(《经济学》第十四版中译本第5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Resource

allocation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研究的个人的效用决定,以及为获得更大效用满足而引发的诸多抉择和行为

(其中包括与环境和其他社会主体的互动性抉择),以及由此而延伸的各种层面的相关问

题”

二、经济学大厦的结构

理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与契约经济学

分析方法:数理经济学、博弈论、计量经济学

理论+应用:产业组织理论、货币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

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公共选择、政府理论、公共规制)、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开放经济)、

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

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和由来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源泉:17世纪中期威廉.配第(W.Petty)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

2、创始:强调成本、忽视效用和需求

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A.Smith)

一商品供求理论

李嘉图(D.Ricardo)——劳动价值论

萨伊(J.B.Say)和马尔萨斯(T.R.Malthus)——生产费用价值论(工资+利润+地租)

3、发展:

(1)边际效用价值论:

(2)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以价格伦代替价值论

(3)20世纪30年代后的进一步发展:不完全竞争理论

(4)20世纪60年代后重要的发展和扩充: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说的四个组成部分:

消费(需求)一无差异曲线:

生产一等产量曲线;

市场一供给曲线;

分配一边际生产力曲线。

二、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六次革命(胡代光)

1、第一次革命:1776,亚当•斯密《国富论》

2、边际主义革命:19世纪70年代,效用论

3、凯恩斯革命: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理论上、政策上、方法上

4、货币学派的产生:

5、60年代:斯拉法革命

6、理性预期学派:

三、《微观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习其他经济以及

管理类学科“最重要”的基础课程。

如:金融理论、投资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理论、公共选择理论、财政理论等

四、《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1、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和组织的决策和行为,以及个体、市场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市

场。

2、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总量、经济体系总体演进(增长)

3、二者的关系

分类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基本问题理论核心研究方法

微观经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学济行为。经济的基本(2)以什么方式生产演绎法

单元的决策规律,以(3)怎样分配

及它们在经济活动

中的相互关系

宏观经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1)资源是充分利用了还是存在收入

学的总体表现闲置资源理论归纳法

(2)通胀对购买力产生什么影响

(3)经济的生产能力是否增长

第三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基本方法:给定假设

简化关系

放松假设

逼近现实

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是指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作客观分析,它只考虑经

济事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它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理论的前

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二者的区别

类另IJ命题回答的结论实例

问题

实证Whatis,wasor经济体究竟可以用经济事教育经费来源、分配、

经济学willbe是如何运转实来检验使用、贡献、增加后可

的能的效应

规范Whatoughttobe经济体应该无法直接通过经费应该增加或缩减

经济学如何运转经济事实来检(价值判断)

二、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1、均衡分析:均衡是经济个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稳定性结果。

2、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各相关变量,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该种

变量如何实现均衡。

某一商品在一定价格下Qs=Qd

3、一般均衡:整个经济内所有市场都达到供求平衡的状态。

MR=MC——最优选择—均衡

例:排队问题(周惠中)

2、边际分析方法

(1)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中的增量变化,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

关系及变化过程。

边际即“额外”、“追加”的意思,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2)边际分析法的特点。

是一种数量分析,、变量分析。

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

是现状分析。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指从相对静止的角度来认识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之中的事物。

实例:考察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时,假定决定它们的自变量一该商品的D和S是

已知和不变的。

2、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讨论怎样从原有的均衡状态过度到新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有三种:

(1)趋向均衡

(2)周期性上下波动

(3)背离均衡

3、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法:不考虑经济变化过程中所包含的时间阻滞,而只考察静止状态时被假定

固定不变的因素发生变化后所引起的新的均衡。

假定人们对该商品的嗜好增加,以致需求量较前增加,若S不变,则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

衡产量较前增加。

课外阅读一一推荐

参考书推荐

1.汪祥春,当代西方微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12

2.周惠中,微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

3.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北大出版社,1998

4.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二版,复旦大学出

版社,1997.9

5.约瀚・D•海主编,王询,卢昌崇译,微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中

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1

参考书

经济学原理6」美]罗伯特.海尔.布罗纳著,蔡受百、马建堂、马君潞译,几

上下册位著名经济思想家的生平、时代和思想,商务印书馆,1994

作者:(美)曼昆7.保罗•克鲁格曼著,朱文晖.王玉清译,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人

出版社:三联书店/大出版社

北京大学:8、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16、17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9、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翻译:梁小民2000年版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1、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

这个假设条件已经受到挑战。

阅读: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纳曼(DanielKahneman)1934年出生,美

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共事务教授。

弗农•史密斯(VernonL.Smith)1927

弗农•史密斯(VernonL.Smith)1927年出生,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和法律教授。其

主要研究成果是,他发现了人类决策的不确定性,即发现人类决策常常与根据标准经济理

论假设所作出的预测大相径庭。

弗农•史密斯(VernonL.Smith)1927——实验经济学之父

2、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

不完全信息理论与诺贝尔奖:三位美国教授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

夫・斯蒂格利茨由于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分

享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三名获奖者在20世纪70年代奠定了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

行分析的理论基础。

2、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

不完全信息理论与诺贝尔奖:三位美国教授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

夫•斯蒂格利茨由于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分

享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三名获奖者在20世纪70年代奠定了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

行分析的理论基础。

斯蒂格利茨一挑战萨缪尔森和马歇尔

1943年生于美国的印第安纳州,196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头衔,1993年至1997年间

他在克林顿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任职,先为成员,后任主席。1997年至1999年间他

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据说由于他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财政部

意见相左,提前卸任世界银行的职务。

二、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市场论r

I市场结构理论

1要素市场理论

第二节需求曲线TheDemandCurve

一、需求函数

1.需求Demand: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

量。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分类:①个人需求;②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等于个人需求的加总

2、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分配的公平程度

消费者偏好(嗜好)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Qd=f(P、T、Y、Ps、Pc、Pe),即自身价格、Taste、收入、替代品、互补品、预期。

3、需求函数DemandFunction

需求函数:商品需求数量和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将问题简化,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函数就

可以用下式表示:

Qd=f(P),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

Qd=a-B・P,其中a、6为常数,a为截距,B为斜率倒数。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需求表(demandschedule)

——根据购买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中对某种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所列成

表。

三、需求的变动与需求曲线变动

1、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如收入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移

2、需求量的变动

定义:其他因素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第三节供给曲线TheSupplyCurve

-•、供给函数

1.供给Supply: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厂商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

量。

供给是供给欲

望与供给能力

的统一

-Q

2.影响供给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一一成本

生产技术的变动

厂商时未来的预期

政府的政策

3、供给函数SupplyFunction

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即供给函数。

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

线性函数:

Qs=-6+y(P),8,丫为常数且大于零

4、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供给的变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成本、技术变化)引起供给曲线

的移动。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1、磁合表:箱幅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

字序列表。

用数字表格的形式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均衡Equilibrium: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

对静止状态。

商品的价格决定:

在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

需求和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

2、均衡价格TheEquilibriumPrice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同一价格。

均衡价格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价格是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3、均衡价格的变动和非均衡

供求不平衡,市场出现两种状态:过剩与短缺。

供大于求,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在市场自发调节下,需求者压低价格,供给者减少供给

量。

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反之如此。

(1)供给不变

需求增加则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减少则使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供给不变

0

Q3Q1Q2

(2)需求不变。

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要求作图。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作图)

供求定理: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的变化。

Df:PtQf;

DI:PIQI

St:PIQf

SI:PfQI

均衡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总结

家:曲线的背后是边际效用论,供给曲线的背后是生产费用论,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

点说明价格决定的均衡价格论实际是供求论、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论的混合物。

习题(1)

1、需求:Qd=800ToOP,供给:Qs=

-400+200P,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设某商品市场需求函数为D=12—2P,供给函数为S=2P,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是多少?

答案

1、解得:

Qd=Qs

P*=4

Q*=400

2、P=3,Q=6

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1.经济模型(EconomicModel)

描述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2.变量:模型中涉及到变量等基本要素。

内生变量(endogenousvariables):在模型内所要决定的变化数值。(因变量)

外生变量(exogenousvariables):模型以外的其它因素决定的已知的变量。(自变量)

是作为参数(系数)、假设既定的,或过去已确定的,或非经济力量决定的。外生变量发

生变动,将引起内生变量值发生变化。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及达到均衡所需的条件。不涉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

动态分析:考察时间变化而使经济均衡调整的路径或过程。加进了时间因素。

比较静态分析:将原静态与新静态进行比较。

原有条件变化,对新旧两种均衡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只对既成状态加以比较,不涉及条件

变化的调整过程。

例:比较静态分析一一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一需求上升

几种不同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总结

1、静态分析(staticanalysis)(外生变量直接决定内生变量)

2、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staticanalysis)(外生变量的变动导致内生变量变

动)

3、动态分析(dynamicanalysis)(以时间为主要(甚至唯一)外生变量)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Elasticity

两条需求曲线为什么不同?

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一个变量的相对变动,对另外一个变量的相对变动的影响能力。

弹性系数

△的=■4Q/Q

Ar/xAP/P

2.需求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ofdemand

(1)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某种商品的需求

量对其价格变动的

反映程度,斜率较

大的需求曲线对价

格较迟钝,斜率较

小的需求曲线对价

格较敏感。

(2)点弹性和弧弹性

点弹性:点的位置不同,弹性值就不同

弧弹性(中点公式)中点公式和变动量比值的公式

dQP_

dPQ

"IF(鸟一耳)/尸(g耳)/片+5月-R2+Q

点弹性和弧弹性

课堂练习(2):

1、求线性需求函数Q=a-bP的价格弹性。

2、某君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Ql/2,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3、已知某商品得需求函数为2Q+P=6,求P=2时得Ed,如果企业要犷大销售收入,应采取提

价还是降价得策略?

参考答案

1、ep=-bXP/Q=-bP/(a-bP)

ep<—1,当a/2bVPVa/b

ep>-l,当OVPVa/2b

ep=1,当P=a/2b

可见线性需求函数虽然斜率处处相等,价格弹性却不然。

2、由P=100-Ql/2得Q=(100-P)2,Ed=dQ/dpXP/Q=2(1OO-P)(-l)P/(100-P)2=-

2P/100-P

EdIP=60=-2X60/(100-60)=-3,同理Ed|P=40=-4/3

3、由题意可得Q=3T/2XP,Ed=dQ/dPXP/Q=-l/2X(2/2)=-1/2

因为其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所以应提价。

3、线性需求点弹性的类型

A.E=0完全无弹性(perfectinelastic)价格无论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

(如:急救药)

B.E=无限弹性(perfectelastic)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如银行以某一

固定的价格收购黄金和实行保护价的农产品

C.E=1单位弹性(unitaryelastic)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

如运输、住房服务

类型

D.E<1缺乏弹性(inelastic)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主要是生活必

需品,如病人对药品(不包括滋补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1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0%,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E.E>1富有弹性(elastic)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主要是奢侈品。商品价格上升6船而需求量减少9%时,该商品属于?

富有需求弹性。

线性需求曲线与需求弹性

P

判断分析

(1)斜率的绝对值大,弹性一定大

(2)同一条需求曲线,每一点的弹性大小相同

(3)若价格的变化幅度相同,则需求曲线越陡峭,弹性越小

已知需求曲线AB上有ahc三点,需求价格蝉性最大的点是()o

D:不能确定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

薄利未必多销。薄利多销是有条件的一一需求的价格弹性足够高

1、总收益(Totalrevenue)

收益TR=P*Q=价格X销售量

价格从3元降到2元,需求量从8个单位增加到10个单位,这时卖者的总收益怎样?

“薄利多销”:富有需求弹性商品,E>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下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

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

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选择一一降价能增加总收益的是:化妆品;面粉;药品?

“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价

格上调,总收益增加I,对生产者有利;价格下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征收消费税,

会提高商晶价格需求越缺乏弹性,消费者负担比重越大,对生产者有利;需求富有弹性,

消费者负担比重小,生产者负担比重大。

三、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可替代性。可替代程度大Ed大,如飞机;可替代程度小Ed小,如胰岛素。

(2)用途的广泛性。用途广泛Ed大,如电;用途小则Ed小,如小麦

(3)重要程度。需求程度大Ed小,如必需品----粮食;需求程度小Ed大,如奢侈品----

旅游。重要性其实是替代性的一个特例。

成年人和青年人对香烟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显著差别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商品在消

费中的重要性;二是收入效应。

影响因素

(4)支出中比例。所占的比例大Ed大,如汽车:所占的比例小,Ed小,如香烟

(5)调节时间或使用时间。时间长Ed大,如耐用品一一冰箱;时间短Ed小如非耐用品

一一报纸;如电价下调在长期内使用电量增加,而短期内则不会。

响需

求弹性

的素

小的

求弹

小汽

A.药酒

B.

C食盐

化妆

D.品

四、弹性概念的扩大

1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ofSupply:以价格为自变量,以供给量为因

变量的弹性关系。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毒品需求弹性小(对某些人必需),而供给弹性大。禁毒是控制供给。控制需求更为重要。

反毒品教育是控制需求。

供给量变动百分比

供给价格弹性=

价格变动百分比

2、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ElasticityofDemand

■定义式△/与

啰一药豆

•交叉价格弹性与商品之间的关系

L<0,互补品

e<>0,替代品

初1

=o,独立品

联系实际

在润业安排上,同一个区域安排替代品的生产会导致竞争;都安排互补品的生产则可能导

致重复建设。

3、需求的收入弹性

■定义式

•收入弹性与商品的属性

广A1,奢侈品

>0,正常品Y

-V1,必需品

<0,低档品

应用:

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投资决策、经济规划,甚至个人财务管理提供了十分有用的信息。当迹

象表明整个经<济趋于繁荣时,高档消费品、汽车、旅游服务等企业和部门就得计划扩大生

产能力以满足随收入增长而迅速增长的需求;若迹象表明经济将进入萧条,那么这些企业

和部门就得尽早压缩生产,以应付需求急骤下降的局面。另外一些行业,如食品加工、日

用百货、教育医药等,则不太受经济景气的影响,经营比较平稳。

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

一个家庭或国家,富裕程度越高,食品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越大。

恩格尔系数:联合国判别生活水平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生活水平

30以下耒盒格

30-40窗格

40-50小康

50~60勉珏度用

60以上绝对贫困

中国城镇、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给

1989199720022003

城镇54.546.637.737.1

农村54.855.146.245.6

五、蛛网模型一周期性生产的产品-----动态分析模型cobwebtheory

21.蛛网理论:研究本期价格波动对下期产量影响、从而出现蛛网状变化的理论。

3造成产量和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总是根据上一期的价格来决定下一期

的产量,上一期的价格同时也就是生产者对下一期的预期价格。

(1)收敛型蛛网

3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大于需求曲线斜率绝对值,即供给的价格弹性小于需求的价

格弹性。KS>|Kd|,ES<Ed

4当市场受到干扰偏离原有均衡状态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围绕均衡水平上下

波动,但波动幅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回复到原来均衡。

Q

(2)发散型蛛网

2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斜率绝对值。或者说,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需

求的价格弹性。

3当市场受到外力的干扰偏离原有均衡状态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上下波动的幅

度会越来越大,偏离均衡点越来越远。

(3)封闭型蛛网

1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与需求曲线斜率绝对值相等

2供给弹性=需求弹性

3当市场由于受到外力的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始终

按同一幅度围绕均衡点上下波动,既不进一步偏离均衡点,也不逐步地趋向均衡

点。

习题课:

41、2003年4月某航空公司的飞机票价下降5%,使另一家航空公司的乘客数量从

去年同期的10000人下降到8000人,试问交叉弹性为多少?

52、大明食品公司对其产品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估计如下:Q=2000+0.2I,请分别

求出1=5000,15000,30000元的收入弹性。

63、设汽油的Ed为-0.15,其价格现为每加仑1.20美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

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参考答案

11、Exy=AQx/APyXPy/Qx=(8000-10000)/10000/(-5%)=-0.2/(-0.05)=4

22、EI=dQ/dIXI/Q=0.2X5000/(2000+1000)=1000/3000=1/3

33、Ed=dQ/dPXP/Q,其中Ed=-0.15,P=1.20,AQ/Q=-10为可得△P=0.8

第三章效用论

占有的资源财富越多,效用满足越大。

——经济学假定

边际效用学派----杰文斯

7威廉姆•第坦利•杰文斯(1835年9月1日~1882年8月13日),生F利物浦,英国

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他在著作《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年)中提出了

价值的边际效用理论。杰文斯同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1871年)、瑞士的利昂•瓦

尔拉斯(1874年]]共同开创了经济学思想的新时代。阿尔弗莱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称赞他对经济学“除了李嘉图,他比其他任何人都具有建设性的推动

作用”。

边际效用学派一一门格尔

9奥地利学派始于1871年,其时,门格尔发表《国民经济学原理》,这本著作篇幅

不大,却足以同《国富论》、《纯粹经济学要义》媲美。由于该书阐述了边际效用

理论,故而门格尔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经济学开创者之一。

10这三人中,又以门格尔最为看重主观评价的作用。Jevons和Walras主要把边际

效用看作某种数学概念),而门格尔感兴趣的则是说明人们的主观评价如何使竞

争性地市场发现过程运转起来的。

边际效用学派

9三位先驱者都公开地拒绝劳动价值论,这成为他们的共同纽带之一。瓦尔拉斯说:

“把价值溯源于劳动,这种理论与其说无意义,不如说太狭窄了一些:与其说没

有理由,不如说不可接受。”这类说法显然会惹怒劳动价值论者。门格尔对劳动

价值论的斥责比瓦尔拉斯更严厉。

10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卡尔•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

理》出版于1871年,里昂•瓦尔拉斯的《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第一部分出版于

1874年,第二部分出版于1877年。

对效用的理解《最好吃的东西》

4兔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

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5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

松,味道美极了!”

6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7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

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

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8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一、效用的概念

1、效用(Utility):人们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或进行某种活动)得到的满足

程度。

2,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满足程度高,效用大;满足程度低,效用小。

萨缪尔森提出:幸福=效用/欲望

3、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二、两种效用理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1、基数效用(cardinalutility):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

示,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2、序数效用(ordinalutility):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

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第二,第三,……)

或等级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三、基数效用论与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观点:效用是可精确度量的;效用是可比较的,可加减的。

2、概念:

(1)总效用(total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

获得的效用量的总和。用TU表示。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总效用的增加(减

少)量。用MU表示。

(3)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微分一积分关系)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

当MU>0,TUt;

当MU<0,TUI;

当MU=0,TU最

高点,总效应达到

最大。处于t、I

的拐点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内容

一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消费某特定商品或服务,随着

商品或服务数量不断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

的增量是不断递减的。

注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一种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

(2)递减的原因*

a、由于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

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映程度是递减的。

b、还可以是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

途的重要性递减而递减。

如:沙漠里的水可用来浇花、做饭、洗地板、洗菜和洗脸。可对之依次排序。

c、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

(-)货币的边际效用

51、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随着货

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

62、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

73、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8”有钱的人没时间,有时间的人没钱”

(三)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1*、假设前提:消费者的偏好(嗜好)既定:

消费者的收入既定;商品的价格既定

2、消费者均衡的基本情况:

(1)把全部收入用完。

(2)每一元钱都化在刀口上,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3、两种商品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效用最大化原则: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

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o或者: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

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PiQi+P2Q2=M(把钱用完)

MUiMU2

=Mum(货真价实)

PiP2

两种商品均衡条件的解释

(四)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价格P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边际效用递减,量增,愿意出的价格递减。

2价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总效用,而是反映它的边际效用。对于任一商品来说,随

着需求增加,MU递减。

2为了保证MU/P恒等于入,商品价格要同比例于MU递减。

P

Q

*价值悖论:

1必需品(水)的市场价值很低;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

2奢侈品(钻石)使用价值很小,但市场价格很高,可以交换到大量其他物品。

3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价值悖论”:

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

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为什么?

(五)消费者剩余

6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逐步下降。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

时是按照实际市场价格支付的。于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市场价格之

间就存在一个差额,便构成消费者剩余的基础。

1、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或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总效用与为此花费的货币总效用的差额。

(1)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

*(2)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所感受到福利改善

2、消费者剩余的求解*

令反需求函数Pd=f(Q),价格为P0时的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0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以

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即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数量一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总数量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一一消费者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3消费者偏好: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即偏好。

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

第一,完全性。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不同商品

理组合。要么A<B;要么A=B;要么A>B。

者第二,可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

三A>Ca

偏第三,非饱和性。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

达到饱和点。对任何商品,总认为多比少好。

二、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curves

1、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XI、X2两种商品不同组合,却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完全相同

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线上任何一点XI与X2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相同。

X2商品

效用保持不变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两个点: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但效用水平相同

X2商品衣服

偏好的假定与曲线的形状的对应关系*

可以比较一一完备(全)性假定一一消费者一定能对这些点所代表的消费组合进行比较;

可以传递一传递性假定一一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多比少好一非饱和性假定一一根据越多越好的原则,往右上方移动,消费者满意程度越

来越高。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消费,必须

减少另一种商品。

(2)凸向原点

(3)同一平面上

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y

x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ofCommodities

1、边际替代率(MRS)

MRS:效用水平不变,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

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

1次S,-人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一正无差异曲线上某点的边际替代率

使计算结果取W=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当商品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则边际替代率公式为

,merAJ

AIRS..=Inn--------=--------

I上丫西

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规律的文字表述: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

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2)原因:

A、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

B、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

品量就会越来越少«

△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原

点。

齿、无差异曲线的特例一一MRS不递减

2(1)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MRS12=常数,

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2)完全互补。

完全互补: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

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边际替代率为0(平行于横轴)或为8(垂直于横轴)。

完全互补品

例:关于书和汉堡包的选择

假定有两种商品供你选择:书和汉堡包,价格分别为20元和10元。如果你有50元,你

将如何安排这两种商品的消费?

0AXI(书)

第三节预算线(消费可能线budgetline)

1一、预算线的含义

1.预算线: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

组合的线。

预算线上的每一点,X1X2两种商品组合不同,但支出相等。A点,全部买XI,无法买

X2:B点,全部买X2,无法买XI。

2.预算线方程

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两种商品分别为XI和X2,商品价格分别为P1和P2预算线方程:

RX+P.X.=1

•LyJLLL

X.+—

3.预算线的移动

(1)平行移动

第一种情形:I变,P不变。

收入减少,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收入增加,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

平行移动。

第二种情形:I不变,两种商品的P同比例变动:价格上升,预算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价格下降,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X2

(2)预算线的旋转

I不变,其中一种商品P变化:XI的价格发生变化,则预算线绕X2转动;反之,绕XI转

动。

「XI商品价格上升

4

第四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1.最优购买行为条件:

第一,商品组合必须能带来最大效用。

第二,最优支出位于给定预算线上。收入既定的情况下,预算线必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

的一条相切;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衡一一效用最大化。

均衡的形成:A~E-B

当MRS12=2/1AP1/P2=1时,增加商品1的消费

当MRS12=O.5/1<P1/P2=1时,增加商品2的消费

X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不同表达

一个经济学家可能会说,消费者的口标是效用最大化;另一个经济学家可能会说,消

费者的目标是最后达到最高可能的无差异曲线。第一个经济学家的结论是,在消费者

最优时,用于所有物品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都是相等的;而第二个经济学家的结论是,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在本质上,这是表述同一件事情的两种方法。

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一定预算约束下,实现最大效用,消费者应选择最优商品组

合。

在G点E,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斜率相等。使MRS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这时:

消费者愿意交换的两种商品的数量比,应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

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3、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证明:当消费者所消费的XI与X2商品发生变动(XI的变动量为dXl,X2的变动量为dX2)

后,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即使得效用增量dU=O。

任一条无差异曲线工2)=c,C为常数,表示既定的效用水平。

dU

整理得到-冬=架

]U=-dX+—r£V=0叫dU_

cx12

西dX2

即乜5

AIRS12=

MU2

消费者均衡的经济意义:

在一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为了得到最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数量的购

买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人为货币的边际效用,它表

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最后一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

用和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水和钻石的悖论与消费者均衡*

相对需求而言,水的供应量极大,与水成鲜明对比的是,钻石非常稀少,相对需求而

言供应量很小,导致它的价格很高。

最后单位用水所产生的边际效用非常低,这可以从效用最大化规律中推出。十分低的

水价是消费者将水用于各种用途,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水的边际效用下降,而只有当

边际效用降到和十分低的水价相等时,用水量才会停止增加。相反,由于钻石的价格

昂贵,购买量很低,意味着边际效用很高。在均衡状态下:

水的边际效用_钻石的边际效用

水的价格一钻石的价格

第五节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一、价格变化:价格一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变

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动画演示)

价格一消费曲线的推导

二、消费者需求曲线

价消费曲线上的三个均衡点El、E2和E3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

对应关系。

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XI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

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0123X1

三、收入一消费曲线

收入一消费曲线: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变动引起效用最大化的均

衡点的轨迹。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预算线AB向外平移,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消费

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l、E2和E3。可以得到无数个这样的均衡点的轨迹,这便是收

入一消费曲线。

四、恩格尔曲线

1恩格尔曲线: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2收入一消费曲线反映了收入和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商品1为例,收入II时,需求量为1;收入增加为12时,需求量为2;收入增加为13

时,变动为3……把这种一一对应的收入和需求量的组合描绘在相应的平面坐标图中,便

可以得到相应的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与必需品、奢侈品和劣等品

4恩格尔曲线斜率为正时,为正常品,即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需求量增加比■需求量增加收入增加时,

例小于收入增比例超过收入需求量反而减少,

加比例,收入增加比例,收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弹性<1,为“必入弹性>1,%

TO口口口,>'>。“奢侈品”。为“劣等品”。

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2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对其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

4商品价格变动一商品相对价格变动一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

者的效用水平)

5商品的价格变动一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一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消费者

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1、正常物品: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均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

右下方倾斜。

32、补偿性预算线:平行于新的预算线并切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补偿(充)性

预算线。意味着按照变化后的相对价格和变化前的真实收入水平(在同一条无差

异曲线上)应有的预算约束线。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实际收入

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如: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实际收入提高时,假设可取

走一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3、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P1下降时,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量是正值。

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四、一般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使需求量与价

格呈正方向变动,总效用的结果仍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X2

特殊的低档商品一一吉芬商品

8吉芬物品的由来。在19世纪,吉芬爵士观察到爱尔兰贫民因为缺乏支付能力,多

以比较便宜的马铃薯充饥,很少能吃他们视为佳肴的面包,但是当马铃薯涨价的

时候,他们因为更没有钱买面包,反而被迫买更多马铃薯。

9张五常:在逻辑上,吉芬物品在一人世界是可以存在的;而在市场竞争中,吉芬

物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谁会价格更贵了,还要买更多呢?

吉芬商品

12吉芬商品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有两个:其这种商品是必需品;其二,不存在

更廉价的替代选择。比如物资匮乏时期的土豆就是典型的吉芬商品:•方面,作

为果腹的食品,无论如何涨价,老百姓都得买;另一方面,大多数消费能力有限

的平民百姓除了购买土豆,找不到其他更低廉的食品;因此,通常情况是土豆价

格上涨,公众的消费需求也增长。

13对于大多数靠工资生活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商品房一直都是吉芬商品吗?

五、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吉芬物品:替代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收入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同向

变动。

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向变动。

吉芬物品是•种特殊的低档物品。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总结

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与替代和收入效应

价格的关系

需求曲线

商品类别

形状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

正常物品反向变化反向变化反向变化右下方倾斜

低档物品反向变化同向变化反向变化右下方倾斜

吉芬物品反向变化同向变化同向变化右上方倾斜

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下,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

品的需求数量。

假定在某一商品市场上有n个消费者,他们都具有不同的个人需求函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