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7_第1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7_第2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7_第3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7_第4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7一、资料分析(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2003—2006年间,广告类节目较上一年增幅最大的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2004年广告类广播节目比上一年增长了-1<1.5-1=0.5,2005年广告类广播节目增长了-1<1.5-1=0.5,2004年广告类电视节目增长了-1>1.5-1=0.5,2005年广告类电视节目增长了-1<1.5-1=0.5,比较可知,2004年广告类电视节目增幅最大,应选择C。2、2006年新闻类电视节目时数相对于1995年的增幅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2006年新闻类电视节目时数相对于1995年增长了-1=7,只有选项A满足。3、2003年广告类节目时数中,广播要比电视多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2003年广播广告类节目比电视广告类节目多出=0.8,且=0.76,结合选项,在0.76─0.8范围内的数只有78.61%,应选C。4、在2005年、2006年中,下列哪些节目时数增幅下降最明显?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2006年其他类电视节目时数增长了,2005年长了,增幅上升了;2006年综艺类广播节目时数增长了=2.5%,2005年增长了=20%,增幅下降约20-2.5=17.5个百分点;2006年专题类电视节目时数增长了=3%,2005年增长了≈8%,增幅下降约8-3=5个百分点;2006年广告类电视节目时数增长了≈12%,2005年增长了≈23%,增幅下降约23-12=11个百分点;比较可知,综艺类广播节目时数增幅下降最明显,应选择B。5、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2005年专题类广播节目占广播节目的比重为=30%,2004年的比重为=30%,基本相等,A正确;B项,广播剧节目与影视剧节目时数都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B错误;C项,新闻类节目2006年总时数为1055077+646337=1701414小时,2005年为1066880+637956=1704836小时,时数下降了,C错误;D项,2004年综艺类电视节目时数占当年电视节目总时数的比重为321318÷2117158=15.2%,2005年为382350÷2553861=15.0%,2004年比重大于2005年,D错误。综上,符合题意的就是A项。6、2005年与2000年相比,在基本建设支出、抚恤社保支出、行政管理费、城市维护费四项中,占江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变化最大的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2005年与2000年相比,基本建设支出占江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变化了9.2-7.7=1.5个百分点;抚恤社保支出变化了6.4-4.3=2.1个百分点;行政管理费变化了10.9-9.4=1.5个百分点;城市维护费变化了9.4-8.0=1.4个百分点,比较可知,变化最大的就是抚恤社保支出。7、与2000年相比,2005年江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科教文卫支出的数额()。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2000年江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科教文卫支出的数额是448.31×29.0%=130.0亿元,2005年的数额是1322.68×23.0%=304.2亿元,增加了304.2-130.0=174.2亿元,增长了174.2÷130.0>100%,应选择D。8、图中江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数额最大的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2005年江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2004年增长了1673.40-1312.04=361.36亿元,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1312.04-1047.66=264.38亿元,2001年比2000年增长了729.64-591.28=138.36亿元;由于1999年数据未知,所以2000年的增长数额无法计算,但从江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递增的趋势来看,2000年比1999年增长数额小于2000年比1995年增长数额即591.28-253.49=337.79亿元。比较可知,增长量最大的就是2005年。9、2001─2005年,江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增长率最大的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2001年江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率为;2003年为;2004年为;2005年为。比较可知,增速最大的是2005年,选D。10、2005年江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抚恤社保支出的数额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2005年江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1322.68亿元,抚恤社保支出所占比重为6.4%,则用于抚恤社保支出的数额为1322.68×6.4%=84.65亿元。2008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8436亿元,同比增长26.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9966亿元,同比增长23.2%。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3554亿元,同比增长19.3%。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5123亿元,同比增长18.9%;地方项目投资53313亿元,同比增长27.6%。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846亿元、26322亿元和312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5%、26.6%和26.2%。在全社会投资中,从行业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823亿元,同比增长42.0%;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3546亿元,同比增长7.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957亿元,同比增长19.8%;铁路运输业投资809亿元,同比增长20.4%;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投资1815亿元,同比增长46.7%;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596亿元,同比增长27.5%;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012亿元,同比增长39.2%。11、2004—2008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折线判断,同比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2006年。12、2007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多少亿元?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2008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8436亿元,同比增长26.8%。则2007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8436÷(1+26.8%)<60000÷(1+25%)=60000×=48000亿元,满足条件的只有A项。13、2008年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额最高的行业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2008年上半年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的同比增长额为42.0%=270亿元;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的同比增长额为×20.0%=160亿元;铁路运输业投资的同比增长额为≈133亿元;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投资的同比增长额为×46.7%=467亿元;比较可知,增长额最高的行业是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选D。14、2007年上半年地方项目的投资额约为中央项目投资的多少倍?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2007年上半年地方项目投资为53313÷(1+27.6%)亿元,中央项目投资为5123÷(1+18.9%)亿元,则所求为。而=11.8÷1.3=9.X;=10.8,满足条件的只有B项。15、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根据“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846亿元、26322亿元和31269亿元”可知,A错误;B项,2007年上半年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投资额为1596÷(1+27.5%)>1275÷(1+27.5%)=1000亿元,B正确;C项,2007年上半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966÷(1+2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68402÷(1+26.3%)亿元,则所求为<18%,C错误;D项,根据折线判断,2004─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有升有降,D错误。综上,答案选B。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16、2008年江苏省乡村人口总数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由材料最后一段可知,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数为4168.4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1.5%+22.8%=54.3%,则乡村人口数为4168.48×=3600万人,与B项最接近。17、江苏省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的年份最可能的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由“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知,城镇人口达到50%超过乡村人口需要(50-31.5)÷2.28=8.11年。因此最有可能在1998+8+1=2007年首次超过乡村。18、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城镇人口规模和所占比重均是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选D。19、1997年江苏省建制镇数量比1979年多()。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由材料可知1979年江苏省有建制镇115个,1997年有1018个,多出1018÷115-1≈1035÷115-1=9-1=8倍,且略小于8,所以选C。20、下列分析正确的有()。(1)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小的一年是1970年(2)第三阶段江苏省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约49.2万人(3)1958─1978年的20年间江苏省乡村人口增加了20万人(4)江苏省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第五阶段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1)由材料可知,城镇人口占比重最小的年份是1949年的12.4%,错误;(2)第三阶段城镇人口增加了(1366-87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366-874)÷(1989-1979)=49.2万人,正确;(3)1978年乡村人口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则城镇人口为5033.55×=799.1万人;1958年城镇人口为799.1+28=827.1万人,所占比重为19.5%,则乡村人口为827.1×=3414.4万人,所以1958—1978年的20年间江苏省乡村人口增加了5033.55-3414.4=1619.15万人,错误;(4)第一阶段城镇人口年均增速是75%,第五阶段增速是6.30%,故城镇人口年均增速最快的时期不是第五阶段,错误。综上所述,选A。21、2008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大约是2004年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由表格可知,2008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4184.3万吨,2004年为2312.1万吨,则所求为4184.3÷2312.1<4200÷2100=2倍,只能选择A。22、与前一年相比,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增幅最大的年份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由表格可知,2005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与上年持平,2006年比上年增长84.9-83.9=1.0个百分点。2007年增长86.1-84.9=1.2个百分点,2008年增长89.7-86.1=3.6个百分点,比较可知,2008年增幅最大,应选择D。23、工业烟尘排放量占烟尘排放总量的比重最低的年份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由表格可知,2005、2006、2007年工业烟尘排放量占烟尘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这三个分式均大于=90%,2008年为<90%,故应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