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应用简集_第1页
针灸应用简集_第2页
针灸应用简集_第3页
针灸应用简集_第4页
针灸应用简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应用简集

取穴法

一、同经相应取穴法:

1、首先确定疼痛的部位,并检查疼痛的中心点。再确定经络的归属,即病变部

位属于哪一条经络分布的范围。接着进行上下左百右交叉,选择同名经络和相应

部位的穴位,如果患处不在腌穴上,或相应部位同名经络相对应的腌穴,也可用

阿是穴。如左手腕痛,压痛点位于手少阳经上阳池穴选择右足少阳经丘墟穴作用

为治疗穴。

2、用毫针浅刺,得气后行雀啄术,反复地进行上下提插。如针刺部位肌肉浅簿,

无法提插,也可以行捻转手法。在针刺的同时令病者作患肢运动,或作疼痛姿势

的活动。大约行手法1一2分钟后,疼痛即可缓解,如果是扭伤引起的疼痛,可

先于患处所属经络的井穴点刺出血,然后按同经相应取穴法选穴。

注:本法可用于扭伤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四肢部位局限情疼痛症,诸如肌肉的损伤

或痉挛、韧带的损伤、神经情疼痛,炎症性疼痛、风湿性疼痛等均可。

——《针灸治疗百病荟萃》

二、井穴补泻的临床应用:该穴位感觉敏锐,适用于一切闭郁症,迅速刺而出血。

临床实践多次证明有五条的脏腑疾病,必须在井穴上施行补泻,即心、心包、肾、

膀胱、胃五经。具体运用时,心经实热证,当泻少府穴,肾经虚寒证,当补阴谷

穴,其余雷同。如上牙痛,为足阳明胃经的实热症,按补母泻子法,应当泻本经

的井穴历兑,于是以荥穴取代,在内庭上施泻法,上牙痛五刺而止。又如肾阳衰

微的癖闭,按补母泻子法,应当补膀胱经的井穴至阴,于是以合穴取代,在委中

施以补法而小便自通。

——《针灸治疗百病荟萃》

外科

一、外科临证点滴

针灸治疗外科疾患时,常用骑竹马来消肿解毒定痛;用委中泻痛肿热毒;用曲池

消炎活血;用肺俞治各种皮肤病,屡获效验。

]、5^竹*马之^灸>

骑竹马大致位于筋缩穴旁开一寸处。每次用绳法折量,多符合此处。此穴主治…

切痛疽发背,无名肿毒,痛疔等恶疮。灸7—10壮,对痛肿有消肿解毒止痛之功。

2、委中之泻

委中为足太阳经之合穴。点刺出血,能泻血热壅毒,因此,对痛疽发背,红肿疼

痛之症,刺之有清热解毒镇痛之效。通常以三棱针刺之,最好刺在瘀络青紫处,

刺尽,出其瘀血。

3、曲池之灸

曲池为手阳明之合穴。其功能祛风解表,清热刺湿,调和营血。此穴不但是治疗

内科、五官科疾病的要穴,也是治疗外科病的要穴。施灸能防治痛肿的恶化,未

成脓者可消肿散结,已成脓者,可促使早溃,预防感染、疮疡高热者针之,有退

热解毒之功。此外,还能治疗一些皮肤病和过敏性疾患。对瘦气瘵病均有一定的

疗效。实为外科不可缺少之穴。

4、肺俞与皮肤病

肺主皮毛,用肺俞治疗一些皮肤病常有效。如皮痒、皮痛、皮肤湿疹、各种皮疮

等。刺灸均可,实为治本之法。

——《针灸秘验》238

二、皮肤急性感染性疾患(如腰背部疗肿、蜂窝组织炎、丹毒、多发性疳肿、颈

淋巴腺炎等)、肝脓肿、肺脓肝等。

处方:骑竹马(第十胸椎棘突下各旁开5分处,亦有于第九胸椎两侧各旁开一寸

处取之)。疔根(病人正坐,平举一臂向侧方,使背部肩胛骨隆起,从肩胛骨下

方横量至近脊柱5分许,有一或红或黑之小点处是穴。)疔俞(略属肝仰掌,于

患侧之神门穴上4寸前臂尺侧屈腕肌腱槎侧缘。压迫此穴时,无名指与小指有响

且疼痛。)

治法:骑竹马灸3-37壮或温灸10-50分钟。疔根斜刺5-7分,以知痛为治。

或灸5—7壮或温灸10—20分钟。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如小红点不见,用大蒜

擦之则见,刺后可立即止痛,转危为安,屡次验。疗俞穴灸3—7壮。

注:骑竹马,足三里,疗俞穴施灸后血细胞,单核兰噬细胞可增加,前二穴作用

更明显。

——《经外奇穴篡要》84

三、无名肿毒

视肿毒所发部位,取其所属经络的五俞穴治之。发于胸者,取绝骨治之。灸骑竹

马,散刺心俞亦效。也有的于局部进行针刺。(未化脓之前在硬处由边缘向中心

刺入)。

四、冻疮

在冻疮中心埋藏皮肉针一支,三日即愈,适用于一、二冻疮。

五、疔疮

1、疔疮多由热毒流窜经络,气血瘀阻而成。初发宜针治,当出现疗毒走黄或流

注发生(即躯干或四肢有明显肿痛处)而引起脓毒症,皆属危候,不宜单以针治。

处方:灵台,曲泽I委中I身柱

先取曲泽、委中点刺出血,再针灵台、身柱、后拔火罐。此种刺法,是防止疔毒

转为走黄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然后,再按患部所属经络,行根结刺法。即病在结取根,病在根取结。亦谓首尾

循经取穴。

如属红丝疔(急性淋巴管炎),可从红线的止点外向起点外沿红线点刺出血。仅

在红线末端针制血亦可。

另外,针刺疗根方法亦效。找疗根的方法是:在身柱、神堂、至阳、肝俞等穴附

近,喷酒一口,用纱布轻擦,可见汗毛竖起,此处为疔根,即可刺之。

疔毒疼痛剧烈时,可刺大致并出血,疼痛即刻缓解或消失。

2、疔疮的灸疗:古人常用灸法治疗。以后传到日本、朝鲜颇为盛行。艾灸治疗

是有效验的。灸穴:手三里,骑竹马,养老,疔俞,每穴可灸30—50壮。

另外挑破背部小红点,刺患侧侠白治疗亦有效。

高烧者,配十宜,大椎、委中、曲泽出血。疔毒内攻者,立刺劳,神门、曲池。

注意事项:1、对疔疮患处切勿挤压、挑治。2、病情恶化者,要以时对症救治。

验疗法:疔毒初起,尚未明显出现疗毒症候时,可嚼黄豆一、二粒,如无至腥味,

即属疔毒。以嚼碎的黄豆糊在疔毒处。屡试皆验。

——《针灸秘验》232、222

3、疔疮此处着重讨论颜面疔疮和手足疔疮中之沿爪疔。

疔疮多发于肌肤之表,形如柔米,根盘坚硬,深如钉状。如为颜面疔疮,见于面

部,初起痒或麻,渐现仁肿热痛,甚者畏寒发热,便秘澳赤,口渴欲饮,脉数,

唇黄腻,如为沿爪疗,初起多限于指甲侧边缘近端,轻微红肿热痛,既而酿脓,

蔓延对侧,甲背万呈黄或灰白色积脓之象,脉数或平,唇黄,如为疗疮走黄,则

疮顶黑无脓,周围肤色暗红,高热头痛,烦躁神昏,皮肤瘀斑,脉洪数,唇黄糙。

治则:清泄火毒。

处方:身柱灵台阿是穴;面疔加合谷,手疔加曲池,足疔加足三里,疔疮走黄加

委中、十宣、大陵。

治法:阿是穴,周围敷以蒜泥,暴露疔疮之头,用艾卷雀啄法灸之,疼者灸至不

疼,不疼者灸至疼。十宣、委中穴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均施泻法,疗疮走黄

症清险,宜配合其它中西医疗法。

——《急证针灸》126

4、红丝疔

治法:在发于上肢或下肢的红丝疔尽头处,以针柄压之剧痛部位为阿是穴,用2

寸28号毫针以套管进针法在其顶头处快速进针,施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或单用

泻法,予以中等或强制激。针1一1.5寸。得气后,视红丝消退的快慢,酌情留

针5—15分钟,每3分钟运针一次。每日针一次,一次不愈者,可连续针2—3

天。对原发病灶亦应症处治,如因撞伤者,应上药粉(膏),口服抗生素3天,

轻者只用碘酒烧灼患疔即可。虫蛟咬伤者,予以风油精外涂,或用火罐拔之,以

吸毒外出。若系疳肿溃破属实者,可用活络效灵丹加穿山甲、皂角刺;虚者,宜

本方加黄,以托毒外出。治50例均愈。

——《针灸治疗百病荟萃》127

5、红丝疔

本症系由于皮肤破损,感染毒气,以致毒流经脉,向上是窜而继发。

治法:一、用三棱针在红丝尽头处挑刺出血少许,最后用消毒敷料块复盖包扎。

二、紫河车60g,水煎2次为一日量,一日2次分服(以上为成人服用量,小儿

酌减)针药齐下,其效见速。

——《针灸治疗百病荟萃》128

6、颜面疔疮

治法:用右手食、中、无名指切脉状,沿第二胸樵至第六胸樵从上向下慢慢移动,

至有搏动应指处即为反应点,以28号毫针,在此点直刺5分左右,用泻法,得

气即可出针。出针后在周围挤压,使针孔出血。配穴:恶寒发热者加曲池;唇部

疔疮加合谷;额部疔疮配阳陵泉。配穴均用泻法,不留针。

——《针灸治疗百病荟萃》128

7、五指尽痛,手生痛疔,针指根穴(伸掌、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

一节近掌处之横纹中央处取之,左右共八穴。)针尖向手掌方向刺入万分。病初

起时,刺之效果尤着。

凡手指生疔,无论何指,刺第三指近掌处指根,初起刺之,不独疔可消散,且可

免毒窜旁指。

六、全身疮疳痛肿(包括偏口、对口、斩头瘟、跨马疽、发背、腰疽、疔毒。)

藤疮,凡在未化脓前均可获愈。已化脓者无效,但能止痛。

治法:直刺治疗痛穴0.5—1寸,一般以7分为宜。

取穴法:坐位,两臂下垂,肘关节屈曲成90度角,掌心向上,在肩峰下一中指

处(同身寸,位于三角肌缘,相当或近于会穴)以手指按压局部有麻感处(位置

稍上稍下皆可,但一定要有麻感处)。

手法:先针患侧,后针对侧,如病灶在身体正中,则按男左女右顺序,先后刺入。

一般阳症可用左手拇指向前的泻法,对阴症用左手拇指向后退的补法,进针后捻

针七次,每隔5分钟捻针一次,每一针连捻转三下,手法同上,留针1一2小时。

(留针时间越长越好。)

——《经外奇穴篡要》170、147

七、疔痛、多发性疳肿、肠痛

治法于肘实,于肘尖,疔根,疔俞,治疗痛等四穴同时进行针灸,效果迅速。

——《经外奇穴篡要》153

八、头面部拜肿及面神经炎于地合穴(在颜唇、与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的正中线上)

以交卷行雀啄炎,每次5—10分钟,局部以红润为度,每获良效。痛疔疽一切恶

疮、瘵疡诸风处方:痞根(本穴位置其说不一,有说十一胸椎下也有说十二胸椎

下,或说十三胸椎下者,旁开3.5寸处。)骑竹马。

治法:痞根灸3—15壮或温灸10-30分钟,骑竹马灸3-37壮或温灸10-50

分钟。

——《经外奇穴篡要》12、80

九、血热四肢生疮疝

处方:委中、曲泽、血海、足三里。

——《针灸心悟》142

十、背痛

背部随处可生,初起局部突然肿胀不适,软无头,表皮红,逐渐扩大变为高肿坚

硬,疼痛剧烈,恶寒发热,头昏头痛,重者,壮热口渴,便秘澧赤,脉象洪数,

舌红。

治则:清热解,消肿止痛。

处方:泻肩井,委中刺血,阿是穴隔蒜灸,如病变面积较大,以卷回旋法灸之。

(要求同前页疔疮条阿是穴灸法),灸骑竹马(于尾骨骨尖向上沿督脉截取患者

腕内侧横纹中点至中指尖之长度,再旁开一身寸。)七至十壮。

——《急证针灸》128

十一、发际疮

1、即后发际毛半灸,此病除其它感染症状外,还有后头局部疼痛。

主证:沿后发际长有散发的或连成片的红结节,有时有脓点,有时流黄水,伴严

重的局部疼痛。舌红、苔、脉滑数。

治则:泻热解毒,条达气机,决血化瘀,通络散结。

处方:大樵放血。如肝郁气滞加肝俞毫针点刺。。

——《针灸治痛》29

2、发际疮

本病多为火(热)毒之邪,乘表虚而入,致气血雍滞,阻寒而发病。

用以下各方治疗均效:

-、处方:大樵、大抒,在疮部周围点刺出血。

二、处方:点刺背部灰褐色的异点。

三、处方:委中女膝穴(于足后跟骨中央赤白肉际处)同圆利针刺之。

四、处方:于患处施隔蒜灸赤效。

——《针灸秘验》225

十二、王瓜疮(大腿根疮疾)忽发红肿,成疮,形状长块。小便痛,由败精阻经

所致。

治法:先取患侧三阴交,大行泻法,继刺健侧,各炙七壮。又取关元,以清膀胱

之邪,灸如前壮。翌日,又取泻气穴,以解少阴结邪,又取泻阴陵泉,以通水道,

灸如前壮。

——《针灸要决与按摩十法》260

十三、肩疮

找两肩胛骨间及脊柱两旁皮肤有火柴头样大的紫色或黑紫色颗料,如找不到则取

命门穴。

治法:挑破紫色点或命门穴局部表皮,至皮下组织,可见白色纤维样物,挑断数

根。隔五天再挑第二次。

疗效:治21例。一般只挑1—2次,肩疮即萎缩结痂渐愈,不复发。

——《广西赤足医生》1976.3

十四、颈后将肿治法: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轻轻叩击用肿周围皮肤,以出少量

血液为度。(已成脓者,须先擦法脓液,再施术)以消毒敷料覆盖。每日针一次,

每次,每次2分钟,切忌挤压疳肿。

十五、头面部单发疝肿治法:一、疳肿初期。常规消毒后,用火针从疳肿顶尖直

刺一针,深达根部。对范围较大者,再者疝肿左右或疳肿顶端两旁向中央斜刺两

针,速入疾击,针后令其适量出血,使热毒外泄。大多患者施术一次即愈,未愈

可行第二次。二、脓成未溃期。可用毫针刺探,当剌入疳肿下有空松感时,说明

脓已形成。治法:常规消毒后,用火针从疳体或顶端快速剌入脓腔,立即出针,

后将去底的青、链霉素小瓶拔于针孔上,用注射器抽去瓶内空气,拔出脓液。每

次拔2—5分钟,勿按压针孔,让残余脓血流尽,再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治30例均愈。

——《针灸治疗百病荟萃》133

十六、瘵病

1、瘵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颈部淋巴结结核,是感染结核杆菌所致的疾病。是

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感染疾病。本病的特点是好发于儿童及青年,多见于耳

后及颈部。发病较缓慢。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多数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初期结

核如豆状,较硬,无痛,推之可移动,继之逐渐形成不活动的结节状肿块。肿块

变软而有波动感,成脓时皮色较为略红,溃后流出白色米汤样脓液。多夹有败絮

样物质,往往此愈彼溃,形成经久不愈风热,挟痰凝阻少经络,以致营卫不和,

气血凝滞而生瘵病。

慢性:

1.多因忿怒抑郁,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郁而生火,炼液为痰,痰火上升,结

于颈项,

或因气滞伤脾,脾失健运,痰热内生,结于颈项而发为些症。有时可转为虚损型。

2.肾阴亏虚,致阴虚火旺,灼津为痰,形成本病。3、肺阴不足,以致肺津不能

敷布,灼津

为痰,痰水凝结,形成本病。

治则:散结消肿,通经活络。

处方:1、肘尖。2、严重的加曲池,肩井。3、局部火针(可刺数针)。

——《针灸治痛》78

2、瘵痈

病因情志不舒,相火内灼,或感风热,邪火生痰,痰阴经络而成。

辩证:多发生在耳前后及颈项间,初起形小如至,渐大如桃核,数目一至数个不

等,不红不痛,经年累月不愈,尚溃后脓水淋漓,难敛,难复。

处方:泻肩井,足临泣。

——《针灸治要》150

3、瘵病

未化脓时,可以针灸治疗。

1.针天井或灸肘尖,每天一次。针之使针感至颈部病新,灸之使温热由肘尖,上

臂至肩达项。

2.火针疗法。用26祥粗鸨针针,用酒精灯烧红,一手捏住燥病,从根部刺入,

每次剌3—4针。须手法纯熟,勿伤好肉。

3.截根法。用皮尺量两乳头,松开末端,将尺从颈后绕过,再放到松开的乳头,

将尺两端比齐,再由颈前向后围,两下端合在一起,达到背椎某处,再旁开L5

寸,其穴因人而并,大约在肝俞,胆俞附近。捏起皮肤,以圆利针,快速剌入,

约1寸许,留针20分钟,不用手法。起针时,快速拨出,急以消毒干棉球按压

轻揉。每隔四、五日,见针痕已平复,只留小小黑点。仍可再剌,进针处略移一

针尖许。最多可针五次,颇有效果。(此法也可治疔毒,良性肿瘤,瘗疮,疳肿,

发际疮,湿疹等。)或在百劳(大椎上2寸,旁开1寸)结核穴(大椎旁开3.5

寸)、肝俞、隔俞等穴用针或刀割断皮下纤维组织。

4、嗦疡

本病多由情志抑郁,体弱等受结核菌感染而发病。实证与急性淋巴结炎相似,虚

证与结核性淋巴结炎相似。

1.以疏肝解郁,理脾消痰为治本,宣散活络为治标。核体与周围可用温针或火针。

主穴太冲,太白,丰隆,足临泣,手五里,膈俞。

配穴俞,肩井俞,风门,天井,极泉,扶突,翳风。

每次可随病因、病位选3—5个穴,轮流针治。

2.挑剌法:取结核穴、百劳、膈俞、肝俞、臂俞。每7—10天可挑治一次。此法

效果较好,临床经验

不少。

3.奇穴灸瘵法:取消爆穴、瘵疡穴、百劳、肘尖。每次可取4个穴,交炷灸或灸

条灸均可。

4.火针法:取穴与挑治穴相同。兼剌肿大的淋巴结。

5.截根法(同前面截根法)

——《针灸秘验》125、226

5、瘵痈(参看5页痛疔疽一切恶疮瘵痈诸风条。二、皮肤急性感染性疾患条。)

颈淋巴结核处方:瘵病穴(大陵穴直上3.5寸,槎侧屈腕肌与掌长肌腱之间。)

骑竹马、消瘦穴(以绳绕喉结一周,将此长度从大椎穴量下,尽处旁开1寸处是

穴约第十胸椎两侧)。

治法:瘵病针5—7分或灸3—5壮。如在本穴行截割术,疗效比单纯灸为明显。

骑竹马3-37壮,消摞灸7—50壮。

——《经外奇穴要》155

6、淋巴结核、皮肤结核

主穴:膈俞、肝俞;配穴:肺俞、鸠尾。

治法:先用紫药水定穴,常规消毒后,铺无菌孔巾,用1%普鲁卡因2毫升,作

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切口状2—3厘米。深及皮下组织,用尖手术刀或三棱针挑

断肌纤维5—10条,以患者自感酸、麻、胀、痛为度。一般割治2—6次可愈,

痊愈率99%。

7、项淋巴结核

治法:患者坐位,双上肢放在椅背上,从肩胛区至骨氏尾部的背住两侧找一颜色

深于正常皮肤,而不高出皮肤,如谷粒大小的小黑点,进行常规消毒,用挑治针

挑破表皮后,再向深处挑,即有白色似蛛丝样纤维数根。挑断即可。在挑治时,

一般不出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