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A.治理了黄河水患B.编著了《道德经》C.修建了都江堰D.开凿了大运河2.某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表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C.使俄国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3.“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反映出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②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③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④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4.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人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这种现象说明A.人们生活方式现代化B.社会物质产品多样化C.世界经济全球化D.世界格局多极化6.当今的世界格局可以类比成一个五角形,不过其中的一角要胜于其他角,因为美国无论从经济和军事力量来讲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从二战后一直保持了资本主义强国的优势,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美国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约束和限制B.有利于世界和平、安全、稳定和发展C.该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已初见端倪D.在各大国的共同推动下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送礼’指的是宋朝统治者缴纳的岁币②‘送礼’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③宋朝皇帝向三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④‘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致命弱点之一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2018年7月14日,在法国国庆日阅兵仪式上,飞机喷出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蓝、白、红三色国旗的彩烟。与“自由、平等、博爱”相关的法律文献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9.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生活。“苹果落地”、“蒸汽冲开壶盖”分别与哪两位科学家有关A.牛顿、爱迪生B.瓦特、达尔文C.瓦特、爱迪生D.牛顿、瓦特10.西方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英国近代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对以上说法理解正确的是()A.罗马的宏伟指的是帝国的征服与扩张B.希腊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C.希腊的辉煌指的是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利D.希腊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11.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近代以来,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回归--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直接有关①《马关条约》的签订②戊戌变法的失败③中国的抗战胜利④渡江战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前辈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邓世昌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坚守的的“初心”是A.推翻满清政府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现民主共和 D.挽救民族危亡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两极格局崩溃的标志是什么?14.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及其作用。15.国家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繁荣又带动了国家的发展。今天,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经济、创新科技放在优先位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其后,我国建立了什么经济体制?2001年,我国不畏挑战、抓住机遇,加入了哪一世界经济组织?18、19世纪,世界范围内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它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冲击美国,罗斯福毅然实行新政。新政“新”在哪里?为什么罗斯福新政不能消除经济危机?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新经济。新经济有哪两大特征?结合上述史实,谈谈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依据题干提示信息“创开天府古神仙”,结合课本所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C项符合题意。远古时代尧舜禹都治理过黄河,A项不合题意;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著的《道德经》阐述了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B项不合题意;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南北交通,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2、B【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废除农奴制使农奴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自由农民,他们获得相对的人身自由,有权选择职业,从事劳动或买卖,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B项符合题意;19世纪中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买这块份地,当获得土地是农民已经被剥削的一干二净了。A项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俄国对亚洲的侵略,C项不合题意;1861年改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3、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网购、外卖、快递体现了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故B符合题意。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4、B【解析】依据图中结合课本所学: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二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三节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农民成立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由此图中事件得出标题: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B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从1956年三大改造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B项不合题意;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开始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5、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掌握情况。【详解】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这说明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正不断加强,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C。【点睛】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D【解析】

A.根据题干“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可以看出世界多极力量已经发展起来,美国的霸权主义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和限制,解读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多极力量的发展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解读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以及第三世界相继崛起,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已初见端倪,解读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美国力图建立它主导下的单极世界,不可能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解读不正确,故D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7、B【解析】

由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缴纳的岁币以及绢帛,④“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②“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表述不正确,如澶渊之战,北宋取得了胜利,但还是缔结了澶渊之盟。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8、C【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法国国庆日、自由、平等、博爱”可知,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提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故C符合题意;《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共产党宣言》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9、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牛顿受到“苹果落地”启发,提出万有引力学说;瓦特受到“蒸汽冲开壶盖”启发,以蒸汽为动力改进蒸汽机,故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0、D【解析】

西方人之所以会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我们都是希腊人”之类的话,主要是因为西方近现代的民主政治于古代希腊,也就是说希腊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故答案选D。11、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造成了与大陆的分离;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收回了;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国民党垮台,逃到,再一次造成了与大陆的分离。②戊戌变法的失败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顽固派势力的强大。所以②与题意无关,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12、D【解析】

根据题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前辈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邓世昌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谭嗣同用生命来唤醒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邓世昌为国家牺牲自我,是民族英雄,可见“初心”指的是挽救民族危亡,故选项D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清末新政的内容之一是在中国推行君主立宪,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是民主共和,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杜鲁门主义出台;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组织建立标志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的崩溃。【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美国欲称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方式),这种政策称为冷战政策。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建立后,苏联于1955年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14、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5、(1)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世界贸易组织(2)大机器生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3)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因为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4)全球化、信息化(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优秀的决策者能扭转颓势、改变历史【解析】

(1)第一小问,中共十一届三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小问,根据所学可知,2001年,我国不畏挑战、抓住机遇,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3)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国家对经济进行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