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_第1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_第2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_第3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_第4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七单元测试卷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青青子衿(jīn) 呦(yāo)呦鹿鸣 榆柳荫(yìn)后檐 B.鼓瑟吹笙(shēng) 绕树三匝(zhā) 暖(ài)暧远人村 C.譬(pì)如朝露 越陌(mò)度阡 羁(jī)鸟恋旧林 D.周公吐哺(bǔ) 枉(wǎng)用相存 守拙(zhuó)归园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荫庇 渊源 尘网 刚愎自用 B.犬吠 户庭 感慨 矫蹂造作 C.余闲 宏愿 流逝 相形见拙 D.躬耕 狭隘 弛骋 忧心忡忡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潇洒表现在文学上是冲淡和性灵两种风格的结合,它们集中地体现在陶渊明和袁中郎身上。。,;,。。①陶渊明和袁中郎都是当时文艺上的叛徒②在袁中郎时代,摹古之风盛行③使文学徒有华丽的躯壳而没有灵魂④在陶渊明时代,宫廷文学把文学领到一条死路上去⑤文人作文,也忘掉了还有个自我存在⑥因此陶渊明和袁中郎都尽力地追求冲淡自然A.①②⑤④③⑥B.①④③②⑤⑥C.②④③⑤①⑥D.④②③⑤⑥①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5.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6.下面对《登高》《将进酒》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B.无边/落木/萧萧/下C.人生得意/须尽欢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7.下面对《将进酒》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入世的积极思想感情。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三月十五。C.“象笏”,即象牙做的笏。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以备忘。D.“公”“子”“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谦称。9.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内容。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禀赋。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定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10.下列作品、作家及年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晨昏诺日朗》--赵丽宏-现代B.《项脊轩志》--归有光--清代C.《青纱帐——甘蔗林》--郭小川--现代D.《赤壁赋》--苏轼--北宋二、经典诗词填空(每空2分,共10分)11.多可喜,。12.人生得意须尽欢,。1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14.古来圣贤皆寂寞,。15.,往事知多少?三、文言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每题3分,共15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16.下面有关陶渊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诗句质朴自然。他被看作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D.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17.下列诗句均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其中最能诠释“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句的是()。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B.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C.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D.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18.节选诗句中,从天性的角度揭示诗人回归田园的原因的诗句是“,。”19.解释节选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羁鸟:守拙:20.“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描写了陶渊明什么样的心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每题3分,共15分)王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诗,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鸣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盖更酌。着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21.下列各句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今安在哉?A.固一世之雄也 B.渺渺兮予怀 C.何为其然也 D.凌万顷之茫然 22.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泣孤舟之嫠妇。A.扣舷而歌之 B.惟江上之清风 C.纵一苇之所如 D.取之无禁 2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B.纵一苇之所如沛公起如厕C.挟飞仙以遨游 又重之以修能 D.不知东方之既白驾一叶之扁舟24.简要分析“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徘徊”一词的表达效果。25.请概括词作的内容,说说词作展现了什么意境和作者怎样的感受。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汉东府,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千百年来,中华诗词以其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她动人的诗句,丰富的情感,人文的光辉,历经岁月洗礼而历久弥新。请以“与古诗词同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剧本除外)。答案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CABBDDCDBD1.答案:C解析:A项,”呦呦鹿鸣”的“呦”应读”yōư”。呦呦鹿鸣[yōuyōulùmíng]:指鹿鸣声。B项,”绕树三匝”的”匝”应读”zā"。三匝[sānzā]:亦作”三币[zā]"。意思是指三周,形容反复盘旋。D项,”守拙归园田”的’拙”应读zhuō“。守拙[shǒuzhuō]:根据自己的水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外出进取。诗中指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2.【答案】A3.【答案】B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例句中的“上”是名词作状语,从上面。A.下,名词作状语,向下。B.乳,名词作动词,喂养。C.西,名词作状语,向西。D.手,名词作状语,亲手。故选B。【答案】D解析:D项,是一般疑问句。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朗读韵律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考生了解诗句的大意,把握诗句语法结构和感情的变化,根据常见的规律,准确划分节奏。D项,“高堂明镜悲如发”应是“君不见”的内容,做宾语,且宾语部分较长,应跟前面的成分断开。故最后的节奏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故选D。7.【答案】C解析:C项“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错。分析脱离诗歌主旨。8.【答案】D解析:D“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对死去的人的称呼。如《项脊轩志》中用“先大母”称“死去的祖母”。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性。排序时注意确定中心话题,然后根据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本题中,通读句子后会发现句子是在论述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的自信心之后,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而就“个人的禀赋”进一步论述,最后举例证明上述的论断。10.【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亦多可悲。莫使金樽空对月。朝如青丝暮成雪。惟有饮者留其名。春花秋月何时了三、文言文阅读(共30分)(一)(共15分)16.A17.A(“尘网”意同“迷途”,“三十年”做的事皆“非”,归隐田园为“是”。)18.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19.受到(笼、绳、网等)约束的鸟。持守愚拙的本性。即不学巧伪,不争名利。20.集中描写了陶渊明做官时的心情,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共15分)21.【答案】C解析:C项与例句都为宾语前置句。22.【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中的“之”均为助词“的”;A项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