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个性备课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个性备课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个性备课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个性备课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个性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

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

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

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

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课堂"数学之星”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

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的重

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

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

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

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

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

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

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

中位数的基础匕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组数据集中趋势的

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

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

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

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

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

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

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

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的计算简单的分数加

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容积和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一个体积和容积单

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感受某些实

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

图案,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

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

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m3、1dm3模型,容纳1L、100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

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

具。

五、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

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

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

益。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

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

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

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

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

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七、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4课时)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I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第四单元、粉刷都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第八单元、总复习(4课时)

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

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

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

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

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

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

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

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

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

等栏目与版块。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

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

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

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

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

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

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解决问题和方法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

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

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

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堂、当天的学习活动,适

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

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

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⑤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因数W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

计。

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2)要求学生能预习教材,卜.课能更好接受新知。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习,抓好后百分

之二十学生的学习.

(4)加强课堂练习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5)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6)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7)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

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8)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

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19)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利用积分卡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每周学习表现良好学生"评比等

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五、教学课时安排

(-)图形的变换(4课时)

1、轴对称1课时

2、旋转1课时

3、欣赏设计1课时

4、设计镶嵌图案1课时

(-)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3、质数和合数1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4、约分4课时

5、通分4课时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单位:沂南一小主备人欧阳丽红

时间:201k1、6参与者邢淑范郭庆云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使学生进•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

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

转90。

二、发展性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

观念。

2.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

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

重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找出轴对称。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教材分析】

1.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

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

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匕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

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还安排了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本单元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

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再让学

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o,

3.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增强空间观念。

本单元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

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让学生判断几

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图案的特征,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个

图案进行“折叠”,并将最后的结果与下面的剪法对应起来。而且还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

剪法”,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

标题例题安排

例1轴对称的特征

轴对称

例2画轴对称图形

例3旋转的特征

旋转

例4把一个图形旋转90度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

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像、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

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

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

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2.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这一部分内容教学需要特殊注意的是,我们不要求学生说出准确的数学语言,只要学生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他发现的特征和性质就可以了。

3.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这部分知识虽然不要求用精确的语言描述变换的特征,但也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避免

学生在操作和画图时出现不规范的情况。

4.本单元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备课】

单位:沂南一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刘敬芳

参与者:孙照欣、

时间:2011,1、10课题:轴对称图形

王建香、苏艳妹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2、在折一折、画一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的全过程,增强空间观念。

3、欣赏图形对称所创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判断轴对称图形。

难点:能让学生准确的数出对称轴的数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出示主题图,欣赏图片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让学生隹学习中

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从中能感受到几千年来的文明。了解祖国的光辉历程,

下面看图,在这当中有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战国时期的铜镜,唐陶冶自己的情操,增加

代的花鸟纹锦。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对学习的兴趣。

2、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导入:注意教案的格式

其实,这些美丽的艺术品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美,充分体现了图形变和字体,注意行间距,

换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先来感受对称的美。(板书:轴对称)开头要空两格。

3、出示3页的图:

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生活中,还见过那些轴对称图没有出示的图形。

形,画出对称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lo出示例1。

师: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么判断的?可以问学生A'点

师: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和哪个点重合。(适时标出A'点)在什么地方,熟悉对应

点。

师:茗但胆像官秤对折旧熊事令的7■组刑对坚卓。谁能找出B点的对应

点呢?C点呢?

同桌讨论后需要

2.师:仔细观察图,可以数一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

汇报,并指出学生回答

小结:轴对称图形,每对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

的不合适的地方。

缱垂直于对称轴。,

3。师:整体观察这个轴对称图形,与我们以前认识的图形有什么不

同。组织交流后,教师小结:蓼学上的轴对称图形很有•趣,.g可以呈二

个图形未于基条直线对称,.也可以展西个留形未于果条直缱对称。.

4、实践探究,深化认识

出示例2

师:图中已经画出了轴对称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另一半吗吗?(思考

怎样才能画得又好又快)

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回?先回什么?再回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小组讨论,学生先

C、组织交流:先根据对称轴明确一些关键点,再连线。

自己试一试,并对比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自方法的优劣,然后回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答问题。

(课件出示练习题)

未出示图形。

2.第4页“做一做”

3.练习一第1、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游戏。大家一起来: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游戏规则:每人轮流按顺序报一个字母。如果,你认为你所报字母的

形状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你就迅速站起来报出;如果,你认为你报的字

这个游戏的设计

母形状不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你只需坐在座位上报就可以了。其他同

非常巧妙,让学生在玩

学仔细听,如果这位同学报对了,就随后击掌一次;如果,这位同学报

错了,就击掌三次。游戏的同时,加深对轴

(最后给学生一种轻松的感觉o)对称图形的理解,增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了学习中的趣味性。

今天我们学习到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感受、谈收获。

板书设计: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

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后反思:

本节课能比较鲜明的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对课本内容挖掘的比较深入和透彻。从中国古

代文明开始引入所要讲述的问题,达到了吸引学生学习的目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

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时论得出问题的结果,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自主学

习。在练习提的设计上依然有游戏的身影,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但本教案还存在着•些格式上的错误,同时应注意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的积极作用,应将更多的教

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去。

【第二课时备课】

单位:沂南一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魏杰

时间:2011、1、9课题:图形旋转参与者:贺方茹、孙润芹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5-6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结合生活实

际,能初步感知旋转现象,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

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

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难点:

事,卓:.琛聚国形硬铸的特彳声和性质认识同球基特征,.让学生初

步学会用阿秘尊国。.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这种导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

课件出现:摩天轮、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活,很容易理解

物体的旋转,并感知旋转现象。

学生观察物体的旋转,并感知旋转现象。

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生:用语言描述这些物体是怎样旋转的,还可以用肢体动作来表

现这些物体的旋转。

师:刚才同学们反复地提到“旋转”,那什么是旋转呢?这节课我

们就来研究“旋转”(板书课题)。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生:风扇、陀螺、旋转木马、钟表、车轮……

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那到

底什么是旋转呢?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出旋转含义。

板书:(用自己的语彳说出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个点或轴运动)。

板书: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个点或轴运动。

师:今天咱们就从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地钟表和风车开始

研究吧!

(设计意图:由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学生感知旋转现

象,建立旋转的表象,同时把学生的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内化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

多,我们就从叮我们关系最密

为学生的知识。)切的钟表开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例3中旋转的表针和风车。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表针和风车的旋转有什么不同?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旋转的方向不同。

教师适时讲解“顺时针”,“逆时针”。

教师演示钟表转动:(指针从12指向1。)

师: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指针旋转的角

度的变化。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引导学生叙述完整。)感受钟表指针旋转的过程。

生:指针从“12”绕点。顺时针旋转30。到“1”。

(教师演示:指针从1指向3。)

师: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生:指针从“1”绕点0顺时针旋转60°到“3”。

(教师演示:指针从3指向6。)

师:

(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儿呢?

生:12

(教师演示:指针从6指向12。)

师:我们描述了这么多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个旋转现象

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

生:旋转物体、起止位置、绕哪一点、旋转方向、旋转的度数。

板书:点方向角度

师:对!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

转,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

角度。

课件出示教材例3中的问题后说: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根据三角形变换的位置判断风

来解决书中给我们提出的问题: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车的旋转的角度:根据对应的

线段判断风车的角度;根据对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应的点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师生总结:

1: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

2:点0的位置没有变。

3: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

4: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表针和风车的旋转过程,使学

生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明确旋转的

含义.引导学生从图形到线段再到点的角度,来观察、探索图形旋转

的特征和性质。)

师:用我们手中的三角板验证一下我们的发现。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找出图形中其对应的线段并用三角板来验

证,学生跟着验证,)

(设计意图:既重结果,又重验证,让学生经历用三角板来验证

的过程,也为例4作图打下基础,到时只是一种知识的应用,难点轻

松突破。)

讨论交流:

出示例41.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

师:先想一想怎样画,然后根据例3的验证小组讨论交流试着完2点0的位置没有变。

3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

成。4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学生小组讨论画法,教师随机指导。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无论用

哪种方法只要能按要求画对即可)

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样画的。

教师提炼学生语言总结画法: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

确定它围绕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必

要时可借助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相信学生自己的能力,让学生自主画图。再让学生

互相讨论又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又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对于不同层次的

学生都是提高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画一画的活动,借助学生已经掌握

的旋转的指示,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

方向旋转.)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做一做第一题。

师:想想它们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2、出示做一做第二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3、教材第9页第4题,利用旋转设计图案。

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喜欢的图形,加深知识的掌握。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环节让学生从基本应用、综合应用、思维

拓展三个层次进行了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理解

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知道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另一方面培养了

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加深对旋转的理解。综合应用题目培养了学生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

旋转创造出的美,激发利用所学旋转知识创造美的热情。)

教师小结: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无论是旋转、平移还是对称轴,

今天我们学习到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呢?她们都像是一支神奇的画笔,

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这支画笔,

学生回答就能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

板书设计:多姿多彩!

图形的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顺时针、逆时针

点方向角度

1: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

2:点。的位置没有变。

3: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

4: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教后反思:

的本课我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现象,先认识旋转,进而探索图形变换的一些基本性质,利用

旋传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图形的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堂上我尽可能

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动手操作,拓展学生思考与探索的空间,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曜础上,

努力计:学生学会合情推理与数学说理,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利用旋转进行图案设计

能力

【第三课时备课】

单位:沂南一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苏培爱

参与者:宋开菊、牛明霞、

时间:2011、1、6课题:欣赏设计

李艳辉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7、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

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

识。

重、难点:

事曲.熊利用号移、.手移、.「等等方举绘制精蓑的图二:

小卓:.厚■图个的内作蓑,.承养学生您审蓑懂您。.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利用幻灯片出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让学生欣赏。欣赏图案,直观感受生活

师:欣赏了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想呢?你在哪里见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过他们?你能说一说看到这些图案的感受或知道哪些图案代表

性,为学好本课内容,奠

的意义吗?

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四幅美丽的图案,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

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

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运用平移、旋转、对称的现象观察、探究美丽的复杂图案。

(1)每一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在

书上把这个图形涂上颜色。(和同桌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2)哪幅图案是对称的?(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利用课件动态展示每幅图案由一个简

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的过程。)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案是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

转或对称得到的?

(先在小组内交流评议课前收集的图案是不是具有以上特

征,再全班汇报交流。)

生活中有这么多美丽的复杂图案,它们都是怎样得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美丽的复杂图案在现实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强化感知:美丽的复杂图案可以由一个简

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

2.解释应用

师:你想不想也来设计-•幅美丽的复杂图案呢?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学生在书上独立画图,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请画

得又快又好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在画图的过程中遇到哪

些问题,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将感知转化为设计理念,亲身体验应用平移、

对称的现象进行图案设计,并掌握必要的绘图策略和技能。)

(2)继续画下去。

淘气也画了一幅图案,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画完了吗?观察

学生感受到对称图案的

图案,它是由哪个简单图形运用什么现象,经过怎样的变化过程美,并体验到复杂美丽的

得到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

(学生汇报。根据自己观察的规律把图画完。)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

对称得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平移、对称的现象,观察、

探究图案和进行图案设计,理解并掌握复杂图案是由简单图形经

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的,获得一种以简驭繁的思想。)

3.自由谈感想

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

(先让学生观察小组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8页3题。

师: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生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

的?

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到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图案1图案2

图案3图案4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教后反思:

为了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本课先让学生欣赏四幅美丽的图案,激发学习兴趣,

再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美丽的复杂图案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步强化感知:美

丽的复杂图案可以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最后学生设计图案,

并展示学生作品,并及时纠正设计过程中的错误,步骤清晰,学生兴趣高,掌握好。

【第四课时备课】

单位:第一实验小学课型:练习课主备人:秦莹

时间:2011、1、10课题:图形的变换参与者:刘洪明、聂立武、

杜以平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

征和性质,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

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

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

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

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理解、掌握旋转现象

的特征和性质。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设计美丽图案。教案格式、字体、行间距

教学难点: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掌握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逆时与要求不一致,每段开头有的

针方向旋转90度的方法。感受图案的美感,培养审美情趣。没有空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出示美丽的图片,让生观察,想一想,你发现有什么

特点?引导学生说出轴对称、旋转等。

师:真好,这节课我们就图形的变换上一节综合练习课。(板书课

题)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回忆再现统计图的特点,可以根据学生不是统计图的特点,是轴

的情况作出诊断及点拨,同时为后面的练习做好准备。)对称图形、旋转的特点。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承转):老师这里有一些题,看谁说的又对有好。

1.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小黑板)如果是,指出

它们的对称轴。

注意一些图形与多条对

称轴,这样的要分别指出来。

同时让学生注意对称和平移

的不同。

对于较复杂的图形,可由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得出,

在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同时锻

2.补出下面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引导学生说出怎么画?先画什么,

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再画什么。)

在解决问题之前,可向学

生讲解“两点确定•条直线”

的问题,让学生知道确定直线

可以先确定点。

3.画出绕点“0”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画出绕点“A”逆

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在画线时重点强调所绕

的点时固定的。对于分不清顺

时针逆时针的同学,可拿钟表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做参照物。

师:把下面这些题目在练习纸上完成后交给老师,看哪些同学已很

好的掌握.

(-)填空。

1、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12%)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

(2)推拉窗的移动。()

(3)钟面上的分针。()

(4)飞机的螺旋桨。()做完题后,u1让学生回答

(5)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