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知识_第1页
2023年社会工作知识_第2页
2023年社会工作知识_第3页
2023年社会工作知识_第4页
2023年社会工作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工作:是指政府和社会团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困难,协

调人际关系,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保持社会稳定的一种专门工

作。

2.社会福利:广义: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狭义:对社会弱者提

供的福利服务

3.社会工作领域也称为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照实行并起作

用的范围。

4.专业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一个专业人员的身份与各种他她努力3使之发

生变化的系统之间所建立的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一种专业协

助关系。

5.同理心:是指工作者进入并了解案主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

的一种技术与能力。

6.接纳:就是接受案主这一个人,接受他她的优缺陷和言行举止,而不去批评

或怀疑他她。

7.个别化:就是将案主当作独特的个人,重视案主对困难和问题的个人与见解

8.价值观是指对食物的欲求和偏好,它是由个体或群体所持有的一套行为偏好

的准则涉及对目的、手段、生活状况等产生的强烈情感

9.专业价值观是与个人价值观相相应而言的,它是指一套指导专业行为和认知

活动的思想、观念和基本原则

10.社会工作价值观就是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知道其实践的

原则和理念。重要的专业价值:正义、平等、责任、自我实现、自我决定、

知会批准、诚信等

11.伦理守则:一套指导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活动的道德指引,它通常是由专业共

同体(如专业协会)来制订的,并规定所有成员遵照执行。

12.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专业理论,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

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一般特性:①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

则(为人民服务、利他行为)②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非政府官僚

(在法律范围内,却不受政府管理,从受助者利益出发)③掌握一定的社会

工作专业方法个案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运用现

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在与工作对象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其在

社会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帮助其发掘自身解决问题的潜能,调适个人与别人、

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13.社会工作实务:指社会工作者在科学伦理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

受助对象的活动。

14.小组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

法,它重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成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

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解决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

环境之间的问题,行为改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

得个人成长。

15.社区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社区为工作对象,建立社区协调、服务机构,

调查和研究社区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的建设,哺育社区成

员的社区归属感,从而改善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基本程序是:1组织社区

调查,2制定社区计划,3建立社区机构,4协调社区力量,5解决社区问题,

6实行社区评价

16.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间接社会工作,其中,政府社会福利部门或社会服务

机构根据社会福利的政策、立法或决策,按照一定程序将之转化为实际服务;

作为一个由诸多策略合成的过程,社会工作行政旨在保证政策对象的福利权

利,发挥社会福利的功能。

17.社区发展的定义:社区发展是一种过程,即由人民以自己的努力与政府当局

配合,一致去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涉及两个基本要素:⑴

由人民自己参与、自己发明,以努力改善其生活水准⑵由政府以技术协助或

其他服务,帮助其更有效地自觉、自发与自治

18.危机的涵义:⑴危机是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⑵危机可以是一种正常状

态⑶危机是一个过程⑷危机是问题与希望并存

19.儿童福利政策:是一套谋求儿童幸福的方针或行动准则,其目的在于促进所

有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福利政策

20.青少年福利的定义:狭义的青少年福利是指由特定形态的机构向特殊的青少

年群体提供的一种特定的服务。广义的青少年福利是面向社会中的每一个青

少年,旨在促进每个青少年全面加快发展的全面的福利服务。

21.机构照顾:是指在专门为老人为老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的各种福利院和

敬老院,对老人实行的照顾

22.社区照顾:是指将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尽也许留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接

受照顾,避免让他们离开自己生活的社区而进入机构生活。社区照顾也指动

员社区内的一切物力和人力,去满族社区内老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需要,以助

他们在社区内可以幸福地生活。

23.妇女社会工作:是重要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也就是针对妇女在自

我成长过程中,在参与政治、经济、社会、问话和家庭生活过程中碰到的群

体或个体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性工作。其目的是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发明有

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24.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主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

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和服务

25.医务社会工作:泛指医药卫生和健康照顾服务领域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26.矫正社会工作:也成矫正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它是

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

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

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征询、就业培训、

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

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27.绝对贫困:是由英国的郎特里何布思提出,即认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服务对

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是必须的,缺少获得这些物质和服务的经济资源

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是贫困。相对贫困:是指一个人或家

庭的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少到一定限度时所维持的那种生活状况,它不

是根据某一固定标准,而是根据低收入者与社会其他成员收入的差距来定义

贫困。

28.社会剥夺:是指社会上一般认为或风俗习惯认为应当享有的食物、基本设施、

服务与活动的缺少与局限性,即由于缺少资源而被剥夺了享有常规社会社会

生活水平和参与正常社会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29.社会排斥: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团队因缺少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

的社会活动,被边沿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它是一个由劣势地位导致某些

排斥,这些排斥又导致更多的劣势和更大的社会排斥,最终形成持久的多重

劣势的动态过程。

30.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从政策、资金、物资、

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旨在使其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摆脱贫困的社会救

助。

31.社会工作本土化: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本土”)并适

应后者的规定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

32.本土性社会工作:指的是对某种助人模式(涉及理念、过程和方法)的判断

和认定,即指那些土生土长的、发挥着有效的助人功能的制度化的行动过程。

那些生长于本土的,与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有效

地、制度化的助人模式可称为本土性社会工作。

33.弱势群体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它是指一个在社会性资源的分派上与社会平均

水平相比较,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

性的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特性:①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②依靠

自身力量无法改变现状(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个人与社会因素)③需要外

力帮助

34.案主自决(自我决定)⑴定义:案主有权利和需要在社会工作中自由的进行

选择与抉择。社会工作者以协助的方式和案主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仔

细思考每一种也许的解决方案和也许的结果。尝试各种改变的策略,帮助案

主更加了解别人和自己,并实现自己潜在的能力和成长机会,以克服各种障

碍,告知后批准。

35.人类行为,广义的行为也涉及心理活动;狭义的行为,行为是个体根据其价

值观、态度而产生的以适应环境、满足需求的反映。

36.社会环境:是人类个体生息于其中的,与生物(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

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社会系统构成。是影响人的心理和活动及其社会过程

的社会系统。涉及家庭、学习、团队、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社会阶层

等,不同的社会环境有互异的价值判断、行为规范、社会盼望、角色期盼。

37.功能:用来表达一个系统中不同部分之间的互相依存性的概念。功能的类型:

⑴终极功能与中间功能:行动对其他部分和整体的最终影响是终极功能;而

其中间状态即是中间功能⑵正功能与反功能:部分对于整体的作用肯定是正

面的、支持的、整合性的是正功能;部分对于整体的作用并非具有建设性,

而是相反的情况是反功能⑶显功能与潜功能: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结

识到的后果是显功能;未被预期也未被结识到的后果是潜功能

38.沟通:又称为人际沟通,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借助语言或

非语言符号彼此互相互换观念、信息、态度、感受和情感等内容的动态过程。

它涉及信息的发出者、信息的接受者、信息传递的媒介、信息传递的过程、

传递信息的结果。

有效促进沟通的技巧:①注意信息传递的外部环境②注意语言的选择③提供

合作性的目的④关注和调整小组中的互动模式

39.家庭访谈是社会工作会谈的前身,可以当做社会工作者增长对案主情况了解

的一般方法,它是有一种专业性的登门拜访。㈠作用:1、验证案主讲述的真

伪。2、了解案主的环境。

40.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

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成维持社会秩序,实现

社会运营目的的目的。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

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涉及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

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

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处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社会学一般研究广义的社会控制概念。

41.社会运营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

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互相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

过程和作用原理。

42.社会保障: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队、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钞票、物质、

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生理的残疾、年老体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承

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社会保障涉

及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

43.社会疏导指有目的的运用社会力量对业已出现的社会不满情绪予以疏通、引

导和排解,抑止这种不满情绪的滋长和累积,从而避免劫难性的冲突出现,

保证社会运营安全。

44.社会调节指运用社会力量对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进行宏观调整,

避免产生危害社会运营安全因素。

45.社会运营: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

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大体上有纵向社

会的变迁和发展和横向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诸系统的互相作用

两方面)

46.社会制度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

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

是一种固定化的持久社会关系。

47.血缘关系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48.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

49.业缘关系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它是在

血缘和地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0.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涉及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份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

51.非评选性文化,亦称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

分的文化。这类文化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相联系。

52.文化丛亦称文化特质丛,指因功能上互相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

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并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

结合。文化特质与文化丛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内容。

53.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涉及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

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研究文化

模式可以获得对于社会文化的总体结识,只有这样,才干结识到一个社会或

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陷,才干进行文化比较。

54.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

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当作是最佳的,是优于

其别人的。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

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55.文化震惊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产生

的思想上混乱与心理压力。

56.边际文化:也叫文化边际,指文化的边沿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57.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东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

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

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

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始终的长期过程。

58.文化整合:从文化整合的观点出发,社会上的各种文化机构都从不同侧面维

持着社会的团结。由于文化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体系,文化的各构成部分

互相依存,因而,假如文化的某一个部分出现了解体,它也也许威胁到整个

文化体系,并进而导致社会团结、社会整合的崩溃。

59.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

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性。人格可分为几个重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

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与感情)。简朴

说,人格就是个体心理特质和行为特性的总和。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组成

部分。

60.代差:指的是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

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看,代差事实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

活变化的速度和限度。因此,社会变化越迅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差也

就越深、越宽。

6L社会角色,指的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

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盼望,它构成社会

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62.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

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重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

的社会角色。

63.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

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涉及角色间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

者之间的冲突;另一种是角色内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

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

64.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

知道这一角色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和如何去做。社会的急剧变迁,经

常是导致社会角色不清的最重要因素。

65.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

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规

定的行为直接冲突。

66.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因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

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

都将碰到更多的矛盾。

67.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

息的传播而发生的互相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8.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营的基本结构要素之一,它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

分。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连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

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连

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69.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互相熟悉、

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密切关系的社会群体。

70.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集

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71.内群体: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密切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

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72.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7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重要依据群体的正规化限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

来划分,正式群体的正规化限度高,起成员间的互动采用制度化,规范化的

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是明确的,且经常是书面形式的

规定。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限度低,其成员间的互动是随意的,常规的方式,

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明确的,特别是成文的规定。

74.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是不同于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

75.群体规范: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盼望,

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76.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只有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有三

种具体形式:仅仅由夫妻组成、夫妻加未婚子女(含领养子女)、仅有父或母

与子女(单亲家庭)。

77.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

生活。

78.联合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

生活,涉及子女已成家却不分家。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又合称扩展家庭。

79.社会性别:专指作为社会与文化的构成,通过社会化而学习到的、与两种生

物性别相关的、对于一整套规范的盼望,以及贯彻了的行为。

80.社会组织(广义、狭义):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

涉及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社会组织,即相对于初

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

同目的,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队。

81.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互相关系形式。构成社会

组织的要素:规范,地位,角色,权威。组织目的制定原则:1互惠2评估3

选择

82.组织管理的含义:是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及实现组织目

的的活动,重要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环境的影响外,

还依赖对组织的管理。

83.社会分层: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

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

84.社会地位:分为正式社会地位:是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

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职业和非正式:那些偶尔的或临时的,同其

他相关地位之间处在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个性,道德素质

85.社会阶层:社会阶级和阶层是分层研究的基本范畴,它们一般是指社会垂直

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分处在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

86.刚性结构: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地位相关性,社会成员

在多元化分层空间的分布呈现集束状态。一个刚性结构的社会,其社会不平

等被称为累积性不平等。

87.弹性结构: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状态中各地位之间的相关性很弱,

社会成员在多元分层空间的分布呈现弥漫状态。一个弹性社会,其社会不平

等被称为扩散性不平等。

88.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

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导致严重震荡的限度,从而保证必

要的社会整合。

89.社会流动含义:广义:是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转变,狭义指人的职业地位的

改变。

90.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

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一般涉及四层含义:一定的地区,一定的人群,共同的

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意识,以及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互动

关系。

91.虚拟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

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合。特性:交往具有超时空性,人际互动具有匿名

性和符号性,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流动较为频繁,自由,平等,民

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

92.社会问题(定义、特性):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

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狭义的社会问题,指的是

在社会运营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

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提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营安

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特性:普遍性:

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特性,和变异性社会问题在不通同的地区、

不同民族不同时间各具特色,、复合性源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周期性源于社

会冲突的永恒性、破坏性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营和人民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

损害的破坏性作用和集群性指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单个独立的出现,而是成群

的出现。

93.结构性失调: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组成要素互相联系的联结方式,当这种联

结遭到破坏而扭曲变形,或这种联结方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时,就产生结

构性失调。这种失调的社会后果一是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二是导致社会运营

迟滞。

94.功能性失调:是指由于社会结构存在某些障碍或病变而没有发挥应有功能所

产生的社会问题。如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社会问题,是由于社

会组织结构的病变或障碍而产生的,属于功能性失调社会问题。

95.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涉及社会

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96.失范:是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的时发生的,

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的反映,就是越轨行为,即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

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的。

97.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

社会进步而采用的各种原则或方针。政策的执行意义和特点:将正式的政策

方案加以贯彻,实行,以达成预期的政策目的的各种活动和整个过程。执行

意义3点:1社会政策的执行是解决问题的主线性环节,2决定这次方案能否

实现及实现的限度和范围,3政策执行活动及其产生的结果是制定后续政策

的重要依据。

98.社会变迁:指一切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

化的过程,有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99.社会现代化: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

进入一个可以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

全面发展过程。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2社会现代化绝非

“西方化”或“欧洲化”3社会现代化是历史传统即判断,又继承的过程

100.社会解体: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减少,原有

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制度所取代的过程,是最严

重的一种社会运营状态,一般不常见。

101.“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阶层性贫困”:所谓制度性(结构性)

贫困,是指由于社会制度决定了生活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

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派,从而导致了特定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在贫

困状态。所谓区域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由于各个地区在自然

条件和社会发育限度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特定区域生活资源供应的相对缺

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所谓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

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

差、文化限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局限性、缺少社会关系等因素,

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1.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提倡者、管理者、资源获取

者、政策影响人

2.社会工作的领域:⑴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性分类①按服务对象分为:

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②按服务对象

的生理特性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⑵按服务对象碰到的困

难分类①平常生活方面的问题②就业方面的问题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⑶以

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

3.社会工作的功能1、复员功能:恢复受到损害的社会功能2、提供与配置资源

的功能①社会工作设立自身是一种社会资源②社会工作资源分派,使之服务

与弱势群体3、防止的功能:预警与应变4、发展的功能:①社会工作的发展

功能②人的发展,涉及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的潜能的发展。③发展的功

能:体现在获取生存资源5、稳定社会的功能:疏导。社会稳定:社会结构

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相对固定状态社会工作:用疏导的方式解决矛盾社会

工作的过程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他是对社会工

作者提供服务的经验总结。通过环节:接触问题一一进一步了解和确认问题

-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服务----终结

4.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采用行政化组织模式的表

现:⑴国家将社会成员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福利服务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并由国家拨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资金。社会福利、社

会保障、社会服务所需资金没有其他来源⑵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依赖国家

的统一政策对有困难的成员提供各种资助⑶在提供福利服务和帮助的过程

中,行政部门与工会、共青团及妇联等群众团队一起通过行政程序并借助于

思想工作对有困难的成员进行帮扶⑷这些福利服务及解困工作被当作政府、

企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作而列入工作议程⑸执行服务及解困工作任务的是国家

干部,他们有本行业的经验,特别是思想工作的经验,而缺少社会工作专业

训练。

5.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提供模式的结构特性:⑴不同模式并存⑵不同专业水平

的服务并存⑶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倚重⑷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6.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⑴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①个人是社会一方面要关心的对象②在社会和个人之间

存在着互相依存关系③它们具有互相的社会责任④尽管对每个人来说,他们都具

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是每一个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唯一的,与其别人是不同的⑤

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实现每一个人所有潜能和社

会责任假设⑥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克服或阻止在个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的自

我实现的张障碍

⑵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①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②人在生理、智力、情感、

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赋的潜能和权③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

和义务④人具有选择的能力,并且由于其有自我实现的义务,他为具有自我决定

的权力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并且他有这样被考虑的权利和需要⑥为了其潜

能的实现,人有规定合适的手段的权利⑦每一个人需要在其社会提供的权力和社

会保证的机会方面和谐发展,以满足他在身体上、心理上、经济上、美学上和精

神上的基本需要⑧人的社会活动在其自我实现的斗争中是重要的⑨社会有义务

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⑩社会通过其个体成员的奉献有权利变富

⑶泰彻的价值体系①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②每一个人都应当受

到尊重和得到周到的对待③每一个人都应当参与影响他的决策④每一个人都应

当自由发挥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⑤每一个人都应当公平地分享对货品和服务的

控制⑥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

权利

7.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两难境地

一、目的冲突导致的困境-个人福利与社会利益

二、忠诚冲突-同时忠诚于案主、雇主、社会机构、职业及社会整体

三、责任冲突-维护与提高案主福利与尊重案主自由

四、角色冲突-社会工作者的多重角色

五、利益冲突-不同人不同群体间的冲突

面对价值伦理困境时采用的一般环节

一、厘清伦理议题

二、清楚辨认任何个人、团队或组织影响伦理决定的困境

三、找出各种也许采用的行动与参与者,并评估利弊得失

四、审慎检视每个方案之正反理由

五、征询同侪、专家意见

六、决择并记录决策过程

七、监督和评估结果

解决价值伦理困境时的排序

a)伤害到维持人类生命、健康、尊严时,优于伤害到其他如诚实、保密(两

害相权取其轻)

b)个人基本福祉的权利优于其别人的自决权。

c)案主的自我决定权优于其自身的基本福祉(生命、健康、教育、事业)。

d)自由意志下,工作者批准遵守法律或机构规定之义务凌驾于个人价值或

原则

e)当个人的基本福祉权利与规范、规定相冲突时,个人的基本福祉优先考

f)防止伤害与提高公共权益的义务优于个人财产所有权之权利

8.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⑴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拟定社会工作者将

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与因素⑵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

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的⑶提出一套达成上述目的的实务

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

9.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总结)1、个人必须适应环境,处在一定环境

中的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社会环境所赞许的行为。2、社会环境影

响人的行为,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的变化成正相关关系3、个人对环境有一

定的影响4、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互相影响的力度是不对等的,相对而言,

在许多情况下,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更大。社会工作者要科学的分析人

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人的困境来源于个人和环境,不恰当的互动,而

不是其中一个方面。

10.“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的联系和区别:为社会工作

的理论即是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营的规则和机

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社会工作的理论是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时间自

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的内容。⑴联系①它们之间

是互相依存的②他们之间在逻辑上是互相蕴含的⑵区别①内容互不相同②功

能互不相同③地位互不相同④与社会工作在联系上的紧密限度互不相同

11.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1尊重受助者利益2严守受助者秘密3公

平服务大众4重视同僚工作5恪守公私界线6维护社会正义7信守机构

政策8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9促进专业发展10约束不妥行为11增

进公共福利12共同执行守则

12.社会福利的二分法:⑴剩余性社会福利与制度性社会福利:剩余性社会

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

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制度性的社会福利是指为所有公民提供的

福利津贴或服务,这种福利不需要通过家计调查来完毕,它有助于公民之间

实现社会平等,并消除社会差异。⑵积极的(社会)福利与悲观的(社会)

福利:积极的福利是指福利自身不是单纯为了经济的目的,而是在满足经济

利益的基础上促进个人的人格发展;悲观的福利意味着福利的给予须附带辱

化条件,通常接受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标签作用给福利接受者产生不同

限度的负面影响。

13.社会福利的功能:⑴社会福利通过资源分派与再分派来改善公民的收入

分布,从而减轻公民之间的不平等,促进社会平等目的的实现⑵社会福利作

为一种社会控制与社会发展的手段,可以通过资金与社会服务,促进解决社

会问题并改善社会关系,提高人的社会功能⑶作为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

促成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发挥着解决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问题的作用,

为有需要的公民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⑷社会

福利服务自身是一种有益的社会投资,有助于促进公民的人力资本的增长,

同时对改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也有积极作用⑸从长远的角度看,社会福利不

仅会改善弱势人群的生活素质,提高社会总体的文明限度,并且社会福利服

务自身也可以通过互相帮助的过程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中

利他主义精神的发展。

14.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其作用与意义是:⑴社会福利

资源分派和政策实行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扮

演着核心的角色⑵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对象涉及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

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的实行可以使服务更有效地惠及服务对象

⑶社会福利制度要实现既定的社会目的,必须通过社会行动来完毕,而这一

行动必须以专业实践来达成,社会工作是这一行动的内容⑷社会是不断变迁

与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必须对上述过程作出反映,而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应

对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5.当今社会福利模式分为三种:普惠主义模式、剩余主义福利模式和混合

福利模式

16.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

㈠申请和接案1、程序:案主申请一机构委派社工一会谈一社工评估一拟定

是否接受。2、初步会谈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了解案主救助的过程和心理状

态。另一方面,了解案主寻求帮助的动机、重要问题,问题的因素和案主对

问题的见解。最后,个人的生活状况、家庭背景。3、接案时注意的问题:

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对于没有接受的个案,应当向其他机构转案。

(二)案情调查一一收集资料1、收集资料的方法:①与案主本人会谈一一获

得资料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②家庭访问、学校访问③邻里访问、案主工作单

位访问④相关人员的访问:亲戚、朋友、师长、同事等⑤查阅相关资料;2、

收集资料的内容:问题的性质;问题的意义;问题的成因;服务机构提供服

务的情况。

㈢诊断和服务计划1、诊断的环节:诊断是以客观的态度,拟定案主的问题

所在与问题的成因,寻找问题的病结一一分析产生问题的因素一一结识案主

的行为方式、家庭环境、社会关系一一发现案主解决问题的阻力一一寻找解

决问题的途径。2、诊断的分类:涉及动力诊断、临床诊断、病理诊断①动

力诊断:信息、知识缺少;自主性局限性;不良情绪;生活方式不良;社会

支持局限性。②临床诊断:精神失常;精神功能症性格异常;情感失常;气

质性精神病患身体症状。③病理诊断:受助者为什么这样?受助者的人格及

其内在动力;社会环境的动力;受助者的内外压力和交互影响。

㈣服务计划的选择:重要考虑三个因素:1、谁是案主。2、案主问题性质和

改变目的。3、案主的学习偏好。I、治疗目的:近期目的:针对案主的问

题,提出解决的方法。远期目的:针对案主能力的提高,提出协助方案。II、

治疗内容:支持和鼓励;信息和意见的提供;情绪的疏导;观念的澄清;行

为的改变;环境的改善;直接的干预

㈤结案与追踪

17.社会个案工作者所需要的技巧:⑴沟通技巧⑵关系技巧⑶过程技巧①接

案和约定技巧②评估技巧③签订契约技巧④介入技巧⑤检讨及终结技巧

18.个案会谈中社会工作者的职责1、会谈者必须善于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关

系,同时要兼顾满足案主的需求和达成会谈的目的。2、会谈者必须充任一种

动力和催化作用者,以有效地协助案主选择和表白真感受、态度和提供客观

事实和资料。3、会谈者必须运用技巧以消除案主内心的焦急、自责、疑心和

感受与表现4、会谈者要能使案主感受到放松和舒适,并获得心理支持,特

别当案主感受到特别困难时,宜善加鼓励。

19.个案会谈的阶段与技巧1、会谈的技术涉及会谈的准备,工作者的基本

态度,会谈中的表达技巧,以及结束会谈的技术。(敏感性问题留到最后,去

敏感性)2、会谈中表达技巧涉及非语言技巧和语言技巧:①开始:争取接纳,

获取信任。②进行:关键在于引导。③结束:帮助案主情绪恢复

20.会谈中常见的问题1、案主迟延会谈时间。2.案主迟到。3、案主向工作

者询问私人性质的问题。4、案主说谎。5、案主哭泣。

21.家庭访谈技巧:1、初期进行:家庭访谈应在工作者与案主建立关系的初

期进行。2、目的明确:明确访谈的目的。3、准备充足:访谈前进行充足的

准备。4、控制时间:时间的选择要恰当,并控制访谈时间的长短,40分钟

至一小时40分钟最佳5、态度严谨,举止得体,认真但力求放松

22.个案工作记录的撰写㈠重要性表现在:1、提供服务的证明。2、连续服

务工作。3、服务质量的掌握。4、督导员的查阅。5、法律行动中的机构自卫

工具㈡记录方式:录像记录,录音记录和文字记录,其中文字记录是最常见

的。文字记录的形式重要有:管理式:管理性记录。临床服务方面:①摘要

式②过程记录③目的完毕进度,记录和时间序列记录;专业沟通式记录㈢个

案记录的要点与类型1、要有完整的案主基本资料2、服务内容的记录方式必

须适合机构和案主的需要3、记录内容最重要的应当是服务计划4、服务内容

的记录以简明扼要为原则5、将每次接触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均记录下来6、

根据需要及时记录会谈的重要内容。

23.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有:⑴危机介入模式⑵任务中心模式⑶“社会

一心理”模式⑷行为治疗模式⑸叙事治疗模式。

(一)危机介入模式:

①危机:是认得自动平衡状态被破坏或被打乱的情况,是问题与希望并存。

②危机的要素:a影响个人的突发性事件或情境b有明显的严重的情绪苦恼c此

时个人不能有系统的解决问题

③危机的分类:a发展性危机:人生过程中所面对的各个转折阶段。b意外性危

机:指无法预料的危机。C存在性危机:个人面对的人生重要问题而产生的严重

困扰。

④危机介入的意义:指对处在生活危机状况的人施与短期性救助的方法,通过提

供个人急需的帮助,以协调它可以克服危机状况,重回身心平衡。因此,危机介

入是通过教育训练,资源的提供等方法。

⑤危机干预的原则:a及时结案与解决(个体所能忍受的最大危机期间是六周)

b有限的时间c有限的目的d开发潜能,提供支持:善于运用案主个人与环境资

源来解决问题

⑥危机介入的过程与环节:第一阶段:开始阶段。环节一: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环节二、评估案主危机状态和安全性需求。第二阶段:危机问题的确认与解决。

环节三、指出重要问题:找出引发危机状态的重要情境以及相关因素。环节四、

解决感受与提供协助。环节五、探讨也许的各种选择。环节六、协助列出解决目

的和行动计划书并实行与跟进。第三阶段:结束与追踪。环节七:结案,到达期

限,检查整个服务过程。环节八,追踪的解决方式,约定特定的时间会面或电话

联系。

(二)任务中心模式(最早由芝加哥大学学者提倡,整合了心理分析,行为学派,

问题解决和实证研究结果等知识和技巧而演化而来的。)

1、理论特性:重要目的是由系统的、有明确时限的短期的计划和治疗取代长期

的治疗,把力量集中在解决外显问题而不是内在问题,协助案主界定当前想要的

和可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案主问题性质:问题:人际冲突,社会关系中的不满,与组织有关的问题,

角色执行困难,决策问题,反映性情绪压力,资源局限性的问题。

3、任务中心取向的基本工作环节:①工作规划阶段:指认标的问题。标的问题

必须是案主确认的,并表达乐意解决的问题。②拟定任务。③任务执行:工作的

重点是提供机会模拟如何解决问题,以增长共同面对问题与解决的能力,并分析

达成目的的障碍以及如何解决它。④结束

(三)问题解决派:20世纪50年代帕尔曼

1、假设:人类生活是一连串问题解决的过程,个人不能顺利解决问题是由于个

体及社会的多种因素。

2、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协助案主有效及满意的解决问题①引导并增强案主寻求

改变的动机②演练并发挥案主解决问题的心理、行动能力。③寻找可以解决案主

问题的资源和机会。④鼓励案主改变见解。

(四)行为修正派:50年代至60年代斯金纳托马斯等

1、假设:①重点在人的外显行为上。(强调可观测的行为)②要注意区分操作性

行为与反映性行为③行为连续的必要条件:引发行为的前因,维持行为存在的效

果反映④重视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特别是偏差行为,但不否认过去经验对当前

行为或学习的影响。

2、技巧:行为修正派以削弱不适应行为,增强适应行为为重要目的,注重修正

行为的技巧:正增强、负增强、角色扮演、楷模。

(五)叙事治疗的过程:

⑴与案主或家庭一起对于困扰问题做出彼此均批准的定义

⑵讲问题拟人化,并找出压迫案主的意图和方式

⑶探讨问题是如何干扰、支配或使案主失去信心的

⑷发现在哪些时候案主并未受问题的支配,或生活并未受到干扰

⑸找出过去的证据,来证明按住和家庭有足够的能力站起来,应付和解决面临的

问题和困扰⑹引导案主和家庭思考在上述能力之下,未来将要过的生活

⑺找出一群观众来听取案主表达新的认同感和故事。叙事治疗的技巧:问话、解

构式问话、启动空间的问话、发展空间的问话、意义性问话、故事的建构、回响

与强化。

24.小组的基本特性:小组存在于一人以上;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的和利益;

成员对小组持有认同感;成员之间互相依存和互相影响;小组中有自己的控

制方式;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氛围

25.小组的基本类型::⑴以小组成员的关系来划分:初级小组和次级小组⑵

以小组的组成来划分:组成小组与自然小组⑶以小组工作结构来划分:正是

小组于非正式小组⑷以成员的参与限度来划分:支援小组与强制小组⑸以成

员近处的自由限度来划分:封闭小组与开放小组⑹以小组的工作目的来划分:

朋辈小组、教育小组、服务或志愿小组、爱好小组、成长小组、治疗小组、

自助小组或互助小组

26.小组工作的功能:⑴影响个人发生转变⑵社会控制⑶用集体的力量解决

问题⑷再社会化

27.小组工作的理论模式:

一、社会目的模式:(重视社会,强调能力提高)1、理论基础:系统论和社会学。

社会系统与人和群体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

的途径来实现。2、模式的特点:以关注社会整合和人参与社会的责任感为重点,

通过人的能力和意识的提高去影响和改变社会。

二、治疗模式(重视个人问题的解决)1、理论基础:行为修正理论和社会化理

论2、模式特点:群体是一种手段或媒介,关注个人心理或行为问题的纠正,而

非社会,重点是为个人提供一个群体的治疗环境,心理康复和行为指导。

三、互动模式(强调过程,注重群体)1、理论基础:系统理论和场论2、模式

特点:工作者与成员一起行动,关注子系统的关系,群体被看做互助系统资源

28.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⑴前属期阶段⑵权力和控制期⑶密切期⑷分辨期

(差异期)⑸分离期

29.小组工作的一般性技巧:⑴建立关系的技巧⑵观测的技巧⑶组织和介入

的技巧⑷领导的技巧⑸沟通的技巧⑹参与小组活动的技巧⑺运用社会资源的

技巧⑻评估小组过程的技巧

30.有效促进沟通的技巧:⑴注意信息传递的外部环境⑵注意语言的选择⑶

提供合作性的目的⑷关注和调整小组中的互动模式

31.组织会议的技巧:⑴形成良好的开始⑵把握讨论的进程⑶做好总结⑷完

善的结尾

32.小组工作者在小组会议中的角色:⑴示范者⑵促进者⑶调解人⑷支持者

33.社区工作的理论模式

一、地区发展模式:工作重点是重视发掘地方资源,强调民主参与,自

愿性合作,居民自助与教育。社工:发动,鼓励居民思考问题,合用社

区:简朴、稳定。居民:积极参与(主体),合用问题:简朴、生活化

二、社会计划模式:强调专业人员的参与,通过专家分析有过社区问题

的资料,决定最有效的方案并加以实行。社工:组织实行,合用社区:

变迁、剧烈。居民:被动参与,合用问题:复杂问题。

三、社会行动模式:组织受到忽视,压迫或受政策不合理对待的低下层

群体,通过集体行动,采用冲突对峙的策略以获得权益资源,实现社会

的公平和正义。社工:动员、组织、主导,适应社区:复杂、矛盾、官

僚主义严重。居民:决策者,适应问题:社会不公,剥削

34.社区工作的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2、居民参与的原则3、社区自决

的原则4、协调发展的原则5、因地制宜的原则

35.社区工作的一般程序:

一、建立关系:对象:居民、机构、社会团队、领袖、权威、名人。目的:

寻求了解与支持。心理准备结识到社区工作的困难,具有高度的沟通技巧和

耐心。实际准备:了解自己所在的机构,了解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

了解同仁

二、收集资料:内容:⑴地区背景。具体内容有:社区的基本资料、社区资

源⑵社区需要和社区问题⑶社区动力,建立社区关系方法:社会调查作用:

指导工作

三、制定计划:整体计划:对社区现在和将来进行规划,涉及到社区的组织

和发展全局。具体规划:即对社区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定出具体方案。计划必

须目的明确,具有合用性、可行性、可接受性和整体性。

四、社区行动:社工者激发社区居民行动起来,将制定的计划付诸实行。激

发的方法:①宣传教育:动员社区居民。②设立机构:建立社区组织。③筹

措经费:发掘社区资源(筹资、经费预算、支出管理、财务审计)。④沟通

协调:推动社区工作。

36.社区工作的基本技巧:

⑴分析技巧①了解社区结构、过程、资源、问题、需要②分析社会政策及社

会问题③社区观测④街头访问⑤家庭访问⑥文献分析⑦访问社区领袖⑧社

区调查

⑵关系建立于维系技巧①与群众初步接触的技巧②街头谈话、家访、电话访

谈③社区关系联络、建立形象④解决与政府部门、社会团队、政治团队的关

⑶动员及组织技巧①动员群众②发掘和培训社区领袖③居民组织的建立与

运作、主持会议、组织行政事务④社会行动,涉及记者招待会、群众大会、

游说、请愿、谈判

⑷活动程序设计技巧①策划活动、制定目的、宣传策略②调动资源、评估指

标⑸行政管理技巧①文献资料解决②财务管理③计划、评估工作

37.社区建设的组成部分:⑴拓展社区服务⑵发展社区卫生⑶繁荣社区文化

⑷美化社区环境⑸加强社会治安。社区建设原则: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管

理有序、居民自治、循序渐进

38.社区工作者角色:组织促进者、牵线搭桥者、征询服务者、调查设计者、

权益保护者、宣传鼓动者

39.社会管理、公共行政、社会行政三者的关系:⑴就涉及范围而言,社会

管理是针对整个社会的,公共行政则涉及社会的公共领域,社会行政涉及的

时所碰到的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它属于社会工作领域⑵就直接目的取向而言,

社会管理追求整个社会的协调运营,公共行政关心的是全体公民的公共福利,

社会行政关心的重要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⑶就其执行者来看,从事社

会管理的是对整个社会运营负有责任的部门,如整个政府及其综合管理部门,

公共行政的承担者是与公共福利有关的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下属机构,社会行

政责任的承担者是社会福利行政机关及社会福利机构。

40.社会政策的功能:⑴它直接通过利益分派的形式使社会弱者受惠,改变

他们的生活处境,过正常的社会生活⑵它可以减缓社会问题所导致的压力,

从而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⑶这种稳定局面反过来可以支持社会成员的正常活

动,促进社会的进步

41.我国社会行政机构体系的结构:⑴民政部门:主管救灾、救济、农村社

会福利、抚恤优属等工作⑵劳动部门:负责管理全民所有制职工的社会福利

⑶人事部门:主管国家干部的社会福利⑷卫生部:负责国家职工的医疗保障

⑸工会、妇联、残联分别负责监督、推动职工、妇女、儿童、残疾人的权益

保护及福利⑹一些非政府组织,如红十字会、宋庆龄基金会等在社会救助和

社会福利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⑴生物进化理论①生长顺序与时间理论②复演

理论⑵精神分析理论①心理发展论②人际关系理论③心理社会理论性⑶学习

理论①操作学习理论②发展阶段和任务理论⑷认知发展理论①道德发展理论

②社会认知理论⑸社会文化理论①文化人类学理论②社会文化理论⑹社会学

的角色扮演理论

43.儿童的发展范围重要表现在:⑴生理上:特别是性达成了一定的成熟状

态,已经初步具有生育能力⑵情绪方面:可以做到情绪自主,具有相对的个

人认定和修正情绪的能力⑶在认知方面:可以进行完整的逻辑思维,涉及自

主地做决定⑷在解决人际关系方面:能与同辈、与成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⑸

在社会中:能拥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等

44.儿童期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为:儿童对公共生活准则的简朴结识“随年

龄增长而减少,社会性行为动机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属于内心道德体会的理

由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属于客观陈述的理由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减;在道

德行为动机方面,一般年龄越大,动机斗争越复杂。

45.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⑴具有保障的功能⑶具有社会安全的功能⑶具有

发展的功能

46.儿童发展的内容:⑴体能发展:重要是肌肉发展、手眼配合、平衡力的

发展,这规定有均衡营养和必要的体能训练⑵智力发展:重要是知识的积累,

结识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规定直到孩子学习,训练其观测力、思维力,

给他们良好的教育⑶情绪发展:重要是对自我的对的结识及对情绪反映的控

制能力等,规定给孩子关心和爱给予良好的心理培养⑷社交发展:重要是社

会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规定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避免

或纠正社会适应不良

47.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⑴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⑵促进对儿童的养育⑶推

动儿童教育事业⑷为儿童发明娱乐游戏的条件⑸儿童卫生保健①妇幼保健②

学校卫生工作⑹家庭服务中的儿童社会工作①对家庭中儿童权益的保护②针

对亲子关系和儿童教育方面的服务⑺儿童权益保护⑻对孤儿、被弃儿童的工

作①儿童福利院,或称院内救助、机关教养②家庭寄养③收养⑼残疾儿童的

康复和教育①一方面是身体的康复②教育③要通过多种形式使之去适应其别

人群,适应主流社会,扩大儿童的接触面,引导他们接触社会,使他们建立

信心,培养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8.我国重要的儿童福利行政系统:⑴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综合协

调机构⑵民政系统:政府机构⑶共青团系统和妇联系统:是带有行政色彩的

群众团队,负有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和儿童事物的职能

49.青少年的福利需求:⑴青少年需要获得基本的生活照顾,家庭与社会应

满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基本生活和养育需求⑵获得健康照顾的需要,

涉及适当的身心医疗照顾和防止保健服务⑶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的需要,家

庭应提供良好的亲子关系和良好的教育环境⑷应当满足他们学习的需求,社

会应为青少年提供充足的就学机会和良好的教育环境⑸满足休闲和娱乐需

求,家庭和社会应提供足够的休闲娱乐场合和设备,并教导其学习良好的娱

乐态度及习惯⑹拥有生活能力的需求,家庭与社会应培养青少年有关社会关

系和人际交往技巧、生活技能、适应能力和学习对的价值观等多种能力⑺获

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求,家庭和社会应协助青少年建立自我认同没增进自我

成长的能力⑻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求,保障青少年人身安全、个人权益及免

于被伤害等权利。

50.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⑴宏观青少年社会工作:重要是由处在青少年

社会工作体系中的较高层次的人员所进行的关于青少年社会工作全局方面的

计划、实行、管理和监督工作⑵微观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为青少年服务的具

体工作,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部分。微观青少年工作的内容:⑴思想政治

教育与辅导⑵道德及品格的辅导⑶学业辅导⑷健康成长辅导⑸就业辅导⑹生

活方式辅导⑺社会交往指导⑻婚姻服务⑼特殊青少年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与

辅导的重要内容:⑴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政治制度的见解,培养其对的的

政治方向⑵引导青少年形成对整个世界,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对的态度,

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有对的的结识⑶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现实生活中

的各种食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时的对的价值评价和价值目的⑷引导

青少年建立对的的观测、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法,树立科学方法论。道德及

品格的辅导的重要内容:⑴通过多种形式提高青少年道德理论结识,帮助他

们学习和掌握必要的道德理念和思想基础⑵运用多种手段帮助青少年通过结

识到的理论以及道德观念斗争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⑶通过工作帮

助青少年在平常道德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通过对道德行为的指

导,帮助青少年克服不良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学业辅导的重要

内容:⑴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激励远大的与社会相联系的动机,强化直

接与学习动机相联系的动机,不断提高青少年学习的自觉性⑵帮助青少年树

立对的的学习态度,增长青少年个体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独立性,使

之能对的结识和对待学习中的各种问题⑶发展青少年的学习爱好。使之更为

广阔和深刻⑷帮助青少年提高学习能力,更好地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促使其

发明性的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⑸帮助青少年化解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

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在学习过程中个体与群体、与社会之间产生的压力,克

服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健康成长辅导的重要内容:⑴辅导青少年了解结识

生理发展的知识,普及卫生常识,帮助青少年更科学地结识自己生理心理发

展的规律⑵辅导青少年掌握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科学地增进自己的生理心理健康⑶帮助青少矫正身体和心里的缺陷。就业辅

导的重要内容:⑴对青年就业意识的对的引导⑵辅导青年培养对的的劳动态

度⑶为青年择业提供直接的服务⑷进行就业训练。生活方式辅导的重要内容:

⑴指导青年对物质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引导青少年树立对的的消费观为重点,

帮助青年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养成勤俭朴实的好作风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

体娱乐活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生活情趣,发展青少年的多种爱好,指导好

青少年的闲暇生活。社会交往指导的重要内容:⑴通过社会交往实践指导,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交往动机和交往品质,是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如合作精神、

对的认知自我等方面不断提高⑵培养青少年正常的交往情绪和心理,培养良

好的心理品质⑶锻炼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使青少年的领导才干、社交礼貌、

交往态度等方面不断提高⑷对社会交往障碍或发生困难的青少年进行帮助和

矫治,使他们可以适应社会。婚姻服务的重要内容:⑴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

立对的的婚恋观,如恋爱中的严厉态度、对婚姻本质的对的结识、对家庭的

责任感等⑵知道青少年的恋爱婚姻,及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决他们思想

上、情绪上的困扰,为他们提供涉及心理征询、婚姻调解、法律征询等方面

的服务,提高青年人的婚姻质量⑶婚姻介绍,为一些有特殊需要的青年人发

挥中介作用⑷在家庭婚姻服务中,依法保护青少年,特别是少年的利益,与

早婚现象作斗争,引导青少年对的对待“早恋”的情感。

51.青少年社会工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