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下列事件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是A.新航路开辟B.“光荣革命”C.巴黎公社D.法国大革命2.下图图示为某一时期美国、西欧、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这一时期可能是:A.19世纪7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80年代3.《经典咏流传》是央视打造的一档大型文化音乐节日。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遣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4.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的是()A. B.C. D.5.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以下选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城市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②印刷术得到进一步改进创新③政府大力鼓励海外贸易繁盛④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6.《管子牧民》有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下列学说与之最接近的是A.老子的无为而治B.孔子的“仁”、以德治国思想C.墨子的兼爱、非攻,提倡节俭D.韩非的法治思想7.“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电影公司重新发行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的电影,相反华盛顿要求暂缓在法国上映揭露资本主义弊病的电影,以防止被法国共产党利用。”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美国()A.出台马歇尔计划 B.实施冷战政策C.支持成立欧共体 D.实行“和平演变”8.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5岁的幼童、一名男奴隶。这个家庭可以投()A.1票 B.2票 C.3票 D.4票9.下面两幅图片体现的主题反映了近代中国()A.社会生活的变化 B.出行方式的变化C.经济领域的变化 D.教育文化的变化10.近代某条约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1.小邓在学习七下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能学到的相关内容包括A.“贞观之治”B.金与南宋的对峙C.蒙古族的兴起D.清朝在的建制12.九一八事变后,《生活画报》刊载了《东北义勇军喋血苦战情形》和《沦亡一年后东北情况》等图片,真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这反映了()A.日军侵华蓄谋已久 B.日本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C.全面抗战已经开始 D.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13.“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下列说法对上述材料解读有误的是A.材料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B.这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C.科技对人类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D.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14.下列古代重大工程或重要生产工具,出现于唐朝并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的是()A. B.C. D.15.下列关于杜鲁门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B.美苏在希腊和土耳其发生战争C.美国谋求世界霸权D.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16.“到1910年,美国、德国的工业生产量从1860年的第三、第四位,跃居世界第一、第二位。”造成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17.“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的主要矛盾是()A.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B.贵族与地主矛盾C.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种植园主矛盾18.2019年4月5日清明时节,小明同学到革命纪念馆参加了祭扫活动。下面是他的感悟:这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起点,这是历史之痛、民族之耻!据此判断,小明去的地方应是A.宛平城抗日纪念馆B.九一八历史博物馆C.七七事变纪念馆D.南京大屠杀纪念馆19.商周时期,爵是身份的象征,用以排列贵族、士人地位的高下。在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有利于改变爵位世袭,与庶民无缘的局面()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C.确立县制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0.为了中国革命,国共两党共担大任,实行了合作。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中共一大召开C.黄埔军校创建D.北伐战争21.下列结论是王绅同学学习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相关历史知识后形成的一些认识。其中属于正确认知的是A.多极化趋势下大国占据全球主导地位B.不妥协退让会增长国际邪恶势力的气焰C.国际合作是谋求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D.经济全球化下需要一定的贸易保护主义22.红军长征途中,哪一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A.突破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河 D.强渡大渡河23.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上,利用了他个人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他”的“外交机敏”是指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24.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图中工具最有可能出现的朝代为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________。26.大欧洲一直是欧洲政治家的理想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成立了________组织。1993年,西欧国家成立________,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________正式启用。27.1929年召开的________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军建党的原则;1949年1月,________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1960年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与毛泽东主席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发展走向问题开展了一段对话。对话中的“蒙哥马利之问”饶有兴趣、发人沉思。请根据对话,完成探究问题。(历史之感)蒙: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想问一下主席:中国大概需要50年,一切事情就办得差不多了……到那时候,你看中国的前途将会怎样?毛:你的看法是,那时候我们会侵略,是不是?蒙:我觉得,当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以后,它应该很小心,不进行侵略。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⑴“蒙哥马利之问”反映了西方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什么“历史逻辑”?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国为例说明。(释疑解惑)毛:要向外侵略,就会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以上材料摘编自201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⑵毛泽东的回答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是一致的?

图7:中国富强神八飞天

图8: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⑶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论从史出)⑷日益富强的中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蒙哥马利之问”所反映的“历史逻辑”?29.(6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同样适用国家间的交往。材料一: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材料二:南京狮子山下的静海寺,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纪念性建筑,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耻辱的开端。寺内悬挂一口高1.842米的大铜钟,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材料三: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中国的两段谈话:“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1960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1972年材料四: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美国国务卿休斯请回答:据材料一指出瓷器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针对宋朝出现的这一经济现象,政府设置哪一机构负有主要管理职责?试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静海寺的大铜钟与近代哪场战争失败有关?它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中尼克松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变化?造成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四中的“条约”是指哪一个?它对当时哪一国际体系确立至关重要?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30.(7分)材料阅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也不能在和平期间维持常备军.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他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材料一出自哪个文献?这一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这个国家成为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材料二出自哪个文件?该文件宣称“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哪些权利上体现出来?后来这个国家有发表了什么文献来巩固革命的成果?材料三出自哪个文献?这一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中国也有一个和上述性质相同的文献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发生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故选C。2、D【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这一时期美国、西欧、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分别是21.2%、18.6%、11.8%,可见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结合所学知识,这出现在二战后的20世纪80年代,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反映的是唐朝民族关系;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是开元盛世;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与郑成功有关,与唐朝无关。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在碾庄、双堆集和陈官庄歼灭了大量敌军。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仔细观察图片,C是淮海战役示意图。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B【解析】

①城市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体现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①符合题意。②印刷术得到进一步改进创新体现在知识的普及的成就,②符合题意;③政府大力鼓励海外贸易繁盛,体现商业的活跃,③符合题意;④火药在唐朝已经开始应用于军事上,且与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B。6、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意思是政策不符合民心,会导致政权灭亡,与之最接近的是学说是孔子的“仁”、以德治国思想,故B符合题意;老子的无为而治、墨子的兼爱、非攻、提倡节俭、韩非的法治思想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是解题的关键,与之最接近的是学说是孔子的“仁”、以德治国思想。7、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1948年即美国进入冷战时期后,大量的富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的美国电影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电影公司重新发行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的电影,相反华盛顿要求暂缓在法国上映揭露资本主义弊病的电影,以防止被法国共产党利用,可见美国电影在欧洲的发行具有强烈的反共、遏制社会主义的色彩,说明美国电影成为实施冷战的工具,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8、A【解析】

古希腊雅典城邦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但是成年男性公民才享有民主权利,而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排斥在外,因此这个家庭只有男主人才能参加公民大会。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注意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或局限。9、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电车、汽车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新式马路的修建,传统街道的改造,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伴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所以两幅图片体现的主题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0、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可知,材料出自《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允许各国派兵保护。《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1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对内: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建立卫所,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在北方与蒙古设立榷市;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等措施都加强了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对外:抗击倭寇;收复,清朝在设立建制,抗击沙俄等维护了祖国的主权和统一。所以明清时期的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BC项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2、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题干内容反映了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掠的国家,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13、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与一战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可知,一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选项D的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符合题意。一战“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可知,科技对人类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可知,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选项ACD符合材料内容的解读,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B。14、B【解析】

根据“出现于唐朝并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以前的铁犁都是直的,这样的话挖土的深度就不够,而且费力,人要与田地垂直才可以掘土。唐代的曲辕犁是弯曲的,这样人就可以很方便的控制,提高了生产力。曲辕犁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它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唐代农业生产发展,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B项是曲辕犁,B符合题意,A是都江堰,C是唐朝的灌溉工具筒车,D是隋朝开通的大运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准确解读四个选项的图片内容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多了解课本相关图片内容。15、ACD【解析】

据所学可知,杜鲁门主义重要内容就是“把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故A项正确。美国之所以对苏联实施“冷战”主要原因就是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故C项正确。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故D项正确。美苏在“冷战”期间没有发性直接的武装冲突,故B项不符合史实。所以AC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CD。16、B【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和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美德走在技术革命的前列,因此B选项正确。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成为头号工业强国,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不是造成美国、德国工业产量位次发生变化的原因,所以排除A。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与题目时间不符,所以排除C。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191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故选B。【点睛】选择题一定要注意时间,时间范围是我们解题的关键。17、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国王鼓吹“君权神授”,推行封建专制,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的主要矛盾是国王与议会的矛盾.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希望能够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发生的人民起义,而新议会却要求限制国王权利,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查理一世挑起内战,经过几年反复斗争,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8、B【解析】

依据题干“这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十四年抗战为1931-1945年,可知这一事件应发生在1931年,宛平城抗日纪念馆与1937年七七事变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故B符合题意。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故C不符合题意。南京大屠杀开始于1937年12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9、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改变爵位世袭,与庶民无缘的局面,故A符合题意;奖励耕织、确立县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改变爵位世袭”是解题的关键,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改变爵位世袭,与庶民无缘的局面。2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1、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主流,国际合作是谋求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故C符合题意;多极化趋势下,没有哪一个大国能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合作才是正途,故A不符合题意;不妥协退让、坚决打击才会阻止国际邪恶势力的气焰,故B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下需要市场开放、消除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要不得,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C【解析】

四渡赤水战役,是在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故答案选C。23、B【解析】

根据“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4月,亚非29个独立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B符合题意;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排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C排除;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D排除。故选择B。24、B【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曲辕犁”,“筒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人文主义【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前后,意大利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种叫做人文主义的思潮成为这时期兴起的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因此,题干空处填写:人文主义。26、欧洲共同体欧盟欧元【解析】

(1)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欧洲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27、古田会议三大战役【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军建党的原则;1949年1月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当一个国家强大后就倾向于侵略。(2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任意两点得2分)(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3)日益强大的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2分)(4)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热爱和平;近代中国饱受侵略和战争之苦,人民珍惜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任意答出两点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得出“蒙哥马利之问”反映了西方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历史逻辑”——当一个国家强大后就倾向于侵略。第二小问注意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来”,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发动的典型侵略战争有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九十年代的科索沃战争以及进入21世纪后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2)注意时间“20世纪5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北京举行会谈,周恩来首次提出处理中印关系的基础应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张。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3)依据材料,图7是“中国富强神八飞天”、图8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说明中国虽然日益富强,但是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4)本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从历史原因、国际局势等角度予以分析,如历史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