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宝鸡渭滨区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陕西宝鸡渭滨区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陕西宝鸡渭滨区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陕西宝鸡渭滨区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陕西宝鸡渭滨区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陕西宝鸡渭滨区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与“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使用天然火”“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相关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与材料中两个天安门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国大典C.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D.中国共产党诞生抗日战争胜利3.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崛起的相同的客观原因有A.英国的扶持B.法国的援助C.美国的扶持D.联合国的资助4.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下列与林则徐无关的言论是:A.“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B.“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社海军威”5.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此物此志,如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健康!并祝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背景应该是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C.国民党正面战场坚持抗战D.国共重庆谈判6.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 C.该穿汉服 D.学说汉语7.“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8.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A.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B.都损害了其他弱小民族的利益,表现出“弱国无外交”C.都涉及了中国问题,体现了大国意志D.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9.李厚泽先生对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如下评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与“救亡性的政治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是A.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制度B.都促进了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C.都推翻了外国的殖民统治D.都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11.《易经》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经典之一,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研究《易经》的学问被称为易学,宋代重庆地区易学的研究中心在:A.巫溪B.合川C.涪陵D.夔州12.西汉时两次出使西域,开“丝绸之路”先河的人物是()A.汉武帝 B.班超 C.张骞 D.甘英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简要叙述这一时期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辉煌成绩的原因。14.别里科夫家住伏尔加河畔,祖辈到他都是农奴。1861年春,改革的法令使30岁的别里科夫终于告别农庄,来到伏尔加河上的一条大船上,实现了儿时就想当一名水手的愿望。请回答1861年改革法令的哪一项具体内容帮助别里科夫圆了自己的水手梦?15.列举清朝前期加强西藏地区管辖所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可知,题干中的远古人类是北京人。结合所学知识,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他们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下肢较上肢略长,已经能直立行走,会使用天然火,B项符合题意;A项距今约170万年;C项距今约6000年;D项距今约7000年。由此可知ACD三项与题干“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时间不符。故选B。2、C【解析】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故C符合题意;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排除A;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是上海,排除BD。故选C。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衰退,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实行非军事化政策,对日本进行扶植,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是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崛起的相同的客观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几句话都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话,体现了禁烟的决心,故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对邓世昌的评价,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5、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12年民国成立,题干中的“民国二十七年”应为1938年,此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国民党正面战场坚持抗战,C符合题意;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是在1926年,A不符合题意;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时间是1936年,B不符合题意;国共重庆谈判的时间是1945年,D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6、D【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学说汉语,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7、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赞颂的是郑成功收复和开发的历史功绩。故B不符合题意;“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故C不符合题意;“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意思是:重重叠叠的官门一一打开,各国使节与百官向皇帝朝拜。由此可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D符合题意,故选D。8、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巴黎和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D不是两会的不同点,符合题意;巴黎和会上参加国有27个,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纵,华盛顿会议上其主要作用的是英美日,A是共同点;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是战胜国,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了日本;华盛顿会议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实际上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BC是共同点。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而题目材料叙述的是五四运动,选项和题干材料表达的意思不吻合,故A不符合题意;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挽救国家危亡而进行了一场政治救亡运动,而题目材料叙述的是五四运动,选项和题干材料表达的意思不吻合,故B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一场革命运动,而题目材料叙述的是五四运动,选项和题干材料表达的意思不吻合,故C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可知,该事件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胜利,掌握了政权,对欧美各国革命都有很大影响。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1、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涪陵易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于商代或其以前,宋代程颐、谯定、朱熹等人将涪陵易学研究和运用推至顶峰,是宋代重庆地区易学的研究中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汉武帝为了联络西域的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招募使者出使西域,渴望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十余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诸国。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打开了中西方交往的大门,开辟了丝绸之路。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时间:1978年;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2)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原因主要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④全国人民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上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政治上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历史性转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结合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国家逐步下放经济的计划管理权限,国有企业则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3)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全国人民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14、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在1861年进行农奴制改革,废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