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试题-1-8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试题-1-8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试题-1-8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试题-1-8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试题-1-8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qingtingwuyonhexie;weijie

()()()()

bionfubaqifuzamishi

()()()()

二、选择题。(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稀疏(shu)剥莲蓬(bo)锐利(rui)决心(tan)

B.附近(fti)率领(shudi)耸立(s6ng)鸡.(guan)

C.闪烁(shud)朴素(su)箪丽(yi)耍瓢(lai)

D.倘若(tang)装饰(shi)应邳(he)老鹰(ying)

2.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奇幻的云彩向晚的微风B.暖和的晴天独特的风光

C.迷人的风景鲜嫩的绿荫D.明洁的丝绸绮丽的朝霞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儿童/急走/追黄蝶。

B.日/长篱落/无人过。

C.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D.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

探出头来。

B.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C.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D.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三、词语乐园。(9分)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高楼()()()水()龙()()袅袅

依()傍()鸡犬()()()街()巷

2.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3分)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2)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摩帮!()

(3)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绷咽的朝霞,向前流啊。()

四、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分)

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口轻轻地走过村边口

2.□到屋里来啊□□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

屋里了□

五、句子练习。(6分)

1.纺织娘唱起歌来。(扩句,至少扩两处)

2.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叮咚作响。(改成比喻句)

3.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仿写句子)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篱落疏疏,树头新绿O儿童急走追黄蝶,o

2.《乡下人家》展现了朴实、、、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

扬了乡下人家的美好品质。

3.《天窗》讲述了孩子们从屋顶的观察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了

无穷无尽的的事。

4.《三月桃花水》描写了桃花水动听的和明洁的,表达了作者

对桃花水的和之情。

七、口语交际。(3分)

状状妈妈给状状买了一双轮滑鞋,回家试穿后发现小了一个尺码。妈妈

告诉状状,鞋是在大洋百货购物中心买的,女营业员四十岁左右,让状状拿

着发票和鞋子自己去换。如果你是状状,到了柜台,你准备怎样和女营业员

说?

状状来到大洋百货,对柜台的女营业员说:”

阅读理解

八、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10分)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

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

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

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

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

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选文描写了两个场景,请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4分)

(1)(2)

2.选文提到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哪些景物构成了这幅风景画?

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3.选文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o(2分)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天池

文U白羽

①古人云:“人在画图中。"我到天池就是这种感觉,仿佛自己落入深蓝

色湖面倒映着雪白冰峰的清澈、明丽的幻想之中了。这一天,我觉得风是蓝

的,阳光是蓝的,连我这个人也都为清冷的蓝色所渗透了。

②早晨,从公路转入崎岖山谷,盘旋上山。山上林木变化,分为三段:山

下开阔河床中,冲激着冰凌般的潺潺急流,在这里,老榆成林,一株株形状

古怪,如苏东坡所说:“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到山腰却是密密层层的

杨、柳、枫、槐,秋霜微染,枝头万叶如红或黄的透明琉璃片,在阳光中闪

烁摇曳。在这里,天山雪水汇为悬空而落的飞泉,在森然壁立的峡谷中一片

涛声滚滚。到了山顶则是一望无际的墨绿色挺立的云杉,植物适应着温度高

低而变化,可见其山势之陡峻了。

③走到山坡别墅,我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坐下来。我的面前这时展开整

个天池,这不像自然景色,而是一幅油画。你看,这广阔的湖面,为满山云

杉映成一片深蓝。这深蓝湖面之上,又印上雪白的群山倒影。这时我才恍然

我并未到山之极峰。你看,天池那面,还有层层叠叠更高的白峰。这天池,

显然是更高天山的雪水在这里汇集成湖。a.偶然一阵微风拂面而来,咚■一湖

秋水,那粼粼波纹,摧动蓝的、白的树影山影都微微颤动起来。我觉得天池

别有她自己的风度。湛蓝的湖水,雪白的群峰,密立的杉林,都显示着深沉、

高雅、端庄、幽静。

④午后,我独自走到廊上,再次仔细观察天池:雪峰与杉林、白与黑相

映,格外分明,雪山后涌起的白云给强烈阳光照得白银一样刺眼。在黑蓝色

湖与山的衬托下,一片金黄色的杨树显得特别明丽灿烂。我再看看前后左右,

原来我所在的红顶房屋就在云杉密林之中。b.我身旁就等五着一株株高大的云

杉,一株一株挨・得・很・♦紧,而每棵树都笔直细长冲♦向・天•空・,向四周伸•展••着碧绒

绒的枝叶,绿色森然。

⑤傍晚下山,一路听着飒飒天风、潺潺冰泉,我默默冥想:天池风景,

是那样宁静而又变幻多姿,是那样明朗而又飞扬缥缈。我觉得在天池这一天

进入了一个梦的境界。

(选文有删改)

1.关于这篇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短文运用了“总一分一总”结构,先总写天池给“我”的感觉,再分写

天池的美,最后进行总结性的赞美。

B.短文第②段从山脚、山腰、山顶三个方面,介绍了天池的湖光山色的变

化。

C.短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天池一天之中的风景变幻,令人如入梦境。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你从加点词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3.天池的美,如梦似幻!请你用一段话介绍天池,让更多人感受她的美。60字

左右。(4分)

作文天地

十、习作表达。(30分)

写一写你所了解的乡村生活、田园景物或者你最喜欢的乐园。可以写自

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象到的;可以写入、景或事,也可

以写感悟或体会。

要求:题目自拟。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要有

真情实感。

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nuhoufushizdocantuice

()()()()

miaohuisuidaopengdajiankang

()()()()

二、选择题。(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渗透(shen)松脂(zhi)B.埋葬(mdi)澎湃(bdi)

C.繁衍(yan)梢息(qi)D.病灶(zdo)瘴症(di)

2.下列选项中既有一对反义词,又有一对近义词的一项是()

A.翻腾翻滚渗出吸收B.柔嫩柔软挣扎抗争

C.详细仔细描绘书写D.崭新全新兴起暗淡

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纳米技术在我们身边。

B.纳米技术不在我们身边。

C.纳米技术怎么可能不在我们身边呢?

D.纳米技术不可能不在我们身边。

4.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举例

子)

B.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打比方)

C.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列数字)

D.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下定义)

三、词语乐园。(12分)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8分)

前()后()振奋()()

勃勃()()茹()饮()

嫦娥()()()()欲聋

(1)“嫦娥四号”探测器传回的图片令海内外华人。

(2)随着一声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

上太空。

2.按要求写词语。(4分)

(1)描写颜色的词语:五彩斑斓

(2)含有比喻的词语:胆小如鼠

四、句子练习。(6分)

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修改病句)

2.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用关联

词连成一句话)

3.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仿写拟人句)

五、日积月累。(6分)

1.《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o

2.《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中点明赏花地点的两句是:

,o描写桃花之美的两句是:

9O

六、给句子排序。(5分)

()他让一束阳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

()于是他断定,明亮的太阳并不是单一的白色,而是由七种颜色组成

的。

()1665年的一天,英国科学家牛顿在一间暗室里做实验。

()牛顿又做了许多次实验,出现的都是这种情景。

()当光束从一块玻璃制的三棱镜上通过时,这束光折射在墙上,映出

了一条漂亮的七色光带,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

颜色,同天上的彩虹完全一样。

七、口语交际。(4分)

我最近了解到这样一则新闻:

对于这则新闻,我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八、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7分)

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

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相关化石

的发现,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1.读选段画线的句子,从“越……越……”中可以感受到科学家们

—和O我会用"越……越……”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3分)

2.联系课文内容,填一填。(2分)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一一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

、的漫长历史过程。

3.这个选段主要写()(2分)

A.科学家们的美好心愿:希望找到更多的、更充分的证据,全面揭示恐龙

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进程。

B.猎食性恐龙演化为鸟类的过程。

C.科学家们工作的艰辛。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奇怪的电波

加拿大有座城市叫满地可。夏季,对于满地可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没

有夜晚的季节。那里不是真的没有夜晚,而是因为居民们晚上都不能睡觉,

这一切都是由成群的蚊子造成的。

满地可的蚊子应变能力特别强。一般的蚊香、驱蚊药水,开始还灵验,

可是用了几次,这些蚊子就不害怕了,又成群结队地潜入千家万户,吮吸着

人们的血液。连那些住在高楼大厦的人也躲不掉。满地可的居民就怕夏天夜

晚,“嗡嗡”叫的蚊子弄得全城居民夜不能眠,一片哀怨声。

这件事惊动了加拿大的整个科学界。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试验,科学

家建议在满地可城外的高地上建造一座有“特异功能”的电台。

电台开始广播了,节目主持人是位年轻的姑娘。她说等到电台发出信号,

十分钟以内就可以把城里的蚊子赶得一干二净!为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安宁的

睡眠环境。

不一会儿,电台向全市发出一种轻微、尖细的声音。人们纷纷躺下,闭

上眼睛。果然,藏在暗处的蚊子如鬼使神差一般,不约而同地飞向窗外,越

飞越远,最后消失在黑暗中。

这一夜,满地可城的居民睡得特别香,“呼噜一一呼噜”的鼾声此起彼伏,

像O

据科学家研究,叮人吸血的都是雌蚊,它们只要听到雄蚊的召唤,就马

上飞走。于是,人们通过电台,发出一种与雄蚊飞翔时相同的振动声,一下

子把千千万万的雌蚊一股脑儿地骗走了,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无穷的好

处。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4分)

(1)鬼使神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起彼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像什么呢?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充完整。(2分)

3.“这件事惊动了加拿大的整个科学界”中的“这件事”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后来人们利用电台的电波发出一种

、的声音解决了“这件事二(3分)

4.电波奇怪在哪儿?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2分)

5.对于“人们通过电台,发出一种与雄蚊飞翔时相同的振动声,一下子把千

千万万的雌蚊一股脑儿地骗走了"中“骗”字的看法,下列说法中最为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骗”字形象地写出了人的狡猾,突出了蚊子的愚蠢。

B.“骗”字形象地写出了电波的神奇,突出了人的智慧。

C.“骗”字是贬义词,这样写有损人类的形象。

作文天地

十、习作表达。(30分)

科学家的很多发明都来自生活中的奇思妙想,你有过什么样的奇妙想

法?想发明什么样的神奇物品?

请以“我发明了”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把题目补充完

整,并将这种物品的样子、构造、用途等特点介绍清楚。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fanxingmanmietengluomenglong

()()()()

zhaoxiahuasuixiaosoJiJing

()()()()

二、选择题。(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波涛(tao)交叉(cha)朝年(hui)炫耀(xudn)

B.膝盖(xi)指挥(hui)徜徉(chang)白桦(hua)

C.黑避(dub)拥济(ji)绽放(zhan)胆性(qie)

D.水瓶(ping)绣花(xiti)一抹(mo)晕皱(yun)

2.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胆怯的小白菊涂银霜B.徜徉的白桦绽花穗

C.毛茸茸的枝头披雪花D.银色的光华洗尘垢

3.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B.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C.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

一起...

D.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4.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

B.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C.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D.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5.对下面的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

波涛的清响?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通过星光与花香来表现大海对自己的巨大影响,抒发了热爱大海的

情怀。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悲凉。

6.下列对现代诗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B.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对节奏并没有强烈的要求。

C.读着“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些温情的诗句,我

体会到诗歌中充满着真挚的情感。

D.从“阳光也是绿的”“在朦胧的寂静中”这些诗句里,我感受到诗歌语言

的表达很独特。

三、品读诗歌片段,注意画“”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5分)

这些事——!__________________

i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月明的园中,i,

--------------------------------------------------------------------------------------------------------------------------------I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io

四、根据所学知识填空。(U分)

1.诗是人类向寄发的,诗给人类以朝向的勇气。——艾青

2.诗和一样,生命全在o——朱光潜

3.诗是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

4.母亲啊!天上的,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五、综合性学习。(9分)

班上要举办一次诗歌交流会,同学们仿佛走进了诗的世界。

1.请说一说你阅读了哪些诗歌。(至少写三首)(3分)

2.假如你收集了许多关于春天的诗歌,并制作成了一本小诗集,你会怎样给这

本小诗集命名呢?(2分)

3.写一写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或自己创作一首短诗。(4分)

阅读理解

六、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13分)

白桦(节选)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这两节诗节选自苏联诗人的(叙事诗抒情诗)《白桦》。(2分)

2.这两节诗先后写的是()中的白桦和()中的白桦。(填序号)(2

分)

A.朝霞B.金晖

3.读节选的第一节诗歌,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朦胧”“寂静”写出了白桦含蓄、高洁的特点。

B.“玉立”写出了白桦的挺拔。

C.“灿灿的金晖”在诗中主要是写太阳很美。

D.“玉立”“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4.读完《白桦》这首诗歌,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分)

5.选择下面对诗歌特点的正确表述,在后面的括号里打“J”。(2分)

(1)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2)诗歌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

(3)诗歌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4)诗歌的语言具有音乐美。()

七、阅读诗歌,完成练习。(12分)

岛上的孩子

曾是苇丛中,

嬉水的鸭子;

曾是草滩上,

蹦跳的小绵羊。

()一只只贝壳,

能编出五彩的童话。

()一片苇叶,

能吹出美妙的乐曲。

()一捧苇絮,

温暖了大家的双脚。

()一桶螃蟹,

乐坏了可爱的小邻居。

()一袋野花,

熏香了奶奶那软软的枕头。

()一筐红果,

浸红了爷爷那陈年的米酒。

哦,江中岛上的孩子,

驾一叶扁舟,

划出生活五彩的波纹,

划出未来美好的憧憬。

1.作者在描写岛上的孩子时,联想到了哪些动物?(2分)

2.请将下列动词填入诗中的括号内。(3分)

采拾割捉摘含

3.诗歌表现了江中岛上孩子们、、的特点。(3分)

4.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4分)

作文天地

八、习作表达。(30分)

童年像是阳光下的水晶,总是折射出缤纷的光彩。一只昆虫、一个玩具、

一次发现、一场争执……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

求。让我们把童年生活中这些难以忘怀的事情写出来,和同学分享,请以《难

忘的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

感受。可以用诗的形式表达,注意书写工整、正确。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iemenzaoyangtdoyan

Jingjiemvinj•i,egongydng

()()()()

二、选择题。(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疙瘩(ge)耳聋(long)B.看门(kdn)叫嚣(xiao)

C.侍候(shi)窥伺(si)D.提供(gong)侮辱(wu)

2.下列选项中既有一对反义词,又有一对近义词的一项是()

A.呵斥训斥贪玩尽职B.倘若假使解闷解气

C.傲慢骄傲讨厌讨论D.反抗顺从忠厚狡猾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任生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B.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点小梅花也

不肯印在稿纸上。

C虽然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砥甭想有鱼咬钩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句话中

的“吧、啊、呢”三个语气词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B.《白鹅》一文中用“我们这位鹅老爷”“架子十足”等含有贬义色彩的

词语表达了作者对鹅高傲性格的反感。

C.“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蹊,就像收起张开的

扇面一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词语乐园。(16分)

1.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替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12分)

来()去()()飞()舞目瞪()()

()()凝视照()画()如()添()

不胜其()扬长()()()武()威

(1)我们忍受不了侍候鹅吃饭的麻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

()

(2)写作文时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3)它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2.根据意思写出恰当的三字词。(4分)

(1)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2)比喻随声附和的人(含鄙视意)。()

(3)比喻在各行各业中起带头作用的人或单位。()

(4)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四、句子练习。(8分)

1.这只白鹅在整片河湾里最引人注目。(调换句中词语顺序重写句子,不改变

句子意思)

2.在不叫的时候,它(猫)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仿写拟人句)

3.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

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照样子,补写冒号后的句子)

我家的小狗真是顽皮可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改写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

例: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

五、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4分)

1.《猫》一文描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满月的

小猫们就更好玩了”为过渡句,将两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

2.《母鸡》一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伟大母爱的赞颂之

情。()

3.《白鹅》一文细致刻画了鹅的音调、步态和吃相,表现出白鹅高傲的性格特

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厌恶之情。)

4.“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

派头。”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鹅的欣赏与喜爱之情。()

六、口语交际。(4分)

小动物这么可爱,我也想养。我向爸爸妈妈说出了我的想法,爸爸表示

支持,可是妈妈皱起了眉头。看到这种情况,我会说:

阅读理解

七、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9分)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

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

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

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

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点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这段话节选自先生的《》,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他写的

《》。(3分)

2.“几朵小梅花”在文中指,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猫

的之情。(2分)

3.把能表现猫“温柔可亲”的句子画上横线。(2分)

4.这段话主要写。(2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有志气有感情的狗

林清玄

有一次,我带家里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

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吸引了司机的注意,他反身问我:“狗感冒了吗?”

“是呀!从昨晚就咳个不停。"我说。

司机突然长叹一声:“唉!咳得和人一模一样呀!”

话匣子一打开,司机说了一个养狗的痛苦经验:很多年前,他养了一条

大狼狗,长得太大了,食量非常惊人,加上吠声奇大,吵得人不能安宁,有

一天觉得负担太重,不想养了。

他把狼狗放在布袋里,载出去放生,为了怕它跑回家,特地开车驶出了

100多公里,将它放到中部的深山里。

放了狗,他加速逃回家,狼狗在后面追了几公里就消失了。

过了一个星期,一天半夜听到有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那只大狼狗

回来了,形容枯(kQ)槁(gdo),极为狼狈,显然是经过长时间奔跑和寻找。

司机虽然十分诧异,但是他二话不说,又从家里拿出布袋,把狼狗装入

布袋,再次带出去放生。这一次,他从北宜公路狂奔到宜兰,一路听到狼狗

低声号哭的声音。

到宜兰山区,把布袋打开,发现满布袋都是血。血,还继续从狼狗的嘴

角流溢出来。他把狗嘴拉开,发现狼狗的舌头断成两截。

原来,狼狗咬舌自尽了。

司机说完这个故事,车里陷入极深的静默,我从后视镜里看到司机那通

红的眼睛。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我每次看到别人的狗,都会想到我那一只咬舌自

尽的狗,这件事会使我痛苦一辈子,我真不是人呀!我比一只狗还不如呀!”

听了司机的故事,我眼前浮现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奔

驰的景象,它为了回家寻找主人,奔跑百里,不知经历过多么大的痛苦,好

不容易回到家门,主人不但不让进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被送去

抛弃,对一只有志气有感情的狗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上“J”。(2分)

一模一样(m6mu)话匣子(xiajia)

吠声(feiquan)载出去(zaizai)

2.写出狼狗被抛弃时的举动。(3分)

追了几公里=()=>()=()

3.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有感情的狗?将文中相关的语句画上“(3

分)

4.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只有志气的狗?(2分)

5.下面是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在说法正确的后面打“J”,错误的后面

打“X”。(3分)

(1)这段话赞美了狗的有情有义。()

(2)这段话批判了狗主人的自私与无情。()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这只狗的主人的安慰。()

作文天地

九、习作表达。(30分)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你喜欢像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母鸡这样的小动物

吗?请以“可爱的”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小

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和你之间的特殊感情,要表达真情实感。

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fanweichanaziseJinjin

()())()

dujuanxiazhaitunbuetou

()())()

二、选择题。(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封大(kub)代替(ti)B.镶嵌(xiGng)重荷(he)

C.浙江(zh0)忧郁(yu)D.螂蜒(wan)漆黑(qi)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雪水融化冲出重围B.放射光芒冲破云霞

C.跳出海面加强范围D.雪峰高耸树丛葱郁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

没有亮光。

B.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

的无边繁花呢?

C.每到水势缓慢的涧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

D.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颐和园》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C.《七月的天山》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山的美景。

D.《海上日出》是按照“日出前一一日出时一一日出后”的顺序来写的。

三、词语乐园。(8分)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量词。(4分)

一()红霞一()亮光

一()长廊一()白塔

2.用“静”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并选填在句中的括号里。(4分)

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2)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的声音,使密林显得

更加()o

(3)自习课上,教室里十分()。

(4)听了老师的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下来。

四、句子练习。(8分)

1.昆明湖非常静,非常绿。(改为比喻句)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3.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美,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嫩。(修改病句)

4.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

的小船。(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怎样美的一幅画呢?,,

是这样。

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8分)

1.《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的叙述顺序是:一_—一。(填

序号)(2分)

A.通过孔隙来到内洞B.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

C.出洞D.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

2.《七月的天山》一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描绘了天山

(季节)的奇异风光。

(1)下面体现地点转换的句子,按顺序排列依次为、、O

(填序号)(4分)

A.走进天山深处B.进入天山C.再往里走

(2)上面这些体现地点转换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填序号)

(2分)

A.铺垫B.过渡C.衬托

六、初试身手。(5分)

星期天,你要带一个同学去动物园玩,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将参观路

线按顺序写下来。注意使用过渡语,使景点的转换更自然。

11花坛

鹿夕巳

大门鸣禽馆

阅读理解

七、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12分)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

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

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

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

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

赏。

1.片段节选自《》,作者是o(2分)

2.这段话主要写的是,其主要特点是o(2分)

3.洞内的景物很多,作者在写的时候,用了“”和“”这两个

词来表明看的先后顺序。(2分)

4.双龙洞内的龙是真的吗?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3分)

5.请你发挥想象,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写一处石钟乳或石笋。(3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巫峡赏雾

巫山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

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

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

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cui)璨(cd

n)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

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

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那小

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时让人想起贺敬之先生写

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深山里的人家,云雾里的路……”一阵

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的牛角上,

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纱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

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

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

拖着长裙,一步一步……

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

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吹

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

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此文有改动)

1.本文是按照()的结构形式具体描写巫峡迷人的雾的。(2分)

A.总一分B.分一总C.总一分一总

2.用“_____”画出与文章第2自然段相呼应的句子。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最

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提醒读者不要被雾所迷惑。

B.不仅强调巫峡的雾美得迷人,而且使文章结构严谨。

C.强调雾太美了,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一写。(4分)

山帽子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纱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描绘的情境,与“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

其人”最相近的是()(2分)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作文天地

九、习作表达。(30分)

大自然的景观神奇壮丽,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发现并感受它的美丽,

选一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它的奇特之处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写出

真情实感。

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gebotukangdirenqiangshuan

()()()()

qianblshltichenjihuangmang

()()()()

二、选择题。(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理断(niti)啜亮(lido)B.捆绑(kiln)哼咽(wu)

C.风声(keng)便强(jiang)D.嘱咐(zhd)沮丧(zu)

2.下面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A.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B.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

望着妈妈笑。

C.转眼间,他那阳加的脸上闪出一丝冷笑。

D.她像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跳着轻快的舞蹈。

3.下面各句中运用的描写方法与其他三项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铁牛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B.到了柜台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啊!”

c.他神情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

D.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4.下列关于本单元课文的写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英雄雨来》用小标题的方式标示每个部分。

B.《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标示各个部分。

C.《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的方式标示每个部分。

D.课文清晰地标示各个部分的写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

要内容。

三、用一个词语替换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5分)

1.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2.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常在雨来家落脚()。

3.十二岁的雨来使尽气力,才把缸挪()回到原地。

4.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

5.忽然听见街上有人吆喝():“豆腐啦!卖豆腐啦!”

四、句子练习。(10分)

1.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改变句子的说法,不改

变句子的意思)

2.雨水淋在树上,树叶沙沙作响。(改为拟人句)

3.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

再编织成鞋。(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4.续写比喻句,表达出不同的感情。

(1)喜爱之情:风吹在我的脸上,就像。

(2)厌恶之情:风吹在我的脸上,就像o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5分)

一天晚上,方方和亮亮迫不急待地打开电视机看相声和音乐。演员的精

致表演。使他俩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对他说,这个节目演得正好!亮亮

听了,点头表示同意。

六、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

1.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o,

2.学习了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几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地和

敌人斗争的小英雄雨来;、的小小“男子汉”;

、的青铜。

七、口语交际。(4分)

1.和朋友相处的秘诀有很多,请你在正确的意见后面打上“J”。(2分)

(1)对待朋友要真诚。()

(2)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3)对待朋友要宽容。()

(4)与朋友交流时,多聆听。()

2.请你再补充一条和朋友相处的秘诀。(2分)

阅读理解

八、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9分)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

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的芦苇()的苇絮

()的芦花()的白雪

2.这段文字交代了小英雄雨来生活的和o(1分)

3.芦花村的特点是:o(1分)

4.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画上横线,它的作用是()(2分)

A.一方面展示了雨来家乡美丽的风光,另一方面为下文叙述雨来脱险埋下

伏笔。

B.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还乡河的美丽迷人。

C.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烘托了群众的悲痛心情。

5.你喜欢小英雄雨来的家乡吗?为什么?(3分)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

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

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

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

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

孩子便把石子儿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

可以看出,她是那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