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城东东湖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城东东湖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城东东湖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城东东湖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城东东湖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城东东湖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由CCTV纪录频道首播的专题片《帝国商行》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已逐渐不为今人所知,被人们遗忘的商人群体,他们曾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纪录片中涉及到的城市是A.北京B.南京C.广州D.厦门2.邓小平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尽管国内动乱,但是中国作为大国的地位,是受到国际上承认的。能够佐证邓小平意见的是A.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B.中国与美国建交C.万隆会议的成功表现 D.中苏进行深化合作3.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经济繁荣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4.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日本援华物资上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如图),据考证这与唐朝高僧东渡日本的故事有关,此处的“高僧”是日本援华医疗物资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5.《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①会制造石器②会种植粟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6.钱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钱币,能反映从分裂到统一的时代特征的是()A.B.C.D.7.第二次世界大战把六十多个国家、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卷入了战争的漩涡。这场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 B.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C.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 D.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8.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我国航天员翟志刚乘坐载人飞船实现太空行走的是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十号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面。下列能够说明唐朝民族和睦的史实A.遣唐使来华B.文成公主入藏C.鉴真东渡日本D.玄奘西行天竺10.下列口号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是()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11.“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这一科学理论诞生的标志是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国际歌》的传唱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2.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A.解放军作战勇敢 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C.民众的大力支援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1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近代化探索中的一次“巨变”。“巨变”是指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14.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描绘出一个共和国的前景,突出从劳工运动、实业建设、铁路计划等各个角度阐述和鼓吹社会主义。这里的“社会主义”实质是他的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15.西汉初年,诸侯“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轻则骄奢淫逸,重则联手对抗中央。汉武帝时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A.坚持进行削藩B.推行儒学教育C.实施“推恩令”D.在地方设转运使16.下图是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官员的职能是A.掌管财政事务 B.掌管行政事务C.掌管军事事务 D.掌管监察事务17.“中共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不熟悉,榜样中学习了苏联模式,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实行了计划经济,对外关系上走了自我封闭的道路。结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里,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据此可知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不包括A.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B.科技水平低C.学习苏联模式D.自我封闭18.现已86岁高龄的胡兆森说起那时的场景,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自己和其他代表们进入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代表全国人民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和表决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据此判断,胡兆森当时参加的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19.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20.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这些现象印证了当时()A.外戚宦官专权 B.道教开始兴起 C.王莽夺权改制 D.黄巾起义爆发21.“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22.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23.为落实中央军委要求,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某部队举办“新中国国防科技成果”展。下列图片中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的是A.航母编队组建B.导弹部队组建C.海军成立D.空军成立24.1979年,聂荣臻元帅回忆往事,挥毫题词:“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这里的“往事”可以纳入的学习主题是A.洋务运动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东汉时期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北宋时期__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27.1945年10月24日,_____诞生,它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1995年1月,_____组织在日内瓦正式成立,为全球经济的交往和合作提供了规范的平台。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某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材料三毛泽东以实践证明,人民一旦被动员起来,其力量无穷而且战无不胜,因此人民成为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奢华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先行者的成功是最好的鼓舞,人们只模仿成功者,无数人立即模仿,最终形成改革的洪流,就像当年的革命洪流一样势不可挡,温州人的成功可以看作是中国成功的一个缩影。——摘编自《商务周刊》2008年5期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幅图反映的信息。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并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的认识。29.(6分)1960年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与毛泽东主席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发展走向问题开展了一段对话。对话中的“蒙哥马利之问”饶有兴趣、发人沉思。请根据对话,完成探究问题。(历史之感)蒙: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想问一下主席:中国大概需要50年,一切事情就办得差不多了……到那时候,你看中国的前途将会怎样?毛:你的看法是,那时候我们会侵略,是不是?蒙:我觉得,当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以后,它应该很小心,不进行侵略。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⑴“蒙哥马利之问”反映了西方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什么“历史逻辑”?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国为例说明。(释疑解惑)毛:要向外侵略,就会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以上材料摘编自201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⑵毛泽东的回答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是一致的?

图7:中国富强神八飞天

图8: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⑶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论从史出)⑷日益富强的中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蒙哥马利之问”所反映的“历史逻辑”?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获康熙帝同意。郑克塽投降归顺,从此成为清的一部分。统一后,施琅认为,乃要害之地,“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促成康熙帝决心留守,并于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立府。——施宣圆《施琅“复台”和“保台”的历史功绩》(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为收复地区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并分析府设置的背景。材料二:从1888年之后,未再增添任何新式军舰。1891年后,因海防经费被挪用修筑颐和园,连枪炮弹药也停止购买。北洋海军本来为抵御日本侵略而建……却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彻底粉碎。——李侃《中国近代史》(2)北洋海军是中国近代哪场探索活动的产物?结合材料二分析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彻底粉碎”的原因。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CAS)。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重大进步证实了这种制度成功的一面。——(美)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编《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3)根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典型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实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1757年清政府下令唯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广州,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十三行。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A【解析】

依据题干的时间点“文化大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文化大革命”时期是1966~1976年,而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故A正确;1979年元旦,中国与美国建交,时间不符,故B错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时间不符,故C错误;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时间不符,故D错误。故选A。3、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由于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由此可知,这些盛世局面共同的特点包括①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项经济繁荣、③项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故选B。4、C【解析】

依据题干“唐朝高僧东渡日本”的信息可知,唐朝时期与日本关系友好,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宣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中日友好往来,C符合题意;张骞是汉朝时期出使西域的人物,A排除;玄奘是唐朝时期西游天竺的人物,B排除;郑和是明朝时期下西洋的人物,D排除;故选C。5、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可以判断,北京人会制造石器,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半坡原始居民会种植粟;题干没有涉及北京人的面貌特征。仔细审查①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6、A【解析】

依据“反映从分裂到统一”结合已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7、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故B符合题意。A发生在二战之前,CD发生在二战期间,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8、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实现了太空行走。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不属于民族关系,属于对外交流的典型事例。ACD不符合题意;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与吐蕃之间的关系,能够说明唐朝民族和睦,B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区分“对外交往”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对外交往是与他国之间的交往,民族交往是在本国与其它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10、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罢课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五四运动爆发,其中“外争国权”体现了反帝,“內除国贼”体现了反封建,后来工人阶级也加入这场斗争,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对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1、B【解析】

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B符合题意;《人民宪章》是英国宪章运动的文件,不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A不符合题意;《国际歌》是巴黎公社失败后创作的,此时期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C不符合题意;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C【解析】

依据题文材料信息“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说明了解放战争时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C项符合题意,ABD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故选C。1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这是近代化探索的一次“巨变”,故B正确。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排除A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排除C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故排除D项。故选B。14、D【解析】

依据题干“突出从劳工运动、实业建设、铁路计划等各个角度阐述和鼓吹”可知,涉及的是民生问题,因此“社会主义”实质是民生主义,故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5、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为巩固国家的统治,汉初分封了许多封国。到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侯国,有相当的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6、D【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时期,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建立了房间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具备观察图片理解图片的能力,能够从图片中获得有效信息,结合秦始皇采取的统一的措施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17、B【解析】

分析题干材料“中共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不熟悉,榜样中学习了苏联模式”可知A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分析材料“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实行了计划经济,对外关系上走了自我封闭的道路”可知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科技水平低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符合题意。故选B。18、A【解析】

根据“代表中国人民第一次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和表决通过宪法”可知胡兆森当时参加的会议是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会的内容。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19、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唐代诗人皮日休肯定了大运河的价值,他认为大运河开凿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20、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外戚宦官专政,是东汉后期特殊政治事件,对当时的朝野震动颇大。每个封建王朝后期,政治腐败,经济崩坏,皇帝昏庸无能,这就为外戚、宦官操纵朝政提供了绝好的条件。题干材料是东汉末年的外戚宦官专政的最典型体现。故选A。21、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辽阔的疆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对天子尽义务,A项符合题意;西周时期属于奴隶社会;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后,制定了一整套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22、A【解析】

依据题干“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的信息可知,第一点指的是民族意识增强,第二点指的是民主意识增强,只有A项符合题意;B、C和D项只是说了民主方面,均不全面,排除;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的含义,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23、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可世界并不太平。面对捍卫共和国安全的挑战,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心创建中国的战略核力量:1956年做出了重点发展导弹、原子弹等尖端武器的历史性决策;从1957年起,逐步组建了战略导弹的科研、训练、教学机构;1959年,我国第一支地地导弹部队正式组建。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了,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故B符合题意;航母编队组建、海军、空军成立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4、B【解析】

依据题干的“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往事”可以纳入的学习主题是红军长征。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然后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翻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会师。题干的“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与长征中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有关,故B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自强运动,排除A;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排除D。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蔡伦毕昇【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造的纸被称为“蔡侯纸”。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年。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点睛】注意区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共同纲领》。27、联合国世界贸易【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宪章》中规定其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2)结合所学可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为顺应这一趋势,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贸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它的成立为全球经济的交往和合作提供了规范的平台。【点睛】知道联合国与世贸组织成立的时间及其宗旨和作用。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基础。

(3)原因: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动力和欲望;政策的支持;先行者的成功等。

(4)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根据材料二“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底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奠定了基础。

(3)依据材料三“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奢华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先行者的成功是最好的鼓舞,人们只模仿成功者,无数人立即模仿,最终形成改革的洪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包括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动力和欲望;政策的支持;先行者的成功等。(4)综上所述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29、(1)当一个国家强大后就倾向于侵略。(2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任意两点得2分)(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3)日益强大的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2分)(4)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热爱和平;近代中国饱受侵略和战争之苦,人民珍惜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任意答出两点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