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1页
甘孜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2页
甘孜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3页
甘孜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4页
甘孜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孜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2.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经济繁荣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3.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理论飞跃是()①左倾教条主义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毛泽东思想④邓小平理论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4.“图像是可视的历史。”,课本中的图像应当足够重视,特别是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如下图九年级下册封面人物,他的主要事迹是()A.领导南北战争,废除黑人奴隶制B.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C.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领导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5.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总书记在回顾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做出的历史判断。其中,“站起来”“富起来”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胜利B.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C.抗战胜利、改革开放D.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6.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开放的社会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7.《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此图示解读最准确的是A.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D.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8.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的是A.发电机 B.内燃机 C.人造纤维 D.计算机9.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这场革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这里的“浪花”主要是指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0.我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A.废除丞相制 B.设立军机处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11.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主要的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就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面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D.《马关条约》使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12.“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之所以说工业革命是“社会关系的变革”,是因为工业革命A.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使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C.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D.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14.某校八年三班准备举行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如果你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的材料?请你帮助小红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15.二战结束到二十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大体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请按顺序写出其表现,并任选一个阶段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为了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兴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主要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的旗号是求富,主要是兴办近代民用工业,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由于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由此可知,这些盛世局面共同的特点包括①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项经济繁荣、③项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故选B。3、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左倾教条主义思想是忽视客观实际的错误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指的是毛泽东思想的诞生;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首次提出。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因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邓小平理论之后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因此①②③均不符合题意,④正确,故选D。【点睛】抓住题中要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理论飞跃”,即可用排除法完成本题。理解并识记邓小平理论的相关史实。4、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人物是甘地,领导南北战争,废除黑人奴隶制的是美国总统林肯,故A不符合题意。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是俄国列宁,故B不符合题意。一战后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故C符合题意。领导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是凯末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人民“富起来”了。D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抗日战场的胜利是中国近百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兴盛的转折点。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6、B【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时期的文化”这都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战乱不断,江南地区相对安定。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时,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通过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文化的发展。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项符合题意;统一国家的建立指的是秦汉时期。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实现了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汉武帝实行了西汉的大一统。A项不合题意;繁荣开放的社会指的是隋唐时期,实行开放的政策,封建社会实现繁荣。C项不合题意;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7、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图示解读最准确的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区别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的特点是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其中重大的发明有:发电机、内燃机、汽车、飞机、轮船、电话、人造纤维等,计算机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9、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项符合题意;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的是二月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指的是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的是无产阶级统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苏联斯大林时期经过两个五年计划之后。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详解】10、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将军国机密大事的决策权抓到自己手中,大臣只是跪受笔录,这使皇权空前加强,我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故B符合题意;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初步集中了权力,故A不符合题意;秦朝实行郡县制,实行中央集权,故C不符合题意;元代实行行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信息“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这说明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极大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甲午战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排除;B项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已经获取贸易和投资特权,排除。故选C。12、B【解析】

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B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属于技术、生产力方面的,A排除;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没有体现“社会关系的变革”,C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排除。故选择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4、(1)从书画、报刊、杂志上获得有关资料;从广播电视里获得有关信息;从电脑网络上查找有关资料,通过人物言谈等社会调查搜集有关材料(写出其中两项)(2)50年代成就:1953年月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70年代成就:1971年10月,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答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也可)。【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获取相关的材料的途径有:从书画、报刊、杂志上获得有关资料;从广播电视里获得有关信息;从电脑网络上查找有关资料,通过人物言谈等社会调查搜集有关材料等。(2)据所学可以知道,50年代的外交成就有,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国家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有,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日关系正常化。15、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七八十年代:70年代发生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进行调整,经济发展受限;90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原因:第一阶段: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③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政府采取措施;第二阶段:①经济发展弊端日益显露,受到石油提价的严重打击出现经济危机;②通货膨胀,债务沉重。第三阶段:①改革社会经济;②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③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二战结束到二十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大体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战后的繁荣:(1)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2)特点:西部和南部繁荣。(3)原因: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