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计算机网络硬件_第1页
第4章计算机网络硬件_第2页
第4章计算机网络硬件_第3页
第4章计算机网络硬件_第4页
第4章计算机网络硬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计算机网络硬件

4」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基本结7

-4.2通信媒体

■4.3通信控制设备一

■4.4通信子网设备

-4.5服务器与工作站

■4.6网卡

-4.7联网设备

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基本结构

/7/数

接/

x数L

l据

l控l

r交

\换\

\备

资源f网通信r网资源干网

返回

4.2.1双绞线

4.2.2同轴电缆

4.2.3光缆

4.2.4无线通信媒体

返叵

-4.2.1双绞线

双绞线因由两根绝缘的铜线互绞在二

一起构成而得名,即是将两根绝缘

铜线有规则的扭在一起的通信媒体。

外层无金属屏蔽的双绞线被称为韭

屏蔽双绞线(UTP),外层加上金

属屏蔽包层的双绞线被称为屏蔽双

.•…Ci•*i*...•-•1-、:"一•"-"r•*►•».-

绞线(STP).

那唯劭r理

色悻电科电t及

费用嘱龙色梅版W

■两根导线绞在一起是为减小一根导线中的

电流能量对另一根导线的干扰。对于两根

--1**■,---•L,•••-S!'r-»••■•~•1

导线来说,如果相距很近的平行靠在一起,

一根导线中的电流信号变化会在另一根导

线中产生相似的电流变化,但如果两根导

线之间是相互垂直的靠在一起,则导线之

间几乎互不影响。

|••-u»-,-.r•-.,•■.••»'•<*?'-J

双绞线的基本特性

,也大心方—£、丁昌―>>*,\

不论是STP或是UTP,都具有价格便宜,便

用方便,安装容易的特点,,但由于组成上

的区别、所传信号的区别(模拟信号、数一

据信号),以及电缆规格标准的不同

非屏蔽双绞线特性

■非屏蔽双纹线中不存在物理的电器屏蔽,既没有

金属箝,也没有金属带绕在UTP上,UTP对线对

之间的串线干扰和电磁干扰(EMI),是通过其

自身的抵消作用以减少电能的吸收和辐射来抵消

的。为网络而设计的UTP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双绞

线和电话线,其阻抗为100欧姆,线缆外径大约

4.3亳米口UTP通常使用一种称之为RJ・45的8针连

接翳°

■UTP具有许多优点:价格便宜;尺寸小.,布线方

便;其采用星型连接,可靠性好。

-屏蔽双绞线特性

.、工,7.4---.•,->

■屏蔽双绞线结合了同轴电缆和非屏蔽双绞

线的特性,外部包有铝箔或铜编丝网。屏

蔽双绞线有150欧姆阻抗和100欧姆阻抗两

::广-;....--■'-…••«..-5、•一.'-'-—4,,1:.:,::,一;;T:1,-.

种。

150欧姆的SIP

150欧姆的STP不仅完全屏蔽以减少电磁干

扰、射频干扰,每一对双线线各自都有屏

蔽层以减少串扰。通过每对线的绞合,STP

又得到抵消作用带来的好处。在传输数据

方面,STP可以用非常快的速度传输信号,

使信号几乎没有变形的机会。但屏蔽又导

致了信号损失,为此,需要增大线对与屏

蔽层之间的距离0这就不可避免的增加线

•缆的尺寸、重量和成本.

100欧姆的STP

■100欧姆的STP最初是为改善双绞线抗电磁干扰、

抗射频干扰设计的,其尺寸和重量无显著变化。

100欧姆的STP提供了比UTP更强的的抗干扰性,

并避免了150欧姆STP所带来的使槽线管阻塞问题

4.2.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Cable)是由中心一根铜导线,外边

套一个导体管构成的传输电缆,导线与导体管之间

费.…,..一―一解边加模射层.由于导

填充绝缘兼支撑物,导体_,_______________

线与导体管之间严格保考F同心,因此称为同轴电缆。

铝网导体

外隔离层

部导体

、内隔离层

(绝缘材料)

同轴电缆分类

2同轴电缆,按电缆的结构和用途可分为:

■射频电缆

■水底电缆一

■长途通信电缆一

■闭路电视电缆

■计算机局域网电缆

同轴电缆的基本特点

*.*.*

■同轴电缆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同轴电

缆具有较宽的可用频带,所以常被用于较

一高速率的数据传专输输系系统统中d。

■:'

■与双级线相比,同轴电缆的抗干扰能力强,

带宽,数据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长,但

价格也高“

50Q同轴电缆

■50◎的同轴电缆又称基带同轴电缆(或

称细缆)。它主要用于数字传输的系统,

一广泛用于局域网。在传输中,其在1km距离

以内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上限可达5QMb吟

一般情况下50。同轴电缆传输数据的速率

越高,传输距离就越癌

■50Q的同轴电缆一般用于总线型局域网中,

T型接头作为同幸与甯缆的接人接口1.

75◎同轴电缆~

■75c的同轴电缆又称宽带同轴电缆。它

主要用于模拟传输系统,宽带同轴电缆是

公用天线电视系统的标准传输电缆;宽带

同轴电缆频带宽度可达400.MHz,运行长度

可达100公里。

■宽带系统通常都被分割成多路信道,在

电视广播中常用信道是6MHz,每条信道可

以用于模拟电视或数据流,而信道完全狸

立,因而电视信号与数据可以在同一根电

缆中混合传输。

IVI

4.2.3光缆

-光缆细是而软的可传导光束的光学纤维

(光纤)媒体©

■光纤的制造材料理以是超高纯度的石英,

各种玻璃或塑料。超高高纯纯度度的石英制成的

光纤损耗扑,但4艺复杂;合成玻璃制成

的光纤虽然损耗较大,但比较经济,能提

供良好的性能;塑料制成的鬼纤最经济,

适合短距离和可接受的高损耗场合。

光纤的基本组成

■纤芯。光芯处于最内层,它由一根(或多

根)非常非常细的由玻璃(或塑料,制成

的绞合线(或纤维)组成。

■包层。包层是玻璃或塑料的涂层,具有与

纤维不同的光学特性。

■护套°护套由分层的塑料及其附属材料制

成,用于防潮、防擦伤、压伤和其他环境

遇壁微春

光纤传输特性与分类

光纤进行光传播过程中,光线从光源进入导体

后有两种不同的传输方式,以此,光纤被分为多

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种。

单模光纤

■光线主要沿光纣的轴心向前传播方式的光

纤是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使用一个注入型激光二极管ILD。

由于ILD是激光射光,光的发散特性很弱,

其不仅在局域网距离内几乎是不可察觉的,

而且其光束即使超出使用范围,他的发散

也不会触及光纤内壁,所以,传输距离要

比多模光缆远得多。

----**一--itr.,•一--"-

•叫卜*•t1--

多模光纤

种角

线

层反

多-

^-

J度

y

两种。

多模光纤是由发光二极管LED驱动6由

于LED不能紧密地集中光速,其光是发散的,

所以它需要较宽的传输路径,频率较低”

传输距离受到一定的限制。

光纤的特点

•传输频带非常宽,通信容量大一

一・差错率低一

•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一

•抗雷电和抗电磁干扰性能强

•无串音干扰、不易被窃听、数据不易被截取,

保密性好

•体积小、重量轻。

4.2.4无线通信媒体

无线传输媒体是利用大气的电磁波传输信号。信号

的发送和接收是通过天线完成的。计算机网络系

统中的无线通信主要是指利用一定范围内的电磁

波进行的通信,即微波通信。

微波传输的特点

(1)传播方式:微波处于频谱的高端,传播是沿

直线进行的,而处于低端的低频电波,传播是向各

个方向扩散的D利用抛物状的天线,可以将微波能

量集中在一个集中的光束上.,使其传播到很员的距

离———------------------------

(2)信道容量:微波能够提供较大的信道容量°

例:一个2MHz的频段可以容纳500条话音线路D

(3)使用和分配:在使用和分配方面,微波是受

管制分配使用的。对局域网来说,可使用的微波频

段范围主要是:2.4GHz-2.484GHZx5.725GHz-

5・825GHz、18.825GHz-19.205GHZo

地面微波通信

微波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地表面是曲面,因

此,限制了地面微波传播的范围口一般微波直接

传输数据信号的距离为40KM到乱KM,为使传输范

围更大,则需要在适当的地点设置信号中继站口

没置中继站的目的主要有:

一■=<*:-.■二..*r・〃*,R/^.1-

(1)信号放大

••・•••

(2)信号失真恢复

g发

微波通信的特点:通信容量大‘受外界干扰小,

俵输质量蠹夕但数掘像密性差或「

卫星微波通信

地面微波通信是利用地面中继系统在地面设置

中继站。这种系统不论在数据传输速度、数据传

输质量,还是在传输范围、传输稳定性等方面都

还不能令用户十分满意,为克服地面微波通信的

不足,通信系统利用人造卫星做中继站转发微波

信号,能使信号在非常大的范围内进行传播。

4.3.2典型^■

返回

,■.,,•,,,

通信控制设备产生的原因

(1)计算机与通信线路上的传输速率不匹配,

所以需要通信控制设备来实现速度的调整和信息

的收发,使主机能更有效地执行用户程序;

(2)通信线路上的数据一般是以串行码传输的,

而计算机中的数据传输则是并行方式进行的,需

要通过通信控制设备对数据传输形式进行转换;

⑶计算机网络所连接的终端设备在同步方式、

编码方式—通信速度,控制字符等方面各不相同,

因此需要通信控制设备对它们进行控制;

(4j通信系统在传送信息时,碓免要产生一定数

量的误差,所以要通过通信控制设备进行差错控

制和异常状态的恢复;

⑸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一般和主机相连接需

要有十几条甚至几十条线路,而计算机的通道却很

少,所以需要通过通信控制设备实现数据信息的

多路复用的转换和恢复处理;

(6)计算机发出和接收的数据都是数字数据,通

:线路上,特别是远程通信线路上通常是对模拟

数据通信,所以需要利用数据通信控制设备实现

数据对调制解调器及自动呼叫应答设备的控制。

通信控制设备的基本功能

■(1)线路控制

■(2)传输控制

■(3)差错控制。

通信控制器(CO

・・■,,,••・•.・(•••••9■«••••«•・・--•••»-f••••••―••・・.•■<••一♦>•••••••,••••—•—*■..-

■通信控制设备必须有缓冲功能,包括位缓冲、字

缓冲冲j、i码组缓冲和报文缓冲。

■通信控制器主要完成如下功能:

(i)设置和拆除通信线路

二*M«-L,U10・-*IWV\»・、♦♦,・1~4I

(2)发送和接收信息

⑶传输控制

⑷与计算机间的信息传送

线路控制器(LC)

■线路控制器一般用于远程终端或智能终端,是端

点与通信线路上调制解调器的接口设备,实际上

它是块插件板。

■线路控制部分完成的功能是:

①由终端发送数据时,将并行数据转变成串行

数据送至调制解调器;

②接受数据时,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送至终端机或其CPU进行处理;

③产生定时信号,并用硬件确定本终端的地址

号,以便与主机交换信息。

通信处理机(CP)

-CC和LC两种通信处理装置在处理一些问题时,

需要计算机参与完成。为了减轻主机的负担,应

将通信控制程序从主机中分离出来,而由通信处

理机完成。

■例如:

一数据(报文)交换机——H-------

——前端处理机(FEP)———一一I——

线路集中器

4.4」分组装/拆设备及其3

4.4.2多路复用器和集中器

4.4.3调制解调器

返回

4.4.1分组装/拆设备及其交换设备

在分组交换网中,报文从信源发出进入通信

子网,需要将报文拆分成一个个等长的分

组,在接收端,要将分组组合复原成原报

文,这是PAD的主要功能。除此之外,PAD

还具有异步接口控制、数据传送控制、发

送输出控制、输入控制和编辑功能。

.、■,..-;-----«.、*.a,XS.'.含0一工

-在应用方面,PAD实际*是分组交换网上

的集中器,主要用于与非X25分组终端的

连接:。

・二三・丁:;、|,二

PAD的主要功能

-提供X.25规程支持,用于与分组交换网连接和非

X.25终端连接;向非X.25终端提供通过分组交换

网的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清除功能等。

分组交换设备(PSE)

■分组在分组交换网中从一个节点被转发交换到下

一个节点,就需要有完成交换任务的设备,这就

是PSE。PSE是分组交换网的核心设备,其是一种

多端口的网络设备。

PSE的功能

f-V二

V

■I完成分组交换网中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处

理任务,为此,PSE的功能包括:

■建立、维持和拆除通信信道,完成通信处理任务;

■将所有信息组成一定格式的数据单元;

■完成交换和存储转发功能;

■完成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功能,以及局部的维护,

运行管理、故障报爵珍断等劫能0

PSE分类

・中转交换机负贡信息转发,主要用在大骨干网的一级交换

中心,其所有端口均可作为中继口。中转交换机的特点是

传输速率高,容量大,有较强的路由选择功能。

■本地交换机主要完成本地数据交换任务,用于本地网,属

于局域网交换设备,其中的端口一部分为用户端口,用于

与用户数据终端连接,另一部分用于与中转交换机或中转

/本地交换机连接。

■中转注地交换机既具有中转交换机的功能,及具有本地

交换机的功能“只是其数据传输速率,容量,以及路由选

悻等方面的性能比中转机低,.

♦•)'_▼、♦•4*••,■•・・•♦(*•<■・—«’4~

4.4.2多路复用器和集中器

一般的终端设备主要用于人机联系,故其通信的

速率不高。而一条通信线路却可以有较高的传输

速率,因此,有必要把若干终端集中连接起来,

也就是把许多单个信号在单一的传输线路上用单

一的传输设备进行传输,多路复用器和集中器就

是用于当一群终端设备距计算机较远时,为了提

高线路的利用率,而把这些终端集结起来,然后

使其低速终端复用高速或中速传输线路的设备。

多路复用器

多路复用器可将信息群只用一个发射机和接收机进

行长距离的传输。多路复用器通常有两种类型,

就是频分多路复用器FDM和时分多路复用器TDM

两种。频分多路复用器多用于连续信号传输,而

时分多路复用器TDM多用于时间离散的数字信号

的传输。

■-t9-—**,■•

I»•«r

集中器

■集中器对各终端发来的信息进行组织.,不工

作的姿端不占用信道。按集中器有无字符级的缓

冲能力,集中器被划分为保持转发式和线路交换

式两种O

■保持转发式集中器可提供字符级的缓冲能力口

其基本原理是由于每一个终端发送信息的时间不

同,数据长度有了差别,因此,集中器内存储器

对各终端的时间进行动态分配通常一组信息包

括同步信号■一终端地址、正文信息,缕正符号、

差错校验信号等,这在微机局部网中经常采用4

多路复用器、集中器与主计算机的连接

STDM

集中器与多路复用器的比较

■复用器可划出若干子信道,使每一个信道对应于

一个终端,而集中器没有这种对应关系,它是采

用动态分配信息的原则,各路信息在网络中均有

相应的地址标志,集中器对每路信息做某些处理

,而复用器是没有的,因此,可以说复用器是透

明的,而集中器是不透明的。

-集中器是以报文为单位传输的,而复用器是

以字符为单位传输的。

■集中器是一台微机,它本身具有存储能力和编

程功能,并且可以配备外部设备,而复用器不具

编程能力,也设有外部设备。

■从应用的配置来看,复用器在使用中是成对使用

的,而集中器是单独使用的。

-集中器的功能比复用器强得多,类似于通信控

制器,因为它具有对线路进行控制,代码转换,

组合报文,进行差错控制等功能,但复用器响应

快,成本低,易实现,因此,选择时,可根据环

境和要求综合分析选用。

4.4.3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是同时具有调制和解调两种功能的设

备,它是一种信号变换设备。

-调制解调器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极其重要和不可

缺少的设备。

调制解调器的基本结构

CC/----------------X"WV模报信号

产(调附联)——

c做招

I接口

/计算机工

m(解调器卜

VV土电话线C

Y

上在处理电]cvv\慎报信号

调制解调器的主要作用

■信号变换

■同步

■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补偿因某

些有害因素造成的对信号的损害。

-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

调制解调器分类

■按速度划分调制解调器:低速、中速、高速。

■按与计算机连接方式分类:独立式和内装式。一

■按调制方法分类:频移键控、相移键控、相位幅

度调制

调制解调器的选择

用户选择调制解调器,首先要了解调制解调器的

基本的调制解调技术,并且要知道常用的国际标

准和工业标准。

用户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来确定调制解调器的环

闿IO

要考虑调制解调器的附属功能。

4.5」局域网器与工作站

4.5.2工作站

返回

服务器的概念

■局域网中互联起来的计算机和各种辅助设

备,根据其在网络中的'、服务〃特性,被分

为网络服务器和网络用户工作站°

■在网络系统中,一些计算机或设备应其他

计算机的请求而提供服务,使其他计算机

通过它共享系统资源,这样的计算机或设

'4:―jr,~*bi--Jr-・“,,"d•二■咒

服务器的类型

■设备服务器。

-通信服务器。一

■管理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

»--------,"▼w---■«r«一■・・▼---W«V,---,,•---■■-r.-■I-V

重要的局域网设备。在局域网中,文件服务

器掌握着整个网络的命脉,一旦文件服务器

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就会瘫痪“文件服务器

i::,............................・"二,二:,.、/:二七•....•、・.,<.,-•••

的当次一般都比较高;

应用程序服务器

用来存储可执行的应用程序软件的服务

器为应用程序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与

文件服务器的区别在于:前者存储着可执

行的应用程序软件,网络中的工作站要运

行服务器中的应用程序就必须通过网络与

服务器建立联接,应用程序在服务器上运

行。,如果服务器中的应用程序可以下载到

网络工作站中,应用程序在工作站上运行,

圾i超图镰n的嘛时一一

网络打印服务器

・<

机在

中提

r印

i

:网

一0

站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