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医学原理_第1页
针刀医学原理_第2页
针刀医学原理_第3页
针刀医学原理_第4页
针刀医学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刀医学原理

第一章针刀医学会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西方医学的困惑

一、历史背景

在十六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各国思想非常活跃,以至形成了西方思想文化的最高成

就西方哲学理论体系。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哲学又叫数理哲学,创立这一哲学的思想家们本身

都是自然科学家(如牛顿、伽俐略、笛卡儿等都是这•哲学体系的创始人之一),同时又是著

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这一理论体系的典型特征是形象思维模式成为它们主导

性的思想方法,这一思想方法直接影响到科学、文化、艺术、政治等各个方面,使西方文明

得到了空前发展。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西方医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英国著名医学家哈维第一个发

现了人体的循环系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相继发现了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泌尿系统、呼

吸系统等等,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的治疗方法。内科方面,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的应用

及后来激素的发明和应用,形成了强有力的治疗手段:外科方面,麻醉技术和无菌技术的成

功应用,使外科治疗技术进入到一个可操作的阶段。

西方医学内、外科基础理论的奠定,使得西方医学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了辉煌的

成就。

二、现状

随着西方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步暴露出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一)内科方面抗

生素长期广泛的应用,其抗药性越来越大,副作用也越来越多。如青霉素在开始应用时成人

只需要20万单位,而现在需要800〜1000万单位,有时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激素类药物也

因其严重的副作用而被冠以"双刃剑”之名,以至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病人谈激素色变,在一般

情况下都拒绝使用这类药品。随着近百年来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现使用化学药品给

人类带来的后遗症是相当严重的,于是西方医学专家们开始惊呼:医学该向何处去?!(-)

外科方面

近二百年来,西方医学在外科方面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手术已经可以进入人体的各个生

命禁区,如脑外科手术、心外科手术、肝脏手术、脏器移植手术等等。但是,外科手术所带

来的无法挽回的后遗症和并发症,使外科专家们伤透了脑筋。据专家统计,外科手术的并发

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达到了78%,其比例之高是惊人的,使许多病人在一般情况下都拒绝

做外科手术,而要求采取非手术疗法治疗疾病。由于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类对治疗

疾病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将疾病治愈,而旦要求治疗时不能带来后遗症和并发症,

要求功能恢复到患病以前的水平,甚至要求在体表不能留下任何痕迹,以达到美观的目的。

以上现状,给现代医学提出了巨大的难题。西方医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认为人

类将来治疗疾病的手段必然以物理疗法为主,避免化学药品的抗药性和副作用,避免外科手

术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但是,至今这些努力收效甚微,以至于又回过头来到传统医学领域内

来找出路。为此,联合国卫生组织成立了传统医学研究机构,负责开发世界各国传统医学技

术,但是他们却遇到了一个严重的障碍,即各国的古典传统医学都缺乏现代科学的内涵。

三、可能性

由于现代文明的突飞猛进,使地球“变小”了,缩短了时空的相对距离,使我们能够将东

西方文化的精髓聚拢起来考虑问题,跳出单一的西方文化的圈子。在医学上也使人们跳出西

医学的圈子来考虑问题成为可能。比如,我们每分钟都可以拨通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电话,

交流思想了解情况;我们打开电视随时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人类在干

什么,以及如何干;如果我们需要到地球对面去,坐上飞机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这就给

我们了解全球科学文化的动态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医学上也就使我们能够随时了解到全人类

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情况,了解到东西方医学之间不同的特点亦即它们的优缺点,尤其是中

医学作为东方医学的代表,具有许多西方医学难以比拟的优点。这样,我们就有可能用东方

医学的优点去弥补西方医学目前的不足。

四、现实性

由于西方医学在全球的普及,使得中国人全面地掌握和应用西医的基本理论和医疗技术

成为现实。经过近百年的临床实践和全面、深入的研究,可以说中国人对西医学已经了如指

掌,而西方人对东方医学却是知之甚少。东方医学的代表--中医学是我们祖先在两千多年前

创立的,而且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完善,对中华民族的繁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们中国人

至今仍然把中医学作为治病保健的重要手段。故此,用中医学的优点去弥补西医学的不足、

以及解决目前西医学的困惑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责任只能通过中国人来实现。

五、结论

针刀医学就是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地将中医学的思想精髓,应用到西方医学上去,使得现

代西医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解决了目前西医学本身无法解决的矛盾,使西医学的

精髓得到了全面的发挥。比如针刀医学关于闭合性手术的理论,将西医的部分开放性手术变

为闭合性手术,既克服了西医外科手术损伤性大,并发症、后遗症多的不足,又运用了西医

学关于解剖学、病理学的知识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手术,从而将解剖学发展、深化成微观解剖

学、动态解剖学、立体解剖学、体表定位学等分支学科,使西医学的精髓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从临床医学来说,针刀医学将中医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应用到病理的分析上来,使得过去难以

诊疗的疾病变得应手取效。如强直性脊柱炎,在椎体周围软组织全部钙化、骨化的情况下,

现代医学认为已无法治疗,而针刀医学应用宏观抽象的思维方法,认为人体本身是具有巨大

自我保护复修能力的,再根据针刀医学特有的关于骨质增生的理论,认识到强直性有柱炎的

骨化是因为在强直性存柱炎的活动期,脊柱周围有关软组织和关节囊都有炎性渗出、水肿造

成脊柱周围软组织受到极大的张应力和拉应力的影响而长期得不到解除才导致钙化和骨化。

只要我们用针刀在脊柱上选择几个恰当的点施闭合性松解术,并配合恰当的手法使脊柱周围

的软组织摆脱不正常应力的影响,人体就可以使这些骨化组织逆转而软化,达到恢复脊柱正

常功能的目的。

在内科方面,针刀医学吸收了中医针灸学的精髓,又运用了西方医学的解剖学、病理学

知识和生物力学原理,并运用针刀医学的基本理论-脊柱区带与内脏病相关联,也即交感神

经功能紊乱可导致严重的内科疾病的理论,即脊柱区带病因学的理论,和关于内脏器官损伤

及电生理线路的新理论,将以针刀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物理性疗法应用于大量的内科疾病

的治疗,避免了化学药品的抗药性和副作用,而且明显地提高了疗效。

针刀医学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了西方医学所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困惑。

第二节东方医学急需现代化

一、历史背景

以中医学为主的东方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它有自己完整的体系,对保证东方人类

的健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它由于产生在东方文化的背景下,所以它和西方医学具有截

然不同的思维方法。它是抽象思维的产物。

东方医学产生于两千年之前,即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也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

百家争鸣的结果以儒家学说取得最后胜利而结束,因此儒家学说成为东方文化的主流。儒家

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一系列的著作中,包括《周易大专》、《十翼》等,形成了东方文化的庞

大体系。这一文化体系的核心是人文哲学,亦即东方哲学。东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抽象

思维,抽象思维的方法贯穿东方哲学的始终,例如东方哲学把万事万物的属性抽象为阴、阳

两个方面;把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用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物质属性之间的关系来加

以概括;把世界万物的生成用数的概念来表达。比如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抽象思维方式。更用河图、洛书这样更为抽象的数

字、图象来加以深化,一个阴阳鱼构成的太极图再加上以上这些术数理论,就能将世界的万

事万物生成、制化之理全部包容进去,这是多么巨大的抽象理论!这一抽象思维的方法几

乎贯穿到东方文化的一切方面,因此抽象思维的模式对东方文化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

影响。东方医学的代表-中医学就是在这种抽象思维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中医学的经典《黄

帝内经》的成书年代,也就是东方文化体系形成的时代,因此东方医学的代表--中医学可以

说是抽象思维模式的产物。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处处都体现着抽象思维的特点。

二、现状

在二十世纪的今天,风行世界的西医学,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惑,人类回头向传统医学

找出路,也就是向东方医学找出路时却发现传统医学缺乏现代科学的阐述,它的整个内容都

是不可捉摸的抽象描述。比如中医学在描述病因时说,一切疾病只有三大病因,即内因、外

因、不内不外因,内因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外因指六淫之邪-风、寒、

暑、湿、燥、火:不内不外因-饮食、劳倦、跌打损伤。在说到病理的时候,也是一种抽象

的描述,比如"诸风吊眩皆属于肝"、"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肝胃不合"、"心肾不交”等

等。在诊断上,也是很抽象的,如八纲辨证,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脏腑辨

证等等。在治疗方法上,也是抽象的,如“疏肝理气"、"补土生金"等等。在药理上,也是很

抽象的,如"四气五味"、"寒热温平”等等。

现代科学是很难理解中医学这一抽象概念的,更是无法解释的,比如把风作为病因,风在人

体内是怎么存在的?把寒作为病因,寒在人体内又是以什么形态存在的?均不得而知,无法

理解。又如”诸风吊眩皆属于肝”,意即各种眩晕性疾病的病根在肝脏或肝经,用现代科学也

无法找到根据。如阴、阳这是一种抽象的表达,疏肝理气之类用现代科学是很难理解的,气

乃是呼吸系统的,怎么又能和肝脏联系起来呢?关于药性方面,四气五味之类也是一种抽象。

因中医学处处都呈现着抽象的和不确切的描述,很难用现代科学来理解它,所以使当今

人类到传统中医学方面来找出路时,感到中医学是一种不很科学的东西,似乎是一种民间的

经验医学,而不能登医学科学的大雅之堂,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中医学本身是具有深

刻的科学内涵的,但由于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没有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阐述,所以

使中医现代化、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来加以研究和阐述,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登上医学科学

大雅之堂的必由之路。

三、可能性

中医能够现代化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中医学所以能流传几千年而不衰,就是因为它

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即其本身是具有科学性的。仅仅因为我们的祖

先在创立这一学术时是用抽象思维的方法加以概括的,所以给中医学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

阴影,因而和现代科学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同时因为在两千年前人类也没有创造出今天这样

辉煌的科学成果,中医学也就无法从中得到借鉴。

因此,东方医学的代表--中医学,急需用现代科学知识来提高、研究、阐明。这一点是

完全可以做到的。

四、现实性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中国广大医学专家,为了中医现代化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如对

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对于中医学活血化瘀理论的研究、对于中医学关于脏器功能理论的研

究、对于针灸穴位解剖的研究、对于中医学治疗骨折的现代化研究等等,都是非常成功的。

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医学全面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研究开辟

了道路。针刀医学关于中医现代化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的,如果说针刀医学有什

么创造性、突破性的建树,那也是老一辈专家开辟的中医现代化道路的必然结果。

五、结论

针刀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将中医学现代化,而且是从基础理论方面使之现代化。

从以上文字可知,针刀医学关于中医现代化的研究并不是笔者心血来潮,而是历史的要求,

时代的必然,要将中医现代化也不是笔者妄自空想,而是有它客观的条件作基础的。也就是

说,针刀医学关于中医现代化的研究,是在中医现代化有其历史必然趋势的背景下,并有充

分的可能性、现实性的条件下开始的。

第三节二十世纪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

上两节所说的西医学的困惑和中医学的急需现代化,实际上是在二十世纪人类文明高速发展

的条件下发生的。假如说我们倒退二百年,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现有水平就会使人类感到很满

意了。而在今天,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由于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全人类生活水平的极

大提高,人类对医疗水平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医学达到与人类生活水准相适应的水

平,就必须将现代的医疗水平向前大大的推进,因此才出现了西医学的困惑和中医学急需现

代化的问题。

一、物质文明

从十六世纪人类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第二个浪潮以来,工业革命突飞猛进,到十九世纪末,

这个浪潮已经席卷了整个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进入二十世纪,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飞速提高

的阶段,特别是近五十年来,全球几乎每一天都有一项大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使生

产力的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因此,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

活水平,使得世界上大部分人能享受到过去封建帝王都难以得到的生活,比如,普通人都能

做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豪华的住宅,功能齐全的设备;出门无需步行、骑马,转瞬之间

就可以到达自己要去的地方;任何狂风暴雨,酷暑严寒,都难以侵袭他们……。似乎地球被

征服了,自然也被征服了。因此,人类离自然界越来越远了,所谓文明病也就发生了,人类

出现了许多从未有过的怪病,而优越的生活环境也使人类需要更加优质的服务,因而当今的

医疗水平就显得不能满足需要,迫使医学必须向前发展一大步,以适应人类的医疗需求,出

路何在呢?

近年来,人类呼吁回归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医学上来讲,人类开始崇尚自然疗法,

要求无损伤、无痛苦、无并发症、无后遗症的医疗,而且是治疗效果更好的医疗。要达此目

的,惟一的办法就是重新全面地研究人类已有的医疗成果,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整理,去粗

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并加以整合,调整传统的思维方法,加以创造,使人类医学形

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和医疗系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高速发展的人类生活文明。

二、精神文明

由于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绝大多数人己不

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享受而更注重精神享受。比如,对美的追求,不仅要求美的面容,而且

希望有窈窕的身材、轻盈的步态,这就要求我们医生在治疗的时候,不仅要将疾病治好,还

不能留下丝毫的痕迹,并保持功能的完美。要做到这样,目前的医疗方法是很难达到的,因

此对目前人类的医疗理论和技术进行全面的改造势在必行。

第四节东西方医学思维的不同模式

第五节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东方人文哲学的抽象思维和西方数理哲学的形象思维,是人类在东半球和西半球几乎互

相隔绝的情况下,独自创立的思维方法,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各有各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西方数理哲学的形象思维对人类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几乎现代所有的科技产业都是数理哲

学形象思维的产物,甚至可以说,人类的现代物质文明全部是建立在西方数理哲学的基础上

的,现代大的工业产业、交通航运、航空、电讯、航天、生物工程、天文、地质等等都是数

理哲学的杰作。然而,人类再向前进,登上新的物质文明高峰,数理哲学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比如对人的感情情绪进行定量的研究形象分析就遇到了不可解决的难题,对人体生命科学的

研究也难以用数理哲学的方法进行下去,对宇宙太空的宏观把握和总体认识数理哲学也无能

为力。总之,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异常复杂的事物要求得一个准确地认识都不是数理哲学所能

解决的。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深夜妻子上班回来敲门并叫开门,丈夫

在睡眼朦胧之中听到叫声,马上判断出来是妻子回来了,而不会怀疑是盗贼或其他人,马上

起来开门。如果是用数理哲学的方法要判断出是他的妻子而不是别人,要用几十万个数据都

难以得出最后的结论,比如要测量她的眼睛区别于世界上一切人的特点,她的鼻子、口唇、

耳朵、头颅、面庞、肢体的一切方面区别于世界一切人的特点这是多么庞大的工程,最后也

难得出最精确的结论。而丈夫在几秒钟内就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完全是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

为什么现代西方的著名学者都在不厌其烦的谈科学向何处去、医学向何处去的问题,并

以他们深刻的思考、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到再想发展必须借助于东方哲学的抽象思维,所以

才有二十一世纪将是东方人的世纪的结论。

抽象思维能够宏观、整体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在这方面它可以达到形象思维无法达到的

深度利高度,但是它不能象形象思维那样把握事物具体的、精细的特征和属性,这是显而易

见的,所以,我们要把握事物的全貌,光用抽象思维的方法也是难以做到的。

人类要想走入更高阶段,就必须克服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方法的局限性,而把两者的优

越性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统一的思维模式,并加以再创造,才可以将人类社会推入更高

阶段。针刀医学就是将两种思维模式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对已有的东西方医学成果进行重新

的认识和整合,重新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加以再创造,使医学

走向符合时代要求的更高阶段的一种医疗体系。

第六节针刀医学的产生是东西方医学融合的产物

我们在前面的第三节已谈到了二十世纪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的情况。人类对医疗保健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学必须符合现代文明的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造。那么,我们对目前

的医学如何进行改造呢?

首先,我们要想把目前的医学进行改造和提高,使之符合现代人类的要求,就必须对人

类已有的医学成果进行全面地、深入地研究,取其精华,运用现代的科学知识进行再创造,

才有可能使人类医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将目前世界上两大主

流医学,即东方医学(主要指中医学)和西方医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找出它们的精华

所在,克服它们自身的不足并把两大医学体系的精华进行有机的融合,再运用现代科学知识

加以创造和发展,就能够产生符合现代人类要求的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客观地说,针刀医学

就是做了这样一件工作,也即是这样一个医学理论新体系。

针刀医学的产生,首先是研究了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弄清楚了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各自发展的医学理

论体系。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造成了东西方医学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因而,使

东西方医学形成了一种完全对立的格局,针刀医学弄清了东西方医学形成对立格局的原因所

在,也就找到了东西方医学融合的方法和结合点。首先从思维方法上进行融合和结合。针刀

医学既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又用抽象思维的方法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并进行相应的诊

断、治疗、护理。比如对类风湿疾病中血沉快这样一种病理现象,是使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检

查出来的,如果再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回答类风湿关节炎这种疾病,血沉为什么快?就难以回

答了,而且还有一些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它的血沉并不快,基本正常,用形象思维的方

法就更难认识它的本质了,这时针刀医学用抽象思维的方法,吸收中医学的精华,认识到血

沉快就是中医学所说的气虚、血虚所致,在治疗时,除了运用现代医学知识,针对风湿治疗

外,同时运用中医补气、补血的方法进行同时治疗,血沉就能很快恢复正常,疾病也很快就

能得到好转,如对血沉不高的患者,就无须再用补气、补血的方法。又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疼痛的认识,用西医形象思维的方法认为,是由炎性反应所引起的,服用激素就可以缓解,

但是一停药,仍然疼痛如初,成为西医学单独用形象思维无法弄清楚的问题。针刀医学用抽

象思维的方法,结合形象思维的检查,认识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的根本原因是关节囊的挛

缩、关节液的渗出造成关节内压升高所致,用针刀对疼痛关节的关节囊的少量纤维进行横向

切断,释放关节内蕴积的能量(针刀的十项治疗功能之一就是能量释放和能量补充,下面将

有专门论述),关节的疼痛就可以立即缓解,而且不会再复发。再如类风湿疾病,在我们单

独运用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来认识它并且进行治疗时,可以说目前是没有什么根治的方法,

致使大量的类风湿病患者处于终生痛苦和终生残废的困扰之中。针刀医学不仅对类风湿性关

节炎急性期有良好的疗效,可使90%以上的患者得到根本性的治疗,而且对类风湿性关节

炎的晚期(残废定型期)也有良好的疗效。类风湿晚期引起的驼背、关节强直、关节坏死等

症状目前中西医学一般认为已无任何治疗价值,而针刀医学用形象思维的方法,通过X线、

CT、核磁检查确定关节破坏、融合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变性的情况,又用抽象思维的方法

认识到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关节功能情况之所以恶化到如

此程度,主要因为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因素未得到根本解除,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

织的极度挛缩,致使关节间隙不断变窄以至消失,周围软组织及关节囊在长期高应力刺激下

逐渐变硬,最后骨化(针刀医学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就是一切骨质增生、骨化都是人体内

应力失衡所引起的,下文有专章论述),所以我们医生只要将致病因素消除,给人体创造一

个良好的修复条件,而又不要破坏它们原来的组织结构,人体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和修复而

恢复原来的功能(这已被近万例治愈的病例所证实)。

针刀医学在处理疾病方面都是应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来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比如

说,在诊断方面既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进行生化检查、X光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

再根据解剖学和西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知识来认识疾病,同时又用抽象思维的方法来分析

这些检查资料,从宏观上来把握疾病,这样既能客观形象地抓住病因、病理机制的变化和转

归,又能从宏观整体上认识疾病的本质。例如,对慢性软组织损伤这类老大难疾病的认识,

既用形象思维的方法看到各种软组织在损伤以后纤维断裂、血管破裂,人体在修复过程中使

各种软组织之间发生粘连、结疤、变性、挛缩,在急性发作时有炎性反应这样一系列病因、

病理情况,又以宏观抽象思维的方法,分析了软组织在发生这些病理变化之后,这些局部损

伤对整体的影响、对肢体运动的影响、以及各软组织之间相对运动的影响,从而认识到软组

织损伤这类疾病的本质是内外动态平衡失调,内外动态平衡失调才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第一

位的、根本的病因,因此给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针刀医学治疗慢

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一切努力,就是要恢复人体内外动态平衡,只要内外动态平衡得到彻底

的恢复,慢性软组织损伤这一类老大难疾病也就得到了根本上的治疗。又如,针刀医学对骨

性关节炎的认识,应用客观形象的思维方法用X线片、CT、核磁等,直观地检查出关节内

骨质增生以及骨刺的生长情况,又用宏观抽象的思维方法,来分析关节及关节周围各种组织

结构劳损变形以后对关节的影响,又应用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关于人体生物力学的有关新理

论,而发现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是关节内应力平衡失调的结果,而衰老及退变并不是骨质

增生的根本原因使得我们在治疗上彻底改变了对骨质增生疾病治疗无能为力的状态(因为衰

老和退变是无法改变的,如果骨质增生是因为衰老和退变而引起的,那么治疗也就毫无办

法),同时也彻底改变了过去对骨质增生治疗的思路,即治疗的目标不是对骨质增生的本身,

而是用一切治疗手段来恢复关节内、外的力平衡。关节内、外的力平衡恢复了,骨质增生的

疾病也就得到了根本的治疗。再如,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既用直观形象的思维方法进行

X线检查、生化检查,看到支气管局部的炎性反应、扩张,又用宏观抽象的思维方法分析全

身和其他组织疾病对肺部的影响,因而发现脊椎某特定部位轻微的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关

节损伤,影响了调节肺部功能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而彻底认识到慢性支气管炎的根本

病因不是在支气管的本身,而是在于调节肺脏功能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异常。这

样使我们彻底改变了过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指导思想和治疗目标,即不是用一切治疗方法

来解决支气管炎性反应的问题,而是用一切手段去治疗脊椎特定部位的、轻微的慢性软组织

损伤和骨关节损伤,使调节肺脏功能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恢复正常功能,慢性支气管疾

病就得到了根本上的治疗。

以上仅举二、三种病例,就足以说明针刀医学是将中西医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融为一体

来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医疗体系,从本书3至6章的详尽论述,以及中篇200多种疾

病的诊疗方法的论述中,大家将会更加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

针刀医学不仅在诊断疾病和认识疾病方面将中西医融为一体,而且在治疗疾病方面更是

如此。如针刀医学将西医的开放性手术变成为闭合性手术,也就是将西医的外科手术治疗方

法和中医的针刺治疗方法融为一体。中医针刺治疗是用金属做的针刺入人体进行治病,无需

切开皮肤就可以达到人体的深层部位而不损伤人体的组织形态,但是它对人体内的病变组织

不能进行切开、剥离、松解等手术治疗;而西医的外科手术虽然可以对人体内部病变组织进

行切开、剥离、松解甚至摘除等治疗,但同时也要切开皮肤和相关的组织才能进行,本书第

一章第一节已经说过西医外科手术给人体所带来的后遗症是相当严重的,而且是无法避免

的。而针刀治疗既可达到切割、松解、剥离、清除病灶的目的,又无需切开皮肤和相关组织,

也就避免了外科手术的后遗症和并发症的产生,这是对中医的针刺疗法和西医的外科手术疗

法的一种有机融合,针刀医学又运用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创造了一整套关于闭合性手术的

理论,从而使中医针刺疗法和西医外科手术疗法融为一体的闭合性手术疗法成为可以直接应

用于临床的、可操作的一种新的医疗技术。

由上可见,针刀医学是将中西医从基础理论到临床治疗都融为一体了。所以说针刀医学

的产生是东西方医学融合的产物。

关于每一个部分和细节如何有机的结合,本书将逐一详细地论述。

第七节针刀医学的产生预示着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已

经到来

本书主要是阐述医学问题,上几节所以谈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主要目的

是想阐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不同的哲学思维模式对社会一切方面的深远影响,以便说

明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思想文化渊源,同时阐明针刀医学产生

的历史必然性。

针刀医学是在医学的领域内做了一件将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的工作。历史发展到今天,不管

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如果还是死抱着自一的东西不放,拒绝吸收对方的先进东西,都将是没

有出路的。君不见当今世界的东西方伟人都在大声疾呼相互学习:西方人说我们要认真学习

东方文化,二十一世纪可能是东方人的世纪;东方人说,我们应该学习西方人先进的东西,

摒弃我们落后的东西,使我们能够再创辉煌。近二十年来,中国伟大的改革事业,其实质也

是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也就是学习西方文化体系中的优秀部分,结合

中国的实际国情(亦是继承发扬东方文化中的精髓),形成了目前世界上独有的中国特色,

因此使得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目前,东半球的人类和西半球的人类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工作。

世界发展到今天,已给东西方文化融合提供了一切可能和条件。人类要想向更高阶段发展,

亦必须将儿千年来人类在东西半球相隔绝状态下所创造的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再加以创

新,使之成为人类的最高文化体系--地球文化。

地球文化将推动人类走向更高阶段,它的形成和完善估计需要一代或几代人的努力才可

达到。到那时它将影响到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如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军事、伦理、

道德、法律等等。

当今世界,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有识之士,都在呼吁或正在做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工

作,为创造地球文化而努力,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针刀医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将东西方医学融合再加以创造,形成的既不完全属于中

医学,也不完全属于西医学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它来源于中医学和西医学,并且吸收

和应用了中西医的一切优秀成果并加以再创造而形成的世界性的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由以上论述可知,针刀医学绝不是笔者突发什么灵感创造出来的,它是时代的产物,如

果没有笔者创造出这样的医学理论体系,也将会有别人创造出来。

第八节针刀医学绝不是人类医学的顶峰

针刀医学也象其他的科学发明一样,绝不是人类医学发展的顶峰,它只是科学发展长河

中的一个里程碑,科学是永无止境的。

一、人类和疾病斗争的手段不断完善

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为了能够生存、繁衍下去,

就必须和疾病展开斗争。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任何人工的治疗手段,只能凭借自然

界的现有条件来和疾病作斗争。如身体发烧就到阴凉处或低温水里去,以图降低体温;恶寒

就到太阳下或篝火旁去取暖,以图升高体温,祛除恶寒症状。直到近代在一些落后山村,仍

沿用这原始的医疗方法,发疟疾恶寒时就在烈日下暴晒,发高烧就在水塘洗澡。我们称这个

阶段为人类和疾病斗争的"自然医疗阶段",它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延续了很长时间。不

过这咱然医疗阶段也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应用自然条件已有了进一步的选择。如外伤

出血就用赤铁矿粉末外敷伤口,用动植物、矿物外敷包扎创伤。(见《中国骨伤技术史》首

页)

这一阶段的不断提高逐步发展到以天然药物来医疗疾病。人类渐渐发现许多天然动物、

植物、矿物可用来治疗不同疾病。中国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这说明人类医疗已进入了

一个新阶段,我们把它称为"天然药物医疗阶?quot;,在这一阶段中医疗效果已有很大的提高。

随着人们对自然药物性能知识的增加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及新成果的取得,人类就将其他

自然科学成果应用到医学上来,对疾病进行分类,对天然药物进行加工,使之更符合治疗要

求,提高疗效。

人类对自然药物能进行加工和化学合成,使人类对疾病斗争的能力和手段进入了又一个

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我们称之为"天然药物精良加工的医疗阶段”。这个阶段通过漫长的发展,

使药物的加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以至能使药物改变性能,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所产生

的新物质对疾病的医疗效果是天然药物不能比拟的,以至后期大量化学药品的产生,成为征

服疾病强有力的武器。

但是此阶段人类对体内病灶,有时还是无能为力。人类就寻求着能够切开皮肤进入体内来治

疗体内病灶,这种努力遭到无数次失败和挫折,因为当时有儿大难题无法解决:

1.切开皮肤进入体内,剧烈疼痛无法解决。

2.切开后,组织严重出血无法解决。

3.由于机体被切开后,极大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功能,严重者可使呼吸、心跳停止,无

法解决。

4.人类对人体自身解剖结构缺乏充分的认识,在切开进入体内过程中,分不清哪些组织

结构可切断,哪些组织结构不允许切断,从而使轻者造成终身残疾,重则危及生命。

5.切开手术后,引起的细菌感染无法解决。

由于上述五大问题无法解决,所以当时人类寻求切开手术治病的理想,始终难以实现。

但是人类并未因此退缩而放弃努力。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自身的组织结构

认识的不断深入,经过长时间的知识积累,用哲学的话来说经过漫长的量变过程,终于圆满

解决了上述五大难题,使切开手术(Surgicaloperation)变为现实,实现了人类和疾病斗争能力

的一次划时代的进步,也就是说产生了质的飞跃,使许多无法救治的病人恢复了健康,生命

得到延续。

这一进步,使人类医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我们称之为"切开手术医疗阶段"。

随着切开手术在近百年中的广泛应用,切开手术的技术越来越精确,越来越完善,以至

于可以将人的心脏、颅脑等重要器官进行切开治疗,可以说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

可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治疗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最大限度地

减少治疗时的痛苦和损伤,要求尽量减少副作用,要求治疗时尽量保存人体组织结构的完整

性,要求皮肤不被破坏,没有疤痕,也就是要求不要切开皮肤而又能够把体内病灶祛除,就

是说要求一种闭合性外科手术(Closedsurgical)。在近几十年来这种要求尤为强烈。可是要实

现这个理想,要解决几大难题:

1.对人体内脏器和组织器官能够在体表精确定位。

2.对体内病灶必须有精确的微观认识和掌握。

3.必须对体内解剖结构有微观的立体的掌握。

4.必须对体内解剖结构有动态的掌握。

5.要搞出保证安全的闭合性手术的针刀体表刺入方法。

6.要对每一种疾病搞出一种绝对安全的近于无损伤的闭合性手术入路。

7.要有一套闭合性手术方法。

8.要搞出一套适合于闭合性手术的微型手术刀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在老一辈专家的努力下,在现代检查仪器的帮助下,前

两个问题已基本解决。为适应闭合性手术的需要,对人体解剖结构立体的微观的掌握,笔者

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已基本达到要求,对闭合性手术安全的近于无损伤的入路已基本摸清规

律,并形成系统的理论,而且已经总结出行之有效的二十余种手术方法。治疗在基于不同疾

病方面的手术方法也正在不断提高和完善,逐渐走向成熟,而形成规律性的东西,针刀这种

医疗器械的问世,使闭合性手术成为现实。

闭合性手术疗法是在切开手术疗法及目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也经过了一-个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种闭合性手术疗法系统理论的形成,使人类和疾病斗争的过程进入了

又一个新阶段,我们称这一阶段?quot;闭合性手术医疗阶段”。

这一阶段实现了人类无副作用,近于无损伤、痛苦小的手术治疗的理想。

针刀疗法是闭合性手术疗法的代称,因为针刀疗法一词大家都比较熟悉,所以仍然这样

代称之。针刀医学涵盖了"闭合性手术医疗阶段",不过这一阶段还需要全国全世界的专家同

道的共同努力,不断扩大适应证范围,不断提高,使之更加完善正如中国著名的医学专家尚

天裕教授所指出的:”还需在扩大适应证范围和阐明机理方面做出新的努力"。

可以相信,闭合性手术医疗这一阶段将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全国和全世

界医学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会使它不断提高和完善,井逐渐会形成医疗手段的主流,成为

二十一世纪起主导作用的医疗手段。目前已有大批专家转入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闭合性手

术疗法的出现、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历史发展的要求,而且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目前大量自然科学成果的涌现,也必将加速闭合性手术疗法的发展进程,如各种内镜的

出现、闭合性直视性仪器的出现、磁共振、数字减影、断层照相技术,都会使闭合性手术医

疗技术迅速发展。

闭合性手术医疗的完善,是否就达到了人类的最高医疗理想?没有,完全没有!闭合性手

术医疗也不过是人类和疾病斗争长河中一个阶段而已。

人类医疗技术还必然要向更高阶段发展,这更高阶段又是什么呢?我们不能在那里凭空

设想,要依据于三条客观事实科学地阐明未来医学模型,得出科学的结论。

1.人类和疾病斗争的手段必然不断完善。从总体上讲,闭合性手术医疗仍然未达到尽善

尽美的程度,效果也远未达到理想境界,从全国日前应用针刀疗法这一闭合性手术治疗慢性

软组织损伤及其他疾病八千多万病例统计,总疗效也只有百分之九十几,就是将要提高发展,

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而且闭合性手术多少总有一点损伤,多少总有一点痛苦。也就是说

未达到尽善尽美,要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也是必然的。

2.从目前医学界一些尝试,更高更完美的医疗体系正在孕育着。如气功治疗疾病可使患

者处于不知不觉之中,尽管气功当中存在一些虚假现象,也没有针对性,而且缺乏可信的科

学依据,但它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人类在追求着一-种无感觉之中就可将疾病治愈的理想,所

以虚假气功也能吸引很多人就是这种理想的确实表现。再如一些遥感测试仪器的出现,生物

信息诊断等,这都预示着一种更高层次的医疗萌芽。

3.按照现代许多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人类医疗的最高境界是对自然的某种回归。

如美国当代著名生物化学家、医学家、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莱恩斯•鲍林博士在85年就明

确提出正分子医学的理论,而把使用药物治病的常规医学称为毒性分子医学。所谓正分子医

学就是指,”依靠调节人体内正常出现的为健康需要的物质……来治疗疾病,比用合成的有

效物质或植物产品更好”。因为这种“人体内正常出现的为健康需要的物质”和"体内正常出现

的为生命所需要的物质",“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参见《新营养学和健康长寿》104页。)

按辨证逻辑和数理逻辑所阐明的人类思维逻辑规律,正题和反题的关系,如“使用药物

治病的常规医学”的“毒性分子医学"是“正题",那么"正分子医?quot;就是"反题"。

说穿了,正分子医学就是一种人类医学向大臼然的某种回归,当然这种回归只是形式上

的,它的内容是更高科学的综合,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一种医疗。

以上三个方面的客观现象,已向我们预示了未来人类最高医疗阶段的主要模型。

我们将人类未来的最高医疗阶段称之为"高科技自然医疗阶段"。这一阶段是以最高的多方面

的科技成果的综合为前提,诊断疾病不需抽血、切片、放射线照相,完全依靠人体外在信息

即可将疾病精确定性、定位。治疗疾病不需要用具有副作用、抗药性的化学药物,而用调节

人体正常生命需要物质浓度,以及用生物场中的生物自体能量去破坏祛除病灶,而不影响更

不损伤人体的健康组织。依靠高科技设计各种各样特殊自然环境,使各种不同患者生存其中,

使他们和在正常生活中一样彻底康复。

当人类进入高科技自然医疗阶段,对疾病的治疗能力己达自如时期,任何疑难疾病已不

存在无法治愈的苦恼,那时人类医疗的中心研究课题,是如何进一步延缓衰老和如何长寿的

问题,人体各种器官随年龄的增长,不可抗拒的逐渐老化,从现代已有的科研成果来看,这

种老化是可以延缓的,寿命是可以延长的。

鲍林现在就断言,按照他的理论进行摄生,每个人最少可以延长寿命二十五年,一•般可

以延长三十年。并以他自己的实践向全世界证实了他的论断,他以九十岁的高龄,精神抖擞

地在世界各地讲学。可见人的衰老是可以延缓的,寿命是可以延长的。人类在高科技自然医

疗阶段,凭借各方面的尖端科技成果,把延年益寿作为主要医疗任务,整个人类的平均寿命

将得到不断地提高,那时人类将真正普登寿域之堂了。

人类和疾病斗争的手段不断完善,是按照一定规律发展的,它受着各个时代经济、政治

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的制约,沿着一定发展曲线进行。

二、人类和疾病斗争技术的发展曲线

人类和疾病斗争技术的发展曲线,由各个医疗阶段的技术水平和与此相对应的医疗效果

的关系所决定,各医疗阶段是由各个时期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决定的。人类过去、

现在和将来经过如下六个发展阶段:

自然医疗一天然药物医疗一天然药物精良加工医疗一切开手术医疗一闭合性手术医疗

一高科技自然医疗。

根据各个阶段的医疗效果可作出如下曲线(图略)

每一个医疗阶段的划分,都是以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具有时代意义的医疗技术来命名

的,也就是对每一个时代的总体的概括。而且后一个阶段的医疗技术都是以前一阶段的成果

为基础的,同时后一个阶段中同样有前一个阶段中的医疗技术存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比

如现代是切开手术医疗阶段,但同样天然药物得到精良加工的医疗阶段的大量药物仍在大量

应用,如抗生素、激素,中、西药制剂都属于得到精良加工的药物,但作为医疗进程的时代

意义的医疗技术,却是切开手术医疗阶段。我们看待医疗的各个阶段及其划分,必须懂得发

展论,必须懂得"事物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样一个基本哲学思想。

这个人类和疾病斗争技术的发展曲线的尾端是虚线,表示医疗的主要任务已不是对疾病

的治疗,而主要医疗任务是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我们把医疗疾病的效果作为100,到目前

为止医疗疾病效果远未达到100%,还有大量无法治疗的疾病,就是一些可以治愈的疾病,

由于对各个患者的个体特征的千差万别,还有相当比例治不好的。这当中主要是目前对人体

本身及其疾病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医疗方法的发展也未达到那样的高度,所以一些偶然性医

疗死亡还无法避免。为什么每个病人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都要家属签字画押,原因就在于

此,因为医生不能负偶然医疗死亡的责任。

要对疾病医疗达到100%的效果,这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就是到闭合性手

术医疗的全盛阶段也难达到。当达到对疾病100%的医疗效果的时代,人类医疗的主要任务

将转变为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工作上去。

更概括地看人类和疾病斗争的发展曲线,把前三个阶段(即自然医疗阶段、天然药物医

疗阶段、天然药物精良加工医疗阶段)作为一个阶段,可称为不能切开手术的医疗阶段。这

样人类和疾病斗争的技术的发展曲线就可简化为四个阶段,即:不能切开手术医疗阶段f

切开手术医疗阶段f闭合性手术医疗阶段一高科技自然医疗阶段。那么,人类医疗的最高发

展阶段为什么叫"高科技自然医疗阶段"呢?因为第一,这种自然医疗绝不同于人类初期的自

然医疗,它是建立在极高科技水平上的自然医疗,没有极高的科技水平,就无法实现这种自

然医疗,那么为什么还?quot;自然医疗"?

自然医疗从形式上看,好象是对原始阶段的回归,实质是人类在医疗技术上达到的最高理想

境界。在人类发展史上,多次出现复古主义,认为原始的东西比当代文明的东西好。这是什

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原始的东西确实有单纯、淳朴,符合人性的一面,这一面是人类所追求

的,所以就有人提出"回归自然是人类的理想王国”。原始的自然属性在文明发展的时代受到

破坏和扭曲,如现代医疗将人体切开治疗,破坏人体自然属性、麻醉令人失去知觉、内服药

过分的酸、甜、苦、辣,这都是人所不愿意的,并且是和人类自然属性格格不入的,但是为

了治疗疾病,延续生命,非如此不可,这是人类科学发展才创造了这些方法,使疾病得到治

疗。目前科学技术成果还没提供一种使治病象游玩一样的治疗方法,不知不觉,使治病成为

•种享受。而高科技医疗就要达到这种境界。它与原始自然医疗相同的就是都没有那些破坏

人体自然属性的东西。不同的是原始自然医疗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疾病得不到治疗,或治

愈率极低。而高科技自然医疗是建立在极高科学技术水平上,不知不觉将疾病治愈,疗效极

高,所以命名为"高科技自然医疗"。

三、切开手术疗法是对不能手术医疗的否定性发展

这一节着重谈谈切开手术疗法在人类对疾病斗争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否定”一词,在这里是一个哲学术语,而不是日常用语中“否定”的意思。在哲学上有三

大定律: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量变到质变定律是指事物是永恒发展变化的,

都经历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象鸡蛋在适当温度条件下,三个星期可孵化出小鸡一样,在

这二十一天内鸡蛋内部经历着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量的变化,因为它不管怎么变化,

还是在鸡蛋内部,直到二十一天时才变为小鸡,变为小鸡就是质的变化,这是质的飞跃。从

鸡蛋到小鸡,称小鸡是对原来孕育它的鸡蛋的否定性发展。否定之否定定律是指世界上的万

事万物发展变化都呈一种螺旋式上升态势,这就是哲学上"否定"一词的含义。

我们说切开手术医疗是对不能切开手术医疗的否定性发展,其含义也如卜.述,说明切开

手术医疗的进展,已经不是不能切开手术医疗量的发展(增加),而是一次质的飞跃。

在不能切开手术医疗阶段,人体似乎是一个禁区,是不能切开进入施行治疗的,而切开

手术医疗就彻底打破了这个禁区,人类几乎可以自由切开人体的任何部位对人体内病灶进行

治疗。这种划时代的意义还不仅如此,它还为以后更高层次医疗技术的产生积累了大量科学

资料,从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闭合性手术医疗是对切开手术医疗的又,次否定性发展

这里的“否定”一词也是一个哲学术语。闭合性手术医疗的发生发展,同样是建立在切开

手术医疗的基础上,吸收了切开手术医疗的一切成果,加上现代自然科学成果所提供的条件,

加以融会贯通,整理提高创新,才使闭合性手术医疗得以诞生。针刀疗法只是表明闭合性手

术医疗的诞生,诞生以后是需要发展完善的(就像刚出蛋壳的小鸡是需要精心饲养才能健康

生长,逐渐成熟的),也就是需要同行专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闭合性手术医疗逐渐成熟、

完善。FI前在这方面中国许多专家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对推进闭合性手术医疗的发展起着重

大的作用。有一部分专家在这方面投注了很大精力,他们完全明白闭合性手术医疗的发展前

景和时代意义。

闭合性手术以及针刀医学对其他各科疾病无损伤的、无后遗症的、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并不是医疗科学发展的顶峰,而只是医疗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当然它也将给更

高的医疗科学发展阶段的产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针刀医学的定义

第一节东西方医学能够统一为一种医学体系的根据

针刀医学用一个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应该是:针刀医学是将东方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医

学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并再创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我们有什么根据可以将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截然不同的两大医学理论体系融为一体并

产生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呢?我们的根据有两条:

第一,不管是东方医学还是西方医学,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同一的,那就是人体。都是

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并对不同的疾病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共同追求的目标就是-将

疾病治好,恢复人体本来的健康状态。

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所以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格格不入的两大医疗体系,完全是由于它

们产生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下,受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思维模式影响的缘

故,第一章已详细论述,不再重复。如果没有这些原因,就不会产生这样完全不同的医学理

论体系,而会是一种医学理论体系,它们的融合不仅是应该的、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

第二,不管是东方医学还是西方医学,对东、西半球的人类的繁衍和健康都起过重大的

作用,对疾病的治疗都有相当优越的疗效。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也就是说东方医学(主要是中医学)和西方医学所以能够流传发展到今天,说明了它们存在

的价值,也说明了人类的保健都需要它们。人为地否定东方医学(主要是中医学)或西医学,

或过分地强调中医学和西医学,都是不妥当的,不合理的。相反地,应该吸收它们的精华部

分并加以整合,再运用现代科学的新成果加以提高,使之融合为统一的、新的医疗体系是完

全可能的,也是完全应该的。

从以上两点可见,将东西方医学融为一体,创造一种新的统一的医学理论体系是有充分

的理由和根据的。

第二节针刀医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当代伟人毛泽东曾明确号召我们"要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的新医学”,这是很有

远见卓识的。实际上他就是要求我们将中西医两种医疗理论体系,融合成一种新的医学理论

体系,而我们到现在一直没有能够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医疗理论体系融为一体,加以创造,

形成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够研究这两大医疗理论体系产生的

历史根源和文化思想渊源,大都是采取西方医学的形象思维模式来研究在抽象思维模式指导

下所形成的东方医学(主要是中医学)所提出的生理、病理、药理和治疗方法,对西医方面

只是着重于接收引进西方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忽略了对西方医学本身的和总体的研究。

这样,也就根本谈不上将东西方医学基本理论融为一体的问题,从而也就无法创造出新的医

学理论体系。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几十年来在中西医结合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许多

医学专家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也为我们将中西医基础理论融为一体,创造新的医学理论体

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要我们打开思路,改变研究方法,树立正确的目标,就能够达到目

的。针刀医学也就是在许多医学专家研究的重大成果的基础上,打开思路,调整目标,改进

研究方法搞出来的。牛顿说过,“我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针刀医学似乎也可以

这样说。

在某种意义上说,创造世界性的统一的新医学,只能由中国人来完成。其原因是中国人

对西方医学了如指掌,而对东方医学(主要是中医学),又有很深的造诣;现代的中国人对

西方的历史和文化非常熟悉,又从小就受到东方文化的熏陶,对东方文化的底蕴又有深刻的

了解,就极容易将两种受不同思想文化影响所产生的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理论体系进行整体

的研究和分析,而创造出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因为东方医学(主要是中医学)没有能够在西

方世界广泛应用和普及,所以西方人对东方医学知之甚少,对东方文化的思想内涵也缺乏普

遍的了解,因此西方人要想吸收东方文化的产物--东方医学的优越性及其思维方法和西方医

学基础理论进行融合,创造出新的医学理论体系,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将东西方医学的

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创造新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工作,只能由中国人来完成,如果没有笔者来

完成这件工作,必将有别的中国人来完成。

由此可知,针刀医学产生于二十世纪末的中国,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根源的,

它的产生也是历史的必然。

第三章关于闭合性手术的理论

刖B

关于闭合性手术的理论共有八个方面的内容,这八个方面的研究成功使闭合性手术成为

可以操作的技术。过去国内外不少医学专家都试图研究出一种减少创伤、减少痛苦、疗效又

好的闭合性手术方法,如内镜外科学、注射外科学、钥匙孔外科学等等,这些外科学都无法

代替现代的外科手术,有的只能治疗一、二种疾病,且疗效亦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

是因为这些外科学是建立在开放性手术的基础理论之上,没有建立起闭合性手术的基础理

论。目前开放性的外科手术英文名词叫Operation,即是打开的意思,可见不打开是不能进

行现在的外科手术的,做手术就得打开,口外科教科书上?quot;手术时术野越清楚越好",不

打开怎么能做到呢?

开放性手术有它自己的整套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如麻醉技术、止血技术、复苏技

术、无菌技术和比较完整的生理学和解剖学基础理论。这些技术和基础理论是适应于开放性

手术的,闭合性手术以这些技术和理论作为基础是不能实现的。闭合性手术必须建立起适合

于自己的操作技术和基础理论,只有这样,闭合性手术才可以成为可操作的技术而应用于临

床。这些基本技术和基本理论的建立,也是闭合性手术广泛应用于各类各科疾病的基本条件。

就象在二百多年前开放性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基本理论刚刚建立起来一样,起初只能够做

阑尾手术,在医生的努力下,很快就可以做胃切除手术、肠吻合手术,在不太长的时间内,

就可以进入一些生命禁区进行手术,如肝脏手术、心脏手术、颅脑手术等,直至现在可以进

行脏器移植。这些都是在开放性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这样

的基础,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我们要进行闭合性手术,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创造出闭合性手

术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基本理论。针刀医学关于闭合性手术的理论有八个方面,即微观解剖学、

立体解剖学、动态解剖学、体表定位学、闭合性手术的进针刀方法、闭合性手术的手术入路、

闭合性手术的手术方法,这是闭合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基本理论,另外还要有适合于闭合

性手术的工具-针刀。

第一节微观解剖学

闭合性手术相对于开放性手术来说,难度要大得多。开放性手术是在直视下进行的,闭

合性手术是在盲视下进行的,因此闭合性手术比开放性手术有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有精细

入微的解剖学知识。微观解剖学就是人体组织结构中那些精细入微的部分,或者在开放性手

术看来并不重要的部分,但是对于闭合性手术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闭合性手术需要

精确的对准病变组织施术,尽量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最好是能做到不损伤。因此,不建

立起微观解剖学,闭合性手术是不可想象的。本节对于微观解剖学的描述,由于篇幅的限制,

只能是一部分内容,对微观解剖学的详细论述,将另有专著。但是通过本节的叙述,即可了

解到微观解剖学的概念、内容和范围,并为闭合性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基本的微观解剖学基

础。

微观解剖学所以称之为"学",并不是有意夸大其辞,它确实有比一般解剖学有独特的内

容并自成系统,是解剖学的一个新学科。微观解剖学有全身性的和局部性的微观解剖结构,

下面来加以分别而扼要的叙述。

一、肌肉的精细解剖、肌腱膜和肌间膜

针刀医学是一种精密的体外操作的微创手术方法,为了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减少对组

织的损伤,我们必须掌握全身肌肉的精细解剖,尤其对其起止点要有充分的把握,才有可能

达到心中有数,手下有数。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关于肌肉精细解剖的知识和肌腱膜、肌间

膜的有关知识一并介绍。

肌腱膜、肌间膜这是遍布全身几乎所有肌肉表面的两种微细结构。在尸体上进行解剖时,

这两种微细解剖结构几乎都找不到,而在活体健康人身上,肌肉表面都有完整的肌腱膜,肌

肉之间都有肌间膜。肌腱膜是个半透明的薄膜,其厚度在0.03mm〜0.08mm之间,肌间膜

是两块肌肉之间极薄的有相当弹性的半透明的膜状结构,其厚度在0.01mm〜0.03mm之间。

肌腱膜包裹在肌肉的外面,非常光滑,并能产生少量的滑液,对肌肉的相对运动及减少

和周围组织的摩擦,都有而要的意义。肌间膜的两端附着在两块肌肉表面的腱膜上,亦可产

生少量的滑液,对减少两块肌肉在相对运动时的摩擦,也很有作用,另外,对相邻两块肌肉

还有分隔作用。

针刀医学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研究发现有部分顽固性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它的

真正病因就是肌腱膜受到某种损伤后,在人体修复过程中肌腱膜和周围组织的粘连,或肌间

膜受到某种损伤以后,在修复过程中挛缩或粘连,因而限制了肌肉的相对运动,肌肉在进行

勉强相对运动时牵拉肌腱膜或肌间膜引起新的损伤、出血、水肿、炎性反应而出现急性临床

症状。这类疾病大多被现代医学称为筋膜炎,把它的病因归结为无菌性炎症,一切治疗措施

都以消除炎症为目标,所以对该类疾病难以取得根治性的疗效,并形成了恶性循环,治疗一

缓解一复发一再治疗一再缓解f再复发,通过治疗出血被止住、水肿被吸收、炎性反应消失,

因而症状缓解。当人体进行正常活动时,肌肉在体内必有相对运动,病变部位的肌腱膜和肌

间膜已经粘连或挛缩,由于牵拉而再次损伤,引起急性临床症状,使旧病复发,每次复发都

会使损伤更为严重,因而使该类疾病成为临床上难以治愈的老大难疾病。而针刀医学对人体

肌腱膜和肌间膜这一微细结构生理病理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新的治疗方法,使这一类老大

难疾病变为极易根治的疾病(对于具体的治疗方法本书将有专门论述)。

肌腱膜在本书的含义,与原来解剖术语中的腱膜有一定的差异,过去对筋膜、腱膜、肌腱膜

往往混淆起来,实际上这三个术语指的是人体上的三种相近而结构和功能又完全不一样的组

织结构。筋膜是指生长于两块肌肉之间的由扁薄的肌腱延伸出来的,或是处于两层肌肉之间

的片状、桶状、半桶状,或是包绕于皮下及其他组织外侧面的坚韧而厚的膜状结构,如腹外

侧筋膜(两块肌肉之间的筋膜)、胸腰筋膜(两层肌肉之间的筋膜)、小腿筋膜(桶状筋膜,

又称肌间隔)、帽状筋膜(包绕于皮下的筋膜)等等。筋膜外侧面和深面都比较光滑,是一

种韧性很大且有很大弹性的结缔组织,内含一些纤维组织利脂肪组织,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抗

人体运动时的各种拉力、张力,保护骨骼肌的正常运动。腱膜是一种细长的呈锥形或楔形的

肌腱延伸出来的较薄的(一般比筋膜厚一些)膜状结构,似可称为膜状肌腱,它不象筋膜那

样阔大,旦仅限于肌腱两端,不在肌腱两端而称为腱膜者实际上是筋膜而不是腱膜,腱膜也

有很大弹性和韧性,周围比较光滑。腱膜的主要功能是缓冲肌肉强烈收缩时的牵拉,或肌肉

借腱膜与其他组织结构相连接。肌腱膜是与筋膜和腱膜完全不同的极薄的膜状组织,一般厚

度只相当于腱膜和筋膜厚度的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它都附着于肌纤维的周围,本身光滑

且能够产生少量滑液。肌腱膜的主要功能是减少肌肉在体内与其他组织作相对运动时的摩

擦,分膈肌纤维各自成束,使肌肉能够独立的自由运动。肌间膜是附着于肌腱膜之间更为菲

薄的富有弹性的膜状的微细结构,它的主要功用是分膈肌肉,并能横向连接两块肌肉,亦能

产生少量滑液以利相对运动。

肌腱膜和肌间膜虽是极微小的膜状结构,但有极敏感、极微细的末梢神经血管束穿行其

间。它们在受到损伤后,虽然对整个人体来说是算不得什么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损伤,但

是却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觉。

肌腱膜和肌间膜还有另外个重要的生理特征,就是容易被吸收也容易生成,当它们被

损害到无法修复的时候,就会被人体当作异物而吸收掉,而缺损的肌腱膜和肌间膜很快就会

生长出新的肌腱膜和肌间膜,使缺损部位恢复如旧,真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一生理特征对于我们进行闭合性针刀手术治疗因肌腱膜和肌间膜病变而引起的颈、肩、腰、

腿疼极有意义。

肌腱膜和肌间膜这微细解剖结构,对于开放性手术来说,在切开肌肉时,几乎是可以

忽略的微细结构,对手术进程和临床治疗都无特殊的价值,所以过去人们也不去认真地研究

它。从以上的叙述,可以大概了解到它们对闭合性手术的意义。下面我们分别叙述部分肌腱

膜和肌间膜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解剖位置、生理病理特征。

第二节立体解剖学

施行针刀医学的闭合性手术,需要对人体的解剖结构有一个立体的了解,才能够便于闭

合性手术的安全操作,在大多数的教科书和解剖学的有关著作里,有关章节的部分内容其实

就是立体解剖学的内容,只是缺乏系统的叙述和明确的概念,针刀医学由于临床的需要必须

使之系统化,并明确提出立体解剖学的概念,使之成为解剖学的一门专门学科。因本书主要

的任务是阐述针刀医学的基本原理,关于立体解剖学的部分只作部分叙述,旨在阐述立体解

剖学的基本范围和立体解剖学的基本含义。关于立体解剖学的系统论述,将另有专著。

一、头颈部

常以六个标线为依据将头部划分为若干部分:即下横线(自眶下缘至外耳门上缘的连

线);上横线(自眶上缘向后划一与下横线平行的线);矢状线(即从鼻根至枕外隆凸的连线);

前垂直线(经额弓中央作一与上、下横线呈直角的线);中垂直线(经撅下颌关节中央作一与

前垂直线平行的线);后垂直线(经乳突根部后缘作一与前、中垂直线平行的线)。

题部的立体解剖结构:颍区所指的位置相当于颗线(是一弧线,前、后端两部分明显。

前端起自额骨颊突,弯行经过冠状缝达顶骨侧面后份,继而转向前下,在乳突前方续于乳突

上崎)与颗弓之间的区域,后方以乳突基部和外耳门为界,前方到达额骨额突和额骨额突后

面;向下通撅下窝。由浅入深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撅浅筋膜、颍深筋膜、颍筋膜下疏松

结缔组织、颗肌、颅骨外膜、颗骨。在浅筋膜内有颍浅动脉、静脉、耳颗神经、面神经颠支

走行。脑膜中动脉主干在颠部的体表投影点相当于下横线与前垂直线的相交处,脑膜中动脉

前、后支相当于上横线与前、后垂直线的相交处。

顿顶部的立体解剖结构:本文关于颅顶部的界定如下,在中垂线至上横线的交点至矢状

线的上三分之一处取一点,再在此点上作一与中垂线垂直的(即和上横线平行的)线,两端

分别交于矢状线的前段和后段,此线和矢状线之间的部分即为颅顶之一侧,和另一侧对称的

部分合起来即为颅顶部。由浅入深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颅顶肌(额肌、枕肌)、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顶骨。血管和神经分布在浅筋膜中,由四周基底部向颅顶

走行,其中有额动脉、眶上动脉、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等。

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枕三角)的立体解剖结构:位于斜方肌前缘、胸锁乳突肌后缘

和肩胛舌骨肌下腹之间,由浅入深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斜方肌前缘、胸锁乳突

肌后缘,有锁骨上神经、副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颈横动脉、颈横静脉、

颈外浅静脉走行(图1-3-99)。

颈动脉三角的立体解剖结构: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二腹肌后腹及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

由浅入深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及其内的颈阔肌、胸锁乳突肌前缘及其筋膜鞘、肩胛舌骨肌

上腹及颈血管神经鞘,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喉上动脉、舌下动脉、喉上神经、舌下神经

走行(图1-3-99).

图1-3-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