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某万md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_第1页
2023年某万md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_第2页
2023年某万md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_第3页
2023年某万md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_第4页
2023年某万md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忌而士建重利也土里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目录

第一章设计依据及主要资料......................................6

1.1设计依据...............................................6

1.2主要资料...............................................7

第二章设计背景...............................................8

第三章工程规模及设计基础数据确定..............................8

3.1设计原则...............................................8

3.2工程规模...............................................9

3.2.1设计任务..........................................9

3.2.2设计水量.........................................10

3.3设计水质及处理目标....................................10

3.3.1进水水质.........................................10

3.3.2处理目标.........................................11

3.4厂区条件..............................................11

3.5进水条件..............................................12

3.6排水条件..............................................12

第四章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比选.................................13

4.1污水处理工艺分析......................................13

4.2进水可生化性的确定....................................14

1

忌而金壮萋明也幺生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4.3污染物去除及处理工艺要求..............................15

4.4常见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18

4.5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20

4.6污泥处理工艺选择......................................22

4.6.1污泥处理目的.....................................22

4.6.2污泥浓缩脱水工艺.................................22

4.6.3污泥消化工艺.....................................24

4.6.4污泥处置方案选择.................................24

第五章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26

5.1粗格栅................................................26

5.1.1功能.............................................26

5.1.2设计参数.........................................26

5.1.3工艺尺寸设计计算.................................27

5.1.4构(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工艺尺寸...................31

5.1.5工艺装备.........................................32

5.2提升泵房..............................................33

5.2.1功能.............................................33

5.2.2设计参数............................................33

5.2.3工艺尺寸设计计算.................................34

5.2.4构(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工艺尺寸...................35

2

忌而金壮萋明也幺生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5.2.5工艺装备..........................................35

5.3细格栅................................................36

5.3.1功能.............................................36

5.3.2设计参数.........................................36

5.3.3工艺尺寸设计计算.................................37

5.3.4构(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工艺尺寸...................39

5.3.5工艺装备.........................................40

5.4曝气沉砂池............................................41

5.4.1功能.............................................41

5.4.2设计参数.........................................42

5.4.3工艺尺寸设计计算.................................43

5.4.4构(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工艺尺寸...................47

5.4.5工艺装备.........................................48

5.5初沉池................................................48

5.5.1功能.............................................48

5.5.2设计参数.........................................49

5.5.3工艺尺寸设计计算.................................50

5.5.4构(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工艺尺寸...................53

5.5.5工艺装备.........................................54

5.6初沉池污泥泵房...................................55

3

忌而金壮萋明也幺生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5.7A2/。生化池............................................55

5.7.1功能.............................................55

5.7.2设计参数.........................................56

5.7.3工艺尺寸设计计算.................................58

5.7.4构(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工艺尺寸...................69

5.7.5工艺设备.........................................69

5.8鼓风机房..............................................71

5.9二沉池................................................71

5.9.1功能.............................................71

5.9.2设计参数.........................................72

5.9.3工艺尺寸设计计算.................................72

5.9.4构(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工艺尺寸...................76

5.9.5工艺装备.........................................78

5.10剩余及回流污泥泵房...................................79

5.11化学强化除磷.........................................79

5.12接触池...........................................81

5.12.1功能.............................................81

5.12.2设计参数........................................82

5.12.3工艺尺寸设计计算................................82

5.12.4构(建)物结构形式及工艺尺寸....................85

4

忌而金壮萋明也幺生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5.13加氯间...............................................85

5.13.1功能............................................85

5.13.2设计参数........................................85

5.13.3工艺尺寸设计计算................................86

5.13.4构(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工艺尺寸..................86

5.13.5工艺装备........................................86

5.14巴氏计量槽............................................87

5.15污泥浓缩池...........................................88

5.15.1功能............................................88

5.15.2设计参数........................................89

5.15.3工艺尺寸设计计算................................90

5.15.4构(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工艺尺寸..................93

5.15.5工艺装备........................................94

5.16消化池...............................................94

5.16.1功能............................................94

5.16.2设计参数........................................95

5.16.3工艺尺寸设计计算................................95

5.16.4构(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工艺尺寸..................97

5.17储泥池设计...........................................98

5.18脱水机房.............................................99

5

③而士比重科也土里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5.18.1功能...........................................99

5.18.2设计参数......................................99

5.18.3工艺尺寸设计计算..............................99

5.18.4构(建)筑物结构形式及工艺尺寸................100

5.18.5工艺装备......................................101

5.19污泥外运.............................................101

5.20污水处理厂主要构(建)筑物..........................101

5.21污水处理厂主要设备...................................105

第六章平面及竖向布置........................................109

6.1布置原则.............................................109

6.2平面布置.............................................112

6.3竖向布置.............................................113

6.3.1高程布置方法....................................113

6.3.1本污水处理厂高程计算............................115

第一章设计依据及主要资料

1.1设计依据

1)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6

忌而士建重利也土里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室外排水设计手册》(GB50014-2006)

4)《城镇污水处理站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2主要资料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城镇污水处理站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6)《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7)《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8)《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

9)《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

7

而金壮重明捡幺里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第二章设计背景

根据当地环境条件经批准在某市西侧修建城市污水处

理厂一座,处理该市西区城市污水,该区人口800000人,

综合人均自来水量为150L/人.天。面积40平方公里,主

要为商业住宅区。其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的比例为3:1,

该区域中工业主要为食品、医药、机械、电子。各企业工

业废水经就地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后,排入成排水系

统。

第三章工程规模及设计基础数据确定

3.1设计原则

1)选择工艺技术先进、成熟可靠,且方案切实可行;

2)占地面积小,且流程布局合理;

3)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管理方便、运行费用

低,且污水处理系统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8

忌而金壮萋明也幺生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3.2工程规模

3.2.1设计任务

依据设计资料和设计要求,确定工艺流程,进行构

筑物工艺设计计算、水力计算,附属构筑物设计,在此

基础上进行平面及高程布置。

9

而金壮重明捡幺里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3.2.2设计水量

设计水量:100000m3/d

变化系数Kz=1.3

所以最高日最高时流量:

《给排水设计

Q,nax=QxKz=1OOOOOx1.3=13OOOOm3/d手册》,第二

版,第05期,

平均流量及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见表3-1o城镇排水:

表3-1污水流量表P3

流量单位平均流量最大流量

m3/d100000130000

m3/h4166.75416.7

L/s11571505

3.3设计水质及处理目标

3.3.1进水水质

10

忌而金壮萋明也幺生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设计任务书已给出本次设计进水水质,见表3-2

表3-2进水水质(mg/L)《水污染控

制工程课程

设计任务书》

+

BOD5CODcrSSTNNH4-NTP

23047030050365

3.3.2处理目标

该河段水功能区划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ni

类水体。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站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B标准,主要水质标准

见表3-3。

表3-3出水水质要求

+

BOD5CODcrSSTNNH4-NTP

2060202081

3.4厂区条件

厂区平面见附图,地势平坦,适合于工厂建设。最

低气温:-12℃,最高气温:42℃,年平均气温:13℃

11

⑥而金境重明也幺学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多年平均降雨量:560mm/y,主导风向及风速:常《水污染控制

年风向为东北与西南风,最大风速25m/s,平均风速工程课程设计

1.2m/s任务书》

工程地质:

土壤:n级失陷性黄土

地下水位:-8m

厂区平均海拔高程:461m

3.5进水条件

来水管位置:厂区西南角《水污染控制

工程课程设计

来水水头:无压任务书》

来水管底标高:457m

3.6排水条件

距离厂区围墙西侧500米有一条河流,河水最大流

量48m3/s,最小流量2m3/s,最高水位458m。

12

而金壮重明捡幺里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第四章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比选

4.1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污水处理分为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相关的各

种组合方法。对于城市污水处理来说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一

发展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且经济《水污染控制

可靠的处理方法。工程课程设计

指导书》,P5;

对于以除碳(COD)处理为主时,其核心处理方法

一般为生物法(普通活性污泥法或其变种)。

对于以除碳和脱氮为主的处理时,一般也为生物法

(硝化一反硝化)。

对于以除碳、脱氮和除磷为主时,可选择生物法、生

物法+化学法或单纯化学法。

污水处理厂在采用一级处理或不同工艺二级处理系

统时,处理效率一般情况见表4-1。

表4-1各处理工艺处理效率

处理效率

处(%)

理处理方

主要工艺

级法

别SSBOD

5

13

忌而金壮萋明也幺生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沉淀(自然沉淀)40〜20~

沉淀法

级5530

生物膜初次沉淀、生物膜反应、60〜65~

法二次沉淀9090

活性污初次沉淀、活性污泥反应、70~65〜

泥法二次沉淀9095

根据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要求,本次设计采用具有脱

氮除磷功能的处理工艺。

4.2进水可生化性的确定

上节已初步确定选用具有脱氮除磷的工艺对污水进

行二级处理,但原水是否能进行生化处理.,特别是能否

进行脱氮除磷处理,取决于原水中各营养成分的含量及

其比例是否能满足生物的生长需要,因此需确定原水的

相关指标是否满足要求。根据设计进水水质,计算出原

水中各营养物质比值,见表4-2。

表4-2污水处理厂原水营养物比值

项目比值

BODs/COD0.49

BOD5/NH4+-N6.39

14

忌而金壮萋明也幺生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BODs/TN4.6

BOD5/TP46

4.3污染物去除及处理工艺要求

污水处理的目的辞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使污水得到

净化,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BOD5、COD、SS、N和P

等。本工程要求的污水处理程度较高,对BOD5、COD、

SS、NH3-N、TP的去除率如表4-3所示。

表4-3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指标及处理效率

进水水质出水水质去除率

项目

(mg/L)(mg/L)(%)

230

BOD52091.3

COD4706087.2

SS3002093.3

NH4+-N36877.8

TP5180

1.SS的去除

15

忌而金壮萋明也幺生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SS的去除主要依靠物理处理法来实现,物理处理法

利用作用分离水中呈悬浮态的固体物质。主要方法有筛

选法、沉淀法、气浮法、过滤法、离心法和膜分离法。

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通过物理处理法去除悬浮状态的固

体污染物质,主要处理设施有初沉池,一般SS能去除

40%—55%O

2.BOD5的去除

生活污水中BOD5的去除是靠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

代谢作用,然后对污泥与水进行分离来完成的。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一

部分有机物用于合成新的细胞,将另一部分有机物进行

分解代谢以便获得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最终产物是

CO2和H2O等稳定物质。在这种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

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如低分子有机酸等易降解有机物)

直接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而非溶解性有机物则首先被

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然后被酶水解后进入细胞内部被利

用。由此可见,微生物的好氧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溶解

性有机物和非溶解性有机物都起作用,而且代谢产物是

无害的稳定物质,因此,可以使处理后污水中的残余

BOD5浓度很低。

3.氮的去除

废水中的氮一般以有机态和无机态,包括氨态、亚

硝酸盐和硝酸盐等形式存在。生活污水中氮的存在形式

以有机氮和氨氮为主,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很低,

不超过总氮含量的1%。在未处理的原污水中,有机态氮

和氨氮的是氮的主要存在形式,经传统二级生化处理后

的出水中氮主要以氨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形式存在。

氮的去除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两大

类。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沸石选择性交换吸附、空气吹脱

及折点氯化。生物化学法主要为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16

忌而金壮萋明也幺生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4.COD的去除

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来分离废水中的悬浮物或乳

浊物,可去除废水中的COD。常见的有格栅、筛滤、离

心、澄清、过滤、隔油等方法。

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

物质或胶体物质,可去除废水中的COD。常见的有中和、

沉淀、氧化还原、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微电解、电

解絮凝、焚烧等方法。

物理化学法:利用物理化学作用来去除废水中溶解

物质或胶体物质。可去除废水中的CODo常见的有格栅、

筛滤、离心、澄清、过滤、隔油等方法。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有

机污染物和无机微生物营养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

常见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消化法、稳

定塘与湿地处理等。

5.磷的去除

磷在水中有三种存在形式,即正磷酸盐、聚磷酸盐

和有机磷。在生化处理过程中,有机磷和聚磷酸盐可转

化为正磷酸盐。除磷的方法有化学法和生物法。

化学除磷:通过投加化学沉淀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

生成难溶沉淀物,然后分离去除。根据使用的药剂,化

学沉淀法可分为石灰石沉淀法和金属盐沉淀法。

生物除磷:利用一类称为聚磷菌的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

下能够从外部环境过量摄取超过其生理所需要的磷,并

将其以聚合磷酸盐的形式储存于体内,最终以富磷剩余

污泥的形式排出,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17

忌而金壮萋明也幺生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4.4常见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所有生物除磷脱氮工艺都包含厌氧、缺氧、好氧三

个不同过程的交替循环。应用于城市污水厂的悬浮型活

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系列:

1.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也称氧化渠或循环曝气池,是于20世纪50

年代由荷兰的巴斯韦尔(Pasveer)所开发的一种污水生

物处理技术,属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法。它把连续式反

应池作为生化反应器,混合液在其中连续循环流动。氧

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器

中的混合液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混合液在氧

化沟闭合渠道内循环流动。

氧化沟特点:

1)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氧化沟工艺不需

要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有此类氧化沟还可以和二沉池

合建,省去污泥回流系统。

2)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氧化沟的BOD平均处

理水平可达95%左右。

3)能承受水量水质的冲击负荷,对浓度较高的工业

废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主要是由于氧化沟水力停留

时间长,泥龄长,一般为20〜30d,污泥在沟内达到除磷

脱氮的目的,脱氮效率一般>80%,但要达到较高的除

磷效果,则需要采取另外措施。

A2/O工艺

A2/O工艺是将厌氧/好氧除磷系统和缺氧/好氧脱氮

系统相结合而形成,是生物脱氮除磷的基础工艺。可同

而金壮重明捡幺里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时去除废水中的BOD、氮和磷,工艺流程见图4-1。

混合液回流

图4-1A?/。系统流程示意图

A?/。工艺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混合液中的硝态氧

来氧化B0D5,回收了部分硝化反应的需氧量,反硝化

反应所产生的碱度可以部分补偿硝化反应消耗的碱度,

因此对含氮浓度不高的城市污水可以不另外加碱来调节

pHo本工艺在系统上是最简单的除磷脱氮工艺,总的水

力停留时间小于其它同类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

替运行的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繁殖,无污泥膨胀的

问题,SVI一值小于100,利于处理后污水与污泥的分离;

运行中在厌氧和缺氧段内只需轻缓搅拌,运行费用低。

2.UCT工艺

UCT工艺与A2/O工艺不同之处在于沉淀池污泥回

流到缺氧池而不是回流到厌氧池。工艺流程见图4-2。

抉贪混•含液回流

19

忌而金壮萋明也幺生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图4-2UCT系统流程示意图

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硝酸盐氮进入厌氧池,破坏厌氧

池的厌氧状态而影响系统的除磷率。增加了从缺氧池到

厌氧池的混合液回流,由缺氧池向厌氧池回流的混合液

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BOD,而硝酸盐很少,为厌氧段内

所进行的有机物水解反应提供了最优的条件。在实际运

行过程中,当进水中总凯氏氮TKN与COD的比值高时,

需要降低混合液的回流比以防止NO3-进入厌氧池。但是

如果回流比太小,会增加缺氧反应池的实际停留时间,

而实验观测证明,如果缺氧反应池的实际停留时间超过

lh,在某些单元中污泥的沉降性能会恶化。

4.5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根据本工程设计进水水质和出厂水质要求,污水处理

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

效节能、经济合理、管理维护简单方便。在确保污水处理

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运行费用。从上述各种工艺的比较来

看,本工程选择A2/O工艺和氧化沟工艺进行技术比较,

从而确定最终的处理方案。污水处理工艺比较见表4-4。

表4-4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指标及处理效率

20

而金壮重明捡幺里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评比项目方案1方案2

类别

A2/0工艺氧化沟工

标B0D5的去除率90%—95%90%—95%

基建费>100<100

指能耗>100>100

占地>100>100

运行稳定程度一般稳定

情管理情况一般简便

适应负荷波动情况一般适应

适合大型适合中小

污水厂,可型污水厂,

备注

脱氮除磷可脱氮除

根据以上比较,结合本项目的主要处理目标及实际情

21

③而金境萋明也幺学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况,确定污水处理长采用A2/0为主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

4.6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4.6.1污泥处理目的

污泥处理的目的是:减少污泥的体积,便于污泥的运输

和最终处置;去除其中的有机物,使污泥稳定;杀灭其

中的致病微生物,保证污泥的卫生安全。因此污泥处理

工艺主要由污泥的性质以及污泥最终处置的要求所决

定。

4.6.2污泥浓缩脱水工艺

污泥浓缩有重力浓缩与机械浓缩两种方法。

重力浓缩池中污泥停留时间长,一般在12h以上。

浓缩池呈厌氧状态,在污泥中的聚磷菌放磷,使磷回到

浓缩池上清液中,上清液如果直接回流到污水处理站进

水中,则增加进水磷浓度,影响除磷效率。磷的如此密

闭循环,最终将使污水处理出水磷难以达标。如要使磷

不回到进水中,则需另外进行化学处理,使运行管理复

杂化。而机械浓缩利用机械作用,在短时间内使污泥含

水率降低,占地小,可连续运转,本工程推荐采用机械

浓缩。这里仅对带式机械浓缩脱水方案和离心浓缩脱水

22

忌而金壮萋明也幺生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方案进行比较,见表4-5。

表4-5相同生产能力污泥浓缩、脱水对比表

离心浓缩、脱水

项目带式浓缩、脱水方案

方案

污泥带式浓缩脱水机,

污泥浓缩脱水机,投

主要设投药装置,污泥加压

药装置,污泥加压

备泵,污输送机,反冲洗

泵,污输送机等

水泵,空压机等

加药

基本相当基本相当

偏大较小

工作环

噪声大,臭味小噪声小,臭味大

设备费

较高较低

运行管

管理技术要求高管理技术要求低

占地面大

23

而金壮重明捡幺里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辅助设

无多

功率消

大小

基建投

小大

由表4-5可知:两个方案各有优缺点,都可以用于污

泥浓缩脱水。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推荐采用浓缩脱

水一体化带式压滤机方案。

4.6.3污泥消化工艺

消化污泥指在有氧或无氧情况下,由于微生物作用已

达到稳定的污泥。消化污泥分为污泥耗氧消化和污泥厌氧

消化。污泥耗氧消化是以耗氧的方式氧化污泥中的有机

物质,并且减少污泥的质量和体积。

4.6.4污泥处置方案选择

国内对城市污水处理站经过处理的污泥处置大都选

用卫生填埋和用作农肥的方法处置,有少数厂采用简易静

态堆肥处置。国外发达国家采用较多的方法有:焚烧、填

埋、堆肥和投海等。投海方法处置,实质是将污染转移,

24

而金壮重明捡幺里课程设计(论文)用纸

国际上已不允许。

经比选后选择卫生填埋对污泥进行处置。

25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6页共117页

第五章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5.1粗格栅

5.1.1功能

城市污水含有大量悬浮物和漂浮物,故需要设置格栅《水污染控

以拦截较大的悬浮固体物质。制工程》第3

版冶金工业

格栅的栅条多用50mmX10mm或40mmX10mm的出版社彭党

扁钢或中10mm的圆钢制作格栅的间隙大小对污水处理聪主编,P80;

运行有直接关系,目前设计采用格栅的间隙可分为三级:

细格栅间隙为5〜10mm,中格栅间隙为15〜40mm,粗格

栅间隙为10mm以上。

格栅的间隙应根据水体的实际需要设置,想用一种规

格格栅截留各种漂流物是行不通的,进水格栅的间隙和道

数应根据处理要求设计。从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资料

表明,一般设计中多采用中格栅和细格栅二道。

5.1.2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按最大流量设计;

格栅数量:一般不小于2个;

过栅流速:0.6—1.2m/s;

第26页共117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7页共117页

栅前渠道流速:不小于0.4m/s,《水污染控

制工程》第3

格栅倾角45。一75。,本设计取60°;版,彭党聪主

编冶金工业

栅渣量:

出版社P80;

格栅间隙30-50mm:0.01—O.O3m3/l()3m3污水;

《给排水设

格栅间隙16—25mm:O.O5-O.lm3/l()3m3污水;计一手册》第05

期.城镇排水,

栅渣含水率一般为80%,容重约为960kg/m\P167;

5.1.3工艺尺寸设计计算

格栅设计主要确定格栅形式、栅渠尺寸(B,H,L)等;

水力计算(确定栅后跌水高度);渣量计算等。

设计计算

取值如下:

栅条宽度S=12mm;

栅条间隙宽度b=15mm;

过栅流速v=1.0m/s;(0.6m/s-1.2m/s);

《水污染控

超高=0.5m;制工程课程

设计指导书》

栅前渠道水深h=1.0m;—2013,P9;

格栅倾角60°;

单位栅渣量取Wi=0.06m3栅渣/lOOOn?污水。

第27页共117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8页共117页

(1)栅条间隙数n:

Q,naxV^

fl-

bhv

式中:QMAX—最大设计流量(nP/s)

V一过栅流速(m/s)

a一格栅倾角(°)

h一栅前渠道水深

b—栅条间隙宽度

v一过栅流速

2,Jsina1.505xJsin600人

n=-------=--------------=93.3a93个,,

bhv0.015x1.0x1.0《水u污染控

制工程》第3

_版,冶金工业

校核过栅流速93=出版社彭党

0.015xl.0xv聪主编P82;

V=1.0m/s,符合要求。(0.6-1.2m/s)

(2)栅槽宽度B

B=S(n+l)+bn

B—栅条间隙宽度(m)

S一栅条宽度(m)

B=5(w-1)+^=0.012x(93-1)+93x0.015=2.499m«2.5m

第28页共117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9页共117页

取B=2.5m取三个格栅,两用一备,每个格栅宽度4

=1.3m

校核栅前渠水流流速

Q1.505

=0.58/〃/s符合要求,

V-HxBx2'l.0xl.3x2

(0.4-0.9m/s).

(3)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水污染控

制工程》第3

水力计算(确定栅后跌水高度);

版,冶金工业

格栅水头损失hi:出版社彭党

聪主编P82;

式中:ho—计算水头损失(m)

k-格栅受到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取3

B一栅条形状阻力系数

设栅条迎背水面均为半圆的矩形断面,£=L67,K=3,

%=h°k=3。"x?sina

0.012、/1.02

=3x1.67xx-s-in--6-0-0-

0.0152x9.81

=0.16m

第29页共117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0页共117页

式中,hi为设计水头损失,m;

ho为计算水头损失,m,

v2

4=4「sina;

2g

g为重力加速度,m/s2;

k为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

倍数,一般采用3;4为阻力系数,与栅条

断面形状有关,可按手册提供的计算公式和

相关系数计算。K=(3.36v-1.32)

(4)每日栅渣量W

栅渣量按下式计算:

W=86400QmaM

1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