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度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度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度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度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200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共6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6页问卷第一卷一、基础题,1—6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A、汤汤(tāngtāng)晏晏(yànyàn)踟蹰(chíchÚ)B、岌岌(jíjí)葳蕤(weīruí)踯躅(zhízhÚ)C、伶俜(língpīng)纤纤(qiānqiān)脉脉(mòmò)D、暧暧(àiài)潺潺(chànchàn)呦呦(yōuyōu)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全错的一项是()A、槌床便大怒(卧具)自可断来信(信件)B、何意致不厚(得)可怜体无比(可爱)C、否泰如天地(坏)妾不堪驱使(忍受)D、虽与府吏要(约好)谢家来贵门(感谢)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你就可以禀告公公婆婆。B、汝岂得自由:你哪里有这个自由。C、誓天不相负:指天发誓,不要互相对不起。D、昼夜勤作息:白天夜里都勤快地劳作。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组项是()A、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适得府君书B、君既若见录渐见愁煎迫相见常日稀C、自名秦罗敷不图子自归举动自专由D、儿已薄禄相相见常日稀嬉戏莫相忘5、指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于嗟女兮,无与士耽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C、彤管有炜,说怿女美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6、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汝岂得自由B、可怜体无比C、徘徊庭树下D、叶叶相交通二、现代文阅读,回答7—13题(21分,每小题3分)①什么是“乐府”?它的涵义是有的。两汉所谓乐府指的是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六朝人虽把乐府看成一种诗体,但着眼还在音乐上。至唐,则已撇开音乐,而注重其社会内容,乐府又一变而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则又离开了唐人所揭示出来的乐府的精神实质,而单从入乐这一点出发,是乐府一词的滥用。②乐府成为大规模的专署是在汉武帝的时候。作为一个供统治者点缀升平,纵情声色的音乐机关,汉乐府的任务,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它不同于后代的一个最大特点,或者说最有意义的工作,便是采集民歌。这件事在文学史上也是有其重要意义的。白居易说:“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和周代一样,汉代也是采诗的,当时采诗的范围遍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比周代还要广。两汉某些头脑比较清醒的统治者较能接受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教训,也颇懂得反映人民意向的民歌民谣的作用,经常派遣使者“使行风俗”、“观纳民谣”。这种政治措施,说明当时乐府采诗虽然为了娱乐,但也有作为统治者之借鉴的政治意图,即所谓观风俗,知薄厚;而在客观上也起了保存民歌的作用,使民歌得以,,。③据《汉书•艺文志》所载篇目,西汉乐府民歌有一百三十八首,这数字已接近《诗经》的风,东汉尚不在内,但现存的总共不过三四十首。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在音乐上,这三类各具特色。“相和”是一种的演唱方式:“鼓吹”是;“杂曲”则是。④汉乐府民歌继承并发展了周代民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这表现在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这种精神象一根红线贯串在从建安到唐代的诗歌史上,俨然形成一条以乐府为系统的现实主义传统:“缘事而发”(汉乐府民歌)——“借古题写时事”(建安古题乐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诗事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⑤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形式是杂言诗与五言诗,这两种形式对后代乐府诗的影响很大,这两种形式与《诗经》的四言体、《楚辞》的骚体,成为古诗的主要语言形式,一直到近体诗出现并兴盛起来,五言诗和七言诗才占据了主要地位。7、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词语是()A变化B发展C演变8、“乐府”从音乐中独立出来的时期是()A秦朝以前B汉代C唐代D宋代9、对第②段末尾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集中记录流传B记录集中流传C集中流传记录D流传记录集中10、“十代采诗官不置”的“置”字意思是()A放置B设置C弃置D安置11、对第②段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汉乐府的主要价值B说明汉乐府形成的原因C说明汉乐府与民歌的关系D说明汉乐府对民歌的影响12、第③段末尾处应填入的句子,正确的顺序是()①一种声调已经失传的曲牌子②有丝竹伴奏的或人声相谐③北方民族主要用作军乐的器乐合奏曲A、①③②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②①13、对文中说唐朝人揭示出乐府的精神实质的分析,正确的是哪几项()A反映社会内容B批判现实的讽刺性C采集民歌D感于哀乐,缘事而发E作为统治的借鉴F是古诗的重要形式问卷第二卷三、阅读古文,回答14--16题(9分,每小题3分)陌上桑日出东南隅①,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②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③。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④。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⑤。“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⑥;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⑦。为人结白皙,鬃鬃⑧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注]①隅:方位。②笼:竹蓝。③襦:短袄。④脱帽著梢头:脱下帽子,重整头巾。梢头,包头发的纱巾。⑤姝:美女。⑥骊驹:黑色小马。⑦专城居:官居太守,为一城之主。⑧鬃鬃:须发稀疏。14、一句话概括这首诗所叙述的故事。15、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罗敷这一人物形象。16、诗表现了罗敷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四、默写,完成17—24题:(共15分,每空1分)17、,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18、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9、羁鸟恋旧林,。开荒南野际,。20、日月忽其不淹兮,。惟草木之零落兮,。21、不见复关,;既见复关,。22、,子无良媒。将子无怒,。2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24、东西植松柏,。五、鉴赏诗歌,25—27题:(共9分,每题3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涣。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25、这首诗有没有运用兴的手法?如有,请举例,并说明其作用。答:26、除了赋比兴外,试指出这首诗与课文《诗经三首》在表现形式上的一个共同点及其具体作用。答:27、根据上面诗填空。这首诗写追寻所怀念的人,但结果终于是。六、主观表达(18分,28题4分,29、30、31题每题2分,仿写8分)(一)翻译句子:28、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汩余弱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30、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二)仿写、要求:①句式基本相同。②把握所给语段的语脉及创设的意境。你向往山居的清净,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就必须,你希望,就必须。七、作文(60分)中国男子足球对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顺利出线,有人说中国队凭运气,有人说中国队靠实力。关于“运气”的说法,生活中到处都有。请以“运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将故事可以发议论。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答题卷题号1234567答案题号8910111213答案第一卷(39分,每小题3分,第13题答对一个给1分)第二卷三、阅读古文,回答14--16题(9分,每小题3分)14、15、16、四、默写,完成17—24题:(共15分,每空1分)17、,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18、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9、羁鸟恋旧林,。开荒南野际,。20、日月忽其不淹兮,。惟草木之零落兮,。21、不见复关,;既见复关,。22、,子无良媒。将子无怒,。2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24、东西植松柏,。五、鉴赏诗歌,25—27题:(共9分,每题3分)25、这首诗有没有运用兴的手法?如有,请举例,并说明其作用。答:26、除了赋比兴外,试指出这首诗与课文《诗经三首》在表现形式上的一个共同点及其具体作用。答:27、根据上面诗填空。这首诗写追寻所怀念的人,但结果终于是。六、主观表达(18分,28题4分,29、30、31题每题2分,仿写8分)(一)翻译句子:28、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3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二)仿写33、你向往山居的清净,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就必须,你希望,就必须。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答案BADCDCc题号8910111213答案CBCBBABD第一卷(39分,每小题3分,第13题答对一个给1分)第二卷三、14.采桑女子罗敷言辞拒绝使君调戏的故事。15.肖像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16.坚贞不阿、勇敢机智四、默写,完成17—24题:(共15分,每空1分)17、腰若流纨素,口如含朱丹。18、譬如朝露,去日苦多。19、池鱼思故渊。守拙归园田。20、春与秋其代序。恐美人之迟暮。21、泣涕涟涟;载笑载言。22、匪我愆期,秋以为期。2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4、左右种梧桐五、鉴赏诗歌,25—27题:(共9分,每题3分)25、有。“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开头两句对河边的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