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试题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试题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试题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试题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必修)

2006.05

—.单项选择题(2*30)

1.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低死亡率的是

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③过渡人口增长模式④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

3.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4.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

①洞庭湖围湖造田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③南方丘陵地区退耕还林

④为改善交通,大力增加汽车等交通工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变

6.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属于

A.国内迁移B.国际迁移C.省际迁移D.县际迁移

7.20世纪末,大批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国家政策B.部族战争C.自然灾害D.开发资源

8.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

A.自然环境因素B.政治因素C.婚姻家庭因素D.社会经济因素

9.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

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

C.造成人才流失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10.关于中心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地级别越高,提供职能种类越少

B.中心地级别越低,中心地服务的范围越大

C.中心地级别越高,门槛人口越高

D.中心地级别越低,中心地数目越少,中心地平均距离越近

11.读下图“相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关李军家购物的选择说法,正确的是

OB中心地服务范围

A.一定选择A中心地B.一定选择B中心地C.一般选择A中心地D.一般选择B中心地

12.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

①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经济活动频繁②高楼林立,地价便宜③建筑物高大密

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④中心商务区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向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13.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其中正确的是

cD

—►盛行风向^3匚岖II居民区E53防护带

14.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但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成

为特大城市,原因是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15.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也在不断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军事和宗教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已经很弱

B.交通条件从古到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C.自然资源对现代城市区的影响已经很弱

D.科技、旅游等已成为部分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16.下列四个流域中,城市最稀少的是

A.黄河流域B.亚马孙河流域C.刚果河流域D.密西西比河流域

17.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目前城市化进程比发达国家慢

C.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D.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

18.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是

A.澳大利亚B.美国C.英国D.中国

19.读“印度半岛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①处就近利用煤矿建一火电厂

B.在②处建一化工厂,既可就近排污入河,废气对城区污染也较小

C.③处抽取河水建一水厂

D.在④处防护带内利用绿化空地建一所幼儿园

20.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是

A.小麦和玉米混合农业B.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混合农业

C,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D.牧羊和牧牛混合农业

21.法国地中海沿岸和我国新疆都出产葡萄,与下列因素最密切的是

A.盆地地形B.充足的灌溉水源

C.传统的精耕细作D.特殊的气候

22.世界上主要的牛肉出口国是

A.澳大利亚B.新西兰C.美国D.阿根廷

23.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电厂的燃料中有炼油厂的废气B.该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C.水资源的消耗增加D.该模式既有利可图,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24.大庆属于哪种区位类型

A.交通枢纽B.自然资源C.省会D.水运的起点和终点

25.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而不是亚马孙平原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因素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D.交通因素

26.下列沿河地区中,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地区是

A.河流的发源地B.河流入海UC.两条河流交汇处D.河流渡口处

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27~28题。

27.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

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产量低于小麦、玉米,经济效益差

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需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泗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28.这项农业调整决策

A.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B.充分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

C.说明市场的需求量对农业生产的种类和产量影响最大

D.说明对食物的偏好是影响农作物品种选择的最关键性因素

29.我国温州制鞋业发达,许多企业很快得到各种新款鞋样的彩色照片,为设计新款式鞋子

提供有价值的资料。这是

A.利用报纸搜集各种信息B.利用照相机到各地拍照得到的

C.利用因特网进行电子商务D.通过采访进行现场拍摄得到的

30.下列关于商业网点组织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网点都应设置在经济发达地区

B.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几个较大规模的商业网点

C.人口稀少的地区,不便设置商业网点

D.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只受人口分布和交通条件的影响

大公中学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必修)

2006.05

一.单项选择题(2*30)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二.综合题(40分)

L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50

(1)我国人均耕地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

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

C.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

D.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

(3)为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采取的措施是()(不定选)

A.开垦草原B.围湖造田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改善耕地质量

2.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下图回答问题。(8,)

图一: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二:世界人口纬度分布

(%)

100

80

60

40

20

0

亚洲

口距海岸20汗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的比例

S距海岸20阡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

图三: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人口占洲总面积、总人口的比例

(1)分析图一,从地形上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总面积占洲总面积小于30%的大洲中,人

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洲是o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的地区、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判断,下列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A.恒河平原B.亚马孙平原(不定选)

C.西欧平原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H.加拿大东南角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

(l)Ri、R2和R3分别代表A、B、C三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半径,哪一个中心地是最高级

的?哪一个是最低级的?

(2)根据门槛人口知识,判断下面各组中心地职能分别与Ri、R2、R3中的哪个服务范围相对

应。

小学一市场商业网点——音乐厅——

中学一区级商业网点——电影院——

大学一街道级商业网点——录像带出租屋——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1)如果在该城市配置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水力发电厂、服装厂,应分别配置

在A、B、C、D、E中的哪一点比较合适,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自来水厂应在_______,理由o

②化工厂应在_______,理由_________o

③钢铁厂应在_______,理由o

④服装厂应在_______,理由_________。

⑤火电厂应在_______,理由o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

(1)图中所示地区中(填字母)可能成为商业街。

(2)A、B、C、D四地中商业网点密度最大,原因是

(3)按A、B、C、D四地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好坏排序正确的是()

A.A>B>C>DB.B>A>D>C

C.D>C>A>BD.B>C>D>A

(4)A,B两地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可能是:A,B。

木渎高级中学天华学校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试卷2005.4.16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填入第II卷答题栏内。)

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因培育杂交水稻优良品种而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1〜5题。

1.培育优良品种,在农业投入中属于()

A.自然条件投入B.劳动力投入

C.生产资料投入D.科技投入

2.多年来,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推广杂交水稻,目前我国杂交水稻栽培面积占全国水

稻种植面积的50%这一现象主要体现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A.气候B.市场C.政策D.科技

3.我国广大农村的水稻种植业按投入多少分类,属于()

A.密集农业B.粗放农业

C.自给农业D.商品农业

4.近年来,由于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过于求,稻谷价格明显下跌。于是有的农民压缩

水稻种植面积而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这反映了()

A.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越来越强

B.市场需求对农业区位选择越来越突出

C.交通运输对农业区位选择越来越小

D.国家政策对农业区位选择越来越大

5.有人建议美国政府也大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其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农民也种植水稻,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分布着大片稻田

B.稻米是美国大多数人喜爱的食粮,市场广阔

C.美国大部分地区为季风气候,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的生长

D.美国劳力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适宜发展劳动强度较大的水稻种植业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6~10题

6.与农业相比较,工业生产()

A.对自然要素要求更多的投入

B.地域上具有灵活性

C.所有加工工业可在任何季节进行连续生产

D.工业产品的周期性明显

7.下列关于工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工业在扩散,仍集中分布在少数国家和地区

B.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开始下降

C.现代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和体力投入越来越少

D.工业生产方式山过去小批量定制生产向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转变

8.不同工业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请根据下图选择正确的一组选项()

A.①制糖厂②炼铝厂

③啤酒厂④电子装配厂

B.①电子装配厂②啤酒厂

③制糖厂④炼铝厂

C.①啤酒厂②炼铝厂

③制糖厂④电子装配厂

D.①啤酒厂②电子装配厂

③炼铝厂④制糖厂

9.就世界而言,工业集中分布在()

A.亚洲、欧洲、大洋洲

B.欧洲、北美、大洋洲

C欧洲、非洲、拉丁美洲

D.欧洲、北美、日本

10.关于意大利新兴工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大中型为主

B.以高技术为主

C.以资源密集型为主

D.以分散型为主

1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图例:乡镇O城市口城市发展顺序—k

12.美国五大湖附近工农业生产主要属于:()

A.新兴工业和水稻种植业

B.传统工业和乳畜业

C.高技术产业和大牧场放牧业

D.中小企业和混合农业

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对地理环境和

人类的经济活动有着重大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19题。

13.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聚落不单指房屋建筑的集体,还包括农田、道路、厂矿等文化景观

B.聚落一般分乡村和城市两大类,人类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世界上有许多聚落正在成长,也有许多聚落正在衰落

D.聚落可以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风土人情

14.关于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

B.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C.高原城市在温带地区比较普遍

D.山区城市一般位于山坡上

15.影响阿伯丁、株洲、堪培拉、麦加等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交通、资源、政治、宗教

B.资源、交通、宗教、政治

C.资源、政治、宗教、交通

D.资源、交通、政治、宗教

16.关于世界城市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地区气候适宜,故城市密集

B.美国中部大平原工农业发达,故城市密集

C.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故城市密集

D.亚洲中低纬地区内陆地区气温适中,故城市密集

17.下图中甲、乙是某河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在图中A、B、C、D四个区位中最有

利于大城市发展的区位是()

18.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说明了()

A.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分布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分布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C.政治因素是决定该城市分布与发展的区位因素

D.军事因素在该城市区位选择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19.如果你是个特大城市的市长,那么你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拟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质人才②建设立体交通道路系统,

控制运行机动车辆总数量③将对环境有污染的工厂一律清除出本市、本地区之外,加强园

林绿化地建设④控制人口,规划建设大量高档次住宅,建筑物高大且稠密

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③

20.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产量产量产量产量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仅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共20

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第n卷答题栏内。)

21.图中①代表商品谷物农业,③代表大牧场放牧业,②可能的国家是()

A.英国B.阿根廷C.新西兰D.美国

22.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共同点是()

A.-一般是家庭经营的

B.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C.分布地区一般地广人稀

D.都属于密集农业

23.下列行为属于对自然因素有效改造的是()

A.在横断山区修筑梯田

B.培育良种,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C.根据后场需求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与品种

D.在江淮平原地区生产双季稻

24.下列工业部门,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

A.石油加工、飞机制造

B.钢铁、化学

C.核工业、计算机工业

D.电力、汽车

25.下列工业区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

A.德国的鲁尔工业区

B.[I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C.“硅谷”高技术工业区

D.美国东北部地区

26.关于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料范围越来越少,对工业区位影响逐渐减弱

B.在发达国家交通运输不再成为工业区位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

C.信息网络通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小

2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A.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C.城布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大城市不断涌现

D.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已超过乡村人口

28.关于城市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技术的创新为城市起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B.手工业与农业分离,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C.世界第一批城市,大多诞生在沿海地区

D.古代城市兴衰起落很大,发展很不稳定

29.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B.城市设施很不完善

C.城市管理不善和绿地面积减少

D.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30.下列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政治因素起主导作用的是()

A.石家庄

B.合肥

C.巴西利亚

D.纽约

木渎高级中学天华学校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试卷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31.读澳大利亚墨累一一达令河流域某农场土地利用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下图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字母限填一次)。

A.格秆B.牧草C.羊*D.羊毛、羊肉

B.增加土填肥力F.B节小麦、第羊的生产擢模

(2)该农场种植的冬小麦收割期在()(注:以下月份指的是北半球的月份)

A.2、3月B.5、6月C.8、9月D.ll、12月

(3)该地处于(地形区)西侧,由于山地的

效应,降水稀少。

(4)该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为此,澳大利亚政府修建了著

名的工程。

(5)该农场按农业生产对象分类属于农业,其优点是有很大灵活性,

对市场适应性»

32.读某地工业部门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将下列工业部门的代号填入上图中空白框内

A.钢铁工业B.煤炭工业

C.电力工业D.机械工业

(2)以上各工业部门相互联系,从工业联系分类来看,主要属于()

A.地域空间联系B.投入——产出联系

C.信息网络联系D.专业协作联系

(3)该地工业是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工业部门相互联系,导

致,从而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

(4)从图中可看出该区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此,整治措施

是。

(5)根据上图可判断该地区可能是()(双选)

A.英国中部工业区

B.意大利中部工业区

C.美国“硅谷”

D.德国鲁尔区

3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河流铁路铁矿农业区城区公路

(1)图中A、B、C为农业区,布局均合理,将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小麦区()花圃()奶牛场()

(2)图中1)、E、F为工业企业,布局也均合理,请将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钢铁厂()自来水厂()服装厂()

(3)该城市拟建一座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在H、G两地中较合理的是

理由

(4)J处有一工厂,其区位明显不合理,但仍然留在原地,这是由于工业所

致。图中工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的是。

34.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图上的小麦区和玉米带在农业地域分类上属于农业,在地形上位于美

国的上,在这里发展这种类型的农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①地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E*蹴腓断刎挣克兰等国。我国的东北、

也有这类农业。

(3)读图中的代号填空:

①河②半岛③国家.

(4)美国著名的新兴工业区位于A市部,背靠太平洋(地形区),

人们把该工业区称为“硅谷”,其原因是

(5)近年来“硅谷”许多企业把工厂建到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其原因是()

A.“硅谷”污染严重B.利用新的自然资源

C.利用廉价土地和劳动力D.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35.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I发展中国*城市人口ETI发达国在城]人口

I发展中国东农村人口仿力为发达国家农村人口

图6-10

(1)在下表中空白框内填上正确的数据(保留整数)。

年份196019802000

世界人口(亿)45

发达总人口(亿)1012

国家城市人口(亿)811

城市人口百分比(%)6772

发展总人口(亿)33

中国城市人口(亿)3620

家城市人口百分比(%)1844

(2)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D.城市人口增长速度

(3)横向比较表中数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相比较

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向比较表中数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相比较

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欧美一些国家相继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其原因

是。

36.读上海市21世纪产业模式图,回答相应的问题(13分)

(1)据统计,1992年底,仅占全市土地面积4.4%的原市区的工业企业、职工数和工业总

产值分别占全市工业的41.57%、54.79乐52.63%«以上数据说明上海的产业布局最突出的

特点是:工业过分集中在,占据了产业的最佳区位。

这种产业布局状况,不仅与上海长远发展目标不相适应,同时也给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

来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用地紧张,无发展余地,影响了进一步发展;

②市区内过多,影响城市职能的转换;

③;

④o

(2)上海在市区外围发展了蔬菜生产基地、家禽生产养殖基地,其区位选择主要受—因

素影响;上海宝山钢铁厂位于图中的

功能区,其区位选择主要是受和

因素的影响。

(3)上海市是我国最大城市,为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

境方面上海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木渎高级中学

天华学校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试卷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CABABDCD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BABDCBBCB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DCDBDADADBCBCADADB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综合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31.(除第1题每空0.5分,其它每空1分共10分)

A

B

(2)D

(3)大分水岭雨影

(4)灌溉东水西调

(5)混合强

32.(除第1题每空0.5分,其它每空1分,共10分)

(3)丰富煤炭资源工业集聚

(4)生产结构单一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5)AD

33.(除第1,2题每空0.5分,其它每空1分,共7分)

(DCAB(2)FDE(3)H对城区大气和水都无污染(4)惯性E

34.(除第1,2,3题每空0.5分,其它每空1分,共11分)

(1)商品谷物中央大平原①平坦广阔②深厚肥沃③充足④温和⑤丰富

(2)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西北

(3)①密西西比②弗罗里达③加拿大

(4)东南部海岸山脉依山傍海,工业区以微电子工业主导而微电子工业主要以硅作

为原料

(5)C

35.(除第1题每空0.5分,其它每空1分,共9分)

(1)

1960年1980年2000年

3060

15

5

50

2045

15

(2)C

(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上升期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发达国家

(4)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

(5)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6.(每空1分,共13分)

⑴市中心第三

①工业企业②工业用地③工业“三废”污染严重④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2)市场第一、二产业为主的综合市场交通运输

(3)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如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修建卫星城,90年代建设浦东新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如修建环城公路,南浦杨浦、徐浦等大桥,城市高架道路

地铁等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如综合治理苏州河,扩大绿化面积等

2008学年第二学期ZDB三校联考高一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道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70分)

东山镇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自古为

鱼米之乡。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读东山镇

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3题:

1.结合上文并读图,东山镇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

A.①果园②茶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B.①果园②稻FH③茶园④淡水养殖

C.①茶园②稻田③果园④淡水养殖

D.①茶园②果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2.由上述资料判断,下列不是东山镇农业发展趋势的是

A.发展生态农业B.发展适应市场的农产品

C.增加农业就业人口数D.开发优势资源

3.东山镇自古为鱼米之乡的区位优势条件主要是

A.季风气候,河网密布B.黑土肥沃

C.交通网络四通八达D.市场需求量大

右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4〜6题:

4.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

D.存在投入——产出联系

5.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

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6.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

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D.劳动力丰富

7.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

①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②大力发展造纸工业③加速发展长

绒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业④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

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8.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与我国混合农业相比,其相似之处是

A.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

B.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

C.普遍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

D.饲养牲畜主要采用家畜、家禽的小规模饲养方式

9.下列有关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造纸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

B.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

C.化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

D.水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风的下风地带

10.有关循环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循环经济是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

B.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C.循环经济中的物质和能量是循环流动、多次利用的

D.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中完全没有废弃物的排放

11.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承担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管道运输

下图所示的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到B城的铁路。回答12〜

A.①B.②C.③D.@

13.目前A城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荒漠化B.煤炭资源枯竭C.洪涝D.酸雨

右图的新建铁路被称为“第二通道,据此判断14〜15题:

14.该铁路穿越的最大障碍在

A.①B.②C.③D.®

1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其起点在我国最大产煤省

B.其终点将建成综合性港口

C.它将与海运一起完成大范围资源调运

D.它是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

今天,"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

“绿色消费”是当今热门话题。回答16〜17题:

16.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日常消费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B.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C.少用普通电池,多用蓄电池D.尽量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

17.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日趋恶化的

A.对环境的污染问题B.对北京环境的破坏问题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问题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而美国布什政府却宣

布将不执行《京都议定书》,这将使得《京都议定书》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引起了国际社会

的震惊和一致谴责。而大量燃烧煤和使用电冰箱等制冷设备,对环境具有极大危害.根据材

料,完成18〜20题:

18.某些发达国家尚未签署《京都议定书》,据不履行自己的义务,他们违背了可持续发展

的哪些观念①发展的观念②公平的观念③环境的观念④权利的观念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19.《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A.酸雨B.氟氯燃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C.二氧化碳的排放量D.臭氧层破坏

20.要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的主要生物措施是

A.控制全球人口增长B.植树造林

C.使用新能源D.减少煤、石油的燃烧

北京此次申奥成功的基础工作,就是塑造了北京的新形象,特别是北京奥申委提出的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个主题,更是打响了北京申奥品牌。北京市政府在“2002

年首都绿化建设总动员大会”上提出,在五、六年内把北京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城市”,

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据此回答21〜24题

21.“环境友好型城市”中的“环境友好”重在强调

A.人类与环境的对立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环境的客观属性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22.在2007年以前,北京市的林木覆盖率将达到50%,人均绿地50平方米。下列措施中,

能有效提高林木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的是

A.善待树木,防止人为水土流失

B.在北京风沙源地的河北、内蒙古等地区植树造林

C.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D.加强奥林匹克公园、比赛场饵及通往各个场馆道路两侧的绿化工程

23.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奥运”理念相符的是

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重要地位

B.到2008年奥运会时,每平方千米都有天气预报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D.至I」2008年,北京市90%公交车和全部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都将使用清洁燃料

24.关于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要求根据各地区的区域特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

推进重点地带开发。以下各地区与其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是

A.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

B.涅水谷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C.渭河平原——棉花、蔗糖、番茄、葡萄酒业

D.云贵地区——乳制品加工、花卉、热带水果

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青藏铁路工程被称为新世纪的“四大工

程。据此完成25〜26题。

25.“四大工程”中属于交通运输建设的项目是

A.西电东送、南水北调B.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D.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26.青臧铁路的建设表明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7〜28题

2009年03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在给我们带来严峻挑战的

同时,也带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机遇,《瞭望》新闻周刊请东中西部的4位市

长一一福建厦门市市长刘赐贵、江苏常州市市长王伟成、河南许昌市市长李亚、四川宜宾市

市长吴光镭一一就“机遇观”详谈他们的感受与实践,实话面对的压力、挑战与机遇。

27.四位市长中按东中西部排列正确的是:

A.刘蜴贵王伟成李亚B.王伟成李亚吴光镭

C.李亚刘赐贵吴光镭D.刘赐贵吴光镭王伟成

28.下列对四个城市在金融危机中各自的对策叙述错误的是:

A.厦门市将加强区位的比较优势,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B.常州市政府将花大力气建设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等。

C.许昌市对比沿海有很多的劣势,因此对于自己的优势产业要做大做强。

D.宜宾市2009年将强调建设重大项目,如向家坝水电站、向家坝换流站等项目。

读2004-2006年我国各地区钢材需求量与资源量比例之差比较图,回答29〜31题

29.3年中我国六个地区中钢材供大于需的地区是

A.华东西北西南B.华北东北

C.西南西北华东D.华东中南西北西南

30.3年来供需关系不断缓和的地区是

A.华东西北西南B.华北东北华东

C.西南西北东北D.中南华北东北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国内有钢材由华北、东北向中南、西北大量流动的趋势。

B.供大于求的地区越来越严重,供不应求的地区越来越缓解。

C.04、05年我国钢材需要进口,06年我国钢材已经出口。

D.从图中可以看出,华东地区钢铁需求量逐年下降。

32.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3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经过

A.苏、皖、鲁、冀B.苏、鲁、冀、津

C.苏、皖、豫、冀D.鄂、豫、冀、津

34.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调出区位于

A.丹江口水库B.淮河上游C.长江扬州段D.三峡库区

35.国家决定提高自来水价格,其根本原因是

A.增加治理水污染的资金B.加快水利基本设施的建设

C.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D.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其中第38题有A、B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若两题都做,按A组题计分,)

36.(10分)“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图中的A地区,看图后回答。

(2)A地区生产的番茄质优的主要自然原因有哪些?(3分)

(3)影响番茄榨汁企业地区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