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学校:班级: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密…………………封…………………线…………………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100分)得分一、积累与应用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锐不可当(dāng)引吭高歌(háng)桅杆(wéi)澎湃(pài)B.娴熟(xián)一丝不苟(gǒu)咆哮(páo)歼灭(qiān)C.镌刻(juān)翘首而望(qiào)屏声敛气(bǐng)刹那(shà)D.旌旗飘扬(jīng)沃野平畴(chóu)纷纷溃退(kuì)仲裁(zhō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潇洒凌空凛冽眼花潦乱 B.监视操纵桅杆阵耳欲聋 C.馈退坠毁紧绷惮精竭虑 D.浩瀚遗嘱吞食白手起家3.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B.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C.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 D.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通常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A.①④③②⑤⑥ B.⑥①④⑤②③ C.①④⑤②③⑥ D.⑥①④③②⑤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机着舰这一强军梦B.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一幕真是惊心动魄。 C.科研人员殚精竭虑,使我国的无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叱咤风云。 D.中国军人展示出震耳欲聋、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习主席在2016年电视新年讲话中说:“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自此“获得感”“朋友圈”全面爆红。①“获得感”一词还曾名列“《咬文嚼字》杂志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榜首第一位。材料二:②《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后,使“互联网+”一词在中国各大媒体迅速传播,成为“2015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之一。材料三:2015年11月9日《南国今报》以“林心如:吓死宝宝了”为标题发表了一篇文章,③随后“吓死宝宝了”被广泛使用,“宝宝体”走红。材料四:2015年11月,歌手王心凌的微博照片被不少网友评论为“没品位”“不美”,而一位网友评论:“主要看气质。”此语一出,迅速引起共鸣,④继而得到网友的追捧、转发,也因为其拒“看脸”、重“气质”的正能量,在2015年末爆红网络。从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流行语主要是借助哪些媒体传播的?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流行语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有哪些特点?以上材料中四个划线的句子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②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导语”部分是第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是第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2)①第⑤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23日可渡完。”为什么?(3)第(16)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什么?第(11)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哪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二、现代文阅读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书写奥林匹克新纪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侧记新华网吉隆坡7月31日电(记者林德韧汪涌高鹏)7月31日的吉隆坡会展中心见证了北京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拥有灿烂文明的古国,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都,将在2022年迎来奥林匹克的又一次绽放。从2001到2015,跨越14年之后,北京再度申办奥运成功,在奥林匹克历史上书写新的一页,2022年,北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变化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北京对奥林匹克的渴望和向往,不变的,是中国作为大国的从容与担当。聚焦北京,奥林匹克新风貌夏天的吉隆坡气候宜人,矗立在会场旁雄伟的双子塔标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北京申冬奥代表团衣着整齐,庞大的队伍瞬间成为全场焦点,大家的自信与轻松写在脸上。望向窗外,当地华人拉起了助威横幅,举起了舞狮,壮观地挥动着手中的国旗,为代表团的陈述加油鼓劲。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向国际奥委会诉说着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意义:“今天,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旅程中,将要迈出历史性的一步。迈出这一步,你们选择北京,能够举办一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冬奥会,为冰雪运动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迈出这一步,你们选择北京,能够举办一届可持续的冬奥会,全面实践《奥林匹克2020议程》,不仅给中国带来积极改变,也让世界的未来更加美好;迈出这一步,你们选择北京,能够举办一届节俭的冬奥会,不但保证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最高水平,而且把奥运遗产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奥运会的积极影响更加深远。”陈述在热烈的氛围中逐步推向高潮。在一段视频中,姚明身着冰球服,在被小选手攻破球门后做出无奈的表情,这引得全场哈哈大笑,给紧张的会场增添了一丝轻松的气氛。事实上,无论是在会议开始之前的媒体采访还是陈述时的演讲,还是结束之后的记者访谈,姚明都是焦点之一。作为代表团中的“第一高度”,姚明一直在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角色,奥林匹克与北京再度结缘的神圣时刻,他也参与到了其中。与他并肩站在讲台上的是身怀六甲的杨扬。中国冬季运动历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她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拿到的两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参加冬奥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我真的是在站着,”杨扬对于姚明身高的玩笑逗乐了同样站在旁边的冬奥名将李妮娜,也逗乐了许多委员,轻松的心态由此感染到了讲台下。代表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北京,我们准备好了!选择北京,奥林匹克新契机这注定是一次不平凡的投票。陈述结束后,2022年冬奥会评估委员会主席茹科夫给了两座申办城市最后的点评,另外他也提到了关于阿拉木图的一些更新的信息。针对评估报告中对于住宿方面的疑问,阿拉木图团队提供了一些新的数据支持,体现了在接待能力方面上的努力,也为自己增分不少。国际奥委会规定,为防止发生利益冲突,来自奥运会申办城市所在国家(地区)奥委会的委员在他们的竞选城市没有被淘汰之前不能参加投票。因此,来自中国的三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于再清、李玲蔚、杨扬将不能参加投票。包括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海博格等在内的11位委员请假缺席本次全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不参加投票。因此参与投票的委员共有85人。投票在吉隆坡当地时间下午4点20分正式开始。本次大会国际奥委会使用了新的电子投票系统,但最后系统出现了问题,只能借助纸质投票。一波三折的投票过程结束,北京还是阿拉木图?紧张的情绪全场蔓延:就差最后的宣布了!祝贺北京,奥林匹克新纪元北京赢了!欢呼声响彻吉隆坡会展中心,这声欢呼,凝聚了多少辛劳和热盼!在巴赫念出“北京”的一刻,代表团成员们都一跃而起,相互拥抱恣意庆祝。在陈述时笑容满面的李妮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泪水夺眶而出。“之前一直在想用什么样的状态去表达自己的高兴,因为之前放了一个索契的片子,所以触景生情,想到我们在整个申办过程中很不容易,比较有感触,”在索契迎来自己冬奥会谢幕演出李妮娜在接受采访时依然不太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绪。现场掌声雷鸣,巴赫第一时间走下主席台,与代表团成员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北京申冬奥代表团用胜利为这次马来西亚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样激动的姚明说:“我们是很幸运的,在这也要向阿拉木图表示感谢,如果没有他们的精益求精的表现也不会激励我们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体育比赛永远要感谢一个伟大的对手,才能一起创造出一场精彩的比赛。”85名委员投票,一人弃权,44:40,北京取得险胜,未来的7年,北京将逐步给世界展现自己在冬季的魅力,为奥林匹克的史册再添神奇的一笔。北京,加油!(摘自新华网)此则消息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有什么作用?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导语内容。“变化的是时光……从容与担当”这段文字放在导语部分是否多余,起什么作用?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写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文章采用小标题结构有什么作用?10.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跑着跑着就到了王纯师范学校的时候,我被选拔为学校的运动员。我爆发力比较强,擅长短跑,常常参加短跑比赛。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冬季越野赛,体育老师对我说:“万米越野赛,你也要参加!”我听了,惊讶地张大嘴巴,不情愿地说:“万米?我不擅长长跑啊!”老师笑笑说:“试试吧,就当作锻炼,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坚持不下来也不要紧。”越野赛那天,我在起跑的枪声中迈开了脚步,心里却想:跑到哪儿算哪儿吧。因为平时短跑训练得比较多,所以刚开始我就迅速超越了身边的很多同学。跑了一段以后,我找到了一种合适的节奏,跑起来并不觉得累。就这样,我慢慢地进入了状态。赛程过半的时候,我已经跑到了队伍的前半部分。这时我感到累了,但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被我超越,我还是鼓足勇气跑了下去。当跑到一定程度时,我竟然感觉不到累了,双脚有节奏地向前奔去。学校里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这种成就感支撑着我继续跑下去。我对自己说:“好好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跑着跑着,我竟然看到了终点!心中忽然升腾起一股莫名的力量,这时我加速奔跑,开始冲刺。因为经常练习短跑,所以在冲刺过程中,我所向披靡,一路超越了所有选手,冲到了最前面。当第一个冲到终点时,我自己都恍惚了:这是真的吗?周围响起欢呼声,体育老师跑过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让我刮目相看!”我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这次胜利是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有时候,人的能力真的是无穷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但跑着跑着,就战胜了自己。蓦然回首,一切都成了身后的风景,你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了!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境界。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但不停地向前奔跑,跑着跑着就豁然开朗起来。记得多年前,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我把从心中流淌出来的文字一个个写到纸上,心想,如果有一天,我的文章能发表在报刊上,哪怕只有一篇,那该有多幸福啊!散发着新鲜油墨味的报刊,一定有文字的馨香,闻一闻,会像酒一样醉人吧?就这样,我写着写着,真的闻到了像酒一样醉人的文字的馨香。于是我更加沉醉于写作。如今,我已经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很多文友向我请教写作经验,我只说了三个字:“写下去!”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他的生意做得很成功,资产过千万。有一次,当大家谈起小时候的梦想时,他说:“我小时候想,如果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饼,这辈子就值了!”我笑了,想起作家莫言曾说过,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一日三餐都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然后就是想娶石匠的女儿当老婆。或许,我们不曾有过什么鸿鹄之志,以为自己是一只飞不高也飞不远的麻雀,但只要你肯坚持,说不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所以就坚持跑下去吧!跑着跑着,就跑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摘自2015年1月18日《羊城晚报》,有删改)(1)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学校里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用原文语句)。“我”没想过自己能得长跑冠军,但是跑着跑着,就成冠军了。“我”没想过成为大作家,但写着写着,就。“我”的朋友小时候只想,但做生意做着做着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3)赏析文中画线句。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4)作者在叙事时是怎样安排详略的?(5)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董卿说过一句话:“人的潜能其实远超过自己的想象,你不挖掘就永远不会知道。”结合董卿的话,谈谈你对本文最后一段的理解。三、作文11.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溃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1.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字音。要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解答】A.正确;B.“歼”读作“jiān”;C.“翘”读作“jiáo”;“刹”读作“chà”;D.“仲”读作“zhòng”。故选:A。【点评】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2.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A有误。“眼花潦乱”的准确书写“眼花缭乱”,注意“凛冽”的书写。B有误。“阵耳欲聋”的准确书写“震耳欲聋”,注意“桅杆”的书写。C有误。“馈退”的准确书写“溃退”,注意“惮精竭虑”的准确书写“殚精竭虑”。D准确。注意“浩瀚、遗嘱”的书写。故选:D。【点评】此题是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平时认真书写,规范书写,仔细辨析。3.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正确。B.正确。C.有误,新闻报道的一般是新近发生的事,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也可进行报道。D.正确。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4.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⑥提出了一个观点,引起了下文,是第一句;①举出两个例子作证明,是第二句;结合关联词“不是,而是”及上句的描述顺序辨析④③为三四句,②⑤为五六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⑥①④③②⑤故选:D。【点评】此题可依逻辑顺序排列。5.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再是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使用正确;B、使用正确;C、使用不正确,形容威力极大,多用于形容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D、使用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可结合句意的理解,结合对成语含义的把握来辨析。6.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解答此题,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搭配不当,应该删去“的钢铁之躯”;B.用词不当,应将“出现”改为“呈现”;C、没有语病;D.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故选:C。【点评】此题解答,可结事常见病句类型,通过读来辨析。7.答案:(1)电视,报刊,网络。(答对2点,就可得2分)(2)内容贴近生活;形式新颖多样;传播迅速广泛。(答对2点,就可得2分)(3)①删去“榜首”或“第一位”;②删去“使”。(每句2分)【分析】第一则材料介绍了流行语获得感的产生和影响。第二则材料介绍了流行语“互联网+”的产生和影响。第三则材料介绍了流行语宝宝体的产生。第四则材料介绍了流行语主要看气质的产生。【解答】(1)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细读这四则材料可知,前两则材料的流行语是借助电视传播的。第三则材料中的流行语是借助报纸传播的。第四段材料中的流行语是借助网络传播的。据此分析可作答。(2)本题考查探究材料内容的能力。细读这四则材料,结合材料中出现的几个流行语分析可知,这四个流行语都非常贴近人们的生活,形式新颖多样,同时借助各处媒体传播非常迅速。(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句中“榜首“与“第一位“语义重复,去掉一个即可。第二句话中“使“字成分多余,导致这个句子没有主语,去掉即可。第三句和第四句无语病。【点评】材料阅读即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材料阅读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8.答案:(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②;③﹣(17);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锐不可当;(2)①、第⑤句不能这样更改。“现在”与“至发电时止”比,不如后者概念确切;“多一半”与“2/3”比,表达含混,模糊不清;“剩下的”所指不明(是人?是物?),“余部”是军事术语,贴切,得体。②、(16)句中的词语都不能互换。“歼灭”指“全部消灭”,“击溃”指“被打击而逃散”,“占领”指“彻底得到”,“控制”指“拥有主动权。”这两组词的后一个在程度上都不如前者深,当然不能互换。(3)“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但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说明敌军外强中干,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汤恩伯认为“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便说明敌军不堪一击,反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决胜千里。(4)我军锐不可当,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敌军厌战。(此题意思对即可。)(5)⑧⑨句揭示事物本质,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增强文章的思想性。【分析】(1)此题考查了新闻的结构的分析。(2)此题考查了学生句子理解和赏析语言的能力。(3)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消息内容的理解与重点语句的分析概括能力。(4)此题考查了学生理解与分析概括能力。(5)此题考查了学生议论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解答】(1)此题考查了新闻的结构的分析。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开始还有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交代新闻发布的时间、地点,增强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导语对整篇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2)考查了学生句子理解和赏析语言的能力。结合全文,来理解句子。新闻一定要真实,所以在用语上一定要力求准确。①、第⑤句不能改成:“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一大半,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现在”与“至发电时止”比,不如后者概念确切;“一大半”与“三分之二”比,表达含混,模糊不清;“剩下的”所指不明(是人?是物?),“余部”是军事术语,更贴切,得体。②、“歼灭”“击溃”“占领”“控制”等动词的连用,使语言雄健有力,表现出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无敌的气概。尤其是“控制”这个动词的运用,十分准确地表明江阴要塞不仅是被占领,而且被我军操纵,正因为如此,长江才能被“封锁”,达到了意想不到、震撼人心的效果。(3)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消息内容的理解与重点语句的分析概括能力。第(11)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但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说明敌军外强中干,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汤恩伯认为“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便说明敌军不堪一击,反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决胜千里。实际情况与汤恩伯所言不符。(4)考查了学生理解与分析概括能力。“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敌军厌战。结合课文“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从文中这些句子就可看出。(5)考查了学生议论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记叙文中议论的句子,往往在记叙完后,对事情进行评论。文中“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即⑧⑨句是议论的句子,精辟地分析了我西路军渡江胜利的原因,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增强文章的思想性。【点评】此题考查了新闻类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掌握方法,掌握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此外也应多加练习,在实践中获得经验。9.答案:(1)主标题“书写奥林匹克新纪元”意思是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将成为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开创奥林匹克运动新的历史。概括了此则新闻的主要事件。(2)北京申办冬奥会获得成功。(3)不是多余的,这段文字概括了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的原因。(4)主体部分包括三部分内容:申办陈述,申办投票,申办成功。(5)①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②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分析】(1)此题考查理解分析新闻标题作用的能力。(2)此题考查概括新闻导语的能力。(3)此题考查了学生对重点语段作用的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4)此题考查了学生筛选并整合提取信息的能力。(5)此题考查了学生理解文章小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1)此题考查标题的好处。新闻标题是以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提示给读者。此则消息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书写奥林匹克新纪元”意思是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将成为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开创奥林匹克运动新的历史。概括了此则新闻的主要事件。(2)本题考查概括新闻导语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一则新闻的导语为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起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这则新闻的导语是第一段,点明了事件的时间,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3)此题考查了学生对重点语段作用的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变化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北京对奥林匹克的渴望和向往,不变的,是中国作为大国的从容与担当。”这段文字放在导语部分,概括了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的原因。(4)此题考查了学生筛选整合提取信息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阅读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了解新闻内容,抓住表述的要点,梳理内容,抓住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概括。主体部分包括三部分内容:申办陈述,申办投票,申办成功。代表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北京,我们准备好了!投票在吉隆坡当地时间下午4点20分正式开始。现场掌声雷鸣,巴赫第一时间走下主席台,与代表团成员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北京申冬奥代表团用胜利为这次马来西亚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这些句子中可以找到答案。(5)此题考查了学生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题,要从标题本身及其与文章的关系两方面入手。文章中每个小标题概括了文章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点评】此题考查了新闻类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掌握方法,掌握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此外也应多加练习,在实践中获得经验。10.答案:(1)本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在文中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解析:本题考查对加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时,要先写出词语的本义,再结合句子的意思去分析。“望其项背”的本义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在这里,是赶得上或比得上的意思。(2)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饼资产过千万只要你肯坚持,说不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所以就坚持跑下去吧!跑着跑着,就跑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或人的能力真的是无穷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但跑着跑着,就战胜了自己)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通读全文,锁定答题区域,即文章的最后四段。“我”没有想过要成为大作家,但写着写着就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朋友没有想过能够成功,但是他的生意做得很成功,资产过千万。从中可得出结论:只要你肯坚持,说不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3)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舞蹈着的蜜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爱上写作后,每天积累素材、勤奋写作的情景。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判断出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作舞蹈着的蜜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勤奋努力的情景。(4)作者先详细叙述自己参加长跑得冠军的事,后又略写了自己爱好写作,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的事及朋友做生意成功的事。解析:文章的前三段详细叙述了作者参加长跑得冠军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