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亩人工种植麻黄草项目可研_第1页
10万亩人工种植麻黄草项目可研_第2页
10万亩人工种植麻黄草项目可研_第3页
10万亩人工种植麻黄草项目可研_第4页
10万亩人工种植麻黄草项目可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万亩人工种植麻黄草及后加工项目可研报告PAGEPAGE1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10万亩人工种植麻黄草及后加工项目1.1.2建设地点:阜康市新艺农场 1.1.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种植规模:10万亩麻黄草、年产麻黄草8万吨;加工规模:年产麻黄素200吨1.1.4项目主管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1.1.5建设单位:新疆克拉玛依新艺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1.1.6 项目负责人:郑钧、苏延龄1.1.7技术依托单位: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1.1.8项目总投资9693.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193.98万元,流动资金2500万元。1.2建设单位概况新疆克拉玛依新艺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成立于1996年11月25日,主要从事油水井大、小修、堵水、调剖、找漏封堵等技术服务,在几年的不断钻研和现场实践结合中已形成了独家所有的XY-98系列封堵配方,累计施工315口井,成功率在98%以上,小修作业连续两年被评为“A”作业队,名列克拉玛依小修作业队的前茅。公司现有员工81人,平均年龄29岁。中持、中专以上学历的75人,高级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6人,高级工8人,中级工12人,初级工33人。公司现有专用设备25台。其中:修井机6台、泵车2台、蒸气车2台、罐车5台、值班房7座、工具拖车5个,其它车辆8辆。公司注重全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现代化,推行了以行政管理为核心的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用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国际标准覆盖全部管理体系和所有产品、服务,制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跨入一流企业。2001年7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2002年4月通过ISO14001、0HSA18001管理体系的认证,标志着公司的产品、服务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达到了国际标准,在克拉玛依处于领先水平。公司自一九九八年乌鲁木齐经济洽谈会上与新疆阜康市签订了5860亩荒地开发项目,现已完成水、电、渠、林带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进入养殖业、畜牧业发展轨道。新艺公司以安全求生存,以技术创新作保障,以质量求发展,为油田稳产、为新疆生态环境建设发挥更大作用。1.3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属综合性、多学科林业科研单位,在新疆林业科研、推广应用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院下辖林业科学研究所、造林治沙研究所、经济林研究所、园林绿化规划工程设计所,十二个研究室。并设有情报、测试、科技开发3个中心,以及分布在全疆各地的5个林业科研基地。具有全疆最大的树木标本园。连续十一次被评为市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1年进入全国林业科研院所综合实力十强行列。目前全院有职工242人,其中科技人员170人,博士生1人,硕士生17人,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05人。科技人员中有1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获联合国计划发展署荒漠化防治“最佳实践奖”2人。90年代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新疆林科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以科研为本,科研、推广、开发三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新疆林业生产中存在的关健技术问题,开展协作研究、联合攻关。每年有近百名科技人员深入全疆13个地州的46个县市进行成果推广、示范区建设和技术服务,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大量技术难题。在实践中锻炼选拔了一批能吃苦、业务精、事业心强的科技队伍,为今后承担国家重大林业科技研究示范与推广项目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新疆林科院自成立以来,取得各项研究成果20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奖57项,其中获国家级成果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2项;以科技入股的方式参加了克拉玛依百万亩林纸基地生态工程,承包荒山造林及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和施工,产生了显着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为新疆林业生态建设和营造绿色环境产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本项目采用的高新科技多数是由新疆林科院自主研究开发的,引进技术都是新疆林科院学术委员会反复论证认可,有些已在当地生产中得到验证。1.4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1.4.1研究工作依据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局《关于申请新疆十万亩人工种植麻黄治沙生态工程项目立项的函》(新林计字[2000]226号);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自治区计委关于新疆林业局人工种植麻黄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新计农经(2000)1358号)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通知的通知》(新政发[2000]75号);11、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考》。1.4.2研究工作范围研究工作按《民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内容和深度规定》编制报告。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分析研究项目的产业政策、市场导向、投资环境和可行性;2、落实建设场地及工程配套条件;3、确定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实施方案;4、拟定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安排资金使用计划;6、测算和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的提出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典型的内陆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天山横贯东西,将全疆分隔为南北疆,新疆的绿洲农业是南北疆共同特征。绿洲内水土条件优越,而绿洲外围则是干旱缺水的荒漠、戈壁和浩翰的沙漠。解放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新疆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全区沙漠化总面积从解放初的3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43万多平方公里。目前,全疆沙漠面积平均以每年35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区盐碱化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占我区耕地总面积的45%,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危胁着新疆的经济发展。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重点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新疆来说,地方财政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治理环境,而作为一种旱生的木本灌木、半灌木植物高度适应严酷荒漠环境的植被麻黄草在维系荒漠生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麻黄草属多年生草本状灌木,全世界分布有67种,其中有9个亚种和变种。所有的种都是旱生植物,强度喜光。常生长在开旷的干旱石质山坡和前山地带或沙质荒漠。都不耐蔽阴,它即是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的理想植被,又是极富药用价值的高效经济作物。其生态和生物学特点造就它不与农业争水争地的明显特征。根据麻黄草生物物体中麻黄素含量的多少,来确定其工业价值。适合我区发展的主要有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蓝枝麻黄(E.glauca)和木贼麻黄(E.equistina),三年以上的麻黄草中麻黄素的净含量(工业淬取率)达1.31.6%。历史上新疆一直是我国麻黄生产的生产区,品种、分布、资源量均居全国之首。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市场对麻黄素产品需求激增,伴随而来的是野生麻黄草的大量采挖和麻黄素产品药厂的强劲发展势头,从八十年代初期年采挖的麻黄草达6-8万吨、年产麻黄素120-150吨到94年至98年麻黄素年生产量200-279吨。麻黄草资源的采挖利用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在麻黄草分布面积较大的县,采挖麻黄草成为了农牧民及群众的一个主要致富途径,麻黄草原料价格从80年代的0.4元—0.6元/公斤持续上涨到90年代的1.2-1.3元/公斤。依此推算,全疆农牧民及群众仅采挖麻黄草一项收入总值达到1600万元以上,不仅采挖农牧民获利而药厂则取得很显着的收益。以新疆制药厂为例,建厂以来,产品不仅满足国内药品需要。而且多年来做为名优产品出口创汇,年均上缴国家利税上千万元。新疆已成为全国麻黄素药品生产及出口基地。长期以来,对野生麻黄草不合理的开采,人们对野生麻黄草采挖采取的方式更是掠夺式(普遍采取砍根方式),对麻黄草植株破坏往往是毁灭性的,严重破坏了麻黄自然分布区的生态环境,野生资源几近枯竭。作为古老的适应于严酷荒漠环境的麻黄草,一经采挖极难在自然的条件下恢复原有植被,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可逆转和无法更新的,这一灌木的挖除,使低层优质可采食的牧草失去屏障,地面裸露,水土流失加剧,草原生态破坏、土壤沙漠化、荒漠化趋势日益加重。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不可更新资源利用的限制和保护要求越来越高,保护荒漠生态环境、保护家园已成为国人共识。2000年国务院13号文件明令禁止了野生麻黄的采挖和销售,要求建立麻黄草资源的保护和建设责任制。按照谁培育、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麻黄草的保护和建设责任制。并鼓励和支持人工种植麻黄草,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大投入,积极引导和扶持人工麻黄草种植基地的建设,逐步实现麻黄草的产业化生产。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新政发[2000]75号文《转发国务院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通知的通知》中指出:要建立麻黄草人工种植基地,提高人工种植麻黄草产量。鼓励生产企业(公司)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形成公司加农户的发展道路。同时把种植麻黄草纳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及享受国家“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按实际完成数每亩补助100元贴息贷款的优惠政策。要求按国务院指示把人工种植麻黄草基地建设规划纳入防沙治沙、退耕还草和种苗基地建设规划。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对本项目的提出人植物生理生化副研究员苏延龄所上书自治区关于大力开展人工种植麻黄草的报告中批示:看了你的报告,很高兴,抽空一定要去看一看,同时希望你们大张旗鼓地行动,扩大人工栽培麻黄。为此,自治区林业局专门成立了“自治区林业局人工麻黄草领导小组”具体开展全疆人工种植麻黄草的领导协调工作。并由中科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教授、麻黄草研究专家刘国钧任人工种植麻黄草领导小组专设专家顾问,本项目的提出人苏延龄副研究员为专家组成员。在新疆林业局书记办公会议记要上,要求抓紧时间成立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明确责权利,积极筹措落实项目资金,申请项目注册,使人工种植麻黄草工程项目早日实施。在自治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项目建设单位编制了《新疆十万亩人工种植麻黄治沙生态工程项目建议书》上报自治区林业局、自治区计划发展委员会。自治区计划发展委员会以新计农经[2000]1358号批准了立项申请。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新疆地处干旱的荒漠环境,植被稀少、降水少,生物链极其脆弱,植被演替往往是终极性的,植被一旦破坏,便平地起沙,据说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粒已刮到韩国足球世界杯的赛场,恶劣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较大的付面影响,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周围有着数以十万亩的干旱荒漠,发展农业,缺少水资源,且开发成本非常巨大,而相对种植麻黄草相对粗放,人工种植麻黄草,即可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出口创汇,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是一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麻黄草中提取的主要成份为麻黄素,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和调节心肺功能的治疗基础药物,也是制造冰毒的初级原料。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非常抢手,一直供不应求。成品原料麻黄素,每吨售价45万元,多年来,野生麻黄草被掠夺式采收,越来越少,且严重破坏植被资源,区内数家麻黄素生产厂家相继因原料不足而停产,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为了发展我区经济,增加出口创汇,大面积人工种植麻黄草是唯一有效的途径。依麻黄素净含量不同,一般麻黄草的销售价格在1.3元/公斤,亩产草(成熟期)达800公斤至1000公斤,亩产值在1200元至1500元,且管护成本较低,不需水肥,这是荒漠产业和沙产业中效益较高的项目,越是往后,市场越是紧俏,供求矛盾只会越来越激烈,永远不会出现市场饱和的危险。麻黄素是由麻黄草提炼精制而成,是盐酸麻黄素、盐酸伪麻黄素、盐酸甲基麻黄素三个药物的简称,是传统的呼吸系统用药。主要作用是止咳、平喘以及治疗由感冒引起的相关症状。随着用途日益广泛,麻黄素已经成为世界畅销产品。但由于麻黄草资源严重短缺和研制生产麻黄素的技术落后,麻黄素现有产量已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是麻黄草产区,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生产天然麻黄素的国家。而新疆是我国麻黄草资源最丰富、产量最大的生产区。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外对麻黄素的需求量增大,麻黄素原粉出口价格连年上升,产地竞相收购。由于破坏性采收,野生麻黄草场严重退化,资源已严重不足。目前中国麻黄素生产约三百吨左右,新疆麻黄素年产量在一百五十吨左右。目前已发现11个品种、分布面积约2000万亩,每年可供开采资源量45万吨。由于国家对麻黄草资源实施保护措施,为更加充分地保障原材料供应,推广人工种植技术,建立稳定可靠的人工种植麻黄草基地,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公司将通过招商合作,建立“十万亩麻黄草人工种植基地”和收购一家年产200吨麻黄素提取生产线及综合制剂生产厂,开发引进麻黄碱复方制剂新产品,加大对麻黄草资源的综合利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8万吨麻黄草和年产200吨麻黄素的产业规模,即可保证麻黄素生产的原料和产成品的供应,也符合国家“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环保战略。10万亩麻黄草人工种植及麻黄素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同行业最大的麻黄草种植、加工基地之一。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大好环境下,在国务院就颁布了禁止采售发菜、制止滥采乱挖麻黄草的通知后,有关部门又发布了麻黄草实行专营和许可证制度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在总结多年人工种植麻黄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引导人工种植麻黄草逐步实现产业化生产。因此,政府和市场都已为人工种植麻黄草洞开了良好的市场前景。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项目建设地点以阜康市新艺农场为麻黄草育种繁殖基地,位于阜康市上户沟乡境内,南临小泉牧场,东以自然冲沟为界,西接小泉牧场,北界处于上户沟乡境内,距阜康市区39公里,距阜康到滋泥泉子公路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农场现有土地5650亩,其中净耕地4520亩,田、渠、井、路已到位,场地平整,有机井5眼、渠6公里,修路14公里,种植林带400亩,架设高压线15公里,地上有建筑面积2972平方米的各类房屋。围栏植种麻黄草地位于准葛尔盆地库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新疆四荒基地、木垒、富蕴、青河等地。土地原为野生的稀疏荒漠植被,主要植物种类为琵琶柴(Reaumuriasoongorica)、沙拐枣(Calligonumebinrricum)及膜果麻黄(Ephedraprzrewlskii),土壤类型属砾质化的灰棕土,占地约亩。3.1.2气候资源项目区地处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南缘,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其主要气候参数如下:年均气温6.7℃年≥10℃积温3529.5℃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2.1℃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2.0℃平均日较差10.6℃太阳辐射量129.2千卡/cm2.年日照时数2813.3小时年均降水量48.7毫米无霜期167天 3.1.3水资源本项目麻黄草育种繁殖基地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资源丰富,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的渗漏、沟谷潜水补给。农场现有5口水井,井深135米,每口井静液面12-15米,动液面25米,泵挂深度45米,每口水井量均在160立方米/小时以上,每小时供水量可达800立方米,24小时连续供水可达1.9万立方米。因此区域内丰富的水资源为项目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1.4土地资源本项目麻黄草育种繁殖基地所在的新艺农场,土地资源丰富。该场所辖范围海拔高约为574-585米,坡降为4%。拥有耕地5650亩,土壤主要为灌耕土、棕钙土、灰漠土,PH值8左右,土层深厚,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等多种作物。3.2项目实施的保证条件3.2.1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其提供技术保证为积极配合项目单位野生麻黄草的种植栽培工作,项目依托单位在项目区新艺农场的支持下,开展了麻黄草各项种植和管理技术的新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例如:膜果麻黄(参考作用)老茎浸泡三天后,移栽到湿润的砾石土壤中,幼芽可重新萌发。中麻黄种子热水处理后,可使其在室内发芽提高到91%,室内简栽可使种子出苗率占点种种子(已萌动种子)数91.3%。虽然条件简陋,缺乏基本的防强风措施和温湿度控制设施,但简栽出苗的幼苗在移向室外后仍有77.1%的成活率,移至大田后,三个枝条的幼苗缺乏灌水的情况下仍继续存活。据测定,中麻黄种子千粒重约4.95,每公斤种子数20万粒以上,每亩定株以6000株计,成株数只占种子数的3%。大田铺膜种植在排碱沟边缘的碳酸盐碱土(PH值为8.8、盐份含量1.5%)上,仍有部分植株存活.这一抗逆性试验说明了麻黄草具有一定的抗盐碱能力。新艺农场及周边荒漠大部分土地符合上述土地要求,上述实地试验结果无疑证实了中麻黄在土壤砾质化强烈、多风地带具备种植成功的条件,关键在于对各项技术操作的把握和控制。3.2.2项目的实施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领导,完善项目监管制度,落实监管措施,实行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了保证项目的正常实施,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和项目承担单位会在人员、设施、资金各方面优先提供方便条件,特别要集中优势人才,组织精兵强将,提高项目实施水平。3.2.2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保证通过对项目区自然、地理、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充分分析,可以看出,项目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均有利于麻黄草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在交通、水资源、土地、气候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均较好。全部采用地下水灌溉,水源、土壤、大气无污染。项目的劳动力资源、专业技术人员资源有较好的保证,且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农业基础建设较好,项目区目前所具备的基础条件已能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现。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项目承担单位不但其自然条件适宜,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土地、人力资源丰富,技术力量与经济势力雄厚,具有项目建设所必要的基础条件和设施。完全有能力承担本项目的建设任务,并能够很好的实施项目中的各项内容。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安排4.1建设内容本着因地制宜,育、植、产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更多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主题,量力而行,滚动发展建设“10万亩人工种植麻黄草建设项目”和“年产200吨麻黄素生产厂改造”。以现有新艺农场4500亩土地为种苗培植基地,建设育苗大棚,大棚内设三层,采用容器育苗、流水作业、生长期全程移植技术。以准葛尔盆地库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新疆四荒基地、木垒、富蕴、青河等10万亩地为定植区,分期建设围栏,粗放整地,采用车载或移动式微喷灌技术,大面积定植麻黄草。4.2项目实施的分年度计划项目区拟建的10万亩麻黄草种植区包括4500亩种苗培植基地,定植区分五年完成种植面积,收购的200吨麻黄素生产厂从第四年投入生产。第一年完成麻黄草育苗设施和600亩大棚苗圃地建设。第二年完成定植面积4000亩麻黄草种植地,完成打井5眼,围栏30公里。完成1000亩林带及林灌苗圃建植,种植沙枣树、枸杞、红柳、等防风固沙的耐碱品种。育苗基地每年平均600亩苗圃,出圃麻黄苗18000万株(每亩30万株),定植面积3万亩。以后每年完成定植面积3万亩麻黄草种植地、配打5眼机井。第五年累计完成10万亩人工麻黄生产基地,第七年完全进入盛产期,年产麻黄草8万吨,平均按麻黄素净含量1.3%计算,可淬麻黄素1040吨,产值达4.68亿元。在完成麻黄草建植前,对有水源保证的地块,仍按原水土开发任务设计要求,种植1-2年生作物,以继续熟化土壤和排洗盐碱。种植麻黄草的顺序应先从熟化育苗地开始,逐步过渡到壤土,经排洗盐碱后的原芨芨滩土壤是麻黄草高产稳产的重要基地。第五章项目种植技术和方案5.1 种植种类选择及组配 项目区为典型的荒漠环境,因此选择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为建植种。同时可试验性地种植有效成份含量高的蓝麻黄(E.glauca),并对木贼麻黄(E.equisetina)进行研究性观察。中麻黄与膜果麻黄原始生境均为典型荒漠带,经中科院对南北疆不同地点不同采集时间的多次样品采集分析,中麻黄总生物碱含量均高于1%,范围在1.06%-1.65%,而膜果麻黄则在0.07%-0.83%,药用收购标准要求含量大于1%。多年来,新疆药厂收购的麻黄草数量最大的为中麻黄,其次,为蓝麻黄与木贼麻黄。蓝麻黄与木贼麻黄的生境常见于低山荒漠草原或山地草原。降水量200毫米以上,这两种总碱含量在1.5-2.2%之间,有效成份含量较高,在人工灌溉条件下也是有希望种植的。在基地建植上重视防风林建设,同时每个条田再布置宽大于8米的南北向林带,即将设计的条田中间垂直主风向加一林带,将条田一分为二,条田面积减为80亩左右,选择的树种为榆树及枸杞(密植生物围栏)。5.2种植麻黄草的关键技术措施根据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近两年对人工种植麻黄草试验研究所总结出的经验,在本项目区种植过程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1、采用ARDJ-1000型中能离子注入机,注入不同剂量的氮离子,使麻黄草种子细胞壁发生变化,育选抗病高产优良品种。并采用薄层扫描和容量法测定麻黄草生物碱的含量,探讨离子注入法对麻黄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2、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根据“生境相似性”的引种适应性原理,选择与野生生长环境类似的中麻黄作为主要栽植种,并试验性种植一些生物碱含量高的蓝麻黄,并对木贼麻黄进行适应性研究,如能成功,则大面积推广。3、播前种子处理,野生麻黄草长期适应严酷荒漠生态环境,出于自身种群延续的需要,在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很低。经过50-60度温水处理后,发芽率可提高到90%,即使这样,在温湿度有保证的室内培养条件下,其发芽过程仍很漫长,最早和最晚发芽的时间相差一个多月以上,因此,苗期土壤的温湿度是种植成功与否的又一关键。4、播种苗床的处理,砾质土壤播后最好用一定量粘壤土覆盖,以保水保肥,生荒地易板结,壤土播后可用细砂覆盖,以利于幼苗顶土。5、播种床适宜的湿度,采用地膜覆盖可起到保湿的作用。6、采用滴灌,不用开荒,直接种植,可节水70%。7、防风措施,建纵横林网及小灌木,形成密植的生物围栏,在麻黄草行间空闲地种植一年生作物,可减少风沙对麻黄草幼苗的危害。。8、施肥及管理措施,利用滴灌进行根部施肥。5.3种植技术方案选择方案一、大田直播:开沟条播,播量2-3公斤/亩,覆土2-3厘米,沟播沟灌,播后每5天灌水一次,直到苗齐。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幼苗出土后适应性强。但目前种子费用很高,以450元/公斤计,每亩仅种子费用达1000元左右。方案二、铺膜穴播:与当地地膜蔬菜种植方法相同。耕翻平整土地后,趁墒铺膜,按穴点种,点种前最好向穴内注水(适应砂壤土质)。种子用量可降至900克左右,但此种方法需集中的劳动力较多。方案三、苗圃育苗移栽:选择土质肥沃、基质类同的地块,高畦铺膜密植,幼苗至第三片叶后挖出移栽到大田,移栽时间以春季萌动时为宜。方案四、室内简栽:出苗时(50%)移到温室过渡到第三个枝条出来时再移栽到大田,整个过程需要精心管护。方案五、采用中离子处理后再有滴灌的大田中直播,在任何砾质化条件下成活率达到90%,每亩需种子1.3公斤。比较上述五种方案,并根据近几年试种情况,后两种办法较为切合实际。大面积种植时,应以方案三为主。简栽法受场地、温室条件及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较大,得仍可作为大田缺苗地补苗保苗的一种重要途径。采用方案五,虽然成本高,但成活率可提高,麻黄碱含量也可提高,并可节水70%以上,成活率达到90%。五种方案各有利弊,在种子价格低及劳务充足时,方案一、二更具有操作性。此外还可采用麻黄草老茎插扦的办法。在春季麻黄草萌发前采取或收购新鲜麻黄草老茎,在水中浸泡1-2天,经生根粉(APT)或吲哚乙酸处理后,扦插到大田中。大田移苗(或扦插)采取沟内施肥10公斤/亩,第一年可套种红花做掩护,这样既保护麻黄草幼苗的生长又能在当年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种植成功标准:移栽大田后,幼苗的成活率达到85%以上。5.4管理收获方案幼苗容易被牲畜啃食,因此项目基地要用网围栏或刺铁丝围栏保护起来,同时条田林带乔灌结合,3-4年后生物围栏定型后,刺铁丝围栏即可拆除。每年灌水4次: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下旬、11月中旬。每次11立方米/亩,最后一次15立方米/亩。种植第四年8月中旬以后开始采收种子及麻黄草,一亩地成活6000株(含分枝),按70%植株达到收割标准,其地面覆盖率大于60%,每单株采200克草,则每亩可收获麻黄草840公斤,种子5公斤。考虑到麻黄草生产的周期较长,且前三年没有收益,单纯种植麻黄草风险较大,本项目拟在建好麻黄草基地的同时,间作一定面积的红花,并在基地四周种植枸杞,一方面还可将枸杞作为生物围栏。5.5麻黄素生产及产品方案由于今后药监局不再审批新的以麻黄草为原料的麻黄素生产项目,为了达到种植、生产加工一条龙,拟在本地收购一家已具规模的麻黄素生产厂,通过技术改造使其主要生产设备及生产能力达到国内最先进麻黄素生产水平,年生产麻黄素200吨,并配以完善的计量、质检设备。主要生产设备为搅拌机、洁净室设备、分离设备、过滤系统、成份提取、喷雾干燥系统、包装设备、检验、检测仪器及设备等。

主要生产工艺:麻黄草粉碎蒸馏二甲苯淬液分离结晶(温度70左旋麻黄素结晶、52右旋麻黄素结晶)--精练提纯喷雾干燥包装。主要产品:年产麻黄素200吨。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1投资估算本项目是在克拉玛依新艺油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新艺农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已完成的基础上,重新选定的开发方向(种植麻黄草)因此,在投资估算中对已完成的项目根据新疆新垦土地估价所进行的土地估价报告所评估价1428.98万元列入到固定资产投资中,本投资估算仅列新(续)技术改造部分,包括每年开发种植3万亩麻黄草及所配机井、围栏、林带等,本项目总投资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内容和配套方案所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期间的不可预见费,建设期借款利息,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投资等。投资估算表万元序号工程和费用名称金额占总投资比例〈一〉固定资产投资6678.9892.84%1新增育苗部分设备750.002新增定植部分投资2500.003收购麻黄素生产厂20004已投入的固定资产1428.98〈二〉预备费3154.38%〈三〉项目无形资产2002.78%〈四〉流动资金2500〈五〉总投资9693.98100%6.2分年度投资计划计划总投资9693.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678.98万元,无形资产投资200万元,流动资金2500万元。项目总投资分5年投入,即2003年2173.98万元,占总投资22.42%;2004年1220万元,占总投资12.59%;2005年投入1350万元,占总投资13.92%;2006年投入3445万元,占总投资35.53%;2007年投入750万元,占总投资7.73%。项目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投资分2年投入到位,即2003年110万元,2004年90万元。6.3资金筹措本建设项目总投资为9693.98万元,除申请自治区林业厅退耕还草政策补助款1000万元外,本公司将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由公司将现有农场所评估价1428.98万元土地及已成规模的农业设施作为投资资金,参股前来的投资商。招商资金为7265万元。财务效益评价7.1财务估算7.1.1财务估算依据财务评价按国家计委、建设部1993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对项目进行规范的财务经济分析。基准收益率定为12%,项目分析计算期统一定为19年(含建设期和效益发挥期),计算效益和费用的价格统一采用2001年的市场价格。7.1.2产品销售收入与税费估算销售收入:达产期销售收入为17920万元/年,主要产品年销售收入如下:麻黄草:8920万元;麻黄素:9000万元;税费:达产期项目税费计算如下:麻黄草为农作物收入不计税金,麻黄素生产按17%计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费为1045.11万元;所得税按33%的税率计算,为4021.81万元。以上两项税费合计5066.92万元。详见附表。7.1.3产品总成本费用估算项目到达产期后,年产品生产成本费用4810.33万元,其中:固定成本1905.33万元,可变成本3715.00万元。经营成本4385万元.详见附表。7.2财务资产评价7.2.1项目损益分析达产年项目销售收入1792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4687.58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1045.11万元。达产期年利润总额12187.32万元。项目几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投资利税率:26.23%;投资利润率:24.13%;项目静态现金流量投资回收期(税后)7.94年。7.2.2项目动态财务效益项目周期内现金流入总量为.25万元,现金流出总量为.13万元,税后净现金流量12987.43。当基准收益率为12%时,项目周期税后累计财务净现值12987.43万元,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9.29%;项目投资回收期为7.94年。7.3敏感性分析在项目运营期间,对项目内部收益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假定这三个不确定发生变化,变动幅度均为10%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如下:项目产品销售收入下降10%时,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5.28%,详见附表;项目经营成本增加10%时,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84%,详见附表;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0%时,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8.87%。由以上敏感性分析可见,对该项目而言,变动因素中最为敏感的是销售收入,其次是经营成本,第三是投资额。7.4财务评价结论本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完成后每年产值可达17920万元,各项财务指标均好于行业要求的平均水平。从财务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具有经济效益高、投资效果好、抗风险能力强等特点。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