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卖炭翁》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副本_第1页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副本_第2页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副本_第3页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副本_第4页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副本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卖炭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读懂诗意,理解诗歌内容;(重点)

2.通过鉴赏诗中的环境及人物描写,学习本诗对比手法的运用;(重点)

3.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难点)教学过程:导入:

同学们,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了解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任务/环节一:反复诵读,读懂诗意,理解诗歌内容。1.听范读音频,把握字音和节奏。教师点拨:鬓bìn

碾冰辙niǎn

zhé

敕chì

叱chì

系jì2.自由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意思。(1)学生自读,小组互读。(2)组长合理分工,一人一句,理解诗歌意思。(3)发挥想象,将刚才的诗意改写为一个小故事,要求能基本上完整、准确地再现白居易诗歌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4)学生展示。预设: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的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好价钱,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辗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的道路上歇息。那两个得意忘形的骑马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便拉转车头吆喝着牛,朝皇宫赶去。一车的炭,很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3.师生一起梳理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和记叙的主要故事情节。预设:人物

主人公:卖炭翁次要人物:黄衣使者白衫儿情节:伐薪烧炭—长安卖炭—被迫贱卖一句话概括诗歌内容:《卖炭翁》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任务/环节二:鉴赏诗中的环境及人物描写,学习本诗对比手法的运用。

1.《卖炭翁》虽短,却细腻刻画了卖炭老人的肖像、心理、动作,描写了当时的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请同学们结合诗中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预设: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外貌描写,把卖炭老人灰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传神。写出了老人年高与劳苦。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理描写,天寒却“衣正单”,本该希望天暖,可卖炭翁却“愿天寒”。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才会高。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深刻揭露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动作描写,写出卖炭老人早起驾车、踏雪辗冰的艰辛,运炭的艰难。环境描写,写出周围正是天寒地冻,卖炭翁天寒人饿,悲苦至极。(侧面写出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宫使驱将惜不得”:心理描写,写出炭被掠夺的无奈、悲愤、绝望。

2.除了对卖炭翁的细致刻画,文中还有对黄衣使者白衫儿的描写,找出相关诗句加以分析。

预设:“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动作描写,“手把”“口称”“回”“叱”“牵”写出宫使仗势欺人、专横跋扈,粗暴蛮横、霸道凶残的面目;间接地表现了卖炭翁在强权面前的无奈、无助;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和对底层百姓的同情。总结:

卖炭翁:生活艰难,命运悲惨,生活在苦难中无以为计,遭受掠夺,衣食无着的老百姓形象。

宫使:仗势欺人,专横跋扈,蛮不讲理,霸道凶残。

3.诗中多处还用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从诗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预设:①“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了宫使掠夺的残酷;②“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动者的艰辛,宫使的得意忘形;③“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④两鬓花白与“十指黑”的对比,见出年高与劳苦,让人为之心酸。任务/环节三: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资料助读:1.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是一场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宋代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乐府题者也。”师:白居易的诗是为时而作,为事而作,他和同为现实主义诗人的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有何相似之处么?预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要是从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个知识分子的经历出发,推己及人,表达对天下读书人命运的关注;而白居易《卖炭翁》则直接将日光投向了底层的劳动人民,写他们的苦难,为他们鸣不平。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宫市:“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

“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总结:《卖炭翁》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