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04066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04066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04066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04066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04066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表示技巧之抒情手法1/38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景结情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3、用典抒情4、借史抒情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抒怀怀古伤今5、叙事抒情借事抒情即事感怀2/38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提问变体

诗人是怎样(怎样)抒发自己情感?有何效果?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艺术表现特色,应该从诗歌整体构思、诗歌整体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常见错误:对诗歌某个局部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正确。但在阐述详细某句诗时,是能够谈及修辞手法利用。3/38

例1

请分析《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所使用抒情手法。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参考答案:这首诗利用了直抒胸臆手法,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示了女子至真、至善、至烈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撼人心。4/38一、直接抒情

作者或作品中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伎俩,直接地表明和倾吐自己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发共鸣。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贵蔑视。5/381、借景抒情二、间接抒情指作者带着强烈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经过景物来抒情。6/3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卷)端居①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代称。问: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明分析。这首诗第三、四句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1分)。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描写,(1分)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气氛,表示了悲愁、孤寂和思亲情感。(2分)7/38乐景乐情哀情哀景借景抒情(由景生情):景与情

8/38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怎样抒发感情?

那刚才披上春天外衣西湖,生意盎然,在作者字里行间充满了爱意。“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表达诗人对西湖情有独钟——乐景,借景抒发了自己喜爱之情。(一)乐景写乐情9/38

小重山

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这首词表示写是什么景,表示什么情?

这首词上片写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凄冷气氛,衬托出自己心情,与下片波折抒发忠愤相呼应,组成了全词悲切婉转情调——哀景。(二)哀景写哀情10/38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初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叹息。但诗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愈加浓厚。

(三)乐景写哀情11/38练习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下列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有些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色调与全诗感情基调不友好,你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参考答案:(1)“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2)“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恰恰是对沉郁离愁形成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以为离愁难耐。(3)这种以乐写哀手法,更增添了哀伤情绪。12/38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主观感情,使诗歌到达“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此诗描绘了一派漂亮初春景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走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心境。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哪是“情”。13/38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与借景抒情有何区分:

“寓情于景”,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不过,必须暗含情,即全部景语皆情语也。

“借景抒情”者,抒情一个方法,即借助于景物,以到达抒情目标。二者共同点是,以抒情为中心。其区分是,前者表面写景,实质写情;后者写景、抒情都是明写,只是景为由、情为根而已。14/38鉴赏诗歌景和情答题关键点:1、从“景”角度:①经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气氛特点(普通两个双音节词)2、从“情”角度:①分析作者思想感情。

②判断“景”和“情”是否友好一致。(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③引入术语,总结该诗思想感情。15/38

情景关系普通术语有:触景生情、以景结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内在关系)16/38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作者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自己主动向上人生态度。表现诗人即使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示诗人壮怀)17/38借物抒情是经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示自己思想感情。它特点是,只描写物象,不直接抒情,作者将所要表示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详细描绘之中,经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方式,委婉波折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

18/38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借物咏怀,经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高洁思想。19/38全国1

(南诗)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案】这首诗经过对素蝶活动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悲欢、沉浮,最终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依恋和向往。用了托物言志手法。20/38托物言志经常借助于某物一些特征,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分托物言志“志”能够指感情、志向、情操、兴趣、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高兴、悲伤等感情。21/3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宗悫典故)2、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韩信典故)用典抒情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借以表示某种特定含义,以抒发某种思想与情感。用典能够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到达言简义丰效果。

22/38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利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要表示一个怎样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本诗利用了用典抒情抒情方式《后庭》遗曲,是陈后主所制《玉树后庭花》。这三句是化用了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句。王安石没有去责备商女无知,而是意在言外,另有所指:歌妓们至今还在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耽溺酒色,醉生梦死。然而如再不改弦更张,采取办法,富国强兵,必定继续六朝悲恨。23/38

咏史诗中常见表现手法,借历史上事件来讽喻当朝。

台城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地方为题,叙写了六朝纵情作乐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厉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详细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无限感叹。借古讽今24/38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怀古诗。作者经过赞颂楚霸王项羽英雄气概,训斥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行为;简练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绝句李清照

生看成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借古讽今25/38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有何区分?

用典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语句或使用前人事迹故事,借以表示某种特定含义。借古讽今是引用典故以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心声,

借古讽今是用典抒情一个方式,借古讽今是引用前人前事等来评论当前风气、时政等;用典抒情则是着重自己感受,引用前人语句或事迹来表现出来。26/38借事抒情把抽象感情用详细事情表示,通俗易懂。

27/38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斋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闻”歌,到落花江南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包括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那场大动荡阻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实能够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兼有借事抒情、衬托手法)28/38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7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8咫尺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途万里’9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指出以下诗句抒情手法: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5复恐急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直接抒情6寓情于景2借景抒情(哀景哀情)7托物言志3触景生情4直接抒情8直接抒情9用典抒情触景生情5借事抒情29/3814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15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16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17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10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3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11借景抒情(乐景写乐情)12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13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14托物言志10用典抒情18借景抒情(乐景写征人离乡之哀//以哀景写哀)15乐景哀景写哀情16直接抒情17借史抒情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道路久远慢慢行30/38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究大海作波涛《瀑布联句》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难过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2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2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以苍凉秋景写对国运艰难关注和沦落异乡凄苦。

19托物言志20借史抒情22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31/3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两首诗各用什么手法表示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吴诗借景抒情,鞭挞了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统治者。李诗借史抒怀,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32/384、(·宜昌二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和晋陵①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②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③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④,归思欲沾襟。【注】①晋陵,即今江苏常州。②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先代已迁居洛阳巩县。作此诗时,作者在江阴县任职。③淑气,春天温暖气候。④古调,这里指陆丞作《早春游望》。诗首联为抒情埋下了伏笔,颔颈、颈联两联与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4、【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示方式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白诗歌有哪些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等;其次,分析详细诗句,看所问诗句分别利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参考答案】颔联、颈联承“物候新”展开描写,借写异乡春色,暗点怀乡之思,这是借景抒情;尾联则直抒胸臆,点明“归思”主旨。33/3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武夷山中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明分析。

答案示例:这句诗借景抒情,经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景象,表示了诗人孤傲寥落情怀。

34/38(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8分)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凉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答案】利用拟人、对比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一样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35/38

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凄凉,另人忧愁景象。春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龙蛇,春天雨水充分,郊外原野上草木长得很柔嫩。过去有个齐国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富人请他喝酒与此相反,晋国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最终都是掩埋在长满野草荒坟中。诗人由清明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意义。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