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直流电机

实验一认识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认识在直流电机实验中所用的电机、仪表、变阻器等组件及使用方法。

3.熟悉他励电动机(即并励电动机按他励方式)的接线、起动、改变电机方向与调速

的方法。

预习要点

1.如何正确选择使用仪器仪表。特别是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2.直流他励电动机起动时,为什么在电枢回路中需要串联起动变阻器?不连接会产生

什么严重后果?

3.直流电动机起动时,励磁回路连接的磁场变阻器应调至什么位置?为什么?若励磁

回路断开造成失磁时,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4.直流电动机调速及改变转向的方法。

三.实验项目

1.了解MEL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中的直流稳压电源、涡流测功机、变阻器、多

量程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毫安表及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2.用伏安法测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电枢绕组的冷态电阻。

3.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及改变转向。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EL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MEL-LMEL-HA、B)

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速转矩测量(MEL-13)或电机导轨及校正直流发电机

3.直流并励电动机M03

4.220V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位于实验台主控制屏的下部)

5.电机起动箱(MEL-09)。

1

6.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MEL-06)。

五.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山实验指导人员讲解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台各面板的布置及使用方法,注意

事项。

2.在控制屏上按次序悬挂MEL-13、MEL-09组件,并检查MEL-13和涡流测功机的连

接。

3.用伏安法测电枢的直流电阻,接线原理图见图1-1。

U: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R:3000Q磁场调节电阻(MEL-09)

V:直流电压表(MEL-06)

A:直流安培表(MEL-06)

M:直流电机电枢

(1)经检查接线无误后,逆时针调节磁

图1T测电枢绕组直流电阻接线图

场调节电阻R使至最大。直流电压表量程选为

300V档,直流安培表量程选为2A档。

(2)按顺序按下主控制屏绿色“闭合”按钮开关,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船形开关以及

复位开关,建立直流电源,并调节直流电源至220V输出。

调节R使电枢电流达到0.2A(如果电流太大,可能由于剩磁的作用使电机旋转,测量

无法进行,如果此时电流太小,可能由于接触电阻产生较大的误差),迅速测取电机电枢两

端电压UM和电流L。将电机转子分别旋转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周,同样测取UM、&填

入表1-1O

(3)增大R(逆时针旋转)使电流分别达到0.15A和0.1A,用上述方法测取六组数据,

填入表l-lo

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实际冷态电阻值Ra=£f0竺二巴。

3

表1-1室温℃

序号U(V)()R(Q)Ra平均(Q)

MlaARaref(Q)

Rall

1Rai2Rai

Ral3

2Ra21Ra2

2

Ra22

Ra23

Ra31

3Ra32Ra3

Ra33

表中Ral=(Rall+Ral2+Ral3)B

Ra2=(Ra2l+Ra22+Ra23)B

Ra3=(Ra3l+Ra32+Ra33)/3

(4)计算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电阻

由实验测得电枢绕组电阻值,此值为实际冷态电阻值,冷态温度为室温。按下式换算

到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绕组电阻值:

式中Rael——换算到基准工作温度时电枢绕组电阻。(Q)

Ra——电枢绕组的实际冷态电阻。(Q)

0ref一基准工作温度,对于E级绝缘为75℃o

0a——实际冷态时电枢绕组的温度。(℃)

4.直流仪表、转速表和变阻器的选择。

直流仪表、转速表量程是根据电机的额定值和实验中可能达到的最大值来选择,变阻

器根据实验要求来选用,并按电流的大小选择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接法。

(1)电压量程的选择

如测量电动机两端为220V的直流电压,选用直流电压表为300V量程档。

(2)电流量程的选择。

因为直流并励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为1.1A,测量电枢电流的电表可选用2A量程档,额

定励磁电流小于0.16A,测量励磁电流的毫安表选用200mA量程档。

(3)电机额定转速为1600r/min,若采用指针表和测速发电机,则选用1800r/min量程

档。若采用光电编码器,则不需要量程选择。

(4)变阻器的选择

变阻器选用的原则是根据实验中所需的阻值和流过变阻器最大的电流来确定。在本实

验中,电枢回路调节电阻选用NMEL-09组件的100Q/1.22A电阻,磁场回路调节选用

NMEL-09的3000Q/200mA可调电阻。

5.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R1:电枢调节电阻(NMEL-09)

3

Rf:磁场调节电阻(NMEL-09)

M:直流并励电动机M03:

G:涡流测功机

Is:电流源,位于NMEL-13,

由“转矩设定”电位器进行调

节。实验开始时,将NMEL-13

“转速控制"和''转矩控制”

选择开关板向“转矩控制”,

“转矩设定”电位器逆时针旋

到底。

U,: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U2:直流电机励磁电源

图1-2直流他励电动机接线图V1: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自带电

压表

V2:直流电压表,量程为300V档,位于NMEL-06

A: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自带电流表

mA:毫安表,位于直流电机励磁电源部。

(1)按图1-2接线,检查M、G之间是否用联轴器联接好,电机导轨和NMEL-13的

连接线是否接好,电动机励磁回路接线是否牢靠,仪表的量程,极性是否正确选择。

(2)将电机电枢调节电阻Ri调至最大,磁场调节电阻调至最小,转矩设定电位器(位

于NMEL-13)逆时针调到底。

(3)开启控制屏的总电源控制钥匙开关至“开”位置,按次序按下绿色“闭合”按钮

开关,打开励磁电源船形开关和可调直流电源船形开关,按下复位按钮,此时,直流电源

的绿色工作发光二极管亮,指示直流电压已建立,旋转电压调节电位器,使可调直流稳压

电源输出220V电压。

(4)减小R1电阻至最小。

6.调节他励电动机的转速。

(1)分别改变串入电动机M电枢回路的调节电阻R)和励磁回路的调节电阻Rf

(2)调节转矩设定电位器,注意转矩不要超过l.lN.m,以上两种情况可分别观察转

速变化情况

7.改变电动机的转向

将电枢回路调节电阻Ri调至最大值,“转矩设定”电位器逆时针调到零,先断开可调

4

直流电源的船形开关,再断开励磁电源的开关,使他励电动机停机,将电枢或励磁回路的

两端接线对调后,再按前述起动电机,观察电动机的转向及转速表的读数。

六.注意事项

1.直流他励电动机起动时,须将励磁回路串联的电阻Rf调到最小,先接通励磁电源,

使励磁电流最大,同时必须将电枢串联起动电阻Ri调至最大,然后方可接通电源,使电动

机正常起动,起动后,将起动电阻Ri调至最小,使电机正常工作。

2.直流他励电机停机时,必须先切断电枢电源,然后断开励磁电源。同时,必须将电

枢串联电阻Ri调回最大值,励磁回路串联的电阻Rf调到最小值,给下次起动作好准备。

3.测量前注意仪表的量程及极性,接法。

七.实验报告

L画出直流并励电动机电枢串电阻起动的接线图。说明电动机起动时,起动电阻比和

磁场调节电阻Rf应调到什么位置?为什么?

2.增大电枢回路的调节电阻,电机的转速如何变化?增大励磁回路的调节电阻,转速

又如何变化?

3.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

4.为什么要求直流并励电动机磁场回路的接线要牢靠?

5

实验二直流发电机

实验目的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定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并根据所测得的运行特性评定该被试

电机的有关性能。

2.通过实验观察并励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和自励条件。

预习要点

L什么是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对于不同的特性曲线,在实验中哪些物理量应保持不变,

而哪些物理量应测取。

2.做空载试验时,励磁电流为什么必须单方向调节?

3.并励发电机的自励条件有哪些?当发电机不能自励时应如何处理?

4.如何确定复励发电机是积复励还是差复励?

三.实验项目

1.他励发电机

(1)空载特性:保持n=n、,使ro,测取Uo=f(L)。

(2)外特性:保持n=n',使If=■,测取U=f(D。

(3)调节特性:保持n=n*,使U=UH,测取h=f(i)。

2.并励发电机

(1)观察自励过程

⑵测外特性:保持n=n、,使网=常数,测取u=f(D„

3.复励发电机

积复励发电机外特性:保持n=n、使R尸常数,测取u=f(D。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EL系列电机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MEL-LMEL-IIA,B)。

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矩转速测量组件(NMEL-13)或电机导轨及转速表。

3.直流并励电动机MO3。

4.直流复励发电机MO1。

5.直流稳压电源(位于主控制屏下部)。

6.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NMEL-06)。

6

7.波形测试及开关板(NMEL-05)。

8.三相可调电阻900Q(NMEL-03)。

9.三相可调电阻90Q(NMEL-04),

10.电机起动箱(NMEL-09).

五.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他励发电机。

按图1-3接线

图1-3直流他励发电机接线图

G:直流发电机MOI,PN=100W,UN=200V,IN=0.5A,NN=1600r/min

M:直流电动机M03,按他励接法

Si、S2:双刀双掷开关,位于NMEL-05

Ri:电枢调节电阻100Q/1.22A,位于NMEL-09。

Rfl:磁场调节电阻3000Q/200mA,位于NMEL-09。

RE:磁场调节变阻器,采用NMEL-03最上端900Q变阻器,并采用分压器接法。

R2:发电机负载电阻,采用NMEL-03中间端和下端变阻器,采用串并联接法,阻值

为2250Q(900Q与900Q电阻串联加上900Q与900Q并联)。调节时先调节串联部分,当

7

负载电流大于0.4A时用并联部分,并将串联部分阻值调到最小并用导线短接以避免烧毁熔

断器。

mAi、A1:分别为毫安表和电流表,位于直流电源上。

3、U2:分别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和电机励磁电源。

V2>mA2、A2:分别为直流电压表(量程为300V档),直流毫安表(量程为200mA

档),直流安倍表(量程为2A档)

(1)空载特性

a.打开发电机负载开关S2,合上励磁电源开关S1,接通直流电机励磁电源,调节R。

使直流发电机励磁电压最小,mA2读数最小。此时,注意选择各仪表的量程。

b.调节电动机电枢调节电阻Ri至最大,磁场调节电阻Rn至最小,起动可调直流稳压

电源(先合上对应的船形开关,再按下复位按钮,此时,绿色工作发光二极管亮,表明直

流电压已正常建立),使电机旋转。

b.从数字转速表上观察电机旋转方向,若电机反转,可先停机,将电枢或励磁两端接

线对调,重新起动,则电机转向应符合正向旋转的要求。

d.调节电动机电枢电阻R1至最小值,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至220V,再调节电动机磁

场电阻Rn,使电动机(发电机)转速达到1600r/min(额定值),并在以后整个实验过程中

始终保持此额定转速不变。

e.调节发电机磁场电阻Rc,使发电机空载电压达VO=1.2UN(240V)为止。

f.在保持电机额定转速(1600r/min)条件下,从U°=1.2UN开始,单方向调节分压器

电阻Ro使发电机励磁电流逐次减小,直至3=。。

每次测取发电机的空载电压U。和励磁电流电,只取7-8组数据、填入表1-2中,其中

U0=UN和4=0两点必测,并在U°=UN附近测点应较密。

表1-2n=nN=1600r/min

Uo(V)

lf2(A)

(2)外特性

a.在空载实验后,把发电机负载电阻R2调到最大值(把NMEL-03中间和下端的变阻

器逆时针旋转到底),合上负载开关S2。

b.同时调节电动机磁场调节电阻Rn,发电机磁场调节电阻RR和负载电阻R2,使发

电机的n=nN,U=UN(200V),I=IN(0.5A),该点为发电机的额定运行点,其励磁电流称为

额定励磁电流If2N=A.

c.在保持n=nN和3=1削不变的条件下,逐渐增加负载电阻,即减少发电机负载电流,

在额定负载到空载运行点范围内,每次测取发电机的电压U和电流I,直到空载(断开开

关S2),共取6-7组数据,填入表1-3中。其中额定和空载两点必测。

8

表1-3n=nN=1600r/min1已=1小

U(V)

I(A)

(3)调整特性

a.断开发电机负载开关S2,调节发电机磁场电阻R。使发电机空载电压达额定值

(UN=200V)

b.在保持发电机n=nN条件下,合上负载开关S2,调节负载电阻R2,逐次增加发电机

输出电流I,同时相应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1f2,使发电机端电压保持额定值U=UN,从发电

机的空载至额定负载范围内每次测取发电机的输出电流I和励磁电流%,共取5-6组数据

填入表1-4中。

表1-4n=nN=1600r/min,U=UN=200V

I(A)

%(A)

2.并励直流发电机

图1-4直流并励发电机接线图

(1)观察自励过程

a.断开主控制屏电源开关,即按下红色按钮,钥匙开关拨向“关”。

9

按图1-4接线

Ri、Rfl:电动机电枢调节电阻和磁场调节电阻,位于NMEL-09。

Ai、mA1:直流电流表、毫安表,位于可调直流电源和励磁电源上.

mA2>A2:直流毫安表、电流表位于NMEL-06。

RQ:NMEL-03中二只900Q电阻相串联,并调至最大。

R2:采用NMEL-03中间端和下端变阻器,采用串并联接法,阻值为2250Q。

S|、S2:位于NMEL-05

V|、V2:直流电压表,其中V1位于直流可调电源上,V2位于NMEL-06。

b.断开舟、S2,按前述方法(他励发电机空载特性实验b)起动电动机,调节电动机

转速,使发电机的转速2股,用直流电压表测量发电机是否有剩磁电压,若无剩磁电压,

可将并励绕组改接他励进行充磁。

c.合上开关S”逐渐减少R。观察电动机电枢两端电压,若电压逐渐上升,说明满

足自励条件,如果不能自励建压,将励磁回路的两个端头对调联接即可。

(2)外特性

a.在并励发电机电压建立后,调节负载电阻R2到最大,合上负我开关S2,调节电动

机的磁场调节电阻Rn,发电机的磁场调节电阻RR和负载电阻R2,使发电机n=nN,U=UN,

I=IN。

b.保证此时Rn的值和n=nN不变的条件下,逐步减小负载,直至1=0,从额定到负载

运行范围内,每次测取发电机的电压U和电流I,共取6-7组数据,填入表1-5中,其中额

定和空载两点必测。

表1-5n=nN=1600r/minR(2=A

U(V)

I(A)

3.复励发电机

(1)积复励和差复励的判别

a.接线如图1-5所示

Ri、Rfl:电动机电枢调节电阻和磁场调节电阻,位于NMEL-09。

A1、mA1:直流电流、毫安表

V2、M、mA2:直流电压、电流、毫安表,采用NMEL-06组件。

Rn:采用NMEL-03中两只900Q电阻串联。

R2:采用NMEL-03中四只900。电阻串并联接法,最大值为2250。。

S1、S2:单刀双掷和双刀双掷开关,位于NMEL-05开关板上。

按图接线,先合上开关S,将串励绕组短接,使发电机处于并励状态运行,按上述并励

10

发电机外特性试验方法,调节发电机输出电流1=0.5瓜,n=m,U=UN«

b.打开短路开关在保持发电机n,RQ和R2不变的条件下,观察发电机端电压的

变化,若此电压升高即为积复励,若电压降低为差复励,如要把差复励改为积复励,对调

串励绕组接线即可。

图上5直流复励发电机接线图

(2)积复励发电机的外特性。

实验方法与测取并励发电机的外特性相同。先将发电机调到额定运行点,n=ns,U=U”

I=h,在保持此时的电和n=n、不变的条件下,逐次减小发电机负载电流,直至1=0。从额

定负载到空载范围内,每次测取发电机的电压U和电流I,共取6-7组数据,记录于表1-6

中,其中额定和空载两点必测。

表1-6n=m=r/min3=常数

U(V)

I(A)

六.注意事项

1.起动直流电动机时,先把R调到最大,电调到最小,起动完毕后,再把Ri调到最

小。

11

2.做外特性时,当电流超过0.4安时,R,中串联的电阻必须调至零,以免损坏。

七.实验报告

L根据空载实验数据,作出空载特性曲线,由空载特性曲线计算出被试电机的饱和系

数和剩磁电压的百分数。

2.在同一张座标上绘出他励、并励和复励发电机的三条外特性曲线。分别算出三种励

磁方式的电压变化率:

UN

并分析差异的原因。

3.绘出他励发电机调整特性曲线,分析在发电机转速不变的条件下,为什么负载增加

时,要保持端电压不变,必须增加励磁电流的原因。

八.思考题

1.并励发电机不能建立电压有哪些原因?

2.在发电机电动机组成的机组中,当发电机负载增加时,为什么机组的转速会变低?

为了保持发电机的转速!1=小,应如何调节?

12

实验三直流并励电动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取直流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2.掌握直流并励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二.预习要点

1.什么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2.直流电动机调速原理是什么?

三.实验项目

1.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保持U=UN和If=IfN不变,测取n、T2、n=f(Ia)及n=f(T2)。

2.调速特性

(1)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保持U=UN、If=IfN=常数,T2=常数,测取n=f(Ua)。

(2)改变励磁电流调速

保持保UN,T2=常数,Ri=0,测取n=持If)。

(3)观察能耗制动过程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EL系列电机教学实验台的主控制屏(MEL-I、MEL-HA、B)。

2.电机导轨及涡流测功机、转矩转速测量(NMEL-13)或电机导轨及编码器、转速

表。

3.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含直流电压、电流、毫安表)

4.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NMEL-06)。

5.直流并励电动机。

6.旋转指示灯及开关板(NMEL-O5)。

7.三相可调电阻900Q(NMEL-O3)。

五.实验方法

1.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13

实验线路如图1-6所示

U,: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Ri、Rf:电枢调节电阻和磁

场调节电阻,位于MEL-09。

mA、A、V2:直流毫安、电

流、电压表(NMEL-06)

G:涡流测功机

Is:涡流测功机励磁电流调

节,位于MEL-13。

a.将Ri调至最大,R)

调至最小,毫安表量程为

200mA,电流表量程为2A

档,电压表量程为300V档,

图1-6直流并励电动机接线图检查涡流测功机与

NMEL-13是否相连,将

NMEL-13“转速控制”和“转矩控制”选择开关板向“转矩控制”,“转矩设定”电位器逆

时针旋到底,打开船形开关,按实验一方法起动直流电源,使电机旋转,并调整电机的旋

转方向,使电机正转。

b.直流电机正常起动后,将电枢串联电阻Ri调至零,调节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的输出

至220V,再分别调节磁场调节电阻Rf和“转矩设定”电位器,使电动机达到额定值:

U=UN=220V,Ia=IN,n=nN=1600r/min,此时直流电机的励磁电流I尸尿(额定励磁电流)。

c.保持U=UN,1产1田不变的条件下,逐次减小电动机的负载,即逆时针调节”转矩设

定”电位器,测取电动机电枢电流h、转速n和转矩T2,共取数据7-8组填入表1-8中。

表1-8U=UN=220VI尸12=AK产Q

14

la(A)

n(r/min)

据T2(N.m)

P(w)

计2

算Pl(w)

数n(%)

△n(%)

2.调速特性

(1)改变电枢端电压的调速

a.按上述方法起动直流电机后,将电阻Ri调至零,并同时调节负载,电枢电压和磁

场调节电阻Rf,使电机的U=UN,Ia=0.5h,If=IiN,记录此时的12=N.m

b.保持T2不变,I产ItN不变,逐次增加R1的阻值,即降低电枢两端的电压Ua,R1从

零调至最大值,每次测取电动机的端电压Ua,转速n和电枢电流1共取7-8组数据填入

表1-9中。

表1-9If=I(N=A,Tz=N.m

Ua(V)

n(r/min)

la(A)

(2)改变励磁电流的调速

a.直流电动机起动后,将电枢调节电阻和磁场调节电阻Rf调至零,调节可调直流电

源的输出为220V,调节“转矩设定”电位器,使电动机的U=UN,Ia=0.5h,记录此时的

T2=N.m

b.保持T2和U=UN不变,逐次增加磁场电阻Rf阻值,直至n=1.3nN,每次测取电动机

的n、If和3共取7-8组数据填写入表1-10中。

表1-10U=UN=220V,12=N.m

n(r/min)

If(A)

la(A)

(3)能耗制动

15

按图1一7接线

Ul: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K、R):直流电机电枢调节

电阻和磁场调节电阻

(NMEL-09)

RL:采用NMEL-03中两只

900Q电阻并联。

S:双刀双掷开关

图1-7直流并励电动机能耗制动接线图

(NMEL-05)

a.将开关S合向“1”端,R调至最大,Rf调至最小,起动直流电机。

b.运行正常后,从电机电枢的一端拨出一根导线,使电枢开路,电机处于自由停机,

记录停机忖间。

c.重复起动电动机,待运转正常后,把S合向“2”端记录停机时间。

d.选择不同RL阻值,观察对停机时间的影响。

六.实验报告

1.由表1-8计算出P2和n,并绘出n、T2、n=f(L)及n=f⑴)的特性曲线。

电动机输出功率

P2=0.105nT2

式中输出转矩T2的单位为N•m,转速n的单位为r/min。

电动机输入功率

Pi=UI

电动机效率

X100%

P\

电动机输入电流

I=Ia+IfN

由工作特性求出转速变化率:

△n=n°~nNX100%

nN

2.绘出并励电动机调速特性曲线n=f(UJ和n=f(If)。分析在恒转矩负载时两种调速的

电枢电流变化规律以及两种调速方法的优缺点。

3.能耗制动时间与制动电阻Ri的阻值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该制动方法有什么缺点?

16

七.思考题

1.并励电动机的速率特性n=f(L)为什么是略微下降?是否会出现上翘现象?为什

么?上翘的速率特性对电动机运行有何影响?

2.当电动机的负载转矩和励磁电流不变时,减小电枢端压,为什么会引起电动机转速

降低?

3.当电动机的负载转矩和电枢端电压不变时,减小励磁电流会引起转速的升高,为什

么?

4.并励电动机在负载运行中,当磁场回路断线时是否一定会出现“飞速”?为什么?

17

第2章变压器实验

实验一单相变压器

一.实验目的

i.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二.预习要点

1.变压器的空载和短路实验有什么特点?实验中电源电压一般加在哪一方较合适?

2.在空载和短路实验中,各种仪表应怎样联接才能使测量误差最小?

3.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变压器的铁耗及铜耗。

三.实验项目

1.空载实验测取空载特性Uo=f(I。),P0=f(U。)。

2.短路实验测取短路特性UK=f(h),PK=f(lK)。

3.负载实验

(1)纯电阻负载

保持UI=UM,cos°2=l的条件下,测取U2=f(L)。

(2)阻感性负载

保持Ui=Uz,cos%=0-8的条件下,测取3f⑴)。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EL系列电机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含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

2.功率及功率因数表(NMEL-20或含在主控制屏内)

3.三相组式变压器(NMEL-01)或单相变压器(在主控制屏的右下方)

4.三相可调电阻900Q(NMEL-03)

5.旋转指示灯及开关板(NMEL-05)

6.三相可调电抗(NMEL-08)

五.实验方法

18

1.空载实验

实验线路如图2-1

图27空载实验接线图

变压器T选用NMEL-01三相组式变压器中的一只或单独的组式变压器。实验时、变压

器低压线圈2U1、2U2接电源,高压线圈1U1、1U2开路。

A,%、V2分别为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具体配置由所采购的设备型号不同由所

差别。若设备为MEL-I系列,则交流电流表、电压表为指针式模拟表,量程可根据需要选

择;若设备为MEL-II系列,则上述仪表为智能型数字仪表,量程可自动也可手动选择。仪

表数量也可能由于设备型号不同而不同。若电压表只有一只,则只能交替观察变压器的原、

副边电压读数,若电压表有二只或三只,则可同时接上仪表。

W为功率表,根据采购的设备型号不同,或在主控屏上或为单独的组件(MEL-20或

MEL-24),接线时,需注意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同名端,避免接错线。

a.在三相交流电源断电的条件下,将调压器旋钮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并合理选择各

仪表量程。

变压器T额定容量PN=77W,UIN/U2N=220V/55V,I|N/12N=0.35A/1.4A

b.合上交流电源总开关,即按下绿色“闭合”开关,顺时针调节调压器旋钮,使变压

器空载电压U肝1.2UN

c.然后,逐次降低电源电压,在1.2~0.5UN的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I。、P°,共

取6~7组数据,记录于表2-1中。其中U=UN的点必须测,并在该点附近测的点应密些。

为了计算变压器的变化,在UN以下测取原方电压的同时测取副方电压,填入表2-1中。

e.测量数据以后,断开三相电源,以便为下次实验作好准备。

表2-1

实验数据计算数据

序号

Umi,1U2

Uo(V)1()(A)Po(W)cos(p2

1

19

2

3

4

5

6

7

2.短路实验

实验线路如图2-2。(每次改接线路时,都要关断电源)

图2-2短路实验接线图

实验时,变压器T的高压线圈接电源,低压线圈直接短路。

A、V、W分别为交流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选择方法同空载实验。

a.断开三相交流电源,将调压器旋钮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即使输出电压为零。

b.合上交流电源绿色“闭合”开关,接通交流电源,逐次增加输入电压,直到短路电

流等于LIIN为止。在0.5~1.再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UK、IK、PK,共取6~7组数据记录于

表2-2中,其中I=IK的点必测•并记录实验时周围环境温度(℃)。

表2-2室温6=℃

实验数据计算数据

序号

UK(V)IK(A)PK(W)cos(pk

1

2

3

4

5

6

20

3.负载实验

实验线路如图2-3所示。

变压器T低压线圈接电源,高压线圈经过开关S,和S2,接到负载电阻R.和电抗XL上。

RL选用NMEL-03的两只900Q电阻相串联,XL选用NMEL-08,开关S|、S2采用NMEL-05

的双刀双掷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含功率因数表)的选择同空载实验。

图2-3负载实验接线图

(1)纯电阻负载

a.未上主电源前,将调压器调节旋钮逆时针调到底,Si、S2断开,负载电阻值调到最

大。

b.合上交流电源,逐渐升高电源电压,使变压器输入电压UI=UN=55V

c.在保持U尸UN的条件下,合下开关S1,逐渐增加负载电流,即减小负载电阻RL的

值,从空载到额定负载范围内,测取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和电流12。

d.测取数据时,[2=0和I2=I2N=O.35A必测,共取数据6~7组,记录于表3-3中。

表3-3cos°2=1U|=UN=55V

序号1234567

U2(V)

I2(A)

(2)阻感性负载(cose2=0.8)(选做)

a.用电抗器XL和RL并联作为变压器的负载,S1、S2打开,电阻及电抗器调至最大,

即将变阻器旋钮和调压器旋钮,逆时针调到底。

b.合上交流电源,调节电源输出使U1=U】N

c.合上Si、S2,在保持U|=UIN及cos%=0.8条件下,逐渐增加负载,从空载到额定

负载的范围内,测取变压器U2和12,共测取数据6-7组记录于表3-4中,其中12=0和I2=l2N

两点必测。

表3-4cos^>2=0.8U|=U|N=55V

21

序号1234567

U2(V)

I2(A)

六.注意事项

1.在变压器实验中,应注意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的合理布置。

2.短路实验操作要快,否则线圈发热会引起电阻变化。

七.实验报告

1.计算变比

由空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原、副方电压的三组数据,分别计算出变比,然后取其平均

值作为变压器的变比K。

K=Un:l.lV2/U2UIJV2

2.绘出空载特性曲线和计算激磁参数

⑴绘出空我特性曲线Po=f(Uo),cos<Po=f(U。)。

p

式中:cos<p=——--

(2)计算激磁参数

从空载特性曲线上查出对应于Uo=U\时的I。和P。值,并由下式算出激磁参数

之哈

10

3.绘出短路特性曲线和计算短路参数

(1)绘出短路特性曲线U产f(IK)、PK=f(l。、COS^=f(lK)o

(2)计算短路参数。

从短路特性曲线上查出对应于短路电流h=k时的&和PK值,由下式算出实验环境

温度为0(°C)短路参数。

U

yK

PK

22

I.2~

XK=\ZK-rK

折算到低压方

z-互

乙”一,•

由于短路电阻n随温度而变化,因此,算出的短路电阻应按国家标准换算到基准工作

温度75°C时的阻值。

234.5+75

r

K15℃234.5+<9

ZK15°C=+欢

式中:234.5为铜导线的常数,若用铝导线常数应改为228。

阻抗电压

J7

UK=NK75"CX]00%

UN

。曳**100%

UN

=,nXkxlOO%

UN

IK=IN时的短路损耗PKN=^rKi5°c

4.利用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的参数,画出被试变压器折算到低压方的型等效电

路。

5.变压器的电压变化率△〃

(1)绘出cos02=1和cos%=0.8两条外特性曲线U2=f(I2),由特性曲线计算出1=1次时

的电压变化率

U,o-U、

\U=———xlOO%

U20

(2)根据实验求出的参数,算出L=b、COS%=1和L=LN、cos%=。8时的电压变化

率△及

\U-(UKrCOS<p2+UKXsin(p2)

将两种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不同性质的负载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23

6.绘出被试变压器的效率特性曲线

7=(1--;---+―「心、——)x100%

/次cos/2+2+/;PKN

(1)用间接法算出cos%=0.8不同负载电流时的变压器效率,记录于表2-5中。

表2-5COS(p>=0.8P。=WPKN=W

I2*(A)P2(W)n

0.2

0.4

0.6

0.8

1.0

1.2

式中:IjPxcos^=P2(W);

PK\为变压器IK=IN时的短路损耗(W);

P。为变压器UO=UN时的空载损耗(W)»

(2)由计算数据绘出变压器的效率曲线n=f(I;)。

(3)计算被试变压器。=。max时的负载系数Bm=,但二。

\PKN

24

实验二三相变压器

实验目的

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三相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三相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二.预习要点

1.如何用双瓦特计法测三相功率,空载和短路实验应如何合理布置仪表。

2.三相心式变压器的三相空载电流是否对称,为什么?

3.如何测定三相变压器的铁耗和铜耗。

4.变压器空载和短路实验应注意哪些问题?电源应加在哪一方较合适?

三.实验项目

1.测定变比

2.空载实验:测取空载特性Uo=f(I。),Po=f(Uo),cos<«)=f(U。)。

3.短路实验:测取短路特性UK=f(L),PK=f(lK),COS<pK=f(lK)»

4.纯电阻负载实验:保持UI=UN,<:。即2=1的条件下,测取Uz=f(h)。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EL系列电机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含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

2.功率及功率因数表(NMEL-20或含在主控制屏内)

3.三相心式变压器(NMEL-02)或单相变压器(在主控制屏的右下方)

4.三相可调电阻900Q(NMEL-03)

5.旋转指示灯及开关板(NMEL-05)

6.三相可调电抗(NMEL-08)

五.实验方法

1.测定变比

实验线路如图2-4所示,被试变压器选用三相三线圈心式变压器,额定容量

PM=152/152/152W,UN=220/63.5/55V,M0.4/1.38/1.6A,Y/A/Y接法。实验时只用高、低压

两组线圈,中压线圈不用。

25

a.在三相交流电源断电的条件下,将调压器旋钮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并合理选择各

U(V)

图2-4三相变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