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_第1页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_第2页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_第3页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_第4页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显微摄影术(Micrography)

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或细胞显微结构时,一旦观察到理想的图像就需要记录下来,原始的绘

图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学者们对大量图像信息特别是彩色信息的需求。要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利用显微

摄影技术。显微摄影就是通过摄影装置拍摄显微镜视场中被检样品光学影像的一种技术。

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摄影装置及其操作技术

2.通过实验,能独立完成显微摄影的全过程

实验用品

复式光学显微镜及其摄影装置,各色滤光镜、黑白或彩色负性胶片、显影罐、温度计、水浴锅或冰块、

喑房袋、暗盒、剪刀、胶带(橡皮膏,瓷或塑料盘、盆、量筒、烧杯、天平、显影液、定影液、倍影液及生

物样品等。

实验原理和方法

显微摄影是通过摄影装置,拍摄显微镜视场中被检样品的光学影像的一种技术。

一、用于显微摄影的显微镜

用于显微摄影的显微镜应具备下列条件:

1.配有高分辨力的平场复消色差物镜(PL・APO)及专用的摄影目镜。

2.聚光器数值孔径0.9以上,其值可调,像差校正良好,上透镜可任意摇出。

3.具有可变的视场光阑和孔径光阑。

4.具内装式电光源照明系统,照度可随意调节,光源以卤鸨灯为好,订位可做垂直、水平和前后调节。

5.镜座要具有一定的重量,重心低,坚实牢固不易为外力所动。

6.载物台能随意水平转动,附有驱动调节装置。

7.具专用的显微摄影装置或供安装摄影装置的摄影镜筒(三筒)。

二、感光胶片的选用

感光胶片是被摄体影像的一种感光材料。种类较多,性能差异大。

(一)黑白胶片

1.胶片的种类:

从用途上可分为:(1)黑白负片(影像与被摄样品的明暗相反,用作底片与相纸一起印放黑白照片用。

显微摄影绝大部分使用此类胶片);(2)黑白正片(其影像与被摄样品相同,为正像。用于翻摄,作幻灯片

和拷贝电影放映片用)。

从感色敏感度上可分为:(1)色盲片(仅由基本感光乳剂制成,感色光谱范围为330~500nm,是低速

感光片,银粗细、反差大、解像力高;此胶片可在红灯下操作,适于翻摄拷贝透明正片用,不宜直接作为

摄影底片);(2)分色片(正色片)(在感光乳剂中添加了对黄绿敏感的光学增感剂,感色光谱范围为

330~600nm,除红橙色的被摄样品外,可用于显微摄影);(3)全色片(乳剂中加添了完善的光学增感色素,

对可见光谱的各波段色光能全部感受;感色范围为330~700nm,其中对绿色感应稍弱。胶片的银粒粗、感

光速度快、反差小、黑白等级多)。

2.胶片的照相性能

照相性能是决定和影响胶片影像质量诸多因素的总称。评价胶片的照相性能,主要包括下述几项:

(1)感光度

指胶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是表示胶片感光快慢的标志,也是确定曝光时间的主要依据。感光度愈高,

曝光量愈小;感光度愈低,曝光量愈大。

当前国际上对感光度的标度方法主要有DIN制(又称“定”制)、ASA制和ISO制三种。目前各国大

多采用ASA制,在照相机或显微摄影装置上,涉及胶片感光度的标定值,绝大多数采用ASA制。

ASA制、DIN制和ISO制的互算关系

ASA1225501002004008001600

DIN12°15°18°21°24°29°30°33°

ISO12/12°25/15°50/18°100/21°200/24°400/29°800/30°1600/33°

胶片标定的感光度是曝光的依据,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保存时间和冲洗条件以及照相机和曝光表等

因素的不同而有变化。在拍摄前,一定要把摄影装置上的胶片感光度标定值,调在所用胶片的实际感光度

值上。

显微摄影对胶片的感光速度没有特定的要求,选用胶片时:考虑的不是速度本身,而是与感光速度相

关的质量因素。凡属感光度高的胶片,乳剂的银粒粗,反差小,灰雾大,保存性差;感光速度低的胶片,银

粗细,反差大,灰雾小,保存性好。所以,显微摄影力求使用低感光度胶片,以便获得反差高,银粒细腻,

清晰度高的摄影效果。目前,市场供应的ASA100全色胶片,不是理想的显微摄影用胶片,感光度在ASA50

以下更适于显微摄影。

(2)反差系数

被摄体的明暗差别叫做反差,胶片的反差用反差系数”值表示。丫值是指拍摄后胶片上的影像反差与拍

摄前被摄体或样品的景物反差之比。

Y值=影像反差/景物反差。

对于同一反差的景物或样品,使用不同的丫值胶片,可拍出不同反差的影像。视场中影像反差的提高,

选用高Y值胶片进行拍摄,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不同类别胶片,其了值不同。一般,黑白负片尸0.65,黑白正

片了=3。

同一视场的相同影像,用不同反差系数的胶片拍摄,能拍出不同反差效果的底片。反差系数愈大,底

片的影像反差愈强,黑白对比愈分明。反差系统愈小,底片反差愈弱,色调灰暗,影像黑白对比不分明。

显微摄影宜使用高反差的胶片,以校正物像反差过小的弊病。因此,胶片的反差强度,对控制影像的质量

是十分重要的,应作为选用胶片的重要质量指标,需要特殊强调。

(3)宽容度

胶片表现景物明暗对比或亮暗差范围的能力称作宽容度。能便亮度反差很大的景物正确下的胶片称之

为宽容度大,反之则为小。在选用胶片和确定最佳的曝光点时,必须把样品的明喑差和胶片的宽容度一并

考虑。胶片的宽容度范围应能涵容样品的亮暗范围。即胶片的宽容度要大于样品的宽容度。胶片宽容度愈

大,正确曝光的范围愈大。胶片宽容度与胶片感光度成正相关。感光度高,宽容度大,记录明暗反差范围

的能力就强。

显微摄影不同于一般的摄影,被摄影位于显微镜视场中,影像反差小,明暗对比不大,胶片的宽容度

勿须特殊强调。

(4)解像力

胶片对景物细部结构分辨的能力。以每毫米宽度内能分辨出若干条黑白相间平行线数目来表示。解像

力高,分辨的线条多,影像的清晰度好,对影像细部影纹表现细腻,质感强。即使经高倍放大,其影像的

细部影纹仍不失其清晰微细。

胶片解像力,取决于感光乳剂中卤化银颗粒的大小及其乳剂涂层的厚度。颗粒细涂层薄,解像力高;

反之则低。感光度高,颗粒粗的胶片解像力低,感光度低,颗粒细的胶片解像力高。显微摄影应选用感光

度低、卤化银颗粒细的胶片为宜。

(5)密度和最大密度

密度是指感光胶片在曝光显影之后黑化的程度。胶片曝光显影之后,乳剂层中的感光卤化银还原为不

透光的金属银粒,具吸光或阻光作用。黑鱼影像就是由无数微小的银颗粒聚积而成。曝光量人的高光部分,

被还原的金属银粒多,曝光最小的低光部分,银粒聚积较少。前者称为密度大,后者称为密度小。在一定

范围内,密度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加大,随曝光量的减少而变小。

每种胶片都有其最大密度值,即感光乳剂层,通过曝光显影之后,能变黑的最大限度。胶片在增加到

最大曝光量情况下,其密度值上升到一定限度不再上升。这个密度最大值。称为最大密度或称最高密度。

最高密度决定于感光乳剂中的含银量和乳剂配方的结构,以及卤化银在显影时被还原的程度。最高密度大,

才能正确反映出被摄体最亮部分的层次,增强立体感。密度用D表示,最大密度用D,mx表示。

(二)彩色胶片

多彩的生物界,生物样品几经制片加工,脱下自然的色彩。一经染色立现斑澜,赤、橙、黄、绿、青、

蓝、紫,不一而足。鲜艳的色彩,给人视觉以强烈的刺激,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

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和反差。使用彩色胶片,拍摄视场中绚丽多彩的影像,真实地再现客观景物自然

形体和明暗层次,更在色彩上表现出形像质感的生动和真实,这些是黑臼摄影所不能及的。现今,彩色显

微摄影日趋广泛,只因制版印刷等程序繁琐,费用昂贵,限制了彩色显微摄影的普及。但彩色摄影终归要

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色温(colortemperature)

彩色摄影除根据光强度决定适宜的曝光量外,还要考虑光源的色温,以求色彩正确还原。色温是评定

光源色质的一种标度,是表明光源光谱成分的一种度量。每种光源所发出的光,均由很多不同波长的幅射

组成。不同光源发出的色光波长比例不一,光谱成分不同。

所谓色温,实际上是指光源的光谱成分,而光谱成分又主要是看光源中波长短的蓝紫光与波长长的红

橙光的比例。细果光谱成分中波长短的光线所占比例增加,波长长的光线所占的比例减少,色温就升高;

反之,色温就会降低。同一电光源的色温,因电压的高低变化而改变。电压高时色温增高,电压低时色温

降低。

因此,摄影上所谓的色温的高低,只是意味着光源中红、蓝色光的不同比率而与实际温度无关,如果

在一•盏色温为3200K的鸨丝灯上,包被一层黄色透明纸,其色温即刻下降;包上一层淡蓝色的透明纸,其

色温骤然上升。同理在严寒或酷暑的气候下,色温不随气温的升降而变化。

显微摄影的照明光源,绝大部分为澳鸨灯或鸨丝灯。所发之光为连续光谱,其中多红黄色光,色温偏

低,约在3200~3400K。

2.彩色胶片的种类

按用途分:

(1)彩色负片(colornegativefilm)彩色负片经曝光和显影加工后,所得影像在明喑和色彩上恰好与景

物或样品相反。彩色负片使用广泛,其商品名称的英文标示法:商品牌名+color。如Fujicolor(富士彩色负

片)、Kodakcolor(柯达彩色负片)等。用“color”标示彩色负片。拍摄,显影加工后的负片称为底片,与彩

色照相纸一起扩印,放大成彩色照片。

(2)彩色正片(colorpositivefilm)彩色正片是复制性的彩色感光材料,用于与彩色负片(底片)复制彩色

透明正像电影片。彩色正片经曝光、显影加工后,所得影像其明暗和色彩与被摄景物或样品完全一致。

(3)彩色反转片(color代versalfilm)彩色反转片经曝光和反转加工后,所得影像与被摄景物,在明暗

和色彩上完全相同。使用彩色反转片拍摄,经反转冲洗加工后,直接得到彩色透明正像,不需任何再复制

过程。加工后的反转片,用以制版、印刷、幻灯片放映。彩色反转片商品名称的英文标示,与彩色负片不

同,为商品牌名+chrome,如Fujichrome(富士彩色反转片)、Kodakchrome(柯达彩色反转片)等。彩色反转

片的曝光宽容度低,能记录景物的亮度差较小。可容许的曝光误差幅度,必须控制在±1/2级曝光量的范围

内。曝光错误导致的后果是彩色平衡失调;曝光正确的彩色片,色彩鲜艳、饱和度好、明度适中。

按平衡色温分:

不同的照明光源其光谱组合不同,色温亦不同。彩色片只有很窄的最佳色彩还原的色温片。为了能在

儿种主要基本光源下拍出色彩还原准确的彩色影像,生产出两类彩色胶片:一类是对蓝光敏感的、适于灯

光下拍摄的灯光型彩色胶片;另一类是对红、绿和蓝三种原色感受基本均等的、适于太阳光下拍摄的日光

型彩色胶片。

(1)0光型彩色片(daylighttypecolorfilm)

日光型彩色片,适宜在日光下和电子闪光灯下使用,其平衡色温是5400~5600Ko在日光型彩色胶片

的包装上,标有“日光型”(“daylighttype")字样。使用前务请辨别清楚,以免错用。显微镜的照明光源色

温在不加任何调节的情况下一般在3200~3400K«在如此低下的色温下,用日光型片拍摄,冲洗后的负片

的影像,将因色温低而普遍偏青。

⑵灯光型彩色片(tungstentypecolorfilm)

灯光型彩色片,适于在灯光照明下使用,其灯光型彩色片的平衡色温是3200~3400K。在灯光下用灯

光型彩色片拍摄,被摄体或样品的色彩,方能得到正确的还原。灯光型片对波长短的蓝紫光敏感,在日光

和电子闪光灯下拍摄,因蓝光过多,冲洗后的影像偏黄。彩色胶片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偏色,在一定限度内

都可在彩色照片的扩放中,通过校色而纠正。

三、滤色镜的选用

滤色镜(filter)是显微摄影必备的光学滤光元件。利用滤色镜对色光选择吸收的原理,通过控制色光;

突出或抑制影像在胶片上的感应,以期获得理想的照相底片。

黑白胶片是把视场中的彩色影色,以黑白及不同程度的各种灰色中间层次记录在负片上。利用滤色镜

控制照明光的不同色光,调整影像的色调和反差,可拍出各种不同效果的底片。

•束白光,色散后形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单色光。滤色镜是一种色光过滤器,能选择

吸收部分色光,只允许与其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通过,从而改变了入射照明光束的光质,引起各种不同颜

色的样品对光线的通过、吸收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样品的明暗差。滤色镜对各种色光有选择吸收的特性,

那些与滤色镜色相同的色光则能通透过去,而与滤色镜颜色互补的色光则被吸收。例如,绿色滤色镜在白

光下把光谱中的蓝色光和红色光全部吸收,只限绿色光透过,滤色镜显示绿色。黄滤色镜吸收蓝色光。红

滤色镜把光谱中由绿至蓝的光波全部吸收,只让红色光透射。蓝滤色镜吸收了由红到绿的色光,仅使蓝色

光通过。

在显微镜的光路上加用滤色镜,从白光中减去与滤色镜颜色互补的色光,使改变的色光透射物体,造

成影像色调和反差提高,以获得理想的底片。被摄物体反射出来的色光,如果被滤色镜透过,在黑白底片

上产生相应的密度,印放出照片,这部分影调比较明亮;假若该色光被滤色镜吸收,底片上的密度就薄,

制出的照片影调就暗,并具一定的密度。通过加用不同颜色的滤色镜,控制样品的不同色光的透过和吸收,

借以改变样品的明暗反差,以获得理想的影像。

显微摄影由于成像光束的多次折射和放大,影像的明暗反差大为减弱。所以,显微摄影首先考虑的主

要在提高影像反差,其次才是分辨率。为提高影像反差,选用滤色镜的原则是:选用与被摄物体吸收的色

光同一颜色的滤色镜,即选用被摄物体颜色的补色滤色镜,则可达到理想的最佳影像对比。因此,视场中

的物体影像的色调和反差可被补色的滤色加强,而被同色的滤色镜削弱。例如,用Giemsa染色的染色体

呈品红色。这种品红染色体在视场中吸收绿色光,透过红光和蓝色光。显微摄影时,在光路中加用品红色

的补色-绿色滤色镜,可把照明光线中的红色和蓝色光吸收,只通过绿色光。它恰好是品红色染色体吸收的

色光,致使绿色光全被吸收,不再作用在胶片上,染色体在冲洗后的底片上的影像呈白色,其它部分为黑

色。印放出的照片,将是深黑色的染色体散在光亮的自色背景上。彩色消晰,黑白分明。对双重或多重染

色的样品,拍摄时要选用能突出重要影像部分的滤色镜,不可兼顾。例如,苏木精-番红染色的标本,欲突

出苏木精染色部分,要加用黄色滤色镜,因为苏木精显蓝色,黄色是蓝色的补色,有加强或突出蓝色部分

的作用。总之,显微摄影选用滤色镜,取决于被摄样品的染色。如果滤色镜只透过染色体标本所能吸收的

光谱或滤色镜透射曲线与标本的吸收曲线相同,即选用补色的滤色镜定会达到理想的最佳影像对比。滤色

镜只限手用全色胶片拍摄时使用,不能到处滥用,对于只有黑白浅灰色的物体影像,由于能均匀地吸收或

透射各种色光,滤色镜在此不起作用。

四、显微摄影装置的组装与调试

显微摄影是通过安装在显微镜上的摄影装置进行的,当今的显微镜和显微摄影装置都是配套生产的,

设计精密,结构复杂,操作简捷,质量高超。现今,显微摄影装置,由于引进了电子元件,趋向于自动化

和半自动化,使用方便快捷、曝光准确、影像质量高。由于各诸多厂家生产的显微镜及其摄影装置的型号、

类别很多,难以全部讲述。尽管型号、种类多样,但原理、结构以及使用、操作方法大同小异。只要掌握

基本要领,详细阅读各厂家所提供的说明书和资料,定能顺利安装。

现以OLYMPUS显微镜的PM-10AD摄影装置为例,概述其组装程序。首先,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熟

悉各部组件及结构,按要求顺序组装,其次,带上手套组装,勿触及光学玻璃及其它精密部分。组装步骤

如下:

1.将35mm机身接合器,装接在自动曝光装置机体上。后者的定位销与前者的定位槽接合并用滚花固

定环固紧。

2.安装35mm照相机机身。先使机身和接合器上的红色标志点互相对准,再接红箭头的方向转动照相

机身,至听见咔嗒声响,使两者啮合。卸下机身按下述方法:压下照相机接合器背面的释放杆,压下的同

时,向红色箭头的相反方向转动机身,当两个标志点对准时,机身即可卸下。

3.把转筒式焦点调节用目镜(目镜取景器)装在自动曝光装置机体上。安装时注意对准两者的定位销与

定位槽,并用滚花环固定。

4.把自动曝光装置机体安装在显微镜的摄影镜筒上,使红色标志点朝向您的方向,将其固定。安装前,

先将“NFK”摄影目镜装入目镜接合器中,上面安装自动曝光装置机体,便两者的标志点对齐。

5.连接电源软线。低压连接软线的两个接头,一端插入自动曝光装置机体的背面插孔中,用金属掀钮

接头固定。另一端与自动控制装置背面的插孔连接。接线前,精细检查,确认电压与需要的相符,注意检

查显微镜上的线路电压选择器开关,使调位在所用的电压位置上。

五、拍摄的一般操作过程

摄影是显微摄影操作中的关键环节。在镜检中发现理想的影像,要立即拍摄。

(一)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1.显微镜的光路合轴

通过调中聚光器达到光路合轴,另把光源灯的灯丝位置调中,并成像在孔径光阑处。使照明光阑与显

微镜的光学系统的光轴合一。按科勒照明法使视场均•照明。

2,选用优质物镜

现今,物镜以PL-APO为佳。拍摄前,擦拭物镜的前透镜,使之清晰成像,物镜的倍数视需要选定,

但应尽量选用高数值孔径者,以提高分辨率,并兼顾焦点深度和视场直径。

3.配用适宜的摄影目镜

选取专用的、与物镜配套的摄影目镜。各摄影装置皆有配套产品,选用的倍率视总放大率和所用物镜

的倍率而定,以选低倍为佳。

关于摄影目镜,应选用能充分发挥物镜的性能、并对物镜起补偿作用的目镜。因此,使用制造厂家指

定的目镜是十分重要的。

OLYMPUS显微摄影用目镜有下列两大类:

①配合长筒物镜用的NFK型显微摄影目镜

SPlanAPO-----------

SPlan------------------NFK型

DPlan-------------------

这种新型的NFK系列摄影目镜是专为显微摄影而设计的,与LB(长筒)物镜配合使用。NFK系列目镜

包括2.5x、3.3x、5x和6.7x四种。

②用于短筒物镜用的FK/P型显微摄影目镜:

PlanAPO

FK.P型

Plan------

上述两类摄影目镜为专用摄影目镜,不能作为观察使用,切记!

4.合理调节光阑的开度

视所用物镜的数值孔径,使孔径光阑的开度调到物镜孔径光阑的70%的开孔上,以提高视场内的影像

反差。视场光阑的边缘要外切孔径光阑,使两者密接。

5.加用滤色镜

黑白胶片的显微摄影,必须加用滤色镜。通过选择性的滤光,提高影像的反差或分辨率。若提高反差,

在光路上加用与被摄体的颜色互补的滤色镜;欲提高分辨率时,则加用亏样品同色的滤色镜。滤色镜选用

是否得当,可通过镜检观察认定。如果加用滤色镜后被摄体在视场中呈现黑色,则为最佳,否则需要更换。

(二)装入胶片

一切准备就绪后,将选用的胶片装入机身(cameraback)。使用135mm胶卷,向喑盒里装胶卷的操作与

普通照相机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但要确保胶片未被反装和片头牢挂,否则胶片不进、无法拍射,就只会

空摄;另外,装片时,应避开强光或直射阳光,以防胶片漏光,切忌。

(三)取景和聚焦

取景是确定拍摄的主体及其范围。显微摄影的取景是通过摄影装置的侧视目镜取景器。显微镜的目镜

部分作为拍摄前在视场中的广泛搜寻之用。待发现被摄体后,再转向目镜取景器件最后的取舍。把被摄主

体限定在取景屏的中央部位,以待拍摄。

聚焦是通过显微镜的粗、细谓焦螺旋,把被摄体的影像清晰地聚焦在照相机身的胶片平面处。

取景、聚焦的具体过程或步骤如下:

1.屈光度调节

显微摄影者的视力强弱不一,显微摄影前通过摄影装置的目镜取景器,对视力须进行统一矫正,以达

清晰聚焦的目的。

取景聚焦前:进行屈光度调节,使目镜取景器适于各种不同的视力者,皆达准确的聚焦。在显微摄影

装置的接头部位,有一筒状侧视目镜取景器,它由数片透镜组成。近眼端有一屈光度调节环,能随意转动,

变换透镜间距,改变焦点距离。调节环旋转调节的最大范围为±5屈光度(一屈度相当于眼镜的100度)。经

过调节使近(远)视眼在500度之内的人,可脱下眼镜取景对焦。屈光度调节环的转动范围或幅度,因人而

异,视力正常者,屈光度值为“0”左右;视力不佳者,其转动范围,+、-不同,多少不等。

在侧视目镜取景器内有一玻璃屏,上刻双十字线。调节时.,左右转动屈光度调节环,使侧目镜取景器

镜筒的前端伸缩,改变焦距,至清晰地分辨出双十字线为止.通过改变取景器的筒长,以辨清双十字为依

准。使不同视力者在显微摄影时,都可做到精确的准焦,拍出清晰的底片,避免因视力不同而获得不同的

拍摄效果。

屈光度调节的关键,确实把取景调焦屏上的十字线调成双线。边观察边调节,直至十字线清晰地现出

双线为止。双十字线较准后,要保持不变,不能随意变动,以防焦距改变。取景聚焦只需使用显微镜调焦

螺旋。屈光度调节仅改变目镜取景器长度,不涉及被摄物体至机射胶片平面的距离。当十字被看成双线时,

聚焦的像点能清晰地投射在胶片面上;如果十字线成单线,即使影像清楚地准焦,真像点并不落在胶片面

上,而位其前或后,底片影像模糊不清。当改变拍摄者或左右眼调换使用时,屈光度须重调。

2.取景

取景决定拍摄的对象、范围和大小。专用摄影设备,用侧视日镜取景器取景,在列有双十字线的玻璃

屏上,同时刻有数种规格的长方形取景框。底片所能摄下的范围,并非视场所见的全部,仅是圆形视场中

的长方形部分。在可供系列机身同时使用的取景器中,有数种规格的取景框。取景时要准确选用,务使所

用胶片的规格与取景框的大小相符。样品中被的摄主体一经确定之后,就要考虑放大倍率即被摄体应拍摄

的大小或范围,以及在长方形取景框中的方位:横或竖。拍摄的范围以不超出取景框线为限,应充分利用

限界,扩大影像,使之充满在24x36mm的胶片画幅内,让被摄体紧接线界。若是被摄体为长条状,应使

其条轴与取景框的长边平行,而不是垂直,以期充分利用拍摄空间。取景时,被摄的物体影像中心位于长

方形取景框的对角线中心,并使两者的长、短轴相应,需要90。调整时,转动载物台或摄影装置,让影像

长轴和取景框横轴平行。影像的大小用调换物镜和目镜控制。

3.聚焦

聚焦是通过显微镜的粗、细调焦螺旋进行。转动显微镜的粗、细调节螺旋改变物镜前透镜和被检物体

的距离,使视场中物体影像的焦点聚于机身的胶片平面上。纵横移动镜台上制片标本,寻找拍摄图像,上

下转动调焦螺旋、辨清被摄体的细微结构。取景聚焦,几经反复,底片影像的清晰度决定于拍摄前的最终

准焦。

取景聚焦完毕,立即按下快门按钮,任何有关操作,都要在聚焦前完成。准焦后的微小颤动都会引起

焦点的改变、致使底片影像模糊不清。

当今的显微摄影装置,多自动曝光或半自动曝光。曝光时只需按动控制器上的曝光按钮,曝光完毕,

自动卷片。加放滤色镜务在聚焦前置于镜架上,如在聚焦后加用,会使焦点改变,影像不清。当使用4x

或更低倍数的物镜时,由于焦深大,难以做到精确聚焦。拍出的底片易模糊不清。为防止或杜绝上述的缺

陷或误差,在用4x或更低倍数物镜摄影时,在目镜取景器前,加用调焦望远镜(focustelescope)。使物像放

大,焦深变小,达到准确地聚焦。聚焦时将望远镜的焦距调至无限远处,重新进行屈光度调节。待看清两

条平行十字线再转入调焦操作。

(四)曝光

曝光(exposure)是通过快门线牵动快门释放按钮,使快门开启,胶片感光,并形成潜影的过程。曝光是

显微摄影的成败关键。正确曝光才能获得一幅密度适宜、明喑分明的底片。显微摄影没有专用的镜头,只

用物镜和目镜代替.不需调节光圈系数值,仅有快门速度的控制。显微镜视场亮度变化大,影像的明暗和

放大倍率,亦频频变换。根据视场亮度和样品的明暗,能正确地估计出曝光时间,非轻易之举,比普通摄

影困难得多.从影像的亮度,估计出曝光时间,会因人眼瞳孔随亮度的变化而缩放,导致错误的结果。所

以,凭视觉的亮明是不科学的,人眼对光不会有科学的定量的能力。曝光过度,底层密度过大,晦暗不清,

高光部分丧失影纹细节,最小密度部分灰雾大,底片反差小。曝光不足,整个底片密度过小,虽然最大密

度部分影纹分明,但最小密度和灰雾密度一样,没有影纹存在,缺乏正常的反差。这类底片,根本不能印

放出合格的照片。

现今的显微摄影装置,皆为半自动或自动曝光。曝光时间用电子元件调控,达到正确曝光。关键在于

能否正确地操作。影响曝光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被摄物体的颜色和光学性质,物镜的数值孔径和倍数、

目镜倍数、胶片的性能、滤色镜的颜色、光源强度和色温等因素。下面概述几个主要因素,除胶片感光速

度是表示对亮度的敏感程度外,考虑其余因素的共同着眼点,就是分析它们对被摄影像的亮度是加强还是

削弱,仅供手控曝光的参考。

1.光源的强度

光源灯是显微摄影的照明光源,低压鸽丝白炽灯,灯泡小、强度较大、电压6~12V,功率5~60W。显

微摄影的曝光时间,依所用光源强度而定•电压高,功率大的灯泡,照明强度高,蓝紫光多,便胶片感光

快,曝光时间要短。卤鸨灯为一新型光源灯,发光效率高,照明强度大。发光稳定,比功率相同的铝丝白

炽灯亮得多。胶片感光快,曝光时间要短,卤鸨灯的光谱曲线也是连续光谱。常用12V、50W和12V、100W

灯泡。

2.胶片感光度

胶片感光度是表明胶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为达到一定的密度,感光度高的胶片所需曝光时间短,反

之则长。同一感光度,不同牌号的胶卷,其实际感光度不尽相同。既使用同一牌号的胶卷,不同时间的产

品(乳剂号不同),在性能上会有稍许的差异。胶片超过有效期或保存条件不住,胶片的感光度会降低。使

用时要酌情增加曝光时间。

3.物镜的数值孔径和总放大倍数

视场中影像的亮度与物镜的数值孔径和显微镜的总放大率相关•影像亮度与物镜数值孔径的平方成正

比,物镜的孔径愈大,迸光量愈多,影像亮度愈大,曝光时间要短。视场中影像亮度与显微镜的总放大率

的平方成反比。尽管使用数值孔径较大的物镜,如果所用目镜倍数较大,总放大倍数提高,影像亮度也会

相应减弱,曝光时间需要加长。所以曝光时间与有效的物镜数值孔径平方成反比,与目镜的放大倍率平方

成正比,与总放大倍数亦成正比。

此外,目镜至机身胶片平面的距离,也就是接筒和机身的长度,亦为影响曝光时间的因素。距离越长,

光线越弱,其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所以,曝光时间以目镜至胶片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长度越长,曝

光时间愈多。

4.滤色镜的颜色

滤色镜具有滤光的作用,经选择吸收,仅有部分色光透射,减弱了光源的照明强度。其减弱的程度因

滤色镜不同而别,一般用滤色镜的因数表示。所谓因数就是在曝光时间上增加的倍数或曝光补偿倍数。因

数可随条件不同而改变,使用全色胶片拍摄,四对全部可见光的各种色光都感受,如用黄滤色镜仅吸收蓝

光,红光和绿光都可透过,所以因数小,即补偿数小。加用红滤色镜,吸收了绿光和蓝光,仅透过红光,

滤色镜的因数大,即曝光补偿倍数大,蓝色滤色镜,颜色深,吸收色光多,围数大。光源的色温不同,滤

色镜的因数亦不同。光源色温高,照明光线中蓝紫光多。

机用滤色镜,吸收的色光多,因数大,光源色温低时,照明光线中红橙光多,蓝紫光少,黄滤色镜吸

收的色光相对减少,所以因数小。一般情况下,使用全色胶片时,黄滤色镜的因数小,蓝、绿和红滤色镜

的因数大。适宜的曝光补偿倍数,要通过试拍解决。中黄滤色镜的补偿倍数为1~1.5左右,中绿滤色镜为

2左右。

5.被摄样品的染色和光学性质

视场中影像的染色和反射光情况,也是影响曝光的因素。被摄体染色适度,分色好,清晰醒目,背景

透明,反差大,易拍出感光适宜的好底片。染色过深,分色不好,被摄体被染料堆积,细微部分分辨不清,

底色大,背景浑喑,通透性差,曝光时间要长。染色浅淡,被摄体不鲜明,与背景区别不大,反差小,曝

光时间要短。后两类材料难以拍好,除非奇缺,应弃之不顾,不值一捆。总括上述诸因素,决定出准确曝

光的快门速度。调准时间后,边取景聚焦,边持快门线,待准焦后,立即掀动快门按钮,不要用力过猛。

低速曝光的轻微颤动也会使底片的影像模糊不清。

目前,从摄影设备的设计制造上,已能保证准确曝光。如在光电元件控制下的自动曝光或用曝光表测

定后的曝光,都可拍出感光准确的底片。但是,由于设备的限制,尚不能普遍采用。手工操作的摄影装置,

在完全手控条件下,只要多拍,精心钻研,记录对比,达到正确的曝光是不难的。因此,严格控制光源的

电压,使照明强度保持相对稳定,在目镜、物镜恰当的组合下,调节相应的光阑开度,科学地运用滤色镜,

保持使用同一种胶片,熟练地掌握显影技术,定能拍出理想的底片。感光胶片摄影曝光后,即转入暗室工

作,经显影、停显定影和水洗后形成底片,晾干后用相纸印放成照片。

六、OLYMPUS显微摄影装置组成与使用

OLYMPUS公司的显微镜,在国内多见。显微摄影装置亦有数种类型,其中以BH系列显微镜的

PM-10AD型显微摄影装置较佳,该机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精密、操作灵活、效能精确等特点。PM-10AD

装有一自动曝光调控装置(automaticexposurecontrol),它是整个系统的心脏,用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调控,

能自动地进行必要的信息处理。通过仪表板上的度盘和开关,将有关胶片规格,感光度的倒易律失效,被

摄标本特性(视场背景的明暗,样品的密度等)等数据输入进去,电子计算机计算、修正以达最佳曝光。

(一)准备工作

1.检查摄影装置

在胶片装入机身之前,应熟练掌握摄影装置每个部件的结构与性能,并检查其组装情况是否完好无误,

并按要求进行正确的操作。其步骤如下:

(1)把自动曝光装置机体(automaticexposurebody)上的光路选择器拉杆,向外拉出一级,露出拉杆上的

绿色环带。在选择器的位置上标有绿色的"CVE”字母,此挡可做取景聚焦和摄影曝光之用。该挡的光路中

有64%的光线进入胶片面,16%光线进入聚焦取景器,还有20%进入曝光控制器中。

(2)将自动曝光调控装置上的曝光方式选择器刻度盘(MODE/EXPOSURET1ME)的旋钮对准“AUTO”

位,此位为自动曝光档,该刻度盘上尚有“FLASH”位,为闪光同步用。还有“MANUAL”位,为手控

曝光用。曝光时间范围ls~40min,各刻在定时器上。

(3)将ASA胶片感光刻度盘(ASAfilmspeeddial)的旋钮调到所用胶片的实际感光度(ASA)值上。目前市

面出售的胶片感光度多为ASAI00的胶片。

(4)打开位于自动曝光调控装置右侧的ON-OFF电源开关,该装置正面左下角的安全灯(SAFETY)点亮。

该灯指示曝光时间是否在自动曝光范围的限度以内,用不同的色光显示:①绿色:可以进行正确的曝光。

②红色:并伴有蜂鸣的警告声响。其中,持续的声响,示照明光源照度不足;间歇的响声,示光源照度过

度。操作者便可根据警告信号,滑动位于显微镜座右侧的调接钮使照明强度升高或减弱。

(5)按压绿色的标有"EXPOSE”的曝光按钮,照相机身快门开启,自动曝光控制装置上的工作灯(WORK)

点亮,两者同步。

(6)机身上的快门闭合,WORK灯同时熄灭。随之出现胶片自动前卷的驱动声响,同时•,机身前面的

卷片指示灯(WINDING)点亮。待一切指标均正常后,便可装入胶卷进行摄影。

2.将135胶卷装入机身

(1)提起照相机身的后盖开启/倒片旋钮(BACKCOVERRELEASE/REWINDERKNOB)随咔嚓一声响,

机身后盖开启。

(2)把装入暗盒内的胶卷放大机身的暗盒舱中,将后盖开启/倒片钮推回原位,卡住胶卷轴。

(3)将胶卷外露的一端,拉向相时的一侧,插入卷片轴的裂隙中。不要把胶片从裂隙的另一侧伸出。

(4)按下自动曝光控制装置的时间停止/进片(TIMEOFF/WINDING)按钮,使胶片向前卷动,片孔分轮齿

啮合。

(5)关闭机身后盖,紧压至听到咔嚓声止,表明后盖己严密闭合。

(6)下按TimeofVWINDING按钮,按动一次胶卷前进一张,压下2~3次后直至机身的曝光计数器现出

“1”时为止。

(7)作为使用中的胶片的提示物,可将135胶片包装纸盒端部的小型方纸卡,插入机身后盖上的便笺夹

框中,以示所用胶片的种类、牌号、规格和感光度等。

(二)摄影操作

1.35mm黑白胶片的显微摄影

按下列程序进行:

⑴选定曝光方式:将曝光方式/时间选择标度盘(MODE/EXPOSURETIME)的旋钮对准欲选用的位置

上。标度盘上有自动曝光(AUTO)、闪光(FLASH)和手控(MANUAL)三种方式。为使曝光准确、快捷,多采

用自动曝光方式,将旋钮对准“AUTO”位置。在某些条件下,应用手控曝光更为适宜时,使用手控曝光。

把旋钮对准“MANUAL”档位。在手控曝光方式的时间刻度盘上,右侧为秒(SEC),左侧为分(MIN),曝

光的时间范围为ls~40min,在此范围内,M任选某一曝光时间,只要把旋钮对准欲选用的曝光时间即可按

下快门释放钮(EXPOSE),快门仍然是自动开启、闭合,只是曝光时间为你所定。如果曝光需要进行超过

40min的长时间曝光时,把旋钮对准“T"(TIME)位,当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时,快门将保持持续开启状态,

直到压下自动曝光调控装置上的时间终止/卷片按钮(T1MEOFF/WINDING)时,快门才会闭合。

(2)画幅选择:在标有"FORMAT字样的画幅选择按键共有三个。自上而下,分别在键的左侧标有“35”

(供135(35mm)胶卷的照相机身使用)、“L”(供大幅胶片的照相机身使用)和“16”(供16mm缩时电影拍摄

使用)字样。随显微摄影所用胶片画幅的规格,压下相应的按键即可。如使用135胶卷时按下“35”按键。

(3)调准胶片感光度的ASA值:把“ASA”胶片感光度标度盘的旋钮,对向所用胶卷的ASA感光度值

上。常用胶片多为ASA100。此盘标度范围0~6400,共分10大级,每一大级又分不小级,计30小级。如

ASA50~ASA100间,又分64、80小级。ASA值一定要与所用胶卷的实际感光度相符,否则曝光失准。

(4)校准倒易律失效补偿值:在倒易律失效补偿标度盘(RECIPROCITY)上,根据所用胶片的种类和特性,

将旋钮对向该胶片的倒易律失效补偿值上。

感光片的感光乳剂所承受的曝光量(H),等于光强度(E)和曝光时间⑴的乘积:

H=Ext

当H一定时,E高时t缩短,E低时t加长,总曝光量H不变,胶片的光化学效果不变,即密度(黑白

程度)保持不变。而在这种H值总量不变之中,E与t值可任意调整、易换。这种互易关系称为倒易律或且

易律gciprocity),此定律在一定限度内有效。超此范围,倒易律失效。当照明强度很弱(E值很小),需长

时间曝光(t值特长);或照明强度很强(E值很大),需短时间曝光(t值特短)。虽然曝光量的H值相同,却不

能获得相同的影像密度。因曝光时间极短或过长,引起胶片的感光效率下降,致使影像密度不足,此即倒

易律失效所致。因胶片种类和特性的不同,一般在曝光时间短于1/lOOOs或长于1s时,易产生倒易律失效。

失效的结果是影像密度不足。任何种类的胶片都有其独特的倒易律失效的特性。其特性与倒易律失效的补

偿值,均由胶片生产的厂家提供。为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对此必须补偿修正。"RECIPROCITY”标度盘,

调度范围为0~7。只要把正确的数据输入系统,经电子计算,即可以对所用胶片进行修正。倒易律失效补

偿值,可通过查阅补偿值数据表获得。该表印制在一滑动的白色塑料板上。置于自动曝光调换装置的底昆

可随意抽出查阅。不同胶片及其补偿值列在表内,查出后将倒易律失效补偿旋钮对向此值。一般情况下,

将旋钮对向“4”位即可。

(5)把回转或目镜取景器的屏幕选择杆调到“35”位:此时,“35mm”的长方形画幅框线由非连续的四

角形刻线构成)处于连续的长方形框线之中。在调焦取景屏上,有多种适于不同画幅的取景框线。在取景时,

要准确辨认,找到所需的相应画幅框线。

(6)屈光度调节:转动回转或目镜前端的“屈光度调节环”观察屏幕上的十字线,转至能清晰的分辨出

两条平行的双十字线上。调准双十字线后,在拍摄过程中目镜取景器不准转动。在取景聚焦时,要时刻注

意观察十字线是否仍为双线,使之永保双十字线状态。

(7)取景聚焦:通过目镜取景器寻找理想的拍摄物像,并对被摄样品聚焦。正确的选用物镜和目镜,使

放大的被摄样品的物像触及框线,以充分利用35mm框线所允许的放大范围。35mm画幅的长宽比为3:2。

装胶卷的照相机身可行360。旋转,在取景时可旋转照相机身使影像与画幅的长短轴向相应。

(8)曝光校正标度盘(EXPOUSUREADJ.)的调整:按视场背景的明暗、被摄样品的密度及分布状态,将

曝光校正旋钮,转向适宜的位置,进行曝光补偿。在自动曝光调控装置的光路上放有测光元件硅蓝光电

池(siliconbluecell)用以在显微摄影中,测量视场内画幅区域内的光亮强度,并传送给计算机部分。根据诸

多信息和数据的综合处理,实现自动曝光。被摄样品的曝光正确与否,需视视场亮度、样品密度及分布状

态而定。因为测光元件是朝向视场内画幅区域平均测光,综合视场与样品的总亮度进行曝光。视场背景的

明暗,样品的密度与分布,直接影响自动曝光的结果。被摄主体是样品,而非背景或视场。例如,染色体

组型的拍摄,在较大的明亮视场内,散在的十余条或数十余条小的、深暗的染色体。测光元件综合全画幅

区域的亮度进行曝光。被摄主体的染色体,势必曝光不足。为此,以被摄样品为主体,随视场的明暗及样

品的分布密度,进行不同的曝光校正补偿。曝光的校正或补偿,以视场背景明暗和样品的密度及其分布为

依据,给予一定的曝光补偿,达到准确曝光的目的。其具体校正或补偿如下表所示。

OLYMPUSPM-10AD摄影装置的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标感光度(ASA相当值

物体状态曝光变化

度*)

暗视野中稀疏分布着暗物体().2525超过2级

暗视野中分散着物体0.550超过1级

整个视野中均匀地分布着物体1100标准

暗视野中分散着暗物体2200低于I级

暗视野中稀疏分散着物体4**400低于2级

*指使用ASA100的胶片时,ASA变化情况

**如果曝光补偿的标度不足用时、用ASA感光度标度盘进行补调

曝光校正标度盘从中部1位左右等分,左侧为明视场(BRIGHTFIELD)的校正范围,从1起弧线左下,

数值区段为1-0.5-0.25;右侧为暗视场(DARKF正LD)的校正范围,从1起弧线右下,数值区段为1-24。

在每一区段内,再划分三个刻度,每一刻度相当于1/3级。标度盘的数值与曝光量的关系,以1为标准,

胶片感光度相当于ASA100;旋钮调至0.5处,胶片感光度相当于减去0.5倍,由ASA100降至ASA50,实

际曝光量增加二倍;当旋钮调至2时,相当于胶片感光度增加一倍。由ASA100增至200,实际曝光量减

少二倍。

(9)察看指示灯:自动曝光调控装置接通电源后,安全灯“SAFETY”点亮,灯色起指示作用。摄影系

统正常时,灯显绿色,可行拍摄。当照度过强或不足,超出该装置允许的曝光范围时,灯显红色并伴有警

报声,此时不可进行拍摄。待经调节恢复正常后,方可拍摄。

(10)选用滤色镜:在显微镜应的滤色镜梁上,根据需要加用各种不同的滤色镜。欲提高影像反差时,

加用与样品染色互为补色的滤色镜;欲提高影像分辨率时,加用与被摄样品同色的滤色镜。

(11)曝光:按下快门释放按键“EXPOSE”,快门开启胶片感光,曝光同时,工作灯亮;快门闭合曝光

结束,灯熄灭,胶卷自动进片•张。

(12)胶卷用尽:整个胶卷拍摄完了时,红色的胶片结束灯“FILMEND”亮。

(13)胶片拍摄完之后,按下面的操作程序取出胶卷:

①一旦全卷胶片拍完,卷片马达停止工作,控制装置上的胶片结束灯亮,并伴有警告声。待卸下胶卷

或拿掉暗箱机身以及压下“TIMEOFF”按钮时•,灯灭声息。

②反时针方向,把机身上的倒片释放离合器转动90。,使卷片的齿轮可以倒转。

③搬开倒片手柄,按顺时针方向连续绕动,当胶片处于倒转时,感有拉力,当拉力骤然消失时,示胶

片头已脱离卷片轴杆,摄完的胶卷已全部进入暗盒,外剩的只是装胶卷时外露的片头。(切记:片头绝不

要全部倒入暗盒,以免光线由暗盒进出片的缝隙进入。待胶片完全倒转后,倒片释放离合器自动复位)

2.35mm彩色胶片的显微摄影

彩色片的显微摄影,除几项独具的程序外,其拍摄过程基本同于黑白胶片的显微摄影。请按前述程序

进行。下面仅就彩色片的特点,谈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彩色胶片的选用

彩色胶片种类多,性能各异,用途不一,冲洗程序亦不同。在拍摄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及要求,

选用适宜的彩色胶卷。在选用彩色胶卷时,应考虑下列几种因素:

①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两者差异较大,性能、用途不同。如果作为扩放彩色照片用,应选取彩

色负片。若作为制版或用以幻灯之用,要选用彩色反转片。

②日光型彩色片和灯光型彩色片从所需平衡色温上看,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均有日光型和灯光

型两类。日光型胶片的平衡色混为5400~5600K,灯光型的平均色混为3200~3400K,要记清所用彩色片的

色温类型,以便进行光源色温的校正。

③生产厂家和牌号各胶片生产厂家,生产水平不一,质量好坏也相差悬殊。厂家和牌号是胶片质

量的标志,要慎重选购。

④有效期和乳剂号彩色胶片的质量会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超出有效期后,各种照相性能均

有所下降。尽量不要使用过期的彩色胶片。

(2)色温的调节

光源的色温必须和胶片的平衡色温一致,否则,彩色影像就无法真实地再现出物体的颜色。光源色温

高于胶片的平衡色温时,彩色照片影像的色调偏青蓝色调;光源色温低于胶片平衡色温时,彩色照片的影

像偏橙红色调。彩色胶片虽有日光型和灯光型两类,但在摄影实践中,作为照明的光源是多种多样的,它

们的色温变化很大,与彩色胶片要求的平衡色温相差也较大。有时要用日光型片在灯光下摄影;有时又需

要用灯光型片在日光下摄影。为使光源色温适于所用的彩色片的平衡色温,必须对光源色温加以调整。

OLYMPUS的PM-10AD型摄影装置,配有用以调节光源色温的专用色温转换滤色镜,一般有45LBD?

(蓝色,用于日光型彩色胶片的显微摄影)和45LBT(琥珀色,用于灯光型彩色胶片的显微摄影)两种。

用PM-10AD摄影装置调节光源色温的程序和方法叙述如下:

①安装PM-CTR色温微型组件(colortemperaturemodule):卸下自动曝光装置机件左手侧的盖子后,将

测量光源色温的色温微型组件装在自动曝光装置机体的左侧,用组件固定螺丝连接,并用硬币拧紧。

②校准色温

(a)将被摄样品放在物镜下聚焦,然后移开样品,把载片的空的部分移入光路,以测定光源的色温。

(b)把自动曝光装置机体上的光路选择调节器杆全部拉出,露出杆上的黄色环带(在孔的上缘标有黄色

的“VCT”字样,示观察和测定色温之意)。此时,照明光源的80%进入目镜取景器,20%进入色温测量

装置。

(c)依所用彩色胶片的平衡色温,将色温微型组件左侧轮上的“D"(日光型)或“T"(灯光型)标志对准

正面长方型字盘中间的三角形标志上。

(d)在显微镜应的滤色镜架上,加色温转换滤色镜(日光型彩色胶片用45LBD滤色镜,氟灯光型用

45LBT滤色镜)。

(e)接通电源,调节色温。通过前后滑动显微镜座右侧的滑动电压控制(slidingvoltagecontrollever),使

照明光源的电压升降,改变照明光源的色光成分,与色温转换滤色镜一起使色温提高或降低。通过观察垂

直成行的色温测定器示盘上的指示灯的变化,确定所需要的色温,在色温测定器示度盘的左侧有一纵列透

窗。中间有一个三角形窗,上方为4个绿色正方形窗,下方有4个红色正方形窗。接通电源后,其中某一

标志窗亮。如果绿色正方形亮,表明色温偏高,光源中蓝光偏多,偏高的视所亮的绿色正方形位置而定,

愈位于上方色温愈高。如果红色正方形亮示色温低,光源中红光偏多,其偏多的程度视所亮的红色正方形

位置而定,正方形位置愈低,色温愈低,色光中红色愈多。只有中央的红色三角形窗亮时,色温恰到好处,

此时的光源色温与彩色胶片所要的色温平衡。

色温测定器上的标志灯的变化,要通过照明光源的电压升降来控制。一旦色温校准,光源的电压,.滤

色镜系统不准丝毫改变。否则色温将会失去平衡。

⑴将光路选择调节器杆推进一级,使绿色环带(CVE)位于孔口处,以进行拍摄和观察。

(g)将载片上的样品移入光路如果光源照明过亮,需要降低照明时,千万不要降低电压,以防色温

降低。用加放中灰滤色镜(neutraldensityfilter)的方法,降低照明强度。因为ND滤色镜是一种不改变色温,

仅减少照明强度的滤色镜。随后,按正常程序进行拍摄,其操作方法与黑白胶片的显微摄影相同。

彩色胶片的冲洗要求严格,因条件限制不能自行冲洗时,可送冲洗单位加工。

(三)自动曝光控制装置的特殊应用

1.自动曝光锁(AELOCK)的使用

当被摄样品很大或使用高倍率摄影时,一个完整的标本需分区段依次进行连续的几次拍摄,在印、放

照片后再连接在一起。为此须使用一样品,不同构图的各张底片,要有严格相等的曝光量。AELOCK键

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设置的。

在样品的典型区域选定之后,按压下AELOCK键(该键上方的指示灯闪亮),从而使曝光时间(包括

以后的曝光时间)固定,使每张底片的曝光量相同,直到再次压下AELOCK键时为止。

2.135胶片的多重曝光

自动曝光调控装置装有135臼动卷片装置,每次曝光后,自动地卷绕底片一张,但依下述操作方式可

达到时同一张底片进行多次曝光的目的。

(1)把胶片画幅选择按健(FORMAT)中,标有“L”的中部按钮压下,使自动卷片功能丧失。

(2)将ASA胶片感光度示度盘旋钮,调到所用胶片实际感光度的8倍(即把ASA100的胶片感光度值,

调至ASA800)的档位上。把感光度调高,可防止曝光过度。

多重曝光完了后,要压下“35”胶片画幅按键,并压下胶片前进按钮(WINDING)以解除多重曝光,使

多重曝光这张底片卷过。

七、显微摄影的影像放大率的计算

显微摄影后,一般需要对负片影像放大率以及照片的影像放大率进行计算。其计算方法如下:

1.胶片画幅上影像放大率的计算

显微摄影的135胶片的影像放大率,因所用显微镜及其摄影装置的不同而有差别。现以OLYMPUS显

微镜的PM-10AD摄影装置为例介绍一下135胶片影像放大率的计算方法。

OLYMPUS显微镜的PM-1OAD摄影装置35mm胶片上影像放大率,有两种计算方法:

①使用FK和NFK摄影镜时:

影像放大率=物镜放大率x摄影目镜放大率(注意:不附加摄影透镜的放大倍率)

②使用P目镜时:

胶片影像放大率=物镜放大率xP目镜放大率x摄影透镜放大率(0.5x)

具体放大率的计算如下表所示:

OLYMPUSPM-10AD摄影装置135胶片的影像放大率

目镜FK(NFK)P

物镜3.3x6.7x7x10x

4x13.226.81420

10x33673550

20x6613470100

40x132270140200

lOOx330670350500

2.35mm负片的放大照片倍率计算法

负片的影像通过放大机扩大成照片,其增率计算一般无公式可循,因为放大机的结构、聚光镜的倍数、

镜头焦距以及物距的不同,用某一公式计算是相当困难而复杂的。现介绍一简便而准确的方法,计算放大

照片的倍率。

物镜测微计(objectivemicrometer)又称载物台测微计(stagemicrometer),供透射光使用。为-长方形,

形同载玻片,中心刻一分度尺,长1或2mm,姗'为100或200,胳,每1小格的实际长度为0.01mm(l()|im)o

其计算方法如下:

在样品显微摄影的同时,把物镜测微计放在载物台聚焦,拍成清晰的影像(负片)。即在获得被摄样品

的负片同时,也获得了同一放大率的物镜物镜测微计的负片。因测微计每1格的实际长度为lOgm,故无

论是缩小还是放大,它的绝对长度总是每1格lOpn。

在放大被摄样品的照片同时,以同一放大倍率放一张物镜测微计的照片。然后实际测量放大照片中每

一测微计1格长度,被除后所得之商,即为放大率。

例如:物镜测微计放大照片中,每格长度为2.5cm,此新照片的放大率应计算为:2.5x10000+10=2500,

所得之值2500即为照片的放大倍率,即影像被放大了2500倍。

八、黑白胶片的冲洗

胶卷拍摄完毕,应在短时间内冲洗,不可久留。如暂不冲洗,应存放在冷凉、干燥和避光之处。最好

还是拍摄后立即冲洗,保存时间长、潜影衰退。

黑白胶片的冲洗,包括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和晾干等过程。现将冲洗的具体操作简述如下:

(—)显影(develop)

用显影液,把胶片的潜影还原为可见的与实际景物相反的负像的过程称作显影。

1.显影液

黑白胶片所用的各种显影液,一般由显影剂、保护剂、促进剂和抑制剂等各类药品组成。

(1)显影剂:是一类还原剂,能使已感光的银盐还原为金属银。常用的显影剂有水吐尔(对甲氨基苯酚

硫酸盐)、对苯二酚和菲尼酮(1-苯基-4,5-二氢毗哇-3-酮)等。

(2)保护剂:延缓显影剂氧化,防止显影剂失效。常用的保护剂是无水亚硫酸钠(Na2so①与氧的化

合能力强,能防止显影液氧化,并具有溶解卤化银的能力。

(3)促进剂:为一类碱性物质,能增强显影剂的显影作用。常用的药品有无水碳酸钠,硼砂(四硼酸钠)

和氢氧化钠等。

(4)抑制剂:抑制感光少或未感光部分的卤化银还原,防止产生灰雾。常用药品是漠化钾,它能控制显

影速度,减少产生灰雾,增强影像反差,用量过多能降低感光度。

上述四类药品,按不同的配方组成不同的显影液。药品要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