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沁园春·长沙》(课件)-【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1页
第1.1课《沁园春·长沙》(课件)-【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2页
第1.1课《沁园春·长沙》(课件)-【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3页
第1.1课《沁园春·长沙》(课件)-【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4页
第1.1课《沁园春·长沙》(课件)-【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季节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

寂寥萧瑟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积累字词,品味关键词语;背诵诗歌。2.掌握精确而富于表现力的词语,赏析文中的写景文字。3.学习毛泽东的伟大胸襟和豪情壮志。文体知识词:1.别称:“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如《稼轩长短句》《东坡乐府》。2.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3.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4.词的分类:①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分段,词中称为片、阕、叠。单调词不分段;双调词分两段,上片下片;此外有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②按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题目简介“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叫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为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此词牌由此而得名。《沁园春长沙》重点字词重点字音给画线字注音沁园春

)橘子洲(

)漫江()百舸

怅寥廓(

)峥嵘

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

浪遏(

)qìnjúmànɡěliáokuòzhēngróngqià

qiúè

重点词语解释画线词语百舸:怅寥廓:峥嵘:恰:挥斥方遒:浪遏:很多条船只。舸:大船,这里泛指船只。指宇宙的广阔。不平凡,不平常。正当,正值。强劲有力。阻止。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感受形象,理清思路<<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它突出的特点是塑造抒情主人。如:动作、心理等。大家再默读一下文本,感受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找一找塑造抒情形象的关键词有哪些。内容赏析立、看、怅、问、携、忆、记以关键词为中心,赏析诗句

以“立”为中心的句子有哪些?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思考:“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者”直立“呢?不能。独立不仅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中流砥柱的气概。联系写作背景诗的开头三句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时间:寒秋地点:橘子洲头·1925年1月,毛泽东回到老家韶山,组建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中共韶山支部,组织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同年秋,军阀赵恒惕下令通缉毛泽东,毛泽东被迫离开家乡去广州。路过长沙,漫步湘江,游橘子洲,满目秋景,抚今追昔,心潮澎湃,怀着由对中国革命的思虑所引发出来的激情,写下这首词。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何等的坦荡从容!一个“看”字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怎样的湘江秋景?(原文)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鹰击长空找一找,“看”字统领了哪些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层漫百争流红遍击长空碧透尽染翔浅底意象:表达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学生研讨1.景物的描写顺序和描写手法。2.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选取两个词谈谈其中的好处景物描写常见手法(1)从写景顺序的角度:空间顺序(远近高低俯仰),时间顺序(古今),时空交错、先从大处着墨,再从小处落笔。(2)从不同感官的角度: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可以直接运用不同的感觉对景物进行描写,可以几种感觉同时运用,也可以互相替换进行描写(也就是通感)。例如以视觉写听觉,以感觉写听觉也可以说是绘形绘声绘色。(3)从运用手法的角度:比喻、比拟、对偶、夸张、借代、互文,动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以有声衬无声)、白描、衬托(烘托、反衬)、对比、虚实(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实写虚)、名词意象叠加(列锦)等。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景物的描写顺序和描写手法山上江中天空水底远眺近观仰视俯视静景动景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比鲜明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提示:分析写景的语言,也就是分析精妙的词的用法。对于景物描写中的静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形容词和副词;对于动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动词。炼字请找出富于表现力的几个词拟人手法层林尽染。遍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枫林,也就是像火一样的枫林。遍:写出红之广。这一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什么?染击显示出雄鹰的展翅奋飞、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因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大有燎原之势)。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翔面对如此的湘江秋景,诗人心情怎样?“怅”---失意,不畅快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思考:面对着绚丽多姿、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词人为什么会感到“怅”呢?词人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感到了“怅”。这里的“怅”不是失意,是怅惘。于是他就开始了“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感情?这苍茫大地的盛衰浮沉,该由谁来主宰呢?“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忆”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峥嵘:不平凡、不寻常。面对如此的湘江秋景作者又回忆了什么?作者和写作背景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诗人。1913——1918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常常呼朋引伴到橘子洲头和南湖港一带游览游泳。1917年,主持一师校友会,与蔡和森等常在一起谈古论今,抒发壮志。1918年4月,与何叔衡一起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忆峥嵘岁月·五四时期,毛泽东在长沙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他们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了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一大,从此走上了中国革命之路。在往昔回忆中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意气风发,热情奔放,评论国事,无畏斗争,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势力。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年龄气质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精神状态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中流击水战斗行动讨论:“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间、地点、人物见景—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生情—以天下为己任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追忆—当年革命盛景感怀—往昔壮志豪情过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欧阳修《秋声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红楼梦》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曹雪芹《红楼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诗人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绚丽蓬勃,充满生机。古人多怨秋、悲秋,把秋写得萧杀悲凉,如“自古逢秋多寂寥”“万里悲秋常客”“秋风秋雨愁煞人”,为什么诗人却与众不同?“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毛主席具有博大的胸襟,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故其诗歌也充满豪情壮志。引申讨论:“秋天”在诗词中常常充满了肃杀、感伤的情调,本诗为什么没有?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他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