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风景谈》(教案)-【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1页
第1.2课《风景谈》(教案)-【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2页
第1.2课《风景谈》(教案)-【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3页
第1.2课《风景谈》(教案)-【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4页
第1.2课《风景谈》(教案)-【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风景谈》教学设计第1学时课前准备1.预习《风景谈》,感知课文内容,疏通生字词。2.了解《风景谈》的写作背景。一、明“风景”活动:“风景谈”,就是“谈风景”。那么,作者谈了怎样的风景?参考“沙漠驼铃”,为其他五幅画面各拟一个小标题。(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引导,明确要点。)分解问题1:第一幅画面“沙漠驼铃”写了哪些内容?明确:时间、地点、沙漠、驼队。分解问题2:借鉴第一幅画面的内容和标题,简要概括其他画面中所写的主要内容。明确:第二幅画面主要描绘了高原梯田中丛密挺立的庄稼,银色的月光,耕牛,唱着粗朴短歌的农人……第三幅画面主要描绘了生产归来的人们,他们操着七八种方言,兴奋地谈话,快乐地唱歌,爽朗地笑着,原本是美术家、音乐家和木刻家的他们,享受着劳动带给他们的乐趣。第四幅画面捕捉到一个偶然的场景:沉闷的雨天,石洞内一对年青人促膝读书,赞美了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崇高理想的革命青年。第五幅画面描绘了人们在简陋粗朴的茶社中学习和休息的图景。第六幅画面描绘了在早霞中如雕像般耸立于山峰上的小号兵和荷枪警戒的哨兵。分解问题3:根据概括的主要内容,初步拟写小标题。提示:标题要体现“风景”的特点,要有诗意。(此环节以梳理内容为主,教师可引导学生判断标题是否能体现画面的主要内容。)二、赏“风景”活动:进一步赏析“风景”的内涵,修改小标题。分解问题1:大家所描绘的画面中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物活动,那么,“风景”到底指什么?课文中是否有语句点出了“风景”的内涵?提示:关注文中的议论、抒情性语言。明确:“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说明这里的“风景”既指自然风光,也包括人的活动。分解问题2:赏析六幅画面,说说其中所体现的自然风光和人的活动。明确:画面自然风光人的活动第一幅茫茫苍苍、寂静无声、纯然一色的沙漠高步的驼队成点、成线、成队走近,发出谐和的声音第二幅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晚归人辛勤劳作、愉快唱歌第三幅夕阳、黄土、急流等构成的静穆的自然一群弥满着生命力的人“生产”归来,快乐歌唱第四幅静寂灰黄的石洞,沉闷的雨天青年认真读书、交流第五幅破旧、素朴的桃林人们在桃林休憩、聊天、学习第六幅万籁俱寂,空气清冽严肃、坚决、勇敢、高度警觉的号兵和荷枪战士坚守岗位分解问题3:自然风光加上了人的活动,这样的风景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可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人的活动对自然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的活动所体现的精神。(学生回答时,可结合具体语句,运用增、删、改等方法品味语言,理解人的活动的具体表现和特点,体会人的精神,把握“风景”的深刻内涵。)明确:第一幅,“完全改观”,说明人的活动给沙漠带来了生气,引出“人类更伟大”的观点。第二幅,“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说明人们辛勤的劳作改变了黄土高原。第三幅,“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知识分子们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内心充实,从五湖四海来到延安,在生产劳动中认识人生的意义。第四幅,“使大自然顿时生色”,凸显了延安青年高尚的情操。第五幅,“不知道消磨时间为何物的人们却把这一片简陋的绿荫看得很可爱”,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第六幅,“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战士们的身上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可见,“风景”既指自然风光,也包括人的活动,重点是主宰“风景”的人。分解问题4:根据风景的内涵,修改小标题。示例:高原晚归,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三、悟“风景”讨论:课文题目为“风景谈”,“谈”就有评论的意思。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作者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那么,作者“谈”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作者在这些“风景”中寄予了怎样的情感?提示:抓住文中抒情、议论性的语句。(学生找出文中每幅“风景”描写文字中议论、抒情性语句,教师引导学生从内涵、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关键语句,把握作者的观点,体会作者的情感。)1、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明确:去掉这些程度副词,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最”和“完全”形成极大反差,体现了人的活动的重要意义,“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主旨。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总结:本文通过六幅“风景”的描绘,赞美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的无限热爱与向往。第2学时课前准备1.以表格的形式,从写作角度、表达技巧、表达效果、作者观点和情感等方面比较六幅风景画。一、分析《风景谈》的写作特点探究: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赏析了《风景谈》中的六幅“风景画”,了解了“风景”的内涵。那么,这六幅风格各异的“风景画”,是不是各自孤立,或者是杂乱无序的呢?一起探究这六幅“风景画”的内在关系。1.六幅“风景画”之“同”问题:根据大家课前整理的表格,以及之前对这些画面的赏析,我们看一下,串起这六幅“风景画”的主线是什么?提示:可从“风景”的内涵、表达的情感和写法入手。明确:“风景”既指自然风光,也包括人的活动,重点是主宰“风景”的人。六幅“风景画”的写法大致相同,总体上每个画面都构成景物与人的比较,都是先写“风景”,后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作为“风景”的组成部分,是“风景”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风景”作为“人的活动”的环境,是衬托人的崇高精神的背景。本文共有五段议论,分布于相关“风景画”之后,把各不相同的“风景画”连缀成为一个整体,既揭示了各幅风景画的主旨,又层层深入地表现了文章主旨。六个画面都紧扣一个中心,即赞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达作者对延安的无限热爱与向往。2.六幅“风景画”之“异”活动:学生展示课前整理的表格,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清六幅风景画之“异”。明确:风景画写作角度写作对象人的活动表达技巧作者观点沙漠驼铃人的活动对自然的改变赶驼人劳动衬托、先抑后扬、绘色拟声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高原晚归劳动改造自然,创造新生活种地人劳动比喻、拟人延河夕照文艺工作者劳动、生活比喻、拟人石洞雨景高贵的精神填补自然界的贫乏青年男女学习反衬桃林小憩休息对比、欲扬先抑人创造了第二自然北国晨号人的活动体现了民族精神战士站岗比喻、衬托追问1:第一幅写猩猩峡外沙漠的景观,并非延安风景,是否多余?明确:六幅画中,第一幅泛指人类的活动,形象地告诉读者,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大力量,表现“人类更伟大”。在此基础上,下文逐一展开画面,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追问2:六幅画面在对“人的活动”的写法上,有什么区别?明确:第一幅画面写人的活动比较简单,虽然点到了人物的登场,但未“亮相”,只是把人作为“风景”的组成部分。第二、三幅,写“人的活动”比较具体,不仅“人形”出现了,还可以听到他们的欢歌笑语,看到他们的动作神情,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两幅虽然也把人作为“风景”的有机体来写,但更重要的是把人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大自然的主人来写。第四、五幅画则以根据地青年努力学习,为创造美好未来的精神面貌为中心展开描绘,这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且表现出根据地青年崇高的精神境界。第六幅画由生产劳动到精神生活并上升到民族精神,充分体现了“人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这样的思想。追问3:作者在“风景”后所发的议论,有什么区别?明确:五处议论语句中的“伟大”“尤其伟大”“最伟大”其实是把六幅画面的寓意清楚地分出了三个等级。这些议论语句贯穿起六幅画面,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引领到一个崇高的境界。因此,本文是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